孫子兵法智慧:成功的關鍵,在於懂得分析形勢

要弄透形勢,必須先劃定範圍。

在某個範圍內討論的形勢,放到更大的範圍內,可能就不適用,反過來也是如此。就像我們在談論宇宙大爆炸的時候,不會去關注某個人是美是醜;而這個人去相親,美醜則是大事。

一般來說,我們想認清形勢,可從下面三個角度:

第一,從個人的內部看;

第二,從組織的內部看;

第三,從競爭關係去看。

個人的形勢,可以在個人的範圍內去講,拿到組織的範圍內去說,就需要遵守組織的原則;而組織的形勢,則不能在個人的內部去討論。

比如,研究拳擊手的形勢,從他的內部看:形,就是指他的肌肉、爆發力、靈活度等客觀條件;勢,就是指他的情緒、士氣、心理等主觀條件。

沒有肌肉力量,就沒有戰鬥力,一個瘦子沒有胖子的肌肉多,在形上對比則是弱;但如果瘦子情緒高昂、戰意膨脹,而胖子膽小如鼠、怯懦畏戰,在勢上對比就是強。

形+勢,綜合起來看,誰更有優勢,誰贏的機率就大。

而我們去討論一個科學家的形勢,形,就是指他的學識基礎、素質涵養、思維敏捷度等;而勢,就是指他的研究熱情、研究的領域等。

如讓一個物理科學家去做化學實驗,他能取得成果的機率就小。

問題:一個科學家跟拳擊手打架,誰會贏?

多數人第一反應是,當然是拳擊手了。

但如果科學家身高一米八,身體素質特好,從小練武術,跆拳道八段,而拳擊手則是蠅量級的選手,一米六三,那結果就未必了。

從打架取勝這個目標來看,科學家研究的是什麼領域不重要,身上有多少肉、是否有搏擊經驗才是需要考量的。

由此可見,不同的人,不同的目標,要分析的形勢要素是不同的。即便同一個人,在不同的目標下,形勢的要素也不同。

打架的時候,要挑選他的肌肉力量、靈敏度、靈活度、抗擊打能力等屬性,去分析他的形;用戰鬥慾望、態度,去分析他的勢。

而學習的時候,要看他的思維習慣、思維能力、學習基礎等等,去考量他的形;用學習熱情、態度、,去看他的勢。

形勢,是以目標為基準的;沒有目標,也就沒有形勢。

第二,從組織的內部看。

形,是指組織內有多少人,這些人都有什麼素質、技能,平均戰鬥力有多少。

勢,是指整個組織的情緒、士氣、作戰心理等(這個勢可以成為情勢,是主觀的)。還有組織的內部結構,即人員如何安排、命令如何傳達、工作如何協同等,這是組織的結構產生的勢。

有句話叫,“將熊熊一窩”,大將無能導致士兵也無能,主要是因為大將不能利用組織的結構之勢,不能知人善任,妥善安排,不能賞能懲腐,激勵士氣,不能利害捆綁,與之共生死。

雖然手下有很多人供你調遣,但你沒有能力做好安排,十個人使不出一個人的力氣,這就是將熊熊一窩。

第三,從競爭關係看,假設是一對一的競爭。

某一方的形,是指該組織內有多少人,平均素質、技能等條件如何,到這裡,組織結構就變成組織的形了。

在組織內部看,組織結構是勢;在組織外的競爭關係中看,組織結構就是構成其形的要素之一。

而勢,則包含整個組織的情勢,也包含該組織在競爭中處於的位置——也就是位勢。

韓信策劃的井陘口之戰,我們從中去研究形勢的差異。

漢軍三萬餘,且都是新軍,沒有什麼作戰素養,走車不能並行的山路去攻擊趙軍。

而趙軍有十幾萬,訓練有素,且據守井陘口險隘出口的城池,等著漢軍來。

對比下來,漢軍的形幾乎各方面都不行,除了領導,勢也不行,幾乎必輸無疑。

但趙軍主帥陳餘是個草包,形勢大好卻不利用,放韓信率軍來打,路上也不使絆子。

韓信一看,以形取勝不可能,只能先破敵人之勢:背水列陣把趙軍全部引出大本營,然後以預先安排的兩千伏兵奪取趙營,換上漢軍旗幟,徹底瓦解趙軍士卒的戰鬥情勢。

武功再高,也怕無慾無求,一個人戰鬥實力再強,但沒有跟人打架的慾望,也就只能等著被人揍。

孫子兵法智慧:成功的關鍵,在於懂得分析形勢

孫子兵法智慧:成功的關鍵,在於懂得分析形勢

孫子兵法智慧:成功的關鍵,在於懂得分析形勢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