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僧念著緊箍咒,孫悟空成了佛,孩子也有緊箍咒,你念對了嗎?'

"

孩子迷上了西遊記,特別喜歡孫悟空。當他看到唐僧騙孫悟空戴上緊箍咒還唸咒語,孫悟空疼得滿地打滾時,傷心地哭了。一直追問我,為什麼要給孫悟空戴上緊箍咒?是啊,為什麼要給孫悟空戴上緊箍咒呢?

沒有緊箍咒的孫悟空,是多麼逍遙自在,在花果山當美猴王,去龍宮搶兵器,大鬧閻羅殿毀掉生死簿,去天庭當個小官弼馬溫,嫌官太小又回花果山,天兵天將都是手下敗將,當上齊天大聖吃夠了蟠桃,又吃光了太上老君的仙丹……孫悟空的猴生簡直是開了掛。

孫悟空的厄運,是從碰上如來佛祖開始的。如來佛祖先是大手一翻,把孫悟空壓在了五指山下整整500年,又給了觀音菩薩三個緊箍兒,其中的一個套在了孫悟空的頭上。用如來佛祖的話說,“這個緊箍兒,見肉生根,咒語一念,眼脹頭痛,腦門皆裂,管教他入我門來”。

"

孩子迷上了西遊記,特別喜歡孫悟空。當他看到唐僧騙孫悟空戴上緊箍咒還唸咒語,孫悟空疼得滿地打滾時,傷心地哭了。一直追問我,為什麼要給孫悟空戴上緊箍咒?是啊,為什麼要給孫悟空戴上緊箍咒呢?

沒有緊箍咒的孫悟空,是多麼逍遙自在,在花果山當美猴王,去龍宮搶兵器,大鬧閻羅殿毀掉生死簿,去天庭當個小官弼馬溫,嫌官太小又回花果山,天兵天將都是手下敗將,當上齊天大聖吃夠了蟠桃,又吃光了太上老君的仙丹……孫悟空的猴生簡直是開了掛。

孫悟空的厄運,是從碰上如來佛祖開始的。如來佛祖先是大手一翻,把孫悟空壓在了五指山下整整500年,又給了觀音菩薩三個緊箍兒,其中的一個套在了孫悟空的頭上。用如來佛祖的話說,“這個緊箍兒,見肉生根,咒語一念,眼脹頭痛,腦門皆裂,管教他入我門來”。

唐僧念著緊箍咒,孫悟空成了佛,孩子也有緊箍咒,你念對了嗎?

大鬧天宮的孫悟空,威風凜凜,不可一世

帶了緊箍咒的孫悟空,開始有了畏懼,聽著手無縛雞之力的唐僧的話,曾經無所不能的本領似乎也打了折扣,遇到個小妖怪,都要搬救兵,依靠集體的力量才能斬妖除魔。但最終,戴了緊箍咒的孫悟空,修成正果,成了鬥戰勝佛,那一直約束他的緊箍兒,也在他成佛的那一刻起,就自動消失了。

01 孩子也需要緊箍咒

暑期的火車車廂,像遊樂場一樣熱鬧,小朋友們歡樂地追跑打鬧大聲尖叫,車廂裡的熱情都可以融化沙漠了,如果你坐在這樣的車廂裡,是不是希望像唐僧一樣,能念起緊箍咒,讓這個世界安靜一下呢?

看西遊記的時候,孫悟空自帶主角光環,看著他上天入地,真是酣暢淋漓。只是,孫悟空的暢快,是建立在全世界亂套的基礎上。如果你是那東海的龍王,正在家裡悠閒地喝茶,突然來了一隻神通廣大的猴子,打進了你的家,搶走了你家的傳家之寶,還把你家攪了個天翻地覆,你會怎麼想?

"

孩子迷上了西遊記,特別喜歡孫悟空。當他看到唐僧騙孫悟空戴上緊箍咒還唸咒語,孫悟空疼得滿地打滾時,傷心地哭了。一直追問我,為什麼要給孫悟空戴上緊箍咒?是啊,為什麼要給孫悟空戴上緊箍咒呢?

沒有緊箍咒的孫悟空,是多麼逍遙自在,在花果山當美猴王,去龍宮搶兵器,大鬧閻羅殿毀掉生死簿,去天庭當個小官弼馬溫,嫌官太小又回花果山,天兵天將都是手下敗將,當上齊天大聖吃夠了蟠桃,又吃光了太上老君的仙丹……孫悟空的猴生簡直是開了掛。

孫悟空的厄運,是從碰上如來佛祖開始的。如來佛祖先是大手一翻,把孫悟空壓在了五指山下整整500年,又給了觀音菩薩三個緊箍兒,其中的一個套在了孫悟空的頭上。用如來佛祖的話說,“這個緊箍兒,見肉生根,咒語一念,眼脹頭痛,腦門皆裂,管教他入我門來”。

唐僧念著緊箍咒,孫悟空成了佛,孩子也有緊箍咒,你念對了嗎?

大鬧天宮的孫悟空,威風凜凜,不可一世

帶了緊箍咒的孫悟空,開始有了畏懼,聽著手無縛雞之力的唐僧的話,曾經無所不能的本領似乎也打了折扣,遇到個小妖怪,都要搬救兵,依靠集體的力量才能斬妖除魔。但最終,戴了緊箍咒的孫悟空,修成正果,成了鬥戰勝佛,那一直約束他的緊箍兒,也在他成佛的那一刻起,就自動消失了。

01 孩子也需要緊箍咒

暑期的火車車廂,像遊樂場一樣熱鬧,小朋友們歡樂地追跑打鬧大聲尖叫,車廂裡的熱情都可以融化沙漠了,如果你坐在這樣的車廂裡,是不是希望像唐僧一樣,能念起緊箍咒,讓這個世界安靜一下呢?

看西遊記的時候,孫悟空自帶主角光環,看著他上天入地,真是酣暢淋漓。只是,孫悟空的暢快,是建立在全世界亂套的基礎上。如果你是那東海的龍王,正在家裡悠閒地喝茶,突然來了一隻神通廣大的猴子,打進了你的家,搶走了你家的傳家之寶,還把你家攪了個天翻地覆,你會怎麼想?

唐僧念著緊箍咒,孫悟空成了佛,孩子也有緊箍咒,你念對了嗎?

泥人王的彩塑-孫悟空

同樣嚮往自由的孩子也需要緊箍咒,因為沒有緊箍咒的孩子,就像無法無天的孫悟空一樣,只享受了自己的自由,卻攪得全世界天翻地覆。

孫悟空的緊箍咒是如來佛祖給的,咒語在唐僧的手裡,唐僧是制定行為規範的人,他給孫悟空制定的行為規範也很簡單,不濫殺無辜。孩子的緊箍咒,掌握在父母的手裡,父母是給孩子制定行為規範的人。

相比孫悟空,孩子要遵守的規則就多得多了。有基本的社會和道德規範,比如遵守交通規則,尊老愛幼,公共場所不能大喊大叫等,有需要遵守的學校的規範,比如回答問題要舉手示意,上課不能隨意走動,也有家庭的規範,比如晚上9點之前要睡覺,看電視的時間限制等。

"

孩子迷上了西遊記,特別喜歡孫悟空。當他看到唐僧騙孫悟空戴上緊箍咒還唸咒語,孫悟空疼得滿地打滾時,傷心地哭了。一直追問我,為什麼要給孫悟空戴上緊箍咒?是啊,為什麼要給孫悟空戴上緊箍咒呢?

沒有緊箍咒的孫悟空,是多麼逍遙自在,在花果山當美猴王,去龍宮搶兵器,大鬧閻羅殿毀掉生死簿,去天庭當個小官弼馬溫,嫌官太小又回花果山,天兵天將都是手下敗將,當上齊天大聖吃夠了蟠桃,又吃光了太上老君的仙丹……孫悟空的猴生簡直是開了掛。

孫悟空的厄運,是從碰上如來佛祖開始的。如來佛祖先是大手一翻,把孫悟空壓在了五指山下整整500年,又給了觀音菩薩三個緊箍兒,其中的一個套在了孫悟空的頭上。用如來佛祖的話說,“這個緊箍兒,見肉生根,咒語一念,眼脹頭痛,腦門皆裂,管教他入我門來”。

唐僧念著緊箍咒,孫悟空成了佛,孩子也有緊箍咒,你念對了嗎?

大鬧天宮的孫悟空,威風凜凜,不可一世

帶了緊箍咒的孫悟空,開始有了畏懼,聽著手無縛雞之力的唐僧的話,曾經無所不能的本領似乎也打了折扣,遇到個小妖怪,都要搬救兵,依靠集體的力量才能斬妖除魔。但最終,戴了緊箍咒的孫悟空,修成正果,成了鬥戰勝佛,那一直約束他的緊箍兒,也在他成佛的那一刻起,就自動消失了。

01 孩子也需要緊箍咒

暑期的火車車廂,像遊樂場一樣熱鬧,小朋友們歡樂地追跑打鬧大聲尖叫,車廂裡的熱情都可以融化沙漠了,如果你坐在這樣的車廂裡,是不是希望像唐僧一樣,能念起緊箍咒,讓這個世界安靜一下呢?

看西遊記的時候,孫悟空自帶主角光環,看著他上天入地,真是酣暢淋漓。只是,孫悟空的暢快,是建立在全世界亂套的基礎上。如果你是那東海的龍王,正在家裡悠閒地喝茶,突然來了一隻神通廣大的猴子,打進了你的家,搶走了你家的傳家之寶,還把你家攪了個天翻地覆,你會怎麼想?

唐僧念著緊箍咒,孫悟空成了佛,孩子也有緊箍咒,你念對了嗎?

泥人王的彩塑-孫悟空

同樣嚮往自由的孩子也需要緊箍咒,因為沒有緊箍咒的孩子,就像無法無天的孫悟空一樣,只享受了自己的自由,卻攪得全世界天翻地覆。

孫悟空的緊箍咒是如來佛祖給的,咒語在唐僧的手裡,唐僧是制定行為規範的人,他給孫悟空制定的行為規範也很簡單,不濫殺無辜。孩子的緊箍咒,掌握在父母的手裡,父母是給孩子制定行為規範的人。

相比孫悟空,孩子要遵守的規則就多得多了。有基本的社會和道德規範,比如遵守交通規則,尊老愛幼,公共場所不能大喊大叫等,有需要遵守的學校的規範,比如回答問題要舉手示意,上課不能隨意走動,也有家庭的規範,比如晚上9點之前要睡覺,看電視的時間限制等。

唐僧念著緊箍咒,孫悟空成了佛,孩子也有緊箍咒,你念對了嗎?

規範有很多,但並不是每個規則孩子都能嚴格的遵守,這就涉及到兩個問題,一是規則本身是不是合理,二是家長應該怎樣做才能讓孩子遵守這些規則。

02 孩子的緊箍咒,要遵守SMART原則

在給孩子制定規則的時候,我們可以借鑑管理大師彼得德魯克的SMART原則。SMART原則五個字母分別包括:

S(specific)是具體的;

M(measurable)是可以衡量的;

A(attainable)是可以達到的;

R(relevant)要和其他目標具有一定相關性;

T(time-bound)應該具有明確的時間限制。

SMART原則的初衷是為了考察管理者對員工實施績效和對目標進行管理,同樣也是用於日常生活中佈置工作和制定規則。

唐僧給孫悟空制定的規範,不能濫殺無辜,也不是完全符合SMART原則,所以孫悟空負氣出走了好幾次。不能濫殺無辜,不符合具體和可衡量的原則,唐僧眼中的無辜和孫悟空眼中的無辜定義是不一樣的,如何來判斷?打白骨精的時候,孫悟空火眼金睛,知道他打的是妖怪,唐僧卻認為他打的是無辜的老幼婦孺,這就產生了分歧。

"

孩子迷上了西遊記,特別喜歡孫悟空。當他看到唐僧騙孫悟空戴上緊箍咒還唸咒語,孫悟空疼得滿地打滾時,傷心地哭了。一直追問我,為什麼要給孫悟空戴上緊箍咒?是啊,為什麼要給孫悟空戴上緊箍咒呢?

沒有緊箍咒的孫悟空,是多麼逍遙自在,在花果山當美猴王,去龍宮搶兵器,大鬧閻羅殿毀掉生死簿,去天庭當個小官弼馬溫,嫌官太小又回花果山,天兵天將都是手下敗將,當上齊天大聖吃夠了蟠桃,又吃光了太上老君的仙丹……孫悟空的猴生簡直是開了掛。

孫悟空的厄運,是從碰上如來佛祖開始的。如來佛祖先是大手一翻,把孫悟空壓在了五指山下整整500年,又給了觀音菩薩三個緊箍兒,其中的一個套在了孫悟空的頭上。用如來佛祖的話說,“這個緊箍兒,見肉生根,咒語一念,眼脹頭痛,腦門皆裂,管教他入我門來”。

唐僧念著緊箍咒,孫悟空成了佛,孩子也有緊箍咒,你念對了嗎?

大鬧天宮的孫悟空,威風凜凜,不可一世

帶了緊箍咒的孫悟空,開始有了畏懼,聽著手無縛雞之力的唐僧的話,曾經無所不能的本領似乎也打了折扣,遇到個小妖怪,都要搬救兵,依靠集體的力量才能斬妖除魔。但最終,戴了緊箍咒的孫悟空,修成正果,成了鬥戰勝佛,那一直約束他的緊箍兒,也在他成佛的那一刻起,就自動消失了。

01 孩子也需要緊箍咒

暑期的火車車廂,像遊樂場一樣熱鬧,小朋友們歡樂地追跑打鬧大聲尖叫,車廂裡的熱情都可以融化沙漠了,如果你坐在這樣的車廂裡,是不是希望像唐僧一樣,能念起緊箍咒,讓這個世界安靜一下呢?

看西遊記的時候,孫悟空自帶主角光環,看著他上天入地,真是酣暢淋漓。只是,孫悟空的暢快,是建立在全世界亂套的基礎上。如果你是那東海的龍王,正在家裡悠閒地喝茶,突然來了一隻神通廣大的猴子,打進了你的家,搶走了你家的傳家之寶,還把你家攪了個天翻地覆,你會怎麼想?

唐僧念著緊箍咒,孫悟空成了佛,孩子也有緊箍咒,你念對了嗎?

泥人王的彩塑-孫悟空

同樣嚮往自由的孩子也需要緊箍咒,因為沒有緊箍咒的孩子,就像無法無天的孫悟空一樣,只享受了自己的自由,卻攪得全世界天翻地覆。

孫悟空的緊箍咒是如來佛祖給的,咒語在唐僧的手裡,唐僧是制定行為規範的人,他給孫悟空制定的行為規範也很簡單,不濫殺無辜。孩子的緊箍咒,掌握在父母的手裡,父母是給孩子制定行為規範的人。

相比孫悟空,孩子要遵守的規則就多得多了。有基本的社會和道德規範,比如遵守交通規則,尊老愛幼,公共場所不能大喊大叫等,有需要遵守的學校的規範,比如回答問題要舉手示意,上課不能隨意走動,也有家庭的規範,比如晚上9點之前要睡覺,看電視的時間限制等。

唐僧念著緊箍咒,孫悟空成了佛,孩子也有緊箍咒,你念對了嗎?

規範有很多,但並不是每個規則孩子都能嚴格的遵守,這就涉及到兩個問題,一是規則本身是不是合理,二是家長應該怎樣做才能讓孩子遵守這些規則。

02 孩子的緊箍咒,要遵守SMART原則

在給孩子制定規則的時候,我們可以借鑑管理大師彼得德魯克的SMART原則。SMART原則五個字母分別包括:

S(specific)是具體的;

M(measurable)是可以衡量的;

A(attainable)是可以達到的;

R(relevant)要和其他目標具有一定相關性;

T(time-bound)應該具有明確的時間限制。

SMART原則的初衷是為了考察管理者對員工實施績效和對目標進行管理,同樣也是用於日常生活中佈置工作和制定規則。

唐僧給孫悟空制定的規範,不能濫殺無辜,也不是完全符合SMART原則,所以孫悟空負氣出走了好幾次。不能濫殺無辜,不符合具體和可衡量的原則,唐僧眼中的無辜和孫悟空眼中的無辜定義是不一樣的,如何來判斷?打白骨精的時候,孫悟空火眼金睛,知道他打的是妖怪,唐僧卻認為他打的是無辜的老幼婦孺,這就產生了分歧。

唐僧念著緊箍咒,孫悟空成了佛,孩子也有緊箍咒,你念對了嗎?

我們在給孩子制定規範的時候,規範本身要具體且可衡量。比如想讓孩子養成閱讀的好習慣,我們可以規定,在每天的8點到8點半之間讀兩本書,一本中文書,一本英文書。這就符合了具體可衡量,和養成良好閱讀習慣的目標相關,而且有明確的時間限制,這樣的規則是比較明確且容易執行的。如果只是籠統的說要讀書呀,至於讀什麼什麼時候讀怎麼讀都沒有說過,那就很難執行了。

03 孩子的緊箍咒,應該這樣念

制定了相應的規則,還要讓孩子能夠嚴格的執行下去,讓那些規則內化到孩子的思想裡。就像孫悟空一樣,最初是因為懼怕緊箍咒,才按照唐僧的要求辦事,但是到後來孫悟空逐漸改變了自己的想法,最終修煉成佛,緊箍咒也自動消失了。

  • 讓孩子體會到無條件的愛

在孫悟空戴上緊箍咒之前,唐僧就用他無微不至的關懷,讓孫悟空體會到了久違的溫暖。唐僧在微弱的燭光下給孫悟空做虎皮裙,孫悟空穿上新衣服,就像孩子得到了心愛的玩具一樣開心。雖然後來,唐僧騙孫悟空帶上了緊箍咒,還念動了咒語,孫悟空情急之下甚至想一棒打死唐僧,但他卻沒有那麼做,而是乖乖的跟著唐僧的步伐開始了西天取經之路。

"

孩子迷上了西遊記,特別喜歡孫悟空。當他看到唐僧騙孫悟空戴上緊箍咒還唸咒語,孫悟空疼得滿地打滾時,傷心地哭了。一直追問我,為什麼要給孫悟空戴上緊箍咒?是啊,為什麼要給孫悟空戴上緊箍咒呢?

沒有緊箍咒的孫悟空,是多麼逍遙自在,在花果山當美猴王,去龍宮搶兵器,大鬧閻羅殿毀掉生死簿,去天庭當個小官弼馬溫,嫌官太小又回花果山,天兵天將都是手下敗將,當上齊天大聖吃夠了蟠桃,又吃光了太上老君的仙丹……孫悟空的猴生簡直是開了掛。

孫悟空的厄運,是從碰上如來佛祖開始的。如來佛祖先是大手一翻,把孫悟空壓在了五指山下整整500年,又給了觀音菩薩三個緊箍兒,其中的一個套在了孫悟空的頭上。用如來佛祖的話說,“這個緊箍兒,見肉生根,咒語一念,眼脹頭痛,腦門皆裂,管教他入我門來”。

唐僧念著緊箍咒,孫悟空成了佛,孩子也有緊箍咒,你念對了嗎?

大鬧天宮的孫悟空,威風凜凜,不可一世

帶了緊箍咒的孫悟空,開始有了畏懼,聽著手無縛雞之力的唐僧的話,曾經無所不能的本領似乎也打了折扣,遇到個小妖怪,都要搬救兵,依靠集體的力量才能斬妖除魔。但最終,戴了緊箍咒的孫悟空,修成正果,成了鬥戰勝佛,那一直約束他的緊箍兒,也在他成佛的那一刻起,就自動消失了。

01 孩子也需要緊箍咒

暑期的火車車廂,像遊樂場一樣熱鬧,小朋友們歡樂地追跑打鬧大聲尖叫,車廂裡的熱情都可以融化沙漠了,如果你坐在這樣的車廂裡,是不是希望像唐僧一樣,能念起緊箍咒,讓這個世界安靜一下呢?

看西遊記的時候,孫悟空自帶主角光環,看著他上天入地,真是酣暢淋漓。只是,孫悟空的暢快,是建立在全世界亂套的基礎上。如果你是那東海的龍王,正在家裡悠閒地喝茶,突然來了一隻神通廣大的猴子,打進了你的家,搶走了你家的傳家之寶,還把你家攪了個天翻地覆,你會怎麼想?

唐僧念著緊箍咒,孫悟空成了佛,孩子也有緊箍咒,你念對了嗎?

泥人王的彩塑-孫悟空

同樣嚮往自由的孩子也需要緊箍咒,因為沒有緊箍咒的孩子,就像無法無天的孫悟空一樣,只享受了自己的自由,卻攪得全世界天翻地覆。

孫悟空的緊箍咒是如來佛祖給的,咒語在唐僧的手裡,唐僧是制定行為規範的人,他給孫悟空制定的行為規範也很簡單,不濫殺無辜。孩子的緊箍咒,掌握在父母的手裡,父母是給孩子制定行為規範的人。

相比孫悟空,孩子要遵守的規則就多得多了。有基本的社會和道德規範,比如遵守交通規則,尊老愛幼,公共場所不能大喊大叫等,有需要遵守的學校的規範,比如回答問題要舉手示意,上課不能隨意走動,也有家庭的規範,比如晚上9點之前要睡覺,看電視的時間限制等。

唐僧念著緊箍咒,孫悟空成了佛,孩子也有緊箍咒,你念對了嗎?

規範有很多,但並不是每個規則孩子都能嚴格的遵守,這就涉及到兩個問題,一是規則本身是不是合理,二是家長應該怎樣做才能讓孩子遵守這些規則。

02 孩子的緊箍咒,要遵守SMART原則

在給孩子制定規則的時候,我們可以借鑑管理大師彼得德魯克的SMART原則。SMART原則五個字母分別包括:

S(specific)是具體的;

M(measurable)是可以衡量的;

A(attainable)是可以達到的;

R(relevant)要和其他目標具有一定相關性;

T(time-bound)應該具有明確的時間限制。

SMART原則的初衷是為了考察管理者對員工實施績效和對目標進行管理,同樣也是用於日常生活中佈置工作和制定規則。

唐僧給孫悟空制定的規範,不能濫殺無辜,也不是完全符合SMART原則,所以孫悟空負氣出走了好幾次。不能濫殺無辜,不符合具體和可衡量的原則,唐僧眼中的無辜和孫悟空眼中的無辜定義是不一樣的,如何來判斷?打白骨精的時候,孫悟空火眼金睛,知道他打的是妖怪,唐僧卻認為他打的是無辜的老幼婦孺,這就產生了分歧。

唐僧念著緊箍咒,孫悟空成了佛,孩子也有緊箍咒,你念對了嗎?

我們在給孩子制定規範的時候,規範本身要具體且可衡量。比如想讓孩子養成閱讀的好習慣,我們可以規定,在每天的8點到8點半之間讀兩本書,一本中文書,一本英文書。這就符合了具體可衡量,和養成良好閱讀習慣的目標相關,而且有明確的時間限制,這樣的規則是比較明確且容易執行的。如果只是籠統的說要讀書呀,至於讀什麼什麼時候讀怎麼讀都沒有說過,那就很難執行了。

03 孩子的緊箍咒,應該這樣念

制定了相應的規則,還要讓孩子能夠嚴格的執行下去,讓那些規則內化到孩子的思想裡。就像孫悟空一樣,最初是因為懼怕緊箍咒,才按照唐僧的要求辦事,但是到後來孫悟空逐漸改變了自己的想法,最終修煉成佛,緊箍咒也自動消失了。

  • 讓孩子體會到無條件的愛

在孫悟空戴上緊箍咒之前,唐僧就用他無微不至的關懷,讓孫悟空體會到了久違的溫暖。唐僧在微弱的燭光下給孫悟空做虎皮裙,孫悟空穿上新衣服,就像孩子得到了心愛的玩具一樣開心。雖然後來,唐僧騙孫悟空帶上了緊箍咒,還念動了咒語,孫悟空情急之下甚至想一棒打死唐僧,但他卻沒有那麼做,而是乖乖的跟著唐僧的步伐開始了西天取經之路。

唐僧念著緊箍咒,孫悟空成了佛,孩子也有緊箍咒,你念對了嗎?

帶你一起看大海,說聲我愛你

對孩子來說也是一樣,規則總是一種束縛,想讓孩子按照規則辦事,就要讓孩子體會到規則的背後其實是關愛。這種關愛不是簡單的說一句,我都是為你好,而是讓孩子體會到的愛。就像結婚時的誓言一樣,無論疾病或健康,貧窮或富裕,順利或失意,不管孩子聽不聽話,優不優秀,不管孩子變成什麼樣子,都愛他。

說起來很簡單,做起來卻有點難。孩子考試考了100分,家長看到自然是喜笑顏開,如果孩子拿了0分的試卷回家,免不了一頓胖揍。孩子是一樣的孩子,只是考試成績不一樣,那你愛的是孩子,還是考試成績呢?

  • 給孩子基本的信任

在三打白骨精時,唐僧沒有相信孫悟空,還把孫悟空趕回了花果山。每次看到這一段都替孫悟空打抱不平。慶幸的是,唐僧在錯怪了孫悟空之後,給孫悟空道了歉,說為師錯怪你了,但很多時候我們也沒有信任孩子,卻連一句道歉都沒有。

"

孩子迷上了西遊記,特別喜歡孫悟空。當他看到唐僧騙孫悟空戴上緊箍咒還唸咒語,孫悟空疼得滿地打滾時,傷心地哭了。一直追問我,為什麼要給孫悟空戴上緊箍咒?是啊,為什麼要給孫悟空戴上緊箍咒呢?

沒有緊箍咒的孫悟空,是多麼逍遙自在,在花果山當美猴王,去龍宮搶兵器,大鬧閻羅殿毀掉生死簿,去天庭當個小官弼馬溫,嫌官太小又回花果山,天兵天將都是手下敗將,當上齊天大聖吃夠了蟠桃,又吃光了太上老君的仙丹……孫悟空的猴生簡直是開了掛。

孫悟空的厄運,是從碰上如來佛祖開始的。如來佛祖先是大手一翻,把孫悟空壓在了五指山下整整500年,又給了觀音菩薩三個緊箍兒,其中的一個套在了孫悟空的頭上。用如來佛祖的話說,“這個緊箍兒,見肉生根,咒語一念,眼脹頭痛,腦門皆裂,管教他入我門來”。

唐僧念著緊箍咒,孫悟空成了佛,孩子也有緊箍咒,你念對了嗎?

大鬧天宮的孫悟空,威風凜凜,不可一世

帶了緊箍咒的孫悟空,開始有了畏懼,聽著手無縛雞之力的唐僧的話,曾經無所不能的本領似乎也打了折扣,遇到個小妖怪,都要搬救兵,依靠集體的力量才能斬妖除魔。但最終,戴了緊箍咒的孫悟空,修成正果,成了鬥戰勝佛,那一直約束他的緊箍兒,也在他成佛的那一刻起,就自動消失了。

01 孩子也需要緊箍咒

暑期的火車車廂,像遊樂場一樣熱鬧,小朋友們歡樂地追跑打鬧大聲尖叫,車廂裡的熱情都可以融化沙漠了,如果你坐在這樣的車廂裡,是不是希望像唐僧一樣,能念起緊箍咒,讓這個世界安靜一下呢?

看西遊記的時候,孫悟空自帶主角光環,看著他上天入地,真是酣暢淋漓。只是,孫悟空的暢快,是建立在全世界亂套的基礎上。如果你是那東海的龍王,正在家裡悠閒地喝茶,突然來了一隻神通廣大的猴子,打進了你的家,搶走了你家的傳家之寶,還把你家攪了個天翻地覆,你會怎麼想?

唐僧念著緊箍咒,孫悟空成了佛,孩子也有緊箍咒,你念對了嗎?

泥人王的彩塑-孫悟空

同樣嚮往自由的孩子也需要緊箍咒,因為沒有緊箍咒的孩子,就像無法無天的孫悟空一樣,只享受了自己的自由,卻攪得全世界天翻地覆。

孫悟空的緊箍咒是如來佛祖給的,咒語在唐僧的手裡,唐僧是制定行為規範的人,他給孫悟空制定的行為規範也很簡單,不濫殺無辜。孩子的緊箍咒,掌握在父母的手裡,父母是給孩子制定行為規範的人。

相比孫悟空,孩子要遵守的規則就多得多了。有基本的社會和道德規範,比如遵守交通規則,尊老愛幼,公共場所不能大喊大叫等,有需要遵守的學校的規範,比如回答問題要舉手示意,上課不能隨意走動,也有家庭的規範,比如晚上9點之前要睡覺,看電視的時間限制等。

唐僧念著緊箍咒,孫悟空成了佛,孩子也有緊箍咒,你念對了嗎?

規範有很多,但並不是每個規則孩子都能嚴格的遵守,這就涉及到兩個問題,一是規則本身是不是合理,二是家長應該怎樣做才能讓孩子遵守這些規則。

02 孩子的緊箍咒,要遵守SMART原則

在給孩子制定規則的時候,我們可以借鑑管理大師彼得德魯克的SMART原則。SMART原則五個字母分別包括:

S(specific)是具體的;

M(measurable)是可以衡量的;

A(attainable)是可以達到的;

R(relevant)要和其他目標具有一定相關性;

T(time-bound)應該具有明確的時間限制。

SMART原則的初衷是為了考察管理者對員工實施績效和對目標進行管理,同樣也是用於日常生活中佈置工作和制定規則。

唐僧給孫悟空制定的規範,不能濫殺無辜,也不是完全符合SMART原則,所以孫悟空負氣出走了好幾次。不能濫殺無辜,不符合具體和可衡量的原則,唐僧眼中的無辜和孫悟空眼中的無辜定義是不一樣的,如何來判斷?打白骨精的時候,孫悟空火眼金睛,知道他打的是妖怪,唐僧卻認為他打的是無辜的老幼婦孺,這就產生了分歧。

唐僧念著緊箍咒,孫悟空成了佛,孩子也有緊箍咒,你念對了嗎?

我們在給孩子制定規範的時候,規範本身要具體且可衡量。比如想讓孩子養成閱讀的好習慣,我們可以規定,在每天的8點到8點半之間讀兩本書,一本中文書,一本英文書。這就符合了具體可衡量,和養成良好閱讀習慣的目標相關,而且有明確的時間限制,這樣的規則是比較明確且容易執行的。如果只是籠統的說要讀書呀,至於讀什麼什麼時候讀怎麼讀都沒有說過,那就很難執行了。

03 孩子的緊箍咒,應該這樣念

制定了相應的規則,還要讓孩子能夠嚴格的執行下去,讓那些規則內化到孩子的思想裡。就像孫悟空一樣,最初是因為懼怕緊箍咒,才按照唐僧的要求辦事,但是到後來孫悟空逐漸改變了自己的想法,最終修煉成佛,緊箍咒也自動消失了。

  • 讓孩子體會到無條件的愛

在孫悟空戴上緊箍咒之前,唐僧就用他無微不至的關懷,讓孫悟空體會到了久違的溫暖。唐僧在微弱的燭光下給孫悟空做虎皮裙,孫悟空穿上新衣服,就像孩子得到了心愛的玩具一樣開心。雖然後來,唐僧騙孫悟空帶上了緊箍咒,還念動了咒語,孫悟空情急之下甚至想一棒打死唐僧,但他卻沒有那麼做,而是乖乖的跟著唐僧的步伐開始了西天取經之路。

唐僧念著緊箍咒,孫悟空成了佛,孩子也有緊箍咒,你念對了嗎?

帶你一起看大海,說聲我愛你

對孩子來說也是一樣,規則總是一種束縛,想讓孩子按照規則辦事,就要讓孩子體會到規則的背後其實是關愛。這種關愛不是簡單的說一句,我都是為你好,而是讓孩子體會到的愛。就像結婚時的誓言一樣,無論疾病或健康,貧窮或富裕,順利或失意,不管孩子聽不聽話,優不優秀,不管孩子變成什麼樣子,都愛他。

說起來很簡單,做起來卻有點難。孩子考試考了100分,家長看到自然是喜笑顏開,如果孩子拿了0分的試卷回家,免不了一頓胖揍。孩子是一樣的孩子,只是考試成績不一樣,那你愛的是孩子,還是考試成績呢?

  • 給孩子基本的信任

在三打白骨精時,唐僧沒有相信孫悟空,還把孫悟空趕回了花果山。每次看到這一段都替孫悟空打抱不平。慶幸的是,唐僧在錯怪了孫悟空之後,給孫悟空道了歉,說為師錯怪你了,但很多時候我們也沒有信任孩子,卻連一句道歉都沒有。

唐僧念著緊箍咒,孫悟空成了佛,孩子也有緊箍咒,你念對了嗎?

對孩子不同的態度,會影響孩子的行為。有的家長總擔心孩子累,孩子出門沒走幾步路就問累不累呀,抱你一會兒吧;孩子稍微拿點東西也會不停的問,重不重呀,我幫你拿。在這樣的氛圍下,孩子總在問自己,"我行嗎?我好像不行",孩子就會覺得自己真的不行。

換一種方式,讓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告訴孩子,我相信你可以做到的,你真的做到了,你幫了我的大忙。孩子就會逐漸感覺到我是可以的。給孩子基本的信任,孩子就會產生足夠的信心和動力,孩子的能力也會越來越強。

  • 讓孩子承擔後果

規範都有被違反的時候,孩子所謂的“屢教不改”,都是因為孩子自己沒有承擔過後果,改或不改對他沒有什麼意義。適當的讓孩子來承擔後果,他才會對這件事情本身產生足夠的重視。

在《正面管教魔法書》中,艾米·邁克瑞迪指出,承擔後果能鍛鍊孩子的理性思考能力,教會他根據可能的後果評估所有的選項;承擔後果能讓孩子更加機敏,當這個選項行不通時,他會嘗試別的選項;承擔後果能增強孩子承擔責任的能力,因為他將意識到犯錯並非世界末日,承擔後果,甚至能讓孩子更有同情心,他對尷尬的經歷有更深切的體會,這些經驗只能從生活中學到。

"

孩子迷上了西遊記,特別喜歡孫悟空。當他看到唐僧騙孫悟空戴上緊箍咒還唸咒語,孫悟空疼得滿地打滾時,傷心地哭了。一直追問我,為什麼要給孫悟空戴上緊箍咒?是啊,為什麼要給孫悟空戴上緊箍咒呢?

沒有緊箍咒的孫悟空,是多麼逍遙自在,在花果山當美猴王,去龍宮搶兵器,大鬧閻羅殿毀掉生死簿,去天庭當個小官弼馬溫,嫌官太小又回花果山,天兵天將都是手下敗將,當上齊天大聖吃夠了蟠桃,又吃光了太上老君的仙丹……孫悟空的猴生簡直是開了掛。

孫悟空的厄運,是從碰上如來佛祖開始的。如來佛祖先是大手一翻,把孫悟空壓在了五指山下整整500年,又給了觀音菩薩三個緊箍兒,其中的一個套在了孫悟空的頭上。用如來佛祖的話說,“這個緊箍兒,見肉生根,咒語一念,眼脹頭痛,腦門皆裂,管教他入我門來”。

唐僧念著緊箍咒,孫悟空成了佛,孩子也有緊箍咒,你念對了嗎?

大鬧天宮的孫悟空,威風凜凜,不可一世

帶了緊箍咒的孫悟空,開始有了畏懼,聽著手無縛雞之力的唐僧的話,曾經無所不能的本領似乎也打了折扣,遇到個小妖怪,都要搬救兵,依靠集體的力量才能斬妖除魔。但最終,戴了緊箍咒的孫悟空,修成正果,成了鬥戰勝佛,那一直約束他的緊箍兒,也在他成佛的那一刻起,就自動消失了。

01 孩子也需要緊箍咒

暑期的火車車廂,像遊樂場一樣熱鬧,小朋友們歡樂地追跑打鬧大聲尖叫,車廂裡的熱情都可以融化沙漠了,如果你坐在這樣的車廂裡,是不是希望像唐僧一樣,能念起緊箍咒,讓這個世界安靜一下呢?

看西遊記的時候,孫悟空自帶主角光環,看著他上天入地,真是酣暢淋漓。只是,孫悟空的暢快,是建立在全世界亂套的基礎上。如果你是那東海的龍王,正在家裡悠閒地喝茶,突然來了一隻神通廣大的猴子,打進了你的家,搶走了你家的傳家之寶,還把你家攪了個天翻地覆,你會怎麼想?

唐僧念著緊箍咒,孫悟空成了佛,孩子也有緊箍咒,你念對了嗎?

泥人王的彩塑-孫悟空

同樣嚮往自由的孩子也需要緊箍咒,因為沒有緊箍咒的孩子,就像無法無天的孫悟空一樣,只享受了自己的自由,卻攪得全世界天翻地覆。

孫悟空的緊箍咒是如來佛祖給的,咒語在唐僧的手裡,唐僧是制定行為規範的人,他給孫悟空制定的行為規範也很簡單,不濫殺無辜。孩子的緊箍咒,掌握在父母的手裡,父母是給孩子制定行為規範的人。

相比孫悟空,孩子要遵守的規則就多得多了。有基本的社會和道德規範,比如遵守交通規則,尊老愛幼,公共場所不能大喊大叫等,有需要遵守的學校的規範,比如回答問題要舉手示意,上課不能隨意走動,也有家庭的規範,比如晚上9點之前要睡覺,看電視的時間限制等。

唐僧念著緊箍咒,孫悟空成了佛,孩子也有緊箍咒,你念對了嗎?

規範有很多,但並不是每個規則孩子都能嚴格的遵守,這就涉及到兩個問題,一是規則本身是不是合理,二是家長應該怎樣做才能讓孩子遵守這些規則。

02 孩子的緊箍咒,要遵守SMART原則

在給孩子制定規則的時候,我們可以借鑑管理大師彼得德魯克的SMART原則。SMART原則五個字母分別包括:

S(specific)是具體的;

M(measurable)是可以衡量的;

A(attainable)是可以達到的;

R(relevant)要和其他目標具有一定相關性;

T(time-bound)應該具有明確的時間限制。

SMART原則的初衷是為了考察管理者對員工實施績效和對目標進行管理,同樣也是用於日常生活中佈置工作和制定規則。

唐僧給孫悟空制定的規範,不能濫殺無辜,也不是完全符合SMART原則,所以孫悟空負氣出走了好幾次。不能濫殺無辜,不符合具體和可衡量的原則,唐僧眼中的無辜和孫悟空眼中的無辜定義是不一樣的,如何來判斷?打白骨精的時候,孫悟空火眼金睛,知道他打的是妖怪,唐僧卻認為他打的是無辜的老幼婦孺,這就產生了分歧。

唐僧念著緊箍咒,孫悟空成了佛,孩子也有緊箍咒,你念對了嗎?

我們在給孩子制定規範的時候,規範本身要具體且可衡量。比如想讓孩子養成閱讀的好習慣,我們可以規定,在每天的8點到8點半之間讀兩本書,一本中文書,一本英文書。這就符合了具體可衡量,和養成良好閱讀習慣的目標相關,而且有明確的時間限制,這樣的規則是比較明確且容易執行的。如果只是籠統的說要讀書呀,至於讀什麼什麼時候讀怎麼讀都沒有說過,那就很難執行了。

03 孩子的緊箍咒,應該這樣念

制定了相應的規則,還要讓孩子能夠嚴格的執行下去,讓那些規則內化到孩子的思想裡。就像孫悟空一樣,最初是因為懼怕緊箍咒,才按照唐僧的要求辦事,但是到後來孫悟空逐漸改變了自己的想法,最終修煉成佛,緊箍咒也自動消失了。

  • 讓孩子體會到無條件的愛

在孫悟空戴上緊箍咒之前,唐僧就用他無微不至的關懷,讓孫悟空體會到了久違的溫暖。唐僧在微弱的燭光下給孫悟空做虎皮裙,孫悟空穿上新衣服,就像孩子得到了心愛的玩具一樣開心。雖然後來,唐僧騙孫悟空帶上了緊箍咒,還念動了咒語,孫悟空情急之下甚至想一棒打死唐僧,但他卻沒有那麼做,而是乖乖的跟著唐僧的步伐開始了西天取經之路。

唐僧念著緊箍咒,孫悟空成了佛,孩子也有緊箍咒,你念對了嗎?

帶你一起看大海,說聲我愛你

對孩子來說也是一樣,規則總是一種束縛,想讓孩子按照規則辦事,就要讓孩子體會到規則的背後其實是關愛。這種關愛不是簡單的說一句,我都是為你好,而是讓孩子體會到的愛。就像結婚時的誓言一樣,無論疾病或健康,貧窮或富裕,順利或失意,不管孩子聽不聽話,優不優秀,不管孩子變成什麼樣子,都愛他。

說起來很簡單,做起來卻有點難。孩子考試考了100分,家長看到自然是喜笑顏開,如果孩子拿了0分的試卷回家,免不了一頓胖揍。孩子是一樣的孩子,只是考試成績不一樣,那你愛的是孩子,還是考試成績呢?

  • 給孩子基本的信任

在三打白骨精時,唐僧沒有相信孫悟空,還把孫悟空趕回了花果山。每次看到這一段都替孫悟空打抱不平。慶幸的是,唐僧在錯怪了孫悟空之後,給孫悟空道了歉,說為師錯怪你了,但很多時候我們也沒有信任孩子,卻連一句道歉都沒有。

唐僧念著緊箍咒,孫悟空成了佛,孩子也有緊箍咒,你念對了嗎?

對孩子不同的態度,會影響孩子的行為。有的家長總擔心孩子累,孩子出門沒走幾步路就問累不累呀,抱你一會兒吧;孩子稍微拿點東西也會不停的問,重不重呀,我幫你拿。在這樣的氛圍下,孩子總在問自己,"我行嗎?我好像不行",孩子就會覺得自己真的不行。

換一種方式,讓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告訴孩子,我相信你可以做到的,你真的做到了,你幫了我的大忙。孩子就會逐漸感覺到我是可以的。給孩子基本的信任,孩子就會產生足夠的信心和動力,孩子的能力也會越來越強。

  • 讓孩子承擔後果

規範都有被違反的時候,孩子所謂的“屢教不改”,都是因為孩子自己沒有承擔過後果,改或不改對他沒有什麼意義。適當的讓孩子來承擔後果,他才會對這件事情本身產生足夠的重視。

在《正面管教魔法書》中,艾米·邁克瑞迪指出,承擔後果能鍛鍊孩子的理性思考能力,教會他根據可能的後果評估所有的選項;承擔後果能讓孩子更加機敏,當這個選項行不通時,他會嘗試別的選項;承擔後果能增強孩子承擔責任的能力,因為他將意識到犯錯並非世界末日,承擔後果,甚至能讓孩子更有同情心,他對尷尬的經歷有更深切的體會,這些經驗只能從生活中學到。

唐僧念著緊箍咒,孫悟空成了佛,孩子也有緊箍咒,你念對了嗎?

後果有兩種,自然後果和邏輯後果

自然後果就是沒有人為干預,行為本身會產生的後果。比如在冬天,孩子想要穿短袖出門,那自然後果就是他會冷,可能會著涼。

邏輯後果就是我們有意識的施加給孩子的結果,但這種結果不是懲罰,而是他的不良行為可能會產生的後果。比如孩子不想刷牙,不刷牙可能會導致齲齒,這個自然結果是我們不想看到的,我們可以人為干預,限制孩子吃高糖分的東西,直到知道他願意刷牙為止,這就是邏輯後果。

自然後果是自然發生的,但邏輯結果需要人為干預,很多時候邏輯結果就被演繹成懲罰,對孩子產生不利的影響。

實施邏輯結果,要遵從5R原則。

尊重(Respectful)任何給孩子造成痛苦或羞辱的行為,比如身體傷害、吼叫、冷漠,對孩子表示失望等,都無法帶來積極的邏輯後果。

與不良行為有密切關聯(Related to misbehaviour)邏輯後果要和不良行為有密切的關聯,不能是八竿子打不著的關係,會讓孩子云裡霧裡,不知道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邏輯結果。比如孩子在餐廳大喊大叫,那就告訴孩子,如果再大喊大叫就馬上離開,不能吃飯,而不是莫名其妙的說不允許孩子看電視。

合理(reasonable)邏輯結果的目的是讓孩子能記住,下次留神,不能借此打擊孩子的自信。

事先告知(Revealed in advance)要在孩子情緒穩定的時候,把可能要面對的邏輯後果告訴他,而不是事後再告訴孩子,這樣容易讓孩子以為是在懲罰他,產生抗拒心理。

讓孩子重複一遍(Repeated it back to you)讓孩子重複是為了讓孩子明白這這些規則,確保孩子已經理解了邏輯後果。

"

孩子迷上了西遊記,特別喜歡孫悟空。當他看到唐僧騙孫悟空戴上緊箍咒還唸咒語,孫悟空疼得滿地打滾時,傷心地哭了。一直追問我,為什麼要給孫悟空戴上緊箍咒?是啊,為什麼要給孫悟空戴上緊箍咒呢?

沒有緊箍咒的孫悟空,是多麼逍遙自在,在花果山當美猴王,去龍宮搶兵器,大鬧閻羅殿毀掉生死簿,去天庭當個小官弼馬溫,嫌官太小又回花果山,天兵天將都是手下敗將,當上齊天大聖吃夠了蟠桃,又吃光了太上老君的仙丹……孫悟空的猴生簡直是開了掛。

孫悟空的厄運,是從碰上如來佛祖開始的。如來佛祖先是大手一翻,把孫悟空壓在了五指山下整整500年,又給了觀音菩薩三個緊箍兒,其中的一個套在了孫悟空的頭上。用如來佛祖的話說,“這個緊箍兒,見肉生根,咒語一念,眼脹頭痛,腦門皆裂,管教他入我門來”。

唐僧念著緊箍咒,孫悟空成了佛,孩子也有緊箍咒,你念對了嗎?

大鬧天宮的孫悟空,威風凜凜,不可一世

帶了緊箍咒的孫悟空,開始有了畏懼,聽著手無縛雞之力的唐僧的話,曾經無所不能的本領似乎也打了折扣,遇到個小妖怪,都要搬救兵,依靠集體的力量才能斬妖除魔。但最終,戴了緊箍咒的孫悟空,修成正果,成了鬥戰勝佛,那一直約束他的緊箍兒,也在他成佛的那一刻起,就自動消失了。

01 孩子也需要緊箍咒

暑期的火車車廂,像遊樂場一樣熱鬧,小朋友們歡樂地追跑打鬧大聲尖叫,車廂裡的熱情都可以融化沙漠了,如果你坐在這樣的車廂裡,是不是希望像唐僧一樣,能念起緊箍咒,讓這個世界安靜一下呢?

看西遊記的時候,孫悟空自帶主角光環,看著他上天入地,真是酣暢淋漓。只是,孫悟空的暢快,是建立在全世界亂套的基礎上。如果你是那東海的龍王,正在家裡悠閒地喝茶,突然來了一隻神通廣大的猴子,打進了你的家,搶走了你家的傳家之寶,還把你家攪了個天翻地覆,你會怎麼想?

唐僧念著緊箍咒,孫悟空成了佛,孩子也有緊箍咒,你念對了嗎?

泥人王的彩塑-孫悟空

同樣嚮往自由的孩子也需要緊箍咒,因為沒有緊箍咒的孩子,就像無法無天的孫悟空一樣,只享受了自己的自由,卻攪得全世界天翻地覆。

孫悟空的緊箍咒是如來佛祖給的,咒語在唐僧的手裡,唐僧是制定行為規範的人,他給孫悟空制定的行為規範也很簡單,不濫殺無辜。孩子的緊箍咒,掌握在父母的手裡,父母是給孩子制定行為規範的人。

相比孫悟空,孩子要遵守的規則就多得多了。有基本的社會和道德規範,比如遵守交通規則,尊老愛幼,公共場所不能大喊大叫等,有需要遵守的學校的規範,比如回答問題要舉手示意,上課不能隨意走動,也有家庭的規範,比如晚上9點之前要睡覺,看電視的時間限制等。

唐僧念著緊箍咒,孫悟空成了佛,孩子也有緊箍咒,你念對了嗎?

規範有很多,但並不是每個規則孩子都能嚴格的遵守,這就涉及到兩個問題,一是規則本身是不是合理,二是家長應該怎樣做才能讓孩子遵守這些規則。

02 孩子的緊箍咒,要遵守SMART原則

在給孩子制定規則的時候,我們可以借鑑管理大師彼得德魯克的SMART原則。SMART原則五個字母分別包括:

S(specific)是具體的;

M(measurable)是可以衡量的;

A(attainable)是可以達到的;

R(relevant)要和其他目標具有一定相關性;

T(time-bound)應該具有明確的時間限制。

SMART原則的初衷是為了考察管理者對員工實施績效和對目標進行管理,同樣也是用於日常生活中佈置工作和制定規則。

唐僧給孫悟空制定的規範,不能濫殺無辜,也不是完全符合SMART原則,所以孫悟空負氣出走了好幾次。不能濫殺無辜,不符合具體和可衡量的原則,唐僧眼中的無辜和孫悟空眼中的無辜定義是不一樣的,如何來判斷?打白骨精的時候,孫悟空火眼金睛,知道他打的是妖怪,唐僧卻認為他打的是無辜的老幼婦孺,這就產生了分歧。

唐僧念著緊箍咒,孫悟空成了佛,孩子也有緊箍咒,你念對了嗎?

我們在給孩子制定規範的時候,規範本身要具體且可衡量。比如想讓孩子養成閱讀的好習慣,我們可以規定,在每天的8點到8點半之間讀兩本書,一本中文書,一本英文書。這就符合了具體可衡量,和養成良好閱讀習慣的目標相關,而且有明確的時間限制,這樣的規則是比較明確且容易執行的。如果只是籠統的說要讀書呀,至於讀什麼什麼時候讀怎麼讀都沒有說過,那就很難執行了。

03 孩子的緊箍咒,應該這樣念

制定了相應的規則,還要讓孩子能夠嚴格的執行下去,讓那些規則內化到孩子的思想裡。就像孫悟空一樣,最初是因為懼怕緊箍咒,才按照唐僧的要求辦事,但是到後來孫悟空逐漸改變了自己的想法,最終修煉成佛,緊箍咒也自動消失了。

  • 讓孩子體會到無條件的愛

在孫悟空戴上緊箍咒之前,唐僧就用他無微不至的關懷,讓孫悟空體會到了久違的溫暖。唐僧在微弱的燭光下給孫悟空做虎皮裙,孫悟空穿上新衣服,就像孩子得到了心愛的玩具一樣開心。雖然後來,唐僧騙孫悟空帶上了緊箍咒,還念動了咒語,孫悟空情急之下甚至想一棒打死唐僧,但他卻沒有那麼做,而是乖乖的跟著唐僧的步伐開始了西天取經之路。

唐僧念著緊箍咒,孫悟空成了佛,孩子也有緊箍咒,你念對了嗎?

帶你一起看大海,說聲我愛你

對孩子來說也是一樣,規則總是一種束縛,想讓孩子按照規則辦事,就要讓孩子體會到規則的背後其實是關愛。這種關愛不是簡單的說一句,我都是為你好,而是讓孩子體會到的愛。就像結婚時的誓言一樣,無論疾病或健康,貧窮或富裕,順利或失意,不管孩子聽不聽話,優不優秀,不管孩子變成什麼樣子,都愛他。

說起來很簡單,做起來卻有點難。孩子考試考了100分,家長看到自然是喜笑顏開,如果孩子拿了0分的試卷回家,免不了一頓胖揍。孩子是一樣的孩子,只是考試成績不一樣,那你愛的是孩子,還是考試成績呢?

  • 給孩子基本的信任

在三打白骨精時,唐僧沒有相信孫悟空,還把孫悟空趕回了花果山。每次看到這一段都替孫悟空打抱不平。慶幸的是,唐僧在錯怪了孫悟空之後,給孫悟空道了歉,說為師錯怪你了,但很多時候我們也沒有信任孩子,卻連一句道歉都沒有。

唐僧念著緊箍咒,孫悟空成了佛,孩子也有緊箍咒,你念對了嗎?

對孩子不同的態度,會影響孩子的行為。有的家長總擔心孩子累,孩子出門沒走幾步路就問累不累呀,抱你一會兒吧;孩子稍微拿點東西也會不停的問,重不重呀,我幫你拿。在這樣的氛圍下,孩子總在問自己,"我行嗎?我好像不行",孩子就會覺得自己真的不行。

換一種方式,讓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告訴孩子,我相信你可以做到的,你真的做到了,你幫了我的大忙。孩子就會逐漸感覺到我是可以的。給孩子基本的信任,孩子就會產生足夠的信心和動力,孩子的能力也會越來越強。

  • 讓孩子承擔後果

規範都有被違反的時候,孩子所謂的“屢教不改”,都是因為孩子自己沒有承擔過後果,改或不改對他沒有什麼意義。適當的讓孩子來承擔後果,他才會對這件事情本身產生足夠的重視。

在《正面管教魔法書》中,艾米·邁克瑞迪指出,承擔後果能鍛鍊孩子的理性思考能力,教會他根據可能的後果評估所有的選項;承擔後果能讓孩子更加機敏,當這個選項行不通時,他會嘗試別的選項;承擔後果能增強孩子承擔責任的能力,因為他將意識到犯錯並非世界末日,承擔後果,甚至能讓孩子更有同情心,他對尷尬的經歷有更深切的體會,這些經驗只能從生活中學到。

唐僧念著緊箍咒,孫悟空成了佛,孩子也有緊箍咒,你念對了嗎?

後果有兩種,自然後果和邏輯後果

自然後果就是沒有人為干預,行為本身會產生的後果。比如在冬天,孩子想要穿短袖出門,那自然後果就是他會冷,可能會著涼。

邏輯後果就是我們有意識的施加給孩子的結果,但這種結果不是懲罰,而是他的不良行為可能會產生的後果。比如孩子不想刷牙,不刷牙可能會導致齲齒,這個自然結果是我們不想看到的,我們可以人為干預,限制孩子吃高糖分的東西,直到知道他願意刷牙為止,這就是邏輯後果。

自然後果是自然發生的,但邏輯結果需要人為干預,很多時候邏輯結果就被演繹成懲罰,對孩子產生不利的影響。

實施邏輯結果,要遵從5R原則。

尊重(Respectful)任何給孩子造成痛苦或羞辱的行為,比如身體傷害、吼叫、冷漠,對孩子表示失望等,都無法帶來積極的邏輯後果。

與不良行為有密切關聯(Related to misbehaviour)邏輯後果要和不良行為有密切的關聯,不能是八竿子打不著的關係,會讓孩子云裡霧裡,不知道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邏輯結果。比如孩子在餐廳大喊大叫,那就告訴孩子,如果再大喊大叫就馬上離開,不能吃飯,而不是莫名其妙的說不允許孩子看電視。

合理(reasonable)邏輯結果的目的是讓孩子能記住,下次留神,不能借此打擊孩子的自信。

事先告知(Revealed in advance)要在孩子情緒穩定的時候,把可能要面對的邏輯後果告訴他,而不是事後再告訴孩子,這樣容易讓孩子以為是在懲罰他,產生抗拒心理。

讓孩子重複一遍(Repeated it back to you)讓孩子重複是為了讓孩子明白這這些規則,確保孩子已經理解了邏輯後果。

唐僧念著緊箍咒,孫悟空成了佛,孩子也有緊箍咒,你念對了嗎?

不管是讓孩子承擔什麼後果,都要避免用羞辱性的語言,或者事後諸葛亮一樣得說,我早就告訴過你,之類的話。讓孩子自己承擔後果,即使他對結果不喜歡,但如果他能體會到公平,他仍然會接受,這都有助於孩子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如果沒有緊箍咒,孫悟空還是那隻不知天高地厚的石猴,也許會修道成魔,墜入萬劫不復之地吧。孩子希望孫悟空沒有緊箍咒,他內心裡也是希望能得到毫無拘束的自由。只是,他所期盼的自由,只有在他足夠強大的時候才能享受,讓他變得更強大的,反而是他不喜歡的緊箍咒。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