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為什麼要殺孫策的後代?為什麼性格變化這麼大?原因在哪?

在三國那個群雄角逐的年代,孫權也算的上是數一數二的贏家。通過自己的勢力,建立起了東吳,稱了王,手下有數十萬的兵馬吧。但是這些功勞卻不能完全的都歸於孫權,因為是孫策在當時奠定了很多東吳的基礎,才能有今天的這樣。就像著名的秦始皇一樣,如果沒有之前各個帝王的努力和積攢,我相信他的一生也不會如此的輝煌,能夠讓後人時常提起。所以有很多人談論關於孫權的一些評價,基本都承認他是一個好的皇帝,也是一個好的引路人。我們也不得不承認他是一個用人有道的君主,但是一個好端端的君王為什麼要把孫策的後代都殺了呢?這一切的一切都是因為孫權在老的時候性情大變所導致的,疑心越來越重,不光是小霸王的後代,他還殺了很多忠於東吳的忠臣。可能是因為人越老越怕死的緣故吧,他想留一個好的晚年,所以他才在後來做了那麼多的事。

孫權為什麼要殺孫策的後代?為什麼性格變化這麼大?原因在哪?

他為什麼要殺孫策的後代?大家都知道,在三國的初期是小霸王孫策奠定了整個江東的地位,但卻不想著自己英年早逝。但是自己的兒子當時年齡還小,所以他為了整個家族的著想,還是把這個位置讓給了他的弟弟。但這種傳位的方式是很傳統的傳承方法,在商朝和春秋帝國的時候出現過,那個時候已經很少見了。但是這種方法的 好處就是有效的避免了孩子不懂事,沒有辦法管事的缺點,也可以防止被一些手下謀權篡位,或者被外人入侵等不好的局面。但這種辦法的缺點就是,哥哥的後代和弟弟的後代會因為這個位置而鬧出來很多的矛盾,讓原本好好的一家人到了最後因為政權篡位而打的不可開交。

孫權為什麼要殺孫策的後代?為什麼性格變化這麼大?原因在哪?

這既然都是歷史總結出來的,那麼他們家自然也不會避免這些事情。他在上位的時候確實是讓整個江東的地位都穩定了下來,甚至在後來都自己稱呼自己為皇帝了。而他在位這期間對於孫策的兒子也很不錯,他先是封吳侯和上虞侯。但隨著孫權的逝世,這個問題自然而然的就出現了,這個江山是當時的孫策讓給他的,那麼要讓孫策的兒子繼承這個位置?在經過很多的變化之後,最後由孫權的孫子繼承了他之前的位置,其實這個位置還是孫權的,只是讓給了他孫子而已。

孫權為什麼要殺孫策的後代?為什麼性格變化這麼大?原因在哪?

那麼孫策這邊的第三代傳人叫做孫奉,他在當時依舊被封為上虞侯。同為爺爺輩的第三代可以說和當時的皇帝稱為兄弟了。但是到了公元二七零年,突然就傳出來了孫皓病死的謠言,這也讓整個東吳的很多民心都轉移到了孫奉這邊,想讓他繼承皇帝的位置。但是沒想到孫皓並沒有死,這樣孫奉的位置就很尷尬了。後來孫皓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將他以謀反的名義直接殺死了。但是回想一下,在孫策上位的時候,他怎麼也不會想到自己的孫子竟然會這樣死去。

孫權為什麼要殺孫策的後代?為什麼性格變化這麼大?原因在哪?

那麼孫權在老的時候為什麼會性情大變呢?在歷史當中的南魯黨爭的時候,爭得就是太子孫和與魯王孫霸在朝廷上享受著相同的待遇。如果要按照制度來說的話,太子作為後輩,在各個方面都應該高於他。孫權獨寵的人是王夫人,所以愛屋及烏,他對於王夫人所出的孫和,孫霸兩個兒子也就難分彼此了。但是這樣的行為用我們現代話來說本身就是一種腐敗。就好比你身為處長卻坐著廳長的車,你是一個小小的科長卻拿了處長的年薪是一個道理。但是這還不是最主要的,因為在一個君王的身上發生這樣的事情的話,那麼這種行為和想法就會成為一種病態的發展。所以最後由於孫權的大意縱容,孫霸就好像吸鐵石一樣,召集了一幫自己的鐵桿粉絲,和當時吳安的權勢之人組成了小圈子,這也從側面增長了他想奪取太子之位的野心。

孫權為什麼要殺孫策的後代?為什麼性格變化這麼大?原因在哪?

但是好在孫權在那個時候還不算是太糊塗,聽說了他倆不和的消息以後,為了防止事情朝不好的方向發展。所以他下令讓他們兩個人不準見面。太子當時為了自保,只能小心再小心,想淡化兄弟之間的矛盾。但是魯王和他的同夥們並不是這樣的人,他們並沒有把當時年邁孫權的話當回事,還一直在挑釁,打架,單挑,很是熱鬧。

孫權為什麼要殺孫策的後代?為什麼性格變化這麼大?原因在哪?

在當時,駐紮在粵西的陸遜要求回到大本營,當面來議論一下這件事。他這樣的態度讓身為君王的孫權很是為難,因為陸遜在當時有著很高的威望。他一說話,其他支持太子的大臣,紛紛都上書說明情況,要求皇帝分清太子和魯王的關係。在當時,陸遜說的話確實是很正確的。俗話說的好,你坐在這樣位置上就要做你該做的事情。所以讓他倆歸位之後也都應該做自己分內的事情,這樣可以從根本上杜絕了腐敗分子的集結,是制止兩派紛爭的上策。

孫權為什麼要殺孫策的後代?為什麼性格變化這麼大?原因在哪?

但是因為孫權沒有批准,就導致了魯王的氣勢更加的囂張了,他不硬氣也是不可能的,因為他畢竟不是一個人在戰鬥。他知道太子的屁股是不能在動了,在動就是讓父王難堪,但是太子的左膀右臂倒是可以動的,所以他就針對陸遜等人做出了一系列的詆譭行動,開始汙衊他們對東吳的貪汙,扒皮等。在歷史的記載當中,對陸遜的罪名多達二十多條。在裡面其中有私下集結,耽誤陛下的朝政等之事。這分明是要陸遜死的節奏。所以他這樣的動作也讓身為東吳的退位皇帝孫權很是難看。

孫權為什麼要殺孫策的後代?為什麼性格變化這麼大?原因在哪?

所以後來的東吳都不用別人打,自己就亂的一團糟,到了最後陸遜死了,手下的大將也都逐漸的凋落了,如果當初孫權和孫策能夠好好商量一下未來的事情,我相信結果也不會這樣。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