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深受諸葛亮寵信,偽造證據害死蜀漢擎天一柱,導致蜀中無大將

孫權 張飛 三國演義 陳壽 秦皇漢武 2017-08-03

諸葛亮是家喻戶曉的人物,他的一生正如《後出師表》中所寫的那樣: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不過,在諸葛亮在世時,蜀漢始終存在一大隱患,甚至連東吳的孫權都知道,並善意提醒,但諸葛亮卻沒當回事。

什麼隱患呢?

此人深受諸葛亮寵信,偽造證據害死蜀漢擎天一柱,導致蜀中無大將

大家都知道,蜀漢因為地狹民寡,人才本就不多,其中魏延和楊儀算是數的上的干將才俊。魏延不用多說,劉備稱王時曾挑選漢中守將,漢中是蜀漢北方門戶,職責重大,當時所有人都認為最合適的人選是張飛。

但劉備卻慧眼獨具提拔了名不見經傳的魏延,事實證明,魏延的綜合能力的確是當時的最佳選擇,他制定的防守戰略直到其死後,後繼者王平還在採用,足見魏延的能力。

此人深受諸葛亮寵信,偽造證據害死蜀漢擎天一柱,導致蜀中無大將

而楊儀是諸葛亮的親信,善於規劃分部,籌度糧谷,這種出色的處理軍務的能力也讓他能夠時時留在諸葛亮身邊,並隨其出征。

但是這兩個人都有一大缺點:魏延頗為自傲,而楊儀氣量狹小,這兩個人誰都看不起誰,諸葛亮在世時,倆人就已經是經常拔刀相見,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孫權還曾善意的提醒蜀漢使臣:若一朝無諸葛亮,二人必為禍亂矣。

可是諸葛亮顯然沒太當回事,他既想利用楊儀的才幹,又不願捨棄驍勇的魏延,靠著和稀泥的手段,暫且壓制二人。但這個隱患最終還是爆發了,還差點讓蜀漢滅國。

此人深受諸葛亮寵信,偽造證據害死蜀漢擎天一柱,導致蜀中無大將

公元234年,諸葛亮病逝於北伐途中,在臨終前做出了一項讓人很難理解的安排,即:全軍一分為二,魏延統帥一軍負責殿後,楊儀統帥中軍徐徐撤退。

在明知二人水火難容的情況下,做出這樣的安排無疑是加劇雙方的火併。而且當時北伐的軍隊是蜀漢中的主力精銳,一旦發生火併,或者有一方選擇叛變,必然導致蜀漢滅國。

雖然《三國演義》中說,諸葛亮密令馬岱斬殺魏延,但這是虛構的。真實的歷史是,諸葛亮始終沒有要殺魏延的意思,否則怎麼會讓他統兵殿後,這不是給了對方叛變投敵的機會嗎?

此人深受諸葛亮寵信,偽造證據害死蜀漢擎天一柱,導致蜀中無大將

不過魏延並沒有聽命殿後,而是繞到了楊儀大軍背後,燒燬了棧道,擋住了楊儀南歸之路,這也成為魏延反叛的重要證據。

但事實上,陳壽在《三國志》中說的很清楚,魏延從未想過反叛,他只不過是想殺掉楊儀罷了。何況魏延燒燬棧道的同時還上書給後主劉禪進行解釋。

而事實證明,楊儀確實有反叛之心。早年在荊州時他曾有過背棄傅群投奔關羽的先例,後來魏延被殺後,他因為沒有獲得提拔,曾公開吐露說:早知如此當初就率全軍投魏去了。

此人深受諸葛亮寵信,偽造證據害死蜀漢擎天一柱,導致蜀中無大將

那為什麼最終被殺的是魏延呢?因為楊儀偽造了魏延反叛的證據。

就在魏延燒燬棧道,擋住楊儀歸路,並且搶先上表後主的同時,楊儀的奏表居然也在同日到達成都。在當時棧道被毀,蜀道難行的情況下,楊儀和魏延互表叛逆的奏書同日到達,足可說明早在魏延沒有燒燬棧道以前,楊儀就已經發出了這封奏書。

最終在楊儀的授意下,魏延死於馬岱之手,全族被屠。氣量狹小的楊儀還踩著魏延的頭顱說:看你還能怎麼作惡。這位蜀漢最後的擎天一柱沒有死在北伐的路上,反而死在了自己人手中,讓人十分惋惜。自此,蜀漢再無大將。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