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易被忽略的千古一帝,功績遠勝秦皇漢武,如今陵園傾頹只剩土堆

文/格瓦拉同志

如果從實際功績和對帝國的持續、健康發展來進行考量,歷史上的“千古一帝”們大多名不副實,反倒是有一位真正配得上該稱號的皇帝很容易被忽略。此人,便是隋朝的開國皇帝-文帝楊堅。那麼,隋文帝究竟有何德何能,配得上“千古一帝”的稱號?他死後葬在哪裡?陵墓的保存狀況如何?

楊堅生於數百年名門望族-弘農楊氏,在政治上則屬於北朝末期最有勢力的集團-關隴集團,其父楊忠則是西魏、北周名將,位列“八柱國”之中,是權臣宇文泰的鐵桿心腹。楊堅不到三十歲便承襲其父的隨國公爵位,並跟隨周武帝一起滅掉北齊,因功拜柱國大將軍、大司馬,並與皇帝結成親家,成了太子宇文贇的岳父。

極易被忽略的千古一帝,功績遠勝秦皇漢武,如今陵園傾頹只剩土堆

隋文帝楊堅畫像

宣帝宇文贇彌留之際,楊堅利用侍疾的機會,授意親信鄭譯等人偽造遺詔,由此獲得執掌朝政的權力。宣帝駕崩後,楊堅以大丞相的身份專政,並大肆提拔親信、剷除異己,在消滅所有對手後,終於在公元581年逼迫靜帝宇文闡“禪位”,創建隋朝,史稱隋文帝。

楊堅稱帝后,在滅亡南陳、統一中國的同時,還推行一系列具有深遠意義的舉措,包括:廢除“九品中正制”,開設科舉,建立國家分科選才制度;在民間廣泛徵集書籍,延續傳統文化;大力恢復社會生產,發展經濟;分化突厥、打擊吐谷渾,緩解來自邊疆的威脅,等等。

極易被忽略的千古一帝,功績遠勝秦皇漢武,如今陵園傾頹只剩土堆

隋朝疆域圖

經過隋文帝的勵精圖治,全國人口總數由初年的3100萬,攀升至4494萬人(見《唐會要·卷八十四》)。與此同時,社會生產呈現欣欣向榮景象,尤其是農業生產繁榮,糧食產量猛增。等到隋文帝臨終時,天下倉庫的積儲之豐富,竟然可供全國五六十年的正常支出。隋朝之富庶,由此可見一斑。後世史家對隋文帝的治理功績讚不絕口,稱頌這段時期為“開皇之治”。

隋文帝能在統一全國、開疆拓土的同時,還能取得經濟發展、人口大幅增長的成就,其功業遠超秦始皇、漢武帝,絕對無愧於“千古一帝”的稱號。然而隋文帝功業甚偉,但在歷史上卻並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這裡面最重要的一點原因,莫過於隋朝國祚過於短促,而代之而起的李唐王朝為維護自己的正統性,便在編寫史書時有意淡化、抹去隋文帝的功績,後世受其影響,便不能公正地評價他。

極易被忽略的千古一帝,功績遠勝秦皇漢武,如今陵園傾頹只剩土堆

隋煬帝楊廣畫像

仁壽四年(604年)七月,在位時間長達23年的隋文帝駕崩於仁壽宮大寶殿,終年64歲,太子楊廣隨即登基,是為隋煬帝。楊廣稱帝后,為乃父上諡號為文皇帝,尊廟號為高祖。按照隋文帝臨終前的遺言,等到他駕崩後,便與先於他去世的獨孤皇后一起,合葬在泰陵。

泰陵原名太陵,在今陝西省楊陵區城西5公里處的五泉鎮王上村境內,其東為楊陵火車站,南和張上村毗鄰,隔渭河與終南山相望,地理位置相當不錯。泰陵營建於隋仁壽二年(602年),之後歷代王朝疏於修繕,以致到後來毀損嚴重,並被荒草、樹木掩蓋起來,直到清朝時才被重新發現、修繕,並改名為泰陵。

極易被忽略的千古一帝,功績遠勝秦皇漢武,如今陵園傾頹只剩土堆

隋文帝的泰陵被農田包圍

泰陵仿效漢朝帝陵的規制建造,以封土為陵,整體形狀呈覆鬥形,雖然歷經歲月的侵蝕,但從殘存的部分來看,依然規制宏大。現存的陵冢高27.4米,頂部平坦,呈長方形,東西長48米,南北寬 38米。陵冢底部四周已被挖掉3-5米,現殘存部分東西長166米,南北寬160米,總佔地面積約為2.65萬平方米。

古人講究“事死如生”的原則,所以帝王陵墓的四周必須要營建城牆,一如宮城。從現存的遺址來看,泰陵的周圍原來築有夯土城垣,只是主體部分大多傾頹倒塌,只有北城還保留著一段殘牆,長約130米,寬5.5米,最高處達1.2米,遠不是當初的規格。在對垣牆部分的考古發掘中,在其四角及中部都發現有大量的磚瓦殘片,應當是闕樓和城門的殘跡。

極易被忽略的千古一帝,功績遠勝秦皇漢武,如今陵園傾頹只剩土堆

泰陵陵園傾頹、環境蕭瑟,令人唏噓

在泰陵東南塬下約兩公里的陵角、陵東兩村之間的坡地上,還殘存著隋文帝祠廟的遺址,只是廟宇已經蕩然無存,只留下一座隋朝年間樹立的石碑,高 2.9米,螭首圭額,碑文因磨損嚴重,模糊不可辨別。據考古人員推測,這座石碑極可能是隋代建造的祀廟碑,只是碑身佈滿傷痕、殘片落地,保存現狀令人堪憂。

縱觀墓園的四周,其南邊是獼猴桃園,北邊、西邊是大棚蔬菜基地,東邊是農田。陵冢上原本有專為保護陵體栽植的樹木,但因近年來疏於管理,已逐漸減少。總之,如今的泰陵陵園傾頹,只剩下一座荒涼、高大的土堆置身於農田、林地之間,不僅顯得極為突兀,而且讓人倍覺尷尬、唏噓。

史料來源:《隋書》、《資治通鑑》、《唐會要》等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