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史上著名的“宋教仁被刺殺案”'

"

以中國近代史上著名的“宋教仁被刺殺案”為例,此案迄今為止已經發生了一百多年,但究竟誰才是暗殺的主謀?嚴格意義上說,依然是一個巨大的問號。而且幾乎可以肯定地說,宋教仁案永遠都會是一個無法解開的謎團。隨著歲月的繼續更替,已經不可能有人能夠用令人信服的各種過硬證據還原歷史的真相。

長期以來,對於宋教仁案,主流學術界都將其主謀認定為當時的中華民國大總統袁世凱。但事實上,將袁世凱說成刺宋的主謀並提供了其中的證據鏈條的並不是當年的司法系統,而是作為當事人一方的國民黨孫文、陳其美一派。且不論這個證據鏈條本身存在著多處無法解釋的硬傷,即使從嚴格的法理層面而論,它也只能算是對立雙方中的一家之言,兩岸主流學術界將其作為板上釘釘的結論是很不嚴肅的。對於袁世凱一方而言,恐怕屬於法律層面上的“有罪推定”。


"

以中國近代史上著名的“宋教仁被刺殺案”為例,此案迄今為止已經發生了一百多年,但究竟誰才是暗殺的主謀?嚴格意義上說,依然是一個巨大的問號。而且幾乎可以肯定地說,宋教仁案永遠都會是一個無法解開的謎團。隨著歲月的繼續更替,已經不可能有人能夠用令人信服的各種過硬證據還原歷史的真相。

長期以來,對於宋教仁案,主流學術界都將其主謀認定為當時的中華民國大總統袁世凱。但事實上,將袁世凱說成刺宋的主謀並提供了其中的證據鏈條的並不是當年的司法系統,而是作為當事人一方的國民黨孫文、陳其美一派。且不論這個證據鏈條本身存在著多處無法解釋的硬傷,即使從嚴格的法理層面而論,它也只能算是對立雙方中的一家之言,兩岸主流學術界將其作為板上釘釘的結論是很不嚴肅的。對於袁世凱一方而言,恐怕屬於法律層面上的“有罪推定”。


近代史上著名的“宋教仁被刺殺案”


其實,鐵口斷定袁世凱為刺宋案幕後主使的史學家們,都有意無意地忽略了在宋案發生後有利於袁世凱方面的一些證據和史料。譬如,袁世凱的公子袁克文在他的《辛丙祕苑》一書中,就講述過袁世凱在獲悉宋教仁被殺後的一些反應。

根據袁克文的記述:宋教仁被刺殺後,袁世凱每每和他談及此事就“揮淚不止,深為惋惜”,並將這件事視為袁世凱本人政治生涯中的大不幸。對於國民黨指責袁世凱是刺宋案背後主謀一事,袁克文曾經追問袁世凱為什麼不出面通電“辯誣”。袁世凱則回答:“予代人受過者多矣,從未辯。我雖不殺遁初,遁初亦由我而見殺,更何辯焉?”

接下來,袁世凱用很淺顯的道理講明瞭自己不可能是刺宋案的主使者:“不思予既欲殺之,不必招其來而殺之可也,或待其來陷其罪殺之亦可也。予殺之之道不一,胡必待數使招之,乘其將行而殺之?斯明授人以柄,雖愚夫不為也。況反對予者如孫文、黃興、陳其美輩皆可殺,胡必但選一助予組閣、不用黨人之遁初而殺之?此理不辨,必有自明之日也。”

雖然中國向有“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的傳統,但仔細閱讀袁世凱父子的這段對話,卻不能不承認袁世凱所云句句在理,絕非單純的狡辯那樣簡單!這段對話固然不能將袁世凱的嫌疑完全排除,但至少提供了另外一種重要的審視刺宋案的視角。

關於宋教仁被暗殺案件,文史學者張耀傑先生前些年曾出版有《誰謀殺了宋教仁?》一書。張先生本著謹嚴的學術精神,根據現有的各種史料爬梳考證,得出了宋教仁是被國民黨內的同志陳其美等人謀殺的結論。相對於此前將刺宋案的幕後主使說成是袁世凱的“定論”,張耀傑此書的觀點可能更加接近於歷史的真相。但從嚴格層面上說,亦不能作為此事件的定論,只能算是聊備一說而已。

以宋教仁案而論,從該案中受益的絕對不是當時在大總統位置上希望政局穩定的袁世凱,甚至可以說袁世凱是刺宋案中最大的利益受損者!以袁世凱的政治智慧,他不可能做出此類無異於自殺的莽撞行為。

事實上,宋教仁案已經成為一樁不可能解開的謎案,真相永沉於無人知曉的歷史海底,不可能有什麼歷史定論了。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