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花江畔釣魚人,最愛釣這種叫“牛尾巴”的野生魚

60年代我出生於松花江畔的一座城市。我家離江邊很近,一到開江季節,站在院子裡就能聞到江水那誘人的氣息。在我童年的記憶中,江水總是那麼豐盈,有水的地方就有魚,魚的品種多得認不全。


松花江畔釣魚人,最愛釣這種叫“牛尾巴”的野生魚


松花江畔釣魚人,最愛釣這種叫“牛尾巴”的野生魚


那時候的江水很乾淨,釣魚渴了就捧江裡的水喝。松花江北岸一帶,大大小小的河溝、岔子、水泡子多的是,隨便找一個地方就能釣到魚,要是摸正了地方,釣的魚都拿不回去。


松花江畔釣魚人,最愛釣這種叫“牛尾巴”的野生魚


松花江畔釣魚人,最愛釣這種叫“牛尾巴”的野生魚


90年代後,江裡的魚越來越難釣了,對很多釣魚人來說已經失去了它往昔的魅力,可我時常尋機去那裡,驅車向裡到人煙稀少處,選擇岸邊生有柳樹棵的陡岸處下鉤,多少會有收穫。


松花江畔釣魚人,最愛釣這種叫“牛尾巴”的野生魚


松花江畔釣魚人,最愛釣這種叫“牛尾巴”的野生魚


釣法也簡單:幾隻三、四米長的竿、主線上裝一個可以滑動的鉛墜、兩個普通的魚鉤就可以了。裝上蚯蚓,仍到被江水沖塌的柳棵附近,就只等魚吃鉤了。運氣好的話,到了中午就可以品嚐鮮美無比的江水燉江魚,運氣不好,也可以熬上一鍋魚湯解饞。


松花江畔釣魚人,最愛釣這種叫“牛尾巴”的野生魚


松花江畔釣魚人,最愛釣這種叫“牛尾巴”的野生魚


松花江畔釣魚人,最愛釣這種叫“牛尾巴”的野生魚


其中味道最好的要屬牛尾巴子魚,取一掬江水,燃起一捧乾柴。隨著火苗的升騰,空氣中瀰漫出陣陣的魚香,如果再往湯裡投放一小撮鹽,一道本味純正的傳世佳餚便由此誕生了!吃著鮮嫩的江魚,再舀一口燙嘴的魚湯,你能說此時此刻的漁人不是以最簡樸的方式、享受著世間至真至純的美味嗎?


松花江畔釣魚人,最愛釣這種叫“牛尾巴”的野生魚


松花江畔釣魚人,最愛釣這種叫“牛尾巴”的野生魚


松花江畔釣魚人,最愛釣這種叫“牛尾巴”的野生魚


這牛尾巴魚跟嘎牙子挺像,身子細長像牛尾巴。沒釣過這種魚的朋友可能覺得這就是黃辣丁,其實這完全是兩種魚。牛尾巴全身金黃,比黃辣丁漂亮多了,肉質也不是黃辣丁能比的。要評論此魚,就是一個字,貴,再有一個字,香!平時市場上賣60元一斤,要是開江的牛尾巴魚價格會飆漲到120元左右。


松花江畔釣魚人,最愛釣這種叫“牛尾巴”的野生魚


松花江畔釣魚人,最愛釣這種叫“牛尾巴”的野生魚


松花江畔釣魚人,最愛釣這種叫“牛尾巴”的野生魚


松花江畔釣魚人,最愛釣這種叫“牛尾巴”的野生魚


現在,松花江市區江段的那些釣魚的好地點大多已經無魚可釣,有的乾脆消失了,但是這牛尾巴魚還是偶爾能釣上幾條。每次出釣,我都會帶上幾把海竿,一把海竿上面食,一把海竿上蚯蚓。蓄力向著江中心奮力一拋,然後就是靜靜的守候等待魚兒上鉤了。運氣好的時候也能釣上幾條牛尾巴魚或者鯉魚柺子,大多數時候只能是竹籃打水一場空,釣魚成了也只剩下看風景和鍛鍊身體了。


松花江畔釣魚人,最愛釣這種叫“牛尾巴”的野生魚


松花江畔釣魚人,最愛釣這種叫“牛尾巴”的野生魚


我想,松花江由過去的水美魚多,到現在的望江嗟嘆,不應該是自然歷史發展的必然,但願人們能從中吸取一些經驗和教訓。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