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的是“脾氣”,丟的是“風度”

斯諾克 丁俊暉 檯球 孟子 彩色飛蜻蜓 彩色飛蜻蜓 2017-09-28

上帝造好人類之後,開始保持沉默。世間似乎沒有任何渠道傳過來上帝對人的評價。上帝可能是不願意說,也許是說不過來。如果上帝觀人之成敗並做一句小結的話,或許會說,人之成敗不在文化深淺,用功深淺,智力深淺,而在於脾性修養吧?

2012年9月18日北京時間19點30分,上海斯諾克大師賽正賽一場焦點大戰展開,丁俊暉迎戰馬克·金,最終丁俊暉在3∶0領先且率先拿到賽點的情況下被對手翻盤,以4∶5輸掉了比賽。

比賽中丁俊暉的開局算得上夢幻,連下三局取得3∶0的大比分領先,此時的丁俊暉明顯放鬆了警惕,及時找回狀態的馬克·金連扳三局扳平比分,雖然隨後丁俊暉率先拿到賽點,但還是被對手頑強地拖進了決勝局,在決勝局面臨困境的局面下丁俊暉又失誤不斷,早早地便大比分落後,一向被人詬病的壞脾氣再次“發作”,最終對手上演驚天逆轉,丁俊暉以4∶5的比分被馬克·金淘汰出局。

其實比賽第五局結束之後,現場出現了一個小插曲,當時的丁俊暉已經在3∶0領先的情況下連丟兩局,而馬克·金狀態正在慢慢回升。馬克·金不慌不忙,在本局結束後示意主裁判自己要去趟洗手間,而且可能時間要長一點。此時的丁俊暉顯得有些不耐煩,七八分鐘之後,馬克·金閒庭信步地從洗手間走出來,面帶微笑地用一隻手揉搓著自己的肚子,現場觀眾忍不住捧腹大笑,而丁俊暉則顯得有些煩躁。當對手頑強追平比分將比賽拖進決勝局後,丁俊暉在一次防守做斯諾克時出現失誤,極度不滿意自己表現的他將怒火發洩到球杆上,重重地將其砸在了球館的地板上。這一舉動再次凸顯了丁俊暉打球時對自己脾氣的控制不力,也讓人們看到了他最近幾年在這項賽事中持續低迷表現的真正原因:在處於逆境的情況下不能平心靜氣地繼續比賽。而馬克·金的冷靜詼諧則不僅讓他贏得了比賽,更贏得了球迷們的尊重——真正的大師從來都是有修養、有氣度的呀!

發脾氣其實真沒什麼技術含量,人一生下來就會握拳啼哭,長大成人後,更是帶著一腔脾氣遊走四方。有人視脾氣為大敵,鎖之心底。有人把脾氣看成豪傑標籤,像噴嚏一樣時不時打一下,求個痛快。如果為官,脾氣發過之後,眾人雖諾諾,但沒一個人不在心裡罵他。孟子云:“君視臣如草芥,臣視君如寇仇。”所以古人常把修養放在學問前面。沒修養,學問再好也沒用。按現在的說法,學問是學來的,屬於意識層面,而脾氣是養來的,屬無意識層面。二者互作對、互拆臺。一般來說,發一發脾氣顯得有個性,也有人喝彩。發脾氣之前,也佔著一點理。但脾氣出籠,什麼都化為烏有。

人最難得的不是能力而在於修養。修養最難的是磨鍊脾氣,百鍊鋼化繞指柔。能“耐”住煩,難於上青天。成功都是耐出來的。有正義感,有良知,甚至有脾氣而能自制,人生可能已經成功了一多半,剩下一少半,不過讀讀書、做做事而已。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