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誌四川• 譜牒文化】彭雄 ‖《何氏宗譜》: 郫縣何氏家族二千年傳奇

點擊上面藍字“方誌四川”添加關注!

【方誌四川• 譜牒文化】彭雄 ‖《何氏宗譜》: 郫縣何氏家族二千年傳奇【方誌四川• 譜牒文化】彭雄 ‖《何氏宗譜》: 郫縣何氏家族二千年傳奇

本文刊於《巴蜀史志》2019年第1期

目前四川共有8000多萬人口,姓氏達4183個。據統計,前10位的大姓分別是李、王、張、劉、陳、楊、黃、周、羅、何。第十名何姓約80萬人,約佔四川總人口的1.1%。

清同治十二年(1873)刻本郫縣《何氏宗譜》一冊,棣華堂藏板(版)。此族譜長42cm,寬27cm,為漢代名臣何武的家譜,是目前筆者僅見的一份自西漢以來2000多年老成都人的家譜。現今四川舊族譜中所記錄的家族,絕大多數都是從外地遷徙來蜀的。早期有元末明初遷蜀的;有明清時期到四川當官,發現這裡非常適合居住,“來了就不想走”便落籍於此的;也有明末清初“湖廣填四川”遷來;其他還有因“奉旨入川”“逃難入川”“生活所迫入川”等遷蜀者。而土生土長的成都人的族譜可謂非常罕見。清嘉慶八年(1803)成都竹枝詞有云:

大姨嫁陝二姨蘇,大嫂江西二嫂湖。

戚友初逢問原藉,現無十世老成都。

這是成都文人楊燮關於移民的“竹枝詞”。距離大移民之始的康熙年間已100餘年。最後一句“現無十世老成都”,意思是即便當時要想找到真正的“老成都”也已經很難。可見清初移民後裔,在那一時期已被視為成都人,很難找到維繫十代以上的原籍成都人。換言之,嘉慶年間的成都人都已是移民社會後代,基本上不再是明代成都人的後裔,更別說漢代了。

【方誌四川• 譜牒文化】彭雄 ‖《何氏宗譜》: 郫縣何氏家族二千年傳奇

地道老成都人、漢代名醫何武的家譜

清同治十二年(1873)木刻本《何氏宗譜》便是罕見的土生土長成都人的家譜。何氏族譜記載這支何氏的祖先為何武:“何武,字君公(公元前73年―公元3年),蜀郡郫縣人也。”族譜裡刊錄《漢書·何武傳》的記載:何武少有文才,十四五歲即能歌詩,漢宣帝召見了他,還賜帛嘉獎,後來何武官至大司空。史書上說他“為人仁厚,好進士,獎稱人之善。”說明他心底好,提攜後進,注重看別人長處,說別人好話。他舉薦的龔勝、龔舍、唐琳、唐尊等人,後來都做到公卿一級的高官,何武也由御史大夫改為大司空,封汜鄉侯。後來王莽篡權,何武因遭到王莽迫害而自殺。

我們可以看出,至少從西漢宣帝時期,何家就祖祖輩輩居住在“蜀郡郫縣楊柳樹何家碾”(今成都市郫都區)。

去而人思之 此之謂遺愛

據史料記載,何武為人仁厚,好提攜新人。他做事低調,做官沒有什麼轟轟烈烈大政績,也沒有留下什麼顯赫的名聲。但當他離任後,人們才想起他當官時的好處,故常被人懷念。史書上評他“多所舉奏,號為煩碎,又稱賢公……其所居亦無赫名,去後覺見思。”

蘇東坡曾在宋神宗元豐五年(1082)重陽節前後,寫下《遺愛亭記代巢元修》,開頭幾句便是:“何武所至,無赫赫名,去而人思之,此之謂‘遺愛’。”後人就常常用“遺愛”這個詞,來表達對於一些比較賢明清廉的地方官員的稱讚。

“遺愛亭”得名原委:宋元豐三年(1080)二月,蘇軾因"烏臺詩案"貶謫為黃州(今湖北黃岡)團練副使,職位相當於今之縣武裝部副部長。黃州太守徐君猷,敬佩東坡品節,兩人一見如故,很快成了朋友。閒暇之時,經常相約來安國寺。寺內茂林修竹之中有座和尚修建的小亭,成為他們把酒言歡、談古論今之地。宋元豐五年(1082),徐太守去任。安國寺和尚繼連法師請他們為竹間小亭取名,東坡先生想了一想說: “就叫遺愛亭吧”。那天在座有東坡眉山老鄉巢谷(字元修),巢谷通過蘇軾與徐君猷相識,徐太守邀請巢谷先生為遺愛亭作記,巢谷面有難色,認為自己剛來不久,對當地人事不甚瞭解。為難之時,回頭看看蘇東坡,東坡明白其意,乃代巢谷作此文,並在標題中註明“代巢元修”。全文如下:

“何武所至,無赫赫名,去而人思之,此之謂‘遺愛’。夫君子循理而動,理窮而止,應物而作,物去而復,夫何赫赫名之有哉!

東海徐公君猷,以朝散郎為黃州,未嘗怒也,而民不犯;未嘗察也,而吏不欺;終日無事,嘯詠而已。每歲之春,與眉陽子瞻遊於安國寺,飲酒於竹間亭,擷亭下之茶,烹而飲之。公既去郡,寺僧繼連請名。子瞻名之曰‘遺愛’。時谷自蜀來,客於子瞻,因子瞻以見公。公命谷記之。谷愚樸,羈旅人也,何足以知公?採道路之言,質之於子瞻,以為之記。”

有位黃州領導把文中何武的“武”字,解讀為“腳步、足跡”之意,很妙。“武”在甲骨文中,確實是一個人執戈而舞,這是一種“武舞”。但聯繫上下文語境來看,這裡顯然是東坡先生用了一個“何武去思”的典故。唐代的李翰,曾編過一冊兒童啟蒙教科書《蒙求》,其中就有“寇恂借一,何武去思。”東坡先生是四川人,想必對鄉賢的事蹟非常瞭解。

東坡先生命名“遺愛亭”後不久,也離開了黃州。1126年,金兵滅北宋,從1127年到1161年之間,黃州屢遭金兵南犯,安國寺和遺愛亭在戰火中俱遭焚燬。1170年,南宋大詩人陸游專門到黃州找安國寺,可惜“兵火之餘,無復遺蹟”也。

秉公執法 敢於碰硬

據《漢書·何武傳》記載:何武升諫大夫,任揚州刺史。他在做刺史時,時常檢舉犯罪的官吏。即使是俸祿兩千石的高級官員,只要犯法,他也會上奏列舉他的罪狀。在漢朝,俸祿兩千石就是郡守、太守級別的高官。此外,何武在上奏彈劾前,一定會先讓對方知道此事,如果對方認罪那他就會給他減輕罪狀,頂多免官而已;如果對方不認罪,何武就絕不姑息,上奏後定會對他實行最嚴厲的刑罰,甚至可能處死。

九江太守戴聖,屬當時的大名流,《三字經》中詠有“大小戴,作禮記”。他也以“當今聖人”自居,往往不把其他人放在眼裡,為所欲為,史書上說他“行治多不遵守法令”。以前各任官員,皆礙於他名儒大家的身份,不敢得罪,也就睜隻眼閉隻眼,寬容他。何武做刺史後,巡視部屬,考察刑政,審察並記錄囚犯的罪狀,有被檢舉的則將其交給郡國治罪。何武對事不對人,事事認真對待,明查暗訪,居然搞到“戴聖人”頭上,遭到戴聖怒斥,哪知何武不吃他那一套,繼續調查收集其罪行。見何武來真的,“三十六計走為上”, 戴聖馬上辭官,逃之夭夭。

後來戴聖調到皇帝身邊做了博士(按:博士,官名,漢文帝置“一經”博士,武帝時置“五經”博士,職責是教授、課試,或奉使、議政),在朝廷上誹謗何武。何武聽說此事,自始至終未宣揚他的惡行。九年後,戴聖的兒子犯罪,被官吏捕獲,拘囚在廬江(今安徽省合肥市廬江縣),這案子正好落在何武手裡,戴聖暗暗叫苦,以為何武這回一定要報復自己,把兒子判處死刑。沒想到,何武不計前嫌,公正裁決此案,沒有判戴子死刑。戴聖知道後,既羞愧又佩服,何武每次到京師彙報工作,戴聖都要登門拜訪謝恩,以示友好。

何 武 斷 劍

何武以秉公執法著稱。當時,何武獲罪降職擔任楚內史,後升任沛郡太守(西漢時期設置的一個郡級行政區劃,管轄三十七個縣)。有一次,何武碰到一樁特殊案件:沛郡有一老富翁,其妻連生幾胎都是女兒。他想要一個兒子,又娶一小妾,果然生了一個兒子。可是很不幸,小妾剛生完兒子不久,便去世了。富翁年老擔心自己的妻女會在其死後爭奪遺產,甚至為財產加害這個同父異母年幼的兒子。於是,他在臨終前立下遺囑:將家中所有財產都留給幾個女兒、女婿,只留下一把寶劍,指名當兒子滿十五歲時繼承。不久,富翁死了,由於姐姐們都分得了父親的財產,皆大歡喜,也沒有過分為難弟弟,小弟弟得以成長壯大。當他年滿十五歲以後,便向姐姐們索要父親留下的那柄寶劍。姐姐們東推西指,就是不想歸還。自然官司就打到衙門,大司空何武時任沛郡太守,主抓此案。當何武聽完控狀,立即明白老富翁的良苦用心。開庭那天,被告幾個姐姐姐夫都到庭,何武對他們說:“你們幾個姐姐姐夫,這十五年來,都是吃你們父親留下的遺產,過著幸福的生活,你們該知足了。現在,你們的弟弟已經長大成人了,你們父親留下的‘寶劍’。是決斷事情的象徵,就是讓你們交出所有的財產大權,由弟弟來掌控。也就是說,從今以後,你們家族所有大小事情,都應該由這個弟弟說了算,這哪裡僅僅是一口寶劍呢!”

至此,眾人恍然大悟,既感慨老父的良苦用心,又稱讚何武料事如神,還原案件的本來面目。

遵紀守法 以身作則

據清同治十二年(1873)《何氏宗譜》記載:“先司空公兄弟五人,長曰霸,字翁君,成帝時為中郎將,討平夜郎。七傳至禔,譜失;次即公也(何武);三曰顯,為潁川太守。生器,器生寧,寧生思,思生詩,詩生齊,齊之子曰祇、曰苞。祇後失考,苞子五人:括、拔、攀、逢、撰。攀以平吳功封西城侯;逢亦以攀功封平鄉侯。括之子封關內侯。攀之子曰璋,亦嗣爵為侯,子孫遂居西城。當攀建功時,年未壯,司空公之九世孫旅在幕中,為攀劃策定謀。及攀貴乃偕旅,後居西城。傳五世,至光,為樑武陵王主知,金帛因復回郫。四曰英,傳三世,至汶,其後不詳。(舊譜)”

以上為舊譜所記錄何氏兄弟的基本情況。何武兄弟五人,老大何霸,老二何武,老三何顯,老四何英,老五不詳。他們都擔任郡吏,郡縣之人都敬畏他們。三弟何顯雖然當過潁川太守,但是家裡還有商人戶籍,按規定要納賦稅,但他仗著家中威勢,經常不交皇糧國稅,分管稅務的官員求商多次上門,說明動員,沒有任何作用,就只好靠輿論來發洩不滿。何顯聽說後大怒,欲以權謀私,給求商一點顏色看看,在其升遷仕途上製造障礙,給只小鞋穿穿。

哥哥何武知道此事後,馬上制止。他說:“當官就要以身作則,難道你的思想還不如一個遵紀守法的小商販嗎?你都不率先交納賦稅,作好榜樣,你還算是一個好官員嗎?”說得弟弟羞愧難當。最後,弟弟家補交了所有欠稅款。何武認為求商是一個認真負責的好官員,敢於碰硬,不畏強權,於是便向太守推薦,做了太守身邊的卒史(官職)。大家知道這件事後,紛紛稱讚何武不循私情,大公無私。

何 武 之 死

何武后來當了御史大夫。漢成帝時設置“三公”,即大司徒、大司馬、大司空。何武改任大司空,封汜鄉侯,食邑一千戶。

漢哀帝時下詔召舉太常,王莽動了私心,欲為大司馬。一日,王莽暗中跟隨何武到僻靜處,請求何武舉薦他,遭拒絕。幾月後,漢哀帝駕崩,王政君調王莽進入朝廷,收回大司馬董賢的印綬,下詔有司舉薦能夠擔任大司馬的人。王莽原來是大司馬,讓位以躲避丁、傅兩家,眾人稱讚王莽,認為他賢能。再加上他是王政君的近親,故從大司徒孔光以下全朝廷都舉薦王莽。太后最終自己起用王莽擔任大司馬。王莽當權後,欲報復當年不支持他的人,暗示有司上奏揭發何武、公孫祿互相薦舉的罪狀,致其二人被免官。何武回到封國後,王莽的勢力逐漸強大起來,擔任了宰相,暗地裡誅殺不依附自己的人。

元始三年(3),呂寬等人事發。當時的大司空甄豐秉承王莽旨意,派遣使者漢查處其同黨,把所有自己想殺的人牽連進去,上黨的鮑宣、南陽的彭偉、杜公子、郡國中的豪傑受牽連被處死的有幾百人。何武也在指控中,他知道凶多吉少,憤而自殺。

眾人多認為何武冤枉,王莽順從眾意,暫讓何武的兒子何況繼承侯爵,給何武諡號為“刺侯”。但其篡位後,馬上就把何況貶為庶人。

何武死了33年後,其子何況才將何武墓遷葬回老家郫縣。據《西京雜記》記載:“何武葬於(北)邙山薄龍阪王家冢東北一里,後其子遷歸於郫。”清嘉慶《四川通志》引《郫縣大姓譜序》載:“子況,載武喪如北邙山瘞焉,廬其下”。如今,何武墓冢位於郫縣一中,郫縣一中前身為“岷陽書院”,始建於清乾隆十九年(1754)。人們習慣尊稱何武墓為“何公墓”,現闢為公園。

蜀中先賢 千古流芳

漢代成都出了九位先賢,其中就有何武、司馬相如、揚雄、嚴君平等。他們的學識和品行也是家鄉年輕人的楷模。宋代時,人們給他們畫了像,供奉在“文翁石室”的東壁上。這座石室學校即今天文翁路的石室中學,建於公元前141年。當時還是漢景帝時期,文翁擔任蜀郡太守。他上任後發現當時的四川文化教育事業比較落後,於是就用石頭建造了一個學校,作為蜀郡的郡學,因此後人把這所學校稱作“文翁石室”。雖然早在春秋時期私學就已十分興盛,但由地方政府撥款的官學,文翁石室乃是第一座,所以它既是中國第一所省級地方政府的官辦公立學校,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官學”,至今已有兩千餘年。

南宋吳曾《能改齋漫錄》載,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宋祁為益州牧,次年修建文翁祠堂,立像於祠,又畫蜀先賢司馬相如等九人像於東西壁以配祠,何武即九人之一。

【方誌四川• 譜牒文化】彭雄 ‖《何氏宗譜》: 郫縣何氏家族二千年傳奇

《華陽縣誌》卷二十九《古蹟第九之三書院》書影

又據《華陽縣誌》卷二十九《古蹟第九之三書院》有“石室條”記載:“嘉祐二年,端明殿學士宋祁來知州事。越年起,文翁祠學堂於學宮西且肖公像於祠內。又圖蜀先賢嚴、王、揚、馬等及高、朕、蔣、堂像凡九於東壁,以配祠焉。祁自為之贊,即傳世之《文翁祠堂畫像十贊》也。”

其中宋祁贊何武像曰:“汜鄉為人,鯁固清明,疾惡比周直,鞍安行先,問儒官已,乃事事望侈德充,晚相天子,天子倚之,奸臣內僧,天喪道消,卒為賊乘,玉折不撓,身沒名升。注:何武字君公贊。”這裡“汜鄉”指何武封汜鄉侯;身沒名升,就是說他活著時,不覺其有何好處,死後名聲卻越來越高。

(載《巴蜀史志》2019年第1期,總第221期)

來源:四川省地方誌工作辦公室

作者:彭雄(四川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配圖:方誌四川

方誌四川部分圖片、音視頻來自互聯網,僅為傳播更多信息。文章所含圖片、音視頻版權歸原作者或媒體所有。

溫馨提示

如喜歡本文,請分享至朋友圈。

轉載請註明:來自“方誌四川”,ID:scsdfz。

投稿郵箱:地情文章:[email protected];工作信息:[email protected];《巴蜀史志》雜誌:[email protected]

【方誌四川• 譜牒文化】彭雄 ‖《何氏宗譜》: 郫縣何氏家族二千年傳奇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