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O如何自證清白——項目白皮書之信息披露要點(二)

數字貨幣 投資 比特幣 設計模式 網貸天地 2017-07-17

ICO如何自證清白——項目白皮書之信息披露要點(二)

在前幾期的文章中,筆者分別就項目白皮書披露的必要性、部分披露要點進行介紹,在本期文章中,筆者主要就項目白皮書中風險提示的披露要點進行分析。

對於投資項目來說,全面的信息披露一方面是處出於對投資者知情權的保護;另一方面,由於大部分投資者專業知識、風險承受能力有限,信息披露能夠有效幫助其做出投資決策,並建立投資風險意識。尤其是對於ICO的項目,投資者購買ICO企業發行的代幣,其價格受市場因素影響波動較大,甚至面臨政策風險,因此項目白皮書中對技術風險、代幣風險、政策風險等做出足夠的風險提示對投資者保護尤為重要。

技術風險

任何投資項目都存在技術風險,採用新技術的ICO項目也是如此,該技術風險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論證:

第一,技術路線合理程度。ICO項目在啟動時,應已完成概念證明,並公開部分代碼或代碼框架。應當有合理的里程碑設計,明確描述每個階段的側重點,並對技術的創新性、是否存在技術漏洞、能否滿足市場需求等做出描述。

第二,獨立性論證。ICO項目的獨立性指的是其依賴其它項目/系統/架構的程度。鑑於區塊鏈技術的開源,部分ICO項目一般借鑑已有項目理念,包括設計模式、系統架構、各類算法等,這需要與自主研發成果做出區別。因此,從獨立性論證方面,投資者可以對其創新程度,對其他項目的設計模式/系統架構等的借鑑程度;對未完成項目的依賴程度及開發進度等做出判斷。 

第三,開發團隊配置。ICO項目的開發團隊對項目完成的作用尤為關鍵。團隊的人員實力、人員結構尤為重要。開發團隊不合理配置往往導致項目夭折。因此,對開發人員架構能否達到產品上線、迭代的要求;開發人員分工能否支撐項目整個進程,包括前端/後端/測試/運維等關鍵崗位都要進行充分說明。

第四,知識產權佈局。ICO項目的知識產權佈局是指項目運行過程中產生的算法、模式、程序是否有完整的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包括以論文、軟件著作權、發明專利等形式體現項目方案。項目團隊對知識產權的保護體現了團隊對創新技術的重視程度,也可以避免項目核心技術被竊取甚至不當使用。

第五,應對意外情況的能力。ICO項目由於其公開、透明的特徵,在產品上線後,極易遭到訪問量大、外部攻擊等意外情況。如果不能迅速、準確地應對意外情況,則項目容易遭受全盤風險。

總之,對上述內容進行充分論證,並確保投資者理解該風險對於項目的運作及後期安全退出都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代幣風險

ICO項目最顯著的特點就是投資者以比特幣、以太幣等其他數字貨幣認購項目發起人發行的代幣,並取得代幣收益。因此,項目白皮書中應當對代幣的價格風險、流通風險、價值評估風險作出充分論證。

第一,價格風險。ICO項目去中心化的特徵使得其脫離政府監管,其價格完全由市場決定,因此,投資者必須認識到該種不確定因素帶來的風險。

第二,流通風險。隨著ICO項目數量增多,直接導致發行的代幣種類繁多,不同代幣受關注度也不同,其在數字貨幣交易所的流通性、以及在未來應用場景是否能夠實現有較大的不確定性。

第三,價值評估風險。不同於股票,代幣的價值評估體系尚未形成,而有以代幣與比特幣價值的相關性作為價值評估方式,但是該估值模型在現金貼現時仍存在不確定性。

政策風險

目前,全球範圍內對ICO持觀望態度,並未制定明確的監管措施。給ICO的未來帶來許多不確定性。在新加坡、瑞士等國家專門針對區塊鏈技術公司推出的“監管沙盒”測試,是目前較為先進的做法。

我國政府部門也在積極研究數字貨幣、區塊鏈技術的應用場景,因此隨著市場中ICO項目的增多,政府部門出臺的監管政策或指導文件也會給ICO的未來帶來較大的不確定性。 信用風險 隨著ICO項目的參與者增多,難以避免一些人試圖以區塊鏈項目名義融資,或者在融資之後消極管理,從而導致投資者遭受損失。

因此,對於投資者來說,通過項目白皮書內容瞭解ICO項目團隊誠信狀況、經營管理能力、投資管理能力、產品設計能力和內部控制情況,能夠對其信用風險做出評估;對於ICO項目團隊來說,設立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信息管理平臺建設、賬戶管理制度對項目的成功、取得投資者信任至關重要。 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所長提到,“重大的技術創新從來不是政府規劃、設計、主導的結果。

技術更替、創新與演化依靠的是少數“先行者”的勇敢試錯和市場自發的優勝劣汰機制,對ICO項目的應該有包容性豁免。”因此,我們應該看到ICO在政策方面取得的積極認可,如何發揮好自身的優勢,及早合規化,是ICO取得長遠發展必須思考的問題。

作者:陳雲峰

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作網貸天地官方立場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