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師大附中名師解析2019年貴州省模

本文作者:貴州都市報 陳秋莎

上週末,隨著2019年貴州省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適應性考試(俗稱“省模”)的舉行,標誌著高考已經逼近了。

在這次每年唯一的全省統一高考模擬考試中,考生普遍暴露出了哪些問題?在接下來的衝刺時間段裡,同學們又該如何及時彌補,科學複習呢?貴州都市報特別邀請到了貴州師範大學附中的九位資深高三任課教師來為同學們答疑解惑,希望能為高三學子的“臨門一腳”助上一臂之力。

語文 注重知識遷移積累 客觀題不鑽牛角尖

分析:試卷難易程度適中

貴州省適應性考試緊扣2019年《考試大綱》要求進行命題,無論是試卷結構、題型設計,還是考查內容都保持穩定形勢。試卷難易程度適中,有較好的梯度,能有效檢測學生的語文能力。試題不僅考查學生的語文基礎知識儲備,也關注到學生的語文素養和應試能力。

問題:閱讀題量大 答題不易找點 作文容易泛談

此次實用類文本讀圖能力的考查是一個亮點,它要求學生對圖的理解不僅僅停留在準確轉述的能力上,還應當有深層的理解和思考。如:第4題的四個選項中,A選項概括政府公共服務能力建設重點,B選項對公共交通關注度提升原因的合理推斷,以及C選項通過圖形分析比較兩年公共服務滿意度,這些都要求學生從圖表出發,並結合生活邏輯,理解圖表背後的含義。

貴州師大附中名師解析2019年貴州省模

解讀嘉賓:朱蘭,貴州師範大學附屬中學語文教師

《老式理髮店》的兩道主觀題設題典型,是散文考查中常見的作用題和篩選信息題。但由於平時不注重對常見題型的歸類,很多學生不能及時捕捉問題中的關鍵詞“為什麼”和“哪些”,從而無法明確“問什麼”和“答什麼”,導致答案不規範,不能有效踩中得分點。

此次考試中,無論是文言文的選段,還是古詩詞的考查,難度都有所降低,但學生得分並不理想。主要是因為學生對偏難字詞的知識儲備不足。

作文部分,立意高,下筆淺,內容不精細。此次作文題審題難度不大,導向明確,契合近年來高考作文傾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考查的要求,材料和主旨都具有強烈的時代性。學生審題基本不會偏跑,能準確把握“奮鬥”、“夢想”等關鍵詞。但是寫作時,學生容易圍繞話題泛泛而談,內容不接地氣。在素材引用上,部分學生會忽視作文題材的時事性,多次引用古代事例或國外事例,這樣的作文整體上缺乏時代感和生活感。

建議:注重知識遷移能力

針對此次考試反映出來的問題,建議同學們在後期備考中做到善於總結分析,精讀《考綱》,明確考點,做好題型歸類,並有針對性地進行規範答題訓練。在做好知識儲備的同時,要注重培養知識的遷移能力,關注知識積累的廣度與深度。客觀題不鑽牛角尖,明確各類題型的典型錯誤,做到心中有數。備考作文要關注生活,立足社會,書寫真實的感受與思考。後期複習迴歸高考真題,選做模擬題,精做真題,避免受到不規範模擬題的誤導。

數學 重視數學基礎和綜合能力

分析:注重對數學思想及方法考查

貴州師大附中名師解析2019年貴州省模

解讀嘉賓:陳應,貴州師範大學附屬中學數學高級教師

貴州省2019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適應性考試文理數學試題完全按2019年全國統一考試大綱精心命制,試題在全面考查基礎知識的前提下,注重對數學思想以及方法的考查,注重對數學能力的考查,集中考查考生的數學抽象、邏輯推理、數學建模、數學運算、直觀想象、數據分析六大核心素養,展現數學的科學價值和人文價值。

問題:書寫運算表達均有失誤

從考生的答題情況看,考生的綜合能力不足,對題目的把控不夠,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欠缺;考生的書寫不規範,答題卡亂塗亂畫,字跡潦草,給評卷帶來很大難度,高考難免會因為書寫不規範而丟分;考生的運算能力不足,導致不少因為運算失誤而丟分;考生的數學語言不規範,表達不清楚,對數學概念、數學公式、數學原理不明晰,導致邏輯不清、推理不明。

建議:及時查漏補缺

離高考只有短短兩個月的時間,對於數學科的複習,陳應老師建議學生重點關注高考命題的原則性,重視基礎和綜合能力培養。適當關注高考命題的導向性,及時查漏補缺。

英語 加強閱讀強化詞彙 備個生詞本

分析:難易程度符合大部分學生水平

該試題在難度上與2018年省模持平,總體難度適中,難易程度符合大部分學生的實際水平。該試卷不僅注重考查學生對英語語言基礎知識的掌握和理解程度,而且強化了考生在特定語言環境中綜合運用語言知識的能力,特別突出了學科素養、傳統文化以及社會主義價值觀,體現了國際視野和中國情懷。

貴州師大附中名師解析2019年貴州省模

解讀嘉賓:段麗君,貴州師範大學附屬中學英語教師

問題:閱讀填空改錯均有出錯

從改卷情況來看,考生在以下環節容易出錯。閱讀理解:對文章主旨、作者態度把握不準,總在某個關鍵詞鑽牛角尖並糾結;對長難句結構分析不到位,有閱讀障礙;喜歡主觀判斷主人公的想法,推斷題易出偏差;最佳標題把握不準,對有些選項理解不到位;不能將文章前後綜合考慮,常對相似選項極易出錯。

完型填空:文章理解不到位,導致某些詞把握不準;如:desperately,awkward;總喜歡主觀判斷,卻總無法排除干擾選項;如,第21,26,30,34,37題;對文章出現的一些短語不夠敏感,如:look up at, look up to;changing room, resting room;

語篇填空:對非謂語形式易混淆;釐不清句子結構,故無法確定所填空成分;如:第42空。沒有語態概念;如:was donated。一些不規則動詞變形記不住;時態判斷及應用不熟練;如:handwritten,第48空錯填are;

短文改錯:通讀時覺得很好,細讀時找不出錯在哪;拼寫錯誤,分詞形式錯誤引起不必要丟分;如:invitation, planning拼錯對一些固定搭配混淆,可改可不改之處總喜歡改;如:headed out去掉out;篇章意識不強,導致人稱、時態辨識度弱;

書面表達:要點不全或不會謀篇佈局,所以顯得凌亂;寫作語言較生硬,缺乏流暢性,自己所寫與實際用語風格不符;本該拓展的內容輕描淡寫,與話題無關的寫了很多,導致寫了很多正確的廢話;詞彙量不夠,不會多元表述;書寫不規範,時上時下,寬窄不一,不按格式書寫,不正確分段,甚至一段到底。

建議:閱讀中強化詞彙

和其他科目一樣,段老師認為,英語科後期的複習重點也一樣,要高度重視3500個考綱詞彙,始終牢記,將自己還未掌握的考綱詞彙抄在“生詞本”上,並在抄後的當天或近日複習七八次。

閱讀理解題要關注題干與原文信息點的切合點,最佳選項遵循“意同形異”原則。在完型填空當中,每個題目必有線索和依據。做書面表達時遵循先寫短句;適當增添;句式混融;謀篇佈局。

政治 製作錯題本 減少再錯概率

分析:重點考查學生綜合能力

貴州省2019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適應性考試,政治試題緊扣2019《考綱》,突出學科素養的同時,考查學生綜合運用知識論證、解決問題的能力,有效診斷了學生第一輪複習存在的問題。試題突出時政熱點。例如選擇題的個稅調整、進博會、命運共同體、“藏醫藥浴法”、五四運動一百週年、港珠澳大橋等。主觀性試題的支持民營企業發展、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改革開放四十週年大會。考查學生對國家重大方針的關注和了解。

問題:主觀題容易審題不清

選擇題中,易錯易混點把握不清,如第14題的初次分配再次分配,第23題的主要矛盾和主流支流等。理解材料存在困難,如第20題的五四精神和民族精神關係,第22題的詩句、俗語。

主觀題上,知識點遺漏和無序。學生知識整合不足、結構混亂,導致漏答亂答。審題不清。學生未分清題型,導致解題出錯。哲學版塊知識混淆,書寫、格式不清晰。學生字跡潦草,不分點,容易影響老師評分。

貴州師大附中名師解析2019年貴州省模

解讀嘉賓:郭雯,貴州師範大學附屬中學政治教師

建議:加強審題訓練

做選擇題時,不管選擇題如何設置,考查的內容都有相對應的知識,平時應注意積累,尤其對《考綱》所列的251個考點。加強審題訓練。通讀題幹,全面理解信息。多練高考真題,加強反思總結。製作錯題本,減少再錯概率。

做主觀性試題時,看清考查的知識範疇,看清問題的設問類型,看清問題考查的知識主體及主幹知識,找關鍵詞語,這是解題的關鍵。用順暢的語言、清晰的層次表達觀點。平時加強文字描述能力,注意研究高考主觀題的參考答案,減少不必要的失誤。

地理 注重基礎夯實和獲取信息能力提升

分析:試題整體平穩

2019年貴州省適應性考試保持了傳統的命題方式,命題嚴格依據《考試大綱》,完全體現了高考總體設計的思路,試題比較平穩,沒有出現偏題怪題。依綱著重強調了基礎知識和主幹知識的考查,以及地理原理、觀點和方法的運用,覆蓋範圍廣,包括:地球運動、氣候、洋流、地殼運動、工業、交通、城市、經濟等主幹知識。

此外,以能力測試為主,考查地理學科素養,突出能力立意的指導思想。考查生活中的地理,重視熱點,對生活中的地理現象進行思考,貫通了人地協調發展的可持續思想(選作44題),通過描述傳統餐廚垃圾處理方式的危害,加深同學們對生活中出現的問題的思考,“揚州模式”的啟示,又考查學生探究問題的能力。

貴州師大附中名師解析2019年貴州省模

解讀嘉賓:張豔,貴州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地理高級教師

問題:獲取信息分析問題能力不強

整體來看,學生們有概念不清,對雙基知識理解把握不準,主幹知識掌握不牢,不會遷移應用等問題。例如第二題,很多學生選擇D:軍工,學生單純的想象,鍊銅可以造槍造炮,該企業開採銅礦還可以投資軍工企業,而忽略了冶金工業是動力指向型工業,從產業聯繫上看鍊銅需要能源,出錯的學生對指向型工業基礎知識掌握不牢。

其次,獲取信息的能力差,分析問題能力不強,知識遷移能力低,看似容易的題目學生卻輕鬆失分。答題語言組織概括能力有待提高。地理答題要求語言規範,言簡意賅,邏輯清晰,層次分明,要點全面,書寫整潔。很多學生在這個方面能力欠缺,答題易丟分。

建議:增強讀圖和獲取信息能力

張豔老師建議學生夯實基礎,以《考綱》為準,區域為背景,可以把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區域地理有機地整合,這樣線索清晰,覆蓋知識點廣。尋找突破口,查缺補漏,增加讀圖能力和從文字中獲取關鍵信息的能力的專門訓練。關注生活中的地理,近幾年高考,多方位考變化,各種地理現象的變化、人類活動的變化,變化不僅有時間的變化,還有空間的變化,所以要培養區域認知能力和綜合思維能力,多觀察生活,關注熱點,對生活中的地理現象進行思考。

歷史 針對問題及時查漏補缺

分析:中國史所佔比重大

2019年省模歷史學科整體體現了2019年考試大綱的要求,中國史所佔比重較大。題目難易層次明顯,重在考查學生能力,古今貫穿,中外對比,題目新穎,利於擴展學生思維。

主觀題注重考查在唯物史觀指導下運用歷史學科思維和方法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第41題考查“近代外交”,它概括了時空觀念、歷史解釋和家國情懷等學科素養的考查;第45至47選做題重在檢測學生解讀史料,正確評價和分析歷史事件、歷史人物的能力。

貴州師大附中名師解析2019年貴州省模

解讀嘉賓:李其勝,貴州師範大學附屬中學歷史特級教師

問題:基礎概念理解和審題不全面

從改卷的情況來看,學生們時空觀念理解分析不到位,部分考生審題能力需要加強,對歷史概念的區分和辨析不夠,如“南越王墓”題對文化的包容性與多樣性的分辨;錯誤率較高的是27題,未能結合本題材料及所指來確認是考查現象還是本質等。

建議:針對問題查漏補缺

結合省市校適應性考試中發現的問題,有針對性地進行查漏補缺。既要突出歷史主幹知識,又要關注重點、熱點問題;既要注重宏觀知識體系的構建,又要兼顧微觀知識點的把握。要關注社會熱點和重大週年紀念事件,如五四運動100週年、留法勤工儉學100週年、人類命運共同體、一帶一路、英國脫歐等等,用歷史的眼光看待現實,關注世界,展望未來。

既要訓練客觀題的思維方法,又要注意主觀題的思路拓展;既要注意答題時間分配,又要兼顧卷面書寫整潔。可以選幾套高考真題進行分類解析,重在解題思路的模仿和答題能力的訓練。

生物 研讀教材內容細化複習過程

分析:考查對學科主幹知識理解

本次適應性考試試題在考查考生對學科主幹知識的理解和運用的同時,也關注學科內知識的綜合、實驗能力以及語言表達等方面。試題的編制與設計體現了立德樹人的育人功能,促進生態意識和健康理念的建立。也有些試題的素材比較新穎,如第3題以模式生物線蟲miRNA對發育的調控為載體,考查了轉錄和翻譯、細胞分化、基因突變等知識,RNA干擾技術是目前在生物學研究中比較前沿和成熟的技術,引導考生關注科技前沿。

貴州師大附中名師解析2019年貴州省模

解讀嘉賓:田東,貴州師範大學附屬中學生物教師

問題:平時常見失誤

基礎知識不牢固,概念記憶不準確。審題不到位,對關鍵信息無法準確提取,不會看圖表。表述能力較差,詞不答意,缺少必要的生物語言。缺乏實驗操作的實際經驗,導致如37題第(1)問對實驗器材的選擇錯誤,第(3)問對海藻酸鈉進行小火或間斷加熱的原因以及凝膠珠顏色過淺的原因不能正確回答。

建議:依綱據本 科學備考

認真研究《考試大綱》和《考試說明》,研讀教材,以題研書,杜絕題海戰術,從而高效提升備考的質量。構建思維導圖就是以思維導圖技術為表現形式,融入邏輯思維理念的內涵,結合思維規律、學科規律、考試規律,以提升複習效果。

教材是複習的依據和載體,新課程標準教材增加了大量的科學教育素材,設置了許多旁白欄目。如“問題探討”、“本節聚焦”、“資料分析”、“思考與討論”、“學科交叉”、“科學前沿”、“技能訓練”等,該部分教育素材可用於基本概念的探究和延伸。值得注意的是近幾年的高考題呈現出核心主幹知識頻繁考查,非核心主幹知識隨機考查。

化學 迴歸課本 強化基礎知識訓練

解讀嘉賓:金汝俊,貴州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化學教師

分析:重點考查基礎知識掌握

貴州省高考適應性考試,試題覆蓋知識面較廣,試題中考查了化學反應基本原理、電化學知識、元素週期律、重要元素及化合物的性質、有機化學基礎等。這些題的難度不是很高,重點考查學生基礎知識的掌握。在非選擇題部分,綜合考查了化學實驗基本操作、物質製備、化學實驗設計、電解池等電化學知識、元素化合物性質的應用、化學反應能量變化、化學反應速率及化學平衡、化學計算、工藝流程、物質結構及基礎有機化學等主幹知識。

問題:基礎理論計算均有失分

從改卷情況看出學生化學實驗基本儀器及操作掌握不到位,元素化合物知識不紮實,化學反應理論理解不深刻,對其應用缺失,化學計算能力低下導致失分,有機化學基礎薄弱。

建議:加強基礎知識強化訓練

從本次全省高考適應性考試情況及個人的經驗來看,要想衝刺需做好強化基礎知識的掌握,做題有選擇且要有收穫。現階段,儘量做高考原題,做時要認真思考做錯的原因,並把相應不足的知識補上,同時一個題可以重複做多次,認真體會基礎知識在高考中是如何考的。

提高自 己的語言文字表達能力。做題時,多看下參考答案是如何解答的,尤其是簡答題,更要多看參考答案是如何簡明扼要地回答清楚的。迴歸教材,認真地把教材必修1、2,選修4、5中的基礎知識再仔細讀讀,包括小體字、課後習題等也不要放過。

物理 迴歸基礎知識點 培養審題能力

分析:考查考生的綜合能力

2019屆省模試題,試卷結構和比例與高考要求保持一致,共13個題110分。總體無偏題和怪題,試題表述科學、規範,全面考查物理學科素養提出的要求。第22題是高考必考的電學實驗題,本實驗是教材實驗中測電阻實驗原理的拓展與變化;第25題以帶彈簧的物體間的碰撞為模型,考查了動量守恆定律。

貴州師大附中名師解析2019年貴州省模

解讀嘉賓:張榮碧,貴州師範大學附屬中學物理教師

問題:基礎知識和實驗均有丟分

選擇題17、18、19、21出錯率高,普通班級的得分率只有百分之五十。總體來看,學生基礎知識不紮實,獲取信息能力和審題能力薄弱,導致失分。物理過程不順暢,建模能力差,導致失分。物理圖像不清晰,運用圖像能力差,導致失分。實驗拓展能力差,導致失分。計算能力差,解題不規範,表述不科學,導致失分。

建議:培養審題能力

物理非常重要的是理解公式,物理規律,特別是公式中每一個字母的意義。所以我們要回歸課本理解物理知識體系中的每一個公式。

力電是重點,但電學要以力學為基礎,力學題目靈活性更強,千變萬化,所以加強力學訓練。解力學題目歸納起來就三大方法,六大規律。六大規律具體指:牛頓第一定律、牛頓第二定律、動量定理、動能定律、動量守恆定律、機械能守恆定律。

還要狠抓選修,這是獨立版塊較基礎,容易得分,迴歸課本。培養自己的審題能力:關鍵詞語的理解、隱含條件的挖掘、干擾因素的排除。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