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驗綠色環保 看汙水變清水

水汙染 環境保護 環境汙染 教育 光明網 2017-06-15

6月5日下午,安溪縣實驗小學的76名學生記者走進安溪城市汙水處理廠。在廠長阿姨的帶領下,學生記者們從汙水入口到良水出口認認真真地參觀了一遍,瞭解了汙水處理的物理方法、化學方法以及流程工藝等相關知識,近距離感受了汙水變“清水”的過程,體驗碧水藍天下的綠色環保。

★奇妙採風之旅

□學生記者 蘇亮羽(安溪縣實驗小學三年級)

走到二沉池前,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池乾淨的水源源不斷地湧向消毒池。突然,我看見一縷“偽君子”——灰塵傘兵正佩戴尖刀極速竄入水池,想趁其不備,擴大勢力,奪取地盤。所幸,千里眼青苔將軍敏銳洞察,它一個箭步游上去,給還未發揮功力的“偽君子”“嗖”的一箭,“偽君子”魂飛魄散,灰飛煙滅了。消毒池裡,清澈見底的水一塵不染,讓人禁不住想喝一口。(指導老師:高振坤)

★科學的力量

□學生記者 陳釗宇(安溪縣實驗小學四年級)

太神奇了!汙水這一趟神奇的旅行,竟然脫胎換骨,由汙水變成了清澈明淨的清水。是什麼力量讓汙水淨化成一塵不染的清水呢?那一定是科學的力量。我暗下決心,長大後也要當個保護環境的科學家,讓汙水變得更清澈,讓城市的空氣變得更清新!(指導教師:藍金樹)

★看汙水變身

□學生記者 汪亞恆(安溪縣實驗小學五年級)

汙泥裡的微生物會將汙水中的細菌吃掉,有同學問:“那些微生物怎麼存活呢?”阿姨說:“汙泥中的微生物吃掉了細菌,可以從中吸取營養,並不用擔心。但是,處理廠主要處理生活汙水,如淘米水等。如果是強酸等有毒的汙水,會將微生物殺死,也會對處理汙水造成阻礙。”大家都點了點頭,還將這些知識一一記錄下來。回去的路上我想,汙水處理設備為我們的生活帶來美好,但有一些重度汙染還需要更先進的設備。

(指導老師:林毅斌)

★汙水處理的奧妙

□學生記者 陳琨嶽(安溪縣實驗小學三年級)

經過處理的汙水簡直是“脫胎換骨”,變得十分乾淨。令我最驚歎的是“汙泥”中佈滿了細菌,臭氣熏天,但是它們竟然可以做成磚,我不禁感嘆科技的偉大!汙水處理與淨化的奧妙,還等待著我去探索……

(指導老師:吳淑應)

★循環利用

□學生記者 吳仕達(安溪縣實驗小學五年級)

汙水進入廠裡後,先在沉澱池裡把髒物分解了,再通過消毒、檢測,從廠子裡流到藍溪。那些水裡的沉澱物去哪了?原來,那些小東西去了磚廠,變成了一塊塊磚頭。這真的讓我很驚訝,原來被處理過的汙水還有它的利用價值,這應該叫“循環利用”吧!(指導老師:趙莉敏)

★ 別樣“6·5”

□學生記者 黃煜政(安溪縣實驗小學五年級)

走進監察室,映入眼簾的是一塊巨大的屏幕,屏幕上的恆珀利廠房,機器不斷運作轟鳴著,排出的汙水正準備接受處理……這些工廠的排汙方式、程序等一舉一動都被監視著,監察室的叔叔阿姨還讓我們參觀他們對其他企業排汙的數據監測,管理極其嚴密。這麼大的縣城,這麼多的工廠企業都在他們的嚴密監控中。為了家鄉人民的健康,為了保護美麗的茶鄉,叔叔阿姨們兢兢業業工作,保證了“排汙處理”沒有漏網之魚!這一切,讓我對監察室的工作人員肅然起敬!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