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孤獨的事就是,一個人靜靜等待死亡的到來

杜婉:《睡美人》——感受生命末期的溫暖

原創: 杜婉 杜婉 2018-03-31

杜婉書單:第6本推書

最孤獨的事就是,一個人靜靜等待死亡的到來


Like the Wind

吉田潔 - 日本

最孤獨的事就是,一個人靜靜等待死亡的到來


最孤獨的事就是,一個人靜靜等待死亡的到來


概要:《睡美人》講述的是山口先生由於肉體的垂老,逐漸對生命充滿了虛無、絕望的思想。有一天他無意中被介紹到一個妓館,這個妓館有著特殊的祕密,專為年邁的老人提供雛妓,陪同他們度過漫長的夜晚,姑娘們一般都是服用了睡眠的藥物陷入沉睡。在睡著的時候,老人同他們共寢,這樣就免去了老人們在面對年輕生命時某種尷尬和尊嚴受到損害的心理,姑娘們也不會知道她們陪伴的人是誰。妓館的規則是老人們不能同這些姑娘發生性關係。一來姑娘們全是處女,這樣的規則可能出於某種商業目的。二來這是妓館的品牌特色,不能砸招牌。這個叫山口的老人,在和睡美人度過的每個晚上,都在思索和回憶人生過去的一切,然後在安謐和祥和中睡去。

最孤獨的事就是,一個人靜靜等待死亡的到來


他靜靜地欣賞年輕生命的光澤,觀看她們睡著的模樣,感受她們的輕聲呼吸,觸摸她們的皮膚。那些睡著的女子,曾喚起了山口的情慾,也曾給老人無限溫馨,給他孤寂無聊的晚年增添一些生命的味道。年輕的生命帶給老人新的體驗,她們照耀了他黑暗的影子,從而使他垂老的生命力閃爍人性善良和美的光芒。

文本的視角、體驗和感受都是出自山口。 營造了一種心理自白的敘事氛圍,使讀者最直接地貼近了主人公的內心深處,人物內心通過這種自白也在不斷自我剖析(日本的大多文學都有這樣的特質),這樣讀者不僅在審視山口,感受山口的自我審視,同使讀者也會被帶入敘事中的場景從而完成自我審視。


最孤獨的事就是,一個人靜靜等待死亡的到來



1.探視生命之寂寥:川端超越世俗倫理的審美精神。

《睡美人》呈現的是人生的分裂,肉體垂老和變醜,而心靈卻仍舊嚮往美和年輕。人對於美的渴望是無法被壓抑和遏制的,但是卻不得不接受隨著時間的逝去,人終將走向衰朽的事實。當一個人終於被時間戰敗,拖著衰朽醜陋的肉體走向生命末端時,他的孤獨逐步到了難以言說的地步,如果想再像年輕人那樣去肆意地追逐愛情,只會被世俗倫理唾棄和排斥。

因而對於年輕的美,只能遠觀而無緣切身感受。他無法獲取世人的認可和祝福,這並不能阻止他去渴望生命初的喜悅。在這種極度分裂和悖謬中逐漸陷入生命的寂寥中,老人無疑是十分孤獨的。這不止是山口老人,更是包括整個人類的痛苦。在世俗的眼光裡接受自己要死去,被厭棄、成為過去的事實。

正視人類的醜陋又是被人類自身所拒絕的(人人都嘲笑老朽的人,同時人人都無法拒絕自己終將老朽的事實),通過倫理道德掩蓋人性的荒謬,遮蔽人生的沉重,但這種自我壓抑如果一旦找到了突破口。又會怎樣噴湧、揮灑?《睡美人》拋下世俗倫理的禁錮,再現了老人生之苦惑。


最孤獨的事就是,一個人靜靜等待死亡的到來



川端看人性的獨特視角已經超越了道德倫理的限制。在他的意識中,妓館,不只是一個玩樂、放縱的風月場,在它哪裡也發生著常人無法想象的溫暖故事,而那些故事也許閃耀著純潔或者悲哀的生命之力。

世俗倫理中對於狎妓的鄙視姿態幾乎是不言而喻的,即便在某些歷史時期,這是一種人所共知的商業盈利模式和娛樂的方式,但顯然在文學作品中像川端這樣去挖掘妓館裡的故事是很少見的。莫泊桑在《羊脂球》裡也描繪過妓女的人格要好過那些虛偽的資產階級,他為底層人正言。可在世人的視角中,藝妓仍然是下等人的職業。看過中國電視劇的觀眾更是被灌輸了一套妓院是一個完全被汙化的風月場所,煙花柳巷。

川端筆下那些下層的舞女,藝妓,卻都有著特殊的美,這在世界各國的文學中是少見的。伊豆的舞女裡面,或者雪國裡的桔子,葉子或者睡美人裡面姿態不同的藝妓,這些女子通常在作者筆下,她們嬌柔美豔,充滿生命的氣息和活力。中國作家中像老舍,像魯迅,他們無法走出自己的知識分子軀殼,他們對妓女這樣的人物最大限度的書寫其實就是以階層的眼光同情他們的悲慘命運,揭示社會的黑暗和人民的血淚生活,卻始終無法以審視美的眼光看待她們,說到底,內心是無法和她們的生命相通的。中國的知識分子的救世情節使他們試圖高高在上,這卻從根本上排出了他們真正走進另類生命的可能。


最孤獨的事就是,一個人靜靜等待死亡的到來



2.極致孤獨體驗註定審美救贖的一生

川端康成的小說背後通常都潛藏著一個孤獨的身影,那雙眼睛仔細審視著出現在他生命裡的一切美的事物:伊豆的舞女或者夜晚未眠的海棠花,在他的筆下呈現出一種寂靜的美。這種美常常是帶著一種哀愁,審美的主體帶著一種對生命的憐惜之情。《睡美人》中的山口老人只是其一,他無法與沉睡中的姑娘們發生情慾上的糾纏,只能靜默著守候她們,但是他也並不會讓自己的醜陋放大到毀滅自己“審美”意識的地步。

對於生命之美 的感受,對於肉體之美的豔羨,對於醜陋的自我貶損都集中在山口老人的身上。這是生命本身的發展過程,因此這種糾結也是無解的。它的無解反過來更加增加了生存的寂寥之感。

面對生命之寂寥,審美是川端發現的解救靈魂的唯一方式。


最孤獨的事就是,一個人靜靜等待死亡的到來



當我們孤單時,才會更加懷念陪伴者的好處;當我們病亡時,才會貪戀生極時的快樂;當生命的方舟四下淪陷時,審美成了人的救贖方式。川端康成的一生是通過審美拯救自我的一生。3歲失去父親,4歲失去母親,16歲幾乎失去了所有直系親屬,孤獨的生命體驗一度達到了個體所能承受的制高點。拋物線的頂端之後就是無限地下落,對於生命本身的思索,對於生命意義的虛無感受,這一切無不時時刻刻試圖擊垮川端。

無人能夠領會那種深沉的孤獨,即使他筆下那些伊豆的舞女或者美如人間精靈的少女,她們從試圖和川端進行心靈深處的溝通,相反她們是被動審美的。川端通過審視他者來建構自己的精神世界,這個世界親情的匱乏,母性溫暖的缺失,使他越加體會到生之無味。這種體驗到極致的時候,更需要另一種感情來填補,那就是對生命寂靜美的由衷讚歎。川端通過不斷感知美來自我拯救自我治療人倫和親情缺失的心靈創傷。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