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郎的死,武松真的沒有一點責任嗎?

水滸傳 武松 武大郎 柴進 大蜜小糖趣解西遊記 大蜜小糖趣解西遊記 2017-11-02

武大郎的死,武松真的沒有一點責任嗎?

人生經驗告訴我們,凡本事大的人,脾氣往往不小。武松也屬此類,但他的脾氣壞,與魯智深、李逵那樣的一言不合就動手不同,而是壞在說話刻薄,以自我為中心,完全不顧對方的感受。這一特點與現代人所認為的“作”十分吻合。

一、

在《水滸傳》裡,武松一出場,就顯示出毒舌功力。

宋江殺了閻婆惜後,避難跑到柴進的山莊,被柴盛情款待,晚上喝得微醺出去躲酒,不慎踩在火杴柄上,將炭火掀了正烤火的大漢(武松)一臉。大漢火冒三丈,揪住宋江要打。

莊客慌忙叫道:“不得無禮!這位是大官人最相待的客官”。

那漢道:“‘客官’,‘客官’,我初來時也是‘客官’,也曾‘最相待’過,如今卻聽莊客搬口,便疏慢了我,正是‘人無千日好’!”

武松一番氣話是說給柴進聽的,而且話裡夾槍帶棒。他在山莊裡呆了一年,喝醉了好打人,“滿莊裡沒一個道他好”,柴進就“相待得他慢了”。其實這也很正常,長期滯留的武松,實際上已從客官變成了難民,不可能從始至終得到相同的待遇;而且他不懂為客之禮和人情世故,遭人嫌棄是很自然的事,不被趕走已是幸事。

武大郎的死,武松真的沒有一點責任嗎?

情商滿格的柴進當然曉得武松在借題發揮,就出來給自己打圓場:“你知道他是誰嗎?他就是名滿天下的及時雨。”話裡也有話:不是我輕慢你,的確來了貴客。

按常人的思維,火發了,柴進也給了臺階下,應該見好就收,以後見面還是朋友。可霸氣的武二郎偏不!他還要藉著宋江,再踩一次柴進:”他(宋江)便是真丈夫,有頭有尾,有始有終。“這意思傻子也能聽懂:你“有頭無尾、有始無終”,是個偽丈夫。

柴進當著宋江不好發作,可心頭千萬個草泥馬飄過:”這一年的茶飯都喂狗了。不!是白眼狼。“從此兩人恩斷義絕,上了梁山後也再無交集。

二、

即使對家人,武松說話也很難聽。 與嫂子潘金蓮撕破臉後,武大追出來問他原委。

武松說:“哥哥不要問,說起來,裝你的幌子。”

幌子是酒家門前招攬顧客的小旗,“裝幌子”意思是在外宣揚醜事。聯繫當時場景,武松這番話再明白不過:“哥,說出來,讓外人知道你戴綠帽子。”

本來出於好心,但話說得過於刻薄,極不中聽。幸虧武大性格懦弱,否則現場就要翻臉。過後,畢竟兄弟情深,在出長差之前,武松放心不下哥哥,計劃把芥蒂解開,以免禍事上門。悲催的是,他選了一個最作的方法。

武大郎的死,武松真的沒有一點責任嗎?

他請哥嫂吃酒 ,席間先是勸武大每日遲出早歸,暗示要看緊家門,轉而又貌似客氣地感謝潘金蓮對這個家的付出,實則是加以警告。其實,這兩件事分開做,都會產生好的效果,但放到一塊兒,就成赤祼祼的挑撥夫妻關係,必然會辦砸。

假如武松想提醒武大,當初哥哥追他出門時就會說,或過後找個機會單聊,沒必要當著嫂嫂的面,這樣做誰都知道後果是激化矛盾。至於潘金蓮,武松如果能獨自與嫂子推心置腹,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未嘗不能使她回心轉意。

更糟的是,武松犯了粗通文墨的人的通病——喜歡胡亂用詞,竟不顧場合地引用了一句古語:“籬牢犬不入”。天了嚕,除了他這世上估計再沒有第二個人,會當著親哥哥的面,說自己嫂子“籬牢犬不入”。結果自然刺激到了心裡有愧的潘金蓮,你把老孃說得如此不堪,以後什麼情義也沒了。

所以,在某種意義上,武大的死,武松並非沒有一點責任。

三、

當然,武松最作的表演還是給了景陽崗上的猛虎。

大家都知道,這位老兄一到景陽崗下的酒店,門前的酒幌寫著“三碗不過崗”。但是,武松往下一坐,“敲著桌子”要酒,一碗一碗地喝,連喝三碗,還要喝。店家說,不能喝了,我們這裡是三碗不過崗,這酒叫“出門倒”、“透瓶香”,一般人喝過三碗,出門就要醉倒的。

武大郎的死,武松真的沒有一點責任嗎?

傲驕的武松當然不覺得自己是普通人。店家好言相勸,他威脅說,你再羅嗦,老爺把你的屋子打個粉碎,連店都給你翻倒過來。結果是真的讓他一口氣就喝了十八碗,又吃了好些肉。

武松歪歪倒倒地往店外走,店家告訴他,這不行。怎麼不行?店家將官方文書拿出來證明,山上有老虎。他還是不信,就是有,我跟普通人不一樣:”怕什麼鳥!“話說得粗俗,還反咬人家一口,莫不是你想半夜三更,想謀我財害我命,就拿老虎來嚇唬老子。他犯的第一個錯誤,用現在的話說,叫“不聽勸阻,無視規則”。

等上了崗子,發現一棵大樹被颳了樹皮,上面寫著有老虎,說得有鼻子有眼。可是武松還是不相信,以為是店家為了招攬客人耍的詭計。直到在一個敗落山神廟前看到縣政府的佈告——景陽崗有大蟲,傷害人命,行路客商人等,須於巳午未三時結伴過崗,下面還有縣政府的大印。

四、

有了紅頭文件,武松這才“方知端的有虎”,感到事情要糟。《水滸傳》裡這樣寫道:

(武松)欲待轉身再回酒店裡來,尋思道:“我回去時,須吃他恥笑,不是好漢。”

真有老虎,自然三十六著走為上策。但武松覺得,有一條壞處:“須吃他恥笑”。怕回去後被店家嘲笑:“這個傢伙原來是小氣鬼,捨不得幾個住宿費,現在變成了怕死鬼,溜回來了不是?”武松受不了這個,就做了一個決策:繼續前進。這樣,他就犯了第二個錯誤:把面子看得比生命還重要。

武大郎的死,武松真的沒有一點責任嗎?

走了一段,沒看見老虎,武松又樂觀起來,哪有什麼老虎,都是人們自己嚇唬自己罷了,加上酒勁衝上來,看起一塊光溜溜的青石板,不妨小睡片刻。這個武松又犯了第三個錯誤——麻痺大意,你沒有看到老虎,並不代表就真的沒有老虎啊。

此時,老虎再不出現,就真的對不起他作到極致的表現了。

人生就是這麼不公平,武松作了那麼多次,不僅沒有死,倒成了後世景仰的打虎英雄,除了他本事大,主要還是施耐庵給他安排的命太好了。

如喜歡此文,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大蜜小糖(mizhitangguo)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