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水滸中,好漢們穿的“褌”,究竟是什麼樣?

《淺說水滸》第364期(文/焦目)

水滸裡,作者對好漢們外觀描寫有很多,尤其是服飾方面。諸如范陽氈笠、三叉冠、白布衫、鎧甲、生布裙、皮靴、主腰等,在書中都出現過許多次。如果讓好漢們把衣服一件件脫去,到最後一定會剩下“褌”。也就是說,這個“褌”,是好漢們最後的防線。燕青到泰安打擂,與擎天柱任原相撲時,就以此來嘲笑過任原。

燕青冷笑道:“他身上都有準備,我單單隻這個水褌兒,暗算他甚麼?”

相撲起源於先秦時期的角抵,北宋時的相撲,和我們今天看到的日本相撲一樣(日本相撲起源於中國),都要脫得只剩兜襠布。當時燕青渾身就剩“水褌兒”,而任原卻是一身裝備,不但護膝中有銅襠銅褲,小腿內側還有鐵片鐵環。燕青看破了他,所以嘲笑他。

"
水滸中,好漢們穿的“褌”,究竟是什麼樣?

《淺說水滸》第364期(文/焦目)

水滸裡,作者對好漢們外觀描寫有很多,尤其是服飾方面。諸如范陽氈笠、三叉冠、白布衫、鎧甲、生布裙、皮靴、主腰等,在書中都出現過許多次。如果讓好漢們把衣服一件件脫去,到最後一定會剩下“褌”。也就是說,這個“褌”,是好漢們最後的防線。燕青到泰安打擂,與擎天柱任原相撲時,就以此來嘲笑過任原。

燕青冷笑道:“他身上都有準備,我單單隻這個水褌兒,暗算他甚麼?”

相撲起源於先秦時期的角抵,北宋時的相撲,和我們今天看到的日本相撲一樣(日本相撲起源於中國),都要脫得只剩兜襠布。當時燕青渾身就剩“水褌兒”,而任原卻是一身裝備,不但護膝中有銅襠銅褲,小腿內側還有鐵片鐵環。燕青看破了他,所以嘲笑他。

水滸中,好漢們穿的“褌”,究竟是什麼樣?

“褌”在水滸中出現過好幾次,不但平時能穿,在水裡也能穿。第四十回中,提到了張順下水時穿的“白絹水褌”;七十四回中,燕青和李逵穿的也是“熟絹水褌”;三敗高俅時,李俊、張順等水軍頭領及麾下水軍,也都是穿著“水褌”。第一百一十一回中,也說了張順紮起“白絹水褌兒”。

那麼,這個“褌”究竟是什麼樣?

先從褲子說起

談及褲子,很多資料包括書籍,都會這麼說:中國以前沒有褲子,只有裙子、脛衣或者開襠褲,沒有合襠褲。後來,戰國時的趙武靈王為了打敗匈奴騎兵,學習並推廣胡人的服飾,穿短而緊湊的上衣,有襠的褲子等,合襠褲就是從那時引入中原地區的。

"
水滸中,好漢們穿的“褌”,究竟是什麼樣?

《淺說水滸》第364期(文/焦目)

水滸裡,作者對好漢們外觀描寫有很多,尤其是服飾方面。諸如范陽氈笠、三叉冠、白布衫、鎧甲、生布裙、皮靴、主腰等,在書中都出現過許多次。如果讓好漢們把衣服一件件脫去,到最後一定會剩下“褌”。也就是說,這個“褌”,是好漢們最後的防線。燕青到泰安打擂,與擎天柱任原相撲時,就以此來嘲笑過任原。

燕青冷笑道:“他身上都有準備,我單單隻這個水褌兒,暗算他甚麼?”

相撲起源於先秦時期的角抵,北宋時的相撲,和我們今天看到的日本相撲一樣(日本相撲起源於中國),都要脫得只剩兜襠布。當時燕青渾身就剩“水褌兒”,而任原卻是一身裝備,不但護膝中有銅襠銅褲,小腿內側還有鐵片鐵環。燕青看破了他,所以嘲笑他。

水滸中,好漢們穿的“褌”,究竟是什麼樣?

“褌”在水滸中出現過好幾次,不但平時能穿,在水裡也能穿。第四十回中,提到了張順下水時穿的“白絹水褌”;七十四回中,燕青和李逵穿的也是“熟絹水褌”;三敗高俅時,李俊、張順等水軍頭領及麾下水軍,也都是穿著“水褌”。第一百一十一回中,也說了張順紮起“白絹水褌兒”。

那麼,這個“褌”究竟是什麼樣?

先從褲子說起

談及褲子,很多資料包括書籍,都會這麼說:中國以前沒有褲子,只有裙子、脛衣或者開襠褲,沒有合襠褲。後來,戰國時的趙武靈王為了打敗匈奴騎兵,學習並推廣胡人的服飾,穿短而緊湊的上衣,有襠的褲子等,合襠褲就是從那時引入中原地區的。

水滸中,好漢們穿的“褌”,究竟是什麼樣?

圖片源於網絡

事實上,這種說法是錯誤的。

從出土的文物及資料來看,夏商之前,中國就已經有了合襠褲。當時的褲子分為兩類,一種叫“褌”,另一種叫“袴”或“絝”。

袴是開襠褲,與今天嬰兒穿的開襠褲不一樣,當時的開襠褲是前面開襠,也有在一側開襠,其主要作用是保暖。

真正用來遮羞的,則是褌。褌可以理解為內褲,很早就已經出現了,其歷史至少可以追溯到5000年前。褌有兩種,一種類似今天的五分褲,四角,長度是從腰到膝蓋;另一種則像三角內褲,因為像牛鼻子一樣,所以也叫“犢鼻褌”。

"
水滸中,好漢們穿的“褌”,究竟是什麼樣?

《淺說水滸》第364期(文/焦目)

水滸裡,作者對好漢們外觀描寫有很多,尤其是服飾方面。諸如范陽氈笠、三叉冠、白布衫、鎧甲、生布裙、皮靴、主腰等,在書中都出現過許多次。如果讓好漢們把衣服一件件脫去,到最後一定會剩下“褌”。也就是說,這個“褌”,是好漢們最後的防線。燕青到泰安打擂,與擎天柱任原相撲時,就以此來嘲笑過任原。

燕青冷笑道:“他身上都有準備,我單單隻這個水褌兒,暗算他甚麼?”

相撲起源於先秦時期的角抵,北宋時的相撲,和我們今天看到的日本相撲一樣(日本相撲起源於中國),都要脫得只剩兜襠布。當時燕青渾身就剩“水褌兒”,而任原卻是一身裝備,不但護膝中有銅襠銅褲,小腿內側還有鐵片鐵環。燕青看破了他,所以嘲笑他。

水滸中,好漢們穿的“褌”,究竟是什麼樣?

“褌”在水滸中出現過好幾次,不但平時能穿,在水裡也能穿。第四十回中,提到了張順下水時穿的“白絹水褌”;七十四回中,燕青和李逵穿的也是“熟絹水褌”;三敗高俅時,李俊、張順等水軍頭領及麾下水軍,也都是穿著“水褌”。第一百一十一回中,也說了張順紮起“白絹水褌兒”。

那麼,這個“褌”究竟是什麼樣?

先從褲子說起

談及褲子,很多資料包括書籍,都會這麼說:中國以前沒有褲子,只有裙子、脛衣或者開襠褲,沒有合襠褲。後來,戰國時的趙武靈王為了打敗匈奴騎兵,學習並推廣胡人的服飾,穿短而緊湊的上衣,有襠的褲子等,合襠褲就是從那時引入中原地區的。

水滸中,好漢們穿的“褌”,究竟是什麼樣?

圖片源於網絡

事實上,這種說法是錯誤的。

從出土的文物及資料來看,夏商之前,中國就已經有了合襠褲。當時的褲子分為兩類,一種叫“褌”,另一種叫“袴”或“絝”。

袴是開襠褲,與今天嬰兒穿的開襠褲不一樣,當時的開襠褲是前面開襠,也有在一側開襠,其主要作用是保暖。

真正用來遮羞的,則是褌。褌可以理解為內褲,很早就已經出現了,其歷史至少可以追溯到5000年前。褌有兩種,一種類似今天的五分褲,四角,長度是從腰到膝蓋;另一種則像三角內褲,因為像牛鼻子一樣,所以也叫“犢鼻褌”。

水滸中,好漢們穿的“褌”,究竟是什麼樣?

陶質紡輪上穿褌的人

​在距今約有5000年的羊角山遺址中,曾出土一件陶質紡輪。紡輪上有一人,根據輪廓可以發現,這個人正穿著五分褲似的褌。西漢馬王堆《導引圖》中,也有一人穿著及膝的褌。

"
水滸中,好漢們穿的“褌”,究竟是什麼樣?

《淺說水滸》第364期(文/焦目)

水滸裡,作者對好漢們外觀描寫有很多,尤其是服飾方面。諸如范陽氈笠、三叉冠、白布衫、鎧甲、生布裙、皮靴、主腰等,在書中都出現過許多次。如果讓好漢們把衣服一件件脫去,到最後一定會剩下“褌”。也就是說,這個“褌”,是好漢們最後的防線。燕青到泰安打擂,與擎天柱任原相撲時,就以此來嘲笑過任原。

燕青冷笑道:“他身上都有準備,我單單隻這個水褌兒,暗算他甚麼?”

相撲起源於先秦時期的角抵,北宋時的相撲,和我們今天看到的日本相撲一樣(日本相撲起源於中國),都要脫得只剩兜襠布。當時燕青渾身就剩“水褌兒”,而任原卻是一身裝備,不但護膝中有銅襠銅褲,小腿內側還有鐵片鐵環。燕青看破了他,所以嘲笑他。

水滸中,好漢們穿的“褌”,究竟是什麼樣?

“褌”在水滸中出現過好幾次,不但平時能穿,在水裡也能穿。第四十回中,提到了張順下水時穿的“白絹水褌”;七十四回中,燕青和李逵穿的也是“熟絹水褌”;三敗高俅時,李俊、張順等水軍頭領及麾下水軍,也都是穿著“水褌”。第一百一十一回中,也說了張順紮起“白絹水褌兒”。

那麼,這個“褌”究竟是什麼樣?

先從褲子說起

談及褲子,很多資料包括書籍,都會這麼說:中國以前沒有褲子,只有裙子、脛衣或者開襠褲,沒有合襠褲。後來,戰國時的趙武靈王為了打敗匈奴騎兵,學習並推廣胡人的服飾,穿短而緊湊的上衣,有襠的褲子等,合襠褲就是從那時引入中原地區的。

水滸中,好漢們穿的“褌”,究竟是什麼樣?

圖片源於網絡

事實上,這種說法是錯誤的。

從出土的文物及資料來看,夏商之前,中國就已經有了合襠褲。當時的褲子分為兩類,一種叫“褌”,另一種叫“袴”或“絝”。

袴是開襠褲,與今天嬰兒穿的開襠褲不一樣,當時的開襠褲是前面開襠,也有在一側開襠,其主要作用是保暖。

真正用來遮羞的,則是褌。褌可以理解為內褲,很早就已經出現了,其歷史至少可以追溯到5000年前。褌有兩種,一種類似今天的五分褲,四角,長度是從腰到膝蓋;另一種則像三角內褲,因為像牛鼻子一樣,所以也叫“犢鼻褌”。

水滸中,好漢們穿的“褌”,究竟是什麼樣?

陶質紡輪上穿褌的人

​在距今約有5000年的羊角山遺址中,曾出土一件陶質紡輪。紡輪上有一人,根據輪廓可以發現,這個人正穿著五分褲似的褌。西漢馬王堆《導引圖》中,也有一人穿著及膝的褌。

水滸中,好漢們穿的“褌”,究竟是什麼樣?

《導引圖》中穿褌的人(來源網絡)

至於犢鼻褌,可以追溯到距今約4600年的龍山文化晚期的玉人。從玉人身上可以明顯看到,其腰部穿著三角形的褌。西周中期的人形銅車轄,從後面看也能發現三角形的褌。

"
水滸中,好漢們穿的“褌”,究竟是什麼樣?

《淺說水滸》第364期(文/焦目)

水滸裡,作者對好漢們外觀描寫有很多,尤其是服飾方面。諸如范陽氈笠、三叉冠、白布衫、鎧甲、生布裙、皮靴、主腰等,在書中都出現過許多次。如果讓好漢們把衣服一件件脫去,到最後一定會剩下“褌”。也就是說,這個“褌”,是好漢們最後的防線。燕青到泰安打擂,與擎天柱任原相撲時,就以此來嘲笑過任原。

燕青冷笑道:“他身上都有準備,我單單隻這個水褌兒,暗算他甚麼?”

相撲起源於先秦時期的角抵,北宋時的相撲,和我們今天看到的日本相撲一樣(日本相撲起源於中國),都要脫得只剩兜襠布。當時燕青渾身就剩“水褌兒”,而任原卻是一身裝備,不但護膝中有銅襠銅褲,小腿內側還有鐵片鐵環。燕青看破了他,所以嘲笑他。

水滸中,好漢們穿的“褌”,究竟是什麼樣?

“褌”在水滸中出現過好幾次,不但平時能穿,在水裡也能穿。第四十回中,提到了張順下水時穿的“白絹水褌”;七十四回中,燕青和李逵穿的也是“熟絹水褌”;三敗高俅時,李俊、張順等水軍頭領及麾下水軍,也都是穿著“水褌”。第一百一十一回中,也說了張順紮起“白絹水褌兒”。

那麼,這個“褌”究竟是什麼樣?

先從褲子說起

談及褲子,很多資料包括書籍,都會這麼說:中國以前沒有褲子,只有裙子、脛衣或者開襠褲,沒有合襠褲。後來,戰國時的趙武靈王為了打敗匈奴騎兵,學習並推廣胡人的服飾,穿短而緊湊的上衣,有襠的褲子等,合襠褲就是從那時引入中原地區的。

水滸中,好漢們穿的“褌”,究竟是什麼樣?

圖片源於網絡

事實上,這種說法是錯誤的。

從出土的文物及資料來看,夏商之前,中國就已經有了合襠褲。當時的褲子分為兩類,一種叫“褌”,另一種叫“袴”或“絝”。

袴是開襠褲,與今天嬰兒穿的開襠褲不一樣,當時的開襠褲是前面開襠,也有在一側開襠,其主要作用是保暖。

真正用來遮羞的,則是褌。褌可以理解為內褲,很早就已經出現了,其歷史至少可以追溯到5000年前。褌有兩種,一種類似今天的五分褲,四角,長度是從腰到膝蓋;另一種則像三角內褲,因為像牛鼻子一樣,所以也叫“犢鼻褌”。

水滸中,好漢們穿的“褌”,究竟是什麼樣?

陶質紡輪上穿褌的人

​在距今約有5000年的羊角山遺址中,曾出土一件陶質紡輪。紡輪上有一人,根據輪廓可以發現,這個人正穿著五分褲似的褌。西漢馬王堆《導引圖》中,也有一人穿著及膝的褌。

水滸中,好漢們穿的“褌”,究竟是什麼樣?

《導引圖》中穿褌的人(來源網絡)

至於犢鼻褌,可以追溯到距今約4600年的龍山文化晚期的玉人。從玉人身上可以明顯看到,其腰部穿著三角形的褌。西周中期的人形銅車轄,從後面看也能發現三角形的褌。

水滸中,好漢們穿的“褌”,究竟是什麼樣?

龍山文化玉人

"
水滸中,好漢們穿的“褌”,究竟是什麼樣?

《淺說水滸》第364期(文/焦目)

水滸裡,作者對好漢們外觀描寫有很多,尤其是服飾方面。諸如范陽氈笠、三叉冠、白布衫、鎧甲、生布裙、皮靴、主腰等,在書中都出現過許多次。如果讓好漢們把衣服一件件脫去,到最後一定會剩下“褌”。也就是說,這個“褌”,是好漢們最後的防線。燕青到泰安打擂,與擎天柱任原相撲時,就以此來嘲笑過任原。

燕青冷笑道:“他身上都有準備,我單單隻這個水褌兒,暗算他甚麼?”

相撲起源於先秦時期的角抵,北宋時的相撲,和我們今天看到的日本相撲一樣(日本相撲起源於中國),都要脫得只剩兜襠布。當時燕青渾身就剩“水褌兒”,而任原卻是一身裝備,不但護膝中有銅襠銅褲,小腿內側還有鐵片鐵環。燕青看破了他,所以嘲笑他。

水滸中,好漢們穿的“褌”,究竟是什麼樣?

“褌”在水滸中出現過好幾次,不但平時能穿,在水裡也能穿。第四十回中,提到了張順下水時穿的“白絹水褌”;七十四回中,燕青和李逵穿的也是“熟絹水褌”;三敗高俅時,李俊、張順等水軍頭領及麾下水軍,也都是穿著“水褌”。第一百一十一回中,也說了張順紮起“白絹水褌兒”。

那麼,這個“褌”究竟是什麼樣?

先從褲子說起

談及褲子,很多資料包括書籍,都會這麼說:中國以前沒有褲子,只有裙子、脛衣或者開襠褲,沒有合襠褲。後來,戰國時的趙武靈王為了打敗匈奴騎兵,學習並推廣胡人的服飾,穿短而緊湊的上衣,有襠的褲子等,合襠褲就是從那時引入中原地區的。

水滸中,好漢們穿的“褌”,究竟是什麼樣?

圖片源於網絡

事實上,這種說法是錯誤的。

從出土的文物及資料來看,夏商之前,中國就已經有了合襠褲。當時的褲子分為兩類,一種叫“褌”,另一種叫“袴”或“絝”。

袴是開襠褲,與今天嬰兒穿的開襠褲不一樣,當時的開襠褲是前面開襠,也有在一側開襠,其主要作用是保暖。

真正用來遮羞的,則是褌。褌可以理解為內褲,很早就已經出現了,其歷史至少可以追溯到5000年前。褌有兩種,一種類似今天的五分褲,四角,長度是從腰到膝蓋;另一種則像三角內褲,因為像牛鼻子一樣,所以也叫“犢鼻褌”。

水滸中,好漢們穿的“褌”,究竟是什麼樣?

陶質紡輪上穿褌的人

​在距今約有5000年的羊角山遺址中,曾出土一件陶質紡輪。紡輪上有一人,根據輪廓可以發現,這個人正穿著五分褲似的褌。西漢馬王堆《導引圖》中,也有一人穿著及膝的褌。

水滸中,好漢們穿的“褌”,究竟是什麼樣?

《導引圖》中穿褌的人(來源網絡)

至於犢鼻褌,可以追溯到距今約4600年的龍山文化晚期的玉人。從玉人身上可以明顯看到,其腰部穿著三角形的褌。西周中期的人形銅車轄,從後面看也能發現三角形的褌。

水滸中,好漢們穿的“褌”,究竟是什麼樣?

龍山文化玉人

水滸中,好漢們穿的“褌”,究竟是什麼樣?

人形銅車轄上,穿著褌的人

另外,2003年,新疆吐魯番洋海古墓出土的有襠毛布褲子,被公認為國內考古發現的最早的有襠褲,距今約2800年。

從這些資料都能發現,早在趙武靈王胡服騎射之前,中國就已經有了合襠褲。

有一點需要說明:褌屬於內衣,除了農夫、下級士兵等苦力者,或者因為貧窮買不起袴的人,其他人不會把褌直接穿在外面,尤其是地位高的人。

《史記》中記載過這樣一件事:

相如與俱之臨邛,盡賣其車騎,買一酒舍酤酒,而令文君當爐。相如身自著犢鼻褌,與保庸雜作,滌器於市中。卓王孫聞而恥之……卓王孫不得已,分予文君僮百人,錢百萬,及其嫁時衣被財物。文君乃與相如歸成都,買田宅,為富人。

"
水滸中,好漢們穿的“褌”,究竟是什麼樣?

《淺說水滸》第364期(文/焦目)

水滸裡,作者對好漢們外觀描寫有很多,尤其是服飾方面。諸如范陽氈笠、三叉冠、白布衫、鎧甲、生布裙、皮靴、主腰等,在書中都出現過許多次。如果讓好漢們把衣服一件件脫去,到最後一定會剩下“褌”。也就是說,這個“褌”,是好漢們最後的防線。燕青到泰安打擂,與擎天柱任原相撲時,就以此來嘲笑過任原。

燕青冷笑道:“他身上都有準備,我單單隻這個水褌兒,暗算他甚麼?”

相撲起源於先秦時期的角抵,北宋時的相撲,和我們今天看到的日本相撲一樣(日本相撲起源於中國),都要脫得只剩兜襠布。當時燕青渾身就剩“水褌兒”,而任原卻是一身裝備,不但護膝中有銅襠銅褲,小腿內側還有鐵片鐵環。燕青看破了他,所以嘲笑他。

水滸中,好漢們穿的“褌”,究竟是什麼樣?

“褌”在水滸中出現過好幾次,不但平時能穿,在水裡也能穿。第四十回中,提到了張順下水時穿的“白絹水褌”;七十四回中,燕青和李逵穿的也是“熟絹水褌”;三敗高俅時,李俊、張順等水軍頭領及麾下水軍,也都是穿著“水褌”。第一百一十一回中,也說了張順紮起“白絹水褌兒”。

那麼,這個“褌”究竟是什麼樣?

先從褲子說起

談及褲子,很多資料包括書籍,都會這麼說:中國以前沒有褲子,只有裙子、脛衣或者開襠褲,沒有合襠褲。後來,戰國時的趙武靈王為了打敗匈奴騎兵,學習並推廣胡人的服飾,穿短而緊湊的上衣,有襠的褲子等,合襠褲就是從那時引入中原地區的。

水滸中,好漢們穿的“褌”,究竟是什麼樣?

圖片源於網絡

事實上,這種說法是錯誤的。

從出土的文物及資料來看,夏商之前,中國就已經有了合襠褲。當時的褲子分為兩類,一種叫“褌”,另一種叫“袴”或“絝”。

袴是開襠褲,與今天嬰兒穿的開襠褲不一樣,當時的開襠褲是前面開襠,也有在一側開襠,其主要作用是保暖。

真正用來遮羞的,則是褌。褌可以理解為內褲,很早就已經出現了,其歷史至少可以追溯到5000年前。褌有兩種,一種類似今天的五分褲,四角,長度是從腰到膝蓋;另一種則像三角內褲,因為像牛鼻子一樣,所以也叫“犢鼻褌”。

水滸中,好漢們穿的“褌”,究竟是什麼樣?

陶質紡輪上穿褌的人

​在距今約有5000年的羊角山遺址中,曾出土一件陶質紡輪。紡輪上有一人,根據輪廓可以發現,這個人正穿著五分褲似的褌。西漢馬王堆《導引圖》中,也有一人穿著及膝的褌。

水滸中,好漢們穿的“褌”,究竟是什麼樣?

《導引圖》中穿褌的人(來源網絡)

至於犢鼻褌,可以追溯到距今約4600年的龍山文化晚期的玉人。從玉人身上可以明顯看到,其腰部穿著三角形的褌。西周中期的人形銅車轄,從後面看也能發現三角形的褌。

水滸中,好漢們穿的“褌”,究竟是什麼樣?

龍山文化玉人

水滸中,好漢們穿的“褌”,究竟是什麼樣?

人形銅車轄上,穿著褌的人

另外,2003年,新疆吐魯番洋海古墓出土的有襠毛布褲子,被公認為國內考古發現的最早的有襠褲,距今約2800年。

從這些資料都能發現,早在趙武靈王胡服騎射之前,中國就已經有了合襠褲。

有一點需要說明:褌屬於內衣,除了農夫、下級士兵等苦力者,或者因為貧窮買不起袴的人,其他人不會把褌直接穿在外面,尤其是地位高的人。

《史記》中記載過這樣一件事:

相如與俱之臨邛,盡賣其車騎,買一酒舍酤酒,而令文君當爐。相如身自著犢鼻褌,與保庸雜作,滌器於市中。卓王孫聞而恥之……卓王孫不得已,分予文君僮百人,錢百萬,及其嫁時衣被財物。文君乃與相如歸成都,買田宅,為富人。

水滸中,好漢們穿的“褌”,究竟是什麼樣?

焦恩俊飾演的司馬相如形象

司馬相如跟卓文君好了之後,富可敵國的卓王孫因為反對這門婚事,所以不願意給女兒錢。司馬相如本來就很窮,岳丈大人也不出錢,於是他就和卓文君開了酒店,每天司馬相如就穿著犢鼻褌,在外面擦洗酒器,很多人都能看到。

堂堂大作家,又是卓王孫的女婿,居然穿著犢鼻褌出來幹活,這事兒很快傳出去了。卓王孫覺得太丟人,於是給了女兒一大筆錢,從此小兩口就悠哉悠哉過日子了。

電影《王的盛宴》導演陸川,是個考據癖,他對項羽的服飾有過深入考究。網上有關於吳彥祖飾演的項羽衣甲分解圖,其中明確出現了犢鼻褌。

"
水滸中,好漢們穿的“褌”,究竟是什麼樣?

《淺說水滸》第364期(文/焦目)

水滸裡,作者對好漢們外觀描寫有很多,尤其是服飾方面。諸如范陽氈笠、三叉冠、白布衫、鎧甲、生布裙、皮靴、主腰等,在書中都出現過許多次。如果讓好漢們把衣服一件件脫去,到最後一定會剩下“褌”。也就是說,這個“褌”,是好漢們最後的防線。燕青到泰安打擂,與擎天柱任原相撲時,就以此來嘲笑過任原。

燕青冷笑道:“他身上都有準備,我單單隻這個水褌兒,暗算他甚麼?”

相撲起源於先秦時期的角抵,北宋時的相撲,和我們今天看到的日本相撲一樣(日本相撲起源於中國),都要脫得只剩兜襠布。當時燕青渾身就剩“水褌兒”,而任原卻是一身裝備,不但護膝中有銅襠銅褲,小腿內側還有鐵片鐵環。燕青看破了他,所以嘲笑他。

水滸中,好漢們穿的“褌”,究竟是什麼樣?

“褌”在水滸中出現過好幾次,不但平時能穿,在水裡也能穿。第四十回中,提到了張順下水時穿的“白絹水褌”;七十四回中,燕青和李逵穿的也是“熟絹水褌”;三敗高俅時,李俊、張順等水軍頭領及麾下水軍,也都是穿著“水褌”。第一百一十一回中,也說了張順紮起“白絹水褌兒”。

那麼,這個“褌”究竟是什麼樣?

先從褲子說起

談及褲子,很多資料包括書籍,都會這麼說:中國以前沒有褲子,只有裙子、脛衣或者開襠褲,沒有合襠褲。後來,戰國時的趙武靈王為了打敗匈奴騎兵,學習並推廣胡人的服飾,穿短而緊湊的上衣,有襠的褲子等,合襠褲就是從那時引入中原地區的。

水滸中,好漢們穿的“褌”,究竟是什麼樣?

圖片源於網絡

事實上,這種說法是錯誤的。

從出土的文物及資料來看,夏商之前,中國就已經有了合襠褲。當時的褲子分為兩類,一種叫“褌”,另一種叫“袴”或“絝”。

袴是開襠褲,與今天嬰兒穿的開襠褲不一樣,當時的開襠褲是前面開襠,也有在一側開襠,其主要作用是保暖。

真正用來遮羞的,則是褌。褌可以理解為內褲,很早就已經出現了,其歷史至少可以追溯到5000年前。褌有兩種,一種類似今天的五分褲,四角,長度是從腰到膝蓋;另一種則像三角內褲,因為像牛鼻子一樣,所以也叫“犢鼻褌”。

水滸中,好漢們穿的“褌”,究竟是什麼樣?

陶質紡輪上穿褌的人

​在距今約有5000年的羊角山遺址中,曾出土一件陶質紡輪。紡輪上有一人,根據輪廓可以發現,這個人正穿著五分褲似的褌。西漢馬王堆《導引圖》中,也有一人穿著及膝的褌。

水滸中,好漢們穿的“褌”,究竟是什麼樣?

《導引圖》中穿褌的人(來源網絡)

至於犢鼻褌,可以追溯到距今約4600年的龍山文化晚期的玉人。從玉人身上可以明顯看到,其腰部穿著三角形的褌。西周中期的人形銅車轄,從後面看也能發現三角形的褌。

水滸中,好漢們穿的“褌”,究竟是什麼樣?

龍山文化玉人

水滸中,好漢們穿的“褌”,究竟是什麼樣?

人形銅車轄上,穿著褌的人

另外,2003年,新疆吐魯番洋海古墓出土的有襠毛布褲子,被公認為國內考古發現的最早的有襠褲,距今約2800年。

從這些資料都能發現,早在趙武靈王胡服騎射之前,中國就已經有了合襠褲。

有一點需要說明:褌屬於內衣,除了農夫、下級士兵等苦力者,或者因為貧窮買不起袴的人,其他人不會把褌直接穿在外面,尤其是地位高的人。

《史記》中記載過這樣一件事:

相如與俱之臨邛,盡賣其車騎,買一酒舍酤酒,而令文君當爐。相如身自著犢鼻褌,與保庸雜作,滌器於市中。卓王孫聞而恥之……卓王孫不得已,分予文君僮百人,錢百萬,及其嫁時衣被財物。文君乃與相如歸成都,買田宅,為富人。

水滸中,好漢們穿的“褌”,究竟是什麼樣?

焦恩俊飾演的司馬相如形象

司馬相如跟卓文君好了之後,富可敵國的卓王孫因為反對這門婚事,所以不願意給女兒錢。司馬相如本來就很窮,岳丈大人也不出錢,於是他就和卓文君開了酒店,每天司馬相如就穿著犢鼻褌,在外面擦洗酒器,很多人都能看到。

堂堂大作家,又是卓王孫的女婿,居然穿著犢鼻褌出來幹活,這事兒很快傳出去了。卓王孫覺得太丟人,於是給了女兒一大筆錢,從此小兩口就悠哉悠哉過日子了。

電影《王的盛宴》導演陸川,是個考據癖,他對項羽的服飾有過深入考究。網上有關於吳彥祖飾演的項羽衣甲分解圖,其中明確出現了犢鼻褌。

水滸中,好漢們穿的“褌”,究竟是什麼樣?

《王的盛宴》項羽衣甲分解圖

再說宋代的褌

唐宋時期,人們穿下身衣裳時,會先穿貼身的有襠的褌,再穿開襠的袴。褌屬於內褲,而袴屬於保護腿的褲子。這種穿衣順序,從顏師古的注可以發現。

袴謂脛衣也……袴之兩股曰襱。合襠謂之褌,最親身者也。——顏師古注《急就篇》

從當時的繪畫等資料中,我們可以一窺袴和褌的樣式。

"
水滸中,好漢們穿的“褌”,究竟是什麼樣?

《淺說水滸》第364期(文/焦目)

水滸裡,作者對好漢們外觀描寫有很多,尤其是服飾方面。諸如范陽氈笠、三叉冠、白布衫、鎧甲、生布裙、皮靴、主腰等,在書中都出現過許多次。如果讓好漢們把衣服一件件脫去,到最後一定會剩下“褌”。也就是說,這個“褌”,是好漢們最後的防線。燕青到泰安打擂,與擎天柱任原相撲時,就以此來嘲笑過任原。

燕青冷笑道:“他身上都有準備,我單單隻這個水褌兒,暗算他甚麼?”

相撲起源於先秦時期的角抵,北宋時的相撲,和我們今天看到的日本相撲一樣(日本相撲起源於中國),都要脫得只剩兜襠布。當時燕青渾身就剩“水褌兒”,而任原卻是一身裝備,不但護膝中有銅襠銅褲,小腿內側還有鐵片鐵環。燕青看破了他,所以嘲笑他。

水滸中,好漢們穿的“褌”,究竟是什麼樣?

“褌”在水滸中出現過好幾次,不但平時能穿,在水裡也能穿。第四十回中,提到了張順下水時穿的“白絹水褌”;七十四回中,燕青和李逵穿的也是“熟絹水褌”;三敗高俅時,李俊、張順等水軍頭領及麾下水軍,也都是穿著“水褌”。第一百一十一回中,也說了張順紮起“白絹水褌兒”。

那麼,這個“褌”究竟是什麼樣?

先從褲子說起

談及褲子,很多資料包括書籍,都會這麼說:中國以前沒有褲子,只有裙子、脛衣或者開襠褲,沒有合襠褲。後來,戰國時的趙武靈王為了打敗匈奴騎兵,學習並推廣胡人的服飾,穿短而緊湊的上衣,有襠的褲子等,合襠褲就是從那時引入中原地區的。

水滸中,好漢們穿的“褌”,究竟是什麼樣?

圖片源於網絡

事實上,這種說法是錯誤的。

從出土的文物及資料來看,夏商之前,中國就已經有了合襠褲。當時的褲子分為兩類,一種叫“褌”,另一種叫“袴”或“絝”。

袴是開襠褲,與今天嬰兒穿的開襠褲不一樣,當時的開襠褲是前面開襠,也有在一側開襠,其主要作用是保暖。

真正用來遮羞的,則是褌。褌可以理解為內褲,很早就已經出現了,其歷史至少可以追溯到5000年前。褌有兩種,一種類似今天的五分褲,四角,長度是從腰到膝蓋;另一種則像三角內褲,因為像牛鼻子一樣,所以也叫“犢鼻褌”。

水滸中,好漢們穿的“褌”,究竟是什麼樣?

陶質紡輪上穿褌的人

​在距今約有5000年的羊角山遺址中,曾出土一件陶質紡輪。紡輪上有一人,根據輪廓可以發現,這個人正穿著五分褲似的褌。西漢馬王堆《導引圖》中,也有一人穿著及膝的褌。

水滸中,好漢們穿的“褌”,究竟是什麼樣?

《導引圖》中穿褌的人(來源網絡)

至於犢鼻褌,可以追溯到距今約4600年的龍山文化晚期的玉人。從玉人身上可以明顯看到,其腰部穿著三角形的褌。西周中期的人形銅車轄,從後面看也能發現三角形的褌。

水滸中,好漢們穿的“褌”,究竟是什麼樣?

龍山文化玉人

水滸中,好漢們穿的“褌”,究竟是什麼樣?

人形銅車轄上,穿著褌的人

另外,2003年,新疆吐魯番洋海古墓出土的有襠毛布褲子,被公認為國內考古發現的最早的有襠褲,距今約2800年。

從這些資料都能發現,早在趙武靈王胡服騎射之前,中國就已經有了合襠褲。

有一點需要說明:褌屬於內衣,除了農夫、下級士兵等苦力者,或者因為貧窮買不起袴的人,其他人不會把褌直接穿在外面,尤其是地位高的人。

《史記》中記載過這樣一件事:

相如與俱之臨邛,盡賣其車騎,買一酒舍酤酒,而令文君當爐。相如身自著犢鼻褌,與保庸雜作,滌器於市中。卓王孫聞而恥之……卓王孫不得已,分予文君僮百人,錢百萬,及其嫁時衣被財物。文君乃與相如歸成都,買田宅,為富人。

水滸中,好漢們穿的“褌”,究竟是什麼樣?

焦恩俊飾演的司馬相如形象

司馬相如跟卓文君好了之後,富可敵國的卓王孫因為反對這門婚事,所以不願意給女兒錢。司馬相如本來就很窮,岳丈大人也不出錢,於是他就和卓文君開了酒店,每天司馬相如就穿著犢鼻褌,在外面擦洗酒器,很多人都能看到。

堂堂大作家,又是卓王孫的女婿,居然穿著犢鼻褌出來幹活,這事兒很快傳出去了。卓王孫覺得太丟人,於是給了女兒一大筆錢,從此小兩口就悠哉悠哉過日子了。

電影《王的盛宴》導演陸川,是個考據癖,他對項羽的服飾有過深入考究。網上有關於吳彥祖飾演的項羽衣甲分解圖,其中明確出現了犢鼻褌。

水滸中,好漢們穿的“褌”,究竟是什麼樣?

《王的盛宴》項羽衣甲分解圖

再說宋代的褌

唐宋時期,人們穿下身衣裳時,會先穿貼身的有襠的褌,再穿開襠的袴。褌屬於內褲,而袴屬於保護腿的褲子。這種穿衣順序,從顏師古的注可以發現。

袴謂脛衣也……袴之兩股曰襱。合襠謂之褌,最親身者也。——顏師古注《急就篇》

從當時的繪畫等資料中,我們可以一窺袴和褌的樣式。

水滸中,好漢們穿的“褌”,究竟是什麼樣?

唐代彩繪馴馬俑

唐代彩繪馴馬俑中,右側馴馬的男子,下半身正是這樣的穿著。其腿上最外一層穿的是開襠的袴,而裡面則有合襠的褌。

在北宋佚名之《百馬圖》中,出現了開襠的袴。下圖是《百馬圖》局部,下方中間有一男子,正在穿開襠的袴,可以發現,開襠的部分要穿在後面。1975年,南宋周瑀墓也曾出土過這種開襠的袴,與《百馬圖》中的開襠袴完全一樣。

"
水滸中,好漢們穿的“褌”,究竟是什麼樣?

《淺說水滸》第364期(文/焦目)

水滸裡,作者對好漢們外觀描寫有很多,尤其是服飾方面。諸如范陽氈笠、三叉冠、白布衫、鎧甲、生布裙、皮靴、主腰等,在書中都出現過許多次。如果讓好漢們把衣服一件件脫去,到最後一定會剩下“褌”。也就是說,這個“褌”,是好漢們最後的防線。燕青到泰安打擂,與擎天柱任原相撲時,就以此來嘲笑過任原。

燕青冷笑道:“他身上都有準備,我單單隻這個水褌兒,暗算他甚麼?”

相撲起源於先秦時期的角抵,北宋時的相撲,和我們今天看到的日本相撲一樣(日本相撲起源於中國),都要脫得只剩兜襠布。當時燕青渾身就剩“水褌兒”,而任原卻是一身裝備,不但護膝中有銅襠銅褲,小腿內側還有鐵片鐵環。燕青看破了他,所以嘲笑他。

水滸中,好漢們穿的“褌”,究竟是什麼樣?

“褌”在水滸中出現過好幾次,不但平時能穿,在水裡也能穿。第四十回中,提到了張順下水時穿的“白絹水褌”;七十四回中,燕青和李逵穿的也是“熟絹水褌”;三敗高俅時,李俊、張順等水軍頭領及麾下水軍,也都是穿著“水褌”。第一百一十一回中,也說了張順紮起“白絹水褌兒”。

那麼,這個“褌”究竟是什麼樣?

先從褲子說起

談及褲子,很多資料包括書籍,都會這麼說:中國以前沒有褲子,只有裙子、脛衣或者開襠褲,沒有合襠褲。後來,戰國時的趙武靈王為了打敗匈奴騎兵,學習並推廣胡人的服飾,穿短而緊湊的上衣,有襠的褲子等,合襠褲就是從那時引入中原地區的。

水滸中,好漢們穿的“褌”,究竟是什麼樣?

圖片源於網絡

事實上,這種說法是錯誤的。

從出土的文物及資料來看,夏商之前,中國就已經有了合襠褲。當時的褲子分為兩類,一種叫“褌”,另一種叫“袴”或“絝”。

袴是開襠褲,與今天嬰兒穿的開襠褲不一樣,當時的開襠褲是前面開襠,也有在一側開襠,其主要作用是保暖。

真正用來遮羞的,則是褌。褌可以理解為內褲,很早就已經出現了,其歷史至少可以追溯到5000年前。褌有兩種,一種類似今天的五分褲,四角,長度是從腰到膝蓋;另一種則像三角內褲,因為像牛鼻子一樣,所以也叫“犢鼻褌”。

水滸中,好漢們穿的“褌”,究竟是什麼樣?

陶質紡輪上穿褌的人

​在距今約有5000年的羊角山遺址中,曾出土一件陶質紡輪。紡輪上有一人,根據輪廓可以發現,這個人正穿著五分褲似的褌。西漢馬王堆《導引圖》中,也有一人穿著及膝的褌。

水滸中,好漢們穿的“褌”,究竟是什麼樣?

《導引圖》中穿褌的人(來源網絡)

至於犢鼻褌,可以追溯到距今約4600年的龍山文化晚期的玉人。從玉人身上可以明顯看到,其腰部穿著三角形的褌。西周中期的人形銅車轄,從後面看也能發現三角形的褌。

水滸中,好漢們穿的“褌”,究竟是什麼樣?

龍山文化玉人

水滸中,好漢們穿的“褌”,究竟是什麼樣?

人形銅車轄上,穿著褌的人

另外,2003年,新疆吐魯番洋海古墓出土的有襠毛布褲子,被公認為國內考古發現的最早的有襠褲,距今約2800年。

從這些資料都能發現,早在趙武靈王胡服騎射之前,中國就已經有了合襠褲。

有一點需要說明:褌屬於內衣,除了農夫、下級士兵等苦力者,或者因為貧窮買不起袴的人,其他人不會把褌直接穿在外面,尤其是地位高的人。

《史記》中記載過這樣一件事:

相如與俱之臨邛,盡賣其車騎,買一酒舍酤酒,而令文君當爐。相如身自著犢鼻褌,與保庸雜作,滌器於市中。卓王孫聞而恥之……卓王孫不得已,分予文君僮百人,錢百萬,及其嫁時衣被財物。文君乃與相如歸成都,買田宅,為富人。

水滸中,好漢們穿的“褌”,究竟是什麼樣?

焦恩俊飾演的司馬相如形象

司馬相如跟卓文君好了之後,富可敵國的卓王孫因為反對這門婚事,所以不願意給女兒錢。司馬相如本來就很窮,岳丈大人也不出錢,於是他就和卓文君開了酒店,每天司馬相如就穿著犢鼻褌,在外面擦洗酒器,很多人都能看到。

堂堂大作家,又是卓王孫的女婿,居然穿著犢鼻褌出來幹活,這事兒很快傳出去了。卓王孫覺得太丟人,於是給了女兒一大筆錢,從此小兩口就悠哉悠哉過日子了。

電影《王的盛宴》導演陸川,是個考據癖,他對項羽的服飾有過深入考究。網上有關於吳彥祖飾演的項羽衣甲分解圖,其中明確出現了犢鼻褌。

水滸中,好漢們穿的“褌”,究竟是什麼樣?

《王的盛宴》項羽衣甲分解圖

再說宋代的褌

唐宋時期,人們穿下身衣裳時,會先穿貼身的有襠的褌,再穿開襠的袴。褌屬於內褲,而袴屬於保護腿的褲子。這種穿衣順序,從顏師古的注可以發現。

袴謂脛衣也……袴之兩股曰襱。合襠謂之褌,最親身者也。——顏師古注《急就篇》

從當時的繪畫等資料中,我們可以一窺袴和褌的樣式。

水滸中,好漢們穿的“褌”,究竟是什麼樣?

唐代彩繪馴馬俑

唐代彩繪馴馬俑中,右側馴馬的男子,下半身正是這樣的穿著。其腿上最外一層穿的是開襠的袴,而裡面則有合襠的褌。

在北宋佚名之《百馬圖》中,出現了開襠的袴。下圖是《百馬圖》局部,下方中間有一男子,正在穿開襠的袴,可以發現,開襠的部分要穿在後面。1975年,南宋周瑀墓也曾出土過這種開襠的袴,與《百馬圖》中的開襠袴完全一樣。

水滸中,好漢們穿的“褌”,究竟是什麼樣?

《百馬圖》中穿開襠袴的人

不過,褌就很有趣了。

在趙孟頫的《浴馬圖》中可以發現,右邊洗馬者穿的正是有襠的褌,不過看起來更像是寬鬆的四角褲。但是,當我們看上面那個穿著粉紅色褌的騎馬小哥時,就會發現,這種褌其實前後大不一樣,其前面是兜襠布,後面則類似三角內褲一般,而且腰布寬大,能起到一定的遮蓋作用。在趙孟頫另一幅《花溪浴馬圖》中,也可以看到。

"
水滸中,好漢們穿的“褌”,究竟是什麼樣?

《淺說水滸》第364期(文/焦目)

水滸裡,作者對好漢們外觀描寫有很多,尤其是服飾方面。諸如范陽氈笠、三叉冠、白布衫、鎧甲、生布裙、皮靴、主腰等,在書中都出現過許多次。如果讓好漢們把衣服一件件脫去,到最後一定會剩下“褌”。也就是說,這個“褌”,是好漢們最後的防線。燕青到泰安打擂,與擎天柱任原相撲時,就以此來嘲笑過任原。

燕青冷笑道:“他身上都有準備,我單單隻這個水褌兒,暗算他甚麼?”

相撲起源於先秦時期的角抵,北宋時的相撲,和我們今天看到的日本相撲一樣(日本相撲起源於中國),都要脫得只剩兜襠布。當時燕青渾身就剩“水褌兒”,而任原卻是一身裝備,不但護膝中有銅襠銅褲,小腿內側還有鐵片鐵環。燕青看破了他,所以嘲笑他。

水滸中,好漢們穿的“褌”,究竟是什麼樣?

“褌”在水滸中出現過好幾次,不但平時能穿,在水裡也能穿。第四十回中,提到了張順下水時穿的“白絹水褌”;七十四回中,燕青和李逵穿的也是“熟絹水褌”;三敗高俅時,李俊、張順等水軍頭領及麾下水軍,也都是穿著“水褌”。第一百一十一回中,也說了張順紮起“白絹水褌兒”。

那麼,這個“褌”究竟是什麼樣?

先從褲子說起

談及褲子,很多資料包括書籍,都會這麼說:中國以前沒有褲子,只有裙子、脛衣或者開襠褲,沒有合襠褲。後來,戰國時的趙武靈王為了打敗匈奴騎兵,學習並推廣胡人的服飾,穿短而緊湊的上衣,有襠的褲子等,合襠褲就是從那時引入中原地區的。

水滸中,好漢們穿的“褌”,究竟是什麼樣?

圖片源於網絡

事實上,這種說法是錯誤的。

從出土的文物及資料來看,夏商之前,中國就已經有了合襠褲。當時的褲子分為兩類,一種叫“褌”,另一種叫“袴”或“絝”。

袴是開襠褲,與今天嬰兒穿的開襠褲不一樣,當時的開襠褲是前面開襠,也有在一側開襠,其主要作用是保暖。

真正用來遮羞的,則是褌。褌可以理解為內褲,很早就已經出現了,其歷史至少可以追溯到5000年前。褌有兩種,一種類似今天的五分褲,四角,長度是從腰到膝蓋;另一種則像三角內褲,因為像牛鼻子一樣,所以也叫“犢鼻褌”。

水滸中,好漢們穿的“褌”,究竟是什麼樣?

陶質紡輪上穿褌的人

​在距今約有5000年的羊角山遺址中,曾出土一件陶質紡輪。紡輪上有一人,根據輪廓可以發現,這個人正穿著五分褲似的褌。西漢馬王堆《導引圖》中,也有一人穿著及膝的褌。

水滸中,好漢們穿的“褌”,究竟是什麼樣?

《導引圖》中穿褌的人(來源網絡)

至於犢鼻褌,可以追溯到距今約4600年的龍山文化晚期的玉人。從玉人身上可以明顯看到,其腰部穿著三角形的褌。西周中期的人形銅車轄,從後面看也能發現三角形的褌。

水滸中,好漢們穿的“褌”,究竟是什麼樣?

龍山文化玉人

水滸中,好漢們穿的“褌”,究竟是什麼樣?

人形銅車轄上,穿著褌的人

另外,2003年,新疆吐魯番洋海古墓出土的有襠毛布褲子,被公認為國內考古發現的最早的有襠褲,距今約2800年。

從這些資料都能發現,早在趙武靈王胡服騎射之前,中國就已經有了合襠褲。

有一點需要說明:褌屬於內衣,除了農夫、下級士兵等苦力者,或者因為貧窮買不起袴的人,其他人不會把褌直接穿在外面,尤其是地位高的人。

《史記》中記載過這樣一件事:

相如與俱之臨邛,盡賣其車騎,買一酒舍酤酒,而令文君當爐。相如身自著犢鼻褌,與保庸雜作,滌器於市中。卓王孫聞而恥之……卓王孫不得已,分予文君僮百人,錢百萬,及其嫁時衣被財物。文君乃與相如歸成都,買田宅,為富人。

水滸中,好漢們穿的“褌”,究竟是什麼樣?

焦恩俊飾演的司馬相如形象

司馬相如跟卓文君好了之後,富可敵國的卓王孫因為反對這門婚事,所以不願意給女兒錢。司馬相如本來就很窮,岳丈大人也不出錢,於是他就和卓文君開了酒店,每天司馬相如就穿著犢鼻褌,在外面擦洗酒器,很多人都能看到。

堂堂大作家,又是卓王孫的女婿,居然穿著犢鼻褌出來幹活,這事兒很快傳出去了。卓王孫覺得太丟人,於是給了女兒一大筆錢,從此小兩口就悠哉悠哉過日子了。

電影《王的盛宴》導演陸川,是個考據癖,他對項羽的服飾有過深入考究。網上有關於吳彥祖飾演的項羽衣甲分解圖,其中明確出現了犢鼻褌。

水滸中,好漢們穿的“褌”,究竟是什麼樣?

《王的盛宴》項羽衣甲分解圖

再說宋代的褌

唐宋時期,人們穿下身衣裳時,會先穿貼身的有襠的褌,再穿開襠的袴。褌屬於內褲,而袴屬於保護腿的褲子。這種穿衣順序,從顏師古的注可以發現。

袴謂脛衣也……袴之兩股曰襱。合襠謂之褌,最親身者也。——顏師古注《急就篇》

從當時的繪畫等資料中,我們可以一窺袴和褌的樣式。

水滸中,好漢們穿的“褌”,究竟是什麼樣?

唐代彩繪馴馬俑

唐代彩繪馴馬俑中,右側馴馬的男子,下半身正是這樣的穿著。其腿上最外一層穿的是開襠的袴,而裡面則有合襠的褌。

在北宋佚名之《百馬圖》中,出現了開襠的袴。下圖是《百馬圖》局部,下方中間有一男子,正在穿開襠的袴,可以發現,開襠的部分要穿在後面。1975年,南宋周瑀墓也曾出土過這種開襠的袴,與《百馬圖》中的開襠袴完全一樣。

水滸中,好漢們穿的“褌”,究竟是什麼樣?

《百馬圖》中穿開襠袴的人

不過,褌就很有趣了。

在趙孟頫的《浴馬圖》中可以發現,右邊洗馬者穿的正是有襠的褌,不過看起來更像是寬鬆的四角褲。但是,當我們看上面那個穿著粉紅色褌的騎馬小哥時,就會發現,這種褌其實前後大不一樣,其前面是兜襠布,後面則類似三角內褲一般,而且腰布寬大,能起到一定的遮蓋作用。在趙孟頫另一幅《花溪浴馬圖》中,也可以看到。

水滸中,好漢們穿的“褌”,究竟是什麼樣?

《浴馬圖》局部

"
水滸中,好漢們穿的“褌”,究竟是什麼樣?

《淺說水滸》第364期(文/焦目)

水滸裡,作者對好漢們外觀描寫有很多,尤其是服飾方面。諸如范陽氈笠、三叉冠、白布衫、鎧甲、生布裙、皮靴、主腰等,在書中都出現過許多次。如果讓好漢們把衣服一件件脫去,到最後一定會剩下“褌”。也就是說,這個“褌”,是好漢們最後的防線。燕青到泰安打擂,與擎天柱任原相撲時,就以此來嘲笑過任原。

燕青冷笑道:“他身上都有準備,我單單隻這個水褌兒,暗算他甚麼?”

相撲起源於先秦時期的角抵,北宋時的相撲,和我們今天看到的日本相撲一樣(日本相撲起源於中國),都要脫得只剩兜襠布。當時燕青渾身就剩“水褌兒”,而任原卻是一身裝備,不但護膝中有銅襠銅褲,小腿內側還有鐵片鐵環。燕青看破了他,所以嘲笑他。

水滸中,好漢們穿的“褌”,究竟是什麼樣?

“褌”在水滸中出現過好幾次,不但平時能穿,在水裡也能穿。第四十回中,提到了張順下水時穿的“白絹水褌”;七十四回中,燕青和李逵穿的也是“熟絹水褌”;三敗高俅時,李俊、張順等水軍頭領及麾下水軍,也都是穿著“水褌”。第一百一十一回中,也說了張順紮起“白絹水褌兒”。

那麼,這個“褌”究竟是什麼樣?

先從褲子說起

談及褲子,很多資料包括書籍,都會這麼說:中國以前沒有褲子,只有裙子、脛衣或者開襠褲,沒有合襠褲。後來,戰國時的趙武靈王為了打敗匈奴騎兵,學習並推廣胡人的服飾,穿短而緊湊的上衣,有襠的褲子等,合襠褲就是從那時引入中原地區的。

水滸中,好漢們穿的“褌”,究竟是什麼樣?

圖片源於網絡

事實上,這種說法是錯誤的。

從出土的文物及資料來看,夏商之前,中國就已經有了合襠褲。當時的褲子分為兩類,一種叫“褌”,另一種叫“袴”或“絝”。

袴是開襠褲,與今天嬰兒穿的開襠褲不一樣,當時的開襠褲是前面開襠,也有在一側開襠,其主要作用是保暖。

真正用來遮羞的,則是褌。褌可以理解為內褲,很早就已經出現了,其歷史至少可以追溯到5000年前。褌有兩種,一種類似今天的五分褲,四角,長度是從腰到膝蓋;另一種則像三角內褲,因為像牛鼻子一樣,所以也叫“犢鼻褌”。

水滸中,好漢們穿的“褌”,究竟是什麼樣?

陶質紡輪上穿褌的人

​在距今約有5000年的羊角山遺址中,曾出土一件陶質紡輪。紡輪上有一人,根據輪廓可以發現,這個人正穿著五分褲似的褌。西漢馬王堆《導引圖》中,也有一人穿著及膝的褌。

水滸中,好漢們穿的“褌”,究竟是什麼樣?

《導引圖》中穿褌的人(來源網絡)

至於犢鼻褌,可以追溯到距今約4600年的龍山文化晚期的玉人。從玉人身上可以明顯看到,其腰部穿著三角形的褌。西周中期的人形銅車轄,從後面看也能發現三角形的褌。

水滸中,好漢們穿的“褌”,究竟是什麼樣?

龍山文化玉人

水滸中,好漢們穿的“褌”,究竟是什麼樣?

人形銅車轄上,穿著褌的人

另外,2003年,新疆吐魯番洋海古墓出土的有襠毛布褲子,被公認為國內考古發現的最早的有襠褲,距今約2800年。

從這些資料都能發現,早在趙武靈王胡服騎射之前,中國就已經有了合襠褲。

有一點需要說明:褌屬於內衣,除了農夫、下級士兵等苦力者,或者因為貧窮買不起袴的人,其他人不會把褌直接穿在外面,尤其是地位高的人。

《史記》中記載過這樣一件事:

相如與俱之臨邛,盡賣其車騎,買一酒舍酤酒,而令文君當爐。相如身自著犢鼻褌,與保庸雜作,滌器於市中。卓王孫聞而恥之……卓王孫不得已,分予文君僮百人,錢百萬,及其嫁時衣被財物。文君乃與相如歸成都,買田宅,為富人。

水滸中,好漢們穿的“褌”,究竟是什麼樣?

焦恩俊飾演的司馬相如形象

司馬相如跟卓文君好了之後,富可敵國的卓王孫因為反對這門婚事,所以不願意給女兒錢。司馬相如本來就很窮,岳丈大人也不出錢,於是他就和卓文君開了酒店,每天司馬相如就穿著犢鼻褌,在外面擦洗酒器,很多人都能看到。

堂堂大作家,又是卓王孫的女婿,居然穿著犢鼻褌出來幹活,這事兒很快傳出去了。卓王孫覺得太丟人,於是給了女兒一大筆錢,從此小兩口就悠哉悠哉過日子了。

電影《王的盛宴》導演陸川,是個考據癖,他對項羽的服飾有過深入考究。網上有關於吳彥祖飾演的項羽衣甲分解圖,其中明確出現了犢鼻褌。

水滸中,好漢們穿的“褌”,究竟是什麼樣?

《王的盛宴》項羽衣甲分解圖

再說宋代的褌

唐宋時期,人們穿下身衣裳時,會先穿貼身的有襠的褌,再穿開襠的袴。褌屬於內褲,而袴屬於保護腿的褲子。這種穿衣順序,從顏師古的注可以發現。

袴謂脛衣也……袴之兩股曰襱。合襠謂之褌,最親身者也。——顏師古注《急就篇》

從當時的繪畫等資料中,我們可以一窺袴和褌的樣式。

水滸中,好漢們穿的“褌”,究竟是什麼樣?

唐代彩繪馴馬俑

唐代彩繪馴馬俑中,右側馴馬的男子,下半身正是這樣的穿著。其腿上最外一層穿的是開襠的袴,而裡面則有合襠的褌。

在北宋佚名之《百馬圖》中,出現了開襠的袴。下圖是《百馬圖》局部,下方中間有一男子,正在穿開襠的袴,可以發現,開襠的部分要穿在後面。1975年,南宋周瑀墓也曾出土過這種開襠的袴,與《百馬圖》中的開襠袴完全一樣。

水滸中,好漢們穿的“褌”,究竟是什麼樣?

《百馬圖》中穿開襠袴的人

不過,褌就很有趣了。

在趙孟頫的《浴馬圖》中可以發現,右邊洗馬者穿的正是有襠的褌,不過看起來更像是寬鬆的四角褲。但是,當我們看上面那個穿著粉紅色褌的騎馬小哥時,就會發現,這種褌其實前後大不一樣,其前面是兜襠布,後面則類似三角內褲一般,而且腰布寬大,能起到一定的遮蓋作用。在趙孟頫另一幅《花溪浴馬圖》中,也可以看到。

水滸中,好漢們穿的“褌”,究竟是什麼樣?

《浴馬圖》局部

水滸中,好漢們穿的“褌”,究竟是什麼樣?

《浴馬圖》穿褌人特寫

"
水滸中,好漢們穿的“褌”,究竟是什麼樣?

《淺說水滸》第364期(文/焦目)

水滸裡,作者對好漢們外觀描寫有很多,尤其是服飾方面。諸如范陽氈笠、三叉冠、白布衫、鎧甲、生布裙、皮靴、主腰等,在書中都出現過許多次。如果讓好漢們把衣服一件件脫去,到最後一定會剩下“褌”。也就是說,這個“褌”,是好漢們最後的防線。燕青到泰安打擂,與擎天柱任原相撲時,就以此來嘲笑過任原。

燕青冷笑道:“他身上都有準備,我單單隻這個水褌兒,暗算他甚麼?”

相撲起源於先秦時期的角抵,北宋時的相撲,和我們今天看到的日本相撲一樣(日本相撲起源於中國),都要脫得只剩兜襠布。當時燕青渾身就剩“水褌兒”,而任原卻是一身裝備,不但護膝中有銅襠銅褲,小腿內側還有鐵片鐵環。燕青看破了他,所以嘲笑他。

水滸中,好漢們穿的“褌”,究竟是什麼樣?

“褌”在水滸中出現過好幾次,不但平時能穿,在水裡也能穿。第四十回中,提到了張順下水時穿的“白絹水褌”;七十四回中,燕青和李逵穿的也是“熟絹水褌”;三敗高俅時,李俊、張順等水軍頭領及麾下水軍,也都是穿著“水褌”。第一百一十一回中,也說了張順紮起“白絹水褌兒”。

那麼,這個“褌”究竟是什麼樣?

先從褲子說起

談及褲子,很多資料包括書籍,都會這麼說:中國以前沒有褲子,只有裙子、脛衣或者開襠褲,沒有合襠褲。後來,戰國時的趙武靈王為了打敗匈奴騎兵,學習並推廣胡人的服飾,穿短而緊湊的上衣,有襠的褲子等,合襠褲就是從那時引入中原地區的。

水滸中,好漢們穿的“褌”,究竟是什麼樣?

圖片源於網絡

事實上,這種說法是錯誤的。

從出土的文物及資料來看,夏商之前,中國就已經有了合襠褲。當時的褲子分為兩類,一種叫“褌”,另一種叫“袴”或“絝”。

袴是開襠褲,與今天嬰兒穿的開襠褲不一樣,當時的開襠褲是前面開襠,也有在一側開襠,其主要作用是保暖。

真正用來遮羞的,則是褌。褌可以理解為內褲,很早就已經出現了,其歷史至少可以追溯到5000年前。褌有兩種,一種類似今天的五分褲,四角,長度是從腰到膝蓋;另一種則像三角內褲,因為像牛鼻子一樣,所以也叫“犢鼻褌”。

水滸中,好漢們穿的“褌”,究竟是什麼樣?

陶質紡輪上穿褌的人

​在距今約有5000年的羊角山遺址中,曾出土一件陶質紡輪。紡輪上有一人,根據輪廓可以發現,這個人正穿著五分褲似的褌。西漢馬王堆《導引圖》中,也有一人穿著及膝的褌。

水滸中,好漢們穿的“褌”,究竟是什麼樣?

《導引圖》中穿褌的人(來源網絡)

至於犢鼻褌,可以追溯到距今約4600年的龍山文化晚期的玉人。從玉人身上可以明顯看到,其腰部穿著三角形的褌。西周中期的人形銅車轄,從後面看也能發現三角形的褌。

水滸中,好漢們穿的“褌”,究竟是什麼樣?

龍山文化玉人

水滸中,好漢們穿的“褌”,究竟是什麼樣?

人形銅車轄上,穿著褌的人

另外,2003年,新疆吐魯番洋海古墓出土的有襠毛布褲子,被公認為國內考古發現的最早的有襠褲,距今約2800年。

從這些資料都能發現,早在趙武靈王胡服騎射之前,中國就已經有了合襠褲。

有一點需要說明:褌屬於內衣,除了農夫、下級士兵等苦力者,或者因為貧窮買不起袴的人,其他人不會把褌直接穿在外面,尤其是地位高的人。

《史記》中記載過這樣一件事:

相如與俱之臨邛,盡賣其車騎,買一酒舍酤酒,而令文君當爐。相如身自著犢鼻褌,與保庸雜作,滌器於市中。卓王孫聞而恥之……卓王孫不得已,分予文君僮百人,錢百萬,及其嫁時衣被財物。文君乃與相如歸成都,買田宅,為富人。

水滸中,好漢們穿的“褌”,究竟是什麼樣?

焦恩俊飾演的司馬相如形象

司馬相如跟卓文君好了之後,富可敵國的卓王孫因為反對這門婚事,所以不願意給女兒錢。司馬相如本來就很窮,岳丈大人也不出錢,於是他就和卓文君開了酒店,每天司馬相如就穿著犢鼻褌,在外面擦洗酒器,很多人都能看到。

堂堂大作家,又是卓王孫的女婿,居然穿著犢鼻褌出來幹活,這事兒很快傳出去了。卓王孫覺得太丟人,於是給了女兒一大筆錢,從此小兩口就悠哉悠哉過日子了。

電影《王的盛宴》導演陸川,是個考據癖,他對項羽的服飾有過深入考究。網上有關於吳彥祖飾演的項羽衣甲分解圖,其中明確出現了犢鼻褌。

水滸中,好漢們穿的“褌”,究竟是什麼樣?

《王的盛宴》項羽衣甲分解圖

再說宋代的褌

唐宋時期,人們穿下身衣裳時,會先穿貼身的有襠的褌,再穿開襠的袴。褌屬於內褲,而袴屬於保護腿的褲子。這種穿衣順序,從顏師古的注可以發現。

袴謂脛衣也……袴之兩股曰襱。合襠謂之褌,最親身者也。——顏師古注《急就篇》

從當時的繪畫等資料中,我們可以一窺袴和褌的樣式。

水滸中,好漢們穿的“褌”,究竟是什麼樣?

唐代彩繪馴馬俑

唐代彩繪馴馬俑中,右側馴馬的男子,下半身正是這樣的穿著。其腿上最外一層穿的是開襠的袴,而裡面則有合襠的褌。

在北宋佚名之《百馬圖》中,出現了開襠的袴。下圖是《百馬圖》局部,下方中間有一男子,正在穿開襠的袴,可以發現,開襠的部分要穿在後面。1975年,南宋周瑀墓也曾出土過這種開襠的袴,與《百馬圖》中的開襠袴完全一樣。

水滸中,好漢們穿的“褌”,究竟是什麼樣?

《百馬圖》中穿開襠袴的人

不過,褌就很有趣了。

在趙孟頫的《浴馬圖》中可以發現,右邊洗馬者穿的正是有襠的褌,不過看起來更像是寬鬆的四角褲。但是,當我們看上面那個穿著粉紅色褌的騎馬小哥時,就會發現,這種褌其實前後大不一樣,其前面是兜襠布,後面則類似三角內褲一般,而且腰布寬大,能起到一定的遮蓋作用。在趙孟頫另一幅《花溪浴馬圖》中,也可以看到。

水滸中,好漢們穿的“褌”,究竟是什麼樣?

《浴馬圖》局部

水滸中,好漢們穿的“褌”,究竟是什麼樣?

《浴馬圖》穿褌人特寫

水滸中,好漢們穿的“褌”,究竟是什麼樣?

花溪浴馬圖

最後是水滸中的褌

央視版水滸中,在第37集,梁山水軍大敗高俅海鰍船時,出現了這種樣式的褌。從劇中可以發現,好漢們穿的褌前面是兜襠,後面則與今天的三角褲一樣,完全還原了宋代的褌。下面截圖,分別是褌的前面、側面和後面,比宋畫更明顯。

"
水滸中,好漢們穿的“褌”,究竟是什麼樣?

《淺說水滸》第364期(文/焦目)

水滸裡,作者對好漢們外觀描寫有很多,尤其是服飾方面。諸如范陽氈笠、三叉冠、白布衫、鎧甲、生布裙、皮靴、主腰等,在書中都出現過許多次。如果讓好漢們把衣服一件件脫去,到最後一定會剩下“褌”。也就是說,這個“褌”,是好漢們最後的防線。燕青到泰安打擂,與擎天柱任原相撲時,就以此來嘲笑過任原。

燕青冷笑道:“他身上都有準備,我單單隻這個水褌兒,暗算他甚麼?”

相撲起源於先秦時期的角抵,北宋時的相撲,和我們今天看到的日本相撲一樣(日本相撲起源於中國),都要脫得只剩兜襠布。當時燕青渾身就剩“水褌兒”,而任原卻是一身裝備,不但護膝中有銅襠銅褲,小腿內側還有鐵片鐵環。燕青看破了他,所以嘲笑他。

水滸中,好漢們穿的“褌”,究竟是什麼樣?

“褌”在水滸中出現過好幾次,不但平時能穿,在水裡也能穿。第四十回中,提到了張順下水時穿的“白絹水褌”;七十四回中,燕青和李逵穿的也是“熟絹水褌”;三敗高俅時,李俊、張順等水軍頭領及麾下水軍,也都是穿著“水褌”。第一百一十一回中,也說了張順紮起“白絹水褌兒”。

那麼,這個“褌”究竟是什麼樣?

先從褲子說起

談及褲子,很多資料包括書籍,都會這麼說:中國以前沒有褲子,只有裙子、脛衣或者開襠褲,沒有合襠褲。後來,戰國時的趙武靈王為了打敗匈奴騎兵,學習並推廣胡人的服飾,穿短而緊湊的上衣,有襠的褲子等,合襠褲就是從那時引入中原地區的。

水滸中,好漢們穿的“褌”,究竟是什麼樣?

圖片源於網絡

事實上,這種說法是錯誤的。

從出土的文物及資料來看,夏商之前,中國就已經有了合襠褲。當時的褲子分為兩類,一種叫“褌”,另一種叫“袴”或“絝”。

袴是開襠褲,與今天嬰兒穿的開襠褲不一樣,當時的開襠褲是前面開襠,也有在一側開襠,其主要作用是保暖。

真正用來遮羞的,則是褌。褌可以理解為內褲,很早就已經出現了,其歷史至少可以追溯到5000年前。褌有兩種,一種類似今天的五分褲,四角,長度是從腰到膝蓋;另一種則像三角內褲,因為像牛鼻子一樣,所以也叫“犢鼻褌”。

水滸中,好漢們穿的“褌”,究竟是什麼樣?

陶質紡輪上穿褌的人

​在距今約有5000年的羊角山遺址中,曾出土一件陶質紡輪。紡輪上有一人,根據輪廓可以發現,這個人正穿著五分褲似的褌。西漢馬王堆《導引圖》中,也有一人穿著及膝的褌。

水滸中,好漢們穿的“褌”,究竟是什麼樣?

《導引圖》中穿褌的人(來源網絡)

至於犢鼻褌,可以追溯到距今約4600年的龍山文化晚期的玉人。從玉人身上可以明顯看到,其腰部穿著三角形的褌。西周中期的人形銅車轄,從後面看也能發現三角形的褌。

水滸中,好漢們穿的“褌”,究竟是什麼樣?

龍山文化玉人

水滸中,好漢們穿的“褌”,究竟是什麼樣?

人形銅車轄上,穿著褌的人

另外,2003年,新疆吐魯番洋海古墓出土的有襠毛布褲子,被公認為國內考古發現的最早的有襠褲,距今約2800年。

從這些資料都能發現,早在趙武靈王胡服騎射之前,中國就已經有了合襠褲。

有一點需要說明:褌屬於內衣,除了農夫、下級士兵等苦力者,或者因為貧窮買不起袴的人,其他人不會把褌直接穿在外面,尤其是地位高的人。

《史記》中記載過這樣一件事:

相如與俱之臨邛,盡賣其車騎,買一酒舍酤酒,而令文君當爐。相如身自著犢鼻褌,與保庸雜作,滌器於市中。卓王孫聞而恥之……卓王孫不得已,分予文君僮百人,錢百萬,及其嫁時衣被財物。文君乃與相如歸成都,買田宅,為富人。

水滸中,好漢們穿的“褌”,究竟是什麼樣?

焦恩俊飾演的司馬相如形象

司馬相如跟卓文君好了之後,富可敵國的卓王孫因為反對這門婚事,所以不願意給女兒錢。司馬相如本來就很窮,岳丈大人也不出錢,於是他就和卓文君開了酒店,每天司馬相如就穿著犢鼻褌,在外面擦洗酒器,很多人都能看到。

堂堂大作家,又是卓王孫的女婿,居然穿著犢鼻褌出來幹活,這事兒很快傳出去了。卓王孫覺得太丟人,於是給了女兒一大筆錢,從此小兩口就悠哉悠哉過日子了。

電影《王的盛宴》導演陸川,是個考據癖,他對項羽的服飾有過深入考究。網上有關於吳彥祖飾演的項羽衣甲分解圖,其中明確出現了犢鼻褌。

水滸中,好漢們穿的“褌”,究竟是什麼樣?

《王的盛宴》項羽衣甲分解圖

再說宋代的褌

唐宋時期,人們穿下身衣裳時,會先穿貼身的有襠的褌,再穿開襠的袴。褌屬於內褲,而袴屬於保護腿的褲子。這種穿衣順序,從顏師古的注可以發現。

袴謂脛衣也……袴之兩股曰襱。合襠謂之褌,最親身者也。——顏師古注《急就篇》

從當時的繪畫等資料中,我們可以一窺袴和褌的樣式。

水滸中,好漢們穿的“褌”,究竟是什麼樣?

唐代彩繪馴馬俑

唐代彩繪馴馬俑中,右側馴馬的男子,下半身正是這樣的穿著。其腿上最外一層穿的是開襠的袴,而裡面則有合襠的褌。

在北宋佚名之《百馬圖》中,出現了開襠的袴。下圖是《百馬圖》局部,下方中間有一男子,正在穿開襠的袴,可以發現,開襠的部分要穿在後面。1975年,南宋周瑀墓也曾出土過這種開襠的袴,與《百馬圖》中的開襠袴完全一樣。

水滸中,好漢們穿的“褌”,究竟是什麼樣?

《百馬圖》中穿開襠袴的人

不過,褌就很有趣了。

在趙孟頫的《浴馬圖》中可以發現,右邊洗馬者穿的正是有襠的褌,不過看起來更像是寬鬆的四角褲。但是,當我們看上面那個穿著粉紅色褌的騎馬小哥時,就會發現,這種褌其實前後大不一樣,其前面是兜襠布,後面則類似三角內褲一般,而且腰布寬大,能起到一定的遮蓋作用。在趙孟頫另一幅《花溪浴馬圖》中,也可以看到。

水滸中,好漢們穿的“褌”,究竟是什麼樣?

《浴馬圖》局部

水滸中,好漢們穿的“褌”,究竟是什麼樣?

《浴馬圖》穿褌人特寫

水滸中,好漢們穿的“褌”,究竟是什麼樣?

花溪浴馬圖

最後是水滸中的褌

央視版水滸中,在第37集,梁山水軍大敗高俅海鰍船時,出現了這種樣式的褌。從劇中可以發現,好漢們穿的褌前面是兜襠,後面則與今天的三角褲一樣,完全還原了宋代的褌。下面截圖,分別是褌的前面、側面和後面,比宋畫更明顯。

水滸中,好漢們穿的“褌”,究竟是什麼樣?

褌正面

"
水滸中,好漢們穿的“褌”,究竟是什麼樣?

《淺說水滸》第364期(文/焦目)

水滸裡,作者對好漢們外觀描寫有很多,尤其是服飾方面。諸如范陽氈笠、三叉冠、白布衫、鎧甲、生布裙、皮靴、主腰等,在書中都出現過許多次。如果讓好漢們把衣服一件件脫去,到最後一定會剩下“褌”。也就是說,這個“褌”,是好漢們最後的防線。燕青到泰安打擂,與擎天柱任原相撲時,就以此來嘲笑過任原。

燕青冷笑道:“他身上都有準備,我單單隻這個水褌兒,暗算他甚麼?”

相撲起源於先秦時期的角抵,北宋時的相撲,和我們今天看到的日本相撲一樣(日本相撲起源於中國),都要脫得只剩兜襠布。當時燕青渾身就剩“水褌兒”,而任原卻是一身裝備,不但護膝中有銅襠銅褲,小腿內側還有鐵片鐵環。燕青看破了他,所以嘲笑他。

水滸中,好漢們穿的“褌”,究竟是什麼樣?

“褌”在水滸中出現過好幾次,不但平時能穿,在水裡也能穿。第四十回中,提到了張順下水時穿的“白絹水褌”;七十四回中,燕青和李逵穿的也是“熟絹水褌”;三敗高俅時,李俊、張順等水軍頭領及麾下水軍,也都是穿著“水褌”。第一百一十一回中,也說了張順紮起“白絹水褌兒”。

那麼,這個“褌”究竟是什麼樣?

先從褲子說起

談及褲子,很多資料包括書籍,都會這麼說:中國以前沒有褲子,只有裙子、脛衣或者開襠褲,沒有合襠褲。後來,戰國時的趙武靈王為了打敗匈奴騎兵,學習並推廣胡人的服飾,穿短而緊湊的上衣,有襠的褲子等,合襠褲就是從那時引入中原地區的。

水滸中,好漢們穿的“褌”,究竟是什麼樣?

圖片源於網絡

事實上,這種說法是錯誤的。

從出土的文物及資料來看,夏商之前,中國就已經有了合襠褲。當時的褲子分為兩類,一種叫“褌”,另一種叫“袴”或“絝”。

袴是開襠褲,與今天嬰兒穿的開襠褲不一樣,當時的開襠褲是前面開襠,也有在一側開襠,其主要作用是保暖。

真正用來遮羞的,則是褌。褌可以理解為內褲,很早就已經出現了,其歷史至少可以追溯到5000年前。褌有兩種,一種類似今天的五分褲,四角,長度是從腰到膝蓋;另一種則像三角內褲,因為像牛鼻子一樣,所以也叫“犢鼻褌”。

水滸中,好漢們穿的“褌”,究竟是什麼樣?

陶質紡輪上穿褌的人

​在距今約有5000年的羊角山遺址中,曾出土一件陶質紡輪。紡輪上有一人,根據輪廓可以發現,這個人正穿著五分褲似的褌。西漢馬王堆《導引圖》中,也有一人穿著及膝的褌。

水滸中,好漢們穿的“褌”,究竟是什麼樣?

《導引圖》中穿褌的人(來源網絡)

至於犢鼻褌,可以追溯到距今約4600年的龍山文化晚期的玉人。從玉人身上可以明顯看到,其腰部穿著三角形的褌。西周中期的人形銅車轄,從後面看也能發現三角形的褌。

水滸中,好漢們穿的“褌”,究竟是什麼樣?

龍山文化玉人

水滸中,好漢們穿的“褌”,究竟是什麼樣?

人形銅車轄上,穿著褌的人

另外,2003年,新疆吐魯番洋海古墓出土的有襠毛布褲子,被公認為國內考古發現的最早的有襠褲,距今約2800年。

從這些資料都能發現,早在趙武靈王胡服騎射之前,中國就已經有了合襠褲。

有一點需要說明:褌屬於內衣,除了農夫、下級士兵等苦力者,或者因為貧窮買不起袴的人,其他人不會把褌直接穿在外面,尤其是地位高的人。

《史記》中記載過這樣一件事:

相如與俱之臨邛,盡賣其車騎,買一酒舍酤酒,而令文君當爐。相如身自著犢鼻褌,與保庸雜作,滌器於市中。卓王孫聞而恥之……卓王孫不得已,分予文君僮百人,錢百萬,及其嫁時衣被財物。文君乃與相如歸成都,買田宅,為富人。

水滸中,好漢們穿的“褌”,究竟是什麼樣?

焦恩俊飾演的司馬相如形象

司馬相如跟卓文君好了之後,富可敵國的卓王孫因為反對這門婚事,所以不願意給女兒錢。司馬相如本來就很窮,岳丈大人也不出錢,於是他就和卓文君開了酒店,每天司馬相如就穿著犢鼻褌,在外面擦洗酒器,很多人都能看到。

堂堂大作家,又是卓王孫的女婿,居然穿著犢鼻褌出來幹活,這事兒很快傳出去了。卓王孫覺得太丟人,於是給了女兒一大筆錢,從此小兩口就悠哉悠哉過日子了。

電影《王的盛宴》導演陸川,是個考據癖,他對項羽的服飾有過深入考究。網上有關於吳彥祖飾演的項羽衣甲分解圖,其中明確出現了犢鼻褌。

水滸中,好漢們穿的“褌”,究竟是什麼樣?

《王的盛宴》項羽衣甲分解圖

再說宋代的褌

唐宋時期,人們穿下身衣裳時,會先穿貼身的有襠的褌,再穿開襠的袴。褌屬於內褲,而袴屬於保護腿的褲子。這種穿衣順序,從顏師古的注可以發現。

袴謂脛衣也……袴之兩股曰襱。合襠謂之褌,最親身者也。——顏師古注《急就篇》

從當時的繪畫等資料中,我們可以一窺袴和褌的樣式。

水滸中,好漢們穿的“褌”,究竟是什麼樣?

唐代彩繪馴馬俑

唐代彩繪馴馬俑中,右側馴馬的男子,下半身正是這樣的穿著。其腿上最外一層穿的是開襠的袴,而裡面則有合襠的褌。

在北宋佚名之《百馬圖》中,出現了開襠的袴。下圖是《百馬圖》局部,下方中間有一男子,正在穿開襠的袴,可以發現,開襠的部分要穿在後面。1975年,南宋周瑀墓也曾出土過這種開襠的袴,與《百馬圖》中的開襠袴完全一樣。

水滸中,好漢們穿的“褌”,究竟是什麼樣?

《百馬圖》中穿開襠袴的人

不過,褌就很有趣了。

在趙孟頫的《浴馬圖》中可以發現,右邊洗馬者穿的正是有襠的褌,不過看起來更像是寬鬆的四角褲。但是,當我們看上面那個穿著粉紅色褌的騎馬小哥時,就會發現,這種褌其實前後大不一樣,其前面是兜襠布,後面則類似三角內褲一般,而且腰布寬大,能起到一定的遮蓋作用。在趙孟頫另一幅《花溪浴馬圖》中,也可以看到。

水滸中,好漢們穿的“褌”,究竟是什麼樣?

《浴馬圖》局部

水滸中,好漢們穿的“褌”,究竟是什麼樣?

《浴馬圖》穿褌人特寫

水滸中,好漢們穿的“褌”,究竟是什麼樣?

花溪浴馬圖

最後是水滸中的褌

央視版水滸中,在第37集,梁山水軍大敗高俅海鰍船時,出現了這種樣式的褌。從劇中可以發現,好漢們穿的褌前面是兜襠,後面則與今天的三角褲一樣,完全還原了宋代的褌。下面截圖,分別是褌的前面、側面和後面,比宋畫更明顯。

水滸中,好漢們穿的“褌”,究竟是什麼樣?

褌正面

水滸中,好漢們穿的“褌”,究竟是什麼樣?

褌側面

"
水滸中,好漢們穿的“褌”,究竟是什麼樣?

《淺說水滸》第364期(文/焦目)

水滸裡,作者對好漢們外觀描寫有很多,尤其是服飾方面。諸如范陽氈笠、三叉冠、白布衫、鎧甲、生布裙、皮靴、主腰等,在書中都出現過許多次。如果讓好漢們把衣服一件件脫去,到最後一定會剩下“褌”。也就是說,這個“褌”,是好漢們最後的防線。燕青到泰安打擂,與擎天柱任原相撲時,就以此來嘲笑過任原。

燕青冷笑道:“他身上都有準備,我單單隻這個水褌兒,暗算他甚麼?”

相撲起源於先秦時期的角抵,北宋時的相撲,和我們今天看到的日本相撲一樣(日本相撲起源於中國),都要脫得只剩兜襠布。當時燕青渾身就剩“水褌兒”,而任原卻是一身裝備,不但護膝中有銅襠銅褲,小腿內側還有鐵片鐵環。燕青看破了他,所以嘲笑他。

水滸中,好漢們穿的“褌”,究竟是什麼樣?

“褌”在水滸中出現過好幾次,不但平時能穿,在水裡也能穿。第四十回中,提到了張順下水時穿的“白絹水褌”;七十四回中,燕青和李逵穿的也是“熟絹水褌”;三敗高俅時,李俊、張順等水軍頭領及麾下水軍,也都是穿著“水褌”。第一百一十一回中,也說了張順紮起“白絹水褌兒”。

那麼,這個“褌”究竟是什麼樣?

先從褲子說起

談及褲子,很多資料包括書籍,都會這麼說:中國以前沒有褲子,只有裙子、脛衣或者開襠褲,沒有合襠褲。後來,戰國時的趙武靈王為了打敗匈奴騎兵,學習並推廣胡人的服飾,穿短而緊湊的上衣,有襠的褲子等,合襠褲就是從那時引入中原地區的。

水滸中,好漢們穿的“褌”,究竟是什麼樣?

圖片源於網絡

事實上,這種說法是錯誤的。

從出土的文物及資料來看,夏商之前,中國就已經有了合襠褲。當時的褲子分為兩類,一種叫“褌”,另一種叫“袴”或“絝”。

袴是開襠褲,與今天嬰兒穿的開襠褲不一樣,當時的開襠褲是前面開襠,也有在一側開襠,其主要作用是保暖。

真正用來遮羞的,則是褌。褌可以理解為內褲,很早就已經出現了,其歷史至少可以追溯到5000年前。褌有兩種,一種類似今天的五分褲,四角,長度是從腰到膝蓋;另一種則像三角內褲,因為像牛鼻子一樣,所以也叫“犢鼻褌”。

水滸中,好漢們穿的“褌”,究竟是什麼樣?

陶質紡輪上穿褌的人

​在距今約有5000年的羊角山遺址中,曾出土一件陶質紡輪。紡輪上有一人,根據輪廓可以發現,這個人正穿著五分褲似的褌。西漢馬王堆《導引圖》中,也有一人穿著及膝的褌。

水滸中,好漢們穿的“褌”,究竟是什麼樣?

《導引圖》中穿褌的人(來源網絡)

至於犢鼻褌,可以追溯到距今約4600年的龍山文化晚期的玉人。從玉人身上可以明顯看到,其腰部穿著三角形的褌。西周中期的人形銅車轄,從後面看也能發現三角形的褌。

水滸中,好漢們穿的“褌”,究竟是什麼樣?

龍山文化玉人

水滸中,好漢們穿的“褌”,究竟是什麼樣?

人形銅車轄上,穿著褌的人

另外,2003年,新疆吐魯番洋海古墓出土的有襠毛布褲子,被公認為國內考古發現的最早的有襠褲,距今約2800年。

從這些資料都能發現,早在趙武靈王胡服騎射之前,中國就已經有了合襠褲。

有一點需要說明:褌屬於內衣,除了農夫、下級士兵等苦力者,或者因為貧窮買不起袴的人,其他人不會把褌直接穿在外面,尤其是地位高的人。

《史記》中記載過這樣一件事:

相如與俱之臨邛,盡賣其車騎,買一酒舍酤酒,而令文君當爐。相如身自著犢鼻褌,與保庸雜作,滌器於市中。卓王孫聞而恥之……卓王孫不得已,分予文君僮百人,錢百萬,及其嫁時衣被財物。文君乃與相如歸成都,買田宅,為富人。

水滸中,好漢們穿的“褌”,究竟是什麼樣?

焦恩俊飾演的司馬相如形象

司馬相如跟卓文君好了之後,富可敵國的卓王孫因為反對這門婚事,所以不願意給女兒錢。司馬相如本來就很窮,岳丈大人也不出錢,於是他就和卓文君開了酒店,每天司馬相如就穿著犢鼻褌,在外面擦洗酒器,很多人都能看到。

堂堂大作家,又是卓王孫的女婿,居然穿著犢鼻褌出來幹活,這事兒很快傳出去了。卓王孫覺得太丟人,於是給了女兒一大筆錢,從此小兩口就悠哉悠哉過日子了。

電影《王的盛宴》導演陸川,是個考據癖,他對項羽的服飾有過深入考究。網上有關於吳彥祖飾演的項羽衣甲分解圖,其中明確出現了犢鼻褌。

水滸中,好漢們穿的“褌”,究竟是什麼樣?

《王的盛宴》項羽衣甲分解圖

再說宋代的褌

唐宋時期,人們穿下身衣裳時,會先穿貼身的有襠的褌,再穿開襠的袴。褌屬於內褲,而袴屬於保護腿的褲子。這種穿衣順序,從顏師古的注可以發現。

袴謂脛衣也……袴之兩股曰襱。合襠謂之褌,最親身者也。——顏師古注《急就篇》

從當時的繪畫等資料中,我們可以一窺袴和褌的樣式。

水滸中,好漢們穿的“褌”,究竟是什麼樣?

唐代彩繪馴馬俑

唐代彩繪馴馬俑中,右側馴馬的男子,下半身正是這樣的穿著。其腿上最外一層穿的是開襠的袴,而裡面則有合襠的褌。

在北宋佚名之《百馬圖》中,出現了開襠的袴。下圖是《百馬圖》局部,下方中間有一男子,正在穿開襠的袴,可以發現,開襠的部分要穿在後面。1975年,南宋周瑀墓也曾出土過這種開襠的袴,與《百馬圖》中的開襠袴完全一樣。

水滸中,好漢們穿的“褌”,究竟是什麼樣?

《百馬圖》中穿開襠袴的人

不過,褌就很有趣了。

在趙孟頫的《浴馬圖》中可以發現,右邊洗馬者穿的正是有襠的褌,不過看起來更像是寬鬆的四角褲。但是,當我們看上面那個穿著粉紅色褌的騎馬小哥時,就會發現,這種褌其實前後大不一樣,其前面是兜襠布,後面則類似三角內褲一般,而且腰布寬大,能起到一定的遮蓋作用。在趙孟頫另一幅《花溪浴馬圖》中,也可以看到。

水滸中,好漢們穿的“褌”,究竟是什麼樣?

《浴馬圖》局部

水滸中,好漢們穿的“褌”,究竟是什麼樣?

《浴馬圖》穿褌人特寫

水滸中,好漢們穿的“褌”,究竟是什麼樣?

花溪浴馬圖

最後是水滸中的褌

央視版水滸中,在第37集,梁山水軍大敗高俅海鰍船時,出現了這種樣式的褌。從劇中可以發現,好漢們穿的褌前面是兜襠,後面則與今天的三角褲一樣,完全還原了宋代的褌。下面截圖,分別是褌的前面、側面和後面,比宋畫更明顯。

水滸中,好漢們穿的“褌”,究竟是什麼樣?

褌正面

水滸中,好漢們穿的“褌”,究竟是什麼樣?

褌側面

水滸中,好漢們穿的“褌”,究竟是什麼樣?

褌後面

由此可見,當年劇組真的很用心。當然,這只是一點,在其他方面,央視水滸考據得也很嚴謹。

"
水滸中,好漢們穿的“褌”,究竟是什麼樣?

《淺說水滸》第364期(文/焦目)

水滸裡,作者對好漢們外觀描寫有很多,尤其是服飾方面。諸如范陽氈笠、三叉冠、白布衫、鎧甲、生布裙、皮靴、主腰等,在書中都出現過許多次。如果讓好漢們把衣服一件件脫去,到最後一定會剩下“褌”。也就是說,這個“褌”,是好漢們最後的防線。燕青到泰安打擂,與擎天柱任原相撲時,就以此來嘲笑過任原。

燕青冷笑道:“他身上都有準備,我單單隻這個水褌兒,暗算他甚麼?”

相撲起源於先秦時期的角抵,北宋時的相撲,和我們今天看到的日本相撲一樣(日本相撲起源於中國),都要脫得只剩兜襠布。當時燕青渾身就剩“水褌兒”,而任原卻是一身裝備,不但護膝中有銅襠銅褲,小腿內側還有鐵片鐵環。燕青看破了他,所以嘲笑他。

水滸中,好漢們穿的“褌”,究竟是什麼樣?

“褌”在水滸中出現過好幾次,不但平時能穿,在水裡也能穿。第四十回中,提到了張順下水時穿的“白絹水褌”;七十四回中,燕青和李逵穿的也是“熟絹水褌”;三敗高俅時,李俊、張順等水軍頭領及麾下水軍,也都是穿著“水褌”。第一百一十一回中,也說了張順紮起“白絹水褌兒”。

那麼,這個“褌”究竟是什麼樣?

先從褲子說起

談及褲子,很多資料包括書籍,都會這麼說:中國以前沒有褲子,只有裙子、脛衣或者開襠褲,沒有合襠褲。後來,戰國時的趙武靈王為了打敗匈奴騎兵,學習並推廣胡人的服飾,穿短而緊湊的上衣,有襠的褲子等,合襠褲就是從那時引入中原地區的。

水滸中,好漢們穿的“褌”,究竟是什麼樣?

圖片源於網絡

事實上,這種說法是錯誤的。

從出土的文物及資料來看,夏商之前,中國就已經有了合襠褲。當時的褲子分為兩類,一種叫“褌”,另一種叫“袴”或“絝”。

袴是開襠褲,與今天嬰兒穿的開襠褲不一樣,當時的開襠褲是前面開襠,也有在一側開襠,其主要作用是保暖。

真正用來遮羞的,則是褌。褌可以理解為內褲,很早就已經出現了,其歷史至少可以追溯到5000年前。褌有兩種,一種類似今天的五分褲,四角,長度是從腰到膝蓋;另一種則像三角內褲,因為像牛鼻子一樣,所以也叫“犢鼻褌”。

水滸中,好漢們穿的“褌”,究竟是什麼樣?

陶質紡輪上穿褌的人

​在距今約有5000年的羊角山遺址中,曾出土一件陶質紡輪。紡輪上有一人,根據輪廓可以發現,這個人正穿著五分褲似的褌。西漢馬王堆《導引圖》中,也有一人穿著及膝的褌。

水滸中,好漢們穿的“褌”,究竟是什麼樣?

《導引圖》中穿褌的人(來源網絡)

至於犢鼻褌,可以追溯到距今約4600年的龍山文化晚期的玉人。從玉人身上可以明顯看到,其腰部穿著三角形的褌。西周中期的人形銅車轄,從後面看也能發現三角形的褌。

水滸中,好漢們穿的“褌”,究竟是什麼樣?

龍山文化玉人

水滸中,好漢們穿的“褌”,究竟是什麼樣?

人形銅車轄上,穿著褌的人

另外,2003年,新疆吐魯番洋海古墓出土的有襠毛布褲子,被公認為國內考古發現的最早的有襠褲,距今約2800年。

從這些資料都能發現,早在趙武靈王胡服騎射之前,中國就已經有了合襠褲。

有一點需要說明:褌屬於內衣,除了農夫、下級士兵等苦力者,或者因為貧窮買不起袴的人,其他人不會把褌直接穿在外面,尤其是地位高的人。

《史記》中記載過這樣一件事:

相如與俱之臨邛,盡賣其車騎,買一酒舍酤酒,而令文君當爐。相如身自著犢鼻褌,與保庸雜作,滌器於市中。卓王孫聞而恥之……卓王孫不得已,分予文君僮百人,錢百萬,及其嫁時衣被財物。文君乃與相如歸成都,買田宅,為富人。

水滸中,好漢們穿的“褌”,究竟是什麼樣?

焦恩俊飾演的司馬相如形象

司馬相如跟卓文君好了之後,富可敵國的卓王孫因為反對這門婚事,所以不願意給女兒錢。司馬相如本來就很窮,岳丈大人也不出錢,於是他就和卓文君開了酒店,每天司馬相如就穿著犢鼻褌,在外面擦洗酒器,很多人都能看到。

堂堂大作家,又是卓王孫的女婿,居然穿著犢鼻褌出來幹活,這事兒很快傳出去了。卓王孫覺得太丟人,於是給了女兒一大筆錢,從此小兩口就悠哉悠哉過日子了。

電影《王的盛宴》導演陸川,是個考據癖,他對項羽的服飾有過深入考究。網上有關於吳彥祖飾演的項羽衣甲分解圖,其中明確出現了犢鼻褌。

水滸中,好漢們穿的“褌”,究竟是什麼樣?

《王的盛宴》項羽衣甲分解圖

再說宋代的褌

唐宋時期,人們穿下身衣裳時,會先穿貼身的有襠的褌,再穿開襠的袴。褌屬於內褲,而袴屬於保護腿的褲子。這種穿衣順序,從顏師古的注可以發現。

袴謂脛衣也……袴之兩股曰襱。合襠謂之褌,最親身者也。——顏師古注《急就篇》

從當時的繪畫等資料中,我們可以一窺袴和褌的樣式。

水滸中,好漢們穿的“褌”,究竟是什麼樣?

唐代彩繪馴馬俑

唐代彩繪馴馬俑中,右側馴馬的男子,下半身正是這樣的穿著。其腿上最外一層穿的是開襠的袴,而裡面則有合襠的褌。

在北宋佚名之《百馬圖》中,出現了開襠的袴。下圖是《百馬圖》局部,下方中間有一男子,正在穿開襠的袴,可以發現,開襠的部分要穿在後面。1975年,南宋周瑀墓也曾出土過這種開襠的袴,與《百馬圖》中的開襠袴完全一樣。

水滸中,好漢們穿的“褌”,究竟是什麼樣?

《百馬圖》中穿開襠袴的人

不過,褌就很有趣了。

在趙孟頫的《浴馬圖》中可以發現,右邊洗馬者穿的正是有襠的褌,不過看起來更像是寬鬆的四角褲。但是,當我們看上面那個穿著粉紅色褌的騎馬小哥時,就會發現,這種褌其實前後大不一樣,其前面是兜襠布,後面則類似三角內褲一般,而且腰布寬大,能起到一定的遮蓋作用。在趙孟頫另一幅《花溪浴馬圖》中,也可以看到。

水滸中,好漢們穿的“褌”,究竟是什麼樣?

《浴馬圖》局部

水滸中,好漢們穿的“褌”,究竟是什麼樣?

《浴馬圖》穿褌人特寫

水滸中,好漢們穿的“褌”,究竟是什麼樣?

花溪浴馬圖

最後是水滸中的褌

央視版水滸中,在第37集,梁山水軍大敗高俅海鰍船時,出現了這種樣式的褌。從劇中可以發現,好漢們穿的褌前面是兜襠,後面則與今天的三角褲一樣,完全還原了宋代的褌。下面截圖,分別是褌的前面、側面和後面,比宋畫更明顯。

水滸中,好漢們穿的“褌”,究竟是什麼樣?

褌正面

水滸中,好漢們穿的“褌”,究竟是什麼樣?

褌側面

水滸中,好漢們穿的“褌”,究竟是什麼樣?

褌後面

由此可見,當年劇組真的很用心。當然,這只是一點,在其他方面,央視水滸考據得也很嚴謹。

水滸中,好漢們穿的“褌”,究竟是什麼樣?

新版水滸

​不過,新版水滸就沒這麼細緻了,78集,張順、李俊等人率領水軍下水,打算鑿通海鰍船時,好漢們穿的都是長褲,根本不是褌了。

參考資料:《水滸傳》《顛倒的真相——從中國古代褲子說起》《顏師古注<急就篇>》等。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