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 三位神機妙算人才

水滸傳 公孫勝 方臘 宋江 史海扁舟 2017-03-27

第一位 公孫勝

毋庸置疑,在《水滸傳》中除了大羅神仙以及張天師、羅真人、智長老這些半仙之外,入雲龍公孫勝絕對是獨拔頭籌的第一法師。看看公孫勝的戰績,便知道公孫勝水滸第一法師的威名是實至名歸,絕無水份。

公孫勝初出茅廬蘆葦蕩大敗何濤圍捕,高唐城前力挽狂瀾擊潰不可一世的高廉,芒碭山下大顯神通重挫狂妄自負的混世魔王,徵大遼術破賀重寶,滅田虎大敗喬道清輕取小光華,放眼《水滸傳》諸法師,誰人可與公孫一清爭鋒?公孫勝不但法力高超,而且頓悟世事的能力更為突出,當他覺察到晁宋之爭的隱憂之後,便從當年積極攛掇晁蓋劫取生辰綱的憤青變成了隱居世外的賢人,數度遊離在梁山集團之外。

宋江受招安後公孫勝回薊州出家。淮西平定後,遵師命辭別眾兄弟,功成身退,回家奉母,修習道術。如見首不見尾的入雲神龍,從此隱居在山林泉石之中。隱居時以每日作詩飲酒為樂 最後享年82歲。

水滸傳 三位神機妙算人才

第二位 喬道清

說完公孫勝,自然也該談談田虎手下的國師喬道清了。喬道清原名喬冽,“遇異人傳授幻術,能呼風喚雨,駕霧騰雲”,被田虎封做護國靈感真人。喬道清一出場便已經有了一代宗師的派頭,那種“一覽眾山小”的冷傲神情,那幅視樊瑞為無物、唯我獨尊的霸氣,以及在實戰中表現出來的超強能力,都遠遠地超過了早期的公孫勝。當年喬道清若是能如願投入羅真人門下,相信法術造詣必不在公孫勝之下。只可惜旁門左道出身的喬道清,終不是真人親傳弟子公孫勝的對手,最後兵敗降宋,更尷尬地投在本應為師兄的公孫勝門下為徒。

水滸傳 三位神機妙算人才

喬道清雖然在與公孫勝的對決中敗下陣來,但“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冷靜下來的喬道清擺脫了榮華富貴的虛華羈絆,在求仙問道中找到了自己人生的方向,最終投身於羅真人門下,得以善終。

第三位 靈應天師包道乙

說過田虎手下的國師喬道清,自然也該談談方臘手下的國師包道乙了,包道乙,登場回目第一百十七回《 睦州城箭射 鄧元覺,烏龍嶺神助 宋公明》原來這包道乙祖上是金華山中人,幼年出家,學左道之法。向後跟了方臘,謀叛造反,以邪作正。但遇交鋒,必使妖法害人。有一口 寶劍,號為玄天混元劍,能飛百步取人。協助方臘,行不仁之事。因此尊為靈應天師。為什麼包道乙會如此名列。

水滸傳 三位神機妙算人才

原因如下 第一,江南方臘國實力雄厚,作為方臘的國師,法力應接近於同屬四大寇的田虎國師喬冽;

其二,包道乙雖敗於樊瑞和宋江的連合作法之下,但宋江所念九天玄女經書作用不可忽視。因為此書畢竟是仙人所賜,法力絕對超群;

第三,當時包道乙過於託大,“拿著把交椅,坐在城頭上”,完全沒把對手放在眼裡,等到醒悟過來對手的實力後,“急待起身時”,又被意想不到的火炮擊中;第四,包天師教出的徒弟鄭彪都如此咄咄逼人,作為師父的包道乙絕不容小覷,只不過被秒殺於炮火之下,少了許多展現才華的機會(特別要注意,鄭彪是做到方臘的殿帥太尉後才跟著包道乙學法術的,極短的時間內能取得如此成就,足見當師父的水平。從此點上講,鄭彪與包道乙師徒有點類似於史進與王進師徒)。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