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守澤臨顏真卿《勤禮碑》對比圖

書法 顏真卿 王羲之 唐朝 聞是書畫 聞是書畫 2017-08-27

臨顏真卿《勤禮碑》

左邊是顏真卿《顏勤禮碑》原碑,右邊是張守澤所書。

張守澤臨顏真卿《勤禮碑》對比圖

臨《顏勤禮碑》創作談:

顏書沉凝源溯先秦,雄健恣肆得於漢魏北朝,丞晉人之氣韻,接六朝之精緻,故古拙於外,雄秀於內,細節法顯,中空而氣壯,實唐人自信,以容為大,集多種文化相互化育而成就盛唐之輝煌。既是顏書之幸,亦是時代之幸。

張守澤臨顏真卿《勤禮碑》對比圖

張守澤臨顏真卿《勤禮碑》對比圖

張守澤臨顏真卿《勤禮碑》對比圖

然沉忌拙、雄忌妄、氣忌躁、韻忌浮、精忌巧、法忌板、大容則忌不消化、不善消化,精華亦糟粕;善消化,糟粕亦精華。故大而能化者強,不化則大而無當、大而無用,是為傻大,是為肥豬。

張守澤臨顏真卿《勤禮碑》對比圖

張守澤臨顏真卿《勤禮碑》對比圖

張守澤臨顏真卿《勤禮碑》對比圖

所以善學顏書者,當容諸多矛盾於一體而善調,使之順、使之變、使之新,故餘於顏書各種基因上進行強化,重新組合,使技法的表現更為豐富,點畫的質感更具聯想的空間,在形式結構上以簡馭繁,個性突出,虛實分明而交錯,旋轉開合而呼應,法力森嚴而大度,氣象雍容而樸華,是以字大道亦大。

張守澤臨顏真卿《勤禮碑》對比圖

張守澤臨顏真卿《勤禮碑》對比圖

張守澤臨顏真卿《勤禮碑》對比圖

乍看似顏,細看非顏。每個零件已非零件,但精神氣概就是大顏,是謂國體。

張守澤臨顏真卿《勤禮碑》對比圖

張守澤臨顏真卿《勤禮碑》對比圖

張守澤臨顏真卿《勤禮碑》對比圖

餘學書三十年,潛研顏書,上溯求古淨,下探求空靈,消融百家而出入自由,方能出顏以新意。代表這個時代對顏書的闡釋,正所謂師其心不師其跡是也。

守澤。

張守澤臨顏真卿《勤禮碑》對比圖

張守澤臨顏真卿《勤禮碑》對比圖

臨顏真卿《勤禮碑》前言 張守澤 撰

中國書法史上,有兩座難以逾越的高峰,那就是晉代的王羲之與唐代的顏真卿。晉人偏安江表,精神內求,好談玄,崇虛,而心韻悠然。唐人疆域遼闊,抱負遠大,務實求真而崇尚理法。在風格上,他們各為優美與壯美的藝術典範。王羲之的最高成就是行書,最能代表王氏行書的作品是《蘭亭序》。顏真卿的最高成就是楷書,楷書的最高成就當推他晚年所書的《顏勤禮碑》。

張守澤臨顏真卿《勤禮碑》對比圖

張守澤臨顏真卿《勤禮碑》對比圖

張守澤臨顏真卿《勤禮碑》對比圖

顏真卿,字清臣,京兆萬年人,祖藉山東臨沂,他出身世家,深受儒家文化薰陶。歷仕玄宗、肅宗、代宗、德宗四朝,官至平原郡太守、吏部尚書、太子太師,封魯郡開國公。他親歷盛唐的輝煌與安史之亂,在這場盛極而衰的社會大變革中,他積極參與,深謀遠慮。在為平原太守時,他洞悉安祿山必反,表面上聚文人詩酒唱和,麻痺敵人窺探,暗地練兵籌糧,備戰伺之。安祿山反,叛軍勢大,唐軍望風披糜,獨顏氏聚一十八郡義兵奮力抗暴,挽狂瀾於既倒,他是非分明,理法有度,在爭座位帖中洋洋可見。他情感深沉,在屈鬱迸業的祭姪稿中感天泣地一洩無遺。正是他的才情契入了壯闊的時代風雲,成就了顏書莊嚴博大、渾厚清新的藝術風格,飽含著盛唐文化的氣象特徵而為千古典範。

張守澤臨顏真卿《勤禮碑》對比圖

張守澤臨顏真卿《勤禮碑》對比圖

張守澤臨顏真卿《勤禮碑》對比圖

《顏勤禮碑》於唐史無載,宋趙明誠《金石錄》有記,但無拓本傳世,此碑直到一九二二年出土,才得見天日。顏氏一生書碑極多,早期的《郭虛已碑》及《多寶塔碑》、《感應碑》受歐褚等書風影響,顯方嚴而秀潤。中期的《東方朔書贊》及《郭家廟》、《李玄靖》諸碑用筆結字已具肥壯開闊之特徵。中後期的顏家廟與麻姑仙壇碑之臻老辣生澀而雄渾之極,而晚期的《勤禮碑》則在磅礴氣象中蘊含雅正之韻。用筆則集篆籀隸用筆之大成而又新法別生,結體更是風雲開合而境界突變。顏書主筆突出、中側兼施、提按順逆取勢、大起大落,剛極柔顯,柔以韌用,方圓中見生猛,突兀中見和諧。空白處見氣象,落墨處見精神,一波三折的彈性節節生力,浩蕩迴旋,氣以送之,實古之未有,後繼亦難。

張守澤臨顏真卿《勤禮碑》對比圖

張守澤臨顏真卿《勤禮碑》對比圖

張守澤臨顏真卿《勤禮碑》對比圖

有人評顏書如耕牛,如田舍漢,以為笨憨傻陋,實未識顏書之三味。顏書之憨,乃以拙為巧,顏書之重,實血肉豐盈之健美。一個有靈性的生命之體,若以氣息導其關節脈絡,在有規律節奏的運動中就必然減輕重量而能靈活自如。因此,肥胖的楊貴妃可舞美妙的霓裳羽衣曲,大肚過膝的安祿山可跳精彩的胡旋舞。一個書家若用墨無骨,用線無氣,即使結構精巧,亦是枉有皮相,立而無神,經不得風霜雨雪。因而學習和欣賞顏書須有膽識氣量,力弱者不宜學,氣弱者不能學,無識無量者不敢學,學之亦邯鄲步。

張守澤臨顏真卿《勤禮碑》對比圖

張守澤臨顏真卿《勤禮碑》對比圖

張守澤臨顏真卿《勤禮碑》對比圖

《顏勤禮碑》因出土較晚,顏氏楷法的最高水平千餘年來無人得見。歷代學顏者多以肥濁之相面世,乏清剛雅正之內蘊。清末以前,精英分子無不學書,清末以後,精英分子不是向西學一邊倒,就是以革命為時尚,成為破壞舊文化的闖將。餘下的二三流文人受康南海影響,奉北碑為改造書法的指南,一味貶斥唐法,和冬烘先生的僵化帖學對書法在新的歷史遞變中並沒有起到好的建設作用。《勤禮碑》的出土正是社會動盪的戰亂年代,自然得不到應有的重視。二十世紀中期後,文化肅殺,直到八十年代初,在書法熱中此碑方引起注意。但在市場繁榮,名利物慾的刺激和展廳意識的導向下,都強調創新,倡導自我性靈之書寫,於是誰都願意自己是聰明的書法家,好跟著聰明的感覺走,輕視法理的嚴格訓練。即便有人說此碑妙處云云,但都不過說說而已,而不願深入實踐,更說不上對唐人法象恢宏,境闊意遠的深層認識。因而大多理論形式大氣而內容空乏,往往在概念上討論糾纏,甚至作出相反的結論。以至有的書家以濃墨重按,強行硬拖就是神力蒼茫,滿紙的習氣揮灑就是大氣磅礴,這與唐人的氣象境界相隔又何止萬千。

張守澤臨顏真卿《勤禮碑》對比圖

張守澤臨顏真卿《勤禮碑》對比圖

張守澤臨顏真卿《勤禮碑》對比圖

餘幼好塗鴉,而立之年始窺顏法,轉益歐虞褚柳,北碑漢隸,下至蘇黃米蔡,瘦金趙董,近代散之、啟功,再溯鐘王智永,顛醉二草,始舒筋活絡,於意韻法理有所了悟。然理解古人,非再現古人,魏晉悠然,時過境遷,斷碑殘簡只是先民的古樸。當下這個時代既不悠然,也不古樸,文化背景已從中國之中國進入世界之中國,文化信仰如今已價值多元,生存背景已是經濟快速發展,城市膨脹,自然惡化以及社會整體的道德淪喪。在這些諸多衝突的現實中,人們都有著不可迴避的依賴以適應新的潮流意志,併產生迥異於前人的思考與困惑,由此藝術的文化基因已突兀變化,審美的內涵亦隨之豐富,既形式多樣又變化快捷,轉眼即朽而意味深長。若王羲之、顏真卿在今天,他們還會抱著昨天的輝煌不放嗎?我想他們也回不去了,因為誰也不能在不同的時間踏入同一條河流,因而我們學習古人不是膜拜優孟衣冠,打造粉墨登場的外殼,而是汲取他們的精神營養,理解他們的生命情結在書法圖象中蘊含的寓意與深層渴求。踏踏實實由技入法、由法入理、由理入境、由境而道,如道曰逝,逝曰遠,遠曰返,返而明,至此,道技不二,心手合一,古今渾然,方能無愧於時代之書。

張守澤臨顏真卿《勤禮碑》對比圖

張守澤臨顏真卿《勤禮碑》對比圖

張守澤臨顏真卿《勤禮碑》對比圖

傳統是流動的生命之河,往往精華潛藏,糟粕亦隨波氾濫。我們當站在新的歷史高度,不受國家民族主義的侷限,將古今文明資源融匯提練,清除垃圾,方能為傳統之河注入活力,使之青春常在。如今書法認讀的實用性減退,但它具有的藝術觀賞性和承載的文化內涵卻有著千年的魅力和其它藝術不可比擬的包容性和普及性,它能寓豐富繁縟於快速簡便,直指人心而又神遊天外,它所具有的審美巨大空間使我們可以從多種角度和不同層面去理解創造。譬如書法點線不同與質感張力的豐富性,結構的三維造型及圖式隨機的多變性,和空間時序運動的節奏與旋轉折疊的韻律感,都值得我們作長期的深入研究和實踐,使我們的藝術感染既古老而清新,既典雅又超脫,使雄偉的更雄偉,優美的更優美,更為寧靜致遠而縹渺無涯,更為熱烈奔放而又遺世獨立。面對心血凝結的作品,不是朦朧的情緒書寫,而是藝術思維的覺醒;不是古調悠悠的筆墨循環,而是瀰淪空間的不同筆法,墨法和形式章法構成疊加的交響樂。使我們在夢幻情感的天地盡頭,追尋生命滄桑的祕密,在困惑人生道場中找到皈依的淨土,成為連接過去與未來的寵兒,而不是歷史的怪胎。

張守澤臨顏真卿《勤禮碑》對比圖

張守澤臨顏真卿《勤禮碑》對比圖

張守澤臨顏真卿《勤禮碑》對比圖

我書《勤禮碑》及歷史名碑名帖,是在尊古、疑古、破古而知古的過程中的重新詮釋,因而不是還原作品的亳發肖似,是希望於此更方便地理解原著,發掘他們意猶未盡的精神信息,亦是學習經典的修煉與昇華。

又曰:“行腳天涯,我亦非我,頌餘罪餘,由他去吧!”

張守澤臨顏真卿《勤禮碑》對比圖

張守澤臨顏真卿《勤禮碑》對比圖

張守澤臨顏真卿《勤禮碑》對比圖

我們的文化歷史有幾千年,與世界有生命的億萬年相比,時間雖短,但文明強悍。與未來的文明和時間相比,我們的就會顯得弱小而不堪一擊,不過時間之一瞬。但我們的心願很大,不受時間文明的侷限,那就是讓人性中對美好與光明的嚮往追求,用書法的藝術形式表現出來,流傳下去,這是我所願,我想亦是所有藝術所願。

張守澤臨顏真卿《勤禮碑》對比圖

張守澤臨顏真卿《勤禮碑》對比圖

張守澤臨顏真卿《勤禮碑》對比圖

顏勤禮碑,字原大不逾寸,約一千六百字,我書寫的方格為十三釐米,亦一千六百字,易十稿而成,時在二零零八年二月初九。前言二零零八年一月十五日完成於北京宋莊小堡。

張守澤臨顏真卿《勤禮碑》對比圖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