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書法其實只有一句話:越認真就越失敗,越是玩就越成功

書法 世說新語 歐陽修 藝術 龔自珍 書法微評 2019-05-30

《世說新語》裡有篇王子猷夜訪戴安道的故事。說在某個雪夜,王子猷忽然想念戴安道,於是經一夜行船,來到戴安道的門前,卻不見而返。問其原因,王子猷回答:“吾本乘興而行,興盡而返,何必見戴?”王子猷完全憑興致行事,真是有些與眾不同,甚至有些放誕不羈。

學習書法其實只有一句話:越認真就越失敗,越是玩就越成功

從某種意義上說,研習書法是一種生活方式,也是一種精神狀態。從事書法需要境界,有時就需要王子猷那樣的境界,何必入展?何必獲獎?何必加入什麼協會?有興趣則寫,無興趣則罷。只為實現自我精神需要而親近書法,何須生活在他人的“監視”之下?

學習書法其實只有一句話:越認真就越失敗,越是玩就越成功

如此無牽無掛、自由自在地走進書法,才是一種理想的方式,但這種方式在生活中實現起來很難。不是嗎?人們痴迷書法藝術,每天苦苦練習,沉湎於藝術的場景之中,是各有目的的。現在流行講機會,講效率,講成本核算。凡事先要算算投入與產出之比,看是否划算,所謂“磨穿鐵硯”、“十年寒窗”就變得不合時宜了。書法創作正在失去從容與優雅,變得急促起來。今天的人們,目迷五色,要抵抗流行與時尚很難。人們成天忙著掙錢,錢多固然是好事,但與書法進步並不一定成正比。想想也是,錢多者必然得想方設法消費,哪有更多的時間研究書法?

學習書法其實只有一句話:越認真就越失敗,越是玩就越成功

古人讀書有所感悟,忍不住了,只好著述。他們不是為著述而著述,不以“趨利”為目的。像龔自珍自嘲的“著書都為稻粱謀”,那是不得已而為之。許多古人也不為書法而書法,研習書法只不過是他們的一種生活狀態,是想讓日子過得更充實。歐陽修以平常之心看待書法,以為自己的書法不太好,“不能到古人佳處,若以為樂,則自是有餘”。他的目的很清楚,是怡悅身心,以研摹碑帖為樂,是一種輕鬆的藝術之旅。

學習書法其實只有一句話:越認真就越失敗,越是玩就越成功

你說書法能“脫俗”,人家不稀罕。今人像歐陽修那樣的並不多,更多的人是設置一個追求的目標,努力追趕,是為實現利益、為彰顯自我而鑽研書法。這是今人與古人的不同,正所謂“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將書法作為獲取生活資料的手段,這樣的行為自身,雖然也有意義,但容易使書法失去樂趣。今人賦予書法過多的使命,使整個書法過程充滿目的性和緊張感,為物性所累。

學習書法其實只有一句話:越認真就越失敗,越是玩就越成功

只講修身養性固然難行,可都明確地衝著某個目的而研習書法,也未免太可憐了。作為生活方式的書法,對財力要求並不太高,更多的是對心境和志趣的要求。因此,書法的理想狀態,不只需要習得精湛的技能,更需要培養高遠的志向與輕鬆的情緒。也就是說,要在快樂中書寫,通過書寫實現精神的愉悅,這才是書法的正途。想到這些,我才格外欣賞那些不為虛名實利、憑自家興趣而走進書法之人。

學習書法其實只有一句話:越認真就越失敗,越是玩就越成功

以尋找樂趣的眼光來審視書法,才可以說書法既是手段也是目的。現在擺在我們面前的問題是,這種兼具手段與目的的書法,並非隨時隨地都能獲得,也不是所有的書法人都能獲得。但審美趣味的培養、精神探索的意義是不能忽略的。“明窗淨几,筆硯紙墨,皆極精良,亦自是人生一樂”。適意是完全針對自己內心生活的。鼓搗書法是為了讓精神快樂,而不是為得失所牽絆。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王子猷那樣的境界,雖然不易達到,但我們可以“心嚮往之”,而且還是可以作出某些嘗試。

學習書法其實只有一句話:越認真就越失敗,越是玩就越成功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