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


"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趙雁君,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行書委員會副主任,浙江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副主席、書記處書記,浙江省書法 家協會副主席兼祕書長,研究館員,西泠印社社員。第九屆浙江省人大代表,第十屆浙江省政協委員,第十二屆浙江省人大代表。行草作品曾獲第四屆全國書法家作品展“三 等獎”,第四、五、六屆全國中青年書法家作品展“一等獎”;楷書作品曾獲第一屆全國楹聯書法大展“金獎”。分別獲中國書協、中國文聯“德藝雙馨”書法家、藝術家稱號及文 化部“優秀專家”稱號;獲中宣部、人事部、中國文聯授予“全 國中青年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稱號,享受省部級勞動模範待遇;獲中宣部“全國宣傳文化系統四個一批人才”稱號,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趙雁君,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行書委員會副主任,浙江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副主席、書記處書記,浙江省書法 家協會副主席兼祕書長,研究館員,西泠印社社員。第九屆浙江省人大代表,第十屆浙江省政協委員,第十二屆浙江省人大代表。行草作品曾獲第四屆全國書法家作品展“三 等獎”,第四、五、六屆全國中青年書法家作品展“一等獎”;楷書作品曾獲第一屆全國楹聯書法大展“金獎”。分別獲中國書協、中國文聯“德藝雙馨”書法家、藝術家稱號及文 化部“優秀專家”稱號;獲中宣部、人事部、中國文聯授予“全 國中青年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稱號,享受省部級勞動模範待遇;獲中宣部“全國宣傳文化系統四個一批人才”稱號,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依然 『代表』

依然『雁跡 』

——序趙雁君《山水雁跡》

文/斯舜威

趙雁君是當代一位頗具代表性的書家,也是一位值得關注與研究的書家。

十三年前,我曾寫過《趙雁君:一種代表》,談了我對趙雁君書法和“趙雁君現象”的初步感受。這些年來,我持續關注雁君的“動態”,也一直思考著當代書壇的“代表”問題。早就想寫“一種代表”的續篇,這次適逢《山水雁跡》出版,正好有機會再談談趙雁君,順便以雁君兄為個案,推而廣之,談談對當代書壇的一些看法。

"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趙雁君,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行書委員會副主任,浙江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副主席、書記處書記,浙江省書法 家協會副主席兼祕書長,研究館員,西泠印社社員。第九屆浙江省人大代表,第十屆浙江省政協委員,第十二屆浙江省人大代表。行草作品曾獲第四屆全國書法家作品展“三 等獎”,第四、五、六屆全國中青年書法家作品展“一等獎”;楷書作品曾獲第一屆全國楹聯書法大展“金獎”。分別獲中國書協、中國文聯“德藝雙馨”書法家、藝術家稱號及文 化部“優秀專家”稱號;獲中宣部、人事部、中國文聯授予“全 國中青年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稱號,享受省部級勞動模範待遇;獲中宣部“全國宣傳文化系統四個一批人才”稱號,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依然 『代表』

依然『雁跡 』

——序趙雁君《山水雁跡》

文/斯舜威

趙雁君是當代一位頗具代表性的書家,也是一位值得關注與研究的書家。

十三年前,我曾寫過《趙雁君:一種代表》,談了我對趙雁君書法和“趙雁君現象”的初步感受。這些年來,我持續關注雁君的“動態”,也一直思考著當代書壇的“代表”問題。早就想寫“一種代表”的續篇,這次適逢《山水雁跡》出版,正好有機會再談談趙雁君,順便以雁君兄為個案,推而廣之,談談對當代書壇的一些看法。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22-234×53cm×2

當然,自然必須談到:趙雁君,是否依然是“一種代表”?

我始終覺得,分析一位書法家是否能夠視為一個時代書法創作的“代表”,要把他的書學思想和創作實踐與時代緊密聯繫起來,以時代的大背景為參照系。而評價一位書法家的藝術地位高低,也要看他能夠在當代書法史上佔有什麼位置。2008 年,我曾在《書法》上發表過《誰能進入當代書法史》,我們觀察當代書壇,評論當代書法家,如果離開了“書法史” 的標準,沒有“史”的概念,則只能是泛泛而談。

"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趙雁君,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行書委員會副主任,浙江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副主席、書記處書記,浙江省書法 家協會副主席兼祕書長,研究館員,西泠印社社員。第九屆浙江省人大代表,第十屆浙江省政協委員,第十二屆浙江省人大代表。行草作品曾獲第四屆全國書法家作品展“三 等獎”,第四、五、六屆全國中青年書法家作品展“一等獎”;楷書作品曾獲第一屆全國楹聯書法大展“金獎”。分別獲中國書協、中國文聯“德藝雙馨”書法家、藝術家稱號及文 化部“優秀專家”稱號;獲中宣部、人事部、中國文聯授予“全 國中青年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稱號,享受省部級勞動模範待遇;獲中宣部“全國宣傳文化系統四個一批人才”稱號,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依然 『代表』

依然『雁跡 』

——序趙雁君《山水雁跡》

文/斯舜威

趙雁君是當代一位頗具代表性的書家,也是一位值得關注與研究的書家。

十三年前,我曾寫過《趙雁君:一種代表》,談了我對趙雁君書法和“趙雁君現象”的初步感受。這些年來,我持續關注雁君的“動態”,也一直思考著當代書壇的“代表”問題。早就想寫“一種代表”的續篇,這次適逢《山水雁跡》出版,正好有機會再談談趙雁君,順便以雁君兄為個案,推而廣之,談談對當代書壇的一些看法。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22-234×53cm×2

當然,自然必須談到:趙雁君,是否依然是“一種代表”?

我始終覺得,分析一位書法家是否能夠視為一個時代書法創作的“代表”,要把他的書學思想和創作實踐與時代緊密聯繫起來,以時代的大背景為參照系。而評價一位書法家的藝術地位高低,也要看他能夠在當代書法史上佔有什麼位置。2008 年,我曾在《書法》上發表過《誰能進入當代書法史》,我們觀察當代書壇,評論當代書法家,如果離開了“書法史” 的標準,沒有“史”的概念,則只能是泛泛而談。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25-232×53cm×2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當全國性的“書法運動”處於發軔狀態時,趙雁君藉助於一系列的“國展”“中青展”脫穎而出,成為“獲獎專業戶”,也奠定了他的“代表性”地位。“趙雁君現象”,既概括了他個人的書風,實際上也代表了一個群體,當時像他這樣的“弄潮兒”不止一個人, 他們確實引領了一個時代書風的新潮。

"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趙雁君,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行書委員會副主任,浙江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副主席、書記處書記,浙江省書法 家協會副主席兼祕書長,研究館員,西泠印社社員。第九屆浙江省人大代表,第十屆浙江省政協委員,第十二屆浙江省人大代表。行草作品曾獲第四屆全國書法家作品展“三 等獎”,第四、五、六屆全國中青年書法家作品展“一等獎”;楷書作品曾獲第一屆全國楹聯書法大展“金獎”。分別獲中國書協、中國文聯“德藝雙馨”書法家、藝術家稱號及文 化部“優秀專家”稱號;獲中宣部、人事部、中國文聯授予“全 國中青年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稱號,享受省部級勞動模範待遇;獲中宣部“全國宣傳文化系統四個一批人才”稱號,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依然 『代表』

依然『雁跡 』

——序趙雁君《山水雁跡》

文/斯舜威

趙雁君是當代一位頗具代表性的書家,也是一位值得關注與研究的書家。

十三年前,我曾寫過《趙雁君:一種代表》,談了我對趙雁君書法和“趙雁君現象”的初步感受。這些年來,我持續關注雁君的“動態”,也一直思考著當代書壇的“代表”問題。早就想寫“一種代表”的續篇,這次適逢《山水雁跡》出版,正好有機會再談談趙雁君,順便以雁君兄為個案,推而廣之,談談對當代書壇的一些看法。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22-234×53cm×2

當然,自然必須談到:趙雁君,是否依然是“一種代表”?

我始終覺得,分析一位書法家是否能夠視為一個時代書法創作的“代表”,要把他的書學思想和創作實踐與時代緊密聯繫起來,以時代的大背景為參照系。而評價一位書法家的藝術地位高低,也要看他能夠在當代書法史上佔有什麼位置。2008 年,我曾在《書法》上發表過《誰能進入當代書法史》,我們觀察當代書壇,評論當代書法家,如果離開了“書法史” 的標準,沒有“史”的概念,則只能是泛泛而談。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25-232×53cm×2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當全國性的“書法運動”處於發軔狀態時,趙雁君藉助於一系列的“國展”“中青展”脫穎而出,成為“獲獎專業戶”,也奠定了他的“代表性”地位。“趙雁君現象”,既概括了他個人的書風,實際上也代表了一個群體,當時像他這樣的“弄潮兒”不止一個人, 他們確實引領了一個時代書風的新潮。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27-46×34cm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當代中國的社會、經濟、文化發展發生了深刻變化,當代“書法運動”也不可避免地出現了許多新情況、新問題,再要想通過獲獎“贏得天下”,已經幾無可能。可以說,三十多年來的當代書壇,是風起雲湧的時代,也是急劇變革和分化的時代, 更是大浪淘沙的時代。當年的那個以“獲獎專業戶”為標誌的書法群體,也發生了分化,有的可能一直在吃老本,有的可能在書風探求上陷入了“激進”一途卻並未得到公眾認可,也有的可能已經漸行漸遠,淡出了大家的視線。時間沖刷了一切,也考驗了一切。

"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趙雁君,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行書委員會副主任,浙江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副主席、書記處書記,浙江省書法 家協會副主席兼祕書長,研究館員,西泠印社社員。第九屆浙江省人大代表,第十屆浙江省政協委員,第十二屆浙江省人大代表。行草作品曾獲第四屆全國書法家作品展“三 等獎”,第四、五、六屆全國中青年書法家作品展“一等獎”;楷書作品曾獲第一屆全國楹聯書法大展“金獎”。分別獲中國書協、中國文聯“德藝雙馨”書法家、藝術家稱號及文 化部“優秀專家”稱號;獲中宣部、人事部、中國文聯授予“全 國中青年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稱號,享受省部級勞動模範待遇;獲中宣部“全國宣傳文化系統四個一批人才”稱號,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依然 『代表』

依然『雁跡 』

——序趙雁君《山水雁跡》

文/斯舜威

趙雁君是當代一位頗具代表性的書家,也是一位值得關注與研究的書家。

十三年前,我曾寫過《趙雁君:一種代表》,談了我對趙雁君書法和“趙雁君現象”的初步感受。這些年來,我持續關注雁君的“動態”,也一直思考著當代書壇的“代表”問題。早就想寫“一種代表”的續篇,這次適逢《山水雁跡》出版,正好有機會再談談趙雁君,順便以雁君兄為個案,推而廣之,談談對當代書壇的一些看法。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22-234×53cm×2

當然,自然必須談到:趙雁君,是否依然是“一種代表”?

我始終覺得,分析一位書法家是否能夠視為一個時代書法創作的“代表”,要把他的書學思想和創作實踐與時代緊密聯繫起來,以時代的大背景為參照系。而評價一位書法家的藝術地位高低,也要看他能夠在當代書法史上佔有什麼位置。2008 年,我曾在《書法》上發表過《誰能進入當代書法史》,我們觀察當代書壇,評論當代書法家,如果離開了“書法史” 的標準,沒有“史”的概念,則只能是泛泛而談。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25-232×53cm×2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當全國性的“書法運動”處於發軔狀態時,趙雁君藉助於一系列的“國展”“中青展”脫穎而出,成為“獲獎專業戶”,也奠定了他的“代表性”地位。“趙雁君現象”,既概括了他個人的書風,實際上也代表了一個群體,當時像他這樣的“弄潮兒”不止一個人, 他們確實引領了一個時代書風的新潮。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27-46×34cm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當代中國的社會、經濟、文化發展發生了深刻變化,當代“書法運動”也不可避免地出現了許多新情況、新問題,再要想通過獲獎“贏得天下”,已經幾無可能。可以說,三十多年來的當代書壇,是風起雲湧的時代,也是急劇變革和分化的時代, 更是大浪淘沙的時代。當年的那個以“獲獎專業戶”為標誌的書法群體,也發生了分化,有的可能一直在吃老本,有的可能在書風探求上陷入了“激進”一途卻並未得到公眾認可,也有的可能已經漸行漸遠,淡出了大家的視線。時間沖刷了一切,也考驗了一切。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白雲山22x64cm

從面上看,全國性的書法熱潮催生了龐大的書法群體,由於社會構成、價值觀念、學養旨趣、審美追求等方面的差異,難免會產生諸多矛盾。比如“書法精英階層”與“書法草根階層” 之間的矛盾,後者總抱怨前者“壟斷”了書法資源,前者則覺得後者層次太低影響了書法的聲譽。此外,書法面臨商品經濟大潮衝擊,也衍生出諸多問題。

"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趙雁君,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行書委員會副主任,浙江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副主席、書記處書記,浙江省書法 家協會副主席兼祕書長,研究館員,西泠印社社員。第九屆浙江省人大代表,第十屆浙江省政協委員,第十二屆浙江省人大代表。行草作品曾獲第四屆全國書法家作品展“三 等獎”,第四、五、六屆全國中青年書法家作品展“一等獎”;楷書作品曾獲第一屆全國楹聯書法大展“金獎”。分別獲中國書協、中國文聯“德藝雙馨”書法家、藝術家稱號及文 化部“優秀專家”稱號;獲中宣部、人事部、中國文聯授予“全 國中青年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稱號,享受省部級勞動模範待遇;獲中宣部“全國宣傳文化系統四個一批人才”稱號,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依然 『代表』

依然『雁跡 』

——序趙雁君《山水雁跡》

文/斯舜威

趙雁君是當代一位頗具代表性的書家,也是一位值得關注與研究的書家。

十三年前,我曾寫過《趙雁君:一種代表》,談了我對趙雁君書法和“趙雁君現象”的初步感受。這些年來,我持續關注雁君的“動態”,也一直思考著當代書壇的“代表”問題。早就想寫“一種代表”的續篇,這次適逢《山水雁跡》出版,正好有機會再談談趙雁君,順便以雁君兄為個案,推而廣之,談談對當代書壇的一些看法。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22-234×53cm×2

當然,自然必須談到:趙雁君,是否依然是“一種代表”?

我始終覺得,分析一位書法家是否能夠視為一個時代書法創作的“代表”,要把他的書學思想和創作實踐與時代緊密聯繫起來,以時代的大背景為參照系。而評價一位書法家的藝術地位高低,也要看他能夠在當代書法史上佔有什麼位置。2008 年,我曾在《書法》上發表過《誰能進入當代書法史》,我們觀察當代書壇,評論當代書法家,如果離開了“書法史” 的標準,沒有“史”的概念,則只能是泛泛而談。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25-232×53cm×2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當全國性的“書法運動”處於發軔狀態時,趙雁君藉助於一系列的“國展”“中青展”脫穎而出,成為“獲獎專業戶”,也奠定了他的“代表性”地位。“趙雁君現象”,既概括了他個人的書風,實際上也代表了一個群體,當時像他這樣的“弄潮兒”不止一個人, 他們確實引領了一個時代書風的新潮。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27-46×34cm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當代中國的社會、經濟、文化發展發生了深刻變化,當代“書法運動”也不可避免地出現了許多新情況、新問題,再要想通過獲獎“贏得天下”,已經幾無可能。可以說,三十多年來的當代書壇,是風起雲湧的時代,也是急劇變革和分化的時代, 更是大浪淘沙的時代。當年的那個以“獲獎專業戶”為標誌的書法群體,也發生了分化,有的可能一直在吃老本,有的可能在書風探求上陷入了“激進”一途卻並未得到公眾認可,也有的可能已經漸行漸遠,淡出了大家的視線。時間沖刷了一切,也考驗了一切。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白雲山22x64cm

從面上看,全國性的書法熱潮催生了龐大的書法群體,由於社會構成、價值觀念、學養旨趣、審美追求等方面的差異,難免會產生諸多矛盾。比如“書法精英階層”與“書法草根階層” 之間的矛盾,後者總抱怨前者“壟斷”了書法資源,前者則覺得後者層次太低影響了書法的聲譽。此外,書法面臨商品經濟大潮衝擊,也衍生出諸多問題。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畢竟360x78cm

我覺得深層次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三方面:

一是“道”的問題,也即書法的社會功能問題。書法何為?書法到底只是文人達情適意的“餘事”,還是應該具備更多的社會功能,更好地為火熱的現實生活服務?這個問題也是“小我”與“大我”的關係問題。

二是“藝”的問題。這個問題包括書法的發展方向,包括對繼承和創新的把握,是“復古”“守舊”,還是與時俱進,在繼承中創新,還包括如何“拿來”和“走出去”等等。

"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趙雁君,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行書委員會副主任,浙江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副主席、書記處書記,浙江省書法 家協會副主席兼祕書長,研究館員,西泠印社社員。第九屆浙江省人大代表,第十屆浙江省政協委員,第十二屆浙江省人大代表。行草作品曾獲第四屆全國書法家作品展“三 等獎”,第四、五、六屆全國中青年書法家作品展“一等獎”;楷書作品曾獲第一屆全國楹聯書法大展“金獎”。分別獲中國書協、中國文聯“德藝雙馨”書法家、藝術家稱號及文 化部“優秀專家”稱號;獲中宣部、人事部、中國文聯授予“全 國中青年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稱號,享受省部級勞動模範待遇;獲中宣部“全國宣傳文化系統四個一批人才”稱號,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依然 『代表』

依然『雁跡 』

——序趙雁君《山水雁跡》

文/斯舜威

趙雁君是當代一位頗具代表性的書家,也是一位值得關注與研究的書家。

十三年前,我曾寫過《趙雁君:一種代表》,談了我對趙雁君書法和“趙雁君現象”的初步感受。這些年來,我持續關注雁君的“動態”,也一直思考著當代書壇的“代表”問題。早就想寫“一種代表”的續篇,這次適逢《山水雁跡》出版,正好有機會再談談趙雁君,順便以雁君兄為個案,推而廣之,談談對當代書壇的一些看法。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22-234×53cm×2

當然,自然必須談到:趙雁君,是否依然是“一種代表”?

我始終覺得,分析一位書法家是否能夠視為一個時代書法創作的“代表”,要把他的書學思想和創作實踐與時代緊密聯繫起來,以時代的大背景為參照系。而評價一位書法家的藝術地位高低,也要看他能夠在當代書法史上佔有什麼位置。2008 年,我曾在《書法》上發表過《誰能進入當代書法史》,我們觀察當代書壇,評論當代書法家,如果離開了“書法史” 的標準,沒有“史”的概念,則只能是泛泛而談。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25-232×53cm×2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當全國性的“書法運動”處於發軔狀態時,趙雁君藉助於一系列的“國展”“中青展”脫穎而出,成為“獲獎專業戶”,也奠定了他的“代表性”地位。“趙雁君現象”,既概括了他個人的書風,實際上也代表了一個群體,當時像他這樣的“弄潮兒”不止一個人, 他們確實引領了一個時代書風的新潮。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27-46×34cm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當代中國的社會、經濟、文化發展發生了深刻變化,當代“書法運動”也不可避免地出現了許多新情況、新問題,再要想通過獲獎“贏得天下”,已經幾無可能。可以說,三十多年來的當代書壇,是風起雲湧的時代,也是急劇變革和分化的時代, 更是大浪淘沙的時代。當年的那個以“獲獎專業戶”為標誌的書法群體,也發生了分化,有的可能一直在吃老本,有的可能在書風探求上陷入了“激進”一途卻並未得到公眾認可,也有的可能已經漸行漸遠,淡出了大家的視線。時間沖刷了一切,也考驗了一切。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白雲山22x64cm

從面上看,全國性的書法熱潮催生了龐大的書法群體,由於社會構成、價值觀念、學養旨趣、審美追求等方面的差異,難免會產生諸多矛盾。比如“書法精英階層”與“書法草根階層” 之間的矛盾,後者總抱怨前者“壟斷”了書法資源,前者則覺得後者層次太低影響了書法的聲譽。此外,書法面臨商品經濟大潮衝擊,也衍生出諸多問題。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畢竟360x78cm

我覺得深層次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三方面:

一是“道”的問題,也即書法的社會功能問題。書法何為?書法到底只是文人達情適意的“餘事”,還是應該具備更多的社會功能,更好地為火熱的現實生活服務?這個問題也是“小我”與“大我”的關係問題。

二是“藝”的問題。這個問題包括書法的發展方向,包括對繼承和創新的把握,是“復古”“守舊”,還是與時俱進,在繼承中創新,還包括如何“拿來”和“走出去”等等。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波上364cm×145cm

三是“趣”的問題。這個問題包括兩個層面,一是書法家隊伍整體素質的提高問題,包括如何提高學養、提高書法水準, 還包括在商品經濟大潮面前如何擺正位置,等等;二是書法家的藝術趣味問題,如何讓自己變得更加“有趣”,如何讓書法藝術變得更加“有趣”。古人提倡“琴棋書畫”,主要還是“意趣”和“情趣”,書法家和書法藝術如果缺少趣味,將是一件非常遺憾的事情。

"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趙雁君,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行書委員會副主任,浙江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副主席、書記處書記,浙江省書法 家協會副主席兼祕書長,研究館員,西泠印社社員。第九屆浙江省人大代表,第十屆浙江省政協委員,第十二屆浙江省人大代表。行草作品曾獲第四屆全國書法家作品展“三 等獎”,第四、五、六屆全國中青年書法家作品展“一等獎”;楷書作品曾獲第一屆全國楹聯書法大展“金獎”。分別獲中國書協、中國文聯“德藝雙馨”書法家、藝術家稱號及文 化部“優秀專家”稱號;獲中宣部、人事部、中國文聯授予“全 國中青年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稱號,享受省部級勞動模範待遇;獲中宣部“全國宣傳文化系統四個一批人才”稱號,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依然 『代表』

依然『雁跡 』

——序趙雁君《山水雁跡》

文/斯舜威

趙雁君是當代一位頗具代表性的書家,也是一位值得關注與研究的書家。

十三年前,我曾寫過《趙雁君:一種代表》,談了我對趙雁君書法和“趙雁君現象”的初步感受。這些年來,我持續關注雁君的“動態”,也一直思考著當代書壇的“代表”問題。早就想寫“一種代表”的續篇,這次適逢《山水雁跡》出版,正好有機會再談談趙雁君,順便以雁君兄為個案,推而廣之,談談對當代書壇的一些看法。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22-234×53cm×2

當然,自然必須談到:趙雁君,是否依然是“一種代表”?

我始終覺得,分析一位書法家是否能夠視為一個時代書法創作的“代表”,要把他的書學思想和創作實踐與時代緊密聯繫起來,以時代的大背景為參照系。而評價一位書法家的藝術地位高低,也要看他能夠在當代書法史上佔有什麼位置。2008 年,我曾在《書法》上發表過《誰能進入當代書法史》,我們觀察當代書壇,評論當代書法家,如果離開了“書法史” 的標準,沒有“史”的概念,則只能是泛泛而談。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25-232×53cm×2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當全國性的“書法運動”處於發軔狀態時,趙雁君藉助於一系列的“國展”“中青展”脫穎而出,成為“獲獎專業戶”,也奠定了他的“代表性”地位。“趙雁君現象”,既概括了他個人的書風,實際上也代表了一個群體,當時像他這樣的“弄潮兒”不止一個人, 他們確實引領了一個時代書風的新潮。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27-46×34cm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當代中國的社會、經濟、文化發展發生了深刻變化,當代“書法運動”也不可避免地出現了許多新情況、新問題,再要想通過獲獎“贏得天下”,已經幾無可能。可以說,三十多年來的當代書壇,是風起雲湧的時代,也是急劇變革和分化的時代, 更是大浪淘沙的時代。當年的那個以“獲獎專業戶”為標誌的書法群體,也發生了分化,有的可能一直在吃老本,有的可能在書風探求上陷入了“激進”一途卻並未得到公眾認可,也有的可能已經漸行漸遠,淡出了大家的視線。時間沖刷了一切,也考驗了一切。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白雲山22x64cm

從面上看,全國性的書法熱潮催生了龐大的書法群體,由於社會構成、價值觀念、學養旨趣、審美追求等方面的差異,難免會產生諸多矛盾。比如“書法精英階層”與“書法草根階層” 之間的矛盾,後者總抱怨前者“壟斷”了書法資源,前者則覺得後者層次太低影響了書法的聲譽。此外,書法面臨商品經濟大潮衝擊,也衍生出諸多問題。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畢竟360x78cm

我覺得深層次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三方面:

一是“道”的問題,也即書法的社會功能問題。書法何為?書法到底只是文人達情適意的“餘事”,還是應該具備更多的社會功能,更好地為火熱的現實生活服務?這個問題也是“小我”與“大我”的關係問題。

二是“藝”的問題。這個問題包括書法的發展方向,包括對繼承和創新的把握,是“復古”“守舊”,還是與時俱進,在繼承中創新,還包括如何“拿來”和“走出去”等等。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波上364cm×145cm

三是“趣”的問題。這個問題包括兩個層面,一是書法家隊伍整體素質的提高問題,包括如何提高學養、提高書法水準, 還包括在商品經濟大潮面前如何擺正位置,等等;二是書法家的藝術趣味問題,如何讓自己變得更加“有趣”,如何讓書法藝術變得更加“有趣”。古人提倡“琴棋書畫”,主要還是“意趣”和“情趣”,書法家和書法藝術如果缺少趣味,將是一件非常遺憾的事情。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春溪-180x61cm

我為何在評述趙雁君前要先簡略地談談上述這些“宏觀問題”?因為,這是每一位書法家都面臨的實際問題,作為代表性書家,起著標杆性的示範作用,更是無法迴避。接下來,就可以集中談談雁君兄了。

"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趙雁君,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行書委員會副主任,浙江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副主席、書記處書記,浙江省書法 家協會副主席兼祕書長,研究館員,西泠印社社員。第九屆浙江省人大代表,第十屆浙江省政協委員,第十二屆浙江省人大代表。行草作品曾獲第四屆全國書法家作品展“三 等獎”,第四、五、六屆全國中青年書法家作品展“一等獎”;楷書作品曾獲第一屆全國楹聯書法大展“金獎”。分別獲中國書協、中國文聯“德藝雙馨”書法家、藝術家稱號及文 化部“優秀專家”稱號;獲中宣部、人事部、中國文聯授予“全 國中青年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稱號,享受省部級勞動模範待遇;獲中宣部“全國宣傳文化系統四個一批人才”稱號,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依然 『代表』

依然『雁跡 』

——序趙雁君《山水雁跡》

文/斯舜威

趙雁君是當代一位頗具代表性的書家,也是一位值得關注與研究的書家。

十三年前,我曾寫過《趙雁君:一種代表》,談了我對趙雁君書法和“趙雁君現象”的初步感受。這些年來,我持續關注雁君的“動態”,也一直思考著當代書壇的“代表”問題。早就想寫“一種代表”的續篇,這次適逢《山水雁跡》出版,正好有機會再談談趙雁君,順便以雁君兄為個案,推而廣之,談談對當代書壇的一些看法。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22-234×53cm×2

當然,自然必須談到:趙雁君,是否依然是“一種代表”?

我始終覺得,分析一位書法家是否能夠視為一個時代書法創作的“代表”,要把他的書學思想和創作實踐與時代緊密聯繫起來,以時代的大背景為參照系。而評價一位書法家的藝術地位高低,也要看他能夠在當代書法史上佔有什麼位置。2008 年,我曾在《書法》上發表過《誰能進入當代書法史》,我們觀察當代書壇,評論當代書法家,如果離開了“書法史” 的標準,沒有“史”的概念,則只能是泛泛而談。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25-232×53cm×2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當全國性的“書法運動”處於發軔狀態時,趙雁君藉助於一系列的“國展”“中青展”脫穎而出,成為“獲獎專業戶”,也奠定了他的“代表性”地位。“趙雁君現象”,既概括了他個人的書風,實際上也代表了一個群體,當時像他這樣的“弄潮兒”不止一個人, 他們確實引領了一個時代書風的新潮。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27-46×34cm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當代中國的社會、經濟、文化發展發生了深刻變化,當代“書法運動”也不可避免地出現了許多新情況、新問題,再要想通過獲獎“贏得天下”,已經幾無可能。可以說,三十多年來的當代書壇,是風起雲湧的時代,也是急劇變革和分化的時代, 更是大浪淘沙的時代。當年的那個以“獲獎專業戶”為標誌的書法群體,也發生了分化,有的可能一直在吃老本,有的可能在書風探求上陷入了“激進”一途卻並未得到公眾認可,也有的可能已經漸行漸遠,淡出了大家的視線。時間沖刷了一切,也考驗了一切。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白雲山22x64cm

從面上看,全國性的書法熱潮催生了龐大的書法群體,由於社會構成、價值觀念、學養旨趣、審美追求等方面的差異,難免會產生諸多矛盾。比如“書法精英階層”與“書法草根階層” 之間的矛盾,後者總抱怨前者“壟斷”了書法資源,前者則覺得後者層次太低影響了書法的聲譽。此外,書法面臨商品經濟大潮衝擊,也衍生出諸多問題。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畢竟360x78cm

我覺得深層次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三方面:

一是“道”的問題,也即書法的社會功能問題。書法何為?書法到底只是文人達情適意的“餘事”,還是應該具備更多的社會功能,更好地為火熱的現實生活服務?這個問題也是“小我”與“大我”的關係問題。

二是“藝”的問題。這個問題包括書法的發展方向,包括對繼承和創新的把握,是“復古”“守舊”,還是與時俱進,在繼承中創新,還包括如何“拿來”和“走出去”等等。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波上364cm×145cm

三是“趣”的問題。這個問題包括兩個層面,一是書法家隊伍整體素質的提高問題,包括如何提高學養、提高書法水準, 還包括在商品經濟大潮面前如何擺正位置,等等;二是書法家的藝術趣味問題,如何讓自己變得更加“有趣”,如何讓書法藝術變得更加“有趣”。古人提倡“琴棋書畫”,主要還是“意趣”和“情趣”,書法家和書法藝術如果缺少趣味,將是一件非常遺憾的事情。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春溪-180x61cm

我為何在評述趙雁君前要先簡略地談談上述這些“宏觀問題”?因為,這是每一位書法家都面臨的實際問題,作為代表性書家,起著標杆性的示範作用,更是無法迴避。接下來,就可以集中談談雁君兄了。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風靜138x69cm

坦率而言,自從寫了《趙雁君:一種代表》之後,我有時對他也有些不解,主要集中在兩個“不解”上:一是不解他為何經年累月地把大量的時間都用於書協工作和其他社會活動上,須知,年紀輕輕就功成名就,正處於創作的黃金時期, 時間非常寶貴。熟悉雁君的人都知道,他是工作狂,而且一貫如此, 跟著他乾的人都叫苦不迭,他則樂此不疲。我曾當面說他“勞碌命”, 勸他應該多給自己一些時間,用不著把工作節奏安排得如此緊張,忙了自己,也累了別人,個人創作多了,也是一種社會貢獻。他則依然故我,依然一心撲在書協工作和公益事業上。

"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趙雁君,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行書委員會副主任,浙江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副主席、書記處書記,浙江省書法 家協會副主席兼祕書長,研究館員,西泠印社社員。第九屆浙江省人大代表,第十屆浙江省政協委員,第十二屆浙江省人大代表。行草作品曾獲第四屆全國書法家作品展“三 等獎”,第四、五、六屆全國中青年書法家作品展“一等獎”;楷書作品曾獲第一屆全國楹聯書法大展“金獎”。分別獲中國書協、中國文聯“德藝雙馨”書法家、藝術家稱號及文 化部“優秀專家”稱號;獲中宣部、人事部、中國文聯授予“全 國中青年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稱號,享受省部級勞動模範待遇;獲中宣部“全國宣傳文化系統四個一批人才”稱號,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依然 『代表』

依然『雁跡 』

——序趙雁君《山水雁跡》

文/斯舜威

趙雁君是當代一位頗具代表性的書家,也是一位值得關注與研究的書家。

十三年前,我曾寫過《趙雁君:一種代表》,談了我對趙雁君書法和“趙雁君現象”的初步感受。這些年來,我持續關注雁君的“動態”,也一直思考著當代書壇的“代表”問題。早就想寫“一種代表”的續篇,這次適逢《山水雁跡》出版,正好有機會再談談趙雁君,順便以雁君兄為個案,推而廣之,談談對當代書壇的一些看法。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22-234×53cm×2

當然,自然必須談到:趙雁君,是否依然是“一種代表”?

我始終覺得,分析一位書法家是否能夠視為一個時代書法創作的“代表”,要把他的書學思想和創作實踐與時代緊密聯繫起來,以時代的大背景為參照系。而評價一位書法家的藝術地位高低,也要看他能夠在當代書法史上佔有什麼位置。2008 年,我曾在《書法》上發表過《誰能進入當代書法史》,我們觀察當代書壇,評論當代書法家,如果離開了“書法史” 的標準,沒有“史”的概念,則只能是泛泛而談。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25-232×53cm×2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當全國性的“書法運動”處於發軔狀態時,趙雁君藉助於一系列的“國展”“中青展”脫穎而出,成為“獲獎專業戶”,也奠定了他的“代表性”地位。“趙雁君現象”,既概括了他個人的書風,實際上也代表了一個群體,當時像他這樣的“弄潮兒”不止一個人, 他們確實引領了一個時代書風的新潮。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27-46×34cm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當代中國的社會、經濟、文化發展發生了深刻變化,當代“書法運動”也不可避免地出現了許多新情況、新問題,再要想通過獲獎“贏得天下”,已經幾無可能。可以說,三十多年來的當代書壇,是風起雲湧的時代,也是急劇變革和分化的時代, 更是大浪淘沙的時代。當年的那個以“獲獎專業戶”為標誌的書法群體,也發生了分化,有的可能一直在吃老本,有的可能在書風探求上陷入了“激進”一途卻並未得到公眾認可,也有的可能已經漸行漸遠,淡出了大家的視線。時間沖刷了一切,也考驗了一切。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白雲山22x64cm

從面上看,全國性的書法熱潮催生了龐大的書法群體,由於社會構成、價值觀念、學養旨趣、審美追求等方面的差異,難免會產生諸多矛盾。比如“書法精英階層”與“書法草根階層” 之間的矛盾,後者總抱怨前者“壟斷”了書法資源,前者則覺得後者層次太低影響了書法的聲譽。此外,書法面臨商品經濟大潮衝擊,也衍生出諸多問題。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畢竟360x78cm

我覺得深層次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三方面:

一是“道”的問題,也即書法的社會功能問題。書法何為?書法到底只是文人達情適意的“餘事”,還是應該具備更多的社會功能,更好地為火熱的現實生活服務?這個問題也是“小我”與“大我”的關係問題。

二是“藝”的問題。這個問題包括書法的發展方向,包括對繼承和創新的把握,是“復古”“守舊”,還是與時俱進,在繼承中創新,還包括如何“拿來”和“走出去”等等。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波上364cm×145cm

三是“趣”的問題。這個問題包括兩個層面,一是書法家隊伍整體素質的提高問題,包括如何提高學養、提高書法水準, 還包括在商品經濟大潮面前如何擺正位置,等等;二是書法家的藝術趣味問題,如何讓自己變得更加“有趣”,如何讓書法藝術變得更加“有趣”。古人提倡“琴棋書畫”,主要還是“意趣”和“情趣”,書法家和書法藝術如果缺少趣味,將是一件非常遺憾的事情。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春溪-180x61cm

我為何在評述趙雁君前要先簡略地談談上述這些“宏觀問題”?因為,這是每一位書法家都面臨的實際問題,作為代表性書家,起著標杆性的示範作用,更是無法迴避。接下來,就可以集中談談雁君兄了。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風靜138x69cm

坦率而言,自從寫了《趙雁君:一種代表》之後,我有時對他也有些不解,主要集中在兩個“不解”上:一是不解他為何經年累月地把大量的時間都用於書協工作和其他社會活動上,須知,年紀輕輕就功成名就,正處於創作的黃金時期, 時間非常寶貴。熟悉雁君的人都知道,他是工作狂,而且一貫如此, 跟著他乾的人都叫苦不迭,他則樂此不疲。我曾當面說他“勞碌命”, 勸他應該多給自己一些時間,用不著把工作節奏安排得如此緊張,忙了自己,也累了別人,個人創作多了,也是一種社會貢獻。他則依然故我,依然一心撲在書協工作和公益事業上。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沽灑179x38cm

二是這些年來書壇處於活躍期,也處於分化期,或曰激烈震盪期,作為引人注目的“代表性人物”,他如何應對?書法的繼承和發展是一個持久的命題,有的書家過分強調“創新”,過分“彰顯”自我,從理論和創作都顯得比較偏激,引起了書法界同道的爭議。其實,除了個別書家是為了自我炒作而故作驚世駭俗之舉,有不少書家確實也是為了嘗試自我超越而進行的探索性行為。“超越自我”是一件十分艱難而不得不做的事情,無法超越,就意味著止步不前,甚至退步滑坡。他們的激進之舉,雖然效果不盡如人意,但其動機還是應該體諒的。那麼,雁君選擇怎樣的姿態來實現自我超越呢?在相當長的時間裡,他似乎非常沉得住氣,沒有什麼“動作”。

"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趙雁君,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行書委員會副主任,浙江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副主席、書記處書記,浙江省書法 家協會副主席兼祕書長,研究館員,西泠印社社員。第九屆浙江省人大代表,第十屆浙江省政協委員,第十二屆浙江省人大代表。行草作品曾獲第四屆全國書法家作品展“三 等獎”,第四、五、六屆全國中青年書法家作品展“一等獎”;楷書作品曾獲第一屆全國楹聯書法大展“金獎”。分別獲中國書協、中國文聯“德藝雙馨”書法家、藝術家稱號及文 化部“優秀專家”稱號;獲中宣部、人事部、中國文聯授予“全 國中青年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稱號,享受省部級勞動模範待遇;獲中宣部“全國宣傳文化系統四個一批人才”稱號,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依然 『代表』

依然『雁跡 』

——序趙雁君《山水雁跡》

文/斯舜威

趙雁君是當代一位頗具代表性的書家,也是一位值得關注與研究的書家。

十三年前,我曾寫過《趙雁君:一種代表》,談了我對趙雁君書法和“趙雁君現象”的初步感受。這些年來,我持續關注雁君的“動態”,也一直思考著當代書壇的“代表”問題。早就想寫“一種代表”的續篇,這次適逢《山水雁跡》出版,正好有機會再談談趙雁君,順便以雁君兄為個案,推而廣之,談談對當代書壇的一些看法。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22-234×53cm×2

當然,自然必須談到:趙雁君,是否依然是“一種代表”?

我始終覺得,分析一位書法家是否能夠視為一個時代書法創作的“代表”,要把他的書學思想和創作實踐與時代緊密聯繫起來,以時代的大背景為參照系。而評價一位書法家的藝術地位高低,也要看他能夠在當代書法史上佔有什麼位置。2008 年,我曾在《書法》上發表過《誰能進入當代書法史》,我們觀察當代書壇,評論當代書法家,如果離開了“書法史” 的標準,沒有“史”的概念,則只能是泛泛而談。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25-232×53cm×2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當全國性的“書法運動”處於發軔狀態時,趙雁君藉助於一系列的“國展”“中青展”脫穎而出,成為“獲獎專業戶”,也奠定了他的“代表性”地位。“趙雁君現象”,既概括了他個人的書風,實際上也代表了一個群體,當時像他這樣的“弄潮兒”不止一個人, 他們確實引領了一個時代書風的新潮。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27-46×34cm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當代中國的社會、經濟、文化發展發生了深刻變化,當代“書法運動”也不可避免地出現了許多新情況、新問題,再要想通過獲獎“贏得天下”,已經幾無可能。可以說,三十多年來的當代書壇,是風起雲湧的時代,也是急劇變革和分化的時代, 更是大浪淘沙的時代。當年的那個以“獲獎專業戶”為標誌的書法群體,也發生了分化,有的可能一直在吃老本,有的可能在書風探求上陷入了“激進”一途卻並未得到公眾認可,也有的可能已經漸行漸遠,淡出了大家的視線。時間沖刷了一切,也考驗了一切。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白雲山22x64cm

從面上看,全國性的書法熱潮催生了龐大的書法群體,由於社會構成、價值觀念、學養旨趣、審美追求等方面的差異,難免會產生諸多矛盾。比如“書法精英階層”與“書法草根階層” 之間的矛盾,後者總抱怨前者“壟斷”了書法資源,前者則覺得後者層次太低影響了書法的聲譽。此外,書法面臨商品經濟大潮衝擊,也衍生出諸多問題。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畢竟360x78cm

我覺得深層次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三方面:

一是“道”的問題,也即書法的社會功能問題。書法何為?書法到底只是文人達情適意的“餘事”,還是應該具備更多的社會功能,更好地為火熱的現實生活服務?這個問題也是“小我”與“大我”的關係問題。

二是“藝”的問題。這個問題包括書法的發展方向,包括對繼承和創新的把握,是“復古”“守舊”,還是與時俱進,在繼承中創新,還包括如何“拿來”和“走出去”等等。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波上364cm×145cm

三是“趣”的問題。這個問題包括兩個層面,一是書法家隊伍整體素質的提高問題,包括如何提高學養、提高書法水準, 還包括在商品經濟大潮面前如何擺正位置,等等;二是書法家的藝術趣味問題,如何讓自己變得更加“有趣”,如何讓書法藝術變得更加“有趣”。古人提倡“琴棋書畫”,主要還是“意趣”和“情趣”,書法家和書法藝術如果缺少趣味,將是一件非常遺憾的事情。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春溪-180x61cm

我為何在評述趙雁君前要先簡略地談談上述這些“宏觀問題”?因為,這是每一位書法家都面臨的實際問題,作為代表性書家,起著標杆性的示範作用,更是無法迴避。接下來,就可以集中談談雁君兄了。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風靜138x69cm

坦率而言,自從寫了《趙雁君:一種代表》之後,我有時對他也有些不解,主要集中在兩個“不解”上:一是不解他為何經年累月地把大量的時間都用於書協工作和其他社會活動上,須知,年紀輕輕就功成名就,正處於創作的黃金時期, 時間非常寶貴。熟悉雁君的人都知道,他是工作狂,而且一貫如此, 跟著他乾的人都叫苦不迭,他則樂此不疲。我曾當面說他“勞碌命”, 勸他應該多給自己一些時間,用不著把工作節奏安排得如此緊張,忙了自己,也累了別人,個人創作多了,也是一種社會貢獻。他則依然故我,依然一心撲在書協工作和公益事業上。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沽灑179x38cm

二是這些年來書壇處於活躍期,也處於分化期,或曰激烈震盪期,作為引人注目的“代表性人物”,他如何應對?書法的繼承和發展是一個持久的命題,有的書家過分強調“創新”,過分“彰顯”自我,從理論和創作都顯得比較偏激,引起了書法界同道的爭議。其實,除了個別書家是為了自我炒作而故作驚世駭俗之舉,有不少書家確實也是為了嘗試自我超越而進行的探索性行為。“超越自我”是一件十分艱難而不得不做的事情,無法超越,就意味著止步不前,甚至退步滑坡。他們的激進之舉,雖然效果不盡如人意,但其動機還是應該體諒的。那麼,雁君選擇怎樣的姿態來實現自我超越呢?在相當長的時間裡,他似乎非常沉得住氣,沒有什麼“動作”。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海不地無179x32cmx2

我在浙江美術館工作時,曾邀約雁君兄舉辦展覽,覺得他2006年在中國美術館舉辦“山陰道上行”展覽、2008 年在老家諸暨舉辦“雁行暨陽”展覽之後,時隔十年左右,應該集中展示一下他的最新創作成果。我在內心,也有想通過展覽解開上面“兩個謎團”的意思。後來因為種種原因沒有實施,但他對我說:“展覽雖然不搞,創作還是要搞的,我會按照我的追求,創作一批書法作品。”

"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趙雁君,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行書委員會副主任,浙江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副主席、書記處書記,浙江省書法 家協會副主席兼祕書長,研究館員,西泠印社社員。第九屆浙江省人大代表,第十屆浙江省政協委員,第十二屆浙江省人大代表。行草作品曾獲第四屆全國書法家作品展“三 等獎”,第四、五、六屆全國中青年書法家作品展“一等獎”;楷書作品曾獲第一屆全國楹聯書法大展“金獎”。分別獲中國書協、中國文聯“德藝雙馨”書法家、藝術家稱號及文 化部“優秀專家”稱號;獲中宣部、人事部、中國文聯授予“全 國中青年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稱號,享受省部級勞動模範待遇;獲中宣部“全國宣傳文化系統四個一批人才”稱號,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依然 『代表』

依然『雁跡 』

——序趙雁君《山水雁跡》

文/斯舜威

趙雁君是當代一位頗具代表性的書家,也是一位值得關注與研究的書家。

十三年前,我曾寫過《趙雁君:一種代表》,談了我對趙雁君書法和“趙雁君現象”的初步感受。這些年來,我持續關注雁君的“動態”,也一直思考著當代書壇的“代表”問題。早就想寫“一種代表”的續篇,這次適逢《山水雁跡》出版,正好有機會再談談趙雁君,順便以雁君兄為個案,推而廣之,談談對當代書壇的一些看法。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22-234×53cm×2

當然,自然必須談到:趙雁君,是否依然是“一種代表”?

我始終覺得,分析一位書法家是否能夠視為一個時代書法創作的“代表”,要把他的書學思想和創作實踐與時代緊密聯繫起來,以時代的大背景為參照系。而評價一位書法家的藝術地位高低,也要看他能夠在當代書法史上佔有什麼位置。2008 年,我曾在《書法》上發表過《誰能進入當代書法史》,我們觀察當代書壇,評論當代書法家,如果離開了“書法史” 的標準,沒有“史”的概念,則只能是泛泛而談。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25-232×53cm×2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當全國性的“書法運動”處於發軔狀態時,趙雁君藉助於一系列的“國展”“中青展”脫穎而出,成為“獲獎專業戶”,也奠定了他的“代表性”地位。“趙雁君現象”,既概括了他個人的書風,實際上也代表了一個群體,當時像他這樣的“弄潮兒”不止一個人, 他們確實引領了一個時代書風的新潮。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27-46×34cm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當代中國的社會、經濟、文化發展發生了深刻變化,當代“書法運動”也不可避免地出現了許多新情況、新問題,再要想通過獲獎“贏得天下”,已經幾無可能。可以說,三十多年來的當代書壇,是風起雲湧的時代,也是急劇變革和分化的時代, 更是大浪淘沙的時代。當年的那個以“獲獎專業戶”為標誌的書法群體,也發生了分化,有的可能一直在吃老本,有的可能在書風探求上陷入了“激進”一途卻並未得到公眾認可,也有的可能已經漸行漸遠,淡出了大家的視線。時間沖刷了一切,也考驗了一切。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白雲山22x64cm

從面上看,全國性的書法熱潮催生了龐大的書法群體,由於社會構成、價值觀念、學養旨趣、審美追求等方面的差異,難免會產生諸多矛盾。比如“書法精英階層”與“書法草根階層” 之間的矛盾,後者總抱怨前者“壟斷”了書法資源,前者則覺得後者層次太低影響了書法的聲譽。此外,書法面臨商品經濟大潮衝擊,也衍生出諸多問題。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畢竟360x78cm

我覺得深層次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三方面:

一是“道”的問題,也即書法的社會功能問題。書法何為?書法到底只是文人達情適意的“餘事”,還是應該具備更多的社會功能,更好地為火熱的現實生活服務?這個問題也是“小我”與“大我”的關係問題。

二是“藝”的問題。這個問題包括書法的發展方向,包括對繼承和創新的把握,是“復古”“守舊”,還是與時俱進,在繼承中創新,還包括如何“拿來”和“走出去”等等。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波上364cm×145cm

三是“趣”的問題。這個問題包括兩個層面,一是書法家隊伍整體素質的提高問題,包括如何提高學養、提高書法水準, 還包括在商品經濟大潮面前如何擺正位置,等等;二是書法家的藝術趣味問題,如何讓自己變得更加“有趣”,如何讓書法藝術變得更加“有趣”。古人提倡“琴棋書畫”,主要還是“意趣”和“情趣”,書法家和書法藝術如果缺少趣味,將是一件非常遺憾的事情。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春溪-180x61cm

我為何在評述趙雁君前要先簡略地談談上述這些“宏觀問題”?因為,這是每一位書法家都面臨的實際問題,作為代表性書家,起著標杆性的示範作用,更是無法迴避。接下來,就可以集中談談雁君兄了。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風靜138x69cm

坦率而言,自從寫了《趙雁君:一種代表》之後,我有時對他也有些不解,主要集中在兩個“不解”上:一是不解他為何經年累月地把大量的時間都用於書協工作和其他社會活動上,須知,年紀輕輕就功成名就,正處於創作的黃金時期, 時間非常寶貴。熟悉雁君的人都知道,他是工作狂,而且一貫如此, 跟著他乾的人都叫苦不迭,他則樂此不疲。我曾當面說他“勞碌命”, 勸他應該多給自己一些時間,用不著把工作節奏安排得如此緊張,忙了自己,也累了別人,個人創作多了,也是一種社會貢獻。他則依然故我,依然一心撲在書協工作和公益事業上。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沽灑179x38cm

二是這些年來書壇處於活躍期,也處於分化期,或曰激烈震盪期,作為引人注目的“代表性人物”,他如何應對?書法的繼承和發展是一個持久的命題,有的書家過分強調“創新”,過分“彰顯”自我,從理論和創作都顯得比較偏激,引起了書法界同道的爭議。其實,除了個別書家是為了自我炒作而故作驚世駭俗之舉,有不少書家確實也是為了嘗試自我超越而進行的探索性行為。“超越自我”是一件十分艱難而不得不做的事情,無法超越,就意味著止步不前,甚至退步滑坡。他們的激進之舉,雖然效果不盡如人意,但其動機還是應該體諒的。那麼,雁君選擇怎樣的姿態來實現自我超越呢?在相當長的時間裡,他似乎非常沉得住氣,沒有什麼“動作”。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海不地無179x32cmx2

我在浙江美術館工作時,曾邀約雁君兄舉辦展覽,覺得他2006年在中國美術館舉辦“山陰道上行”展覽、2008 年在老家諸暨舉辦“雁行暨陽”展覽之後,時隔十年左右,應該集中展示一下他的最新創作成果。我在內心,也有想通過展覽解開上面“兩個謎團”的意思。後來因為種種原因沒有實施,但他對我說:“展覽雖然不搞,創作還是要搞的,我會按照我的追求,創作一批書法作品。”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海客33x41x6cm

於是我知道,他白天為工作上的事情忙得一塌糊塗,但夜深人靜時,始終沒有忘記他的摯愛,始終在堅持臨摹與創作。

"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趙雁君,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行書委員會副主任,浙江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副主席、書記處書記,浙江省書法 家協會副主席兼祕書長,研究館員,西泠印社社員。第九屆浙江省人大代表,第十屆浙江省政協委員,第十二屆浙江省人大代表。行草作品曾獲第四屆全國書法家作品展“三 等獎”,第四、五、六屆全國中青年書法家作品展“一等獎”;楷書作品曾獲第一屆全國楹聯書法大展“金獎”。分別獲中國書協、中國文聯“德藝雙馨”書法家、藝術家稱號及文 化部“優秀專家”稱號;獲中宣部、人事部、中國文聯授予“全 國中青年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稱號,享受省部級勞動模範待遇;獲中宣部“全國宣傳文化系統四個一批人才”稱號,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依然 『代表』

依然『雁跡 』

——序趙雁君《山水雁跡》

文/斯舜威

趙雁君是當代一位頗具代表性的書家,也是一位值得關注與研究的書家。

十三年前,我曾寫過《趙雁君:一種代表》,談了我對趙雁君書法和“趙雁君現象”的初步感受。這些年來,我持續關注雁君的“動態”,也一直思考著當代書壇的“代表”問題。早就想寫“一種代表”的續篇,這次適逢《山水雁跡》出版,正好有機會再談談趙雁君,順便以雁君兄為個案,推而廣之,談談對當代書壇的一些看法。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22-234×53cm×2

當然,自然必須談到:趙雁君,是否依然是“一種代表”?

我始終覺得,分析一位書法家是否能夠視為一個時代書法創作的“代表”,要把他的書學思想和創作實踐與時代緊密聯繫起來,以時代的大背景為參照系。而評價一位書法家的藝術地位高低,也要看他能夠在當代書法史上佔有什麼位置。2008 年,我曾在《書法》上發表過《誰能進入當代書法史》,我們觀察當代書壇,評論當代書法家,如果離開了“書法史” 的標準,沒有“史”的概念,則只能是泛泛而談。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25-232×53cm×2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當全國性的“書法運動”處於發軔狀態時,趙雁君藉助於一系列的“國展”“中青展”脫穎而出,成為“獲獎專業戶”,也奠定了他的“代表性”地位。“趙雁君現象”,既概括了他個人的書風,實際上也代表了一個群體,當時像他這樣的“弄潮兒”不止一個人, 他們確實引領了一個時代書風的新潮。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27-46×34cm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當代中國的社會、經濟、文化發展發生了深刻變化,當代“書法運動”也不可避免地出現了許多新情況、新問題,再要想通過獲獎“贏得天下”,已經幾無可能。可以說,三十多年來的當代書壇,是風起雲湧的時代,也是急劇變革和分化的時代, 更是大浪淘沙的時代。當年的那個以“獲獎專業戶”為標誌的書法群體,也發生了分化,有的可能一直在吃老本,有的可能在書風探求上陷入了“激進”一途卻並未得到公眾認可,也有的可能已經漸行漸遠,淡出了大家的視線。時間沖刷了一切,也考驗了一切。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白雲山22x64cm

從面上看,全國性的書法熱潮催生了龐大的書法群體,由於社會構成、價值觀念、學養旨趣、審美追求等方面的差異,難免會產生諸多矛盾。比如“書法精英階層”與“書法草根階層” 之間的矛盾,後者總抱怨前者“壟斷”了書法資源,前者則覺得後者層次太低影響了書法的聲譽。此外,書法面臨商品經濟大潮衝擊,也衍生出諸多問題。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畢竟360x78cm

我覺得深層次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三方面:

一是“道”的問題,也即書法的社會功能問題。書法何為?書法到底只是文人達情適意的“餘事”,還是應該具備更多的社會功能,更好地為火熱的現實生活服務?這個問題也是“小我”與“大我”的關係問題。

二是“藝”的問題。這個問題包括書法的發展方向,包括對繼承和創新的把握,是“復古”“守舊”,還是與時俱進,在繼承中創新,還包括如何“拿來”和“走出去”等等。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波上364cm×145cm

三是“趣”的問題。這個問題包括兩個層面,一是書法家隊伍整體素質的提高問題,包括如何提高學養、提高書法水準, 還包括在商品經濟大潮面前如何擺正位置,等等;二是書法家的藝術趣味問題,如何讓自己變得更加“有趣”,如何讓書法藝術變得更加“有趣”。古人提倡“琴棋書畫”,主要還是“意趣”和“情趣”,書法家和書法藝術如果缺少趣味,將是一件非常遺憾的事情。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春溪-180x61cm

我為何在評述趙雁君前要先簡略地談談上述這些“宏觀問題”?因為,這是每一位書法家都面臨的實際問題,作為代表性書家,起著標杆性的示範作用,更是無法迴避。接下來,就可以集中談談雁君兄了。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風靜138x69cm

坦率而言,自從寫了《趙雁君:一種代表》之後,我有時對他也有些不解,主要集中在兩個“不解”上:一是不解他為何經年累月地把大量的時間都用於書協工作和其他社會活動上,須知,年紀輕輕就功成名就,正處於創作的黃金時期, 時間非常寶貴。熟悉雁君的人都知道,他是工作狂,而且一貫如此, 跟著他乾的人都叫苦不迭,他則樂此不疲。我曾當面說他“勞碌命”, 勸他應該多給自己一些時間,用不著把工作節奏安排得如此緊張,忙了自己,也累了別人,個人創作多了,也是一種社會貢獻。他則依然故我,依然一心撲在書協工作和公益事業上。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沽灑179x38cm

二是這些年來書壇處於活躍期,也處於分化期,或曰激烈震盪期,作為引人注目的“代表性人物”,他如何應對?書法的繼承和發展是一個持久的命題,有的書家過分強調“創新”,過分“彰顯”自我,從理論和創作都顯得比較偏激,引起了書法界同道的爭議。其實,除了個別書家是為了自我炒作而故作驚世駭俗之舉,有不少書家確實也是為了嘗試自我超越而進行的探索性行為。“超越自我”是一件十分艱難而不得不做的事情,無法超越,就意味著止步不前,甚至退步滑坡。他們的激進之舉,雖然效果不盡如人意,但其動機還是應該體諒的。那麼,雁君選擇怎樣的姿態來實現自我超越呢?在相當長的時間裡,他似乎非常沉得住氣,沒有什麼“動作”。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海不地無179x32cmx2

我在浙江美術館工作時,曾邀約雁君兄舉辦展覽,覺得他2006年在中國美術館舉辦“山陰道上行”展覽、2008 年在老家諸暨舉辦“雁行暨陽”展覽之後,時隔十年左右,應該集中展示一下他的最新創作成果。我在內心,也有想通過展覽解開上面“兩個謎團”的意思。後來因為種種原因沒有實施,但他對我說:“展覽雖然不搞,創作還是要搞的,我會按照我的追求,創作一批書法作品。”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海客33x41x6cm

於是我知道,他白天為工作上的事情忙得一塌糊塗,但夜深人靜時,始終沒有忘記他的摯愛,始終在堅持臨摹與創作。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懷新尋異236cmx53cmx2

《山水雁跡》所收的書法,應該就是他近年來堅持創作的一個集中呈現。適逢我人在旅途, 雁君兄通過微信發來了十二個圖片文件包,分別標明“錢江篇”、“杭州篇”、“寧波篇”、“溫州篇”、“湖州篇”、“嘉興篇”、“紹興篇”、“台州篇”、“金華篇”、“麗水篇”、“衢州篇”、“舟山篇”,我的第一感覺以為是他為全省書法大展策劃的資料,因為今年省書協將舉辦全省慶祝新中國成立七十週年“江山多嬌”大展也是按這個主題要求書寫的內容, 以“錢江篇”代表全省,此外全省十一個市都有主題創作展覽任務,有分有合。打開一看, 原來都是他個人創作的書法作品。後來得知,這是他為中宣部“全國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工程項目”而作的專題創作。實際上,這也是他在十多年前兩個大展之後進行的一次大規模集中性主題創作,觀其內容都是歷代詩人歌詠浙江的名山、名水、名勝、名人的詩篇聯句等,這在他個人的創作生涯中具有相當重要的位置。從創作時間看,持續了幾年,這批作品, 是研究趙雁君書學思想和創作動態的第一手資料。

"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趙雁君,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行書委員會副主任,浙江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副主席、書記處書記,浙江省書法 家協會副主席兼祕書長,研究館員,西泠印社社員。第九屆浙江省人大代表,第十屆浙江省政協委員,第十二屆浙江省人大代表。行草作品曾獲第四屆全國書法家作品展“三 等獎”,第四、五、六屆全國中青年書法家作品展“一等獎”;楷書作品曾獲第一屆全國楹聯書法大展“金獎”。分別獲中國書協、中國文聯“德藝雙馨”書法家、藝術家稱號及文 化部“優秀專家”稱號;獲中宣部、人事部、中國文聯授予“全 國中青年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稱號,享受省部級勞動模範待遇;獲中宣部“全國宣傳文化系統四個一批人才”稱號,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依然 『代表』

依然『雁跡 』

——序趙雁君《山水雁跡》

文/斯舜威

趙雁君是當代一位頗具代表性的書家,也是一位值得關注與研究的書家。

十三年前,我曾寫過《趙雁君:一種代表》,談了我對趙雁君書法和“趙雁君現象”的初步感受。這些年來,我持續關注雁君的“動態”,也一直思考著當代書壇的“代表”問題。早就想寫“一種代表”的續篇,這次適逢《山水雁跡》出版,正好有機會再談談趙雁君,順便以雁君兄為個案,推而廣之,談談對當代書壇的一些看法。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22-234×53cm×2

當然,自然必須談到:趙雁君,是否依然是“一種代表”?

我始終覺得,分析一位書法家是否能夠視為一個時代書法創作的“代表”,要把他的書學思想和創作實踐與時代緊密聯繫起來,以時代的大背景為參照系。而評價一位書法家的藝術地位高低,也要看他能夠在當代書法史上佔有什麼位置。2008 年,我曾在《書法》上發表過《誰能進入當代書法史》,我們觀察當代書壇,評論當代書法家,如果離開了“書法史” 的標準,沒有“史”的概念,則只能是泛泛而談。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25-232×53cm×2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當全國性的“書法運動”處於發軔狀態時,趙雁君藉助於一系列的“國展”“中青展”脫穎而出,成為“獲獎專業戶”,也奠定了他的“代表性”地位。“趙雁君現象”,既概括了他個人的書風,實際上也代表了一個群體,當時像他這樣的“弄潮兒”不止一個人, 他們確實引領了一個時代書風的新潮。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27-46×34cm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當代中國的社會、經濟、文化發展發生了深刻變化,當代“書法運動”也不可避免地出現了許多新情況、新問題,再要想通過獲獎“贏得天下”,已經幾無可能。可以說,三十多年來的當代書壇,是風起雲湧的時代,也是急劇變革和分化的時代, 更是大浪淘沙的時代。當年的那個以“獲獎專業戶”為標誌的書法群體,也發生了分化,有的可能一直在吃老本,有的可能在書風探求上陷入了“激進”一途卻並未得到公眾認可,也有的可能已經漸行漸遠,淡出了大家的視線。時間沖刷了一切,也考驗了一切。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白雲山22x64cm

從面上看,全國性的書法熱潮催生了龐大的書法群體,由於社會構成、價值觀念、學養旨趣、審美追求等方面的差異,難免會產生諸多矛盾。比如“書法精英階層”與“書法草根階層” 之間的矛盾,後者總抱怨前者“壟斷”了書法資源,前者則覺得後者層次太低影響了書法的聲譽。此外,書法面臨商品經濟大潮衝擊,也衍生出諸多問題。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畢竟360x78cm

我覺得深層次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三方面:

一是“道”的問題,也即書法的社會功能問題。書法何為?書法到底只是文人達情適意的“餘事”,還是應該具備更多的社會功能,更好地為火熱的現實生活服務?這個問題也是“小我”與“大我”的關係問題。

二是“藝”的問題。這個問題包括書法的發展方向,包括對繼承和創新的把握,是“復古”“守舊”,還是與時俱進,在繼承中創新,還包括如何“拿來”和“走出去”等等。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波上364cm×145cm

三是“趣”的問題。這個問題包括兩個層面,一是書法家隊伍整體素質的提高問題,包括如何提高學養、提高書法水準, 還包括在商品經濟大潮面前如何擺正位置,等等;二是書法家的藝術趣味問題,如何讓自己變得更加“有趣”,如何讓書法藝術變得更加“有趣”。古人提倡“琴棋書畫”,主要還是“意趣”和“情趣”,書法家和書法藝術如果缺少趣味,將是一件非常遺憾的事情。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春溪-180x61cm

我為何在評述趙雁君前要先簡略地談談上述這些“宏觀問題”?因為,這是每一位書法家都面臨的實際問題,作為代表性書家,起著標杆性的示範作用,更是無法迴避。接下來,就可以集中談談雁君兄了。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風靜138x69cm

坦率而言,自從寫了《趙雁君:一種代表》之後,我有時對他也有些不解,主要集中在兩個“不解”上:一是不解他為何經年累月地把大量的時間都用於書協工作和其他社會活動上,須知,年紀輕輕就功成名就,正處於創作的黃金時期, 時間非常寶貴。熟悉雁君的人都知道,他是工作狂,而且一貫如此, 跟著他乾的人都叫苦不迭,他則樂此不疲。我曾當面說他“勞碌命”, 勸他應該多給自己一些時間,用不著把工作節奏安排得如此緊張,忙了自己,也累了別人,個人創作多了,也是一種社會貢獻。他則依然故我,依然一心撲在書協工作和公益事業上。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沽灑179x38cm

二是這些年來書壇處於活躍期,也處於分化期,或曰激烈震盪期,作為引人注目的“代表性人物”,他如何應對?書法的繼承和發展是一個持久的命題,有的書家過分強調“創新”,過分“彰顯”自我,從理論和創作都顯得比較偏激,引起了書法界同道的爭議。其實,除了個別書家是為了自我炒作而故作驚世駭俗之舉,有不少書家確實也是為了嘗試自我超越而進行的探索性行為。“超越自我”是一件十分艱難而不得不做的事情,無法超越,就意味著止步不前,甚至退步滑坡。他們的激進之舉,雖然效果不盡如人意,但其動機還是應該體諒的。那麼,雁君選擇怎樣的姿態來實現自我超越呢?在相當長的時間裡,他似乎非常沉得住氣,沒有什麼“動作”。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海不地無179x32cmx2

我在浙江美術館工作時,曾邀約雁君兄舉辦展覽,覺得他2006年在中國美術館舉辦“山陰道上行”展覽、2008 年在老家諸暨舉辦“雁行暨陽”展覽之後,時隔十年左右,應該集中展示一下他的最新創作成果。我在內心,也有想通過展覽解開上面“兩個謎團”的意思。後來因為種種原因沒有實施,但他對我說:“展覽雖然不搞,創作還是要搞的,我會按照我的追求,創作一批書法作品。”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海客33x41x6cm

於是我知道,他白天為工作上的事情忙得一塌糊塗,但夜深人靜時,始終沒有忘記他的摯愛,始終在堅持臨摹與創作。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懷新尋異236cmx53cmx2

《山水雁跡》所收的書法,應該就是他近年來堅持創作的一個集中呈現。適逢我人在旅途, 雁君兄通過微信發來了十二個圖片文件包,分別標明“錢江篇”、“杭州篇”、“寧波篇”、“溫州篇”、“湖州篇”、“嘉興篇”、“紹興篇”、“台州篇”、“金華篇”、“麗水篇”、“衢州篇”、“舟山篇”,我的第一感覺以為是他為全省書法大展策劃的資料,因為今年省書協將舉辦全省慶祝新中國成立七十週年“江山多嬌”大展也是按這個主題要求書寫的內容, 以“錢江篇”代表全省,此外全省十一個市都有主題創作展覽任務,有分有合。打開一看, 原來都是他個人創作的書法作品。後來得知,這是他為中宣部“全國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工程項目”而作的專題創作。實際上,這也是他在十多年前兩個大展之後進行的一次大規模集中性主題創作,觀其內容都是歷代詩人歌詠浙江的名山、名水、名勝、名人的詩篇聯句等,這在他個人的創作生涯中具有相當重要的位置。從創作時間看,持續了幾年,這批作品, 是研究趙雁君書學思想和創作動態的第一手資料。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柳樹蘋花89cmx28cmx2

我瀏覽了圖片,感到震撼,也感到釋然。

我的第一感覺是:趙雁君畢竟是趙雁君,趙雁君依然是趙雁君。

從這批作品看,我的“不解”是多餘的,趙雁君始終在暗中發力,始終在追隨古人,始終在與時俱進,始終是“一種代表”。

我想先簡略地談一下觀感。我覺得趙雁君的書風,可以說是不變而變,穩中求變,變中有守,守中出新。

他沒有大張旗鼓,沒有發表宣言,卻在悄悄地下一盤棋:致力於自我超越,實現了自己書風的嬗變和求新。

"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趙雁君,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行書委員會副主任,浙江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副主席、書記處書記,浙江省書法 家協會副主席兼祕書長,研究館員,西泠印社社員。第九屆浙江省人大代表,第十屆浙江省政協委員,第十二屆浙江省人大代表。行草作品曾獲第四屆全國書法家作品展“三 等獎”,第四、五、六屆全國中青年書法家作品展“一等獎”;楷書作品曾獲第一屆全國楹聯書法大展“金獎”。分別獲中國書協、中國文聯“德藝雙馨”書法家、藝術家稱號及文 化部“優秀專家”稱號;獲中宣部、人事部、中國文聯授予“全 國中青年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稱號,享受省部級勞動模範待遇;獲中宣部“全國宣傳文化系統四個一批人才”稱號,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依然 『代表』

依然『雁跡 』

——序趙雁君《山水雁跡》

文/斯舜威

趙雁君是當代一位頗具代表性的書家,也是一位值得關注與研究的書家。

十三年前,我曾寫過《趙雁君:一種代表》,談了我對趙雁君書法和“趙雁君現象”的初步感受。這些年來,我持續關注雁君的“動態”,也一直思考著當代書壇的“代表”問題。早就想寫“一種代表”的續篇,這次適逢《山水雁跡》出版,正好有機會再談談趙雁君,順便以雁君兄為個案,推而廣之,談談對當代書壇的一些看法。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22-234×53cm×2

當然,自然必須談到:趙雁君,是否依然是“一種代表”?

我始終覺得,分析一位書法家是否能夠視為一個時代書法創作的“代表”,要把他的書學思想和創作實踐與時代緊密聯繫起來,以時代的大背景為參照系。而評價一位書法家的藝術地位高低,也要看他能夠在當代書法史上佔有什麼位置。2008 年,我曾在《書法》上發表過《誰能進入當代書法史》,我們觀察當代書壇,評論當代書法家,如果離開了“書法史” 的標準,沒有“史”的概念,則只能是泛泛而談。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25-232×53cm×2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當全國性的“書法運動”處於發軔狀態時,趙雁君藉助於一系列的“國展”“中青展”脫穎而出,成為“獲獎專業戶”,也奠定了他的“代表性”地位。“趙雁君現象”,既概括了他個人的書風,實際上也代表了一個群體,當時像他這樣的“弄潮兒”不止一個人, 他們確實引領了一個時代書風的新潮。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27-46×34cm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當代中國的社會、經濟、文化發展發生了深刻變化,當代“書法運動”也不可避免地出現了許多新情況、新問題,再要想通過獲獎“贏得天下”,已經幾無可能。可以說,三十多年來的當代書壇,是風起雲湧的時代,也是急劇變革和分化的時代, 更是大浪淘沙的時代。當年的那個以“獲獎專業戶”為標誌的書法群體,也發生了分化,有的可能一直在吃老本,有的可能在書風探求上陷入了“激進”一途卻並未得到公眾認可,也有的可能已經漸行漸遠,淡出了大家的視線。時間沖刷了一切,也考驗了一切。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白雲山22x64cm

從面上看,全國性的書法熱潮催生了龐大的書法群體,由於社會構成、價值觀念、學養旨趣、審美追求等方面的差異,難免會產生諸多矛盾。比如“書法精英階層”與“書法草根階層” 之間的矛盾,後者總抱怨前者“壟斷”了書法資源,前者則覺得後者層次太低影響了書法的聲譽。此外,書法面臨商品經濟大潮衝擊,也衍生出諸多問題。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畢竟360x78cm

我覺得深層次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三方面:

一是“道”的問題,也即書法的社會功能問題。書法何為?書法到底只是文人達情適意的“餘事”,還是應該具備更多的社會功能,更好地為火熱的現實生活服務?這個問題也是“小我”與“大我”的關係問題。

二是“藝”的問題。這個問題包括書法的發展方向,包括對繼承和創新的把握,是“復古”“守舊”,還是與時俱進,在繼承中創新,還包括如何“拿來”和“走出去”等等。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波上364cm×145cm

三是“趣”的問題。這個問題包括兩個層面,一是書法家隊伍整體素質的提高問題,包括如何提高學養、提高書法水準, 還包括在商品經濟大潮面前如何擺正位置,等等;二是書法家的藝術趣味問題,如何讓自己變得更加“有趣”,如何讓書法藝術變得更加“有趣”。古人提倡“琴棋書畫”,主要還是“意趣”和“情趣”,書法家和書法藝術如果缺少趣味,將是一件非常遺憾的事情。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春溪-180x61cm

我為何在評述趙雁君前要先簡略地談談上述這些“宏觀問題”?因為,這是每一位書法家都面臨的實際問題,作為代表性書家,起著標杆性的示範作用,更是無法迴避。接下來,就可以集中談談雁君兄了。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風靜138x69cm

坦率而言,自從寫了《趙雁君:一種代表》之後,我有時對他也有些不解,主要集中在兩個“不解”上:一是不解他為何經年累月地把大量的時間都用於書協工作和其他社會活動上,須知,年紀輕輕就功成名就,正處於創作的黃金時期, 時間非常寶貴。熟悉雁君的人都知道,他是工作狂,而且一貫如此, 跟著他乾的人都叫苦不迭,他則樂此不疲。我曾當面說他“勞碌命”, 勸他應該多給自己一些時間,用不著把工作節奏安排得如此緊張,忙了自己,也累了別人,個人創作多了,也是一種社會貢獻。他則依然故我,依然一心撲在書協工作和公益事業上。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沽灑179x38cm

二是這些年來書壇處於活躍期,也處於分化期,或曰激烈震盪期,作為引人注目的“代表性人物”,他如何應對?書法的繼承和發展是一個持久的命題,有的書家過分強調“創新”,過分“彰顯”自我,從理論和創作都顯得比較偏激,引起了書法界同道的爭議。其實,除了個別書家是為了自我炒作而故作驚世駭俗之舉,有不少書家確實也是為了嘗試自我超越而進行的探索性行為。“超越自我”是一件十分艱難而不得不做的事情,無法超越,就意味著止步不前,甚至退步滑坡。他們的激進之舉,雖然效果不盡如人意,但其動機還是應該體諒的。那麼,雁君選擇怎樣的姿態來實現自我超越呢?在相當長的時間裡,他似乎非常沉得住氣,沒有什麼“動作”。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海不地無179x32cmx2

我在浙江美術館工作時,曾邀約雁君兄舉辦展覽,覺得他2006年在中國美術館舉辦“山陰道上行”展覽、2008 年在老家諸暨舉辦“雁行暨陽”展覽之後,時隔十年左右,應該集中展示一下他的最新創作成果。我在內心,也有想通過展覽解開上面“兩個謎團”的意思。後來因為種種原因沒有實施,但他對我說:“展覽雖然不搞,創作還是要搞的,我會按照我的追求,創作一批書法作品。”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海客33x41x6cm

於是我知道,他白天為工作上的事情忙得一塌糊塗,但夜深人靜時,始終沒有忘記他的摯愛,始終在堅持臨摹與創作。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懷新尋異236cmx53cmx2

《山水雁跡》所收的書法,應該就是他近年來堅持創作的一個集中呈現。適逢我人在旅途, 雁君兄通過微信發來了十二個圖片文件包,分別標明“錢江篇”、“杭州篇”、“寧波篇”、“溫州篇”、“湖州篇”、“嘉興篇”、“紹興篇”、“台州篇”、“金華篇”、“麗水篇”、“衢州篇”、“舟山篇”,我的第一感覺以為是他為全省書法大展策劃的資料,因為今年省書協將舉辦全省慶祝新中國成立七十週年“江山多嬌”大展也是按這個主題要求書寫的內容, 以“錢江篇”代表全省,此外全省十一個市都有主題創作展覽任務,有分有合。打開一看, 原來都是他個人創作的書法作品。後來得知,這是他為中宣部“全國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工程項目”而作的專題創作。實際上,這也是他在十多年前兩個大展之後進行的一次大規模集中性主題創作,觀其內容都是歷代詩人歌詠浙江的名山、名水、名勝、名人的詩篇聯句等,這在他個人的創作生涯中具有相當重要的位置。從創作時間看,持續了幾年,這批作品, 是研究趙雁君書學思想和創作動態的第一手資料。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柳樹蘋花89cmx28cmx2

我瀏覽了圖片,感到震撼,也感到釋然。

我的第一感覺是:趙雁君畢竟是趙雁君,趙雁君依然是趙雁君。

從這批作品看,我的“不解”是多餘的,趙雁君始終在暗中發力,始終在追隨古人,始終在與時俱進,始終是“一種代表”。

我想先簡略地談一下觀感。我覺得趙雁君的書風,可以說是不變而變,穩中求變,變中有守,守中出新。

他沒有大張旗鼓,沒有發表宣言,卻在悄悄地下一盤棋:致力於自我超越,實現了自己書風的嬗變和求新。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路橋111×54cm

出乎意料的是以行草出名的他,首先在書體上有了新的拓展與呈現,寫了一批隸書、楷書作品。而這些隸書和楷書,又不純粹是隸書、楷書,而是楷中帶隸,隸中帶楷,楷書也好,隸書也好,也都帶有行草的意味。這些作品,在雁君以前的創作中是極少看到的。

"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趙雁君,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行書委員會副主任,浙江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副主席、書記處書記,浙江省書法 家協會副主席兼祕書長,研究館員,西泠印社社員。第九屆浙江省人大代表,第十屆浙江省政協委員,第十二屆浙江省人大代表。行草作品曾獲第四屆全國書法家作品展“三 等獎”,第四、五、六屆全國中青年書法家作品展“一等獎”;楷書作品曾獲第一屆全國楹聯書法大展“金獎”。分別獲中國書協、中國文聯“德藝雙馨”書法家、藝術家稱號及文 化部“優秀專家”稱號;獲中宣部、人事部、中國文聯授予“全 國中青年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稱號,享受省部級勞動模範待遇;獲中宣部“全國宣傳文化系統四個一批人才”稱號,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依然 『代表』

依然『雁跡 』

——序趙雁君《山水雁跡》

文/斯舜威

趙雁君是當代一位頗具代表性的書家,也是一位值得關注與研究的書家。

十三年前,我曾寫過《趙雁君:一種代表》,談了我對趙雁君書法和“趙雁君現象”的初步感受。這些年來,我持續關注雁君的“動態”,也一直思考著當代書壇的“代表”問題。早就想寫“一種代表”的續篇,這次適逢《山水雁跡》出版,正好有機會再談談趙雁君,順便以雁君兄為個案,推而廣之,談談對當代書壇的一些看法。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22-234×53cm×2

當然,自然必須談到:趙雁君,是否依然是“一種代表”?

我始終覺得,分析一位書法家是否能夠視為一個時代書法創作的“代表”,要把他的書學思想和創作實踐與時代緊密聯繫起來,以時代的大背景為參照系。而評價一位書法家的藝術地位高低,也要看他能夠在當代書法史上佔有什麼位置。2008 年,我曾在《書法》上發表過《誰能進入當代書法史》,我們觀察當代書壇,評論當代書法家,如果離開了“書法史” 的標準,沒有“史”的概念,則只能是泛泛而談。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25-232×53cm×2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當全國性的“書法運動”處於發軔狀態時,趙雁君藉助於一系列的“國展”“中青展”脫穎而出,成為“獲獎專業戶”,也奠定了他的“代表性”地位。“趙雁君現象”,既概括了他個人的書風,實際上也代表了一個群體,當時像他這樣的“弄潮兒”不止一個人, 他們確實引領了一個時代書風的新潮。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27-46×34cm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當代中國的社會、經濟、文化發展發生了深刻變化,當代“書法運動”也不可避免地出現了許多新情況、新問題,再要想通過獲獎“贏得天下”,已經幾無可能。可以說,三十多年來的當代書壇,是風起雲湧的時代,也是急劇變革和分化的時代, 更是大浪淘沙的時代。當年的那個以“獲獎專業戶”為標誌的書法群體,也發生了分化,有的可能一直在吃老本,有的可能在書風探求上陷入了“激進”一途卻並未得到公眾認可,也有的可能已經漸行漸遠,淡出了大家的視線。時間沖刷了一切,也考驗了一切。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白雲山22x64cm

從面上看,全國性的書法熱潮催生了龐大的書法群體,由於社會構成、價值觀念、學養旨趣、審美追求等方面的差異,難免會產生諸多矛盾。比如“書法精英階層”與“書法草根階層” 之間的矛盾,後者總抱怨前者“壟斷”了書法資源,前者則覺得後者層次太低影響了書法的聲譽。此外,書法面臨商品經濟大潮衝擊,也衍生出諸多問題。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畢竟360x78cm

我覺得深層次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三方面:

一是“道”的問題,也即書法的社會功能問題。書法何為?書法到底只是文人達情適意的“餘事”,還是應該具備更多的社會功能,更好地為火熱的現實生活服務?這個問題也是“小我”與“大我”的關係問題。

二是“藝”的問題。這個問題包括書法的發展方向,包括對繼承和創新的把握,是“復古”“守舊”,還是與時俱進,在繼承中創新,還包括如何“拿來”和“走出去”等等。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波上364cm×145cm

三是“趣”的問題。這個問題包括兩個層面,一是書法家隊伍整體素質的提高問題,包括如何提高學養、提高書法水準, 還包括在商品經濟大潮面前如何擺正位置,等等;二是書法家的藝術趣味問題,如何讓自己變得更加“有趣”,如何讓書法藝術變得更加“有趣”。古人提倡“琴棋書畫”,主要還是“意趣”和“情趣”,書法家和書法藝術如果缺少趣味,將是一件非常遺憾的事情。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春溪-180x61cm

我為何在評述趙雁君前要先簡略地談談上述這些“宏觀問題”?因為,這是每一位書法家都面臨的實際問題,作為代表性書家,起著標杆性的示範作用,更是無法迴避。接下來,就可以集中談談雁君兄了。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風靜138x69cm

坦率而言,自從寫了《趙雁君:一種代表》之後,我有時對他也有些不解,主要集中在兩個“不解”上:一是不解他為何經年累月地把大量的時間都用於書協工作和其他社會活動上,須知,年紀輕輕就功成名就,正處於創作的黃金時期, 時間非常寶貴。熟悉雁君的人都知道,他是工作狂,而且一貫如此, 跟著他乾的人都叫苦不迭,他則樂此不疲。我曾當面說他“勞碌命”, 勸他應該多給自己一些時間,用不著把工作節奏安排得如此緊張,忙了自己,也累了別人,個人創作多了,也是一種社會貢獻。他則依然故我,依然一心撲在書協工作和公益事業上。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沽灑179x38cm

二是這些年來書壇處於活躍期,也處於分化期,或曰激烈震盪期,作為引人注目的“代表性人物”,他如何應對?書法的繼承和發展是一個持久的命題,有的書家過分強調“創新”,過分“彰顯”自我,從理論和創作都顯得比較偏激,引起了書法界同道的爭議。其實,除了個別書家是為了自我炒作而故作驚世駭俗之舉,有不少書家確實也是為了嘗試自我超越而進行的探索性行為。“超越自我”是一件十分艱難而不得不做的事情,無法超越,就意味著止步不前,甚至退步滑坡。他們的激進之舉,雖然效果不盡如人意,但其動機還是應該體諒的。那麼,雁君選擇怎樣的姿態來實現自我超越呢?在相當長的時間裡,他似乎非常沉得住氣,沒有什麼“動作”。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海不地無179x32cmx2

我在浙江美術館工作時,曾邀約雁君兄舉辦展覽,覺得他2006年在中國美術館舉辦“山陰道上行”展覽、2008 年在老家諸暨舉辦“雁行暨陽”展覽之後,時隔十年左右,應該集中展示一下他的最新創作成果。我在內心,也有想通過展覽解開上面“兩個謎團”的意思。後來因為種種原因沒有實施,但他對我說:“展覽雖然不搞,創作還是要搞的,我會按照我的追求,創作一批書法作品。”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海客33x41x6cm

於是我知道,他白天為工作上的事情忙得一塌糊塗,但夜深人靜時,始終沒有忘記他的摯愛,始終在堅持臨摹與創作。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懷新尋異236cmx53cmx2

《山水雁跡》所收的書法,應該就是他近年來堅持創作的一個集中呈現。適逢我人在旅途, 雁君兄通過微信發來了十二個圖片文件包,分別標明“錢江篇”、“杭州篇”、“寧波篇”、“溫州篇”、“湖州篇”、“嘉興篇”、“紹興篇”、“台州篇”、“金華篇”、“麗水篇”、“衢州篇”、“舟山篇”,我的第一感覺以為是他為全省書法大展策劃的資料,因為今年省書協將舉辦全省慶祝新中國成立七十週年“江山多嬌”大展也是按這個主題要求書寫的內容, 以“錢江篇”代表全省,此外全省十一個市都有主題創作展覽任務,有分有合。打開一看, 原來都是他個人創作的書法作品。後來得知,這是他為中宣部“全國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工程項目”而作的專題創作。實際上,這也是他在十多年前兩個大展之後進行的一次大規模集中性主題創作,觀其內容都是歷代詩人歌詠浙江的名山、名水、名勝、名人的詩篇聯句等,這在他個人的創作生涯中具有相當重要的位置。從創作時間看,持續了幾年,這批作品, 是研究趙雁君書學思想和創作動態的第一手資料。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柳樹蘋花89cmx28cmx2

我瀏覽了圖片,感到震撼,也感到釋然。

我的第一感覺是:趙雁君畢竟是趙雁君,趙雁君依然是趙雁君。

從這批作品看,我的“不解”是多餘的,趙雁君始終在暗中發力,始終在追隨古人,始終在與時俱進,始終是“一種代表”。

我想先簡略地談一下觀感。我覺得趙雁君的書風,可以說是不變而變,穩中求變,變中有守,守中出新。

他沒有大張旗鼓,沒有發表宣言,卻在悄悄地下一盤棋:致力於自我超越,實現了自己書風的嬗變和求新。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路橋111×54cm

出乎意料的是以行草出名的他,首先在書體上有了新的拓展與呈現,寫了一批隸書、楷書作品。而這些隸書和楷書,又不純粹是隸書、楷書,而是楷中帶隸,隸中帶楷,楷書也好,隸書也好,也都帶有行草的意味。這些作品,在雁君以前的創作中是極少看到的。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山合水逢180x48cmx2

他的楷書,脫胎於北魏。我知道他於《石門銘》、《張黑女墓誌》等用功尤勤,浸廩頗深,對北魏的碑刻、墓誌、造像題記和摩崖刻石都始終保持濃厚的興趣。同時,又蘊涵隸書意象,帶有濃郁的金石氣息,且不失帖學的靈秀逸緻。如“錢江篇”中的柳永《望海潮》,“杭州篇”中的蘇軾《虞美人》,“溫州篇”謝靈運《登江中孤嶼》,“紹興篇”中的任則明《醉東風 ˙ 會稽懷古》,“嘉興篇”沈括《秀州秋日》,“金華篇”中的沈約《登元暢樓》等,都寫得峻逸而寬博,北魏的氣息撲面而來。有些楷書,格外精緻,楷中有行,行中帶楷,別具靈動之氣。特別是看到“紹興篇”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舟山篇”陸游《曉望海山》,“麗水篇”謝靈運《登石門最高頂》,“衢州篇”孟郊《浮石亭》等,簡直有點大吃一驚,原來雁君也能寫工整靈秀,簡潔明快這一路。有的楷書作品,如“台州篇”孟浩然《宿天台桐柏觀》,則楷中帶隸的味道很濃,筆力凝重而不失清新,字字力透紙背。

"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趙雁君,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行書委員會副主任,浙江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副主席、書記處書記,浙江省書法 家協會副主席兼祕書長,研究館員,西泠印社社員。第九屆浙江省人大代表,第十屆浙江省政協委員,第十二屆浙江省人大代表。行草作品曾獲第四屆全國書法家作品展“三 等獎”,第四、五、六屆全國中青年書法家作品展“一等獎”;楷書作品曾獲第一屆全國楹聯書法大展“金獎”。分別獲中國書協、中國文聯“德藝雙馨”書法家、藝術家稱號及文 化部“優秀專家”稱號;獲中宣部、人事部、中國文聯授予“全 國中青年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稱號,享受省部級勞動模範待遇;獲中宣部“全國宣傳文化系統四個一批人才”稱號,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依然 『代表』

依然『雁跡 』

——序趙雁君《山水雁跡》

文/斯舜威

趙雁君是當代一位頗具代表性的書家,也是一位值得關注與研究的書家。

十三年前,我曾寫過《趙雁君:一種代表》,談了我對趙雁君書法和“趙雁君現象”的初步感受。這些年來,我持續關注雁君的“動態”,也一直思考著當代書壇的“代表”問題。早就想寫“一種代表”的續篇,這次適逢《山水雁跡》出版,正好有機會再談談趙雁君,順便以雁君兄為個案,推而廣之,談談對當代書壇的一些看法。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22-234×53cm×2

當然,自然必須談到:趙雁君,是否依然是“一種代表”?

我始終覺得,分析一位書法家是否能夠視為一個時代書法創作的“代表”,要把他的書學思想和創作實踐與時代緊密聯繫起來,以時代的大背景為參照系。而評價一位書法家的藝術地位高低,也要看他能夠在當代書法史上佔有什麼位置。2008 年,我曾在《書法》上發表過《誰能進入當代書法史》,我們觀察當代書壇,評論當代書法家,如果離開了“書法史” 的標準,沒有“史”的概念,則只能是泛泛而談。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25-232×53cm×2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當全國性的“書法運動”處於發軔狀態時,趙雁君藉助於一系列的“國展”“中青展”脫穎而出,成為“獲獎專業戶”,也奠定了他的“代表性”地位。“趙雁君現象”,既概括了他個人的書風,實際上也代表了一個群體,當時像他這樣的“弄潮兒”不止一個人, 他們確實引領了一個時代書風的新潮。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27-46×34cm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當代中國的社會、經濟、文化發展發生了深刻變化,當代“書法運動”也不可避免地出現了許多新情況、新問題,再要想通過獲獎“贏得天下”,已經幾無可能。可以說,三十多年來的當代書壇,是風起雲湧的時代,也是急劇變革和分化的時代, 更是大浪淘沙的時代。當年的那個以“獲獎專業戶”為標誌的書法群體,也發生了分化,有的可能一直在吃老本,有的可能在書風探求上陷入了“激進”一途卻並未得到公眾認可,也有的可能已經漸行漸遠,淡出了大家的視線。時間沖刷了一切,也考驗了一切。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白雲山22x64cm

從面上看,全國性的書法熱潮催生了龐大的書法群體,由於社會構成、價值觀念、學養旨趣、審美追求等方面的差異,難免會產生諸多矛盾。比如“書法精英階層”與“書法草根階層” 之間的矛盾,後者總抱怨前者“壟斷”了書法資源,前者則覺得後者層次太低影響了書法的聲譽。此外,書法面臨商品經濟大潮衝擊,也衍生出諸多問題。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畢竟360x78cm

我覺得深層次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三方面:

一是“道”的問題,也即書法的社會功能問題。書法何為?書法到底只是文人達情適意的“餘事”,還是應該具備更多的社會功能,更好地為火熱的現實生活服務?這個問題也是“小我”與“大我”的關係問題。

二是“藝”的問題。這個問題包括書法的發展方向,包括對繼承和創新的把握,是“復古”“守舊”,還是與時俱進,在繼承中創新,還包括如何“拿來”和“走出去”等等。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波上364cm×145cm

三是“趣”的問題。這個問題包括兩個層面,一是書法家隊伍整體素質的提高問題,包括如何提高學養、提高書法水準, 還包括在商品經濟大潮面前如何擺正位置,等等;二是書法家的藝術趣味問題,如何讓自己變得更加“有趣”,如何讓書法藝術變得更加“有趣”。古人提倡“琴棋書畫”,主要還是“意趣”和“情趣”,書法家和書法藝術如果缺少趣味,將是一件非常遺憾的事情。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春溪-180x61cm

我為何在評述趙雁君前要先簡略地談談上述這些“宏觀問題”?因為,這是每一位書法家都面臨的實際問題,作為代表性書家,起著標杆性的示範作用,更是無法迴避。接下來,就可以集中談談雁君兄了。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風靜138x69cm

坦率而言,自從寫了《趙雁君:一種代表》之後,我有時對他也有些不解,主要集中在兩個“不解”上:一是不解他為何經年累月地把大量的時間都用於書協工作和其他社會活動上,須知,年紀輕輕就功成名就,正處於創作的黃金時期, 時間非常寶貴。熟悉雁君的人都知道,他是工作狂,而且一貫如此, 跟著他乾的人都叫苦不迭,他則樂此不疲。我曾當面說他“勞碌命”, 勸他應該多給自己一些時間,用不著把工作節奏安排得如此緊張,忙了自己,也累了別人,個人創作多了,也是一種社會貢獻。他則依然故我,依然一心撲在書協工作和公益事業上。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沽灑179x38cm

二是這些年來書壇處於活躍期,也處於分化期,或曰激烈震盪期,作為引人注目的“代表性人物”,他如何應對?書法的繼承和發展是一個持久的命題,有的書家過分強調“創新”,過分“彰顯”自我,從理論和創作都顯得比較偏激,引起了書法界同道的爭議。其實,除了個別書家是為了自我炒作而故作驚世駭俗之舉,有不少書家確實也是為了嘗試自我超越而進行的探索性行為。“超越自我”是一件十分艱難而不得不做的事情,無法超越,就意味著止步不前,甚至退步滑坡。他們的激進之舉,雖然效果不盡如人意,但其動機還是應該體諒的。那麼,雁君選擇怎樣的姿態來實現自我超越呢?在相當長的時間裡,他似乎非常沉得住氣,沒有什麼“動作”。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海不地無179x32cmx2

我在浙江美術館工作時,曾邀約雁君兄舉辦展覽,覺得他2006年在中國美術館舉辦“山陰道上行”展覽、2008 年在老家諸暨舉辦“雁行暨陽”展覽之後,時隔十年左右,應該集中展示一下他的最新創作成果。我在內心,也有想通過展覽解開上面“兩個謎團”的意思。後來因為種種原因沒有實施,但他對我說:“展覽雖然不搞,創作還是要搞的,我會按照我的追求,創作一批書法作品。”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海客33x41x6cm

於是我知道,他白天為工作上的事情忙得一塌糊塗,但夜深人靜時,始終沒有忘記他的摯愛,始終在堅持臨摹與創作。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懷新尋異236cmx53cmx2

《山水雁跡》所收的書法,應該就是他近年來堅持創作的一個集中呈現。適逢我人在旅途, 雁君兄通過微信發來了十二個圖片文件包,分別標明“錢江篇”、“杭州篇”、“寧波篇”、“溫州篇”、“湖州篇”、“嘉興篇”、“紹興篇”、“台州篇”、“金華篇”、“麗水篇”、“衢州篇”、“舟山篇”,我的第一感覺以為是他為全省書法大展策劃的資料,因為今年省書協將舉辦全省慶祝新中國成立七十週年“江山多嬌”大展也是按這個主題要求書寫的內容, 以“錢江篇”代表全省,此外全省十一個市都有主題創作展覽任務,有分有合。打開一看, 原來都是他個人創作的書法作品。後來得知,這是他為中宣部“全國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工程項目”而作的專題創作。實際上,這也是他在十多年前兩個大展之後進行的一次大規模集中性主題創作,觀其內容都是歷代詩人歌詠浙江的名山、名水、名勝、名人的詩篇聯句等,這在他個人的創作生涯中具有相當重要的位置。從創作時間看,持續了幾年,這批作品, 是研究趙雁君書學思想和創作動態的第一手資料。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柳樹蘋花89cmx28cmx2

我瀏覽了圖片,感到震撼,也感到釋然。

我的第一感覺是:趙雁君畢竟是趙雁君,趙雁君依然是趙雁君。

從這批作品看,我的“不解”是多餘的,趙雁君始終在暗中發力,始終在追隨古人,始終在與時俱進,始終是“一種代表”。

我想先簡略地談一下觀感。我覺得趙雁君的書風,可以說是不變而變,穩中求變,變中有守,守中出新。

他沒有大張旗鼓,沒有發表宣言,卻在悄悄地下一盤棋:致力於自我超越,實現了自己書風的嬗變和求新。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路橋111×54cm

出乎意料的是以行草出名的他,首先在書體上有了新的拓展與呈現,寫了一批隸書、楷書作品。而這些隸書和楷書,又不純粹是隸書、楷書,而是楷中帶隸,隸中帶楷,楷書也好,隸書也好,也都帶有行草的意味。這些作品,在雁君以前的創作中是極少看到的。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山合水逢180x48cmx2

他的楷書,脫胎於北魏。我知道他於《石門銘》、《張黑女墓誌》等用功尤勤,浸廩頗深,對北魏的碑刻、墓誌、造像題記和摩崖刻石都始終保持濃厚的興趣。同時,又蘊涵隸書意象,帶有濃郁的金石氣息,且不失帖學的靈秀逸緻。如“錢江篇”中的柳永《望海潮》,“杭州篇”中的蘇軾《虞美人》,“溫州篇”謝靈運《登江中孤嶼》,“紹興篇”中的任則明《醉東風 ˙ 會稽懷古》,“嘉興篇”沈括《秀州秋日》,“金華篇”中的沈約《登元暢樓》等,都寫得峻逸而寬博,北魏的氣息撲面而來。有些楷書,格外精緻,楷中有行,行中帶楷,別具靈動之氣。特別是看到“紹興篇”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舟山篇”陸游《曉望海山》,“麗水篇”謝靈運《登石門最高頂》,“衢州篇”孟郊《浮石亭》等,簡直有點大吃一驚,原來雁君也能寫工整靈秀,簡潔明快這一路。有的楷書作品,如“台州篇”孟浩然《宿天台桐柏觀》,則楷中帶隸的味道很濃,筆力凝重而不失清新,字字力透紙背。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數椽半架137x24cmx2

隸書並不是雁君兄的主攻方向,但這次也創作了不少,成為一個新的“看點”。他的隸書取法於方正、舒展、拙樸一路,看得出從《石門頌》《封龍山》《好大王》以及《褒斜道》等漢魏摩崖石刻銘文等均曾留意,可謂沉潛魏石,排鋪漢風。他的對聯中有不少似隸似楷的創作,特別有趣味,又特別簡古,如“誰能問天意,獨此見濤頭”(范仲淹句),“寒入沙蘆斷,煙生野鶩投”(徐渭句)。而“獨鶴知難侶,孤雲不易攀”(釋文珦句),“祥符寶鼎,禮備黃琮”(崔玄童句),“地隨山共盡,天與水無窮”(陳造句),“好句江山助,奇懷翰墨收”(黃周星句),寫得非常稚拙質樸,妙趣橫生。

"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趙雁君,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行書委員會副主任,浙江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副主席、書記處書記,浙江省書法 家協會副主席兼祕書長,研究館員,西泠印社社員。第九屆浙江省人大代表,第十屆浙江省政協委員,第十二屆浙江省人大代表。行草作品曾獲第四屆全國書法家作品展“三 等獎”,第四、五、六屆全國中青年書法家作品展“一等獎”;楷書作品曾獲第一屆全國楹聯書法大展“金獎”。分別獲中國書協、中國文聯“德藝雙馨”書法家、藝術家稱號及文 化部“優秀專家”稱號;獲中宣部、人事部、中國文聯授予“全 國中青年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稱號,享受省部級勞動模範待遇;獲中宣部“全國宣傳文化系統四個一批人才”稱號,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依然 『代表』

依然『雁跡 』

——序趙雁君《山水雁跡》

文/斯舜威

趙雁君是當代一位頗具代表性的書家,也是一位值得關注與研究的書家。

十三年前,我曾寫過《趙雁君:一種代表》,談了我對趙雁君書法和“趙雁君現象”的初步感受。這些年來,我持續關注雁君的“動態”,也一直思考著當代書壇的“代表”問題。早就想寫“一種代表”的續篇,這次適逢《山水雁跡》出版,正好有機會再談談趙雁君,順便以雁君兄為個案,推而廣之,談談對當代書壇的一些看法。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22-234×53cm×2

當然,自然必須談到:趙雁君,是否依然是“一種代表”?

我始終覺得,分析一位書法家是否能夠視為一個時代書法創作的“代表”,要把他的書學思想和創作實踐與時代緊密聯繫起來,以時代的大背景為參照系。而評價一位書法家的藝術地位高低,也要看他能夠在當代書法史上佔有什麼位置。2008 年,我曾在《書法》上發表過《誰能進入當代書法史》,我們觀察當代書壇,評論當代書法家,如果離開了“書法史” 的標準,沒有“史”的概念,則只能是泛泛而談。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25-232×53cm×2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當全國性的“書法運動”處於發軔狀態時,趙雁君藉助於一系列的“國展”“中青展”脫穎而出,成為“獲獎專業戶”,也奠定了他的“代表性”地位。“趙雁君現象”,既概括了他個人的書風,實際上也代表了一個群體,當時像他這樣的“弄潮兒”不止一個人, 他們確實引領了一個時代書風的新潮。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27-46×34cm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當代中國的社會、經濟、文化發展發生了深刻變化,當代“書法運動”也不可避免地出現了許多新情況、新問題,再要想通過獲獎“贏得天下”,已經幾無可能。可以說,三十多年來的當代書壇,是風起雲湧的時代,也是急劇變革和分化的時代, 更是大浪淘沙的時代。當年的那個以“獲獎專業戶”為標誌的書法群體,也發生了分化,有的可能一直在吃老本,有的可能在書風探求上陷入了“激進”一途卻並未得到公眾認可,也有的可能已經漸行漸遠,淡出了大家的視線。時間沖刷了一切,也考驗了一切。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白雲山22x64cm

從面上看,全國性的書法熱潮催生了龐大的書法群體,由於社會構成、價值觀念、學養旨趣、審美追求等方面的差異,難免會產生諸多矛盾。比如“書法精英階層”與“書法草根階層” 之間的矛盾,後者總抱怨前者“壟斷”了書法資源,前者則覺得後者層次太低影響了書法的聲譽。此外,書法面臨商品經濟大潮衝擊,也衍生出諸多問題。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畢竟360x78cm

我覺得深層次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三方面:

一是“道”的問題,也即書法的社會功能問題。書法何為?書法到底只是文人達情適意的“餘事”,還是應該具備更多的社會功能,更好地為火熱的現實生活服務?這個問題也是“小我”與“大我”的關係問題。

二是“藝”的問題。這個問題包括書法的發展方向,包括對繼承和創新的把握,是“復古”“守舊”,還是與時俱進,在繼承中創新,還包括如何“拿來”和“走出去”等等。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波上364cm×145cm

三是“趣”的問題。這個問題包括兩個層面,一是書法家隊伍整體素質的提高問題,包括如何提高學養、提高書法水準, 還包括在商品經濟大潮面前如何擺正位置,等等;二是書法家的藝術趣味問題,如何讓自己變得更加“有趣”,如何讓書法藝術變得更加“有趣”。古人提倡“琴棋書畫”,主要還是“意趣”和“情趣”,書法家和書法藝術如果缺少趣味,將是一件非常遺憾的事情。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春溪-180x61cm

我為何在評述趙雁君前要先簡略地談談上述這些“宏觀問題”?因為,這是每一位書法家都面臨的實際問題,作為代表性書家,起著標杆性的示範作用,更是無法迴避。接下來,就可以集中談談雁君兄了。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風靜138x69cm

坦率而言,自從寫了《趙雁君:一種代表》之後,我有時對他也有些不解,主要集中在兩個“不解”上:一是不解他為何經年累月地把大量的時間都用於書協工作和其他社會活動上,須知,年紀輕輕就功成名就,正處於創作的黃金時期, 時間非常寶貴。熟悉雁君的人都知道,他是工作狂,而且一貫如此, 跟著他乾的人都叫苦不迭,他則樂此不疲。我曾當面說他“勞碌命”, 勸他應該多給自己一些時間,用不著把工作節奏安排得如此緊張,忙了自己,也累了別人,個人創作多了,也是一種社會貢獻。他則依然故我,依然一心撲在書協工作和公益事業上。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沽灑179x38cm

二是這些年來書壇處於活躍期,也處於分化期,或曰激烈震盪期,作為引人注目的“代表性人物”,他如何應對?書法的繼承和發展是一個持久的命題,有的書家過分強調“創新”,過分“彰顯”自我,從理論和創作都顯得比較偏激,引起了書法界同道的爭議。其實,除了個別書家是為了自我炒作而故作驚世駭俗之舉,有不少書家確實也是為了嘗試自我超越而進行的探索性行為。“超越自我”是一件十分艱難而不得不做的事情,無法超越,就意味著止步不前,甚至退步滑坡。他們的激進之舉,雖然效果不盡如人意,但其動機還是應該體諒的。那麼,雁君選擇怎樣的姿態來實現自我超越呢?在相當長的時間裡,他似乎非常沉得住氣,沒有什麼“動作”。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海不地無179x32cmx2

我在浙江美術館工作時,曾邀約雁君兄舉辦展覽,覺得他2006年在中國美術館舉辦“山陰道上行”展覽、2008 年在老家諸暨舉辦“雁行暨陽”展覽之後,時隔十年左右,應該集中展示一下他的最新創作成果。我在內心,也有想通過展覽解開上面“兩個謎團”的意思。後來因為種種原因沒有實施,但他對我說:“展覽雖然不搞,創作還是要搞的,我會按照我的追求,創作一批書法作品。”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海客33x41x6cm

於是我知道,他白天為工作上的事情忙得一塌糊塗,但夜深人靜時,始終沒有忘記他的摯愛,始終在堅持臨摹與創作。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懷新尋異236cmx53cmx2

《山水雁跡》所收的書法,應該就是他近年來堅持創作的一個集中呈現。適逢我人在旅途, 雁君兄通過微信發來了十二個圖片文件包,分別標明“錢江篇”、“杭州篇”、“寧波篇”、“溫州篇”、“湖州篇”、“嘉興篇”、“紹興篇”、“台州篇”、“金華篇”、“麗水篇”、“衢州篇”、“舟山篇”,我的第一感覺以為是他為全省書法大展策劃的資料,因為今年省書協將舉辦全省慶祝新中國成立七十週年“江山多嬌”大展也是按這個主題要求書寫的內容, 以“錢江篇”代表全省,此外全省十一個市都有主題創作展覽任務,有分有合。打開一看, 原來都是他個人創作的書法作品。後來得知,這是他為中宣部“全國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工程項目”而作的專題創作。實際上,這也是他在十多年前兩個大展之後進行的一次大規模集中性主題創作,觀其內容都是歷代詩人歌詠浙江的名山、名水、名勝、名人的詩篇聯句等,這在他個人的創作生涯中具有相當重要的位置。從創作時間看,持續了幾年,這批作品, 是研究趙雁君書學思想和創作動態的第一手資料。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柳樹蘋花89cmx28cmx2

我瀏覽了圖片,感到震撼,也感到釋然。

我的第一感覺是:趙雁君畢竟是趙雁君,趙雁君依然是趙雁君。

從這批作品看,我的“不解”是多餘的,趙雁君始終在暗中發力,始終在追隨古人,始終在與時俱進,始終是“一種代表”。

我想先簡略地談一下觀感。我覺得趙雁君的書風,可以說是不變而變,穩中求變,變中有守,守中出新。

他沒有大張旗鼓,沒有發表宣言,卻在悄悄地下一盤棋:致力於自我超越,實現了自己書風的嬗變和求新。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路橋111×54cm

出乎意料的是以行草出名的他,首先在書體上有了新的拓展與呈現,寫了一批隸書、楷書作品。而這些隸書和楷書,又不純粹是隸書、楷書,而是楷中帶隸,隸中帶楷,楷書也好,隸書也好,也都帶有行草的意味。這些作品,在雁君以前的創作中是極少看到的。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山合水逢180x48cmx2

他的楷書,脫胎於北魏。我知道他於《石門銘》、《張黑女墓誌》等用功尤勤,浸廩頗深,對北魏的碑刻、墓誌、造像題記和摩崖刻石都始終保持濃厚的興趣。同時,又蘊涵隸書意象,帶有濃郁的金石氣息,且不失帖學的靈秀逸緻。如“錢江篇”中的柳永《望海潮》,“杭州篇”中的蘇軾《虞美人》,“溫州篇”謝靈運《登江中孤嶼》,“紹興篇”中的任則明《醉東風 ˙ 會稽懷古》,“嘉興篇”沈括《秀州秋日》,“金華篇”中的沈約《登元暢樓》等,都寫得峻逸而寬博,北魏的氣息撲面而來。有些楷書,格外精緻,楷中有行,行中帶楷,別具靈動之氣。特別是看到“紹興篇”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舟山篇”陸游《曉望海山》,“麗水篇”謝靈運《登石門最高頂》,“衢州篇”孟郊《浮石亭》等,簡直有點大吃一驚,原來雁君也能寫工整靈秀,簡潔明快這一路。有的楷書作品,如“台州篇”孟浩然《宿天台桐柏觀》,則楷中帶隸的味道很濃,筆力凝重而不失清新,字字力透紙背。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數椽半架137x24cmx2

隸書並不是雁君兄的主攻方向,但這次也創作了不少,成為一個新的“看點”。他的隸書取法於方正、舒展、拙樸一路,看得出從《石門頌》《封龍山》《好大王》以及《褒斜道》等漢魏摩崖石刻銘文等均曾留意,可謂沉潛魏石,排鋪漢風。他的對聯中有不少似隸似楷的創作,特別有趣味,又特別簡古,如“誰能問天意,獨此見濤頭”(范仲淹句),“寒入沙蘆斷,煙生野鶩投”(徐渭句)。而“獨鶴知難侶,孤雲不易攀”(釋文珦句),“祥符寶鼎,禮備黃琮”(崔玄童句),“地隨山共盡,天與水無窮”(陳造句),“好句江山助,奇懷翰墨收”(黃周星句),寫得非常稚拙質樸,妙趣橫生。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誰家46x34cm

雁君兄對漢代隸書確是用力頗深,又憑藉對漢魏隸變的巧取與擇化,其隸書絕不整齊劃一,或厚重,或勁挺,或稚拙,或老辣,形態紛呈,別開生面。當然,他最擅長的當然是行草書,這是他的“看家本領”, 也是這次主題創作的主打作品。我和他平時有過交談,這次在寫作期間又作過“微聊”,知道他的行書築基於“二王”,同時對明清時期的徐渭、王鐸、陳洪綬、傅山、倪元璐、黃道周、楊維楨等有過系統的研究。梳理明清行草大家,是他一直在做的面目,由我主張”的創作理路,對他影響很大。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就是,“籠而統之,為我所用”。他不會拘泥於古人的某一個“點”,而是側重於歷史的縱向參照。他已經形成了比較強烈的個人面貌,但他試圖努力“掙脫”,不斷超越。他在近十年明清書風的深入梳理與提煉,其行草書風已日臻完美。

"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趙雁君,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行書委員會副主任,浙江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副主席、書記處書記,浙江省書法 家協會副主席兼祕書長,研究館員,西泠印社社員。第九屆浙江省人大代表,第十屆浙江省政協委員,第十二屆浙江省人大代表。行草作品曾獲第四屆全國書法家作品展“三 等獎”,第四、五、六屆全國中青年書法家作品展“一等獎”;楷書作品曾獲第一屆全國楹聯書法大展“金獎”。分別獲中國書協、中國文聯“德藝雙馨”書法家、藝術家稱號及文 化部“優秀專家”稱號;獲中宣部、人事部、中國文聯授予“全 國中青年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稱號,享受省部級勞動模範待遇;獲中宣部“全國宣傳文化系統四個一批人才”稱號,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依然 『代表』

依然『雁跡 』

——序趙雁君《山水雁跡》

文/斯舜威

趙雁君是當代一位頗具代表性的書家,也是一位值得關注與研究的書家。

十三年前,我曾寫過《趙雁君:一種代表》,談了我對趙雁君書法和“趙雁君現象”的初步感受。這些年來,我持續關注雁君的“動態”,也一直思考著當代書壇的“代表”問題。早就想寫“一種代表”的續篇,這次適逢《山水雁跡》出版,正好有機會再談談趙雁君,順便以雁君兄為個案,推而廣之,談談對當代書壇的一些看法。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22-234×53cm×2

當然,自然必須談到:趙雁君,是否依然是“一種代表”?

我始終覺得,分析一位書法家是否能夠視為一個時代書法創作的“代表”,要把他的書學思想和創作實踐與時代緊密聯繫起來,以時代的大背景為參照系。而評價一位書法家的藝術地位高低,也要看他能夠在當代書法史上佔有什麼位置。2008 年,我曾在《書法》上發表過《誰能進入當代書法史》,我們觀察當代書壇,評論當代書法家,如果離開了“書法史” 的標準,沒有“史”的概念,則只能是泛泛而談。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25-232×53cm×2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當全國性的“書法運動”處於發軔狀態時,趙雁君藉助於一系列的“國展”“中青展”脫穎而出,成為“獲獎專業戶”,也奠定了他的“代表性”地位。“趙雁君現象”,既概括了他個人的書風,實際上也代表了一個群體,當時像他這樣的“弄潮兒”不止一個人, 他們確實引領了一個時代書風的新潮。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27-46×34cm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當代中國的社會、經濟、文化發展發生了深刻變化,當代“書法運動”也不可避免地出現了許多新情況、新問題,再要想通過獲獎“贏得天下”,已經幾無可能。可以說,三十多年來的當代書壇,是風起雲湧的時代,也是急劇變革和分化的時代, 更是大浪淘沙的時代。當年的那個以“獲獎專業戶”為標誌的書法群體,也發生了分化,有的可能一直在吃老本,有的可能在書風探求上陷入了“激進”一途卻並未得到公眾認可,也有的可能已經漸行漸遠,淡出了大家的視線。時間沖刷了一切,也考驗了一切。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白雲山22x64cm

從面上看,全國性的書法熱潮催生了龐大的書法群體,由於社會構成、價值觀念、學養旨趣、審美追求等方面的差異,難免會產生諸多矛盾。比如“書法精英階層”與“書法草根階層” 之間的矛盾,後者總抱怨前者“壟斷”了書法資源,前者則覺得後者層次太低影響了書法的聲譽。此外,書法面臨商品經濟大潮衝擊,也衍生出諸多問題。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畢竟360x78cm

我覺得深層次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三方面:

一是“道”的問題,也即書法的社會功能問題。書法何為?書法到底只是文人達情適意的“餘事”,還是應該具備更多的社會功能,更好地為火熱的現實生活服務?這個問題也是“小我”與“大我”的關係問題。

二是“藝”的問題。這個問題包括書法的發展方向,包括對繼承和創新的把握,是“復古”“守舊”,還是與時俱進,在繼承中創新,還包括如何“拿來”和“走出去”等等。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波上364cm×145cm

三是“趣”的問題。這個問題包括兩個層面,一是書法家隊伍整體素質的提高問題,包括如何提高學養、提高書法水準, 還包括在商品經濟大潮面前如何擺正位置,等等;二是書法家的藝術趣味問題,如何讓自己變得更加“有趣”,如何讓書法藝術變得更加“有趣”。古人提倡“琴棋書畫”,主要還是“意趣”和“情趣”,書法家和書法藝術如果缺少趣味,將是一件非常遺憾的事情。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春溪-180x61cm

我為何在評述趙雁君前要先簡略地談談上述這些“宏觀問題”?因為,這是每一位書法家都面臨的實際問題,作為代表性書家,起著標杆性的示範作用,更是無法迴避。接下來,就可以集中談談雁君兄了。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風靜138x69cm

坦率而言,自從寫了《趙雁君:一種代表》之後,我有時對他也有些不解,主要集中在兩個“不解”上:一是不解他為何經年累月地把大量的時間都用於書協工作和其他社會活動上,須知,年紀輕輕就功成名就,正處於創作的黃金時期, 時間非常寶貴。熟悉雁君的人都知道,他是工作狂,而且一貫如此, 跟著他乾的人都叫苦不迭,他則樂此不疲。我曾當面說他“勞碌命”, 勸他應該多給自己一些時間,用不著把工作節奏安排得如此緊張,忙了自己,也累了別人,個人創作多了,也是一種社會貢獻。他則依然故我,依然一心撲在書協工作和公益事業上。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沽灑179x38cm

二是這些年來書壇處於活躍期,也處於分化期,或曰激烈震盪期,作為引人注目的“代表性人物”,他如何應對?書法的繼承和發展是一個持久的命題,有的書家過分強調“創新”,過分“彰顯”自我,從理論和創作都顯得比較偏激,引起了書法界同道的爭議。其實,除了個別書家是為了自我炒作而故作驚世駭俗之舉,有不少書家確實也是為了嘗試自我超越而進行的探索性行為。“超越自我”是一件十分艱難而不得不做的事情,無法超越,就意味著止步不前,甚至退步滑坡。他們的激進之舉,雖然效果不盡如人意,但其動機還是應該體諒的。那麼,雁君選擇怎樣的姿態來實現自我超越呢?在相當長的時間裡,他似乎非常沉得住氣,沒有什麼“動作”。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海不地無179x32cmx2

我在浙江美術館工作時,曾邀約雁君兄舉辦展覽,覺得他2006年在中國美術館舉辦“山陰道上行”展覽、2008 年在老家諸暨舉辦“雁行暨陽”展覽之後,時隔十年左右,應該集中展示一下他的最新創作成果。我在內心,也有想通過展覽解開上面“兩個謎團”的意思。後來因為種種原因沒有實施,但他對我說:“展覽雖然不搞,創作還是要搞的,我會按照我的追求,創作一批書法作品。”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海客33x41x6cm

於是我知道,他白天為工作上的事情忙得一塌糊塗,但夜深人靜時,始終沒有忘記他的摯愛,始終在堅持臨摹與創作。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懷新尋異236cmx53cmx2

《山水雁跡》所收的書法,應該就是他近年來堅持創作的一個集中呈現。適逢我人在旅途, 雁君兄通過微信發來了十二個圖片文件包,分別標明“錢江篇”、“杭州篇”、“寧波篇”、“溫州篇”、“湖州篇”、“嘉興篇”、“紹興篇”、“台州篇”、“金華篇”、“麗水篇”、“衢州篇”、“舟山篇”,我的第一感覺以為是他為全省書法大展策劃的資料,因為今年省書協將舉辦全省慶祝新中國成立七十週年“江山多嬌”大展也是按這個主題要求書寫的內容, 以“錢江篇”代表全省,此外全省十一個市都有主題創作展覽任務,有分有合。打開一看, 原來都是他個人創作的書法作品。後來得知,這是他為中宣部“全國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工程項目”而作的專題創作。實際上,這也是他在十多年前兩個大展之後進行的一次大規模集中性主題創作,觀其內容都是歷代詩人歌詠浙江的名山、名水、名勝、名人的詩篇聯句等,這在他個人的創作生涯中具有相當重要的位置。從創作時間看,持續了幾年,這批作品, 是研究趙雁君書學思想和創作動態的第一手資料。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柳樹蘋花89cmx28cmx2

我瀏覽了圖片,感到震撼,也感到釋然。

我的第一感覺是:趙雁君畢竟是趙雁君,趙雁君依然是趙雁君。

從這批作品看,我的“不解”是多餘的,趙雁君始終在暗中發力,始終在追隨古人,始終在與時俱進,始終是“一種代表”。

我想先簡略地談一下觀感。我覺得趙雁君的書風,可以說是不變而變,穩中求變,變中有守,守中出新。

他沒有大張旗鼓,沒有發表宣言,卻在悄悄地下一盤棋:致力於自我超越,實現了自己書風的嬗變和求新。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路橋111×54cm

出乎意料的是以行草出名的他,首先在書體上有了新的拓展與呈現,寫了一批隸書、楷書作品。而這些隸書和楷書,又不純粹是隸書、楷書,而是楷中帶隸,隸中帶楷,楷書也好,隸書也好,也都帶有行草的意味。這些作品,在雁君以前的創作中是極少看到的。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山合水逢180x48cmx2

他的楷書,脫胎於北魏。我知道他於《石門銘》、《張黑女墓誌》等用功尤勤,浸廩頗深,對北魏的碑刻、墓誌、造像題記和摩崖刻石都始終保持濃厚的興趣。同時,又蘊涵隸書意象,帶有濃郁的金石氣息,且不失帖學的靈秀逸緻。如“錢江篇”中的柳永《望海潮》,“杭州篇”中的蘇軾《虞美人》,“溫州篇”謝靈運《登江中孤嶼》,“紹興篇”中的任則明《醉東風 ˙ 會稽懷古》,“嘉興篇”沈括《秀州秋日》,“金華篇”中的沈約《登元暢樓》等,都寫得峻逸而寬博,北魏的氣息撲面而來。有些楷書,格外精緻,楷中有行,行中帶楷,別具靈動之氣。特別是看到“紹興篇”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舟山篇”陸游《曉望海山》,“麗水篇”謝靈運《登石門最高頂》,“衢州篇”孟郊《浮石亭》等,簡直有點大吃一驚,原來雁君也能寫工整靈秀,簡潔明快這一路。有的楷書作品,如“台州篇”孟浩然《宿天台桐柏觀》,則楷中帶隸的味道很濃,筆力凝重而不失清新,字字力透紙背。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數椽半架137x24cmx2

隸書並不是雁君兄的主攻方向,但這次也創作了不少,成為一個新的“看點”。他的隸書取法於方正、舒展、拙樸一路,看得出從《石門頌》《封龍山》《好大王》以及《褒斜道》等漢魏摩崖石刻銘文等均曾留意,可謂沉潛魏石,排鋪漢風。他的對聯中有不少似隸似楷的創作,特別有趣味,又特別簡古,如“誰能問天意,獨此見濤頭”(范仲淹句),“寒入沙蘆斷,煙生野鶩投”(徐渭句)。而“獨鶴知難侶,孤雲不易攀”(釋文珦句),“祥符寶鼎,禮備黃琮”(崔玄童句),“地隨山共盡,天與水無窮”(陳造句),“好句江山助,奇懷翰墨收”(黃周星句),寫得非常稚拙質樸,妙趣橫生。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誰家46x34cm

雁君兄對漢代隸書確是用力頗深,又憑藉對漢魏隸變的巧取與擇化,其隸書絕不整齊劃一,或厚重,或勁挺,或稚拙,或老辣,形態紛呈,別開生面。當然,他最擅長的當然是行草書,這是他的“看家本領”, 也是這次主題創作的主打作品。我和他平時有過交談,這次在寫作期間又作過“微聊”,知道他的行書築基於“二王”,同時對明清時期的徐渭、王鐸、陳洪綬、傅山、倪元璐、黃道周、楊維楨等有過系統的研究。梳理明清行草大家,是他一直在做的面目,由我主張”的創作理路,對他影響很大。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就是,“籠而統之,為我所用”。他不會拘泥於古人的某一個“點”,而是側重於歷史的縱向參照。他已經形成了比較強烈的個人面貌,但他試圖努力“掙脫”,不斷超越。他在近十年明清書風的深入梳理與提煉,其行草書風已日臻完美。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萬玉34x46cm

縱觀他這次的行草作品,與過去相比, 顯得更加得心應手,更加隨心所欲,線條更加圓潤、儒雅,有古意。他始終注意“內容決定形式”的創作理念,從不搞所謂的“創作設計”,往往是根據內容的需要, 注意“即時性”,說白了就是“寫到哪裡算哪裡”,隨機、隨意、隨性,書寫速度也好,墨色濃淡枯溼也好,線條粗細變化也好,一切隨機應變。他有一段創作談很好地說明了這個問題:“論創作,我著意風格個性,不重表面形式,更不喜裝飾造作,會注重用筆,強調節奏,突出時間特性。無論長方立軸、楹聯尺牘,任順自然, 在齊與不齊之間,盡顯字形大小、墨色變化之機樞,在古人規矩之內力彰率真率性之情。”(趙雁君《本來面目,由我主張》)

"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趙雁君,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行書委員會副主任,浙江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副主席、書記處書記,浙江省書法 家協會副主席兼祕書長,研究館員,西泠印社社員。第九屆浙江省人大代表,第十屆浙江省政協委員,第十二屆浙江省人大代表。行草作品曾獲第四屆全國書法家作品展“三 等獎”,第四、五、六屆全國中青年書法家作品展“一等獎”;楷書作品曾獲第一屆全國楹聯書法大展“金獎”。分別獲中國書協、中國文聯“德藝雙馨”書法家、藝術家稱號及文 化部“優秀專家”稱號;獲中宣部、人事部、中國文聯授予“全 國中青年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稱號,享受省部級勞動模範待遇;獲中宣部“全國宣傳文化系統四個一批人才”稱號,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依然 『代表』

依然『雁跡 』

——序趙雁君《山水雁跡》

文/斯舜威

趙雁君是當代一位頗具代表性的書家,也是一位值得關注與研究的書家。

十三年前,我曾寫過《趙雁君:一種代表》,談了我對趙雁君書法和“趙雁君現象”的初步感受。這些年來,我持續關注雁君的“動態”,也一直思考著當代書壇的“代表”問題。早就想寫“一種代表”的續篇,這次適逢《山水雁跡》出版,正好有機會再談談趙雁君,順便以雁君兄為個案,推而廣之,談談對當代書壇的一些看法。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22-234×53cm×2

當然,自然必須談到:趙雁君,是否依然是“一種代表”?

我始終覺得,分析一位書法家是否能夠視為一個時代書法創作的“代表”,要把他的書學思想和創作實踐與時代緊密聯繫起來,以時代的大背景為參照系。而評價一位書法家的藝術地位高低,也要看他能夠在當代書法史上佔有什麼位置。2008 年,我曾在《書法》上發表過《誰能進入當代書法史》,我們觀察當代書壇,評論當代書法家,如果離開了“書法史” 的標準,沒有“史”的概念,則只能是泛泛而談。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25-232×53cm×2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當全國性的“書法運動”處於發軔狀態時,趙雁君藉助於一系列的“國展”“中青展”脫穎而出,成為“獲獎專業戶”,也奠定了他的“代表性”地位。“趙雁君現象”,既概括了他個人的書風,實際上也代表了一個群體,當時像他這樣的“弄潮兒”不止一個人, 他們確實引領了一個時代書風的新潮。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27-46×34cm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當代中國的社會、經濟、文化發展發生了深刻變化,當代“書法運動”也不可避免地出現了許多新情況、新問題,再要想通過獲獎“贏得天下”,已經幾無可能。可以說,三十多年來的當代書壇,是風起雲湧的時代,也是急劇變革和分化的時代, 更是大浪淘沙的時代。當年的那個以“獲獎專業戶”為標誌的書法群體,也發生了分化,有的可能一直在吃老本,有的可能在書風探求上陷入了“激進”一途卻並未得到公眾認可,也有的可能已經漸行漸遠,淡出了大家的視線。時間沖刷了一切,也考驗了一切。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白雲山22x64cm

從面上看,全國性的書法熱潮催生了龐大的書法群體,由於社會構成、價值觀念、學養旨趣、審美追求等方面的差異,難免會產生諸多矛盾。比如“書法精英階層”與“書法草根階層” 之間的矛盾,後者總抱怨前者“壟斷”了書法資源,前者則覺得後者層次太低影響了書法的聲譽。此外,書法面臨商品經濟大潮衝擊,也衍生出諸多問題。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畢竟360x78cm

我覺得深層次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三方面:

一是“道”的問題,也即書法的社會功能問題。書法何為?書法到底只是文人達情適意的“餘事”,還是應該具備更多的社會功能,更好地為火熱的現實生活服務?這個問題也是“小我”與“大我”的關係問題。

二是“藝”的問題。這個問題包括書法的發展方向,包括對繼承和創新的把握,是“復古”“守舊”,還是與時俱進,在繼承中創新,還包括如何“拿來”和“走出去”等等。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波上364cm×145cm

三是“趣”的問題。這個問題包括兩個層面,一是書法家隊伍整體素質的提高問題,包括如何提高學養、提高書法水準, 還包括在商品經濟大潮面前如何擺正位置,等等;二是書法家的藝術趣味問題,如何讓自己變得更加“有趣”,如何讓書法藝術變得更加“有趣”。古人提倡“琴棋書畫”,主要還是“意趣”和“情趣”,書法家和書法藝術如果缺少趣味,將是一件非常遺憾的事情。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春溪-180x61cm

我為何在評述趙雁君前要先簡略地談談上述這些“宏觀問題”?因為,這是每一位書法家都面臨的實際問題,作為代表性書家,起著標杆性的示範作用,更是無法迴避。接下來,就可以集中談談雁君兄了。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風靜138x69cm

坦率而言,自從寫了《趙雁君:一種代表》之後,我有時對他也有些不解,主要集中在兩個“不解”上:一是不解他為何經年累月地把大量的時間都用於書協工作和其他社會活動上,須知,年紀輕輕就功成名就,正處於創作的黃金時期, 時間非常寶貴。熟悉雁君的人都知道,他是工作狂,而且一貫如此, 跟著他乾的人都叫苦不迭,他則樂此不疲。我曾當面說他“勞碌命”, 勸他應該多給自己一些時間,用不著把工作節奏安排得如此緊張,忙了自己,也累了別人,個人創作多了,也是一種社會貢獻。他則依然故我,依然一心撲在書協工作和公益事業上。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沽灑179x38cm

二是這些年來書壇處於活躍期,也處於分化期,或曰激烈震盪期,作為引人注目的“代表性人物”,他如何應對?書法的繼承和發展是一個持久的命題,有的書家過分強調“創新”,過分“彰顯”自我,從理論和創作都顯得比較偏激,引起了書法界同道的爭議。其實,除了個別書家是為了自我炒作而故作驚世駭俗之舉,有不少書家確實也是為了嘗試自我超越而進行的探索性行為。“超越自我”是一件十分艱難而不得不做的事情,無法超越,就意味著止步不前,甚至退步滑坡。他們的激進之舉,雖然效果不盡如人意,但其動機還是應該體諒的。那麼,雁君選擇怎樣的姿態來實現自我超越呢?在相當長的時間裡,他似乎非常沉得住氣,沒有什麼“動作”。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海不地無179x32cmx2

我在浙江美術館工作時,曾邀約雁君兄舉辦展覽,覺得他2006年在中國美術館舉辦“山陰道上行”展覽、2008 年在老家諸暨舉辦“雁行暨陽”展覽之後,時隔十年左右,應該集中展示一下他的最新創作成果。我在內心,也有想通過展覽解開上面“兩個謎團”的意思。後來因為種種原因沒有實施,但他對我說:“展覽雖然不搞,創作還是要搞的,我會按照我的追求,創作一批書法作品。”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海客33x41x6cm

於是我知道,他白天為工作上的事情忙得一塌糊塗,但夜深人靜時,始終沒有忘記他的摯愛,始終在堅持臨摹與創作。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懷新尋異236cmx53cmx2

《山水雁跡》所收的書法,應該就是他近年來堅持創作的一個集中呈現。適逢我人在旅途, 雁君兄通過微信發來了十二個圖片文件包,分別標明“錢江篇”、“杭州篇”、“寧波篇”、“溫州篇”、“湖州篇”、“嘉興篇”、“紹興篇”、“台州篇”、“金華篇”、“麗水篇”、“衢州篇”、“舟山篇”,我的第一感覺以為是他為全省書法大展策劃的資料,因為今年省書協將舉辦全省慶祝新中國成立七十週年“江山多嬌”大展也是按這個主題要求書寫的內容, 以“錢江篇”代表全省,此外全省十一個市都有主題創作展覽任務,有分有合。打開一看, 原來都是他個人創作的書法作品。後來得知,這是他為中宣部“全國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工程項目”而作的專題創作。實際上,這也是他在十多年前兩個大展之後進行的一次大規模集中性主題創作,觀其內容都是歷代詩人歌詠浙江的名山、名水、名勝、名人的詩篇聯句等,這在他個人的創作生涯中具有相當重要的位置。從創作時間看,持續了幾年,這批作品, 是研究趙雁君書學思想和創作動態的第一手資料。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柳樹蘋花89cmx28cmx2

我瀏覽了圖片,感到震撼,也感到釋然。

我的第一感覺是:趙雁君畢竟是趙雁君,趙雁君依然是趙雁君。

從這批作品看,我的“不解”是多餘的,趙雁君始終在暗中發力,始終在追隨古人,始終在與時俱進,始終是“一種代表”。

我想先簡略地談一下觀感。我覺得趙雁君的書風,可以說是不變而變,穩中求變,變中有守,守中出新。

他沒有大張旗鼓,沒有發表宣言,卻在悄悄地下一盤棋:致力於自我超越,實現了自己書風的嬗變和求新。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路橋111×54cm

出乎意料的是以行草出名的他,首先在書體上有了新的拓展與呈現,寫了一批隸書、楷書作品。而這些隸書和楷書,又不純粹是隸書、楷書,而是楷中帶隸,隸中帶楷,楷書也好,隸書也好,也都帶有行草的意味。這些作品,在雁君以前的創作中是極少看到的。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山合水逢180x48cmx2

他的楷書,脫胎於北魏。我知道他於《石門銘》、《張黑女墓誌》等用功尤勤,浸廩頗深,對北魏的碑刻、墓誌、造像題記和摩崖刻石都始終保持濃厚的興趣。同時,又蘊涵隸書意象,帶有濃郁的金石氣息,且不失帖學的靈秀逸緻。如“錢江篇”中的柳永《望海潮》,“杭州篇”中的蘇軾《虞美人》,“溫州篇”謝靈運《登江中孤嶼》,“紹興篇”中的任則明《醉東風 ˙ 會稽懷古》,“嘉興篇”沈括《秀州秋日》,“金華篇”中的沈約《登元暢樓》等,都寫得峻逸而寬博,北魏的氣息撲面而來。有些楷書,格外精緻,楷中有行,行中帶楷,別具靈動之氣。特別是看到“紹興篇”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舟山篇”陸游《曉望海山》,“麗水篇”謝靈運《登石門最高頂》,“衢州篇”孟郊《浮石亭》等,簡直有點大吃一驚,原來雁君也能寫工整靈秀,簡潔明快這一路。有的楷書作品,如“台州篇”孟浩然《宿天台桐柏觀》,則楷中帶隸的味道很濃,筆力凝重而不失清新,字字力透紙背。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數椽半架137x24cmx2

隸書並不是雁君兄的主攻方向,但這次也創作了不少,成為一個新的“看點”。他的隸書取法於方正、舒展、拙樸一路,看得出從《石門頌》《封龍山》《好大王》以及《褒斜道》等漢魏摩崖石刻銘文等均曾留意,可謂沉潛魏石,排鋪漢風。他的對聯中有不少似隸似楷的創作,特別有趣味,又特別簡古,如“誰能問天意,獨此見濤頭”(范仲淹句),“寒入沙蘆斷,煙生野鶩投”(徐渭句)。而“獨鶴知難侶,孤雲不易攀”(釋文珦句),“祥符寶鼎,禮備黃琮”(崔玄童句),“地隨山共盡,天與水無窮”(陳造句),“好句江山助,奇懷翰墨收”(黃周星句),寫得非常稚拙質樸,妙趣橫生。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誰家46x34cm

雁君兄對漢代隸書確是用力頗深,又憑藉對漢魏隸變的巧取與擇化,其隸書絕不整齊劃一,或厚重,或勁挺,或稚拙,或老辣,形態紛呈,別開生面。當然,他最擅長的當然是行草書,這是他的“看家本領”, 也是這次主題創作的主打作品。我和他平時有過交談,這次在寫作期間又作過“微聊”,知道他的行書築基於“二王”,同時對明清時期的徐渭、王鐸、陳洪綬、傅山、倪元璐、黃道周、楊維楨等有過系統的研究。梳理明清行草大家,是他一直在做的面目,由我主張”的創作理路,對他影響很大。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就是,“籠而統之,為我所用”。他不會拘泥於古人的某一個“點”,而是側重於歷史的縱向參照。他已經形成了比較強烈的個人面貌,但他試圖努力“掙脫”,不斷超越。他在近十年明清書風的深入梳理與提煉,其行草書風已日臻完美。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萬玉34x46cm

縱觀他這次的行草作品,與過去相比, 顯得更加得心應手,更加隨心所欲,線條更加圓潤、儒雅,有古意。他始終注意“內容決定形式”的創作理念,從不搞所謂的“創作設計”,往往是根據內容的需要, 注意“即時性”,說白了就是“寫到哪裡算哪裡”,隨機、隨意、隨性,書寫速度也好,墨色濃淡枯溼也好,線條粗細變化也好,一切隨機應變。他有一段創作談很好地說明了這個問題:“論創作,我著意風格個性,不重表面形式,更不喜裝飾造作,會注重用筆,強調節奏,突出時間特性。無論長方立軸、楹聯尺牘,任順自然, 在齊與不齊之間,盡顯字形大小、墨色變化之機樞,在古人規矩之內力彰率真率性之情。”(趙雁君《本來面目,由我主張》)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為愛180x97cm

這些特徵,幾乎隨處可見。如對聯作品“長風方破舟,一氣自橫秋”(范仲淹句),“雨醉運醒,柳暗花明”(王舉之句),“一千里色中秋月,十萬軍聲半夜潮”(李廓句),他都放開手腳揮灑,有解衣般礴之感。特別需要拈出一說的是李廓的“一千十萬” 聯,是七律《憶錢塘》的頷聯,詩意壯闊, 書寫也恣意縱橫,做到詩韻書韻高度吻合。雁君寫聯,事先不折格子,隨意而書,上下聯字與字不求對應,放縱到極致,具有極強的韻律感,有敏銳的節奏概念,這一點也是他的看家本領。如此聯就空間來說,“一千里”與“十萬”的位置相當,“秋月”與“半夜潮”相當,而“聲”字大開大合,把下面“半”字壓得如同巨石下的鞭筍一般, 大概寫的時候耳邊傳來的都是驚濤拍岸之聲,所以任其巨浪席捲。這樣佈局,倒也渾然天成, 這也是創作的魅力了。

"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趙雁君,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行書委員會副主任,浙江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副主席、書記處書記,浙江省書法 家協會副主席兼祕書長,研究館員,西泠印社社員。第九屆浙江省人大代表,第十屆浙江省政協委員,第十二屆浙江省人大代表。行草作品曾獲第四屆全國書法家作品展“三 等獎”,第四、五、六屆全國中青年書法家作品展“一等獎”;楷書作品曾獲第一屆全國楹聯書法大展“金獎”。分別獲中國書協、中國文聯“德藝雙馨”書法家、藝術家稱號及文 化部“優秀專家”稱號;獲中宣部、人事部、中國文聯授予“全 國中青年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稱號,享受省部級勞動模範待遇;獲中宣部“全國宣傳文化系統四個一批人才”稱號,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依然 『代表』

依然『雁跡 』

——序趙雁君《山水雁跡》

文/斯舜威

趙雁君是當代一位頗具代表性的書家,也是一位值得關注與研究的書家。

十三年前,我曾寫過《趙雁君:一種代表》,談了我對趙雁君書法和“趙雁君現象”的初步感受。這些年來,我持續關注雁君的“動態”,也一直思考著當代書壇的“代表”問題。早就想寫“一種代表”的續篇,這次適逢《山水雁跡》出版,正好有機會再談談趙雁君,順便以雁君兄為個案,推而廣之,談談對當代書壇的一些看法。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22-234×53cm×2

當然,自然必須談到:趙雁君,是否依然是“一種代表”?

我始終覺得,分析一位書法家是否能夠視為一個時代書法創作的“代表”,要把他的書學思想和創作實踐與時代緊密聯繫起來,以時代的大背景為參照系。而評價一位書法家的藝術地位高低,也要看他能夠在當代書法史上佔有什麼位置。2008 年,我曾在《書法》上發表過《誰能進入當代書法史》,我們觀察當代書壇,評論當代書法家,如果離開了“書法史” 的標準,沒有“史”的概念,則只能是泛泛而談。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25-232×53cm×2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當全國性的“書法運動”處於發軔狀態時,趙雁君藉助於一系列的“國展”“中青展”脫穎而出,成為“獲獎專業戶”,也奠定了他的“代表性”地位。“趙雁君現象”,既概括了他個人的書風,實際上也代表了一個群體,當時像他這樣的“弄潮兒”不止一個人, 他們確實引領了一個時代書風的新潮。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27-46×34cm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當代中國的社會、經濟、文化發展發生了深刻變化,當代“書法運動”也不可避免地出現了許多新情況、新問題,再要想通過獲獎“贏得天下”,已經幾無可能。可以說,三十多年來的當代書壇,是風起雲湧的時代,也是急劇變革和分化的時代, 更是大浪淘沙的時代。當年的那個以“獲獎專業戶”為標誌的書法群體,也發生了分化,有的可能一直在吃老本,有的可能在書風探求上陷入了“激進”一途卻並未得到公眾認可,也有的可能已經漸行漸遠,淡出了大家的視線。時間沖刷了一切,也考驗了一切。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白雲山22x64cm

從面上看,全國性的書法熱潮催生了龐大的書法群體,由於社會構成、價值觀念、學養旨趣、審美追求等方面的差異,難免會產生諸多矛盾。比如“書法精英階層”與“書法草根階層” 之間的矛盾,後者總抱怨前者“壟斷”了書法資源,前者則覺得後者層次太低影響了書法的聲譽。此外,書法面臨商品經濟大潮衝擊,也衍生出諸多問題。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畢竟360x78cm

我覺得深層次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三方面:

一是“道”的問題,也即書法的社會功能問題。書法何為?書法到底只是文人達情適意的“餘事”,還是應該具備更多的社會功能,更好地為火熱的現實生活服務?這個問題也是“小我”與“大我”的關係問題。

二是“藝”的問題。這個問題包括書法的發展方向,包括對繼承和創新的把握,是“復古”“守舊”,還是與時俱進,在繼承中創新,還包括如何“拿來”和“走出去”等等。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波上364cm×145cm

三是“趣”的問題。這個問題包括兩個層面,一是書法家隊伍整體素質的提高問題,包括如何提高學養、提高書法水準, 還包括在商品經濟大潮面前如何擺正位置,等等;二是書法家的藝術趣味問題,如何讓自己變得更加“有趣”,如何讓書法藝術變得更加“有趣”。古人提倡“琴棋書畫”,主要還是“意趣”和“情趣”,書法家和書法藝術如果缺少趣味,將是一件非常遺憾的事情。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春溪-180x61cm

我為何在評述趙雁君前要先簡略地談談上述這些“宏觀問題”?因為,這是每一位書法家都面臨的實際問題,作為代表性書家,起著標杆性的示範作用,更是無法迴避。接下來,就可以集中談談雁君兄了。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風靜138x69cm

坦率而言,自從寫了《趙雁君:一種代表》之後,我有時對他也有些不解,主要集中在兩個“不解”上:一是不解他為何經年累月地把大量的時間都用於書協工作和其他社會活動上,須知,年紀輕輕就功成名就,正處於創作的黃金時期, 時間非常寶貴。熟悉雁君的人都知道,他是工作狂,而且一貫如此, 跟著他乾的人都叫苦不迭,他則樂此不疲。我曾當面說他“勞碌命”, 勸他應該多給自己一些時間,用不著把工作節奏安排得如此緊張,忙了自己,也累了別人,個人創作多了,也是一種社會貢獻。他則依然故我,依然一心撲在書協工作和公益事業上。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沽灑179x38cm

二是這些年來書壇處於活躍期,也處於分化期,或曰激烈震盪期,作為引人注目的“代表性人物”,他如何應對?書法的繼承和發展是一個持久的命題,有的書家過分強調“創新”,過分“彰顯”自我,從理論和創作都顯得比較偏激,引起了書法界同道的爭議。其實,除了個別書家是為了自我炒作而故作驚世駭俗之舉,有不少書家確實也是為了嘗試自我超越而進行的探索性行為。“超越自我”是一件十分艱難而不得不做的事情,無法超越,就意味著止步不前,甚至退步滑坡。他們的激進之舉,雖然效果不盡如人意,但其動機還是應該體諒的。那麼,雁君選擇怎樣的姿態來實現自我超越呢?在相當長的時間裡,他似乎非常沉得住氣,沒有什麼“動作”。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海不地無179x32cmx2

我在浙江美術館工作時,曾邀約雁君兄舉辦展覽,覺得他2006年在中國美術館舉辦“山陰道上行”展覽、2008 年在老家諸暨舉辦“雁行暨陽”展覽之後,時隔十年左右,應該集中展示一下他的最新創作成果。我在內心,也有想通過展覽解開上面“兩個謎團”的意思。後來因為種種原因沒有實施,但他對我說:“展覽雖然不搞,創作還是要搞的,我會按照我的追求,創作一批書法作品。”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海客33x41x6cm

於是我知道,他白天為工作上的事情忙得一塌糊塗,但夜深人靜時,始終沒有忘記他的摯愛,始終在堅持臨摹與創作。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懷新尋異236cmx53cmx2

《山水雁跡》所收的書法,應該就是他近年來堅持創作的一個集中呈現。適逢我人在旅途, 雁君兄通過微信發來了十二個圖片文件包,分別標明“錢江篇”、“杭州篇”、“寧波篇”、“溫州篇”、“湖州篇”、“嘉興篇”、“紹興篇”、“台州篇”、“金華篇”、“麗水篇”、“衢州篇”、“舟山篇”,我的第一感覺以為是他為全省書法大展策劃的資料,因為今年省書協將舉辦全省慶祝新中國成立七十週年“江山多嬌”大展也是按這個主題要求書寫的內容, 以“錢江篇”代表全省,此外全省十一個市都有主題創作展覽任務,有分有合。打開一看, 原來都是他個人創作的書法作品。後來得知,這是他為中宣部“全國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工程項目”而作的專題創作。實際上,這也是他在十多年前兩個大展之後進行的一次大規模集中性主題創作,觀其內容都是歷代詩人歌詠浙江的名山、名水、名勝、名人的詩篇聯句等,這在他個人的創作生涯中具有相當重要的位置。從創作時間看,持續了幾年,這批作品, 是研究趙雁君書學思想和創作動態的第一手資料。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柳樹蘋花89cmx28cmx2

我瀏覽了圖片,感到震撼,也感到釋然。

我的第一感覺是:趙雁君畢竟是趙雁君,趙雁君依然是趙雁君。

從這批作品看,我的“不解”是多餘的,趙雁君始終在暗中發力,始終在追隨古人,始終在與時俱進,始終是“一種代表”。

我想先簡略地談一下觀感。我覺得趙雁君的書風,可以說是不變而變,穩中求變,變中有守,守中出新。

他沒有大張旗鼓,沒有發表宣言,卻在悄悄地下一盤棋:致力於自我超越,實現了自己書風的嬗變和求新。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路橋111×54cm

出乎意料的是以行草出名的他,首先在書體上有了新的拓展與呈現,寫了一批隸書、楷書作品。而這些隸書和楷書,又不純粹是隸書、楷書,而是楷中帶隸,隸中帶楷,楷書也好,隸書也好,也都帶有行草的意味。這些作品,在雁君以前的創作中是極少看到的。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山合水逢180x48cmx2

他的楷書,脫胎於北魏。我知道他於《石門銘》、《張黑女墓誌》等用功尤勤,浸廩頗深,對北魏的碑刻、墓誌、造像題記和摩崖刻石都始終保持濃厚的興趣。同時,又蘊涵隸書意象,帶有濃郁的金石氣息,且不失帖學的靈秀逸緻。如“錢江篇”中的柳永《望海潮》,“杭州篇”中的蘇軾《虞美人》,“溫州篇”謝靈運《登江中孤嶼》,“紹興篇”中的任則明《醉東風 ˙ 會稽懷古》,“嘉興篇”沈括《秀州秋日》,“金華篇”中的沈約《登元暢樓》等,都寫得峻逸而寬博,北魏的氣息撲面而來。有些楷書,格外精緻,楷中有行,行中帶楷,別具靈動之氣。特別是看到“紹興篇”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舟山篇”陸游《曉望海山》,“麗水篇”謝靈運《登石門最高頂》,“衢州篇”孟郊《浮石亭》等,簡直有點大吃一驚,原來雁君也能寫工整靈秀,簡潔明快這一路。有的楷書作品,如“台州篇”孟浩然《宿天台桐柏觀》,則楷中帶隸的味道很濃,筆力凝重而不失清新,字字力透紙背。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數椽半架137x24cmx2

隸書並不是雁君兄的主攻方向,但這次也創作了不少,成為一個新的“看點”。他的隸書取法於方正、舒展、拙樸一路,看得出從《石門頌》《封龍山》《好大王》以及《褒斜道》等漢魏摩崖石刻銘文等均曾留意,可謂沉潛魏石,排鋪漢風。他的對聯中有不少似隸似楷的創作,特別有趣味,又特別簡古,如“誰能問天意,獨此見濤頭”(范仲淹句),“寒入沙蘆斷,煙生野鶩投”(徐渭句)。而“獨鶴知難侶,孤雲不易攀”(釋文珦句),“祥符寶鼎,禮備黃琮”(崔玄童句),“地隨山共盡,天與水無窮”(陳造句),“好句江山助,奇懷翰墨收”(黃周星句),寫得非常稚拙質樸,妙趣橫生。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誰家46x34cm

雁君兄對漢代隸書確是用力頗深,又憑藉對漢魏隸變的巧取與擇化,其隸書絕不整齊劃一,或厚重,或勁挺,或稚拙,或老辣,形態紛呈,別開生面。當然,他最擅長的當然是行草書,這是他的“看家本領”, 也是這次主題創作的主打作品。我和他平時有過交談,這次在寫作期間又作過“微聊”,知道他的行書築基於“二王”,同時對明清時期的徐渭、王鐸、陳洪綬、傅山、倪元璐、黃道周、楊維楨等有過系統的研究。梳理明清行草大家,是他一直在做的面目,由我主張”的創作理路,對他影響很大。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就是,“籠而統之,為我所用”。他不會拘泥於古人的某一個“點”,而是側重於歷史的縱向參照。他已經形成了比較強烈的個人面貌,但他試圖努力“掙脫”,不斷超越。他在近十年明清書風的深入梳理與提煉,其行草書風已日臻完美。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萬玉34x46cm

縱觀他這次的行草作品,與過去相比, 顯得更加得心應手,更加隨心所欲,線條更加圓潤、儒雅,有古意。他始終注意“內容決定形式”的創作理念,從不搞所謂的“創作設計”,往往是根據內容的需要, 注意“即時性”,說白了就是“寫到哪裡算哪裡”,隨機、隨意、隨性,書寫速度也好,墨色濃淡枯溼也好,線條粗細變化也好,一切隨機應變。他有一段創作談很好地說明了這個問題:“論創作,我著意風格個性,不重表面形式,更不喜裝飾造作,會注重用筆,強調節奏,突出時間特性。無論長方立軸、楹聯尺牘,任順自然, 在齊與不齊之間,盡顯字形大小、墨色變化之機樞,在古人規矩之內力彰率真率性之情。”(趙雁君《本來面目,由我主張》)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為愛180x97cm

這些特徵,幾乎隨處可見。如對聯作品“長風方破舟,一氣自橫秋”(范仲淹句),“雨醉運醒,柳暗花明”(王舉之句),“一千里色中秋月,十萬軍聲半夜潮”(李廓句),他都放開手腳揮灑,有解衣般礴之感。特別需要拈出一說的是李廓的“一千十萬” 聯,是七律《憶錢塘》的頷聯,詩意壯闊, 書寫也恣意縱橫,做到詩韻書韻高度吻合。雁君寫聯,事先不折格子,隨意而書,上下聯字與字不求對應,放縱到極致,具有極強的韻律感,有敏銳的節奏概念,這一點也是他的看家本領。如此聯就空間來說,“一千里”與“十萬”的位置相當,“秋月”與“半夜潮”相當,而“聲”字大開大合,把下面“半”字壓得如同巨石下的鞭筍一般, 大概寫的時候耳邊傳來的都是驚濤拍岸之聲,所以任其巨浪席捲。這樣佈局,倒也渾然天成, 這也是創作的魅力了。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閒時不關179x32cmx2

相對而言,那批行草大軸條幅,更是雁君的本色當行,與原來的書風來路明瞭,細微處而又有了新的變化,狂放處更放,精緻處更精,徐渭、老蓮、楊鐵崖等鄉賢的痕跡,也時可尋覓, 卻又化得天衣無縫,為己所用。如宏範《寧波道中》, 戴表元《湖州》,特別是“紹興篇”中劉長卿、樓穎、李白等四條屏,寫得更是狂放,有點長槍大戟、亂服披頭的味道, 如同鄉前輩楊維楨的書法,看似東倒西歪、雜亂無章, 實際骨力雄健、汪洋恣肆,自有大將班師的雄壯在焉。而那些小字行草作品似又見趙氏面貌之基點:源於二王書風的滋乳。

通過這批作品的賞析, 當然更得益於近年來對他的瞭解, 我對上述提到的“ 兩個不解”,有了新的理解。

"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趙雁君,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行書委員會副主任,浙江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副主席、書記處書記,浙江省書法 家協會副主席兼祕書長,研究館員,西泠印社社員。第九屆浙江省人大代表,第十屆浙江省政協委員,第十二屆浙江省人大代表。行草作品曾獲第四屆全國書法家作品展“三 等獎”,第四、五、六屆全國中青年書法家作品展“一等獎”;楷書作品曾獲第一屆全國楹聯書法大展“金獎”。分別獲中國書協、中國文聯“德藝雙馨”書法家、藝術家稱號及文 化部“優秀專家”稱號;獲中宣部、人事部、中國文聯授予“全 國中青年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稱號,享受省部級勞動模範待遇;獲中宣部“全國宣傳文化系統四個一批人才”稱號,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依然 『代表』

依然『雁跡 』

——序趙雁君《山水雁跡》

文/斯舜威

趙雁君是當代一位頗具代表性的書家,也是一位值得關注與研究的書家。

十三年前,我曾寫過《趙雁君:一種代表》,談了我對趙雁君書法和“趙雁君現象”的初步感受。這些年來,我持續關注雁君的“動態”,也一直思考著當代書壇的“代表”問題。早就想寫“一種代表”的續篇,這次適逢《山水雁跡》出版,正好有機會再談談趙雁君,順便以雁君兄為個案,推而廣之,談談對當代書壇的一些看法。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22-234×53cm×2

當然,自然必須談到:趙雁君,是否依然是“一種代表”?

我始終覺得,分析一位書法家是否能夠視為一個時代書法創作的“代表”,要把他的書學思想和創作實踐與時代緊密聯繫起來,以時代的大背景為參照系。而評價一位書法家的藝術地位高低,也要看他能夠在當代書法史上佔有什麼位置。2008 年,我曾在《書法》上發表過《誰能進入當代書法史》,我們觀察當代書壇,評論當代書法家,如果離開了“書法史” 的標準,沒有“史”的概念,則只能是泛泛而談。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25-232×53cm×2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當全國性的“書法運動”處於發軔狀態時,趙雁君藉助於一系列的“國展”“中青展”脫穎而出,成為“獲獎專業戶”,也奠定了他的“代表性”地位。“趙雁君現象”,既概括了他個人的書風,實際上也代表了一個群體,當時像他這樣的“弄潮兒”不止一個人, 他們確實引領了一個時代書風的新潮。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27-46×34cm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當代中國的社會、經濟、文化發展發生了深刻變化,當代“書法運動”也不可避免地出現了許多新情況、新問題,再要想通過獲獎“贏得天下”,已經幾無可能。可以說,三十多年來的當代書壇,是風起雲湧的時代,也是急劇變革和分化的時代, 更是大浪淘沙的時代。當年的那個以“獲獎專業戶”為標誌的書法群體,也發生了分化,有的可能一直在吃老本,有的可能在書風探求上陷入了“激進”一途卻並未得到公眾認可,也有的可能已經漸行漸遠,淡出了大家的視線。時間沖刷了一切,也考驗了一切。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白雲山22x64cm

從面上看,全國性的書法熱潮催生了龐大的書法群體,由於社會構成、價值觀念、學養旨趣、審美追求等方面的差異,難免會產生諸多矛盾。比如“書法精英階層”與“書法草根階層” 之間的矛盾,後者總抱怨前者“壟斷”了書法資源,前者則覺得後者層次太低影響了書法的聲譽。此外,書法面臨商品經濟大潮衝擊,也衍生出諸多問題。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畢竟360x78cm

我覺得深層次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三方面:

一是“道”的問題,也即書法的社會功能問題。書法何為?書法到底只是文人達情適意的“餘事”,還是應該具備更多的社會功能,更好地為火熱的現實生活服務?這個問題也是“小我”與“大我”的關係問題。

二是“藝”的問題。這個問題包括書法的發展方向,包括對繼承和創新的把握,是“復古”“守舊”,還是與時俱進,在繼承中創新,還包括如何“拿來”和“走出去”等等。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波上364cm×145cm

三是“趣”的問題。這個問題包括兩個層面,一是書法家隊伍整體素質的提高問題,包括如何提高學養、提高書法水準, 還包括在商品經濟大潮面前如何擺正位置,等等;二是書法家的藝術趣味問題,如何讓自己變得更加“有趣”,如何讓書法藝術變得更加“有趣”。古人提倡“琴棋書畫”,主要還是“意趣”和“情趣”,書法家和書法藝術如果缺少趣味,將是一件非常遺憾的事情。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春溪-180x61cm

我為何在評述趙雁君前要先簡略地談談上述這些“宏觀問題”?因為,這是每一位書法家都面臨的實際問題,作為代表性書家,起著標杆性的示範作用,更是無法迴避。接下來,就可以集中談談雁君兄了。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風靜138x69cm

坦率而言,自從寫了《趙雁君:一種代表》之後,我有時對他也有些不解,主要集中在兩個“不解”上:一是不解他為何經年累月地把大量的時間都用於書協工作和其他社會活動上,須知,年紀輕輕就功成名就,正處於創作的黃金時期, 時間非常寶貴。熟悉雁君的人都知道,他是工作狂,而且一貫如此, 跟著他乾的人都叫苦不迭,他則樂此不疲。我曾當面說他“勞碌命”, 勸他應該多給自己一些時間,用不著把工作節奏安排得如此緊張,忙了自己,也累了別人,個人創作多了,也是一種社會貢獻。他則依然故我,依然一心撲在書協工作和公益事業上。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沽灑179x38cm

二是這些年來書壇處於活躍期,也處於分化期,或曰激烈震盪期,作為引人注目的“代表性人物”,他如何應對?書法的繼承和發展是一個持久的命題,有的書家過分強調“創新”,過分“彰顯”自我,從理論和創作都顯得比較偏激,引起了書法界同道的爭議。其實,除了個別書家是為了自我炒作而故作驚世駭俗之舉,有不少書家確實也是為了嘗試自我超越而進行的探索性行為。“超越自我”是一件十分艱難而不得不做的事情,無法超越,就意味著止步不前,甚至退步滑坡。他們的激進之舉,雖然效果不盡如人意,但其動機還是應該體諒的。那麼,雁君選擇怎樣的姿態來實現自我超越呢?在相當長的時間裡,他似乎非常沉得住氣,沒有什麼“動作”。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海不地無179x32cmx2

我在浙江美術館工作時,曾邀約雁君兄舉辦展覽,覺得他2006年在中國美術館舉辦“山陰道上行”展覽、2008 年在老家諸暨舉辦“雁行暨陽”展覽之後,時隔十年左右,應該集中展示一下他的最新創作成果。我在內心,也有想通過展覽解開上面“兩個謎團”的意思。後來因為種種原因沒有實施,但他對我說:“展覽雖然不搞,創作還是要搞的,我會按照我的追求,創作一批書法作品。”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海客33x41x6cm

於是我知道,他白天為工作上的事情忙得一塌糊塗,但夜深人靜時,始終沒有忘記他的摯愛,始終在堅持臨摹與創作。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懷新尋異236cmx53cmx2

《山水雁跡》所收的書法,應該就是他近年來堅持創作的一個集中呈現。適逢我人在旅途, 雁君兄通過微信發來了十二個圖片文件包,分別標明“錢江篇”、“杭州篇”、“寧波篇”、“溫州篇”、“湖州篇”、“嘉興篇”、“紹興篇”、“台州篇”、“金華篇”、“麗水篇”、“衢州篇”、“舟山篇”,我的第一感覺以為是他為全省書法大展策劃的資料,因為今年省書協將舉辦全省慶祝新中國成立七十週年“江山多嬌”大展也是按這個主題要求書寫的內容, 以“錢江篇”代表全省,此外全省十一個市都有主題創作展覽任務,有分有合。打開一看, 原來都是他個人創作的書法作品。後來得知,這是他為中宣部“全國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工程項目”而作的專題創作。實際上,這也是他在十多年前兩個大展之後進行的一次大規模集中性主題創作,觀其內容都是歷代詩人歌詠浙江的名山、名水、名勝、名人的詩篇聯句等,這在他個人的創作生涯中具有相當重要的位置。從創作時間看,持續了幾年,這批作品, 是研究趙雁君書學思想和創作動態的第一手資料。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柳樹蘋花89cmx28cmx2

我瀏覽了圖片,感到震撼,也感到釋然。

我的第一感覺是:趙雁君畢竟是趙雁君,趙雁君依然是趙雁君。

從這批作品看,我的“不解”是多餘的,趙雁君始終在暗中發力,始終在追隨古人,始終在與時俱進,始終是“一種代表”。

我想先簡略地談一下觀感。我覺得趙雁君的書風,可以說是不變而變,穩中求變,變中有守,守中出新。

他沒有大張旗鼓,沒有發表宣言,卻在悄悄地下一盤棋:致力於自我超越,實現了自己書風的嬗變和求新。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路橋111×54cm

出乎意料的是以行草出名的他,首先在書體上有了新的拓展與呈現,寫了一批隸書、楷書作品。而這些隸書和楷書,又不純粹是隸書、楷書,而是楷中帶隸,隸中帶楷,楷書也好,隸書也好,也都帶有行草的意味。這些作品,在雁君以前的創作中是極少看到的。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山合水逢180x48cmx2

他的楷書,脫胎於北魏。我知道他於《石門銘》、《張黑女墓誌》等用功尤勤,浸廩頗深,對北魏的碑刻、墓誌、造像題記和摩崖刻石都始終保持濃厚的興趣。同時,又蘊涵隸書意象,帶有濃郁的金石氣息,且不失帖學的靈秀逸緻。如“錢江篇”中的柳永《望海潮》,“杭州篇”中的蘇軾《虞美人》,“溫州篇”謝靈運《登江中孤嶼》,“紹興篇”中的任則明《醉東風 ˙ 會稽懷古》,“嘉興篇”沈括《秀州秋日》,“金華篇”中的沈約《登元暢樓》等,都寫得峻逸而寬博,北魏的氣息撲面而來。有些楷書,格外精緻,楷中有行,行中帶楷,別具靈動之氣。特別是看到“紹興篇”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舟山篇”陸游《曉望海山》,“麗水篇”謝靈運《登石門最高頂》,“衢州篇”孟郊《浮石亭》等,簡直有點大吃一驚,原來雁君也能寫工整靈秀,簡潔明快這一路。有的楷書作品,如“台州篇”孟浩然《宿天台桐柏觀》,則楷中帶隸的味道很濃,筆力凝重而不失清新,字字力透紙背。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數椽半架137x24cmx2

隸書並不是雁君兄的主攻方向,但這次也創作了不少,成為一個新的“看點”。他的隸書取法於方正、舒展、拙樸一路,看得出從《石門頌》《封龍山》《好大王》以及《褒斜道》等漢魏摩崖石刻銘文等均曾留意,可謂沉潛魏石,排鋪漢風。他的對聯中有不少似隸似楷的創作,特別有趣味,又特別簡古,如“誰能問天意,獨此見濤頭”(范仲淹句),“寒入沙蘆斷,煙生野鶩投”(徐渭句)。而“獨鶴知難侶,孤雲不易攀”(釋文珦句),“祥符寶鼎,禮備黃琮”(崔玄童句),“地隨山共盡,天與水無窮”(陳造句),“好句江山助,奇懷翰墨收”(黃周星句),寫得非常稚拙質樸,妙趣橫生。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誰家46x34cm

雁君兄對漢代隸書確是用力頗深,又憑藉對漢魏隸變的巧取與擇化,其隸書絕不整齊劃一,或厚重,或勁挺,或稚拙,或老辣,形態紛呈,別開生面。當然,他最擅長的當然是行草書,這是他的“看家本領”, 也是這次主題創作的主打作品。我和他平時有過交談,這次在寫作期間又作過“微聊”,知道他的行書築基於“二王”,同時對明清時期的徐渭、王鐸、陳洪綬、傅山、倪元璐、黃道周、楊維楨等有過系統的研究。梳理明清行草大家,是他一直在做的面目,由我主張”的創作理路,對他影響很大。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就是,“籠而統之,為我所用”。他不會拘泥於古人的某一個“點”,而是側重於歷史的縱向參照。他已經形成了比較強烈的個人面貌,但他試圖努力“掙脫”,不斷超越。他在近十年明清書風的深入梳理與提煉,其行草書風已日臻完美。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萬玉34x46cm

縱觀他這次的行草作品,與過去相比, 顯得更加得心應手,更加隨心所欲,線條更加圓潤、儒雅,有古意。他始終注意“內容決定形式”的創作理念,從不搞所謂的“創作設計”,往往是根據內容的需要, 注意“即時性”,說白了就是“寫到哪裡算哪裡”,隨機、隨意、隨性,書寫速度也好,墨色濃淡枯溼也好,線條粗細變化也好,一切隨機應變。他有一段創作談很好地說明了這個問題:“論創作,我著意風格個性,不重表面形式,更不喜裝飾造作,會注重用筆,強調節奏,突出時間特性。無論長方立軸、楹聯尺牘,任順自然, 在齊與不齊之間,盡顯字形大小、墨色變化之機樞,在古人規矩之內力彰率真率性之情。”(趙雁君《本來面目,由我主張》)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為愛180x97cm

這些特徵,幾乎隨處可見。如對聯作品“長風方破舟,一氣自橫秋”(范仲淹句),“雨醉運醒,柳暗花明”(王舉之句),“一千里色中秋月,十萬軍聲半夜潮”(李廓句),他都放開手腳揮灑,有解衣般礴之感。特別需要拈出一說的是李廓的“一千十萬” 聯,是七律《憶錢塘》的頷聯,詩意壯闊, 書寫也恣意縱橫,做到詩韻書韻高度吻合。雁君寫聯,事先不折格子,隨意而書,上下聯字與字不求對應,放縱到極致,具有極強的韻律感,有敏銳的節奏概念,這一點也是他的看家本領。如此聯就空間來說,“一千里”與“十萬”的位置相當,“秋月”與“半夜潮”相當,而“聲”字大開大合,把下面“半”字壓得如同巨石下的鞭筍一般, 大概寫的時候耳邊傳來的都是驚濤拍岸之聲,所以任其巨浪席捲。這樣佈局,倒也渾然天成, 這也是創作的魅力了。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閒時不關179x32cmx2

相對而言,那批行草大軸條幅,更是雁君的本色當行,與原來的書風來路明瞭,細微處而又有了新的變化,狂放處更放,精緻處更精,徐渭、老蓮、楊鐵崖等鄉賢的痕跡,也時可尋覓, 卻又化得天衣無縫,為己所用。如宏範《寧波道中》, 戴表元《湖州》,特別是“紹興篇”中劉長卿、樓穎、李白等四條屏,寫得更是狂放,有點長槍大戟、亂服披頭的味道, 如同鄉前輩楊維楨的書法,看似東倒西歪、雜亂無章, 實際骨力雄健、汪洋恣肆,自有大將班師的雄壯在焉。而那些小字行草作品似又見趙氏面貌之基點:源於二王書風的滋乳。

通過這批作品的賞析, 當然更得益於近年來對他的瞭解, 我對上述提到的“ 兩個不解”,有了新的理解。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祥符禮備180x48cmx2

一 是 他 之 所 以把大量時間都用於書協工作和社會公益活動上, 是因為他的書法人文理想,始終把“大我”放在第一位,“小我”則從屬於“大我”。這一點,是難能可貴的。大凡古今文人、書家,有兩大類型,一類是懷有“濟滄海”“濟蒼生”的理想,一類是“採菊東籬下”或“歸隱林泉”,兩者都有許多成功的例子。雁君兄無疑選擇了前者,他要把他的書法事業和社會前進的步伐緊密結合起來。所以,他每年都要策劃實施那麼多書法活動,可以不誇張地說,他的腳步遍及全省各地。現在,他帶有省書協領導和省文聯領導“雙重身份”,以這樣的姿態投身於書法事業,確實也是職責使命所在,當然更是他的志向和理想所在。


"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趙雁君,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行書委員會副主任,浙江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副主席、書記處書記,浙江省書法 家協會副主席兼祕書長,研究館員,西泠印社社員。第九屆浙江省人大代表,第十屆浙江省政協委員,第十二屆浙江省人大代表。行草作品曾獲第四屆全國書法家作品展“三 等獎”,第四、五、六屆全國中青年書法家作品展“一等獎”;楷書作品曾獲第一屆全國楹聯書法大展“金獎”。分別獲中國書協、中國文聯“德藝雙馨”書法家、藝術家稱號及文 化部“優秀專家”稱號;獲中宣部、人事部、中國文聯授予“全 國中青年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稱號,享受省部級勞動模範待遇;獲中宣部“全國宣傳文化系統四個一批人才”稱號,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依然 『代表』

依然『雁跡 』

——序趙雁君《山水雁跡》

文/斯舜威

趙雁君是當代一位頗具代表性的書家,也是一位值得關注與研究的書家。

十三年前,我曾寫過《趙雁君:一種代表》,談了我對趙雁君書法和“趙雁君現象”的初步感受。這些年來,我持續關注雁君的“動態”,也一直思考著當代書壇的“代表”問題。早就想寫“一種代表”的續篇,這次適逢《山水雁跡》出版,正好有機會再談談趙雁君,順便以雁君兄為個案,推而廣之,談談對當代書壇的一些看法。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22-234×53cm×2

當然,自然必須談到:趙雁君,是否依然是“一種代表”?

我始終覺得,分析一位書法家是否能夠視為一個時代書法創作的“代表”,要把他的書學思想和創作實踐與時代緊密聯繫起來,以時代的大背景為參照系。而評價一位書法家的藝術地位高低,也要看他能夠在當代書法史上佔有什麼位置。2008 年,我曾在《書法》上發表過《誰能進入當代書法史》,我們觀察當代書壇,評論當代書法家,如果離開了“書法史” 的標準,沒有“史”的概念,則只能是泛泛而談。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25-232×53cm×2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當全國性的“書法運動”處於發軔狀態時,趙雁君藉助於一系列的“國展”“中青展”脫穎而出,成為“獲獎專業戶”,也奠定了他的“代表性”地位。“趙雁君現象”,既概括了他個人的書風,實際上也代表了一個群體,當時像他這樣的“弄潮兒”不止一個人, 他們確實引領了一個時代書風的新潮。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27-46×34cm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當代中國的社會、經濟、文化發展發生了深刻變化,當代“書法運動”也不可避免地出現了許多新情況、新問題,再要想通過獲獎“贏得天下”,已經幾無可能。可以說,三十多年來的當代書壇,是風起雲湧的時代,也是急劇變革和分化的時代, 更是大浪淘沙的時代。當年的那個以“獲獎專業戶”為標誌的書法群體,也發生了分化,有的可能一直在吃老本,有的可能在書風探求上陷入了“激進”一途卻並未得到公眾認可,也有的可能已經漸行漸遠,淡出了大家的視線。時間沖刷了一切,也考驗了一切。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白雲山22x64cm

從面上看,全國性的書法熱潮催生了龐大的書法群體,由於社會構成、價值觀念、學養旨趣、審美追求等方面的差異,難免會產生諸多矛盾。比如“書法精英階層”與“書法草根階層” 之間的矛盾,後者總抱怨前者“壟斷”了書法資源,前者則覺得後者層次太低影響了書法的聲譽。此外,書法面臨商品經濟大潮衝擊,也衍生出諸多問題。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畢竟360x78cm

我覺得深層次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三方面:

一是“道”的問題,也即書法的社會功能問題。書法何為?書法到底只是文人達情適意的“餘事”,還是應該具備更多的社會功能,更好地為火熱的現實生活服務?這個問題也是“小我”與“大我”的關係問題。

二是“藝”的問題。這個問題包括書法的發展方向,包括對繼承和創新的把握,是“復古”“守舊”,還是與時俱進,在繼承中創新,還包括如何“拿來”和“走出去”等等。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波上364cm×145cm

三是“趣”的問題。這個問題包括兩個層面,一是書法家隊伍整體素質的提高問題,包括如何提高學養、提高書法水準, 還包括在商品經濟大潮面前如何擺正位置,等等;二是書法家的藝術趣味問題,如何讓自己變得更加“有趣”,如何讓書法藝術變得更加“有趣”。古人提倡“琴棋書畫”,主要還是“意趣”和“情趣”,書法家和書法藝術如果缺少趣味,將是一件非常遺憾的事情。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春溪-180x61cm

我為何在評述趙雁君前要先簡略地談談上述這些“宏觀問題”?因為,這是每一位書法家都面臨的實際問題,作為代表性書家,起著標杆性的示範作用,更是無法迴避。接下來,就可以集中談談雁君兄了。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風靜138x69cm

坦率而言,自從寫了《趙雁君:一種代表》之後,我有時對他也有些不解,主要集中在兩個“不解”上:一是不解他為何經年累月地把大量的時間都用於書協工作和其他社會活動上,須知,年紀輕輕就功成名就,正處於創作的黃金時期, 時間非常寶貴。熟悉雁君的人都知道,他是工作狂,而且一貫如此, 跟著他乾的人都叫苦不迭,他則樂此不疲。我曾當面說他“勞碌命”, 勸他應該多給自己一些時間,用不著把工作節奏安排得如此緊張,忙了自己,也累了別人,個人創作多了,也是一種社會貢獻。他則依然故我,依然一心撲在書協工作和公益事業上。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沽灑179x38cm

二是這些年來書壇處於活躍期,也處於分化期,或曰激烈震盪期,作為引人注目的“代表性人物”,他如何應對?書法的繼承和發展是一個持久的命題,有的書家過分強調“創新”,過分“彰顯”自我,從理論和創作都顯得比較偏激,引起了書法界同道的爭議。其實,除了個別書家是為了自我炒作而故作驚世駭俗之舉,有不少書家確實也是為了嘗試自我超越而進行的探索性行為。“超越自我”是一件十分艱難而不得不做的事情,無法超越,就意味著止步不前,甚至退步滑坡。他們的激進之舉,雖然效果不盡如人意,但其動機還是應該體諒的。那麼,雁君選擇怎樣的姿態來實現自我超越呢?在相當長的時間裡,他似乎非常沉得住氣,沒有什麼“動作”。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海不地無179x32cmx2

我在浙江美術館工作時,曾邀約雁君兄舉辦展覽,覺得他2006年在中國美術館舉辦“山陰道上行”展覽、2008 年在老家諸暨舉辦“雁行暨陽”展覽之後,時隔十年左右,應該集中展示一下他的最新創作成果。我在內心,也有想通過展覽解開上面“兩個謎團”的意思。後來因為種種原因沒有實施,但他對我說:“展覽雖然不搞,創作還是要搞的,我會按照我的追求,創作一批書法作品。”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海客33x41x6cm

於是我知道,他白天為工作上的事情忙得一塌糊塗,但夜深人靜時,始終沒有忘記他的摯愛,始終在堅持臨摹與創作。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懷新尋異236cmx53cmx2

《山水雁跡》所收的書法,應該就是他近年來堅持創作的一個集中呈現。適逢我人在旅途, 雁君兄通過微信發來了十二個圖片文件包,分別標明“錢江篇”、“杭州篇”、“寧波篇”、“溫州篇”、“湖州篇”、“嘉興篇”、“紹興篇”、“台州篇”、“金華篇”、“麗水篇”、“衢州篇”、“舟山篇”,我的第一感覺以為是他為全省書法大展策劃的資料,因為今年省書協將舉辦全省慶祝新中國成立七十週年“江山多嬌”大展也是按這個主題要求書寫的內容, 以“錢江篇”代表全省,此外全省十一個市都有主題創作展覽任務,有分有合。打開一看, 原來都是他個人創作的書法作品。後來得知,這是他為中宣部“全國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工程項目”而作的專題創作。實際上,這也是他在十多年前兩個大展之後進行的一次大規模集中性主題創作,觀其內容都是歷代詩人歌詠浙江的名山、名水、名勝、名人的詩篇聯句等,這在他個人的創作生涯中具有相當重要的位置。從創作時間看,持續了幾年,這批作品, 是研究趙雁君書學思想和創作動態的第一手資料。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柳樹蘋花89cmx28cmx2

我瀏覽了圖片,感到震撼,也感到釋然。

我的第一感覺是:趙雁君畢竟是趙雁君,趙雁君依然是趙雁君。

從這批作品看,我的“不解”是多餘的,趙雁君始終在暗中發力,始終在追隨古人,始終在與時俱進,始終是“一種代表”。

我想先簡略地談一下觀感。我覺得趙雁君的書風,可以說是不變而變,穩中求變,變中有守,守中出新。

他沒有大張旗鼓,沒有發表宣言,卻在悄悄地下一盤棋:致力於自我超越,實現了自己書風的嬗變和求新。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路橋111×54cm

出乎意料的是以行草出名的他,首先在書體上有了新的拓展與呈現,寫了一批隸書、楷書作品。而這些隸書和楷書,又不純粹是隸書、楷書,而是楷中帶隸,隸中帶楷,楷書也好,隸書也好,也都帶有行草的意味。這些作品,在雁君以前的創作中是極少看到的。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山合水逢180x48cmx2

他的楷書,脫胎於北魏。我知道他於《石門銘》、《張黑女墓誌》等用功尤勤,浸廩頗深,對北魏的碑刻、墓誌、造像題記和摩崖刻石都始終保持濃厚的興趣。同時,又蘊涵隸書意象,帶有濃郁的金石氣息,且不失帖學的靈秀逸緻。如“錢江篇”中的柳永《望海潮》,“杭州篇”中的蘇軾《虞美人》,“溫州篇”謝靈運《登江中孤嶼》,“紹興篇”中的任則明《醉東風 ˙ 會稽懷古》,“嘉興篇”沈括《秀州秋日》,“金華篇”中的沈約《登元暢樓》等,都寫得峻逸而寬博,北魏的氣息撲面而來。有些楷書,格外精緻,楷中有行,行中帶楷,別具靈動之氣。特別是看到“紹興篇”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舟山篇”陸游《曉望海山》,“麗水篇”謝靈運《登石門最高頂》,“衢州篇”孟郊《浮石亭》等,簡直有點大吃一驚,原來雁君也能寫工整靈秀,簡潔明快這一路。有的楷書作品,如“台州篇”孟浩然《宿天台桐柏觀》,則楷中帶隸的味道很濃,筆力凝重而不失清新,字字力透紙背。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數椽半架137x24cmx2

隸書並不是雁君兄的主攻方向,但這次也創作了不少,成為一個新的“看點”。他的隸書取法於方正、舒展、拙樸一路,看得出從《石門頌》《封龍山》《好大王》以及《褒斜道》等漢魏摩崖石刻銘文等均曾留意,可謂沉潛魏石,排鋪漢風。他的對聯中有不少似隸似楷的創作,特別有趣味,又特別簡古,如“誰能問天意,獨此見濤頭”(范仲淹句),“寒入沙蘆斷,煙生野鶩投”(徐渭句)。而“獨鶴知難侶,孤雲不易攀”(釋文珦句),“祥符寶鼎,禮備黃琮”(崔玄童句),“地隨山共盡,天與水無窮”(陳造句),“好句江山助,奇懷翰墨收”(黃周星句),寫得非常稚拙質樸,妙趣橫生。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誰家46x34cm

雁君兄對漢代隸書確是用力頗深,又憑藉對漢魏隸變的巧取與擇化,其隸書絕不整齊劃一,或厚重,或勁挺,或稚拙,或老辣,形態紛呈,別開生面。當然,他最擅長的當然是行草書,這是他的“看家本領”, 也是這次主題創作的主打作品。我和他平時有過交談,這次在寫作期間又作過“微聊”,知道他的行書築基於“二王”,同時對明清時期的徐渭、王鐸、陳洪綬、傅山、倪元璐、黃道周、楊維楨等有過系統的研究。梳理明清行草大家,是他一直在做的面目,由我主張”的創作理路,對他影響很大。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就是,“籠而統之,為我所用”。他不會拘泥於古人的某一個“點”,而是側重於歷史的縱向參照。他已經形成了比較強烈的個人面貌,但他試圖努力“掙脫”,不斷超越。他在近十年明清書風的深入梳理與提煉,其行草書風已日臻完美。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萬玉34x46cm

縱觀他這次的行草作品,與過去相比, 顯得更加得心應手,更加隨心所欲,線條更加圓潤、儒雅,有古意。他始終注意“內容決定形式”的創作理念,從不搞所謂的“創作設計”,往往是根據內容的需要, 注意“即時性”,說白了就是“寫到哪裡算哪裡”,隨機、隨意、隨性,書寫速度也好,墨色濃淡枯溼也好,線條粗細變化也好,一切隨機應變。他有一段創作談很好地說明了這個問題:“論創作,我著意風格個性,不重表面形式,更不喜裝飾造作,會注重用筆,強調節奏,突出時間特性。無論長方立軸、楹聯尺牘,任順自然, 在齊與不齊之間,盡顯字形大小、墨色變化之機樞,在古人規矩之內力彰率真率性之情。”(趙雁君《本來面目,由我主張》)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為愛180x97cm

這些特徵,幾乎隨處可見。如對聯作品“長風方破舟,一氣自橫秋”(范仲淹句),“雨醉運醒,柳暗花明”(王舉之句),“一千里色中秋月,十萬軍聲半夜潮”(李廓句),他都放開手腳揮灑,有解衣般礴之感。特別需要拈出一說的是李廓的“一千十萬” 聯,是七律《憶錢塘》的頷聯,詩意壯闊, 書寫也恣意縱橫,做到詩韻書韻高度吻合。雁君寫聯,事先不折格子,隨意而書,上下聯字與字不求對應,放縱到極致,具有極強的韻律感,有敏銳的節奏概念,這一點也是他的看家本領。如此聯就空間來說,“一千里”與“十萬”的位置相當,“秋月”與“半夜潮”相當,而“聲”字大開大合,把下面“半”字壓得如同巨石下的鞭筍一般, 大概寫的時候耳邊傳來的都是驚濤拍岸之聲,所以任其巨浪席捲。這樣佈局,倒也渾然天成, 這也是創作的魅力了。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閒時不關179x32cmx2

相對而言,那批行草大軸條幅,更是雁君的本色當行,與原來的書風來路明瞭,細微處而又有了新的變化,狂放處更放,精緻處更精,徐渭、老蓮、楊鐵崖等鄉賢的痕跡,也時可尋覓, 卻又化得天衣無縫,為己所用。如宏範《寧波道中》, 戴表元《湖州》,特別是“紹興篇”中劉長卿、樓穎、李白等四條屏,寫得更是狂放,有點長槍大戟、亂服披頭的味道, 如同鄉前輩楊維楨的書法,看似東倒西歪、雜亂無章, 實際骨力雄健、汪洋恣肆,自有大將班師的雄壯在焉。而那些小字行草作品似又見趙氏面貌之基點:源於二王書風的滋乳。

通過這批作品的賞析, 當然更得益於近年來對他的瞭解, 我對上述提到的“ 兩個不解”,有了新的理解。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祥符禮備180x48cmx2

一 是 他 之 所 以把大量時間都用於書協工作和社會公益活動上, 是因為他的書法人文理想,始終把“大我”放在第一位,“小我”則從屬於“大我”。這一點,是難能可貴的。大凡古今文人、書家,有兩大類型,一類是懷有“濟滄海”“濟蒼生”的理想,一類是“採菊東籬下”或“歸隱林泉”,兩者都有許多成功的例子。雁君兄無疑選擇了前者,他要把他的書法事業和社會前進的步伐緊密結合起來。所以,他每年都要策劃實施那麼多書法活動,可以不誇張地說,他的腳步遍及全省各地。現在,他帶有省書協領導和省文聯領導“雙重身份”,以這樣的姿態投身於書法事業,確實也是職責使命所在,當然更是他的志向和理想所在。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一峰46x34cm

"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趙雁君,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行書委員會副主任,浙江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副主席、書記處書記,浙江省書法 家協會副主席兼祕書長,研究館員,西泠印社社員。第九屆浙江省人大代表,第十屆浙江省政協委員,第十二屆浙江省人大代表。行草作品曾獲第四屆全國書法家作品展“三 等獎”,第四、五、六屆全國中青年書法家作品展“一等獎”;楷書作品曾獲第一屆全國楹聯書法大展“金獎”。分別獲中國書協、中國文聯“德藝雙馨”書法家、藝術家稱號及文 化部“優秀專家”稱號;獲中宣部、人事部、中國文聯授予“全 國中青年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稱號,享受省部級勞動模範待遇;獲中宣部“全國宣傳文化系統四個一批人才”稱號,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依然 『代表』

依然『雁跡 』

——序趙雁君《山水雁跡》

文/斯舜威

趙雁君是當代一位頗具代表性的書家,也是一位值得關注與研究的書家。

十三年前,我曾寫過《趙雁君:一種代表》,談了我對趙雁君書法和“趙雁君現象”的初步感受。這些年來,我持續關注雁君的“動態”,也一直思考著當代書壇的“代表”問題。早就想寫“一種代表”的續篇,這次適逢《山水雁跡》出版,正好有機會再談談趙雁君,順便以雁君兄為個案,推而廣之,談談對當代書壇的一些看法。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22-234×53cm×2

當然,自然必須談到:趙雁君,是否依然是“一種代表”?

我始終覺得,分析一位書法家是否能夠視為一個時代書法創作的“代表”,要把他的書學思想和創作實踐與時代緊密聯繫起來,以時代的大背景為參照系。而評價一位書法家的藝術地位高低,也要看他能夠在當代書法史上佔有什麼位置。2008 年,我曾在《書法》上發表過《誰能進入當代書法史》,我們觀察當代書壇,評論當代書法家,如果離開了“書法史” 的標準,沒有“史”的概念,則只能是泛泛而談。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25-232×53cm×2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當全國性的“書法運動”處於發軔狀態時,趙雁君藉助於一系列的“國展”“中青展”脫穎而出,成為“獲獎專業戶”,也奠定了他的“代表性”地位。“趙雁君現象”,既概括了他個人的書風,實際上也代表了一個群體,當時像他這樣的“弄潮兒”不止一個人, 他們確實引領了一個時代書風的新潮。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27-46×34cm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當代中國的社會、經濟、文化發展發生了深刻變化,當代“書法運動”也不可避免地出現了許多新情況、新問題,再要想通過獲獎“贏得天下”,已經幾無可能。可以說,三十多年來的當代書壇,是風起雲湧的時代,也是急劇變革和分化的時代, 更是大浪淘沙的時代。當年的那個以“獲獎專業戶”為標誌的書法群體,也發生了分化,有的可能一直在吃老本,有的可能在書風探求上陷入了“激進”一途卻並未得到公眾認可,也有的可能已經漸行漸遠,淡出了大家的視線。時間沖刷了一切,也考驗了一切。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白雲山22x64cm

從面上看,全國性的書法熱潮催生了龐大的書法群體,由於社會構成、價值觀念、學養旨趣、審美追求等方面的差異,難免會產生諸多矛盾。比如“書法精英階層”與“書法草根階層” 之間的矛盾,後者總抱怨前者“壟斷”了書法資源,前者則覺得後者層次太低影響了書法的聲譽。此外,書法面臨商品經濟大潮衝擊,也衍生出諸多問題。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畢竟360x78cm

我覺得深層次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三方面:

一是“道”的問題,也即書法的社會功能問題。書法何為?書法到底只是文人達情適意的“餘事”,還是應該具備更多的社會功能,更好地為火熱的現實生活服務?這個問題也是“小我”與“大我”的關係問題。

二是“藝”的問題。這個問題包括書法的發展方向,包括對繼承和創新的把握,是“復古”“守舊”,還是與時俱進,在繼承中創新,還包括如何“拿來”和“走出去”等等。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波上364cm×145cm

三是“趣”的問題。這個問題包括兩個層面,一是書法家隊伍整體素質的提高問題,包括如何提高學養、提高書法水準, 還包括在商品經濟大潮面前如何擺正位置,等等;二是書法家的藝術趣味問題,如何讓自己變得更加“有趣”,如何讓書法藝術變得更加“有趣”。古人提倡“琴棋書畫”,主要還是“意趣”和“情趣”,書法家和書法藝術如果缺少趣味,將是一件非常遺憾的事情。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春溪-180x61cm

我為何在評述趙雁君前要先簡略地談談上述這些“宏觀問題”?因為,這是每一位書法家都面臨的實際問題,作為代表性書家,起著標杆性的示範作用,更是無法迴避。接下來,就可以集中談談雁君兄了。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風靜138x69cm

坦率而言,自從寫了《趙雁君:一種代表》之後,我有時對他也有些不解,主要集中在兩個“不解”上:一是不解他為何經年累月地把大量的時間都用於書協工作和其他社會活動上,須知,年紀輕輕就功成名就,正處於創作的黃金時期, 時間非常寶貴。熟悉雁君的人都知道,他是工作狂,而且一貫如此, 跟著他乾的人都叫苦不迭,他則樂此不疲。我曾當面說他“勞碌命”, 勸他應該多給自己一些時間,用不著把工作節奏安排得如此緊張,忙了自己,也累了別人,個人創作多了,也是一種社會貢獻。他則依然故我,依然一心撲在書協工作和公益事業上。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沽灑179x38cm

二是這些年來書壇處於活躍期,也處於分化期,或曰激烈震盪期,作為引人注目的“代表性人物”,他如何應對?書法的繼承和發展是一個持久的命題,有的書家過分強調“創新”,過分“彰顯”自我,從理論和創作都顯得比較偏激,引起了書法界同道的爭議。其實,除了個別書家是為了自我炒作而故作驚世駭俗之舉,有不少書家確實也是為了嘗試自我超越而進行的探索性行為。“超越自我”是一件十分艱難而不得不做的事情,無法超越,就意味著止步不前,甚至退步滑坡。他們的激進之舉,雖然效果不盡如人意,但其動機還是應該體諒的。那麼,雁君選擇怎樣的姿態來實現自我超越呢?在相當長的時間裡,他似乎非常沉得住氣,沒有什麼“動作”。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海不地無179x32cmx2

我在浙江美術館工作時,曾邀約雁君兄舉辦展覽,覺得他2006年在中國美術館舉辦“山陰道上行”展覽、2008 年在老家諸暨舉辦“雁行暨陽”展覽之後,時隔十年左右,應該集中展示一下他的最新創作成果。我在內心,也有想通過展覽解開上面“兩個謎團”的意思。後來因為種種原因沒有實施,但他對我說:“展覽雖然不搞,創作還是要搞的,我會按照我的追求,創作一批書法作品。”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海客33x41x6cm

於是我知道,他白天為工作上的事情忙得一塌糊塗,但夜深人靜時,始終沒有忘記他的摯愛,始終在堅持臨摹與創作。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懷新尋異236cmx53cmx2

《山水雁跡》所收的書法,應該就是他近年來堅持創作的一個集中呈現。適逢我人在旅途, 雁君兄通過微信發來了十二個圖片文件包,分別標明“錢江篇”、“杭州篇”、“寧波篇”、“溫州篇”、“湖州篇”、“嘉興篇”、“紹興篇”、“台州篇”、“金華篇”、“麗水篇”、“衢州篇”、“舟山篇”,我的第一感覺以為是他為全省書法大展策劃的資料,因為今年省書協將舉辦全省慶祝新中國成立七十週年“江山多嬌”大展也是按這個主題要求書寫的內容, 以“錢江篇”代表全省,此外全省十一個市都有主題創作展覽任務,有分有合。打開一看, 原來都是他個人創作的書法作品。後來得知,這是他為中宣部“全國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工程項目”而作的專題創作。實際上,這也是他在十多年前兩個大展之後進行的一次大規模集中性主題創作,觀其內容都是歷代詩人歌詠浙江的名山、名水、名勝、名人的詩篇聯句等,這在他個人的創作生涯中具有相當重要的位置。從創作時間看,持續了幾年,這批作品, 是研究趙雁君書學思想和創作動態的第一手資料。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柳樹蘋花89cmx28cmx2

我瀏覽了圖片,感到震撼,也感到釋然。

我的第一感覺是:趙雁君畢竟是趙雁君,趙雁君依然是趙雁君。

從這批作品看,我的“不解”是多餘的,趙雁君始終在暗中發力,始終在追隨古人,始終在與時俱進,始終是“一種代表”。

我想先簡略地談一下觀感。我覺得趙雁君的書風,可以說是不變而變,穩中求變,變中有守,守中出新。

他沒有大張旗鼓,沒有發表宣言,卻在悄悄地下一盤棋:致力於自我超越,實現了自己書風的嬗變和求新。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路橋111×54cm

出乎意料的是以行草出名的他,首先在書體上有了新的拓展與呈現,寫了一批隸書、楷書作品。而這些隸書和楷書,又不純粹是隸書、楷書,而是楷中帶隸,隸中帶楷,楷書也好,隸書也好,也都帶有行草的意味。這些作品,在雁君以前的創作中是極少看到的。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山合水逢180x48cmx2

他的楷書,脫胎於北魏。我知道他於《石門銘》、《張黑女墓誌》等用功尤勤,浸廩頗深,對北魏的碑刻、墓誌、造像題記和摩崖刻石都始終保持濃厚的興趣。同時,又蘊涵隸書意象,帶有濃郁的金石氣息,且不失帖學的靈秀逸緻。如“錢江篇”中的柳永《望海潮》,“杭州篇”中的蘇軾《虞美人》,“溫州篇”謝靈運《登江中孤嶼》,“紹興篇”中的任則明《醉東風 ˙ 會稽懷古》,“嘉興篇”沈括《秀州秋日》,“金華篇”中的沈約《登元暢樓》等,都寫得峻逸而寬博,北魏的氣息撲面而來。有些楷書,格外精緻,楷中有行,行中帶楷,別具靈動之氣。特別是看到“紹興篇”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舟山篇”陸游《曉望海山》,“麗水篇”謝靈運《登石門最高頂》,“衢州篇”孟郊《浮石亭》等,簡直有點大吃一驚,原來雁君也能寫工整靈秀,簡潔明快這一路。有的楷書作品,如“台州篇”孟浩然《宿天台桐柏觀》,則楷中帶隸的味道很濃,筆力凝重而不失清新,字字力透紙背。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數椽半架137x24cmx2

隸書並不是雁君兄的主攻方向,但這次也創作了不少,成為一個新的“看點”。他的隸書取法於方正、舒展、拙樸一路,看得出從《石門頌》《封龍山》《好大王》以及《褒斜道》等漢魏摩崖石刻銘文等均曾留意,可謂沉潛魏石,排鋪漢風。他的對聯中有不少似隸似楷的創作,特別有趣味,又特別簡古,如“誰能問天意,獨此見濤頭”(范仲淹句),“寒入沙蘆斷,煙生野鶩投”(徐渭句)。而“獨鶴知難侶,孤雲不易攀”(釋文珦句),“祥符寶鼎,禮備黃琮”(崔玄童句),“地隨山共盡,天與水無窮”(陳造句),“好句江山助,奇懷翰墨收”(黃周星句),寫得非常稚拙質樸,妙趣橫生。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誰家46x34cm

雁君兄對漢代隸書確是用力頗深,又憑藉對漢魏隸變的巧取與擇化,其隸書絕不整齊劃一,或厚重,或勁挺,或稚拙,或老辣,形態紛呈,別開生面。當然,他最擅長的當然是行草書,這是他的“看家本領”, 也是這次主題創作的主打作品。我和他平時有過交談,這次在寫作期間又作過“微聊”,知道他的行書築基於“二王”,同時對明清時期的徐渭、王鐸、陳洪綬、傅山、倪元璐、黃道周、楊維楨等有過系統的研究。梳理明清行草大家,是他一直在做的面目,由我主張”的創作理路,對他影響很大。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就是,“籠而統之,為我所用”。他不會拘泥於古人的某一個“點”,而是側重於歷史的縱向參照。他已經形成了比較強烈的個人面貌,但他試圖努力“掙脫”,不斷超越。他在近十年明清書風的深入梳理與提煉,其行草書風已日臻完美。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萬玉34x46cm

縱觀他這次的行草作品,與過去相比, 顯得更加得心應手,更加隨心所欲,線條更加圓潤、儒雅,有古意。他始終注意“內容決定形式”的創作理念,從不搞所謂的“創作設計”,往往是根據內容的需要, 注意“即時性”,說白了就是“寫到哪裡算哪裡”,隨機、隨意、隨性,書寫速度也好,墨色濃淡枯溼也好,線條粗細變化也好,一切隨機應變。他有一段創作談很好地說明了這個問題:“論創作,我著意風格個性,不重表面形式,更不喜裝飾造作,會注重用筆,強調節奏,突出時間特性。無論長方立軸、楹聯尺牘,任順自然, 在齊與不齊之間,盡顯字形大小、墨色變化之機樞,在古人規矩之內力彰率真率性之情。”(趙雁君《本來面目,由我主張》)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為愛180x97cm

這些特徵,幾乎隨處可見。如對聯作品“長風方破舟,一氣自橫秋”(范仲淹句),“雨醉運醒,柳暗花明”(王舉之句),“一千里色中秋月,十萬軍聲半夜潮”(李廓句),他都放開手腳揮灑,有解衣般礴之感。特別需要拈出一說的是李廓的“一千十萬” 聯,是七律《憶錢塘》的頷聯,詩意壯闊, 書寫也恣意縱橫,做到詩韻書韻高度吻合。雁君寫聯,事先不折格子,隨意而書,上下聯字與字不求對應,放縱到極致,具有極強的韻律感,有敏銳的節奏概念,這一點也是他的看家本領。如此聯就空間來說,“一千里”與“十萬”的位置相當,“秋月”與“半夜潮”相當,而“聲”字大開大合,把下面“半”字壓得如同巨石下的鞭筍一般, 大概寫的時候耳邊傳來的都是驚濤拍岸之聲,所以任其巨浪席捲。這樣佈局,倒也渾然天成, 這也是創作的魅力了。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閒時不關179x32cmx2

相對而言,那批行草大軸條幅,更是雁君的本色當行,與原來的書風來路明瞭,細微處而又有了新的變化,狂放處更放,精緻處更精,徐渭、老蓮、楊鐵崖等鄉賢的痕跡,也時可尋覓, 卻又化得天衣無縫,為己所用。如宏範《寧波道中》, 戴表元《湖州》,特別是“紹興篇”中劉長卿、樓穎、李白等四條屏,寫得更是狂放,有點長槍大戟、亂服披頭的味道, 如同鄉前輩楊維楨的書法,看似東倒西歪、雜亂無章, 實際骨力雄健、汪洋恣肆,自有大將班師的雄壯在焉。而那些小字行草作品似又見趙氏面貌之基點:源於二王書風的滋乳。

通過這批作品的賞析, 當然更得益於近年來對他的瞭解, 我對上述提到的“ 兩個不解”,有了新的理解。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祥符禮備180x48cmx2

一 是 他 之 所 以把大量時間都用於書協工作和社會公益活動上, 是因為他的書法人文理想,始終把“大我”放在第一位,“小我”則從屬於“大我”。這一點,是難能可貴的。大凡古今文人、書家,有兩大類型,一類是懷有“濟滄海”“濟蒼生”的理想,一類是“採菊東籬下”或“歸隱林泉”,兩者都有許多成功的例子。雁君兄無疑選擇了前者,他要把他的書法事業和社會前進的步伐緊密結合起來。所以,他每年都要策劃實施那麼多書法活動,可以不誇張地說,他的腳步遍及全省各地。現在,他帶有省書協領導和省文聯領導“雙重身份”,以這樣的姿態投身於書法事業,確實也是職責使命所在,當然更是他的志向和理想所在。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一峰46x34cm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一峰46x34cm

這次的創作,是一次特色鮮明的主題性創作活動,立足於全省的名山大川、名勝古蹟的歷代名家詩篇,來謳歌時代,謳歌美麗浙江“勇立潮頭”“潮湧浙江”的時代精神。一句話:突出主題,重在內容。在這一前提之下,把創作發揮得淋漓盡致。

"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趙雁君,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行書委員會副主任,浙江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副主席、書記處書記,浙江省書法 家協會副主席兼祕書長,研究館員,西泠印社社員。第九屆浙江省人大代表,第十屆浙江省政協委員,第十二屆浙江省人大代表。行草作品曾獲第四屆全國書法家作品展“三 等獎”,第四、五、六屆全國中青年書法家作品展“一等獎”;楷書作品曾獲第一屆全國楹聯書法大展“金獎”。分別獲中國書協、中國文聯“德藝雙馨”書法家、藝術家稱號及文 化部“優秀專家”稱號;獲中宣部、人事部、中國文聯授予“全 國中青年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稱號,享受省部級勞動模範待遇;獲中宣部“全國宣傳文化系統四個一批人才”稱號,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依然 『代表』

依然『雁跡 』

——序趙雁君《山水雁跡》

文/斯舜威

趙雁君是當代一位頗具代表性的書家,也是一位值得關注與研究的書家。

十三年前,我曾寫過《趙雁君:一種代表》,談了我對趙雁君書法和“趙雁君現象”的初步感受。這些年來,我持續關注雁君的“動態”,也一直思考著當代書壇的“代表”問題。早就想寫“一種代表”的續篇,這次適逢《山水雁跡》出版,正好有機會再談談趙雁君,順便以雁君兄為個案,推而廣之,談談對當代書壇的一些看法。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22-234×53cm×2

當然,自然必須談到:趙雁君,是否依然是“一種代表”?

我始終覺得,分析一位書法家是否能夠視為一個時代書法創作的“代表”,要把他的書學思想和創作實踐與時代緊密聯繫起來,以時代的大背景為參照系。而評價一位書法家的藝術地位高低,也要看他能夠在當代書法史上佔有什麼位置。2008 年,我曾在《書法》上發表過《誰能進入當代書法史》,我們觀察當代書壇,評論當代書法家,如果離開了“書法史” 的標準,沒有“史”的概念,則只能是泛泛而談。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25-232×53cm×2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當全國性的“書法運動”處於發軔狀態時,趙雁君藉助於一系列的“國展”“中青展”脫穎而出,成為“獲獎專業戶”,也奠定了他的“代表性”地位。“趙雁君現象”,既概括了他個人的書風,實際上也代表了一個群體,當時像他這樣的“弄潮兒”不止一個人, 他們確實引領了一個時代書風的新潮。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27-46×34cm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當代中國的社會、經濟、文化發展發生了深刻變化,當代“書法運動”也不可避免地出現了許多新情況、新問題,再要想通過獲獎“贏得天下”,已經幾無可能。可以說,三十多年來的當代書壇,是風起雲湧的時代,也是急劇變革和分化的時代, 更是大浪淘沙的時代。當年的那個以“獲獎專業戶”為標誌的書法群體,也發生了分化,有的可能一直在吃老本,有的可能在書風探求上陷入了“激進”一途卻並未得到公眾認可,也有的可能已經漸行漸遠,淡出了大家的視線。時間沖刷了一切,也考驗了一切。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白雲山22x64cm

從面上看,全國性的書法熱潮催生了龐大的書法群體,由於社會構成、價值觀念、學養旨趣、審美追求等方面的差異,難免會產生諸多矛盾。比如“書法精英階層”與“書法草根階層” 之間的矛盾,後者總抱怨前者“壟斷”了書法資源,前者則覺得後者層次太低影響了書法的聲譽。此外,書法面臨商品經濟大潮衝擊,也衍生出諸多問題。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畢竟360x78cm

我覺得深層次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三方面:

一是“道”的問題,也即書法的社會功能問題。書法何為?書法到底只是文人達情適意的“餘事”,還是應該具備更多的社會功能,更好地為火熱的現實生活服務?這個問題也是“小我”與“大我”的關係問題。

二是“藝”的問題。這個問題包括書法的發展方向,包括對繼承和創新的把握,是“復古”“守舊”,還是與時俱進,在繼承中創新,還包括如何“拿來”和“走出去”等等。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波上364cm×145cm

三是“趣”的問題。這個問題包括兩個層面,一是書法家隊伍整體素質的提高問題,包括如何提高學養、提高書法水準, 還包括在商品經濟大潮面前如何擺正位置,等等;二是書法家的藝術趣味問題,如何讓自己變得更加“有趣”,如何讓書法藝術變得更加“有趣”。古人提倡“琴棋書畫”,主要還是“意趣”和“情趣”,書法家和書法藝術如果缺少趣味,將是一件非常遺憾的事情。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春溪-180x61cm

我為何在評述趙雁君前要先簡略地談談上述這些“宏觀問題”?因為,這是每一位書法家都面臨的實際問題,作為代表性書家,起著標杆性的示範作用,更是無法迴避。接下來,就可以集中談談雁君兄了。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風靜138x69cm

坦率而言,自從寫了《趙雁君:一種代表》之後,我有時對他也有些不解,主要集中在兩個“不解”上:一是不解他為何經年累月地把大量的時間都用於書協工作和其他社會活動上,須知,年紀輕輕就功成名就,正處於創作的黃金時期, 時間非常寶貴。熟悉雁君的人都知道,他是工作狂,而且一貫如此, 跟著他乾的人都叫苦不迭,他則樂此不疲。我曾當面說他“勞碌命”, 勸他應該多給自己一些時間,用不著把工作節奏安排得如此緊張,忙了自己,也累了別人,個人創作多了,也是一種社會貢獻。他則依然故我,依然一心撲在書協工作和公益事業上。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沽灑179x38cm

二是這些年來書壇處於活躍期,也處於分化期,或曰激烈震盪期,作為引人注目的“代表性人物”,他如何應對?書法的繼承和發展是一個持久的命題,有的書家過分強調“創新”,過分“彰顯”自我,從理論和創作都顯得比較偏激,引起了書法界同道的爭議。其實,除了個別書家是為了自我炒作而故作驚世駭俗之舉,有不少書家確實也是為了嘗試自我超越而進行的探索性行為。“超越自我”是一件十分艱難而不得不做的事情,無法超越,就意味著止步不前,甚至退步滑坡。他們的激進之舉,雖然效果不盡如人意,但其動機還是應該體諒的。那麼,雁君選擇怎樣的姿態來實現自我超越呢?在相當長的時間裡,他似乎非常沉得住氣,沒有什麼“動作”。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海不地無179x32cmx2

我在浙江美術館工作時,曾邀約雁君兄舉辦展覽,覺得他2006年在中國美術館舉辦“山陰道上行”展覽、2008 年在老家諸暨舉辦“雁行暨陽”展覽之後,時隔十年左右,應該集中展示一下他的最新創作成果。我在內心,也有想通過展覽解開上面“兩個謎團”的意思。後來因為種種原因沒有實施,但他對我說:“展覽雖然不搞,創作還是要搞的,我會按照我的追求,創作一批書法作品。”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海客33x41x6cm

於是我知道,他白天為工作上的事情忙得一塌糊塗,但夜深人靜時,始終沒有忘記他的摯愛,始終在堅持臨摹與創作。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懷新尋異236cmx53cmx2

《山水雁跡》所收的書法,應該就是他近年來堅持創作的一個集中呈現。適逢我人在旅途, 雁君兄通過微信發來了十二個圖片文件包,分別標明“錢江篇”、“杭州篇”、“寧波篇”、“溫州篇”、“湖州篇”、“嘉興篇”、“紹興篇”、“台州篇”、“金華篇”、“麗水篇”、“衢州篇”、“舟山篇”,我的第一感覺以為是他為全省書法大展策劃的資料,因為今年省書協將舉辦全省慶祝新中國成立七十週年“江山多嬌”大展也是按這個主題要求書寫的內容, 以“錢江篇”代表全省,此外全省十一個市都有主題創作展覽任務,有分有合。打開一看, 原來都是他個人創作的書法作品。後來得知,這是他為中宣部“全國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工程項目”而作的專題創作。實際上,這也是他在十多年前兩個大展之後進行的一次大規模集中性主題創作,觀其內容都是歷代詩人歌詠浙江的名山、名水、名勝、名人的詩篇聯句等,這在他個人的創作生涯中具有相當重要的位置。從創作時間看,持續了幾年,這批作品, 是研究趙雁君書學思想和創作動態的第一手資料。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柳樹蘋花89cmx28cmx2

我瀏覽了圖片,感到震撼,也感到釋然。

我的第一感覺是:趙雁君畢竟是趙雁君,趙雁君依然是趙雁君。

從這批作品看,我的“不解”是多餘的,趙雁君始終在暗中發力,始終在追隨古人,始終在與時俱進,始終是“一種代表”。

我想先簡略地談一下觀感。我覺得趙雁君的書風,可以說是不變而變,穩中求變,變中有守,守中出新。

他沒有大張旗鼓,沒有發表宣言,卻在悄悄地下一盤棋:致力於自我超越,實現了自己書風的嬗變和求新。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路橋111×54cm

出乎意料的是以行草出名的他,首先在書體上有了新的拓展與呈現,寫了一批隸書、楷書作品。而這些隸書和楷書,又不純粹是隸書、楷書,而是楷中帶隸,隸中帶楷,楷書也好,隸書也好,也都帶有行草的意味。這些作品,在雁君以前的創作中是極少看到的。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山合水逢180x48cmx2

他的楷書,脫胎於北魏。我知道他於《石門銘》、《張黑女墓誌》等用功尤勤,浸廩頗深,對北魏的碑刻、墓誌、造像題記和摩崖刻石都始終保持濃厚的興趣。同時,又蘊涵隸書意象,帶有濃郁的金石氣息,且不失帖學的靈秀逸緻。如“錢江篇”中的柳永《望海潮》,“杭州篇”中的蘇軾《虞美人》,“溫州篇”謝靈運《登江中孤嶼》,“紹興篇”中的任則明《醉東風 ˙ 會稽懷古》,“嘉興篇”沈括《秀州秋日》,“金華篇”中的沈約《登元暢樓》等,都寫得峻逸而寬博,北魏的氣息撲面而來。有些楷書,格外精緻,楷中有行,行中帶楷,別具靈動之氣。特別是看到“紹興篇”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舟山篇”陸游《曉望海山》,“麗水篇”謝靈運《登石門最高頂》,“衢州篇”孟郊《浮石亭》等,簡直有點大吃一驚,原來雁君也能寫工整靈秀,簡潔明快這一路。有的楷書作品,如“台州篇”孟浩然《宿天台桐柏觀》,則楷中帶隸的味道很濃,筆力凝重而不失清新,字字力透紙背。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數椽半架137x24cmx2

隸書並不是雁君兄的主攻方向,但這次也創作了不少,成為一個新的“看點”。他的隸書取法於方正、舒展、拙樸一路,看得出從《石門頌》《封龍山》《好大王》以及《褒斜道》等漢魏摩崖石刻銘文等均曾留意,可謂沉潛魏石,排鋪漢風。他的對聯中有不少似隸似楷的創作,特別有趣味,又特別簡古,如“誰能問天意,獨此見濤頭”(范仲淹句),“寒入沙蘆斷,煙生野鶩投”(徐渭句)。而“獨鶴知難侶,孤雲不易攀”(釋文珦句),“祥符寶鼎,禮備黃琮”(崔玄童句),“地隨山共盡,天與水無窮”(陳造句),“好句江山助,奇懷翰墨收”(黃周星句),寫得非常稚拙質樸,妙趣橫生。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誰家46x34cm

雁君兄對漢代隸書確是用力頗深,又憑藉對漢魏隸變的巧取與擇化,其隸書絕不整齊劃一,或厚重,或勁挺,或稚拙,或老辣,形態紛呈,別開生面。當然,他最擅長的當然是行草書,這是他的“看家本領”, 也是這次主題創作的主打作品。我和他平時有過交談,這次在寫作期間又作過“微聊”,知道他的行書築基於“二王”,同時對明清時期的徐渭、王鐸、陳洪綬、傅山、倪元璐、黃道周、楊維楨等有過系統的研究。梳理明清行草大家,是他一直在做的面目,由我主張”的創作理路,對他影響很大。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就是,“籠而統之,為我所用”。他不會拘泥於古人的某一個“點”,而是側重於歷史的縱向參照。他已經形成了比較強烈的個人面貌,但他試圖努力“掙脫”,不斷超越。他在近十年明清書風的深入梳理與提煉,其行草書風已日臻完美。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萬玉34x46cm

縱觀他這次的行草作品,與過去相比, 顯得更加得心應手,更加隨心所欲,線條更加圓潤、儒雅,有古意。他始終注意“內容決定形式”的創作理念,從不搞所謂的“創作設計”,往往是根據內容的需要, 注意“即時性”,說白了就是“寫到哪裡算哪裡”,隨機、隨意、隨性,書寫速度也好,墨色濃淡枯溼也好,線條粗細變化也好,一切隨機應變。他有一段創作談很好地說明了這個問題:“論創作,我著意風格個性,不重表面形式,更不喜裝飾造作,會注重用筆,強調節奏,突出時間特性。無論長方立軸、楹聯尺牘,任順自然, 在齊與不齊之間,盡顯字形大小、墨色變化之機樞,在古人規矩之內力彰率真率性之情。”(趙雁君《本來面目,由我主張》)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為愛180x97cm

這些特徵,幾乎隨處可見。如對聯作品“長風方破舟,一氣自橫秋”(范仲淹句),“雨醉運醒,柳暗花明”(王舉之句),“一千里色中秋月,十萬軍聲半夜潮”(李廓句),他都放開手腳揮灑,有解衣般礴之感。特別需要拈出一說的是李廓的“一千十萬” 聯,是七律《憶錢塘》的頷聯,詩意壯闊, 書寫也恣意縱橫,做到詩韻書韻高度吻合。雁君寫聯,事先不折格子,隨意而書,上下聯字與字不求對應,放縱到極致,具有極強的韻律感,有敏銳的節奏概念,這一點也是他的看家本領。如此聯就空間來說,“一千里”與“十萬”的位置相當,“秋月”與“半夜潮”相當,而“聲”字大開大合,把下面“半”字壓得如同巨石下的鞭筍一般, 大概寫的時候耳邊傳來的都是驚濤拍岸之聲,所以任其巨浪席捲。這樣佈局,倒也渾然天成, 這也是創作的魅力了。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閒時不關179x32cmx2

相對而言,那批行草大軸條幅,更是雁君的本色當行,與原來的書風來路明瞭,細微處而又有了新的變化,狂放處更放,精緻處更精,徐渭、老蓮、楊鐵崖等鄉賢的痕跡,也時可尋覓, 卻又化得天衣無縫,為己所用。如宏範《寧波道中》, 戴表元《湖州》,特別是“紹興篇”中劉長卿、樓穎、李白等四條屏,寫得更是狂放,有點長槍大戟、亂服披頭的味道, 如同鄉前輩楊維楨的書法,看似東倒西歪、雜亂無章, 實際骨力雄健、汪洋恣肆,自有大將班師的雄壯在焉。而那些小字行草作品似又見趙氏面貌之基點:源於二王書風的滋乳。

通過這批作品的賞析, 當然更得益於近年來對他的瞭解, 我對上述提到的“ 兩個不解”,有了新的理解。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祥符禮備180x48cmx2

一 是 他 之 所 以把大量時間都用於書協工作和社會公益活動上, 是因為他的書法人文理想,始終把“大我”放在第一位,“小我”則從屬於“大我”。這一點,是難能可貴的。大凡古今文人、書家,有兩大類型,一類是懷有“濟滄海”“濟蒼生”的理想,一類是“採菊東籬下”或“歸隱林泉”,兩者都有許多成功的例子。雁君兄無疑選擇了前者,他要把他的書法事業和社會前進的步伐緊密結合起來。所以,他每年都要策劃實施那麼多書法活動,可以不誇張地說,他的腳步遍及全省各地。現在,他帶有省書協領導和省文聯領導“雙重身份”,以這樣的姿態投身於書法事業,確實也是職責使命所在,當然更是他的志向和理想所在。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一峰46x34cm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一峰46x34cm

這次的創作,是一次特色鮮明的主題性創作活動,立足於全省的名山大川、名勝古蹟的歷代名家詩篇,來謳歌時代,謳歌美麗浙江“勇立潮頭”“潮湧浙江”的時代精神。一句話:突出主題,重在內容。在這一前提之下,把創作發揮得淋漓盡致。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煙雨風雲364x41cmx2

二是對書法創作本身,其實他有著很高的藝術追求與很強的自我把控能力,他知道自己該怎樣做,他有著自己的步伐節奏。一個書法家如果只強調“主題”,而缺乏長袖善舞的表現能力,那麼最好的“主題”也得不到很好的發揮。而雁君則始終致力於對古法的探求與疏理、對風格的完善與超越,努力做到內容和形式、形式與風格的有機統一。這批作品就證明了這一點。當然,他不會滿足於現狀,誠如他自己說的“不想過早地程式化”,憑藉著他的秉性與稟賦,要說這就是趙雁君今後的“書法面貌”,還為時尚早。雁君兄有著很大的藝術“成長空間”,他是“績優股”,也是“潛力股”,成長性很強。

"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趙雁君,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行書委員會副主任,浙江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副主席、書記處書記,浙江省書法 家協會副主席兼祕書長,研究館員,西泠印社社員。第九屆浙江省人大代表,第十屆浙江省政協委員,第十二屆浙江省人大代表。行草作品曾獲第四屆全國書法家作品展“三 等獎”,第四、五、六屆全國中青年書法家作品展“一等獎”;楷書作品曾獲第一屆全國楹聯書法大展“金獎”。分別獲中國書協、中國文聯“德藝雙馨”書法家、藝術家稱號及文 化部“優秀專家”稱號;獲中宣部、人事部、中國文聯授予“全 國中青年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稱號,享受省部級勞動模範待遇;獲中宣部“全國宣傳文化系統四個一批人才”稱號,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依然 『代表』

依然『雁跡 』

——序趙雁君《山水雁跡》

文/斯舜威

趙雁君是當代一位頗具代表性的書家,也是一位值得關注與研究的書家。

十三年前,我曾寫過《趙雁君:一種代表》,談了我對趙雁君書法和“趙雁君現象”的初步感受。這些年來,我持續關注雁君的“動態”,也一直思考著當代書壇的“代表”問題。早就想寫“一種代表”的續篇,這次適逢《山水雁跡》出版,正好有機會再談談趙雁君,順便以雁君兄為個案,推而廣之,談談對當代書壇的一些看法。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22-234×53cm×2

當然,自然必須談到:趙雁君,是否依然是“一種代表”?

我始終覺得,分析一位書法家是否能夠視為一個時代書法創作的“代表”,要把他的書學思想和創作實踐與時代緊密聯繫起來,以時代的大背景為參照系。而評價一位書法家的藝術地位高低,也要看他能夠在當代書法史上佔有什麼位置。2008 年,我曾在《書法》上發表過《誰能進入當代書法史》,我們觀察當代書壇,評論當代書法家,如果離開了“書法史” 的標準,沒有“史”的概念,則只能是泛泛而談。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25-232×53cm×2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當全國性的“書法運動”處於發軔狀態時,趙雁君藉助於一系列的“國展”“中青展”脫穎而出,成為“獲獎專業戶”,也奠定了他的“代表性”地位。“趙雁君現象”,既概括了他個人的書風,實際上也代表了一個群體,當時像他這樣的“弄潮兒”不止一個人, 他們確實引領了一個時代書風的新潮。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27-46×34cm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當代中國的社會、經濟、文化發展發生了深刻變化,當代“書法運動”也不可避免地出現了許多新情況、新問題,再要想通過獲獎“贏得天下”,已經幾無可能。可以說,三十多年來的當代書壇,是風起雲湧的時代,也是急劇變革和分化的時代, 更是大浪淘沙的時代。當年的那個以“獲獎專業戶”為標誌的書法群體,也發生了分化,有的可能一直在吃老本,有的可能在書風探求上陷入了“激進”一途卻並未得到公眾認可,也有的可能已經漸行漸遠,淡出了大家的視線。時間沖刷了一切,也考驗了一切。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白雲山22x64cm

從面上看,全國性的書法熱潮催生了龐大的書法群體,由於社會構成、價值觀念、學養旨趣、審美追求等方面的差異,難免會產生諸多矛盾。比如“書法精英階層”與“書法草根階層” 之間的矛盾,後者總抱怨前者“壟斷”了書法資源,前者則覺得後者層次太低影響了書法的聲譽。此外,書法面臨商品經濟大潮衝擊,也衍生出諸多問題。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畢竟360x78cm

我覺得深層次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三方面:

一是“道”的問題,也即書法的社會功能問題。書法何為?書法到底只是文人達情適意的“餘事”,還是應該具備更多的社會功能,更好地為火熱的現實生活服務?這個問題也是“小我”與“大我”的關係問題。

二是“藝”的問題。這個問題包括書法的發展方向,包括對繼承和創新的把握,是“復古”“守舊”,還是與時俱進,在繼承中創新,還包括如何“拿來”和“走出去”等等。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波上364cm×145cm

三是“趣”的問題。這個問題包括兩個層面,一是書法家隊伍整體素質的提高問題,包括如何提高學養、提高書法水準, 還包括在商品經濟大潮面前如何擺正位置,等等;二是書法家的藝術趣味問題,如何讓自己變得更加“有趣”,如何讓書法藝術變得更加“有趣”。古人提倡“琴棋書畫”,主要還是“意趣”和“情趣”,書法家和書法藝術如果缺少趣味,將是一件非常遺憾的事情。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春溪-180x61cm

我為何在評述趙雁君前要先簡略地談談上述這些“宏觀問題”?因為,這是每一位書法家都面臨的實際問題,作為代表性書家,起著標杆性的示範作用,更是無法迴避。接下來,就可以集中談談雁君兄了。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風靜138x69cm

坦率而言,自從寫了《趙雁君:一種代表》之後,我有時對他也有些不解,主要集中在兩個“不解”上:一是不解他為何經年累月地把大量的時間都用於書協工作和其他社會活動上,須知,年紀輕輕就功成名就,正處於創作的黃金時期, 時間非常寶貴。熟悉雁君的人都知道,他是工作狂,而且一貫如此, 跟著他乾的人都叫苦不迭,他則樂此不疲。我曾當面說他“勞碌命”, 勸他應該多給自己一些時間,用不著把工作節奏安排得如此緊張,忙了自己,也累了別人,個人創作多了,也是一種社會貢獻。他則依然故我,依然一心撲在書協工作和公益事業上。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沽灑179x38cm

二是這些年來書壇處於活躍期,也處於分化期,或曰激烈震盪期,作為引人注目的“代表性人物”,他如何應對?書法的繼承和發展是一個持久的命題,有的書家過分強調“創新”,過分“彰顯”自我,從理論和創作都顯得比較偏激,引起了書法界同道的爭議。其實,除了個別書家是為了自我炒作而故作驚世駭俗之舉,有不少書家確實也是為了嘗試自我超越而進行的探索性行為。“超越自我”是一件十分艱難而不得不做的事情,無法超越,就意味著止步不前,甚至退步滑坡。他們的激進之舉,雖然效果不盡如人意,但其動機還是應該體諒的。那麼,雁君選擇怎樣的姿態來實現自我超越呢?在相當長的時間裡,他似乎非常沉得住氣,沒有什麼“動作”。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海不地無179x32cmx2

我在浙江美術館工作時,曾邀約雁君兄舉辦展覽,覺得他2006年在中國美術館舉辦“山陰道上行”展覽、2008 年在老家諸暨舉辦“雁行暨陽”展覽之後,時隔十年左右,應該集中展示一下他的最新創作成果。我在內心,也有想通過展覽解開上面“兩個謎團”的意思。後來因為種種原因沒有實施,但他對我說:“展覽雖然不搞,創作還是要搞的,我會按照我的追求,創作一批書法作品。”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海客33x41x6cm

於是我知道,他白天為工作上的事情忙得一塌糊塗,但夜深人靜時,始終沒有忘記他的摯愛,始終在堅持臨摹與創作。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懷新尋異236cmx53cmx2

《山水雁跡》所收的書法,應該就是他近年來堅持創作的一個集中呈現。適逢我人在旅途, 雁君兄通過微信發來了十二個圖片文件包,分別標明“錢江篇”、“杭州篇”、“寧波篇”、“溫州篇”、“湖州篇”、“嘉興篇”、“紹興篇”、“台州篇”、“金華篇”、“麗水篇”、“衢州篇”、“舟山篇”,我的第一感覺以為是他為全省書法大展策劃的資料,因為今年省書協將舉辦全省慶祝新中國成立七十週年“江山多嬌”大展也是按這個主題要求書寫的內容, 以“錢江篇”代表全省,此外全省十一個市都有主題創作展覽任務,有分有合。打開一看, 原來都是他個人創作的書法作品。後來得知,這是他為中宣部“全國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工程項目”而作的專題創作。實際上,這也是他在十多年前兩個大展之後進行的一次大規模集中性主題創作,觀其內容都是歷代詩人歌詠浙江的名山、名水、名勝、名人的詩篇聯句等,這在他個人的創作生涯中具有相當重要的位置。從創作時間看,持續了幾年,這批作品, 是研究趙雁君書學思想和創作動態的第一手資料。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柳樹蘋花89cmx28cmx2

我瀏覽了圖片,感到震撼,也感到釋然。

我的第一感覺是:趙雁君畢竟是趙雁君,趙雁君依然是趙雁君。

從這批作品看,我的“不解”是多餘的,趙雁君始終在暗中發力,始終在追隨古人,始終在與時俱進,始終是“一種代表”。

我想先簡略地談一下觀感。我覺得趙雁君的書風,可以說是不變而變,穩中求變,變中有守,守中出新。

他沒有大張旗鼓,沒有發表宣言,卻在悄悄地下一盤棋:致力於自我超越,實現了自己書風的嬗變和求新。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路橋111×54cm

出乎意料的是以行草出名的他,首先在書體上有了新的拓展與呈現,寫了一批隸書、楷書作品。而這些隸書和楷書,又不純粹是隸書、楷書,而是楷中帶隸,隸中帶楷,楷書也好,隸書也好,也都帶有行草的意味。這些作品,在雁君以前的創作中是極少看到的。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山合水逢180x48cmx2

他的楷書,脫胎於北魏。我知道他於《石門銘》、《張黑女墓誌》等用功尤勤,浸廩頗深,對北魏的碑刻、墓誌、造像題記和摩崖刻石都始終保持濃厚的興趣。同時,又蘊涵隸書意象,帶有濃郁的金石氣息,且不失帖學的靈秀逸緻。如“錢江篇”中的柳永《望海潮》,“杭州篇”中的蘇軾《虞美人》,“溫州篇”謝靈運《登江中孤嶼》,“紹興篇”中的任則明《醉東風 ˙ 會稽懷古》,“嘉興篇”沈括《秀州秋日》,“金華篇”中的沈約《登元暢樓》等,都寫得峻逸而寬博,北魏的氣息撲面而來。有些楷書,格外精緻,楷中有行,行中帶楷,別具靈動之氣。特別是看到“紹興篇”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舟山篇”陸游《曉望海山》,“麗水篇”謝靈運《登石門最高頂》,“衢州篇”孟郊《浮石亭》等,簡直有點大吃一驚,原來雁君也能寫工整靈秀,簡潔明快這一路。有的楷書作品,如“台州篇”孟浩然《宿天台桐柏觀》,則楷中帶隸的味道很濃,筆力凝重而不失清新,字字力透紙背。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數椽半架137x24cmx2

隸書並不是雁君兄的主攻方向,但這次也創作了不少,成為一個新的“看點”。他的隸書取法於方正、舒展、拙樸一路,看得出從《石門頌》《封龍山》《好大王》以及《褒斜道》等漢魏摩崖石刻銘文等均曾留意,可謂沉潛魏石,排鋪漢風。他的對聯中有不少似隸似楷的創作,特別有趣味,又特別簡古,如“誰能問天意,獨此見濤頭”(范仲淹句),“寒入沙蘆斷,煙生野鶩投”(徐渭句)。而“獨鶴知難侶,孤雲不易攀”(釋文珦句),“祥符寶鼎,禮備黃琮”(崔玄童句),“地隨山共盡,天與水無窮”(陳造句),“好句江山助,奇懷翰墨收”(黃周星句),寫得非常稚拙質樸,妙趣橫生。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誰家46x34cm

雁君兄對漢代隸書確是用力頗深,又憑藉對漢魏隸變的巧取與擇化,其隸書絕不整齊劃一,或厚重,或勁挺,或稚拙,或老辣,形態紛呈,別開生面。當然,他最擅長的當然是行草書,這是他的“看家本領”, 也是這次主題創作的主打作品。我和他平時有過交談,這次在寫作期間又作過“微聊”,知道他的行書築基於“二王”,同時對明清時期的徐渭、王鐸、陳洪綬、傅山、倪元璐、黃道周、楊維楨等有過系統的研究。梳理明清行草大家,是他一直在做的面目,由我主張”的創作理路,對他影響很大。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就是,“籠而統之,為我所用”。他不會拘泥於古人的某一個“點”,而是側重於歷史的縱向參照。他已經形成了比較強烈的個人面貌,但他試圖努力“掙脫”,不斷超越。他在近十年明清書風的深入梳理與提煉,其行草書風已日臻完美。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萬玉34x46cm

縱觀他這次的行草作品,與過去相比, 顯得更加得心應手,更加隨心所欲,線條更加圓潤、儒雅,有古意。他始終注意“內容決定形式”的創作理念,從不搞所謂的“創作設計”,往往是根據內容的需要, 注意“即時性”,說白了就是“寫到哪裡算哪裡”,隨機、隨意、隨性,書寫速度也好,墨色濃淡枯溼也好,線條粗細變化也好,一切隨機應變。他有一段創作談很好地說明了這個問題:“論創作,我著意風格個性,不重表面形式,更不喜裝飾造作,會注重用筆,強調節奏,突出時間特性。無論長方立軸、楹聯尺牘,任順自然, 在齊與不齊之間,盡顯字形大小、墨色變化之機樞,在古人規矩之內力彰率真率性之情。”(趙雁君《本來面目,由我主張》)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為愛180x97cm

這些特徵,幾乎隨處可見。如對聯作品“長風方破舟,一氣自橫秋”(范仲淹句),“雨醉運醒,柳暗花明”(王舉之句),“一千里色中秋月,十萬軍聲半夜潮”(李廓句),他都放開手腳揮灑,有解衣般礴之感。特別需要拈出一說的是李廓的“一千十萬” 聯,是七律《憶錢塘》的頷聯,詩意壯闊, 書寫也恣意縱橫,做到詩韻書韻高度吻合。雁君寫聯,事先不折格子,隨意而書,上下聯字與字不求對應,放縱到極致,具有極強的韻律感,有敏銳的節奏概念,這一點也是他的看家本領。如此聯就空間來說,“一千里”與“十萬”的位置相當,“秋月”與“半夜潮”相當,而“聲”字大開大合,把下面“半”字壓得如同巨石下的鞭筍一般, 大概寫的時候耳邊傳來的都是驚濤拍岸之聲,所以任其巨浪席捲。這樣佈局,倒也渾然天成, 這也是創作的魅力了。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閒時不關179x32cmx2

相對而言,那批行草大軸條幅,更是雁君的本色當行,與原來的書風來路明瞭,細微處而又有了新的變化,狂放處更放,精緻處更精,徐渭、老蓮、楊鐵崖等鄉賢的痕跡,也時可尋覓, 卻又化得天衣無縫,為己所用。如宏範《寧波道中》, 戴表元《湖州》,特別是“紹興篇”中劉長卿、樓穎、李白等四條屏,寫得更是狂放,有點長槍大戟、亂服披頭的味道, 如同鄉前輩楊維楨的書法,看似東倒西歪、雜亂無章, 實際骨力雄健、汪洋恣肆,自有大將班師的雄壯在焉。而那些小字行草作品似又見趙氏面貌之基點:源於二王書風的滋乳。

通過這批作品的賞析, 當然更得益於近年來對他的瞭解, 我對上述提到的“ 兩個不解”,有了新的理解。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祥符禮備180x48cmx2

一 是 他 之 所 以把大量時間都用於書協工作和社會公益活動上, 是因為他的書法人文理想,始終把“大我”放在第一位,“小我”則從屬於“大我”。這一點,是難能可貴的。大凡古今文人、書家,有兩大類型,一類是懷有“濟滄海”“濟蒼生”的理想,一類是“採菊東籬下”或“歸隱林泉”,兩者都有許多成功的例子。雁君兄無疑選擇了前者,他要把他的書法事業和社會前進的步伐緊密結合起來。所以,他每年都要策劃實施那麼多書法活動,可以不誇張地說,他的腳步遍及全省各地。現在,他帶有省書協領導和省文聯領導“雙重身份”,以這樣的姿態投身於書法事業,確實也是職責使命所在,當然更是他的志向和理想所在。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一峰46x34cm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一峰46x34cm

這次的創作,是一次特色鮮明的主題性創作活動,立足於全省的名山大川、名勝古蹟的歷代名家詩篇,來謳歌時代,謳歌美麗浙江“勇立潮頭”“潮湧浙江”的時代精神。一句話:突出主題,重在內容。在這一前提之下,把創作發揮得淋漓盡致。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煙雨風雲364x41cmx2

二是對書法創作本身,其實他有著很高的藝術追求與很強的自我把控能力,他知道自己該怎樣做,他有著自己的步伐節奏。一個書法家如果只強調“主題”,而缺乏長袖善舞的表現能力,那麼最好的“主題”也得不到很好的發揮。而雁君則始終致力於對古法的探求與疏理、對風格的完善與超越,努力做到內容和形式、形式與風格的有機統一。這批作品就證明了這一點。當然,他不會滿足於現狀,誠如他自己說的“不想過早地程式化”,憑藉著他的秉性與稟賦,要說這就是趙雁君今後的“書法面貌”,還為時尚早。雁君兄有著很大的藝術“成長空間”,他是“績優股”,也是“潛力股”,成長性很強。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黝性黃琮90x28cmx2

我對雁君兄充滿期待,期待再過十年看他的新作,看他的新書風、新成就。我已經為十年後的雁君想好了一句話,這就是:畢竟“代表”,畢竟“雁跡”。

"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趙雁君,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行書委員會副主任,浙江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副主席、書記處書記,浙江省書法 家協會副主席兼祕書長,研究館員,西泠印社社員。第九屆浙江省人大代表,第十屆浙江省政協委員,第十二屆浙江省人大代表。行草作品曾獲第四屆全國書法家作品展“三 等獎”,第四、五、六屆全國中青年書法家作品展“一等獎”;楷書作品曾獲第一屆全國楹聯書法大展“金獎”。分別獲中國書協、中國文聯“德藝雙馨”書法家、藝術家稱號及文 化部“優秀專家”稱號;獲中宣部、人事部、中國文聯授予“全 國中青年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稱號,享受省部級勞動模範待遇;獲中宣部“全國宣傳文化系統四個一批人才”稱號,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依然 『代表』

依然『雁跡 』

——序趙雁君《山水雁跡》

文/斯舜威

趙雁君是當代一位頗具代表性的書家,也是一位值得關注與研究的書家。

十三年前,我曾寫過《趙雁君:一種代表》,談了我對趙雁君書法和“趙雁君現象”的初步感受。這些年來,我持續關注雁君的“動態”,也一直思考著當代書壇的“代表”問題。早就想寫“一種代表”的續篇,這次適逢《山水雁跡》出版,正好有機會再談談趙雁君,順便以雁君兄為個案,推而廣之,談談對當代書壇的一些看法。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22-234×53cm×2

當然,自然必須談到:趙雁君,是否依然是“一種代表”?

我始終覺得,分析一位書法家是否能夠視為一個時代書法創作的“代表”,要把他的書學思想和創作實踐與時代緊密聯繫起來,以時代的大背景為參照系。而評價一位書法家的藝術地位高低,也要看他能夠在當代書法史上佔有什麼位置。2008 年,我曾在《書法》上發表過《誰能進入當代書法史》,我們觀察當代書壇,評論當代書法家,如果離開了“書法史” 的標準,沒有“史”的概念,則只能是泛泛而談。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25-232×53cm×2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當全國性的“書法運動”處於發軔狀態時,趙雁君藉助於一系列的“國展”“中青展”脫穎而出,成為“獲獎專業戶”,也奠定了他的“代表性”地位。“趙雁君現象”,既概括了他個人的書風,實際上也代表了一個群體,當時像他這樣的“弄潮兒”不止一個人, 他們確實引領了一個時代書風的新潮。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27-46×34cm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當代中國的社會、經濟、文化發展發生了深刻變化,當代“書法運動”也不可避免地出現了許多新情況、新問題,再要想通過獲獎“贏得天下”,已經幾無可能。可以說,三十多年來的當代書壇,是風起雲湧的時代,也是急劇變革和分化的時代, 更是大浪淘沙的時代。當年的那個以“獲獎專業戶”為標誌的書法群體,也發生了分化,有的可能一直在吃老本,有的可能在書風探求上陷入了“激進”一途卻並未得到公眾認可,也有的可能已經漸行漸遠,淡出了大家的視線。時間沖刷了一切,也考驗了一切。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白雲山22x64cm

從面上看,全國性的書法熱潮催生了龐大的書法群體,由於社會構成、價值觀念、學養旨趣、審美追求等方面的差異,難免會產生諸多矛盾。比如“書法精英階層”與“書法草根階層” 之間的矛盾,後者總抱怨前者“壟斷”了書法資源,前者則覺得後者層次太低影響了書法的聲譽。此外,書法面臨商品經濟大潮衝擊,也衍生出諸多問題。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畢竟360x78cm

我覺得深層次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三方面:

一是“道”的問題,也即書法的社會功能問題。書法何為?書法到底只是文人達情適意的“餘事”,還是應該具備更多的社會功能,更好地為火熱的現實生活服務?這個問題也是“小我”與“大我”的關係問題。

二是“藝”的問題。這個問題包括書法的發展方向,包括對繼承和創新的把握,是“復古”“守舊”,還是與時俱進,在繼承中創新,還包括如何“拿來”和“走出去”等等。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波上364cm×145cm

三是“趣”的問題。這個問題包括兩個層面,一是書法家隊伍整體素質的提高問題,包括如何提高學養、提高書法水準, 還包括在商品經濟大潮面前如何擺正位置,等等;二是書法家的藝術趣味問題,如何讓自己變得更加“有趣”,如何讓書法藝術變得更加“有趣”。古人提倡“琴棋書畫”,主要還是“意趣”和“情趣”,書法家和書法藝術如果缺少趣味,將是一件非常遺憾的事情。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春溪-180x61cm

我為何在評述趙雁君前要先簡略地談談上述這些“宏觀問題”?因為,這是每一位書法家都面臨的實際問題,作為代表性書家,起著標杆性的示範作用,更是無法迴避。接下來,就可以集中談談雁君兄了。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風靜138x69cm

坦率而言,自從寫了《趙雁君:一種代表》之後,我有時對他也有些不解,主要集中在兩個“不解”上:一是不解他為何經年累月地把大量的時間都用於書協工作和其他社會活動上,須知,年紀輕輕就功成名就,正處於創作的黃金時期, 時間非常寶貴。熟悉雁君的人都知道,他是工作狂,而且一貫如此, 跟著他乾的人都叫苦不迭,他則樂此不疲。我曾當面說他“勞碌命”, 勸他應該多給自己一些時間,用不著把工作節奏安排得如此緊張,忙了自己,也累了別人,個人創作多了,也是一種社會貢獻。他則依然故我,依然一心撲在書協工作和公益事業上。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沽灑179x38cm

二是這些年來書壇處於活躍期,也處於分化期,或曰激烈震盪期,作為引人注目的“代表性人物”,他如何應對?書法的繼承和發展是一個持久的命題,有的書家過分強調“創新”,過分“彰顯”自我,從理論和創作都顯得比較偏激,引起了書法界同道的爭議。其實,除了個別書家是為了自我炒作而故作驚世駭俗之舉,有不少書家確實也是為了嘗試自我超越而進行的探索性行為。“超越自我”是一件十分艱難而不得不做的事情,無法超越,就意味著止步不前,甚至退步滑坡。他們的激進之舉,雖然效果不盡如人意,但其動機還是應該體諒的。那麼,雁君選擇怎樣的姿態來實現自我超越呢?在相當長的時間裡,他似乎非常沉得住氣,沒有什麼“動作”。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海不地無179x32cmx2

我在浙江美術館工作時,曾邀約雁君兄舉辦展覽,覺得他2006年在中國美術館舉辦“山陰道上行”展覽、2008 年在老家諸暨舉辦“雁行暨陽”展覽之後,時隔十年左右,應該集中展示一下他的最新創作成果。我在內心,也有想通過展覽解開上面“兩個謎團”的意思。後來因為種種原因沒有實施,但他對我說:“展覽雖然不搞,創作還是要搞的,我會按照我的追求,創作一批書法作品。”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海客33x41x6cm

於是我知道,他白天為工作上的事情忙得一塌糊塗,但夜深人靜時,始終沒有忘記他的摯愛,始終在堅持臨摹與創作。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懷新尋異236cmx53cmx2

《山水雁跡》所收的書法,應該就是他近年來堅持創作的一個集中呈現。適逢我人在旅途, 雁君兄通過微信發來了十二個圖片文件包,分別標明“錢江篇”、“杭州篇”、“寧波篇”、“溫州篇”、“湖州篇”、“嘉興篇”、“紹興篇”、“台州篇”、“金華篇”、“麗水篇”、“衢州篇”、“舟山篇”,我的第一感覺以為是他為全省書法大展策劃的資料,因為今年省書協將舉辦全省慶祝新中國成立七十週年“江山多嬌”大展也是按這個主題要求書寫的內容, 以“錢江篇”代表全省,此外全省十一個市都有主題創作展覽任務,有分有合。打開一看, 原來都是他個人創作的書法作品。後來得知,這是他為中宣部“全國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工程項目”而作的專題創作。實際上,這也是他在十多年前兩個大展之後進行的一次大規模集中性主題創作,觀其內容都是歷代詩人歌詠浙江的名山、名水、名勝、名人的詩篇聯句等,這在他個人的創作生涯中具有相當重要的位置。從創作時間看,持續了幾年,這批作品, 是研究趙雁君書學思想和創作動態的第一手資料。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柳樹蘋花89cmx28cmx2

我瀏覽了圖片,感到震撼,也感到釋然。

我的第一感覺是:趙雁君畢竟是趙雁君,趙雁君依然是趙雁君。

從這批作品看,我的“不解”是多餘的,趙雁君始終在暗中發力,始終在追隨古人,始終在與時俱進,始終是“一種代表”。

我想先簡略地談一下觀感。我覺得趙雁君的書風,可以說是不變而變,穩中求變,變中有守,守中出新。

他沒有大張旗鼓,沒有發表宣言,卻在悄悄地下一盤棋:致力於自我超越,實現了自己書風的嬗變和求新。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路橋111×54cm

出乎意料的是以行草出名的他,首先在書體上有了新的拓展與呈現,寫了一批隸書、楷書作品。而這些隸書和楷書,又不純粹是隸書、楷書,而是楷中帶隸,隸中帶楷,楷書也好,隸書也好,也都帶有行草的意味。這些作品,在雁君以前的創作中是極少看到的。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山合水逢180x48cmx2

他的楷書,脫胎於北魏。我知道他於《石門銘》、《張黑女墓誌》等用功尤勤,浸廩頗深,對北魏的碑刻、墓誌、造像題記和摩崖刻石都始終保持濃厚的興趣。同時,又蘊涵隸書意象,帶有濃郁的金石氣息,且不失帖學的靈秀逸緻。如“錢江篇”中的柳永《望海潮》,“杭州篇”中的蘇軾《虞美人》,“溫州篇”謝靈運《登江中孤嶼》,“紹興篇”中的任則明《醉東風 ˙ 會稽懷古》,“嘉興篇”沈括《秀州秋日》,“金華篇”中的沈約《登元暢樓》等,都寫得峻逸而寬博,北魏的氣息撲面而來。有些楷書,格外精緻,楷中有行,行中帶楷,別具靈動之氣。特別是看到“紹興篇”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舟山篇”陸游《曉望海山》,“麗水篇”謝靈運《登石門最高頂》,“衢州篇”孟郊《浮石亭》等,簡直有點大吃一驚,原來雁君也能寫工整靈秀,簡潔明快這一路。有的楷書作品,如“台州篇”孟浩然《宿天台桐柏觀》,則楷中帶隸的味道很濃,筆力凝重而不失清新,字字力透紙背。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數椽半架137x24cmx2

隸書並不是雁君兄的主攻方向,但這次也創作了不少,成為一個新的“看點”。他的隸書取法於方正、舒展、拙樸一路,看得出從《石門頌》《封龍山》《好大王》以及《褒斜道》等漢魏摩崖石刻銘文等均曾留意,可謂沉潛魏石,排鋪漢風。他的對聯中有不少似隸似楷的創作,特別有趣味,又特別簡古,如“誰能問天意,獨此見濤頭”(范仲淹句),“寒入沙蘆斷,煙生野鶩投”(徐渭句)。而“獨鶴知難侶,孤雲不易攀”(釋文珦句),“祥符寶鼎,禮備黃琮”(崔玄童句),“地隨山共盡,天與水無窮”(陳造句),“好句江山助,奇懷翰墨收”(黃周星句),寫得非常稚拙質樸,妙趣橫生。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誰家46x34cm

雁君兄對漢代隸書確是用力頗深,又憑藉對漢魏隸變的巧取與擇化,其隸書絕不整齊劃一,或厚重,或勁挺,或稚拙,或老辣,形態紛呈,別開生面。當然,他最擅長的當然是行草書,這是他的“看家本領”, 也是這次主題創作的主打作品。我和他平時有過交談,這次在寫作期間又作過“微聊”,知道他的行書築基於“二王”,同時對明清時期的徐渭、王鐸、陳洪綬、傅山、倪元璐、黃道周、楊維楨等有過系統的研究。梳理明清行草大家,是他一直在做的面目,由我主張”的創作理路,對他影響很大。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就是,“籠而統之,為我所用”。他不會拘泥於古人的某一個“點”,而是側重於歷史的縱向參照。他已經形成了比較強烈的個人面貌,但他試圖努力“掙脫”,不斷超越。他在近十年明清書風的深入梳理與提煉,其行草書風已日臻完美。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萬玉34x46cm

縱觀他這次的行草作品,與過去相比, 顯得更加得心應手,更加隨心所欲,線條更加圓潤、儒雅,有古意。他始終注意“內容決定形式”的創作理念,從不搞所謂的“創作設計”,往往是根據內容的需要, 注意“即時性”,說白了就是“寫到哪裡算哪裡”,隨機、隨意、隨性,書寫速度也好,墨色濃淡枯溼也好,線條粗細變化也好,一切隨機應變。他有一段創作談很好地說明了這個問題:“論創作,我著意風格個性,不重表面形式,更不喜裝飾造作,會注重用筆,強調節奏,突出時間特性。無論長方立軸、楹聯尺牘,任順自然, 在齊與不齊之間,盡顯字形大小、墨色變化之機樞,在古人規矩之內力彰率真率性之情。”(趙雁君《本來面目,由我主張》)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為愛180x97cm

這些特徵,幾乎隨處可見。如對聯作品“長風方破舟,一氣自橫秋”(范仲淹句),“雨醉運醒,柳暗花明”(王舉之句),“一千里色中秋月,十萬軍聲半夜潮”(李廓句),他都放開手腳揮灑,有解衣般礴之感。特別需要拈出一說的是李廓的“一千十萬” 聯,是七律《憶錢塘》的頷聯,詩意壯闊, 書寫也恣意縱橫,做到詩韻書韻高度吻合。雁君寫聯,事先不折格子,隨意而書,上下聯字與字不求對應,放縱到極致,具有極強的韻律感,有敏銳的節奏概念,這一點也是他的看家本領。如此聯就空間來說,“一千里”與“十萬”的位置相當,“秋月”與“半夜潮”相當,而“聲”字大開大合,把下面“半”字壓得如同巨石下的鞭筍一般, 大概寫的時候耳邊傳來的都是驚濤拍岸之聲,所以任其巨浪席捲。這樣佈局,倒也渾然天成, 這也是創作的魅力了。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閒時不關179x32cmx2

相對而言,那批行草大軸條幅,更是雁君的本色當行,與原來的書風來路明瞭,細微處而又有了新的變化,狂放處更放,精緻處更精,徐渭、老蓮、楊鐵崖等鄉賢的痕跡,也時可尋覓, 卻又化得天衣無縫,為己所用。如宏範《寧波道中》, 戴表元《湖州》,特別是“紹興篇”中劉長卿、樓穎、李白等四條屏,寫得更是狂放,有點長槍大戟、亂服披頭的味道, 如同鄉前輩楊維楨的書法,看似東倒西歪、雜亂無章, 實際骨力雄健、汪洋恣肆,自有大將班師的雄壯在焉。而那些小字行草作品似又見趙氏面貌之基點:源於二王書風的滋乳。

通過這批作品的賞析, 當然更得益於近年來對他的瞭解, 我對上述提到的“ 兩個不解”,有了新的理解。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祥符禮備180x48cmx2

一 是 他 之 所 以把大量時間都用於書協工作和社會公益活動上, 是因為他的書法人文理想,始終把“大我”放在第一位,“小我”則從屬於“大我”。這一點,是難能可貴的。大凡古今文人、書家,有兩大類型,一類是懷有“濟滄海”“濟蒼生”的理想,一類是“採菊東籬下”或“歸隱林泉”,兩者都有許多成功的例子。雁君兄無疑選擇了前者,他要把他的書法事業和社會前進的步伐緊密結合起來。所以,他每年都要策劃實施那麼多書法活動,可以不誇張地說,他的腳步遍及全省各地。現在,他帶有省書協領導和省文聯領導“雙重身份”,以這樣的姿態投身於書法事業,確實也是職責使命所在,當然更是他的志向和理想所在。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一峰46x34cm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一峰46x34cm

這次的創作,是一次特色鮮明的主題性創作活動,立足於全省的名山大川、名勝古蹟的歷代名家詩篇,來謳歌時代,謳歌美麗浙江“勇立潮頭”“潮湧浙江”的時代精神。一句話:突出主題,重在內容。在這一前提之下,把創作發揮得淋漓盡致。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煙雨風雲364x41cmx2

二是對書法創作本身,其實他有著很高的藝術追求與很強的自我把控能力,他知道自己該怎樣做,他有著自己的步伐節奏。一個書法家如果只強調“主題”,而缺乏長袖善舞的表現能力,那麼最好的“主題”也得不到很好的發揮。而雁君則始終致力於對古法的探求與疏理、對風格的完善與超越,努力做到內容和形式、形式與風格的有機統一。這批作品就證明了這一點。當然,他不會滿足於現狀,誠如他自己說的“不想過早地程式化”,憑藉著他的秉性與稟賦,要說這就是趙雁君今後的“書法面貌”,還為時尚早。雁君兄有著很大的藝術“成長空間”,他是“績優股”,也是“潛力股”,成長性很強。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黝性黃琮90x28cmx2

我對雁君兄充滿期待,期待再過十年看他的新作,看他的新書風、新成就。我已經為十年後的雁君想好了一句話,這就是:畢竟“代表”,畢竟“雁跡”。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越王-180x61cm

最後我還想“篇末點題”,覺得“山水雁跡”這個書名取得非常好。“山水”與“雁跡” 皆語含雙關,“山水”既指這次雁君創作的內容大都是古人詠浙江名山大川、名勝古蹟的詩文辭賦,又指“山水精神”。“山水精神”是中國美學的重要範疇,蘊含著深邃的人文理想和哲學意蘊。“雁跡”,一方面指書法,中國從來都有雁字傳書之說,既象徵書信,也常用於比喻書法,當然又指趙雁君的書法創作。

"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趙雁君,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行書委員會副主任,浙江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副主席、書記處書記,浙江省書法 家協會副主席兼祕書長,研究館員,西泠印社社員。第九屆浙江省人大代表,第十屆浙江省政協委員,第十二屆浙江省人大代表。行草作品曾獲第四屆全國書法家作品展“三 等獎”,第四、五、六屆全國中青年書法家作品展“一等獎”;楷書作品曾獲第一屆全國楹聯書法大展“金獎”。分別獲中國書協、中國文聯“德藝雙馨”書法家、藝術家稱號及文 化部“優秀專家”稱號;獲中宣部、人事部、中國文聯授予“全 國中青年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稱號,享受省部級勞動模範待遇;獲中宣部“全國宣傳文化系統四個一批人才”稱號,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依然 『代表』

依然『雁跡 』

——序趙雁君《山水雁跡》

文/斯舜威

趙雁君是當代一位頗具代表性的書家,也是一位值得關注與研究的書家。

十三年前,我曾寫過《趙雁君:一種代表》,談了我對趙雁君書法和“趙雁君現象”的初步感受。這些年來,我持續關注雁君的“動態”,也一直思考著當代書壇的“代表”問題。早就想寫“一種代表”的續篇,這次適逢《山水雁跡》出版,正好有機會再談談趙雁君,順便以雁君兄為個案,推而廣之,談談對當代書壇的一些看法。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22-234×53cm×2

當然,自然必須談到:趙雁君,是否依然是“一種代表”?

我始終覺得,分析一位書法家是否能夠視為一個時代書法創作的“代表”,要把他的書學思想和創作實踐與時代緊密聯繫起來,以時代的大背景為參照系。而評價一位書法家的藝術地位高低,也要看他能夠在當代書法史上佔有什麼位置。2008 年,我曾在《書法》上發表過《誰能進入當代書法史》,我們觀察當代書壇,評論當代書法家,如果離開了“書法史” 的標準,沒有“史”的概念,則只能是泛泛而談。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25-232×53cm×2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當全國性的“書法運動”處於發軔狀態時,趙雁君藉助於一系列的“國展”“中青展”脫穎而出,成為“獲獎專業戶”,也奠定了他的“代表性”地位。“趙雁君現象”,既概括了他個人的書風,實際上也代表了一個群體,當時像他這樣的“弄潮兒”不止一個人, 他們確實引領了一個時代書風的新潮。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27-46×34cm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當代中國的社會、經濟、文化發展發生了深刻變化,當代“書法運動”也不可避免地出現了許多新情況、新問題,再要想通過獲獎“贏得天下”,已經幾無可能。可以說,三十多年來的當代書壇,是風起雲湧的時代,也是急劇變革和分化的時代, 更是大浪淘沙的時代。當年的那個以“獲獎專業戶”為標誌的書法群體,也發生了分化,有的可能一直在吃老本,有的可能在書風探求上陷入了“激進”一途卻並未得到公眾認可,也有的可能已經漸行漸遠,淡出了大家的視線。時間沖刷了一切,也考驗了一切。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白雲山22x64cm

從面上看,全國性的書法熱潮催生了龐大的書法群體,由於社會構成、價值觀念、學養旨趣、審美追求等方面的差異,難免會產生諸多矛盾。比如“書法精英階層”與“書法草根階層” 之間的矛盾,後者總抱怨前者“壟斷”了書法資源,前者則覺得後者層次太低影響了書法的聲譽。此外,書法面臨商品經濟大潮衝擊,也衍生出諸多問題。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畢竟360x78cm

我覺得深層次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三方面:

一是“道”的問題,也即書法的社會功能問題。書法何為?書法到底只是文人達情適意的“餘事”,還是應該具備更多的社會功能,更好地為火熱的現實生活服務?這個問題也是“小我”與“大我”的關係問題。

二是“藝”的問題。這個問題包括書法的發展方向,包括對繼承和創新的把握,是“復古”“守舊”,還是與時俱進,在繼承中創新,還包括如何“拿來”和“走出去”等等。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波上364cm×145cm

三是“趣”的問題。這個問題包括兩個層面,一是書法家隊伍整體素質的提高問題,包括如何提高學養、提高書法水準, 還包括在商品經濟大潮面前如何擺正位置,等等;二是書法家的藝術趣味問題,如何讓自己變得更加“有趣”,如何讓書法藝術變得更加“有趣”。古人提倡“琴棋書畫”,主要還是“意趣”和“情趣”,書法家和書法藝術如果缺少趣味,將是一件非常遺憾的事情。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春溪-180x61cm

我為何在評述趙雁君前要先簡略地談談上述這些“宏觀問題”?因為,這是每一位書法家都面臨的實際問題,作為代表性書家,起著標杆性的示範作用,更是無法迴避。接下來,就可以集中談談雁君兄了。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風靜138x69cm

坦率而言,自從寫了《趙雁君:一種代表》之後,我有時對他也有些不解,主要集中在兩個“不解”上:一是不解他為何經年累月地把大量的時間都用於書協工作和其他社會活動上,須知,年紀輕輕就功成名就,正處於創作的黃金時期, 時間非常寶貴。熟悉雁君的人都知道,他是工作狂,而且一貫如此, 跟著他乾的人都叫苦不迭,他則樂此不疲。我曾當面說他“勞碌命”, 勸他應該多給自己一些時間,用不著把工作節奏安排得如此緊張,忙了自己,也累了別人,個人創作多了,也是一種社會貢獻。他則依然故我,依然一心撲在書協工作和公益事業上。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沽灑179x38cm

二是這些年來書壇處於活躍期,也處於分化期,或曰激烈震盪期,作為引人注目的“代表性人物”,他如何應對?書法的繼承和發展是一個持久的命題,有的書家過分強調“創新”,過分“彰顯”自我,從理論和創作都顯得比較偏激,引起了書法界同道的爭議。其實,除了個別書家是為了自我炒作而故作驚世駭俗之舉,有不少書家確實也是為了嘗試自我超越而進行的探索性行為。“超越自我”是一件十分艱難而不得不做的事情,無法超越,就意味著止步不前,甚至退步滑坡。他們的激進之舉,雖然效果不盡如人意,但其動機還是應該體諒的。那麼,雁君選擇怎樣的姿態來實現自我超越呢?在相當長的時間裡,他似乎非常沉得住氣,沒有什麼“動作”。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海不地無179x32cmx2

我在浙江美術館工作時,曾邀約雁君兄舉辦展覽,覺得他2006年在中國美術館舉辦“山陰道上行”展覽、2008 年在老家諸暨舉辦“雁行暨陽”展覽之後,時隔十年左右,應該集中展示一下他的最新創作成果。我在內心,也有想通過展覽解開上面“兩個謎團”的意思。後來因為種種原因沒有實施,但他對我說:“展覽雖然不搞,創作還是要搞的,我會按照我的追求,創作一批書法作品。”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海客33x41x6cm

於是我知道,他白天為工作上的事情忙得一塌糊塗,但夜深人靜時,始終沒有忘記他的摯愛,始終在堅持臨摹與創作。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懷新尋異236cmx53cmx2

《山水雁跡》所收的書法,應該就是他近年來堅持創作的一個集中呈現。適逢我人在旅途, 雁君兄通過微信發來了十二個圖片文件包,分別標明“錢江篇”、“杭州篇”、“寧波篇”、“溫州篇”、“湖州篇”、“嘉興篇”、“紹興篇”、“台州篇”、“金華篇”、“麗水篇”、“衢州篇”、“舟山篇”,我的第一感覺以為是他為全省書法大展策劃的資料,因為今年省書協將舉辦全省慶祝新中國成立七十週年“江山多嬌”大展也是按這個主題要求書寫的內容, 以“錢江篇”代表全省,此外全省十一個市都有主題創作展覽任務,有分有合。打開一看, 原來都是他個人創作的書法作品。後來得知,這是他為中宣部“全國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工程項目”而作的專題創作。實際上,這也是他在十多年前兩個大展之後進行的一次大規模集中性主題創作,觀其內容都是歷代詩人歌詠浙江的名山、名水、名勝、名人的詩篇聯句等,這在他個人的創作生涯中具有相當重要的位置。從創作時間看,持續了幾年,這批作品, 是研究趙雁君書學思想和創作動態的第一手資料。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柳樹蘋花89cmx28cmx2

我瀏覽了圖片,感到震撼,也感到釋然。

我的第一感覺是:趙雁君畢竟是趙雁君,趙雁君依然是趙雁君。

從這批作品看,我的“不解”是多餘的,趙雁君始終在暗中發力,始終在追隨古人,始終在與時俱進,始終是“一種代表”。

我想先簡略地談一下觀感。我覺得趙雁君的書風,可以說是不變而變,穩中求變,變中有守,守中出新。

他沒有大張旗鼓,沒有發表宣言,卻在悄悄地下一盤棋:致力於自我超越,實現了自己書風的嬗變和求新。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路橋111×54cm

出乎意料的是以行草出名的他,首先在書體上有了新的拓展與呈現,寫了一批隸書、楷書作品。而這些隸書和楷書,又不純粹是隸書、楷書,而是楷中帶隸,隸中帶楷,楷書也好,隸書也好,也都帶有行草的意味。這些作品,在雁君以前的創作中是極少看到的。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山合水逢180x48cmx2

他的楷書,脫胎於北魏。我知道他於《石門銘》、《張黑女墓誌》等用功尤勤,浸廩頗深,對北魏的碑刻、墓誌、造像題記和摩崖刻石都始終保持濃厚的興趣。同時,又蘊涵隸書意象,帶有濃郁的金石氣息,且不失帖學的靈秀逸緻。如“錢江篇”中的柳永《望海潮》,“杭州篇”中的蘇軾《虞美人》,“溫州篇”謝靈運《登江中孤嶼》,“紹興篇”中的任則明《醉東風 ˙ 會稽懷古》,“嘉興篇”沈括《秀州秋日》,“金華篇”中的沈約《登元暢樓》等,都寫得峻逸而寬博,北魏的氣息撲面而來。有些楷書,格外精緻,楷中有行,行中帶楷,別具靈動之氣。特別是看到“紹興篇”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舟山篇”陸游《曉望海山》,“麗水篇”謝靈運《登石門最高頂》,“衢州篇”孟郊《浮石亭》等,簡直有點大吃一驚,原來雁君也能寫工整靈秀,簡潔明快這一路。有的楷書作品,如“台州篇”孟浩然《宿天台桐柏觀》,則楷中帶隸的味道很濃,筆力凝重而不失清新,字字力透紙背。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數椽半架137x24cmx2

隸書並不是雁君兄的主攻方向,但這次也創作了不少,成為一個新的“看點”。他的隸書取法於方正、舒展、拙樸一路,看得出從《石門頌》《封龍山》《好大王》以及《褒斜道》等漢魏摩崖石刻銘文等均曾留意,可謂沉潛魏石,排鋪漢風。他的對聯中有不少似隸似楷的創作,特別有趣味,又特別簡古,如“誰能問天意,獨此見濤頭”(范仲淹句),“寒入沙蘆斷,煙生野鶩投”(徐渭句)。而“獨鶴知難侶,孤雲不易攀”(釋文珦句),“祥符寶鼎,禮備黃琮”(崔玄童句),“地隨山共盡,天與水無窮”(陳造句),“好句江山助,奇懷翰墨收”(黃周星句),寫得非常稚拙質樸,妙趣橫生。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誰家46x34cm

雁君兄對漢代隸書確是用力頗深,又憑藉對漢魏隸變的巧取與擇化,其隸書絕不整齊劃一,或厚重,或勁挺,或稚拙,或老辣,形態紛呈,別開生面。當然,他最擅長的當然是行草書,這是他的“看家本領”, 也是這次主題創作的主打作品。我和他平時有過交談,這次在寫作期間又作過“微聊”,知道他的行書築基於“二王”,同時對明清時期的徐渭、王鐸、陳洪綬、傅山、倪元璐、黃道周、楊維楨等有過系統的研究。梳理明清行草大家,是他一直在做的面目,由我主張”的創作理路,對他影響很大。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就是,“籠而統之,為我所用”。他不會拘泥於古人的某一個“點”,而是側重於歷史的縱向參照。他已經形成了比較強烈的個人面貌,但他試圖努力“掙脫”,不斷超越。他在近十年明清書風的深入梳理與提煉,其行草書風已日臻完美。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萬玉34x46cm

縱觀他這次的行草作品,與過去相比, 顯得更加得心應手,更加隨心所欲,線條更加圓潤、儒雅,有古意。他始終注意“內容決定形式”的創作理念,從不搞所謂的“創作設計”,往往是根據內容的需要, 注意“即時性”,說白了就是“寫到哪裡算哪裡”,隨機、隨意、隨性,書寫速度也好,墨色濃淡枯溼也好,線條粗細變化也好,一切隨機應變。他有一段創作談很好地說明了這個問題:“論創作,我著意風格個性,不重表面形式,更不喜裝飾造作,會注重用筆,強調節奏,突出時間特性。無論長方立軸、楹聯尺牘,任順自然, 在齊與不齊之間,盡顯字形大小、墨色變化之機樞,在古人規矩之內力彰率真率性之情。”(趙雁君《本來面目,由我主張》)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為愛180x97cm

這些特徵,幾乎隨處可見。如對聯作品“長風方破舟,一氣自橫秋”(范仲淹句),“雨醉運醒,柳暗花明”(王舉之句),“一千里色中秋月,十萬軍聲半夜潮”(李廓句),他都放開手腳揮灑,有解衣般礴之感。特別需要拈出一說的是李廓的“一千十萬” 聯,是七律《憶錢塘》的頷聯,詩意壯闊, 書寫也恣意縱橫,做到詩韻書韻高度吻合。雁君寫聯,事先不折格子,隨意而書,上下聯字與字不求對應,放縱到極致,具有極強的韻律感,有敏銳的節奏概念,這一點也是他的看家本領。如此聯就空間來說,“一千里”與“十萬”的位置相當,“秋月”與“半夜潮”相當,而“聲”字大開大合,把下面“半”字壓得如同巨石下的鞭筍一般, 大概寫的時候耳邊傳來的都是驚濤拍岸之聲,所以任其巨浪席捲。這樣佈局,倒也渾然天成, 這也是創作的魅力了。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閒時不關179x32cmx2

相對而言,那批行草大軸條幅,更是雁君的本色當行,與原來的書風來路明瞭,細微處而又有了新的變化,狂放處更放,精緻處更精,徐渭、老蓮、楊鐵崖等鄉賢的痕跡,也時可尋覓, 卻又化得天衣無縫,為己所用。如宏範《寧波道中》, 戴表元《湖州》,特別是“紹興篇”中劉長卿、樓穎、李白等四條屏,寫得更是狂放,有點長槍大戟、亂服披頭的味道, 如同鄉前輩楊維楨的書法,看似東倒西歪、雜亂無章, 實際骨力雄健、汪洋恣肆,自有大將班師的雄壯在焉。而那些小字行草作品似又見趙氏面貌之基點:源於二王書風的滋乳。

通過這批作品的賞析, 當然更得益於近年來對他的瞭解, 我對上述提到的“ 兩個不解”,有了新的理解。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祥符禮備180x48cmx2

一 是 他 之 所 以把大量時間都用於書協工作和社會公益活動上, 是因為他的書法人文理想,始終把“大我”放在第一位,“小我”則從屬於“大我”。這一點,是難能可貴的。大凡古今文人、書家,有兩大類型,一類是懷有“濟滄海”“濟蒼生”的理想,一類是“採菊東籬下”或“歸隱林泉”,兩者都有許多成功的例子。雁君兄無疑選擇了前者,他要把他的書法事業和社會前進的步伐緊密結合起來。所以,他每年都要策劃實施那麼多書法活動,可以不誇張地說,他的腳步遍及全省各地。現在,他帶有省書協領導和省文聯領導“雙重身份”,以這樣的姿態投身於書法事業,確實也是職責使命所在,當然更是他的志向和理想所在。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一峰46x34cm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一峰46x34cm

這次的創作,是一次特色鮮明的主題性創作活動,立足於全省的名山大川、名勝古蹟的歷代名家詩篇,來謳歌時代,謳歌美麗浙江“勇立潮頭”“潮湧浙江”的時代精神。一句話:突出主題,重在內容。在這一前提之下,把創作發揮得淋漓盡致。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煙雨風雲364x41cmx2

二是對書法創作本身,其實他有著很高的藝術追求與很強的自我把控能力,他知道自己該怎樣做,他有著自己的步伐節奏。一個書法家如果只強調“主題”,而缺乏長袖善舞的表現能力,那麼最好的“主題”也得不到很好的發揮。而雁君則始終致力於對古法的探求與疏理、對風格的完善與超越,努力做到內容和形式、形式與風格的有機統一。這批作品就證明了這一點。當然,他不會滿足於現狀,誠如他自己說的“不想過早地程式化”,憑藉著他的秉性與稟賦,要說這就是趙雁君今後的“書法面貌”,還為時尚早。雁君兄有著很大的藝術“成長空間”,他是“績優股”,也是“潛力股”,成長性很強。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黝性黃琮90x28cmx2

我對雁君兄充滿期待,期待再過十年看他的新作,看他的新書風、新成就。我已經為十年後的雁君想好了一句話,這就是:畢竟“代表”,畢竟“雁跡”。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越王-180x61cm

最後我還想“篇末點題”,覺得“山水雁跡”這個書名取得非常好。“山水”與“雁跡” 皆語含雙關,“山水”既指這次雁君創作的內容大都是古人詠浙江名山大川、名勝古蹟的詩文辭賦,又指“山水精神”。“山水精神”是中國美學的重要範疇,蘊含著深邃的人文理想和哲學意蘊。“雁跡”,一方面指書法,中國從來都有雁字傳書之說,既象徵書信,也常用於比喻書法,當然又指趙雁君的書法創作。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鐘鳴僧臥86x24cmx2

為“山水雁跡”所觸動,我在寫作過程中得七絕五首,一併附錄,權作有詩為證吧—— 題閒藤居《山水雁跡書法集》

其一 : 閒藤居里不虛閒,狂筆縱橫氣若山。勝景詩書留雁跡,凌雲已過萬重關。其二 : 山水風和催暖律,枝頭春色已三分。拈毫我欲覓佳句,雁跡留痕說雁君。其三 : 雁行留跡水雲闊,海運扶搖萬里遙。大翼垂天成羽翰,隨風落筆亦瀟瀟。其四 : 飽含墨韻寫詩韻,筆底波瀾意味長。我欲隨君同一醉,龍蛇騰霧下錢塘。其五 : 門對錢江一雁秋,排雲羽客待何由。長空舒捲如宣紙,賴有書君信筆遊。

2019 年 3 月 25 日於旅次

斯舜威:書法家、評論家

"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趙雁君,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行書委員會副主任,浙江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副主席、書記處書記,浙江省書法 家協會副主席兼祕書長,研究館員,西泠印社社員。第九屆浙江省人大代表,第十屆浙江省政協委員,第十二屆浙江省人大代表。行草作品曾獲第四屆全國書法家作品展“三 等獎”,第四、五、六屆全國中青年書法家作品展“一等獎”;楷書作品曾獲第一屆全國楹聯書法大展“金獎”。分別獲中國書協、中國文聯“德藝雙馨”書法家、藝術家稱號及文 化部“優秀專家”稱號;獲中宣部、人事部、中國文聯授予“全 國中青年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稱號,享受省部級勞動模範待遇;獲中宣部“全國宣傳文化系統四個一批人才”稱號,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依然 『代表』

依然『雁跡 』

——序趙雁君《山水雁跡》

文/斯舜威

趙雁君是當代一位頗具代表性的書家,也是一位值得關注與研究的書家。

十三年前,我曾寫過《趙雁君:一種代表》,談了我對趙雁君書法和“趙雁君現象”的初步感受。這些年來,我持續關注雁君的“動態”,也一直思考著當代書壇的“代表”問題。早就想寫“一種代表”的續篇,這次適逢《山水雁跡》出版,正好有機會再談談趙雁君,順便以雁君兄為個案,推而廣之,談談對當代書壇的一些看法。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22-234×53cm×2

當然,自然必須談到:趙雁君,是否依然是“一種代表”?

我始終覺得,分析一位書法家是否能夠視為一個時代書法創作的“代表”,要把他的書學思想和創作實踐與時代緊密聯繫起來,以時代的大背景為參照系。而評價一位書法家的藝術地位高低,也要看他能夠在當代書法史上佔有什麼位置。2008 年,我曾在《書法》上發表過《誰能進入當代書法史》,我們觀察當代書壇,評論當代書法家,如果離開了“書法史” 的標準,沒有“史”的概念,則只能是泛泛而談。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25-232×53cm×2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當全國性的“書法運動”處於發軔狀態時,趙雁君藉助於一系列的“國展”“中青展”脫穎而出,成為“獲獎專業戶”,也奠定了他的“代表性”地位。“趙雁君現象”,既概括了他個人的書風,實際上也代表了一個群體,當時像他這樣的“弄潮兒”不止一個人, 他們確實引領了一個時代書風的新潮。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27-46×34cm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當代中國的社會、經濟、文化發展發生了深刻變化,當代“書法運動”也不可避免地出現了許多新情況、新問題,再要想通過獲獎“贏得天下”,已經幾無可能。可以說,三十多年來的當代書壇,是風起雲湧的時代,也是急劇變革和分化的時代, 更是大浪淘沙的時代。當年的那個以“獲獎專業戶”為標誌的書法群體,也發生了分化,有的可能一直在吃老本,有的可能在書風探求上陷入了“激進”一途卻並未得到公眾認可,也有的可能已經漸行漸遠,淡出了大家的視線。時間沖刷了一切,也考驗了一切。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白雲山22x64cm

從面上看,全國性的書法熱潮催生了龐大的書法群體,由於社會構成、價值觀念、學養旨趣、審美追求等方面的差異,難免會產生諸多矛盾。比如“書法精英階層”與“書法草根階層” 之間的矛盾,後者總抱怨前者“壟斷”了書法資源,前者則覺得後者層次太低影響了書法的聲譽。此外,書法面臨商品經濟大潮衝擊,也衍生出諸多問題。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畢竟360x78cm

我覺得深層次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三方面:

一是“道”的問題,也即書法的社會功能問題。書法何為?書法到底只是文人達情適意的“餘事”,還是應該具備更多的社會功能,更好地為火熱的現實生活服務?這個問題也是“小我”與“大我”的關係問題。

二是“藝”的問題。這個問題包括書法的發展方向,包括對繼承和創新的把握,是“復古”“守舊”,還是與時俱進,在繼承中創新,還包括如何“拿來”和“走出去”等等。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波上364cm×145cm

三是“趣”的問題。這個問題包括兩個層面,一是書法家隊伍整體素質的提高問題,包括如何提高學養、提高書法水準, 還包括在商品經濟大潮面前如何擺正位置,等等;二是書法家的藝術趣味問題,如何讓自己變得更加“有趣”,如何讓書法藝術變得更加“有趣”。古人提倡“琴棋書畫”,主要還是“意趣”和“情趣”,書法家和書法藝術如果缺少趣味,將是一件非常遺憾的事情。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春溪-180x61cm

我為何在評述趙雁君前要先簡略地談談上述這些“宏觀問題”?因為,這是每一位書法家都面臨的實際問題,作為代表性書家,起著標杆性的示範作用,更是無法迴避。接下來,就可以集中談談雁君兄了。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風靜138x69cm

坦率而言,自從寫了《趙雁君:一種代表》之後,我有時對他也有些不解,主要集中在兩個“不解”上:一是不解他為何經年累月地把大量的時間都用於書協工作和其他社會活動上,須知,年紀輕輕就功成名就,正處於創作的黃金時期, 時間非常寶貴。熟悉雁君的人都知道,他是工作狂,而且一貫如此, 跟著他乾的人都叫苦不迭,他則樂此不疲。我曾當面說他“勞碌命”, 勸他應該多給自己一些時間,用不著把工作節奏安排得如此緊張,忙了自己,也累了別人,個人創作多了,也是一種社會貢獻。他則依然故我,依然一心撲在書協工作和公益事業上。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沽灑179x38cm

二是這些年來書壇處於活躍期,也處於分化期,或曰激烈震盪期,作為引人注目的“代表性人物”,他如何應對?書法的繼承和發展是一個持久的命題,有的書家過分強調“創新”,過分“彰顯”自我,從理論和創作都顯得比較偏激,引起了書法界同道的爭議。其實,除了個別書家是為了自我炒作而故作驚世駭俗之舉,有不少書家確實也是為了嘗試自我超越而進行的探索性行為。“超越自我”是一件十分艱難而不得不做的事情,無法超越,就意味著止步不前,甚至退步滑坡。他們的激進之舉,雖然效果不盡如人意,但其動機還是應該體諒的。那麼,雁君選擇怎樣的姿態來實現自我超越呢?在相當長的時間裡,他似乎非常沉得住氣,沒有什麼“動作”。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海不地無179x32cmx2

我在浙江美術館工作時,曾邀約雁君兄舉辦展覽,覺得他2006年在中國美術館舉辦“山陰道上行”展覽、2008 年在老家諸暨舉辦“雁行暨陽”展覽之後,時隔十年左右,應該集中展示一下他的最新創作成果。我在內心,也有想通過展覽解開上面“兩個謎團”的意思。後來因為種種原因沒有實施,但他對我說:“展覽雖然不搞,創作還是要搞的,我會按照我的追求,創作一批書法作品。”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海客33x41x6cm

於是我知道,他白天為工作上的事情忙得一塌糊塗,但夜深人靜時,始終沒有忘記他的摯愛,始終在堅持臨摹與創作。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懷新尋異236cmx53cmx2

《山水雁跡》所收的書法,應該就是他近年來堅持創作的一個集中呈現。適逢我人在旅途, 雁君兄通過微信發來了十二個圖片文件包,分別標明“錢江篇”、“杭州篇”、“寧波篇”、“溫州篇”、“湖州篇”、“嘉興篇”、“紹興篇”、“台州篇”、“金華篇”、“麗水篇”、“衢州篇”、“舟山篇”,我的第一感覺以為是他為全省書法大展策劃的資料,因為今年省書協將舉辦全省慶祝新中國成立七十週年“江山多嬌”大展也是按這個主題要求書寫的內容, 以“錢江篇”代表全省,此外全省十一個市都有主題創作展覽任務,有分有合。打開一看, 原來都是他個人創作的書法作品。後來得知,這是他為中宣部“全國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工程項目”而作的專題創作。實際上,這也是他在十多年前兩個大展之後進行的一次大規模集中性主題創作,觀其內容都是歷代詩人歌詠浙江的名山、名水、名勝、名人的詩篇聯句等,這在他個人的創作生涯中具有相當重要的位置。從創作時間看,持續了幾年,這批作品, 是研究趙雁君書學思想和創作動態的第一手資料。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柳樹蘋花89cmx28cmx2

我瀏覽了圖片,感到震撼,也感到釋然。

我的第一感覺是:趙雁君畢竟是趙雁君,趙雁君依然是趙雁君。

從這批作品看,我的“不解”是多餘的,趙雁君始終在暗中發力,始終在追隨古人,始終在與時俱進,始終是“一種代表”。

我想先簡略地談一下觀感。我覺得趙雁君的書風,可以說是不變而變,穩中求變,變中有守,守中出新。

他沒有大張旗鼓,沒有發表宣言,卻在悄悄地下一盤棋:致力於自我超越,實現了自己書風的嬗變和求新。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路橋111×54cm

出乎意料的是以行草出名的他,首先在書體上有了新的拓展與呈現,寫了一批隸書、楷書作品。而這些隸書和楷書,又不純粹是隸書、楷書,而是楷中帶隸,隸中帶楷,楷書也好,隸書也好,也都帶有行草的意味。這些作品,在雁君以前的創作中是極少看到的。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山合水逢180x48cmx2

他的楷書,脫胎於北魏。我知道他於《石門銘》、《張黑女墓誌》等用功尤勤,浸廩頗深,對北魏的碑刻、墓誌、造像題記和摩崖刻石都始終保持濃厚的興趣。同時,又蘊涵隸書意象,帶有濃郁的金石氣息,且不失帖學的靈秀逸緻。如“錢江篇”中的柳永《望海潮》,“杭州篇”中的蘇軾《虞美人》,“溫州篇”謝靈運《登江中孤嶼》,“紹興篇”中的任則明《醉東風 ˙ 會稽懷古》,“嘉興篇”沈括《秀州秋日》,“金華篇”中的沈約《登元暢樓》等,都寫得峻逸而寬博,北魏的氣息撲面而來。有些楷書,格外精緻,楷中有行,行中帶楷,別具靈動之氣。特別是看到“紹興篇”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舟山篇”陸游《曉望海山》,“麗水篇”謝靈運《登石門最高頂》,“衢州篇”孟郊《浮石亭》等,簡直有點大吃一驚,原來雁君也能寫工整靈秀,簡潔明快這一路。有的楷書作品,如“台州篇”孟浩然《宿天台桐柏觀》,則楷中帶隸的味道很濃,筆力凝重而不失清新,字字力透紙背。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數椽半架137x24cmx2

隸書並不是雁君兄的主攻方向,但這次也創作了不少,成為一個新的“看點”。他的隸書取法於方正、舒展、拙樸一路,看得出從《石門頌》《封龍山》《好大王》以及《褒斜道》等漢魏摩崖石刻銘文等均曾留意,可謂沉潛魏石,排鋪漢風。他的對聯中有不少似隸似楷的創作,特別有趣味,又特別簡古,如“誰能問天意,獨此見濤頭”(范仲淹句),“寒入沙蘆斷,煙生野鶩投”(徐渭句)。而“獨鶴知難侶,孤雲不易攀”(釋文珦句),“祥符寶鼎,禮備黃琮”(崔玄童句),“地隨山共盡,天與水無窮”(陳造句),“好句江山助,奇懷翰墨收”(黃周星句),寫得非常稚拙質樸,妙趣橫生。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誰家46x34cm

雁君兄對漢代隸書確是用力頗深,又憑藉對漢魏隸變的巧取與擇化,其隸書絕不整齊劃一,或厚重,或勁挺,或稚拙,或老辣,形態紛呈,別開生面。當然,他最擅長的當然是行草書,這是他的“看家本領”, 也是這次主題創作的主打作品。我和他平時有過交談,這次在寫作期間又作過“微聊”,知道他的行書築基於“二王”,同時對明清時期的徐渭、王鐸、陳洪綬、傅山、倪元璐、黃道周、楊維楨等有過系統的研究。梳理明清行草大家,是他一直在做的面目,由我主張”的創作理路,對他影響很大。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就是,“籠而統之,為我所用”。他不會拘泥於古人的某一個“點”,而是側重於歷史的縱向參照。他已經形成了比較強烈的個人面貌,但他試圖努力“掙脫”,不斷超越。他在近十年明清書風的深入梳理與提煉,其行草書風已日臻完美。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萬玉34x46cm

縱觀他這次的行草作品,與過去相比, 顯得更加得心應手,更加隨心所欲,線條更加圓潤、儒雅,有古意。他始終注意“內容決定形式”的創作理念,從不搞所謂的“創作設計”,往往是根據內容的需要, 注意“即時性”,說白了就是“寫到哪裡算哪裡”,隨機、隨意、隨性,書寫速度也好,墨色濃淡枯溼也好,線條粗細變化也好,一切隨機應變。他有一段創作談很好地說明了這個問題:“論創作,我著意風格個性,不重表面形式,更不喜裝飾造作,會注重用筆,強調節奏,突出時間特性。無論長方立軸、楹聯尺牘,任順自然, 在齊與不齊之間,盡顯字形大小、墨色變化之機樞,在古人規矩之內力彰率真率性之情。”(趙雁君《本來面目,由我主張》)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為愛180x97cm

這些特徵,幾乎隨處可見。如對聯作品“長風方破舟,一氣自橫秋”(范仲淹句),“雨醉運醒,柳暗花明”(王舉之句),“一千里色中秋月,十萬軍聲半夜潮”(李廓句),他都放開手腳揮灑,有解衣般礴之感。特別需要拈出一說的是李廓的“一千十萬” 聯,是七律《憶錢塘》的頷聯,詩意壯闊, 書寫也恣意縱橫,做到詩韻書韻高度吻合。雁君寫聯,事先不折格子,隨意而書,上下聯字與字不求對應,放縱到極致,具有極強的韻律感,有敏銳的節奏概念,這一點也是他的看家本領。如此聯就空間來說,“一千里”與“十萬”的位置相當,“秋月”與“半夜潮”相當,而“聲”字大開大合,把下面“半”字壓得如同巨石下的鞭筍一般, 大概寫的時候耳邊傳來的都是驚濤拍岸之聲,所以任其巨浪席捲。這樣佈局,倒也渾然天成, 這也是創作的魅力了。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閒時不關179x32cmx2

相對而言,那批行草大軸條幅,更是雁君的本色當行,與原來的書風來路明瞭,細微處而又有了新的變化,狂放處更放,精緻處更精,徐渭、老蓮、楊鐵崖等鄉賢的痕跡,也時可尋覓, 卻又化得天衣無縫,為己所用。如宏範《寧波道中》, 戴表元《湖州》,特別是“紹興篇”中劉長卿、樓穎、李白等四條屏,寫得更是狂放,有點長槍大戟、亂服披頭的味道, 如同鄉前輩楊維楨的書法,看似東倒西歪、雜亂無章, 實際骨力雄健、汪洋恣肆,自有大將班師的雄壯在焉。而那些小字行草作品似又見趙氏面貌之基點:源於二王書風的滋乳。

通過這批作品的賞析, 當然更得益於近年來對他的瞭解, 我對上述提到的“ 兩個不解”,有了新的理解。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祥符禮備180x48cmx2

一 是 他 之 所 以把大量時間都用於書協工作和社會公益活動上, 是因為他的書法人文理想,始終把“大我”放在第一位,“小我”則從屬於“大我”。這一點,是難能可貴的。大凡古今文人、書家,有兩大類型,一類是懷有“濟滄海”“濟蒼生”的理想,一類是“採菊東籬下”或“歸隱林泉”,兩者都有許多成功的例子。雁君兄無疑選擇了前者,他要把他的書法事業和社會前進的步伐緊密結合起來。所以,他每年都要策劃實施那麼多書法活動,可以不誇張地說,他的腳步遍及全省各地。現在,他帶有省書協領導和省文聯領導“雙重身份”,以這樣的姿態投身於書法事業,確實也是職責使命所在,當然更是他的志向和理想所在。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一峰46x34cm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一峰46x34cm

這次的創作,是一次特色鮮明的主題性創作活動,立足於全省的名山大川、名勝古蹟的歷代名家詩篇,來謳歌時代,謳歌美麗浙江“勇立潮頭”“潮湧浙江”的時代精神。一句話:突出主題,重在內容。在這一前提之下,把創作發揮得淋漓盡致。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煙雨風雲364x41cmx2

二是對書法創作本身,其實他有著很高的藝術追求與很強的自我把控能力,他知道自己該怎樣做,他有著自己的步伐節奏。一個書法家如果只強調“主題”,而缺乏長袖善舞的表現能力,那麼最好的“主題”也得不到很好的發揮。而雁君則始終致力於對古法的探求與疏理、對風格的完善與超越,努力做到內容和形式、形式與風格的有機統一。這批作品就證明了這一點。當然,他不會滿足於現狀,誠如他自己說的“不想過早地程式化”,憑藉著他的秉性與稟賦,要說這就是趙雁君今後的“書法面貌”,還為時尚早。雁君兄有著很大的藝術“成長空間”,他是“績優股”,也是“潛力股”,成長性很強。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黝性黃琮90x28cmx2

我對雁君兄充滿期待,期待再過十年看他的新作,看他的新書風、新成就。我已經為十年後的雁君想好了一句話,這就是:畢竟“代表”,畢竟“雁跡”。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越王-180x61cm

最後我還想“篇末點題”,覺得“山水雁跡”這個書名取得非常好。“山水”與“雁跡” 皆語含雙關,“山水”既指這次雁君創作的內容大都是古人詠浙江名山大川、名勝古蹟的詩文辭賦,又指“山水精神”。“山水精神”是中國美學的重要範疇,蘊含著深邃的人文理想和哲學意蘊。“雁跡”,一方面指書法,中國從來都有雁字傳書之說,既象徵書信,也常用於比喻書法,當然又指趙雁君的書法創作。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鐘鳴僧臥86x24cmx2

為“山水雁跡”所觸動,我在寫作過程中得七絕五首,一併附錄,權作有詩為證吧—— 題閒藤居《山水雁跡書法集》

其一 : 閒藤居里不虛閒,狂筆縱橫氣若山。勝景詩書留雁跡,凌雲已過萬重關。其二 : 山水風和催暖律,枝頭春色已三分。拈毫我欲覓佳句,雁跡留痕說雁君。其三 : 雁行留跡水雲闊,海運扶搖萬里遙。大翼垂天成羽翰,隨風落筆亦瀟瀟。其四 : 飽含墨韻寫詩韻,筆底波瀾意味長。我欲隨君同一醉,龍蛇騰霧下錢塘。其五 : 門對錢江一雁秋,排雲羽客待何由。長空舒捲如宣紙,賴有書君信筆遊。

2019 年 3 月 25 日於旅次

斯舜威:書法家、評論家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8-46×34cm

氣象與格局

趙雁君書法的雙重意義

文/胡小罕

雁君道兄的書法,我覺得要看到它兩個層面的意義。第一個層面,即一名書法家在藝術領域的創造意義,他的傳承脈絡、創新理念、探索路徑和藝術風格。

"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趙雁君,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行書委員會副主任,浙江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副主席、書記處書記,浙江省書法 家協會副主席兼祕書長,研究館員,西泠印社社員。第九屆浙江省人大代表,第十屆浙江省政協委員,第十二屆浙江省人大代表。行草作品曾獲第四屆全國書法家作品展“三 等獎”,第四、五、六屆全國中青年書法家作品展“一等獎”;楷書作品曾獲第一屆全國楹聯書法大展“金獎”。分別獲中國書協、中國文聯“德藝雙馨”書法家、藝術家稱號及文 化部“優秀專家”稱號;獲中宣部、人事部、中國文聯授予“全 國中青年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稱號,享受省部級勞動模範待遇;獲中宣部“全國宣傳文化系統四個一批人才”稱號,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依然 『代表』

依然『雁跡 』

——序趙雁君《山水雁跡》

文/斯舜威

趙雁君是當代一位頗具代表性的書家,也是一位值得關注與研究的書家。

十三年前,我曾寫過《趙雁君:一種代表》,談了我對趙雁君書法和“趙雁君現象”的初步感受。這些年來,我持續關注雁君的“動態”,也一直思考著當代書壇的“代表”問題。早就想寫“一種代表”的續篇,這次適逢《山水雁跡》出版,正好有機會再談談趙雁君,順便以雁君兄為個案,推而廣之,談談對當代書壇的一些看法。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22-234×53cm×2

當然,自然必須談到:趙雁君,是否依然是“一種代表”?

我始終覺得,分析一位書法家是否能夠視為一個時代書法創作的“代表”,要把他的書學思想和創作實踐與時代緊密聯繫起來,以時代的大背景為參照系。而評價一位書法家的藝術地位高低,也要看他能夠在當代書法史上佔有什麼位置。2008 年,我曾在《書法》上發表過《誰能進入當代書法史》,我們觀察當代書壇,評論當代書法家,如果離開了“書法史” 的標準,沒有“史”的概念,則只能是泛泛而談。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25-232×53cm×2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當全國性的“書法運動”處於發軔狀態時,趙雁君藉助於一系列的“國展”“中青展”脫穎而出,成為“獲獎專業戶”,也奠定了他的“代表性”地位。“趙雁君現象”,既概括了他個人的書風,實際上也代表了一個群體,當時像他這樣的“弄潮兒”不止一個人, 他們確實引領了一個時代書風的新潮。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27-46×34cm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當代中國的社會、經濟、文化發展發生了深刻變化,當代“書法運動”也不可避免地出現了許多新情況、新問題,再要想通過獲獎“贏得天下”,已經幾無可能。可以說,三十多年來的當代書壇,是風起雲湧的時代,也是急劇變革和分化的時代, 更是大浪淘沙的時代。當年的那個以“獲獎專業戶”為標誌的書法群體,也發生了分化,有的可能一直在吃老本,有的可能在書風探求上陷入了“激進”一途卻並未得到公眾認可,也有的可能已經漸行漸遠,淡出了大家的視線。時間沖刷了一切,也考驗了一切。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白雲山22x64cm

從面上看,全國性的書法熱潮催生了龐大的書法群體,由於社會構成、價值觀念、學養旨趣、審美追求等方面的差異,難免會產生諸多矛盾。比如“書法精英階層”與“書法草根階層” 之間的矛盾,後者總抱怨前者“壟斷”了書法資源,前者則覺得後者層次太低影響了書法的聲譽。此外,書法面臨商品經濟大潮衝擊,也衍生出諸多問題。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畢竟360x78cm

我覺得深層次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三方面:

一是“道”的問題,也即書法的社會功能問題。書法何為?書法到底只是文人達情適意的“餘事”,還是應該具備更多的社會功能,更好地為火熱的現實生活服務?這個問題也是“小我”與“大我”的關係問題。

二是“藝”的問題。這個問題包括書法的發展方向,包括對繼承和創新的把握,是“復古”“守舊”,還是與時俱進,在繼承中創新,還包括如何“拿來”和“走出去”等等。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波上364cm×145cm

三是“趣”的問題。這個問題包括兩個層面,一是書法家隊伍整體素質的提高問題,包括如何提高學養、提高書法水準, 還包括在商品經濟大潮面前如何擺正位置,等等;二是書法家的藝術趣味問題,如何讓自己變得更加“有趣”,如何讓書法藝術變得更加“有趣”。古人提倡“琴棋書畫”,主要還是“意趣”和“情趣”,書法家和書法藝術如果缺少趣味,將是一件非常遺憾的事情。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春溪-180x61cm

我為何在評述趙雁君前要先簡略地談談上述這些“宏觀問題”?因為,這是每一位書法家都面臨的實際問題,作為代表性書家,起著標杆性的示範作用,更是無法迴避。接下來,就可以集中談談雁君兄了。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風靜138x69cm

坦率而言,自從寫了《趙雁君:一種代表》之後,我有時對他也有些不解,主要集中在兩個“不解”上:一是不解他為何經年累月地把大量的時間都用於書協工作和其他社會活動上,須知,年紀輕輕就功成名就,正處於創作的黃金時期, 時間非常寶貴。熟悉雁君的人都知道,他是工作狂,而且一貫如此, 跟著他乾的人都叫苦不迭,他則樂此不疲。我曾當面說他“勞碌命”, 勸他應該多給自己一些時間,用不著把工作節奏安排得如此緊張,忙了自己,也累了別人,個人創作多了,也是一種社會貢獻。他則依然故我,依然一心撲在書協工作和公益事業上。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沽灑179x38cm

二是這些年來書壇處於活躍期,也處於分化期,或曰激烈震盪期,作為引人注目的“代表性人物”,他如何應對?書法的繼承和發展是一個持久的命題,有的書家過分強調“創新”,過分“彰顯”自我,從理論和創作都顯得比較偏激,引起了書法界同道的爭議。其實,除了個別書家是為了自我炒作而故作驚世駭俗之舉,有不少書家確實也是為了嘗試自我超越而進行的探索性行為。“超越自我”是一件十分艱難而不得不做的事情,無法超越,就意味著止步不前,甚至退步滑坡。他們的激進之舉,雖然效果不盡如人意,但其動機還是應該體諒的。那麼,雁君選擇怎樣的姿態來實現自我超越呢?在相當長的時間裡,他似乎非常沉得住氣,沒有什麼“動作”。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海不地無179x32cmx2

我在浙江美術館工作時,曾邀約雁君兄舉辦展覽,覺得他2006年在中國美術館舉辦“山陰道上行”展覽、2008 年在老家諸暨舉辦“雁行暨陽”展覽之後,時隔十年左右,應該集中展示一下他的最新創作成果。我在內心,也有想通過展覽解開上面“兩個謎團”的意思。後來因為種種原因沒有實施,但他對我說:“展覽雖然不搞,創作還是要搞的,我會按照我的追求,創作一批書法作品。”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海客33x41x6cm

於是我知道,他白天為工作上的事情忙得一塌糊塗,但夜深人靜時,始終沒有忘記他的摯愛,始終在堅持臨摹與創作。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懷新尋異236cmx53cmx2

《山水雁跡》所收的書法,應該就是他近年來堅持創作的一個集中呈現。適逢我人在旅途, 雁君兄通過微信發來了十二個圖片文件包,分別標明“錢江篇”、“杭州篇”、“寧波篇”、“溫州篇”、“湖州篇”、“嘉興篇”、“紹興篇”、“台州篇”、“金華篇”、“麗水篇”、“衢州篇”、“舟山篇”,我的第一感覺以為是他為全省書法大展策劃的資料,因為今年省書協將舉辦全省慶祝新中國成立七十週年“江山多嬌”大展也是按這個主題要求書寫的內容, 以“錢江篇”代表全省,此外全省十一個市都有主題創作展覽任務,有分有合。打開一看, 原來都是他個人創作的書法作品。後來得知,這是他為中宣部“全國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工程項目”而作的專題創作。實際上,這也是他在十多年前兩個大展之後進行的一次大規模集中性主題創作,觀其內容都是歷代詩人歌詠浙江的名山、名水、名勝、名人的詩篇聯句等,這在他個人的創作生涯中具有相當重要的位置。從創作時間看,持續了幾年,這批作品, 是研究趙雁君書學思想和創作動態的第一手資料。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柳樹蘋花89cmx28cmx2

我瀏覽了圖片,感到震撼,也感到釋然。

我的第一感覺是:趙雁君畢竟是趙雁君,趙雁君依然是趙雁君。

從這批作品看,我的“不解”是多餘的,趙雁君始終在暗中發力,始終在追隨古人,始終在與時俱進,始終是“一種代表”。

我想先簡略地談一下觀感。我覺得趙雁君的書風,可以說是不變而變,穩中求變,變中有守,守中出新。

他沒有大張旗鼓,沒有發表宣言,卻在悄悄地下一盤棋:致力於自我超越,實現了自己書風的嬗變和求新。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路橋111×54cm

出乎意料的是以行草出名的他,首先在書體上有了新的拓展與呈現,寫了一批隸書、楷書作品。而這些隸書和楷書,又不純粹是隸書、楷書,而是楷中帶隸,隸中帶楷,楷書也好,隸書也好,也都帶有行草的意味。這些作品,在雁君以前的創作中是極少看到的。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山合水逢180x48cmx2

他的楷書,脫胎於北魏。我知道他於《石門銘》、《張黑女墓誌》等用功尤勤,浸廩頗深,對北魏的碑刻、墓誌、造像題記和摩崖刻石都始終保持濃厚的興趣。同時,又蘊涵隸書意象,帶有濃郁的金石氣息,且不失帖學的靈秀逸緻。如“錢江篇”中的柳永《望海潮》,“杭州篇”中的蘇軾《虞美人》,“溫州篇”謝靈運《登江中孤嶼》,“紹興篇”中的任則明《醉東風 ˙ 會稽懷古》,“嘉興篇”沈括《秀州秋日》,“金華篇”中的沈約《登元暢樓》等,都寫得峻逸而寬博,北魏的氣息撲面而來。有些楷書,格外精緻,楷中有行,行中帶楷,別具靈動之氣。特別是看到“紹興篇”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舟山篇”陸游《曉望海山》,“麗水篇”謝靈運《登石門最高頂》,“衢州篇”孟郊《浮石亭》等,簡直有點大吃一驚,原來雁君也能寫工整靈秀,簡潔明快這一路。有的楷書作品,如“台州篇”孟浩然《宿天台桐柏觀》,則楷中帶隸的味道很濃,筆力凝重而不失清新,字字力透紙背。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數椽半架137x24cmx2

隸書並不是雁君兄的主攻方向,但這次也創作了不少,成為一個新的“看點”。他的隸書取法於方正、舒展、拙樸一路,看得出從《石門頌》《封龍山》《好大王》以及《褒斜道》等漢魏摩崖石刻銘文等均曾留意,可謂沉潛魏石,排鋪漢風。他的對聯中有不少似隸似楷的創作,特別有趣味,又特別簡古,如“誰能問天意,獨此見濤頭”(范仲淹句),“寒入沙蘆斷,煙生野鶩投”(徐渭句)。而“獨鶴知難侶,孤雲不易攀”(釋文珦句),“祥符寶鼎,禮備黃琮”(崔玄童句),“地隨山共盡,天與水無窮”(陳造句),“好句江山助,奇懷翰墨收”(黃周星句),寫得非常稚拙質樸,妙趣橫生。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誰家46x34cm

雁君兄對漢代隸書確是用力頗深,又憑藉對漢魏隸變的巧取與擇化,其隸書絕不整齊劃一,或厚重,或勁挺,或稚拙,或老辣,形態紛呈,別開生面。當然,他最擅長的當然是行草書,這是他的“看家本領”, 也是這次主題創作的主打作品。我和他平時有過交談,這次在寫作期間又作過“微聊”,知道他的行書築基於“二王”,同時對明清時期的徐渭、王鐸、陳洪綬、傅山、倪元璐、黃道周、楊維楨等有過系統的研究。梳理明清行草大家,是他一直在做的面目,由我主張”的創作理路,對他影響很大。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就是,“籠而統之,為我所用”。他不會拘泥於古人的某一個“點”,而是側重於歷史的縱向參照。他已經形成了比較強烈的個人面貌,但他試圖努力“掙脫”,不斷超越。他在近十年明清書風的深入梳理與提煉,其行草書風已日臻完美。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萬玉34x46cm

縱觀他這次的行草作品,與過去相比, 顯得更加得心應手,更加隨心所欲,線條更加圓潤、儒雅,有古意。他始終注意“內容決定形式”的創作理念,從不搞所謂的“創作設計”,往往是根據內容的需要, 注意“即時性”,說白了就是“寫到哪裡算哪裡”,隨機、隨意、隨性,書寫速度也好,墨色濃淡枯溼也好,線條粗細變化也好,一切隨機應變。他有一段創作談很好地說明了這個問題:“論創作,我著意風格個性,不重表面形式,更不喜裝飾造作,會注重用筆,強調節奏,突出時間特性。無論長方立軸、楹聯尺牘,任順自然, 在齊與不齊之間,盡顯字形大小、墨色變化之機樞,在古人規矩之內力彰率真率性之情。”(趙雁君《本來面目,由我主張》)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為愛180x97cm

這些特徵,幾乎隨處可見。如對聯作品“長風方破舟,一氣自橫秋”(范仲淹句),“雨醉運醒,柳暗花明”(王舉之句),“一千里色中秋月,十萬軍聲半夜潮”(李廓句),他都放開手腳揮灑,有解衣般礴之感。特別需要拈出一說的是李廓的“一千十萬” 聯,是七律《憶錢塘》的頷聯,詩意壯闊, 書寫也恣意縱橫,做到詩韻書韻高度吻合。雁君寫聯,事先不折格子,隨意而書,上下聯字與字不求對應,放縱到極致,具有極強的韻律感,有敏銳的節奏概念,這一點也是他的看家本領。如此聯就空間來說,“一千里”與“十萬”的位置相當,“秋月”與“半夜潮”相當,而“聲”字大開大合,把下面“半”字壓得如同巨石下的鞭筍一般, 大概寫的時候耳邊傳來的都是驚濤拍岸之聲,所以任其巨浪席捲。這樣佈局,倒也渾然天成, 這也是創作的魅力了。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閒時不關179x32cmx2

相對而言,那批行草大軸條幅,更是雁君的本色當行,與原來的書風來路明瞭,細微處而又有了新的變化,狂放處更放,精緻處更精,徐渭、老蓮、楊鐵崖等鄉賢的痕跡,也時可尋覓, 卻又化得天衣無縫,為己所用。如宏範《寧波道中》, 戴表元《湖州》,特別是“紹興篇”中劉長卿、樓穎、李白等四條屏,寫得更是狂放,有點長槍大戟、亂服披頭的味道, 如同鄉前輩楊維楨的書法,看似東倒西歪、雜亂無章, 實際骨力雄健、汪洋恣肆,自有大將班師的雄壯在焉。而那些小字行草作品似又見趙氏面貌之基點:源於二王書風的滋乳。

通過這批作品的賞析, 當然更得益於近年來對他的瞭解, 我對上述提到的“ 兩個不解”,有了新的理解。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祥符禮備180x48cmx2

一 是 他 之 所 以把大量時間都用於書協工作和社會公益活動上, 是因為他的書法人文理想,始終把“大我”放在第一位,“小我”則從屬於“大我”。這一點,是難能可貴的。大凡古今文人、書家,有兩大類型,一類是懷有“濟滄海”“濟蒼生”的理想,一類是“採菊東籬下”或“歸隱林泉”,兩者都有許多成功的例子。雁君兄無疑選擇了前者,他要把他的書法事業和社會前進的步伐緊密結合起來。所以,他每年都要策劃實施那麼多書法活動,可以不誇張地說,他的腳步遍及全省各地。現在,他帶有省書協領導和省文聯領導“雙重身份”,以這樣的姿態投身於書法事業,確實也是職責使命所在,當然更是他的志向和理想所在。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一峰46x34cm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一峰46x34cm

這次的創作,是一次特色鮮明的主題性創作活動,立足於全省的名山大川、名勝古蹟的歷代名家詩篇,來謳歌時代,謳歌美麗浙江“勇立潮頭”“潮湧浙江”的時代精神。一句話:突出主題,重在內容。在這一前提之下,把創作發揮得淋漓盡致。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煙雨風雲364x41cmx2

二是對書法創作本身,其實他有著很高的藝術追求與很強的自我把控能力,他知道自己該怎樣做,他有著自己的步伐節奏。一個書法家如果只強調“主題”,而缺乏長袖善舞的表現能力,那麼最好的“主題”也得不到很好的發揮。而雁君則始終致力於對古法的探求與疏理、對風格的完善與超越,努力做到內容和形式、形式與風格的有機統一。這批作品就證明了這一點。當然,他不會滿足於現狀,誠如他自己說的“不想過早地程式化”,憑藉著他的秉性與稟賦,要說這就是趙雁君今後的“書法面貌”,還為時尚早。雁君兄有著很大的藝術“成長空間”,他是“績優股”,也是“潛力股”,成長性很強。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黝性黃琮90x28cmx2

我對雁君兄充滿期待,期待再過十年看他的新作,看他的新書風、新成就。我已經為十年後的雁君想好了一句話,這就是:畢竟“代表”,畢竟“雁跡”。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越王-180x61cm

最後我還想“篇末點題”,覺得“山水雁跡”這個書名取得非常好。“山水”與“雁跡” 皆語含雙關,“山水”既指這次雁君創作的內容大都是古人詠浙江名山大川、名勝古蹟的詩文辭賦,又指“山水精神”。“山水精神”是中國美學的重要範疇,蘊含著深邃的人文理想和哲學意蘊。“雁跡”,一方面指書法,中國從來都有雁字傳書之說,既象徵書信,也常用於比喻書法,當然又指趙雁君的書法創作。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鐘鳴僧臥86x24cmx2

為“山水雁跡”所觸動,我在寫作過程中得七絕五首,一併附錄,權作有詩為證吧—— 題閒藤居《山水雁跡書法集》

其一 : 閒藤居里不虛閒,狂筆縱橫氣若山。勝景詩書留雁跡,凌雲已過萬重關。其二 : 山水風和催暖律,枝頭春色已三分。拈毫我欲覓佳句,雁跡留痕說雁君。其三 : 雁行留跡水雲闊,海運扶搖萬里遙。大翼垂天成羽翰,隨風落筆亦瀟瀟。其四 : 飽含墨韻寫詩韻,筆底波瀾意味長。我欲隨君同一醉,龍蛇騰霧下錢塘。其五 : 門對錢江一雁秋,排雲羽客待何由。長空舒捲如宣紙,賴有書君信筆遊。

2019 年 3 月 25 日於旅次

斯舜威:書法家、評論家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8-46×34cm

氣象與格局

趙雁君書法的雙重意義

文/胡小罕

雁君道兄的書法,我覺得要看到它兩個層面的意義。第一個層面,即一名書法家在藝術領域的創造意義,他的傳承脈絡、創新理念、探索路徑和藝術風格。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12-44×16cm×2

二十來年前,雁君已經以其勃發的創作能力、鮮明的風格語言活躍於書壇,他幾乎囊括了全國各大重要書法專業獎項,他還參與了《中國書法全集》等一些重大學術編纂活動,很快成為全國書壇矚目的青年書家翹楚。在這樣一種勢頭之下,個人創作探索如何往前走,對他來講無疑是一個大的挑戰。按照常規思路,書家此時可能會選擇理性收縮策略,在業已開拓的風格領域中精耕細作、鞏固完善,日積月累地把風格提煉得更加精熟。

"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趙雁君,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行書委員會副主任,浙江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副主席、書記處書記,浙江省書法 家協會副主席兼祕書長,研究館員,西泠印社社員。第九屆浙江省人大代表,第十屆浙江省政協委員,第十二屆浙江省人大代表。行草作品曾獲第四屆全國書法家作品展“三 等獎”,第四、五、六屆全國中青年書法家作品展“一等獎”;楷書作品曾獲第一屆全國楹聯書法大展“金獎”。分別獲中國書協、中國文聯“德藝雙馨”書法家、藝術家稱號及文 化部“優秀專家”稱號;獲中宣部、人事部、中國文聯授予“全 國中青年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稱號,享受省部級勞動模範待遇;獲中宣部“全國宣傳文化系統四個一批人才”稱號,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依然 『代表』

依然『雁跡 』

——序趙雁君《山水雁跡》

文/斯舜威

趙雁君是當代一位頗具代表性的書家,也是一位值得關注與研究的書家。

十三年前,我曾寫過《趙雁君:一種代表》,談了我對趙雁君書法和“趙雁君現象”的初步感受。這些年來,我持續關注雁君的“動態”,也一直思考著當代書壇的“代表”問題。早就想寫“一種代表”的續篇,這次適逢《山水雁跡》出版,正好有機會再談談趙雁君,順便以雁君兄為個案,推而廣之,談談對當代書壇的一些看法。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22-234×53cm×2

當然,自然必須談到:趙雁君,是否依然是“一種代表”?

我始終覺得,分析一位書法家是否能夠視為一個時代書法創作的“代表”,要把他的書學思想和創作實踐與時代緊密聯繫起來,以時代的大背景為參照系。而評價一位書法家的藝術地位高低,也要看他能夠在當代書法史上佔有什麼位置。2008 年,我曾在《書法》上發表過《誰能進入當代書法史》,我們觀察當代書壇,評論當代書法家,如果離開了“書法史” 的標準,沒有“史”的概念,則只能是泛泛而談。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25-232×53cm×2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當全國性的“書法運動”處於發軔狀態時,趙雁君藉助於一系列的“國展”“中青展”脫穎而出,成為“獲獎專業戶”,也奠定了他的“代表性”地位。“趙雁君現象”,既概括了他個人的書風,實際上也代表了一個群體,當時像他這樣的“弄潮兒”不止一個人, 他們確實引領了一個時代書風的新潮。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27-46×34cm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當代中國的社會、經濟、文化發展發生了深刻變化,當代“書法運動”也不可避免地出現了許多新情況、新問題,再要想通過獲獎“贏得天下”,已經幾無可能。可以說,三十多年來的當代書壇,是風起雲湧的時代,也是急劇變革和分化的時代, 更是大浪淘沙的時代。當年的那個以“獲獎專業戶”為標誌的書法群體,也發生了分化,有的可能一直在吃老本,有的可能在書風探求上陷入了“激進”一途卻並未得到公眾認可,也有的可能已經漸行漸遠,淡出了大家的視線。時間沖刷了一切,也考驗了一切。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白雲山22x64cm

從面上看,全國性的書法熱潮催生了龐大的書法群體,由於社會構成、價值觀念、學養旨趣、審美追求等方面的差異,難免會產生諸多矛盾。比如“書法精英階層”與“書法草根階層” 之間的矛盾,後者總抱怨前者“壟斷”了書法資源,前者則覺得後者層次太低影響了書法的聲譽。此外,書法面臨商品經濟大潮衝擊,也衍生出諸多問題。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畢竟360x78cm

我覺得深層次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三方面:

一是“道”的問題,也即書法的社會功能問題。書法何為?書法到底只是文人達情適意的“餘事”,還是應該具備更多的社會功能,更好地為火熱的現實生活服務?這個問題也是“小我”與“大我”的關係問題。

二是“藝”的問題。這個問題包括書法的發展方向,包括對繼承和創新的把握,是“復古”“守舊”,還是與時俱進,在繼承中創新,還包括如何“拿來”和“走出去”等等。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波上364cm×145cm

三是“趣”的問題。這個問題包括兩個層面,一是書法家隊伍整體素質的提高問題,包括如何提高學養、提高書法水準, 還包括在商品經濟大潮面前如何擺正位置,等等;二是書法家的藝術趣味問題,如何讓自己變得更加“有趣”,如何讓書法藝術變得更加“有趣”。古人提倡“琴棋書畫”,主要還是“意趣”和“情趣”,書法家和書法藝術如果缺少趣味,將是一件非常遺憾的事情。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春溪-180x61cm

我為何在評述趙雁君前要先簡略地談談上述這些“宏觀問題”?因為,這是每一位書法家都面臨的實際問題,作為代表性書家,起著標杆性的示範作用,更是無法迴避。接下來,就可以集中談談雁君兄了。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風靜138x69cm

坦率而言,自從寫了《趙雁君:一種代表》之後,我有時對他也有些不解,主要集中在兩個“不解”上:一是不解他為何經年累月地把大量的時間都用於書協工作和其他社會活動上,須知,年紀輕輕就功成名就,正處於創作的黃金時期, 時間非常寶貴。熟悉雁君的人都知道,他是工作狂,而且一貫如此, 跟著他乾的人都叫苦不迭,他則樂此不疲。我曾當面說他“勞碌命”, 勸他應該多給自己一些時間,用不著把工作節奏安排得如此緊張,忙了自己,也累了別人,個人創作多了,也是一種社會貢獻。他則依然故我,依然一心撲在書協工作和公益事業上。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沽灑179x38cm

二是這些年來書壇處於活躍期,也處於分化期,或曰激烈震盪期,作為引人注目的“代表性人物”,他如何應對?書法的繼承和發展是一個持久的命題,有的書家過分強調“創新”,過分“彰顯”自我,從理論和創作都顯得比較偏激,引起了書法界同道的爭議。其實,除了個別書家是為了自我炒作而故作驚世駭俗之舉,有不少書家確實也是為了嘗試自我超越而進行的探索性行為。“超越自我”是一件十分艱難而不得不做的事情,無法超越,就意味著止步不前,甚至退步滑坡。他們的激進之舉,雖然效果不盡如人意,但其動機還是應該體諒的。那麼,雁君選擇怎樣的姿態來實現自我超越呢?在相當長的時間裡,他似乎非常沉得住氣,沒有什麼“動作”。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海不地無179x32cmx2

我在浙江美術館工作時,曾邀約雁君兄舉辦展覽,覺得他2006年在中國美術館舉辦“山陰道上行”展覽、2008 年在老家諸暨舉辦“雁行暨陽”展覽之後,時隔十年左右,應該集中展示一下他的最新創作成果。我在內心,也有想通過展覽解開上面“兩個謎團”的意思。後來因為種種原因沒有實施,但他對我說:“展覽雖然不搞,創作還是要搞的,我會按照我的追求,創作一批書法作品。”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海客33x41x6cm

於是我知道,他白天為工作上的事情忙得一塌糊塗,但夜深人靜時,始終沒有忘記他的摯愛,始終在堅持臨摹與創作。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懷新尋異236cmx53cmx2

《山水雁跡》所收的書法,應該就是他近年來堅持創作的一個集中呈現。適逢我人在旅途, 雁君兄通過微信發來了十二個圖片文件包,分別標明“錢江篇”、“杭州篇”、“寧波篇”、“溫州篇”、“湖州篇”、“嘉興篇”、“紹興篇”、“台州篇”、“金華篇”、“麗水篇”、“衢州篇”、“舟山篇”,我的第一感覺以為是他為全省書法大展策劃的資料,因為今年省書協將舉辦全省慶祝新中國成立七十週年“江山多嬌”大展也是按這個主題要求書寫的內容, 以“錢江篇”代表全省,此外全省十一個市都有主題創作展覽任務,有分有合。打開一看, 原來都是他個人創作的書法作品。後來得知,這是他為中宣部“全國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工程項目”而作的專題創作。實際上,這也是他在十多年前兩個大展之後進行的一次大規模集中性主題創作,觀其內容都是歷代詩人歌詠浙江的名山、名水、名勝、名人的詩篇聯句等,這在他個人的創作生涯中具有相當重要的位置。從創作時間看,持續了幾年,這批作品, 是研究趙雁君書學思想和創作動態的第一手資料。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柳樹蘋花89cmx28cmx2

我瀏覽了圖片,感到震撼,也感到釋然。

我的第一感覺是:趙雁君畢竟是趙雁君,趙雁君依然是趙雁君。

從這批作品看,我的“不解”是多餘的,趙雁君始終在暗中發力,始終在追隨古人,始終在與時俱進,始終是“一種代表”。

我想先簡略地談一下觀感。我覺得趙雁君的書風,可以說是不變而變,穩中求變,變中有守,守中出新。

他沒有大張旗鼓,沒有發表宣言,卻在悄悄地下一盤棋:致力於自我超越,實現了自己書風的嬗變和求新。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路橋111×54cm

出乎意料的是以行草出名的他,首先在書體上有了新的拓展與呈現,寫了一批隸書、楷書作品。而這些隸書和楷書,又不純粹是隸書、楷書,而是楷中帶隸,隸中帶楷,楷書也好,隸書也好,也都帶有行草的意味。這些作品,在雁君以前的創作中是極少看到的。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山合水逢180x48cmx2

他的楷書,脫胎於北魏。我知道他於《石門銘》、《張黑女墓誌》等用功尤勤,浸廩頗深,對北魏的碑刻、墓誌、造像題記和摩崖刻石都始終保持濃厚的興趣。同時,又蘊涵隸書意象,帶有濃郁的金石氣息,且不失帖學的靈秀逸緻。如“錢江篇”中的柳永《望海潮》,“杭州篇”中的蘇軾《虞美人》,“溫州篇”謝靈運《登江中孤嶼》,“紹興篇”中的任則明《醉東風 ˙ 會稽懷古》,“嘉興篇”沈括《秀州秋日》,“金華篇”中的沈約《登元暢樓》等,都寫得峻逸而寬博,北魏的氣息撲面而來。有些楷書,格外精緻,楷中有行,行中帶楷,別具靈動之氣。特別是看到“紹興篇”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舟山篇”陸游《曉望海山》,“麗水篇”謝靈運《登石門最高頂》,“衢州篇”孟郊《浮石亭》等,簡直有點大吃一驚,原來雁君也能寫工整靈秀,簡潔明快這一路。有的楷書作品,如“台州篇”孟浩然《宿天台桐柏觀》,則楷中帶隸的味道很濃,筆力凝重而不失清新,字字力透紙背。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數椽半架137x24cmx2

隸書並不是雁君兄的主攻方向,但這次也創作了不少,成為一個新的“看點”。他的隸書取法於方正、舒展、拙樸一路,看得出從《石門頌》《封龍山》《好大王》以及《褒斜道》等漢魏摩崖石刻銘文等均曾留意,可謂沉潛魏石,排鋪漢風。他的對聯中有不少似隸似楷的創作,特別有趣味,又特別簡古,如“誰能問天意,獨此見濤頭”(范仲淹句),“寒入沙蘆斷,煙生野鶩投”(徐渭句)。而“獨鶴知難侶,孤雲不易攀”(釋文珦句),“祥符寶鼎,禮備黃琮”(崔玄童句),“地隨山共盡,天與水無窮”(陳造句),“好句江山助,奇懷翰墨收”(黃周星句),寫得非常稚拙質樸,妙趣橫生。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誰家46x34cm

雁君兄對漢代隸書確是用力頗深,又憑藉對漢魏隸變的巧取與擇化,其隸書絕不整齊劃一,或厚重,或勁挺,或稚拙,或老辣,形態紛呈,別開生面。當然,他最擅長的當然是行草書,這是他的“看家本領”, 也是這次主題創作的主打作品。我和他平時有過交談,這次在寫作期間又作過“微聊”,知道他的行書築基於“二王”,同時對明清時期的徐渭、王鐸、陳洪綬、傅山、倪元璐、黃道周、楊維楨等有過系統的研究。梳理明清行草大家,是他一直在做的面目,由我主張”的創作理路,對他影響很大。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就是,“籠而統之,為我所用”。他不會拘泥於古人的某一個“點”,而是側重於歷史的縱向參照。他已經形成了比較強烈的個人面貌,但他試圖努力“掙脫”,不斷超越。他在近十年明清書風的深入梳理與提煉,其行草書風已日臻完美。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萬玉34x46cm

縱觀他這次的行草作品,與過去相比, 顯得更加得心應手,更加隨心所欲,線條更加圓潤、儒雅,有古意。他始終注意“內容決定形式”的創作理念,從不搞所謂的“創作設計”,往往是根據內容的需要, 注意“即時性”,說白了就是“寫到哪裡算哪裡”,隨機、隨意、隨性,書寫速度也好,墨色濃淡枯溼也好,線條粗細變化也好,一切隨機應變。他有一段創作談很好地說明了這個問題:“論創作,我著意風格個性,不重表面形式,更不喜裝飾造作,會注重用筆,強調節奏,突出時間特性。無論長方立軸、楹聯尺牘,任順自然, 在齊與不齊之間,盡顯字形大小、墨色變化之機樞,在古人規矩之內力彰率真率性之情。”(趙雁君《本來面目,由我主張》)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為愛180x97cm

這些特徵,幾乎隨處可見。如對聯作品“長風方破舟,一氣自橫秋”(范仲淹句),“雨醉運醒,柳暗花明”(王舉之句),“一千里色中秋月,十萬軍聲半夜潮”(李廓句),他都放開手腳揮灑,有解衣般礴之感。特別需要拈出一說的是李廓的“一千十萬” 聯,是七律《憶錢塘》的頷聯,詩意壯闊, 書寫也恣意縱橫,做到詩韻書韻高度吻合。雁君寫聯,事先不折格子,隨意而書,上下聯字與字不求對應,放縱到極致,具有極強的韻律感,有敏銳的節奏概念,這一點也是他的看家本領。如此聯就空間來說,“一千里”與“十萬”的位置相當,“秋月”與“半夜潮”相當,而“聲”字大開大合,把下面“半”字壓得如同巨石下的鞭筍一般, 大概寫的時候耳邊傳來的都是驚濤拍岸之聲,所以任其巨浪席捲。這樣佈局,倒也渾然天成, 這也是創作的魅力了。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閒時不關179x32cmx2

相對而言,那批行草大軸條幅,更是雁君的本色當行,與原來的書風來路明瞭,細微處而又有了新的變化,狂放處更放,精緻處更精,徐渭、老蓮、楊鐵崖等鄉賢的痕跡,也時可尋覓, 卻又化得天衣無縫,為己所用。如宏範《寧波道中》, 戴表元《湖州》,特別是“紹興篇”中劉長卿、樓穎、李白等四條屏,寫得更是狂放,有點長槍大戟、亂服披頭的味道, 如同鄉前輩楊維楨的書法,看似東倒西歪、雜亂無章, 實際骨力雄健、汪洋恣肆,自有大將班師的雄壯在焉。而那些小字行草作品似又見趙氏面貌之基點:源於二王書風的滋乳。

通過這批作品的賞析, 當然更得益於近年來對他的瞭解, 我對上述提到的“ 兩個不解”,有了新的理解。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祥符禮備180x48cmx2

一 是 他 之 所 以把大量時間都用於書協工作和社會公益活動上, 是因為他的書法人文理想,始終把“大我”放在第一位,“小我”則從屬於“大我”。這一點,是難能可貴的。大凡古今文人、書家,有兩大類型,一類是懷有“濟滄海”“濟蒼生”的理想,一類是“採菊東籬下”或“歸隱林泉”,兩者都有許多成功的例子。雁君兄無疑選擇了前者,他要把他的書法事業和社會前進的步伐緊密結合起來。所以,他每年都要策劃實施那麼多書法活動,可以不誇張地說,他的腳步遍及全省各地。現在,他帶有省書協領導和省文聯領導“雙重身份”,以這樣的姿態投身於書法事業,確實也是職責使命所在,當然更是他的志向和理想所在。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一峰46x34cm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一峰46x34cm

這次的創作,是一次特色鮮明的主題性創作活動,立足於全省的名山大川、名勝古蹟的歷代名家詩篇,來謳歌時代,謳歌美麗浙江“勇立潮頭”“潮湧浙江”的時代精神。一句話:突出主題,重在內容。在這一前提之下,把創作發揮得淋漓盡致。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煙雨風雲364x41cmx2

二是對書法創作本身,其實他有著很高的藝術追求與很強的自我把控能力,他知道自己該怎樣做,他有著自己的步伐節奏。一個書法家如果只強調“主題”,而缺乏長袖善舞的表現能力,那麼最好的“主題”也得不到很好的發揮。而雁君則始終致力於對古法的探求與疏理、對風格的完善與超越,努力做到內容和形式、形式與風格的有機統一。這批作品就證明了這一點。當然,他不會滿足於現狀,誠如他自己說的“不想過早地程式化”,憑藉著他的秉性與稟賦,要說這就是趙雁君今後的“書法面貌”,還為時尚早。雁君兄有著很大的藝術“成長空間”,他是“績優股”,也是“潛力股”,成長性很強。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黝性黃琮90x28cmx2

我對雁君兄充滿期待,期待再過十年看他的新作,看他的新書風、新成就。我已經為十年後的雁君想好了一句話,這就是:畢竟“代表”,畢竟“雁跡”。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越王-180x61cm

最後我還想“篇末點題”,覺得“山水雁跡”這個書名取得非常好。“山水”與“雁跡” 皆語含雙關,“山水”既指這次雁君創作的內容大都是古人詠浙江名山大川、名勝古蹟的詩文辭賦,又指“山水精神”。“山水精神”是中國美學的重要範疇,蘊含著深邃的人文理想和哲學意蘊。“雁跡”,一方面指書法,中國從來都有雁字傳書之說,既象徵書信,也常用於比喻書法,當然又指趙雁君的書法創作。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鐘鳴僧臥86x24cmx2

為“山水雁跡”所觸動,我在寫作過程中得七絕五首,一併附錄,權作有詩為證吧—— 題閒藤居《山水雁跡書法集》

其一 : 閒藤居里不虛閒,狂筆縱橫氣若山。勝景詩書留雁跡,凌雲已過萬重關。其二 : 山水風和催暖律,枝頭春色已三分。拈毫我欲覓佳句,雁跡留痕說雁君。其三 : 雁行留跡水雲闊,海運扶搖萬里遙。大翼垂天成羽翰,隨風落筆亦瀟瀟。其四 : 飽含墨韻寫詩韻,筆底波瀾意味長。我欲隨君同一醉,龍蛇騰霧下錢塘。其五 : 門對錢江一雁秋,排雲羽客待何由。長空舒捲如宣紙,賴有書君信筆遊。

2019 年 3 月 25 日於旅次

斯舜威:書法家、評論家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8-46×34cm

氣象與格局

趙雁君書法的雙重意義

文/胡小罕

雁君道兄的書法,我覺得要看到它兩個層面的意義。第一個層面,即一名書法家在藝術領域的創造意義,他的傳承脈絡、創新理念、探索路徑和藝術風格。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12-44×16cm×2

二十來年前,雁君已經以其勃發的創作能力、鮮明的風格語言活躍於書壇,他幾乎囊括了全國各大重要書法專業獎項,他還參與了《中國書法全集》等一些重大學術編纂活動,很快成為全國書壇矚目的青年書家翹楚。在這樣一種勢頭之下,個人創作探索如何往前走,對他來講無疑是一個大的挑戰。按照常規思路,書家此時可能會選擇理性收縮策略,在業已開拓的風格領域中精耕細作、鞏固完善,日積月累地把風格提煉得更加精熟。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18-178×96cm

然而雁君兄並沒有走這樣的常規路數,而是依然奮力向外開掘、向前拓進。儘管這樣探索的風險更大,但更是他個性的寫照。關於他的藝術風格話題可以有很多,我略摭二例以說明他在創新上的大膽與精勤。比如,靈動與氣勢的兼而得之。在他今天的創作中我們可以更加明顯地感受到,峰迴路轉、百折千回的靈巧使轉,與長風浩蕩、恣肆汪洋的奔放筆勢,都有了各自的強化。在他的創作呈現中,兩者卻交織得更加茂密、渾然一體。

"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趙雁君,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行書委員會副主任,浙江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副主席、書記處書記,浙江省書法 家協會副主席兼祕書長,研究館員,西泠印社社員。第九屆浙江省人大代表,第十屆浙江省政協委員,第十二屆浙江省人大代表。行草作品曾獲第四屆全國書法家作品展“三 等獎”,第四、五、六屆全國中青年書法家作品展“一等獎”;楷書作品曾獲第一屆全國楹聯書法大展“金獎”。分別獲中國書協、中國文聯“德藝雙馨”書法家、藝術家稱號及文 化部“優秀專家”稱號;獲中宣部、人事部、中國文聯授予“全 國中青年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稱號,享受省部級勞動模範待遇;獲中宣部“全國宣傳文化系統四個一批人才”稱號,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依然 『代表』

依然『雁跡 』

——序趙雁君《山水雁跡》

文/斯舜威

趙雁君是當代一位頗具代表性的書家,也是一位值得關注與研究的書家。

十三年前,我曾寫過《趙雁君:一種代表》,談了我對趙雁君書法和“趙雁君現象”的初步感受。這些年來,我持續關注雁君的“動態”,也一直思考著當代書壇的“代表”問題。早就想寫“一種代表”的續篇,這次適逢《山水雁跡》出版,正好有機會再談談趙雁君,順便以雁君兄為個案,推而廣之,談談對當代書壇的一些看法。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22-234×53cm×2

當然,自然必須談到:趙雁君,是否依然是“一種代表”?

我始終覺得,分析一位書法家是否能夠視為一個時代書法創作的“代表”,要把他的書學思想和創作實踐與時代緊密聯繫起來,以時代的大背景為參照系。而評價一位書法家的藝術地位高低,也要看他能夠在當代書法史上佔有什麼位置。2008 年,我曾在《書法》上發表過《誰能進入當代書法史》,我們觀察當代書壇,評論當代書法家,如果離開了“書法史” 的標準,沒有“史”的概念,則只能是泛泛而談。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25-232×53cm×2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當全國性的“書法運動”處於發軔狀態時,趙雁君藉助於一系列的“國展”“中青展”脫穎而出,成為“獲獎專業戶”,也奠定了他的“代表性”地位。“趙雁君現象”,既概括了他個人的書風,實際上也代表了一個群體,當時像他這樣的“弄潮兒”不止一個人, 他們確實引領了一個時代書風的新潮。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27-46×34cm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當代中國的社會、經濟、文化發展發生了深刻變化,當代“書法運動”也不可避免地出現了許多新情況、新問題,再要想通過獲獎“贏得天下”,已經幾無可能。可以說,三十多年來的當代書壇,是風起雲湧的時代,也是急劇變革和分化的時代, 更是大浪淘沙的時代。當年的那個以“獲獎專業戶”為標誌的書法群體,也發生了分化,有的可能一直在吃老本,有的可能在書風探求上陷入了“激進”一途卻並未得到公眾認可,也有的可能已經漸行漸遠,淡出了大家的視線。時間沖刷了一切,也考驗了一切。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白雲山22x64cm

從面上看,全國性的書法熱潮催生了龐大的書法群體,由於社會構成、價值觀念、學養旨趣、審美追求等方面的差異,難免會產生諸多矛盾。比如“書法精英階層”與“書法草根階層” 之間的矛盾,後者總抱怨前者“壟斷”了書法資源,前者則覺得後者層次太低影響了書法的聲譽。此外,書法面臨商品經濟大潮衝擊,也衍生出諸多問題。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畢竟360x78cm

我覺得深層次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三方面:

一是“道”的問題,也即書法的社會功能問題。書法何為?書法到底只是文人達情適意的“餘事”,還是應該具備更多的社會功能,更好地為火熱的現實生活服務?這個問題也是“小我”與“大我”的關係問題。

二是“藝”的問題。這個問題包括書法的發展方向,包括對繼承和創新的把握,是“復古”“守舊”,還是與時俱進,在繼承中創新,還包括如何“拿來”和“走出去”等等。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波上364cm×145cm

三是“趣”的問題。這個問題包括兩個層面,一是書法家隊伍整體素質的提高問題,包括如何提高學養、提高書法水準, 還包括在商品經濟大潮面前如何擺正位置,等等;二是書法家的藝術趣味問題,如何讓自己變得更加“有趣”,如何讓書法藝術變得更加“有趣”。古人提倡“琴棋書畫”,主要還是“意趣”和“情趣”,書法家和書法藝術如果缺少趣味,將是一件非常遺憾的事情。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春溪-180x61cm

我為何在評述趙雁君前要先簡略地談談上述這些“宏觀問題”?因為,這是每一位書法家都面臨的實際問題,作為代表性書家,起著標杆性的示範作用,更是無法迴避。接下來,就可以集中談談雁君兄了。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風靜138x69cm

坦率而言,自從寫了《趙雁君:一種代表》之後,我有時對他也有些不解,主要集中在兩個“不解”上:一是不解他為何經年累月地把大量的時間都用於書協工作和其他社會活動上,須知,年紀輕輕就功成名就,正處於創作的黃金時期, 時間非常寶貴。熟悉雁君的人都知道,他是工作狂,而且一貫如此, 跟著他乾的人都叫苦不迭,他則樂此不疲。我曾當面說他“勞碌命”, 勸他應該多給自己一些時間,用不著把工作節奏安排得如此緊張,忙了自己,也累了別人,個人創作多了,也是一種社會貢獻。他則依然故我,依然一心撲在書協工作和公益事業上。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沽灑179x38cm

二是這些年來書壇處於活躍期,也處於分化期,或曰激烈震盪期,作為引人注目的“代表性人物”,他如何應對?書法的繼承和發展是一個持久的命題,有的書家過分強調“創新”,過分“彰顯”自我,從理論和創作都顯得比較偏激,引起了書法界同道的爭議。其實,除了個別書家是為了自我炒作而故作驚世駭俗之舉,有不少書家確實也是為了嘗試自我超越而進行的探索性行為。“超越自我”是一件十分艱難而不得不做的事情,無法超越,就意味著止步不前,甚至退步滑坡。他們的激進之舉,雖然效果不盡如人意,但其動機還是應該體諒的。那麼,雁君選擇怎樣的姿態來實現自我超越呢?在相當長的時間裡,他似乎非常沉得住氣,沒有什麼“動作”。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海不地無179x32cmx2

我在浙江美術館工作時,曾邀約雁君兄舉辦展覽,覺得他2006年在中國美術館舉辦“山陰道上行”展覽、2008 年在老家諸暨舉辦“雁行暨陽”展覽之後,時隔十年左右,應該集中展示一下他的最新創作成果。我在內心,也有想通過展覽解開上面“兩個謎團”的意思。後來因為種種原因沒有實施,但他對我說:“展覽雖然不搞,創作還是要搞的,我會按照我的追求,創作一批書法作品。”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海客33x41x6cm

於是我知道,他白天為工作上的事情忙得一塌糊塗,但夜深人靜時,始終沒有忘記他的摯愛,始終在堅持臨摹與創作。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懷新尋異236cmx53cmx2

《山水雁跡》所收的書法,應該就是他近年來堅持創作的一個集中呈現。適逢我人在旅途, 雁君兄通過微信發來了十二個圖片文件包,分別標明“錢江篇”、“杭州篇”、“寧波篇”、“溫州篇”、“湖州篇”、“嘉興篇”、“紹興篇”、“台州篇”、“金華篇”、“麗水篇”、“衢州篇”、“舟山篇”,我的第一感覺以為是他為全省書法大展策劃的資料,因為今年省書協將舉辦全省慶祝新中國成立七十週年“江山多嬌”大展也是按這個主題要求書寫的內容, 以“錢江篇”代表全省,此外全省十一個市都有主題創作展覽任務,有分有合。打開一看, 原來都是他個人創作的書法作品。後來得知,這是他為中宣部“全國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工程項目”而作的專題創作。實際上,這也是他在十多年前兩個大展之後進行的一次大規模集中性主題創作,觀其內容都是歷代詩人歌詠浙江的名山、名水、名勝、名人的詩篇聯句等,這在他個人的創作生涯中具有相當重要的位置。從創作時間看,持續了幾年,這批作品, 是研究趙雁君書學思想和創作動態的第一手資料。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柳樹蘋花89cmx28cmx2

我瀏覽了圖片,感到震撼,也感到釋然。

我的第一感覺是:趙雁君畢竟是趙雁君,趙雁君依然是趙雁君。

從這批作品看,我的“不解”是多餘的,趙雁君始終在暗中發力,始終在追隨古人,始終在與時俱進,始終是“一種代表”。

我想先簡略地談一下觀感。我覺得趙雁君的書風,可以說是不變而變,穩中求變,變中有守,守中出新。

他沒有大張旗鼓,沒有發表宣言,卻在悄悄地下一盤棋:致力於自我超越,實現了自己書風的嬗變和求新。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路橋111×54cm

出乎意料的是以行草出名的他,首先在書體上有了新的拓展與呈現,寫了一批隸書、楷書作品。而這些隸書和楷書,又不純粹是隸書、楷書,而是楷中帶隸,隸中帶楷,楷書也好,隸書也好,也都帶有行草的意味。這些作品,在雁君以前的創作中是極少看到的。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山合水逢180x48cmx2

他的楷書,脫胎於北魏。我知道他於《石門銘》、《張黑女墓誌》等用功尤勤,浸廩頗深,對北魏的碑刻、墓誌、造像題記和摩崖刻石都始終保持濃厚的興趣。同時,又蘊涵隸書意象,帶有濃郁的金石氣息,且不失帖學的靈秀逸緻。如“錢江篇”中的柳永《望海潮》,“杭州篇”中的蘇軾《虞美人》,“溫州篇”謝靈運《登江中孤嶼》,“紹興篇”中的任則明《醉東風 ˙ 會稽懷古》,“嘉興篇”沈括《秀州秋日》,“金華篇”中的沈約《登元暢樓》等,都寫得峻逸而寬博,北魏的氣息撲面而來。有些楷書,格外精緻,楷中有行,行中帶楷,別具靈動之氣。特別是看到“紹興篇”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舟山篇”陸游《曉望海山》,“麗水篇”謝靈運《登石門最高頂》,“衢州篇”孟郊《浮石亭》等,簡直有點大吃一驚,原來雁君也能寫工整靈秀,簡潔明快這一路。有的楷書作品,如“台州篇”孟浩然《宿天台桐柏觀》,則楷中帶隸的味道很濃,筆力凝重而不失清新,字字力透紙背。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數椽半架137x24cmx2

隸書並不是雁君兄的主攻方向,但這次也創作了不少,成為一個新的“看點”。他的隸書取法於方正、舒展、拙樸一路,看得出從《石門頌》《封龍山》《好大王》以及《褒斜道》等漢魏摩崖石刻銘文等均曾留意,可謂沉潛魏石,排鋪漢風。他的對聯中有不少似隸似楷的創作,特別有趣味,又特別簡古,如“誰能問天意,獨此見濤頭”(范仲淹句),“寒入沙蘆斷,煙生野鶩投”(徐渭句)。而“獨鶴知難侶,孤雲不易攀”(釋文珦句),“祥符寶鼎,禮備黃琮”(崔玄童句),“地隨山共盡,天與水無窮”(陳造句),“好句江山助,奇懷翰墨收”(黃周星句),寫得非常稚拙質樸,妙趣橫生。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誰家46x34cm

雁君兄對漢代隸書確是用力頗深,又憑藉對漢魏隸變的巧取與擇化,其隸書絕不整齊劃一,或厚重,或勁挺,或稚拙,或老辣,形態紛呈,別開生面。當然,他最擅長的當然是行草書,這是他的“看家本領”, 也是這次主題創作的主打作品。我和他平時有過交談,這次在寫作期間又作過“微聊”,知道他的行書築基於“二王”,同時對明清時期的徐渭、王鐸、陳洪綬、傅山、倪元璐、黃道周、楊維楨等有過系統的研究。梳理明清行草大家,是他一直在做的面目,由我主張”的創作理路,對他影響很大。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就是,“籠而統之,為我所用”。他不會拘泥於古人的某一個“點”,而是側重於歷史的縱向參照。他已經形成了比較強烈的個人面貌,但他試圖努力“掙脫”,不斷超越。他在近十年明清書風的深入梳理與提煉,其行草書風已日臻完美。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萬玉34x46cm

縱觀他這次的行草作品,與過去相比, 顯得更加得心應手,更加隨心所欲,線條更加圓潤、儒雅,有古意。他始終注意“內容決定形式”的創作理念,從不搞所謂的“創作設計”,往往是根據內容的需要, 注意“即時性”,說白了就是“寫到哪裡算哪裡”,隨機、隨意、隨性,書寫速度也好,墨色濃淡枯溼也好,線條粗細變化也好,一切隨機應變。他有一段創作談很好地說明了這個問題:“論創作,我著意風格個性,不重表面形式,更不喜裝飾造作,會注重用筆,強調節奏,突出時間特性。無論長方立軸、楹聯尺牘,任順自然, 在齊與不齊之間,盡顯字形大小、墨色變化之機樞,在古人規矩之內力彰率真率性之情。”(趙雁君《本來面目,由我主張》)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為愛180x97cm

這些特徵,幾乎隨處可見。如對聯作品“長風方破舟,一氣自橫秋”(范仲淹句),“雨醉運醒,柳暗花明”(王舉之句),“一千里色中秋月,十萬軍聲半夜潮”(李廓句),他都放開手腳揮灑,有解衣般礴之感。特別需要拈出一說的是李廓的“一千十萬” 聯,是七律《憶錢塘》的頷聯,詩意壯闊, 書寫也恣意縱橫,做到詩韻書韻高度吻合。雁君寫聯,事先不折格子,隨意而書,上下聯字與字不求對應,放縱到極致,具有極強的韻律感,有敏銳的節奏概念,這一點也是他的看家本領。如此聯就空間來說,“一千里”與“十萬”的位置相當,“秋月”與“半夜潮”相當,而“聲”字大開大合,把下面“半”字壓得如同巨石下的鞭筍一般, 大概寫的時候耳邊傳來的都是驚濤拍岸之聲,所以任其巨浪席捲。這樣佈局,倒也渾然天成, 這也是創作的魅力了。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閒時不關179x32cmx2

相對而言,那批行草大軸條幅,更是雁君的本色當行,與原來的書風來路明瞭,細微處而又有了新的變化,狂放處更放,精緻處更精,徐渭、老蓮、楊鐵崖等鄉賢的痕跡,也時可尋覓, 卻又化得天衣無縫,為己所用。如宏範《寧波道中》, 戴表元《湖州》,特別是“紹興篇”中劉長卿、樓穎、李白等四條屏,寫得更是狂放,有點長槍大戟、亂服披頭的味道, 如同鄉前輩楊維楨的書法,看似東倒西歪、雜亂無章, 實際骨力雄健、汪洋恣肆,自有大將班師的雄壯在焉。而那些小字行草作品似又見趙氏面貌之基點:源於二王書風的滋乳。

通過這批作品的賞析, 當然更得益於近年來對他的瞭解, 我對上述提到的“ 兩個不解”,有了新的理解。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祥符禮備180x48cmx2

一 是 他 之 所 以把大量時間都用於書協工作和社會公益活動上, 是因為他的書法人文理想,始終把“大我”放在第一位,“小我”則從屬於“大我”。這一點,是難能可貴的。大凡古今文人、書家,有兩大類型,一類是懷有“濟滄海”“濟蒼生”的理想,一類是“採菊東籬下”或“歸隱林泉”,兩者都有許多成功的例子。雁君兄無疑選擇了前者,他要把他的書法事業和社會前進的步伐緊密結合起來。所以,他每年都要策劃實施那麼多書法活動,可以不誇張地說,他的腳步遍及全省各地。現在,他帶有省書協領導和省文聯領導“雙重身份”,以這樣的姿態投身於書法事業,確實也是職責使命所在,當然更是他的志向和理想所在。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一峰46x34cm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一峰46x34cm

這次的創作,是一次特色鮮明的主題性創作活動,立足於全省的名山大川、名勝古蹟的歷代名家詩篇,來謳歌時代,謳歌美麗浙江“勇立潮頭”“潮湧浙江”的時代精神。一句話:突出主題,重在內容。在這一前提之下,把創作發揮得淋漓盡致。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煙雨風雲364x41cmx2

二是對書法創作本身,其實他有著很高的藝術追求與很強的自我把控能力,他知道自己該怎樣做,他有著自己的步伐節奏。一個書法家如果只強調“主題”,而缺乏長袖善舞的表現能力,那麼最好的“主題”也得不到很好的發揮。而雁君則始終致力於對古法的探求與疏理、對風格的完善與超越,努力做到內容和形式、形式與風格的有機統一。這批作品就證明了這一點。當然,他不會滿足於現狀,誠如他自己說的“不想過早地程式化”,憑藉著他的秉性與稟賦,要說這就是趙雁君今後的“書法面貌”,還為時尚早。雁君兄有著很大的藝術“成長空間”,他是“績優股”,也是“潛力股”,成長性很強。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黝性黃琮90x28cmx2

我對雁君兄充滿期待,期待再過十年看他的新作,看他的新書風、新成就。我已經為十年後的雁君想好了一句話,這就是:畢竟“代表”,畢竟“雁跡”。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越王-180x61cm

最後我還想“篇末點題”,覺得“山水雁跡”這個書名取得非常好。“山水”與“雁跡” 皆語含雙關,“山水”既指這次雁君創作的內容大都是古人詠浙江名山大川、名勝古蹟的詩文辭賦,又指“山水精神”。“山水精神”是中國美學的重要範疇,蘊含著深邃的人文理想和哲學意蘊。“雁跡”,一方面指書法,中國從來都有雁字傳書之說,既象徵書信,也常用於比喻書法,當然又指趙雁君的書法創作。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鐘鳴僧臥86x24cmx2

為“山水雁跡”所觸動,我在寫作過程中得七絕五首,一併附錄,權作有詩為證吧—— 題閒藤居《山水雁跡書法集》

其一 : 閒藤居里不虛閒,狂筆縱橫氣若山。勝景詩書留雁跡,凌雲已過萬重關。其二 : 山水風和催暖律,枝頭春色已三分。拈毫我欲覓佳句,雁跡留痕說雁君。其三 : 雁行留跡水雲闊,海運扶搖萬里遙。大翼垂天成羽翰,隨風落筆亦瀟瀟。其四 : 飽含墨韻寫詩韻,筆底波瀾意味長。我欲隨君同一醉,龍蛇騰霧下錢塘。其五 : 門對錢江一雁秋,排雲羽客待何由。長空舒捲如宣紙,賴有書君信筆遊。

2019 年 3 月 25 日於旅次

斯舜威:書法家、評論家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8-46×34cm

氣象與格局

趙雁君書法的雙重意義

文/胡小罕

雁君道兄的書法,我覺得要看到它兩個層面的意義。第一個層面,即一名書法家在藝術領域的創造意義,他的傳承脈絡、創新理念、探索路徑和藝術風格。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12-44×16cm×2

二十來年前,雁君已經以其勃發的創作能力、鮮明的風格語言活躍於書壇,他幾乎囊括了全國各大重要書法專業獎項,他還參與了《中國書法全集》等一些重大學術編纂活動,很快成為全國書壇矚目的青年書家翹楚。在這樣一種勢頭之下,個人創作探索如何往前走,對他來講無疑是一個大的挑戰。按照常規思路,書家此時可能會選擇理性收縮策略,在業已開拓的風格領域中精耕細作、鞏固完善,日積月累地把風格提煉得更加精熟。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18-178×96cm

然而雁君兄並沒有走這樣的常規路數,而是依然奮力向外開掘、向前拓進。儘管這樣探索的風險更大,但更是他個性的寫照。關於他的藝術風格話題可以有很多,我略摭二例以說明他在創新上的大膽與精勤。比如,靈動與氣勢的兼而得之。在他今天的創作中我們可以更加明顯地感受到,峰迴路轉、百折千回的靈巧使轉,與長風浩蕩、恣肆汪洋的奔放筆勢,都有了各自的強化。在他的創作呈現中,兩者卻交織得更加茂密、渾然一體。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小憩 22x64cm

就像一場曲折縈迂的颱風在向前行進過程中,又裹挾著異常複雜的氣象要素,它給地面萬物帶來的影響,要比長驅直入、所向披靡的凌厲寒風,更加詭譎多變、出人意料。把它轉化成審美意象,就是雁君書法中的疾徐有致、節奏多變、不可端倪。又比如, 水墨效果與金石韻味的兼而得之。他以往的創作尤以筆墨效果見長,這幾乎成為他的標誌性手法。在最近一批創作中, 他有系統地吸取了北碑意韻,與他此前的創作拉開了很大的形式距離。除了明顯地借鑑北碑質樸的構形以營造奇肆古拙的結字效果之外,更加讓人回味無窮的是,他捨棄了刻意描摹刻石容易產生的嶙峋、燥澀、造作的習氣,通過張揚率性而沉雄的筆法,實現書法金石氣息由內而外的呈現,加之他水墨控制的擅長,臻造了線條形質上“屋漏痕”的理想境界和渾厚華滋的意象。這一點,還可以看出他從徐渭風神籠罩中進行突圍與的跡象。

"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趙雁君,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行書委員會副主任,浙江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副主席、書記處書記,浙江省書法 家協會副主席兼祕書長,研究館員,西泠印社社員。第九屆浙江省人大代表,第十屆浙江省政協委員,第十二屆浙江省人大代表。行草作品曾獲第四屆全國書法家作品展“三 等獎”,第四、五、六屆全國中青年書法家作品展“一等獎”;楷書作品曾獲第一屆全國楹聯書法大展“金獎”。分別獲中國書協、中國文聯“德藝雙馨”書法家、藝術家稱號及文 化部“優秀專家”稱號;獲中宣部、人事部、中國文聯授予“全 國中青年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稱號,享受省部級勞動模範待遇;獲中宣部“全國宣傳文化系統四個一批人才”稱號,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依然 『代表』

依然『雁跡 』

——序趙雁君《山水雁跡》

文/斯舜威

趙雁君是當代一位頗具代表性的書家,也是一位值得關注與研究的書家。

十三年前,我曾寫過《趙雁君:一種代表》,談了我對趙雁君書法和“趙雁君現象”的初步感受。這些年來,我持續關注雁君的“動態”,也一直思考著當代書壇的“代表”問題。早就想寫“一種代表”的續篇,這次適逢《山水雁跡》出版,正好有機會再談談趙雁君,順便以雁君兄為個案,推而廣之,談談對當代書壇的一些看法。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22-234×53cm×2

當然,自然必須談到:趙雁君,是否依然是“一種代表”?

我始終覺得,分析一位書法家是否能夠視為一個時代書法創作的“代表”,要把他的書學思想和創作實踐與時代緊密聯繫起來,以時代的大背景為參照系。而評價一位書法家的藝術地位高低,也要看他能夠在當代書法史上佔有什麼位置。2008 年,我曾在《書法》上發表過《誰能進入當代書法史》,我們觀察當代書壇,評論當代書法家,如果離開了“書法史” 的標準,沒有“史”的概念,則只能是泛泛而談。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25-232×53cm×2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當全國性的“書法運動”處於發軔狀態時,趙雁君藉助於一系列的“國展”“中青展”脫穎而出,成為“獲獎專業戶”,也奠定了他的“代表性”地位。“趙雁君現象”,既概括了他個人的書風,實際上也代表了一個群體,當時像他這樣的“弄潮兒”不止一個人, 他們確實引領了一個時代書風的新潮。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27-46×34cm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當代中國的社會、經濟、文化發展發生了深刻變化,當代“書法運動”也不可避免地出現了許多新情況、新問題,再要想通過獲獎“贏得天下”,已經幾無可能。可以說,三十多年來的當代書壇,是風起雲湧的時代,也是急劇變革和分化的時代, 更是大浪淘沙的時代。當年的那個以“獲獎專業戶”為標誌的書法群體,也發生了分化,有的可能一直在吃老本,有的可能在書風探求上陷入了“激進”一途卻並未得到公眾認可,也有的可能已經漸行漸遠,淡出了大家的視線。時間沖刷了一切,也考驗了一切。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白雲山22x64cm

從面上看,全國性的書法熱潮催生了龐大的書法群體,由於社會構成、價值觀念、學養旨趣、審美追求等方面的差異,難免會產生諸多矛盾。比如“書法精英階層”與“書法草根階層” 之間的矛盾,後者總抱怨前者“壟斷”了書法資源,前者則覺得後者層次太低影響了書法的聲譽。此外,書法面臨商品經濟大潮衝擊,也衍生出諸多問題。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畢竟360x78cm

我覺得深層次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三方面:

一是“道”的問題,也即書法的社會功能問題。書法何為?書法到底只是文人達情適意的“餘事”,還是應該具備更多的社會功能,更好地為火熱的現實生活服務?這個問題也是“小我”與“大我”的關係問題。

二是“藝”的問題。這個問題包括書法的發展方向,包括對繼承和創新的把握,是“復古”“守舊”,還是與時俱進,在繼承中創新,還包括如何“拿來”和“走出去”等等。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波上364cm×145cm

三是“趣”的問題。這個問題包括兩個層面,一是書法家隊伍整體素質的提高問題,包括如何提高學養、提高書法水準, 還包括在商品經濟大潮面前如何擺正位置,等等;二是書法家的藝術趣味問題,如何讓自己變得更加“有趣”,如何讓書法藝術變得更加“有趣”。古人提倡“琴棋書畫”,主要還是“意趣”和“情趣”,書法家和書法藝術如果缺少趣味,將是一件非常遺憾的事情。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春溪-180x61cm

我為何在評述趙雁君前要先簡略地談談上述這些“宏觀問題”?因為,這是每一位書法家都面臨的實際問題,作為代表性書家,起著標杆性的示範作用,更是無法迴避。接下來,就可以集中談談雁君兄了。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風靜138x69cm

坦率而言,自從寫了《趙雁君:一種代表》之後,我有時對他也有些不解,主要集中在兩個“不解”上:一是不解他為何經年累月地把大量的時間都用於書協工作和其他社會活動上,須知,年紀輕輕就功成名就,正處於創作的黃金時期, 時間非常寶貴。熟悉雁君的人都知道,他是工作狂,而且一貫如此, 跟著他乾的人都叫苦不迭,他則樂此不疲。我曾當面說他“勞碌命”, 勸他應該多給自己一些時間,用不著把工作節奏安排得如此緊張,忙了自己,也累了別人,個人創作多了,也是一種社會貢獻。他則依然故我,依然一心撲在書協工作和公益事業上。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沽灑179x38cm

二是這些年來書壇處於活躍期,也處於分化期,或曰激烈震盪期,作為引人注目的“代表性人物”,他如何應對?書法的繼承和發展是一個持久的命題,有的書家過分強調“創新”,過分“彰顯”自我,從理論和創作都顯得比較偏激,引起了書法界同道的爭議。其實,除了個別書家是為了自我炒作而故作驚世駭俗之舉,有不少書家確實也是為了嘗試自我超越而進行的探索性行為。“超越自我”是一件十分艱難而不得不做的事情,無法超越,就意味著止步不前,甚至退步滑坡。他們的激進之舉,雖然效果不盡如人意,但其動機還是應該體諒的。那麼,雁君選擇怎樣的姿態來實現自我超越呢?在相當長的時間裡,他似乎非常沉得住氣,沒有什麼“動作”。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海不地無179x32cmx2

我在浙江美術館工作時,曾邀約雁君兄舉辦展覽,覺得他2006年在中國美術館舉辦“山陰道上行”展覽、2008 年在老家諸暨舉辦“雁行暨陽”展覽之後,時隔十年左右,應該集中展示一下他的最新創作成果。我在內心,也有想通過展覽解開上面“兩個謎團”的意思。後來因為種種原因沒有實施,但他對我說:“展覽雖然不搞,創作還是要搞的,我會按照我的追求,創作一批書法作品。”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海客33x41x6cm

於是我知道,他白天為工作上的事情忙得一塌糊塗,但夜深人靜時,始終沒有忘記他的摯愛,始終在堅持臨摹與創作。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懷新尋異236cmx53cmx2

《山水雁跡》所收的書法,應該就是他近年來堅持創作的一個集中呈現。適逢我人在旅途, 雁君兄通過微信發來了十二個圖片文件包,分別標明“錢江篇”、“杭州篇”、“寧波篇”、“溫州篇”、“湖州篇”、“嘉興篇”、“紹興篇”、“台州篇”、“金華篇”、“麗水篇”、“衢州篇”、“舟山篇”,我的第一感覺以為是他為全省書法大展策劃的資料,因為今年省書協將舉辦全省慶祝新中國成立七十週年“江山多嬌”大展也是按這個主題要求書寫的內容, 以“錢江篇”代表全省,此外全省十一個市都有主題創作展覽任務,有分有合。打開一看, 原來都是他個人創作的書法作品。後來得知,這是他為中宣部“全國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工程項目”而作的專題創作。實際上,這也是他在十多年前兩個大展之後進行的一次大規模集中性主題創作,觀其內容都是歷代詩人歌詠浙江的名山、名水、名勝、名人的詩篇聯句等,這在他個人的創作生涯中具有相當重要的位置。從創作時間看,持續了幾年,這批作品, 是研究趙雁君書學思想和創作動態的第一手資料。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柳樹蘋花89cmx28cmx2

我瀏覽了圖片,感到震撼,也感到釋然。

我的第一感覺是:趙雁君畢竟是趙雁君,趙雁君依然是趙雁君。

從這批作品看,我的“不解”是多餘的,趙雁君始終在暗中發力,始終在追隨古人,始終在與時俱進,始終是“一種代表”。

我想先簡略地談一下觀感。我覺得趙雁君的書風,可以說是不變而變,穩中求變,變中有守,守中出新。

他沒有大張旗鼓,沒有發表宣言,卻在悄悄地下一盤棋:致力於自我超越,實現了自己書風的嬗變和求新。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路橋111×54cm

出乎意料的是以行草出名的他,首先在書體上有了新的拓展與呈現,寫了一批隸書、楷書作品。而這些隸書和楷書,又不純粹是隸書、楷書,而是楷中帶隸,隸中帶楷,楷書也好,隸書也好,也都帶有行草的意味。這些作品,在雁君以前的創作中是極少看到的。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山合水逢180x48cmx2

他的楷書,脫胎於北魏。我知道他於《石門銘》、《張黑女墓誌》等用功尤勤,浸廩頗深,對北魏的碑刻、墓誌、造像題記和摩崖刻石都始終保持濃厚的興趣。同時,又蘊涵隸書意象,帶有濃郁的金石氣息,且不失帖學的靈秀逸緻。如“錢江篇”中的柳永《望海潮》,“杭州篇”中的蘇軾《虞美人》,“溫州篇”謝靈運《登江中孤嶼》,“紹興篇”中的任則明《醉東風 ˙ 會稽懷古》,“嘉興篇”沈括《秀州秋日》,“金華篇”中的沈約《登元暢樓》等,都寫得峻逸而寬博,北魏的氣息撲面而來。有些楷書,格外精緻,楷中有行,行中帶楷,別具靈動之氣。特別是看到“紹興篇”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舟山篇”陸游《曉望海山》,“麗水篇”謝靈運《登石門最高頂》,“衢州篇”孟郊《浮石亭》等,簡直有點大吃一驚,原來雁君也能寫工整靈秀,簡潔明快這一路。有的楷書作品,如“台州篇”孟浩然《宿天台桐柏觀》,則楷中帶隸的味道很濃,筆力凝重而不失清新,字字力透紙背。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數椽半架137x24cmx2

隸書並不是雁君兄的主攻方向,但這次也創作了不少,成為一個新的“看點”。他的隸書取法於方正、舒展、拙樸一路,看得出從《石門頌》《封龍山》《好大王》以及《褒斜道》等漢魏摩崖石刻銘文等均曾留意,可謂沉潛魏石,排鋪漢風。他的對聯中有不少似隸似楷的創作,特別有趣味,又特別簡古,如“誰能問天意,獨此見濤頭”(范仲淹句),“寒入沙蘆斷,煙生野鶩投”(徐渭句)。而“獨鶴知難侶,孤雲不易攀”(釋文珦句),“祥符寶鼎,禮備黃琮”(崔玄童句),“地隨山共盡,天與水無窮”(陳造句),“好句江山助,奇懷翰墨收”(黃周星句),寫得非常稚拙質樸,妙趣橫生。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誰家46x34cm

雁君兄對漢代隸書確是用力頗深,又憑藉對漢魏隸變的巧取與擇化,其隸書絕不整齊劃一,或厚重,或勁挺,或稚拙,或老辣,形態紛呈,別開生面。當然,他最擅長的當然是行草書,這是他的“看家本領”, 也是這次主題創作的主打作品。我和他平時有過交談,這次在寫作期間又作過“微聊”,知道他的行書築基於“二王”,同時對明清時期的徐渭、王鐸、陳洪綬、傅山、倪元璐、黃道周、楊維楨等有過系統的研究。梳理明清行草大家,是他一直在做的面目,由我主張”的創作理路,對他影響很大。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就是,“籠而統之,為我所用”。他不會拘泥於古人的某一個“點”,而是側重於歷史的縱向參照。他已經形成了比較強烈的個人面貌,但他試圖努力“掙脫”,不斷超越。他在近十年明清書風的深入梳理與提煉,其行草書風已日臻完美。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萬玉34x46cm

縱觀他這次的行草作品,與過去相比, 顯得更加得心應手,更加隨心所欲,線條更加圓潤、儒雅,有古意。他始終注意“內容決定形式”的創作理念,從不搞所謂的“創作設計”,往往是根據內容的需要, 注意“即時性”,說白了就是“寫到哪裡算哪裡”,隨機、隨意、隨性,書寫速度也好,墨色濃淡枯溼也好,線條粗細變化也好,一切隨機應變。他有一段創作談很好地說明了這個問題:“論創作,我著意風格個性,不重表面形式,更不喜裝飾造作,會注重用筆,強調節奏,突出時間特性。無論長方立軸、楹聯尺牘,任順自然, 在齊與不齊之間,盡顯字形大小、墨色變化之機樞,在古人規矩之內力彰率真率性之情。”(趙雁君《本來面目,由我主張》)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為愛180x97cm

這些特徵,幾乎隨處可見。如對聯作品“長風方破舟,一氣自橫秋”(范仲淹句),“雨醉運醒,柳暗花明”(王舉之句),“一千里色中秋月,十萬軍聲半夜潮”(李廓句),他都放開手腳揮灑,有解衣般礴之感。特別需要拈出一說的是李廓的“一千十萬” 聯,是七律《憶錢塘》的頷聯,詩意壯闊, 書寫也恣意縱橫,做到詩韻書韻高度吻合。雁君寫聯,事先不折格子,隨意而書,上下聯字與字不求對應,放縱到極致,具有極強的韻律感,有敏銳的節奏概念,這一點也是他的看家本領。如此聯就空間來說,“一千里”與“十萬”的位置相當,“秋月”與“半夜潮”相當,而“聲”字大開大合,把下面“半”字壓得如同巨石下的鞭筍一般, 大概寫的時候耳邊傳來的都是驚濤拍岸之聲,所以任其巨浪席捲。這樣佈局,倒也渾然天成, 這也是創作的魅力了。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閒時不關179x32cmx2

相對而言,那批行草大軸條幅,更是雁君的本色當行,與原來的書風來路明瞭,細微處而又有了新的變化,狂放處更放,精緻處更精,徐渭、老蓮、楊鐵崖等鄉賢的痕跡,也時可尋覓, 卻又化得天衣無縫,為己所用。如宏範《寧波道中》, 戴表元《湖州》,特別是“紹興篇”中劉長卿、樓穎、李白等四條屏,寫得更是狂放,有點長槍大戟、亂服披頭的味道, 如同鄉前輩楊維楨的書法,看似東倒西歪、雜亂無章, 實際骨力雄健、汪洋恣肆,自有大將班師的雄壯在焉。而那些小字行草作品似又見趙氏面貌之基點:源於二王書風的滋乳。

通過這批作品的賞析, 當然更得益於近年來對他的瞭解, 我對上述提到的“ 兩個不解”,有了新的理解。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祥符禮備180x48cmx2

一 是 他 之 所 以把大量時間都用於書協工作和社會公益活動上, 是因為他的書法人文理想,始終把“大我”放在第一位,“小我”則從屬於“大我”。這一點,是難能可貴的。大凡古今文人、書家,有兩大類型,一類是懷有“濟滄海”“濟蒼生”的理想,一類是“採菊東籬下”或“歸隱林泉”,兩者都有許多成功的例子。雁君兄無疑選擇了前者,他要把他的書法事業和社會前進的步伐緊密結合起來。所以,他每年都要策劃實施那麼多書法活動,可以不誇張地說,他的腳步遍及全省各地。現在,他帶有省書協領導和省文聯領導“雙重身份”,以這樣的姿態投身於書法事業,確實也是職責使命所在,當然更是他的志向和理想所在。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一峰46x34cm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一峰46x34cm

這次的創作,是一次特色鮮明的主題性創作活動,立足於全省的名山大川、名勝古蹟的歷代名家詩篇,來謳歌時代,謳歌美麗浙江“勇立潮頭”“潮湧浙江”的時代精神。一句話:突出主題,重在內容。在這一前提之下,把創作發揮得淋漓盡致。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煙雨風雲364x41cmx2

二是對書法創作本身,其實他有著很高的藝術追求與很強的自我把控能力,他知道自己該怎樣做,他有著自己的步伐節奏。一個書法家如果只強調“主題”,而缺乏長袖善舞的表現能力,那麼最好的“主題”也得不到很好的發揮。而雁君則始終致力於對古法的探求與疏理、對風格的完善與超越,努力做到內容和形式、形式與風格的有機統一。這批作品就證明了這一點。當然,他不會滿足於現狀,誠如他自己說的“不想過早地程式化”,憑藉著他的秉性與稟賦,要說這就是趙雁君今後的“書法面貌”,還為時尚早。雁君兄有著很大的藝術“成長空間”,他是“績優股”,也是“潛力股”,成長性很強。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黝性黃琮90x28cmx2

我對雁君兄充滿期待,期待再過十年看他的新作,看他的新書風、新成就。我已經為十年後的雁君想好了一句話,這就是:畢竟“代表”,畢竟“雁跡”。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越王-180x61cm

最後我還想“篇末點題”,覺得“山水雁跡”這個書名取得非常好。“山水”與“雁跡” 皆語含雙關,“山水”既指這次雁君創作的內容大都是古人詠浙江名山大川、名勝古蹟的詩文辭賦,又指“山水精神”。“山水精神”是中國美學的重要範疇,蘊含著深邃的人文理想和哲學意蘊。“雁跡”,一方面指書法,中國從來都有雁字傳書之說,既象徵書信,也常用於比喻書法,當然又指趙雁君的書法創作。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鐘鳴僧臥86x24cmx2

為“山水雁跡”所觸動,我在寫作過程中得七絕五首,一併附錄,權作有詩為證吧—— 題閒藤居《山水雁跡書法集》

其一 : 閒藤居里不虛閒,狂筆縱橫氣若山。勝景詩書留雁跡,凌雲已過萬重關。其二 : 山水風和催暖律,枝頭春色已三分。拈毫我欲覓佳句,雁跡留痕說雁君。其三 : 雁行留跡水雲闊,海運扶搖萬里遙。大翼垂天成羽翰,隨風落筆亦瀟瀟。其四 : 飽含墨韻寫詩韻,筆底波瀾意味長。我欲隨君同一醉,龍蛇騰霧下錢塘。其五 : 門對錢江一雁秋,排雲羽客待何由。長空舒捲如宣紙,賴有書君信筆遊。

2019 年 3 月 25 日於旅次

斯舜威:書法家、評論家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8-46×34cm

氣象與格局

趙雁君書法的雙重意義

文/胡小罕

雁君道兄的書法,我覺得要看到它兩個層面的意義。第一個層面,即一名書法家在藝術領域的創造意義,他的傳承脈絡、創新理念、探索路徑和藝術風格。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12-44×16cm×2

二十來年前,雁君已經以其勃發的創作能力、鮮明的風格語言活躍於書壇,他幾乎囊括了全國各大重要書法專業獎項,他還參與了《中國書法全集》等一些重大學術編纂活動,很快成為全國書壇矚目的青年書家翹楚。在這樣一種勢頭之下,個人創作探索如何往前走,對他來講無疑是一個大的挑戰。按照常規思路,書家此時可能會選擇理性收縮策略,在業已開拓的風格領域中精耕細作、鞏固完善,日積月累地把風格提煉得更加精熟。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18-178×96cm

然而雁君兄並沒有走這樣的常規路數,而是依然奮力向外開掘、向前拓進。儘管這樣探索的風險更大,但更是他個性的寫照。關於他的藝術風格話題可以有很多,我略摭二例以說明他在創新上的大膽與精勤。比如,靈動與氣勢的兼而得之。在他今天的創作中我們可以更加明顯地感受到,峰迴路轉、百折千回的靈巧使轉,與長風浩蕩、恣肆汪洋的奔放筆勢,都有了各自的強化。在他的創作呈現中,兩者卻交織得更加茂密、渾然一體。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小憩 22x64cm

就像一場曲折縈迂的颱風在向前行進過程中,又裹挾著異常複雜的氣象要素,它給地面萬物帶來的影響,要比長驅直入、所向披靡的凌厲寒風,更加詭譎多變、出人意料。把它轉化成審美意象,就是雁君書法中的疾徐有致、節奏多變、不可端倪。又比如, 水墨效果與金石韻味的兼而得之。他以往的創作尤以筆墨效果見長,這幾乎成為他的標誌性手法。在最近一批創作中, 他有系統地吸取了北碑意韻,與他此前的創作拉開了很大的形式距離。除了明顯地借鑑北碑質樸的構形以營造奇肆古拙的結字效果之外,更加讓人回味無窮的是,他捨棄了刻意描摹刻石容易產生的嶙峋、燥澀、造作的習氣,通過張揚率性而沉雄的筆法,實現書法金石氣息由內而外的呈現,加之他水墨控制的擅長,臻造了線條形質上“屋漏痕”的理想境界和渾厚華滋的意象。這一點,還可以看出他從徐渭風神籠罩中進行突圍與的跡象。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太湖22x63cm​

靈動與氣勢、淋漓與雄渾,創作中兼而有之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雁君兄憑藉其紮實的法度功底和氣勢奪人的創新勇氣,不斷提升書法藝術跌宕迴旋、元氣淋漓的生命活力。這也是他這些年來不安守望、不吃老本,勇於擴張的底氣之所在。

"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趙雁君,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行書委員會副主任,浙江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副主席、書記處書記,浙江省書法 家協會副主席兼祕書長,研究館員,西泠印社社員。第九屆浙江省人大代表,第十屆浙江省政協委員,第十二屆浙江省人大代表。行草作品曾獲第四屆全國書法家作品展“三 等獎”,第四、五、六屆全國中青年書法家作品展“一等獎”;楷書作品曾獲第一屆全國楹聯書法大展“金獎”。分別獲中國書協、中國文聯“德藝雙馨”書法家、藝術家稱號及文 化部“優秀專家”稱號;獲中宣部、人事部、中國文聯授予“全 國中青年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稱號,享受省部級勞動模範待遇;獲中宣部“全國宣傳文化系統四個一批人才”稱號,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依然 『代表』

依然『雁跡 』

——序趙雁君《山水雁跡》

文/斯舜威

趙雁君是當代一位頗具代表性的書家,也是一位值得關注與研究的書家。

十三年前,我曾寫過《趙雁君:一種代表》,談了我對趙雁君書法和“趙雁君現象”的初步感受。這些年來,我持續關注雁君的“動態”,也一直思考著當代書壇的“代表”問題。早就想寫“一種代表”的續篇,這次適逢《山水雁跡》出版,正好有機會再談談趙雁君,順便以雁君兄為個案,推而廣之,談談對當代書壇的一些看法。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22-234×53cm×2

當然,自然必須談到:趙雁君,是否依然是“一種代表”?

我始終覺得,分析一位書法家是否能夠視為一個時代書法創作的“代表”,要把他的書學思想和創作實踐與時代緊密聯繫起來,以時代的大背景為參照系。而評價一位書法家的藝術地位高低,也要看他能夠在當代書法史上佔有什麼位置。2008 年,我曾在《書法》上發表過《誰能進入當代書法史》,我們觀察當代書壇,評論當代書法家,如果離開了“書法史” 的標準,沒有“史”的概念,則只能是泛泛而談。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25-232×53cm×2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當全國性的“書法運動”處於發軔狀態時,趙雁君藉助於一系列的“國展”“中青展”脫穎而出,成為“獲獎專業戶”,也奠定了他的“代表性”地位。“趙雁君現象”,既概括了他個人的書風,實際上也代表了一個群體,當時像他這樣的“弄潮兒”不止一個人, 他們確實引領了一個時代書風的新潮。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27-46×34cm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當代中國的社會、經濟、文化發展發生了深刻變化,當代“書法運動”也不可避免地出現了許多新情況、新問題,再要想通過獲獎“贏得天下”,已經幾無可能。可以說,三十多年來的當代書壇,是風起雲湧的時代,也是急劇變革和分化的時代, 更是大浪淘沙的時代。當年的那個以“獲獎專業戶”為標誌的書法群體,也發生了分化,有的可能一直在吃老本,有的可能在書風探求上陷入了“激進”一途卻並未得到公眾認可,也有的可能已經漸行漸遠,淡出了大家的視線。時間沖刷了一切,也考驗了一切。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白雲山22x64cm

從面上看,全國性的書法熱潮催生了龐大的書法群體,由於社會構成、價值觀念、學養旨趣、審美追求等方面的差異,難免會產生諸多矛盾。比如“書法精英階層”與“書法草根階層” 之間的矛盾,後者總抱怨前者“壟斷”了書法資源,前者則覺得後者層次太低影響了書法的聲譽。此外,書法面臨商品經濟大潮衝擊,也衍生出諸多問題。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畢竟360x78cm

我覺得深層次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三方面:

一是“道”的問題,也即書法的社會功能問題。書法何為?書法到底只是文人達情適意的“餘事”,還是應該具備更多的社會功能,更好地為火熱的現實生活服務?這個問題也是“小我”與“大我”的關係問題。

二是“藝”的問題。這個問題包括書法的發展方向,包括對繼承和創新的把握,是“復古”“守舊”,還是與時俱進,在繼承中創新,還包括如何“拿來”和“走出去”等等。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波上364cm×145cm

三是“趣”的問題。這個問題包括兩個層面,一是書法家隊伍整體素質的提高問題,包括如何提高學養、提高書法水準, 還包括在商品經濟大潮面前如何擺正位置,等等;二是書法家的藝術趣味問題,如何讓自己變得更加“有趣”,如何讓書法藝術變得更加“有趣”。古人提倡“琴棋書畫”,主要還是“意趣”和“情趣”,書法家和書法藝術如果缺少趣味,將是一件非常遺憾的事情。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春溪-180x61cm

我為何在評述趙雁君前要先簡略地談談上述這些“宏觀問題”?因為,這是每一位書法家都面臨的實際問題,作為代表性書家,起著標杆性的示範作用,更是無法迴避。接下來,就可以集中談談雁君兄了。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風靜138x69cm

坦率而言,自從寫了《趙雁君:一種代表》之後,我有時對他也有些不解,主要集中在兩個“不解”上:一是不解他為何經年累月地把大量的時間都用於書協工作和其他社會活動上,須知,年紀輕輕就功成名就,正處於創作的黃金時期, 時間非常寶貴。熟悉雁君的人都知道,他是工作狂,而且一貫如此, 跟著他乾的人都叫苦不迭,他則樂此不疲。我曾當面說他“勞碌命”, 勸他應該多給自己一些時間,用不著把工作節奏安排得如此緊張,忙了自己,也累了別人,個人創作多了,也是一種社會貢獻。他則依然故我,依然一心撲在書協工作和公益事業上。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沽灑179x38cm

二是這些年來書壇處於活躍期,也處於分化期,或曰激烈震盪期,作為引人注目的“代表性人物”,他如何應對?書法的繼承和發展是一個持久的命題,有的書家過分強調“創新”,過分“彰顯”自我,從理論和創作都顯得比較偏激,引起了書法界同道的爭議。其實,除了個別書家是為了自我炒作而故作驚世駭俗之舉,有不少書家確實也是為了嘗試自我超越而進行的探索性行為。“超越自我”是一件十分艱難而不得不做的事情,無法超越,就意味著止步不前,甚至退步滑坡。他們的激進之舉,雖然效果不盡如人意,但其動機還是應該體諒的。那麼,雁君選擇怎樣的姿態來實現自我超越呢?在相當長的時間裡,他似乎非常沉得住氣,沒有什麼“動作”。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海不地無179x32cmx2

我在浙江美術館工作時,曾邀約雁君兄舉辦展覽,覺得他2006年在中國美術館舉辦“山陰道上行”展覽、2008 年在老家諸暨舉辦“雁行暨陽”展覽之後,時隔十年左右,應該集中展示一下他的最新創作成果。我在內心,也有想通過展覽解開上面“兩個謎團”的意思。後來因為種種原因沒有實施,但他對我說:“展覽雖然不搞,創作還是要搞的,我會按照我的追求,創作一批書法作品。”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海客33x41x6cm

於是我知道,他白天為工作上的事情忙得一塌糊塗,但夜深人靜時,始終沒有忘記他的摯愛,始終在堅持臨摹與創作。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懷新尋異236cmx53cmx2

《山水雁跡》所收的書法,應該就是他近年來堅持創作的一個集中呈現。適逢我人在旅途, 雁君兄通過微信發來了十二個圖片文件包,分別標明“錢江篇”、“杭州篇”、“寧波篇”、“溫州篇”、“湖州篇”、“嘉興篇”、“紹興篇”、“台州篇”、“金華篇”、“麗水篇”、“衢州篇”、“舟山篇”,我的第一感覺以為是他為全省書法大展策劃的資料,因為今年省書協將舉辦全省慶祝新中國成立七十週年“江山多嬌”大展也是按這個主題要求書寫的內容, 以“錢江篇”代表全省,此外全省十一個市都有主題創作展覽任務,有分有合。打開一看, 原來都是他個人創作的書法作品。後來得知,這是他為中宣部“全國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工程項目”而作的專題創作。實際上,這也是他在十多年前兩個大展之後進行的一次大規模集中性主題創作,觀其內容都是歷代詩人歌詠浙江的名山、名水、名勝、名人的詩篇聯句等,這在他個人的創作生涯中具有相當重要的位置。從創作時間看,持續了幾年,這批作品, 是研究趙雁君書學思想和創作動態的第一手資料。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柳樹蘋花89cmx28cmx2

我瀏覽了圖片,感到震撼,也感到釋然。

我的第一感覺是:趙雁君畢竟是趙雁君,趙雁君依然是趙雁君。

從這批作品看,我的“不解”是多餘的,趙雁君始終在暗中發力,始終在追隨古人,始終在與時俱進,始終是“一種代表”。

我想先簡略地談一下觀感。我覺得趙雁君的書風,可以說是不變而變,穩中求變,變中有守,守中出新。

他沒有大張旗鼓,沒有發表宣言,卻在悄悄地下一盤棋:致力於自我超越,實現了自己書風的嬗變和求新。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路橋111×54cm

出乎意料的是以行草出名的他,首先在書體上有了新的拓展與呈現,寫了一批隸書、楷書作品。而這些隸書和楷書,又不純粹是隸書、楷書,而是楷中帶隸,隸中帶楷,楷書也好,隸書也好,也都帶有行草的意味。這些作品,在雁君以前的創作中是極少看到的。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山合水逢180x48cmx2

他的楷書,脫胎於北魏。我知道他於《石門銘》、《張黑女墓誌》等用功尤勤,浸廩頗深,對北魏的碑刻、墓誌、造像題記和摩崖刻石都始終保持濃厚的興趣。同時,又蘊涵隸書意象,帶有濃郁的金石氣息,且不失帖學的靈秀逸緻。如“錢江篇”中的柳永《望海潮》,“杭州篇”中的蘇軾《虞美人》,“溫州篇”謝靈運《登江中孤嶼》,“紹興篇”中的任則明《醉東風 ˙ 會稽懷古》,“嘉興篇”沈括《秀州秋日》,“金華篇”中的沈約《登元暢樓》等,都寫得峻逸而寬博,北魏的氣息撲面而來。有些楷書,格外精緻,楷中有行,行中帶楷,別具靈動之氣。特別是看到“紹興篇”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舟山篇”陸游《曉望海山》,“麗水篇”謝靈運《登石門最高頂》,“衢州篇”孟郊《浮石亭》等,簡直有點大吃一驚,原來雁君也能寫工整靈秀,簡潔明快這一路。有的楷書作品,如“台州篇”孟浩然《宿天台桐柏觀》,則楷中帶隸的味道很濃,筆力凝重而不失清新,字字力透紙背。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數椽半架137x24cmx2

隸書並不是雁君兄的主攻方向,但這次也創作了不少,成為一個新的“看點”。他的隸書取法於方正、舒展、拙樸一路,看得出從《石門頌》《封龍山》《好大王》以及《褒斜道》等漢魏摩崖石刻銘文等均曾留意,可謂沉潛魏石,排鋪漢風。他的對聯中有不少似隸似楷的創作,特別有趣味,又特別簡古,如“誰能問天意,獨此見濤頭”(范仲淹句),“寒入沙蘆斷,煙生野鶩投”(徐渭句)。而“獨鶴知難侶,孤雲不易攀”(釋文珦句),“祥符寶鼎,禮備黃琮”(崔玄童句),“地隨山共盡,天與水無窮”(陳造句),“好句江山助,奇懷翰墨收”(黃周星句),寫得非常稚拙質樸,妙趣橫生。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誰家46x34cm

雁君兄對漢代隸書確是用力頗深,又憑藉對漢魏隸變的巧取與擇化,其隸書絕不整齊劃一,或厚重,或勁挺,或稚拙,或老辣,形態紛呈,別開生面。當然,他最擅長的當然是行草書,這是他的“看家本領”, 也是這次主題創作的主打作品。我和他平時有過交談,這次在寫作期間又作過“微聊”,知道他的行書築基於“二王”,同時對明清時期的徐渭、王鐸、陳洪綬、傅山、倪元璐、黃道周、楊維楨等有過系統的研究。梳理明清行草大家,是他一直在做的面目,由我主張”的創作理路,對他影響很大。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就是,“籠而統之,為我所用”。他不會拘泥於古人的某一個“點”,而是側重於歷史的縱向參照。他已經形成了比較強烈的個人面貌,但他試圖努力“掙脫”,不斷超越。他在近十年明清書風的深入梳理與提煉,其行草書風已日臻完美。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萬玉34x46cm

縱觀他這次的行草作品,與過去相比, 顯得更加得心應手,更加隨心所欲,線條更加圓潤、儒雅,有古意。他始終注意“內容決定形式”的創作理念,從不搞所謂的“創作設計”,往往是根據內容的需要, 注意“即時性”,說白了就是“寫到哪裡算哪裡”,隨機、隨意、隨性,書寫速度也好,墨色濃淡枯溼也好,線條粗細變化也好,一切隨機應變。他有一段創作談很好地說明了這個問題:“論創作,我著意風格個性,不重表面形式,更不喜裝飾造作,會注重用筆,強調節奏,突出時間特性。無論長方立軸、楹聯尺牘,任順自然, 在齊與不齊之間,盡顯字形大小、墨色變化之機樞,在古人規矩之內力彰率真率性之情。”(趙雁君《本來面目,由我主張》)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為愛180x97cm

這些特徵,幾乎隨處可見。如對聯作品“長風方破舟,一氣自橫秋”(范仲淹句),“雨醉運醒,柳暗花明”(王舉之句),“一千里色中秋月,十萬軍聲半夜潮”(李廓句),他都放開手腳揮灑,有解衣般礴之感。特別需要拈出一說的是李廓的“一千十萬” 聯,是七律《憶錢塘》的頷聯,詩意壯闊, 書寫也恣意縱橫,做到詩韻書韻高度吻合。雁君寫聯,事先不折格子,隨意而書,上下聯字與字不求對應,放縱到極致,具有極強的韻律感,有敏銳的節奏概念,這一點也是他的看家本領。如此聯就空間來說,“一千里”與“十萬”的位置相當,“秋月”與“半夜潮”相當,而“聲”字大開大合,把下面“半”字壓得如同巨石下的鞭筍一般, 大概寫的時候耳邊傳來的都是驚濤拍岸之聲,所以任其巨浪席捲。這樣佈局,倒也渾然天成, 這也是創作的魅力了。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閒時不關179x32cmx2

相對而言,那批行草大軸條幅,更是雁君的本色當行,與原來的書風來路明瞭,細微處而又有了新的變化,狂放處更放,精緻處更精,徐渭、老蓮、楊鐵崖等鄉賢的痕跡,也時可尋覓, 卻又化得天衣無縫,為己所用。如宏範《寧波道中》, 戴表元《湖州》,特別是“紹興篇”中劉長卿、樓穎、李白等四條屏,寫得更是狂放,有點長槍大戟、亂服披頭的味道, 如同鄉前輩楊維楨的書法,看似東倒西歪、雜亂無章, 實際骨力雄健、汪洋恣肆,自有大將班師的雄壯在焉。而那些小字行草作品似又見趙氏面貌之基點:源於二王書風的滋乳。

通過這批作品的賞析, 當然更得益於近年來對他的瞭解, 我對上述提到的“ 兩個不解”,有了新的理解。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祥符禮備180x48cmx2

一 是 他 之 所 以把大量時間都用於書協工作和社會公益活動上, 是因為他的書法人文理想,始終把“大我”放在第一位,“小我”則從屬於“大我”。這一點,是難能可貴的。大凡古今文人、書家,有兩大類型,一類是懷有“濟滄海”“濟蒼生”的理想,一類是“採菊東籬下”或“歸隱林泉”,兩者都有許多成功的例子。雁君兄無疑選擇了前者,他要把他的書法事業和社會前進的步伐緊密結合起來。所以,他每年都要策劃實施那麼多書法活動,可以不誇張地說,他的腳步遍及全省各地。現在,他帶有省書協領導和省文聯領導“雙重身份”,以這樣的姿態投身於書法事業,確實也是職責使命所在,當然更是他的志向和理想所在。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一峰46x34cm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一峰46x34cm

這次的創作,是一次特色鮮明的主題性創作活動,立足於全省的名山大川、名勝古蹟的歷代名家詩篇,來謳歌時代,謳歌美麗浙江“勇立潮頭”“潮湧浙江”的時代精神。一句話:突出主題,重在內容。在這一前提之下,把創作發揮得淋漓盡致。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煙雨風雲364x41cmx2

二是對書法創作本身,其實他有著很高的藝術追求與很強的自我把控能力,他知道自己該怎樣做,他有著自己的步伐節奏。一個書法家如果只強調“主題”,而缺乏長袖善舞的表現能力,那麼最好的“主題”也得不到很好的發揮。而雁君則始終致力於對古法的探求與疏理、對風格的完善與超越,努力做到內容和形式、形式與風格的有機統一。這批作品就證明了這一點。當然,他不會滿足於現狀,誠如他自己說的“不想過早地程式化”,憑藉著他的秉性與稟賦,要說這就是趙雁君今後的“書法面貌”,還為時尚早。雁君兄有著很大的藝術“成長空間”,他是“績優股”,也是“潛力股”,成長性很強。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黝性黃琮90x28cmx2

我對雁君兄充滿期待,期待再過十年看他的新作,看他的新書風、新成就。我已經為十年後的雁君想好了一句話,這就是:畢竟“代表”,畢竟“雁跡”。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越王-180x61cm

最後我還想“篇末點題”,覺得“山水雁跡”這個書名取得非常好。“山水”與“雁跡” 皆語含雙關,“山水”既指這次雁君創作的內容大都是古人詠浙江名山大川、名勝古蹟的詩文辭賦,又指“山水精神”。“山水精神”是中國美學的重要範疇,蘊含著深邃的人文理想和哲學意蘊。“雁跡”,一方面指書法,中國從來都有雁字傳書之說,既象徵書信,也常用於比喻書法,當然又指趙雁君的書法創作。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鐘鳴僧臥86x24cmx2

為“山水雁跡”所觸動,我在寫作過程中得七絕五首,一併附錄,權作有詩為證吧—— 題閒藤居《山水雁跡書法集》

其一 : 閒藤居里不虛閒,狂筆縱橫氣若山。勝景詩書留雁跡,凌雲已過萬重關。其二 : 山水風和催暖律,枝頭春色已三分。拈毫我欲覓佳句,雁跡留痕說雁君。其三 : 雁行留跡水雲闊,海運扶搖萬里遙。大翼垂天成羽翰,隨風落筆亦瀟瀟。其四 : 飽含墨韻寫詩韻,筆底波瀾意味長。我欲隨君同一醉,龍蛇騰霧下錢塘。其五 : 門對錢江一雁秋,排雲羽客待何由。長空舒捲如宣紙,賴有書君信筆遊。

2019 年 3 月 25 日於旅次

斯舜威:書法家、評論家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8-46×34cm

氣象與格局

趙雁君書法的雙重意義

文/胡小罕

雁君道兄的書法,我覺得要看到它兩個層面的意義。第一個層面,即一名書法家在藝術領域的創造意義,他的傳承脈絡、創新理念、探索路徑和藝術風格。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12-44×16cm×2

二十來年前,雁君已經以其勃發的創作能力、鮮明的風格語言活躍於書壇,他幾乎囊括了全國各大重要書法專業獎項,他還參與了《中國書法全集》等一些重大學術編纂活動,很快成為全國書壇矚目的青年書家翹楚。在這樣一種勢頭之下,個人創作探索如何往前走,對他來講無疑是一個大的挑戰。按照常規思路,書家此時可能會選擇理性收縮策略,在業已開拓的風格領域中精耕細作、鞏固完善,日積月累地把風格提煉得更加精熟。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18-178×96cm

然而雁君兄並沒有走這樣的常規路數,而是依然奮力向外開掘、向前拓進。儘管這樣探索的風險更大,但更是他個性的寫照。關於他的藝術風格話題可以有很多,我略摭二例以說明他在創新上的大膽與精勤。比如,靈動與氣勢的兼而得之。在他今天的創作中我們可以更加明顯地感受到,峰迴路轉、百折千回的靈巧使轉,與長風浩蕩、恣肆汪洋的奔放筆勢,都有了各自的強化。在他的創作呈現中,兩者卻交織得更加茂密、渾然一體。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小憩 22x64cm

就像一場曲折縈迂的颱風在向前行進過程中,又裹挾著異常複雜的氣象要素,它給地面萬物帶來的影響,要比長驅直入、所向披靡的凌厲寒風,更加詭譎多變、出人意料。把它轉化成審美意象,就是雁君書法中的疾徐有致、節奏多變、不可端倪。又比如, 水墨效果與金石韻味的兼而得之。他以往的創作尤以筆墨效果見長,這幾乎成為他的標誌性手法。在最近一批創作中, 他有系統地吸取了北碑意韻,與他此前的創作拉開了很大的形式距離。除了明顯地借鑑北碑質樸的構形以營造奇肆古拙的結字效果之外,更加讓人回味無窮的是,他捨棄了刻意描摹刻石容易產生的嶙峋、燥澀、造作的習氣,通過張揚率性而沉雄的筆法,實現書法金石氣息由內而外的呈現,加之他水墨控制的擅長,臻造了線條形質上“屋漏痕”的理想境界和渾厚華滋的意象。這一點,還可以看出他從徐渭風神籠罩中進行突圍與的跡象。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太湖22x63cm​

靈動與氣勢、淋漓與雄渾,創作中兼而有之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雁君兄憑藉其紮實的法度功底和氣勢奪人的創新勇氣,不斷提升書法藝術跌宕迴旋、元氣淋漓的生命活力。這也是他這些年來不安守望、不吃老本,勇於擴張的底氣之所在。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越溪 22x63cmx2

第二個層面,即雁君道兄作為一位書法工作者、作為文化藝術建設領域的一位骨幹精英,我們還應該看到他對待書法事業的態度,以及他在改善書法生態、促進社會書法進步方面的建樹。一名書法家的藝術成就,與一名有成就的書法藝術家,是可以析而言之的。後者更多指向以他的書法造詣、藝術影響力和社會活動能力,為社會書法事業所起的推進作用。藝術家與藝術工作者,這兩重身份重疊在一個人身上,既可以相得益彰,也容易相互消磨。雁君兄無疑是前者的楷模。他之所以能成為楷模,能避免兩相消磨,全賴於他超凡的傾注與付出。

"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趙雁君,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行書委員會副主任,浙江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副主席、書記處書記,浙江省書法 家協會副主席兼祕書長,研究館員,西泠印社社員。第九屆浙江省人大代表,第十屆浙江省政協委員,第十二屆浙江省人大代表。行草作品曾獲第四屆全國書法家作品展“三 等獎”,第四、五、六屆全國中青年書法家作品展“一等獎”;楷書作品曾獲第一屆全國楹聯書法大展“金獎”。分別獲中國書協、中國文聯“德藝雙馨”書法家、藝術家稱號及文 化部“優秀專家”稱號;獲中宣部、人事部、中國文聯授予“全 國中青年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稱號,享受省部級勞動模範待遇;獲中宣部“全國宣傳文化系統四個一批人才”稱號,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依然 『代表』

依然『雁跡 』

——序趙雁君《山水雁跡》

文/斯舜威

趙雁君是當代一位頗具代表性的書家,也是一位值得關注與研究的書家。

十三年前,我曾寫過《趙雁君:一種代表》,談了我對趙雁君書法和“趙雁君現象”的初步感受。這些年來,我持續關注雁君的“動態”,也一直思考著當代書壇的“代表”問題。早就想寫“一種代表”的續篇,這次適逢《山水雁跡》出版,正好有機會再談談趙雁君,順便以雁君兄為個案,推而廣之,談談對當代書壇的一些看法。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22-234×53cm×2

當然,自然必須談到:趙雁君,是否依然是“一種代表”?

我始終覺得,分析一位書法家是否能夠視為一個時代書法創作的“代表”,要把他的書學思想和創作實踐與時代緊密聯繫起來,以時代的大背景為參照系。而評價一位書法家的藝術地位高低,也要看他能夠在當代書法史上佔有什麼位置。2008 年,我曾在《書法》上發表過《誰能進入當代書法史》,我們觀察當代書壇,評論當代書法家,如果離開了“書法史” 的標準,沒有“史”的概念,則只能是泛泛而談。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25-232×53cm×2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當全國性的“書法運動”處於發軔狀態時,趙雁君藉助於一系列的“國展”“中青展”脫穎而出,成為“獲獎專業戶”,也奠定了他的“代表性”地位。“趙雁君現象”,既概括了他個人的書風,實際上也代表了一個群體,當時像他這樣的“弄潮兒”不止一個人, 他們確實引領了一個時代書風的新潮。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27-46×34cm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當代中國的社會、經濟、文化發展發生了深刻變化,當代“書法運動”也不可避免地出現了許多新情況、新問題,再要想通過獲獎“贏得天下”,已經幾無可能。可以說,三十多年來的當代書壇,是風起雲湧的時代,也是急劇變革和分化的時代, 更是大浪淘沙的時代。當年的那個以“獲獎專業戶”為標誌的書法群體,也發生了分化,有的可能一直在吃老本,有的可能在書風探求上陷入了“激進”一途卻並未得到公眾認可,也有的可能已經漸行漸遠,淡出了大家的視線。時間沖刷了一切,也考驗了一切。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白雲山22x64cm

從面上看,全國性的書法熱潮催生了龐大的書法群體,由於社會構成、價值觀念、學養旨趣、審美追求等方面的差異,難免會產生諸多矛盾。比如“書法精英階層”與“書法草根階層” 之間的矛盾,後者總抱怨前者“壟斷”了書法資源,前者則覺得後者層次太低影響了書法的聲譽。此外,書法面臨商品經濟大潮衝擊,也衍生出諸多問題。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畢竟360x78cm

我覺得深層次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三方面:

一是“道”的問題,也即書法的社會功能問題。書法何為?書法到底只是文人達情適意的“餘事”,還是應該具備更多的社會功能,更好地為火熱的現實生活服務?這個問題也是“小我”與“大我”的關係問題。

二是“藝”的問題。這個問題包括書法的發展方向,包括對繼承和創新的把握,是“復古”“守舊”,還是與時俱進,在繼承中創新,還包括如何“拿來”和“走出去”等等。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波上364cm×145cm

三是“趣”的問題。這個問題包括兩個層面,一是書法家隊伍整體素質的提高問題,包括如何提高學養、提高書法水準, 還包括在商品經濟大潮面前如何擺正位置,等等;二是書法家的藝術趣味問題,如何讓自己變得更加“有趣”,如何讓書法藝術變得更加“有趣”。古人提倡“琴棋書畫”,主要還是“意趣”和“情趣”,書法家和書法藝術如果缺少趣味,將是一件非常遺憾的事情。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春溪-180x61cm

我為何在評述趙雁君前要先簡略地談談上述這些“宏觀問題”?因為,這是每一位書法家都面臨的實際問題,作為代表性書家,起著標杆性的示範作用,更是無法迴避。接下來,就可以集中談談雁君兄了。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風靜138x69cm

坦率而言,自從寫了《趙雁君:一種代表》之後,我有時對他也有些不解,主要集中在兩個“不解”上:一是不解他為何經年累月地把大量的時間都用於書協工作和其他社會活動上,須知,年紀輕輕就功成名就,正處於創作的黃金時期, 時間非常寶貴。熟悉雁君的人都知道,他是工作狂,而且一貫如此, 跟著他乾的人都叫苦不迭,他則樂此不疲。我曾當面說他“勞碌命”, 勸他應該多給自己一些時間,用不著把工作節奏安排得如此緊張,忙了自己,也累了別人,個人創作多了,也是一種社會貢獻。他則依然故我,依然一心撲在書協工作和公益事業上。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沽灑179x38cm

二是這些年來書壇處於活躍期,也處於分化期,或曰激烈震盪期,作為引人注目的“代表性人物”,他如何應對?書法的繼承和發展是一個持久的命題,有的書家過分強調“創新”,過分“彰顯”自我,從理論和創作都顯得比較偏激,引起了書法界同道的爭議。其實,除了個別書家是為了自我炒作而故作驚世駭俗之舉,有不少書家確實也是為了嘗試自我超越而進行的探索性行為。“超越自我”是一件十分艱難而不得不做的事情,無法超越,就意味著止步不前,甚至退步滑坡。他們的激進之舉,雖然效果不盡如人意,但其動機還是應該體諒的。那麼,雁君選擇怎樣的姿態來實現自我超越呢?在相當長的時間裡,他似乎非常沉得住氣,沒有什麼“動作”。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海不地無179x32cmx2

我在浙江美術館工作時,曾邀約雁君兄舉辦展覽,覺得他2006年在中國美術館舉辦“山陰道上行”展覽、2008 年在老家諸暨舉辦“雁行暨陽”展覽之後,時隔十年左右,應該集中展示一下他的最新創作成果。我在內心,也有想通過展覽解開上面“兩個謎團”的意思。後來因為種種原因沒有實施,但他對我說:“展覽雖然不搞,創作還是要搞的,我會按照我的追求,創作一批書法作品。”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海客33x41x6cm

於是我知道,他白天為工作上的事情忙得一塌糊塗,但夜深人靜時,始終沒有忘記他的摯愛,始終在堅持臨摹與創作。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懷新尋異236cmx53cmx2

《山水雁跡》所收的書法,應該就是他近年來堅持創作的一個集中呈現。適逢我人在旅途, 雁君兄通過微信發來了十二個圖片文件包,分別標明“錢江篇”、“杭州篇”、“寧波篇”、“溫州篇”、“湖州篇”、“嘉興篇”、“紹興篇”、“台州篇”、“金華篇”、“麗水篇”、“衢州篇”、“舟山篇”,我的第一感覺以為是他為全省書法大展策劃的資料,因為今年省書協將舉辦全省慶祝新中國成立七十週年“江山多嬌”大展也是按這個主題要求書寫的內容, 以“錢江篇”代表全省,此外全省十一個市都有主題創作展覽任務,有分有合。打開一看, 原來都是他個人創作的書法作品。後來得知,這是他為中宣部“全國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工程項目”而作的專題創作。實際上,這也是他在十多年前兩個大展之後進行的一次大規模集中性主題創作,觀其內容都是歷代詩人歌詠浙江的名山、名水、名勝、名人的詩篇聯句等,這在他個人的創作生涯中具有相當重要的位置。從創作時間看,持續了幾年,這批作品, 是研究趙雁君書學思想和創作動態的第一手資料。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柳樹蘋花89cmx28cmx2

我瀏覽了圖片,感到震撼,也感到釋然。

我的第一感覺是:趙雁君畢竟是趙雁君,趙雁君依然是趙雁君。

從這批作品看,我的“不解”是多餘的,趙雁君始終在暗中發力,始終在追隨古人,始終在與時俱進,始終是“一種代表”。

我想先簡略地談一下觀感。我覺得趙雁君的書風,可以說是不變而變,穩中求變,變中有守,守中出新。

他沒有大張旗鼓,沒有發表宣言,卻在悄悄地下一盤棋:致力於自我超越,實現了自己書風的嬗變和求新。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路橋111×54cm

出乎意料的是以行草出名的他,首先在書體上有了新的拓展與呈現,寫了一批隸書、楷書作品。而這些隸書和楷書,又不純粹是隸書、楷書,而是楷中帶隸,隸中帶楷,楷書也好,隸書也好,也都帶有行草的意味。這些作品,在雁君以前的創作中是極少看到的。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山合水逢180x48cmx2

他的楷書,脫胎於北魏。我知道他於《石門銘》、《張黑女墓誌》等用功尤勤,浸廩頗深,對北魏的碑刻、墓誌、造像題記和摩崖刻石都始終保持濃厚的興趣。同時,又蘊涵隸書意象,帶有濃郁的金石氣息,且不失帖學的靈秀逸緻。如“錢江篇”中的柳永《望海潮》,“杭州篇”中的蘇軾《虞美人》,“溫州篇”謝靈運《登江中孤嶼》,“紹興篇”中的任則明《醉東風 ˙ 會稽懷古》,“嘉興篇”沈括《秀州秋日》,“金華篇”中的沈約《登元暢樓》等,都寫得峻逸而寬博,北魏的氣息撲面而來。有些楷書,格外精緻,楷中有行,行中帶楷,別具靈動之氣。特別是看到“紹興篇”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舟山篇”陸游《曉望海山》,“麗水篇”謝靈運《登石門最高頂》,“衢州篇”孟郊《浮石亭》等,簡直有點大吃一驚,原來雁君也能寫工整靈秀,簡潔明快這一路。有的楷書作品,如“台州篇”孟浩然《宿天台桐柏觀》,則楷中帶隸的味道很濃,筆力凝重而不失清新,字字力透紙背。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數椽半架137x24cmx2

隸書並不是雁君兄的主攻方向,但這次也創作了不少,成為一個新的“看點”。他的隸書取法於方正、舒展、拙樸一路,看得出從《石門頌》《封龍山》《好大王》以及《褒斜道》等漢魏摩崖石刻銘文等均曾留意,可謂沉潛魏石,排鋪漢風。他的對聯中有不少似隸似楷的創作,特別有趣味,又特別簡古,如“誰能問天意,獨此見濤頭”(范仲淹句),“寒入沙蘆斷,煙生野鶩投”(徐渭句)。而“獨鶴知難侶,孤雲不易攀”(釋文珦句),“祥符寶鼎,禮備黃琮”(崔玄童句),“地隨山共盡,天與水無窮”(陳造句),“好句江山助,奇懷翰墨收”(黃周星句),寫得非常稚拙質樸,妙趣橫生。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誰家46x34cm

雁君兄對漢代隸書確是用力頗深,又憑藉對漢魏隸變的巧取與擇化,其隸書絕不整齊劃一,或厚重,或勁挺,或稚拙,或老辣,形態紛呈,別開生面。當然,他最擅長的當然是行草書,這是他的“看家本領”, 也是這次主題創作的主打作品。我和他平時有過交談,這次在寫作期間又作過“微聊”,知道他的行書築基於“二王”,同時對明清時期的徐渭、王鐸、陳洪綬、傅山、倪元璐、黃道周、楊維楨等有過系統的研究。梳理明清行草大家,是他一直在做的面目,由我主張”的創作理路,對他影響很大。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就是,“籠而統之,為我所用”。他不會拘泥於古人的某一個“點”,而是側重於歷史的縱向參照。他已經形成了比較強烈的個人面貌,但他試圖努力“掙脫”,不斷超越。他在近十年明清書風的深入梳理與提煉,其行草書風已日臻完美。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萬玉34x46cm

縱觀他這次的行草作品,與過去相比, 顯得更加得心應手,更加隨心所欲,線條更加圓潤、儒雅,有古意。他始終注意“內容決定形式”的創作理念,從不搞所謂的“創作設計”,往往是根據內容的需要, 注意“即時性”,說白了就是“寫到哪裡算哪裡”,隨機、隨意、隨性,書寫速度也好,墨色濃淡枯溼也好,線條粗細變化也好,一切隨機應變。他有一段創作談很好地說明了這個問題:“論創作,我著意風格個性,不重表面形式,更不喜裝飾造作,會注重用筆,強調節奏,突出時間特性。無論長方立軸、楹聯尺牘,任順自然, 在齊與不齊之間,盡顯字形大小、墨色變化之機樞,在古人規矩之內力彰率真率性之情。”(趙雁君《本來面目,由我主張》)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為愛180x97cm

這些特徵,幾乎隨處可見。如對聯作品“長風方破舟,一氣自橫秋”(范仲淹句),“雨醉運醒,柳暗花明”(王舉之句),“一千里色中秋月,十萬軍聲半夜潮”(李廓句),他都放開手腳揮灑,有解衣般礴之感。特別需要拈出一說的是李廓的“一千十萬” 聯,是七律《憶錢塘》的頷聯,詩意壯闊, 書寫也恣意縱橫,做到詩韻書韻高度吻合。雁君寫聯,事先不折格子,隨意而書,上下聯字與字不求對應,放縱到極致,具有極強的韻律感,有敏銳的節奏概念,這一點也是他的看家本領。如此聯就空間來說,“一千里”與“十萬”的位置相當,“秋月”與“半夜潮”相當,而“聲”字大開大合,把下面“半”字壓得如同巨石下的鞭筍一般, 大概寫的時候耳邊傳來的都是驚濤拍岸之聲,所以任其巨浪席捲。這樣佈局,倒也渾然天成, 這也是創作的魅力了。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閒時不關179x32cmx2

相對而言,那批行草大軸條幅,更是雁君的本色當行,與原來的書風來路明瞭,細微處而又有了新的變化,狂放處更放,精緻處更精,徐渭、老蓮、楊鐵崖等鄉賢的痕跡,也時可尋覓, 卻又化得天衣無縫,為己所用。如宏範《寧波道中》, 戴表元《湖州》,特別是“紹興篇”中劉長卿、樓穎、李白等四條屏,寫得更是狂放,有點長槍大戟、亂服披頭的味道, 如同鄉前輩楊維楨的書法,看似東倒西歪、雜亂無章, 實際骨力雄健、汪洋恣肆,自有大將班師的雄壯在焉。而那些小字行草作品似又見趙氏面貌之基點:源於二王書風的滋乳。

通過這批作品的賞析, 當然更得益於近年來對他的瞭解, 我對上述提到的“ 兩個不解”,有了新的理解。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祥符禮備180x48cmx2

一 是 他 之 所 以把大量時間都用於書協工作和社會公益活動上, 是因為他的書法人文理想,始終把“大我”放在第一位,“小我”則從屬於“大我”。這一點,是難能可貴的。大凡古今文人、書家,有兩大類型,一類是懷有“濟滄海”“濟蒼生”的理想,一類是“採菊東籬下”或“歸隱林泉”,兩者都有許多成功的例子。雁君兄無疑選擇了前者,他要把他的書法事業和社會前進的步伐緊密結合起來。所以,他每年都要策劃實施那麼多書法活動,可以不誇張地說,他的腳步遍及全省各地。現在,他帶有省書協領導和省文聯領導“雙重身份”,以這樣的姿態投身於書法事業,確實也是職責使命所在,當然更是他的志向和理想所在。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一峰46x34cm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一峰46x34cm

這次的創作,是一次特色鮮明的主題性創作活動,立足於全省的名山大川、名勝古蹟的歷代名家詩篇,來謳歌時代,謳歌美麗浙江“勇立潮頭”“潮湧浙江”的時代精神。一句話:突出主題,重在內容。在這一前提之下,把創作發揮得淋漓盡致。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煙雨風雲364x41cmx2

二是對書法創作本身,其實他有著很高的藝術追求與很強的自我把控能力,他知道自己該怎樣做,他有著自己的步伐節奏。一個書法家如果只強調“主題”,而缺乏長袖善舞的表現能力,那麼最好的“主題”也得不到很好的發揮。而雁君則始終致力於對古法的探求與疏理、對風格的完善與超越,努力做到內容和形式、形式與風格的有機統一。這批作品就證明了這一點。當然,他不會滿足於現狀,誠如他自己說的“不想過早地程式化”,憑藉著他的秉性與稟賦,要說這就是趙雁君今後的“書法面貌”,還為時尚早。雁君兄有著很大的藝術“成長空間”,他是“績優股”,也是“潛力股”,成長性很強。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黝性黃琮90x28cmx2

我對雁君兄充滿期待,期待再過十年看他的新作,看他的新書風、新成就。我已經為十年後的雁君想好了一句話,這就是:畢竟“代表”,畢竟“雁跡”。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越王-180x61cm

最後我還想“篇末點題”,覺得“山水雁跡”這個書名取得非常好。“山水”與“雁跡” 皆語含雙關,“山水”既指這次雁君創作的內容大都是古人詠浙江名山大川、名勝古蹟的詩文辭賦,又指“山水精神”。“山水精神”是中國美學的重要範疇,蘊含著深邃的人文理想和哲學意蘊。“雁跡”,一方面指書法,中國從來都有雁字傳書之說,既象徵書信,也常用於比喻書法,當然又指趙雁君的書法創作。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鐘鳴僧臥86x24cmx2

為“山水雁跡”所觸動,我在寫作過程中得七絕五首,一併附錄,權作有詩為證吧—— 題閒藤居《山水雁跡書法集》

其一 : 閒藤居里不虛閒,狂筆縱橫氣若山。勝景詩書留雁跡,凌雲已過萬重關。其二 : 山水風和催暖律,枝頭春色已三分。拈毫我欲覓佳句,雁跡留痕說雁君。其三 : 雁行留跡水雲闊,海運扶搖萬里遙。大翼垂天成羽翰,隨風落筆亦瀟瀟。其四 : 飽含墨韻寫詩韻,筆底波瀾意味長。我欲隨君同一醉,龍蛇騰霧下錢塘。其五 : 門對錢江一雁秋,排雲羽客待何由。長空舒捲如宣紙,賴有書君信筆遊。

2019 年 3 月 25 日於旅次

斯舜威:書法家、評論家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8-46×34cm

氣象與格局

趙雁君書法的雙重意義

文/胡小罕

雁君道兄的書法,我覺得要看到它兩個層面的意義。第一個層面,即一名書法家在藝術領域的創造意義,他的傳承脈絡、創新理念、探索路徑和藝術風格。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12-44×16cm×2

二十來年前,雁君已經以其勃發的創作能力、鮮明的風格語言活躍於書壇,他幾乎囊括了全國各大重要書法專業獎項,他還參與了《中國書法全集》等一些重大學術編纂活動,很快成為全國書壇矚目的青年書家翹楚。在這樣一種勢頭之下,個人創作探索如何往前走,對他來講無疑是一個大的挑戰。按照常規思路,書家此時可能會選擇理性收縮策略,在業已開拓的風格領域中精耕細作、鞏固完善,日積月累地把風格提煉得更加精熟。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18-178×96cm

然而雁君兄並沒有走這樣的常規路數,而是依然奮力向外開掘、向前拓進。儘管這樣探索的風險更大,但更是他個性的寫照。關於他的藝術風格話題可以有很多,我略摭二例以說明他在創新上的大膽與精勤。比如,靈動與氣勢的兼而得之。在他今天的創作中我們可以更加明顯地感受到,峰迴路轉、百折千回的靈巧使轉,與長風浩蕩、恣肆汪洋的奔放筆勢,都有了各自的強化。在他的創作呈現中,兩者卻交織得更加茂密、渾然一體。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小憩 22x64cm

就像一場曲折縈迂的颱風在向前行進過程中,又裹挾著異常複雜的氣象要素,它給地面萬物帶來的影響,要比長驅直入、所向披靡的凌厲寒風,更加詭譎多變、出人意料。把它轉化成審美意象,就是雁君書法中的疾徐有致、節奏多變、不可端倪。又比如, 水墨效果與金石韻味的兼而得之。他以往的創作尤以筆墨效果見長,這幾乎成為他的標誌性手法。在最近一批創作中, 他有系統地吸取了北碑意韻,與他此前的創作拉開了很大的形式距離。除了明顯地借鑑北碑質樸的構形以營造奇肆古拙的結字效果之外,更加讓人回味無窮的是,他捨棄了刻意描摹刻石容易產生的嶙峋、燥澀、造作的習氣,通過張揚率性而沉雄的筆法,實現書法金石氣息由內而外的呈現,加之他水墨控制的擅長,臻造了線條形質上“屋漏痕”的理想境界和渾厚華滋的意象。這一點,還可以看出他從徐渭風神籠罩中進行突圍與的跡象。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太湖22x63cm​

靈動與氣勢、淋漓與雄渾,創作中兼而有之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雁君兄憑藉其紮實的法度功底和氣勢奪人的創新勇氣,不斷提升書法藝術跌宕迴旋、元氣淋漓的生命活力。這也是他這些年來不安守望、不吃老本,勇於擴張的底氣之所在。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越溪 22x63cmx2

第二個層面,即雁君道兄作為一位書法工作者、作為文化藝術建設領域的一位骨幹精英,我們還應該看到他對待書法事業的態度,以及他在改善書法生態、促進社會書法進步方面的建樹。一名書法家的藝術成就,與一名有成就的書法藝術家,是可以析而言之的。後者更多指向以他的書法造詣、藝術影響力和社會活動能力,為社會書法事業所起的推進作用。藝術家與藝術工作者,這兩重身份重疊在一個人身上,既可以相得益彰,也容易相互消磨。雁君兄無疑是前者的楷模。他之所以能成為楷模,能避免兩相消磨,全賴於他超凡的傾注與付出。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佛地22x63cm

對於他早年的情況我瞭解不多,最近十多年以來,他以書法家的專業立場, 又以浙江省博物館、浙江省書協,今天又以浙江省文聯的事業立場,主事了大量的書法活動,他能夠把他的業務專長,與單位的事業要求、社會成效,最大程度地統一起來,從而保持與提升了浙江的書法實力,引領了全國的書法風氣,這些都是有目共睹的。成就一位藝術家不難,通過一位藝術家的智慧、才華,成就一種風氣,推進一個階段、一個區域的藝術進步,那就難能可貴了。近現代以來, 浙江藝術史上有一批前輩大師,如蔡元培、經亨頤、沈尹默、潘天壽、沙孟海等等,他們既是藝術家,同時又是藝術傳播者、實施者、促進者。當今社會藝術發展,更加需要有這樣的擔當者。雁君兄無疑是受到過吾浙這些前輩感召的,他既有強烈的主見,又有忘我的境界,忠實地踐履著一位書法家應有的社會責任與時代擔當。

"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趙雁君,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行書委員會副主任,浙江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副主席、書記處書記,浙江省書法 家協會副主席兼祕書長,研究館員,西泠印社社員。第九屆浙江省人大代表,第十屆浙江省政協委員,第十二屆浙江省人大代表。行草作品曾獲第四屆全國書法家作品展“三 等獎”,第四、五、六屆全國中青年書法家作品展“一等獎”;楷書作品曾獲第一屆全國楹聯書法大展“金獎”。分別獲中國書協、中國文聯“德藝雙馨”書法家、藝術家稱號及文 化部“優秀專家”稱號;獲中宣部、人事部、中國文聯授予“全 國中青年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稱號,享受省部級勞動模範待遇;獲中宣部“全國宣傳文化系統四個一批人才”稱號,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依然 『代表』

依然『雁跡 』

——序趙雁君《山水雁跡》

文/斯舜威

趙雁君是當代一位頗具代表性的書家,也是一位值得關注與研究的書家。

十三年前,我曾寫過《趙雁君:一種代表》,談了我對趙雁君書法和“趙雁君現象”的初步感受。這些年來,我持續關注雁君的“動態”,也一直思考著當代書壇的“代表”問題。早就想寫“一種代表”的續篇,這次適逢《山水雁跡》出版,正好有機會再談談趙雁君,順便以雁君兄為個案,推而廣之,談談對當代書壇的一些看法。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22-234×53cm×2

當然,自然必須談到:趙雁君,是否依然是“一種代表”?

我始終覺得,分析一位書法家是否能夠視為一個時代書法創作的“代表”,要把他的書學思想和創作實踐與時代緊密聯繫起來,以時代的大背景為參照系。而評價一位書法家的藝術地位高低,也要看他能夠在當代書法史上佔有什麼位置。2008 年,我曾在《書法》上發表過《誰能進入當代書法史》,我們觀察當代書壇,評論當代書法家,如果離開了“書法史” 的標準,沒有“史”的概念,則只能是泛泛而談。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25-232×53cm×2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當全國性的“書法運動”處於發軔狀態時,趙雁君藉助於一系列的“國展”“中青展”脫穎而出,成為“獲獎專業戶”,也奠定了他的“代表性”地位。“趙雁君現象”,既概括了他個人的書風,實際上也代表了一個群體,當時像他這樣的“弄潮兒”不止一個人, 他們確實引領了一個時代書風的新潮。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27-46×34cm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當代中國的社會、經濟、文化發展發生了深刻變化,當代“書法運動”也不可避免地出現了許多新情況、新問題,再要想通過獲獎“贏得天下”,已經幾無可能。可以說,三十多年來的當代書壇,是風起雲湧的時代,也是急劇變革和分化的時代, 更是大浪淘沙的時代。當年的那個以“獲獎專業戶”為標誌的書法群體,也發生了分化,有的可能一直在吃老本,有的可能在書風探求上陷入了“激進”一途卻並未得到公眾認可,也有的可能已經漸行漸遠,淡出了大家的視線。時間沖刷了一切,也考驗了一切。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白雲山22x64cm

從面上看,全國性的書法熱潮催生了龐大的書法群體,由於社會構成、價值觀念、學養旨趣、審美追求等方面的差異,難免會產生諸多矛盾。比如“書法精英階層”與“書法草根階層” 之間的矛盾,後者總抱怨前者“壟斷”了書法資源,前者則覺得後者層次太低影響了書法的聲譽。此外,書法面臨商品經濟大潮衝擊,也衍生出諸多問題。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畢竟360x78cm

我覺得深層次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三方面:

一是“道”的問題,也即書法的社會功能問題。書法何為?書法到底只是文人達情適意的“餘事”,還是應該具備更多的社會功能,更好地為火熱的現實生活服務?這個問題也是“小我”與“大我”的關係問題。

二是“藝”的問題。這個問題包括書法的發展方向,包括對繼承和創新的把握,是“復古”“守舊”,還是與時俱進,在繼承中創新,還包括如何“拿來”和“走出去”等等。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波上364cm×145cm

三是“趣”的問題。這個問題包括兩個層面,一是書法家隊伍整體素質的提高問題,包括如何提高學養、提高書法水準, 還包括在商品經濟大潮面前如何擺正位置,等等;二是書法家的藝術趣味問題,如何讓自己變得更加“有趣”,如何讓書法藝術變得更加“有趣”。古人提倡“琴棋書畫”,主要還是“意趣”和“情趣”,書法家和書法藝術如果缺少趣味,將是一件非常遺憾的事情。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春溪-180x61cm

我為何在評述趙雁君前要先簡略地談談上述這些“宏觀問題”?因為,這是每一位書法家都面臨的實際問題,作為代表性書家,起著標杆性的示範作用,更是無法迴避。接下來,就可以集中談談雁君兄了。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風靜138x69cm

坦率而言,自從寫了《趙雁君:一種代表》之後,我有時對他也有些不解,主要集中在兩個“不解”上:一是不解他為何經年累月地把大量的時間都用於書協工作和其他社會活動上,須知,年紀輕輕就功成名就,正處於創作的黃金時期, 時間非常寶貴。熟悉雁君的人都知道,他是工作狂,而且一貫如此, 跟著他乾的人都叫苦不迭,他則樂此不疲。我曾當面說他“勞碌命”, 勸他應該多給自己一些時間,用不著把工作節奏安排得如此緊張,忙了自己,也累了別人,個人創作多了,也是一種社會貢獻。他則依然故我,依然一心撲在書協工作和公益事業上。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沽灑179x38cm

二是這些年來書壇處於活躍期,也處於分化期,或曰激烈震盪期,作為引人注目的“代表性人物”,他如何應對?書法的繼承和發展是一個持久的命題,有的書家過分強調“創新”,過分“彰顯”自我,從理論和創作都顯得比較偏激,引起了書法界同道的爭議。其實,除了個別書家是為了自我炒作而故作驚世駭俗之舉,有不少書家確實也是為了嘗試自我超越而進行的探索性行為。“超越自我”是一件十分艱難而不得不做的事情,無法超越,就意味著止步不前,甚至退步滑坡。他們的激進之舉,雖然效果不盡如人意,但其動機還是應該體諒的。那麼,雁君選擇怎樣的姿態來實現自我超越呢?在相當長的時間裡,他似乎非常沉得住氣,沒有什麼“動作”。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海不地無179x32cmx2

我在浙江美術館工作時,曾邀約雁君兄舉辦展覽,覺得他2006年在中國美術館舉辦“山陰道上行”展覽、2008 年在老家諸暨舉辦“雁行暨陽”展覽之後,時隔十年左右,應該集中展示一下他的最新創作成果。我在內心,也有想通過展覽解開上面“兩個謎團”的意思。後來因為種種原因沒有實施,但他對我說:“展覽雖然不搞,創作還是要搞的,我會按照我的追求,創作一批書法作品。”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海客33x41x6cm

於是我知道,他白天為工作上的事情忙得一塌糊塗,但夜深人靜時,始終沒有忘記他的摯愛,始終在堅持臨摹與創作。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懷新尋異236cmx53cmx2

《山水雁跡》所收的書法,應該就是他近年來堅持創作的一個集中呈現。適逢我人在旅途, 雁君兄通過微信發來了十二個圖片文件包,分別標明“錢江篇”、“杭州篇”、“寧波篇”、“溫州篇”、“湖州篇”、“嘉興篇”、“紹興篇”、“台州篇”、“金華篇”、“麗水篇”、“衢州篇”、“舟山篇”,我的第一感覺以為是他為全省書法大展策劃的資料,因為今年省書協將舉辦全省慶祝新中國成立七十週年“江山多嬌”大展也是按這個主題要求書寫的內容, 以“錢江篇”代表全省,此外全省十一個市都有主題創作展覽任務,有分有合。打開一看, 原來都是他個人創作的書法作品。後來得知,這是他為中宣部“全國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工程項目”而作的專題創作。實際上,這也是他在十多年前兩個大展之後進行的一次大規模集中性主題創作,觀其內容都是歷代詩人歌詠浙江的名山、名水、名勝、名人的詩篇聯句等,這在他個人的創作生涯中具有相當重要的位置。從創作時間看,持續了幾年,這批作品, 是研究趙雁君書學思想和創作動態的第一手資料。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柳樹蘋花89cmx28cmx2

我瀏覽了圖片,感到震撼,也感到釋然。

我的第一感覺是:趙雁君畢竟是趙雁君,趙雁君依然是趙雁君。

從這批作品看,我的“不解”是多餘的,趙雁君始終在暗中發力,始終在追隨古人,始終在與時俱進,始終是“一種代表”。

我想先簡略地談一下觀感。我覺得趙雁君的書風,可以說是不變而變,穩中求變,變中有守,守中出新。

他沒有大張旗鼓,沒有發表宣言,卻在悄悄地下一盤棋:致力於自我超越,實現了自己書風的嬗變和求新。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路橋111×54cm

出乎意料的是以行草出名的他,首先在書體上有了新的拓展與呈現,寫了一批隸書、楷書作品。而這些隸書和楷書,又不純粹是隸書、楷書,而是楷中帶隸,隸中帶楷,楷書也好,隸書也好,也都帶有行草的意味。這些作品,在雁君以前的創作中是極少看到的。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山合水逢180x48cmx2

他的楷書,脫胎於北魏。我知道他於《石門銘》、《張黑女墓誌》等用功尤勤,浸廩頗深,對北魏的碑刻、墓誌、造像題記和摩崖刻石都始終保持濃厚的興趣。同時,又蘊涵隸書意象,帶有濃郁的金石氣息,且不失帖學的靈秀逸緻。如“錢江篇”中的柳永《望海潮》,“杭州篇”中的蘇軾《虞美人》,“溫州篇”謝靈運《登江中孤嶼》,“紹興篇”中的任則明《醉東風 ˙ 會稽懷古》,“嘉興篇”沈括《秀州秋日》,“金華篇”中的沈約《登元暢樓》等,都寫得峻逸而寬博,北魏的氣息撲面而來。有些楷書,格外精緻,楷中有行,行中帶楷,別具靈動之氣。特別是看到“紹興篇”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舟山篇”陸游《曉望海山》,“麗水篇”謝靈運《登石門最高頂》,“衢州篇”孟郊《浮石亭》等,簡直有點大吃一驚,原來雁君也能寫工整靈秀,簡潔明快這一路。有的楷書作品,如“台州篇”孟浩然《宿天台桐柏觀》,則楷中帶隸的味道很濃,筆力凝重而不失清新,字字力透紙背。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數椽半架137x24cmx2

隸書並不是雁君兄的主攻方向,但這次也創作了不少,成為一個新的“看點”。他的隸書取法於方正、舒展、拙樸一路,看得出從《石門頌》《封龍山》《好大王》以及《褒斜道》等漢魏摩崖石刻銘文等均曾留意,可謂沉潛魏石,排鋪漢風。他的對聯中有不少似隸似楷的創作,特別有趣味,又特別簡古,如“誰能問天意,獨此見濤頭”(范仲淹句),“寒入沙蘆斷,煙生野鶩投”(徐渭句)。而“獨鶴知難侶,孤雲不易攀”(釋文珦句),“祥符寶鼎,禮備黃琮”(崔玄童句),“地隨山共盡,天與水無窮”(陳造句),“好句江山助,奇懷翰墨收”(黃周星句),寫得非常稚拙質樸,妙趣橫生。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誰家46x34cm

雁君兄對漢代隸書確是用力頗深,又憑藉對漢魏隸變的巧取與擇化,其隸書絕不整齊劃一,或厚重,或勁挺,或稚拙,或老辣,形態紛呈,別開生面。當然,他最擅長的當然是行草書,這是他的“看家本領”, 也是這次主題創作的主打作品。我和他平時有過交談,這次在寫作期間又作過“微聊”,知道他的行書築基於“二王”,同時對明清時期的徐渭、王鐸、陳洪綬、傅山、倪元璐、黃道周、楊維楨等有過系統的研究。梳理明清行草大家,是他一直在做的面目,由我主張”的創作理路,對他影響很大。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就是,“籠而統之,為我所用”。他不會拘泥於古人的某一個“點”,而是側重於歷史的縱向參照。他已經形成了比較強烈的個人面貌,但他試圖努力“掙脫”,不斷超越。他在近十年明清書風的深入梳理與提煉,其行草書風已日臻完美。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萬玉34x46cm

縱觀他這次的行草作品,與過去相比, 顯得更加得心應手,更加隨心所欲,線條更加圓潤、儒雅,有古意。他始終注意“內容決定形式”的創作理念,從不搞所謂的“創作設計”,往往是根據內容的需要, 注意“即時性”,說白了就是“寫到哪裡算哪裡”,隨機、隨意、隨性,書寫速度也好,墨色濃淡枯溼也好,線條粗細變化也好,一切隨機應變。他有一段創作談很好地說明了這個問題:“論創作,我著意風格個性,不重表面形式,更不喜裝飾造作,會注重用筆,強調節奏,突出時間特性。無論長方立軸、楹聯尺牘,任順自然, 在齊與不齊之間,盡顯字形大小、墨色變化之機樞,在古人規矩之內力彰率真率性之情。”(趙雁君《本來面目,由我主張》)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為愛180x97cm

這些特徵,幾乎隨處可見。如對聯作品“長風方破舟,一氣自橫秋”(范仲淹句),“雨醉運醒,柳暗花明”(王舉之句),“一千里色中秋月,十萬軍聲半夜潮”(李廓句),他都放開手腳揮灑,有解衣般礴之感。特別需要拈出一說的是李廓的“一千十萬” 聯,是七律《憶錢塘》的頷聯,詩意壯闊, 書寫也恣意縱橫,做到詩韻書韻高度吻合。雁君寫聯,事先不折格子,隨意而書,上下聯字與字不求對應,放縱到極致,具有極強的韻律感,有敏銳的節奏概念,這一點也是他的看家本領。如此聯就空間來說,“一千里”與“十萬”的位置相當,“秋月”與“半夜潮”相當,而“聲”字大開大合,把下面“半”字壓得如同巨石下的鞭筍一般, 大概寫的時候耳邊傳來的都是驚濤拍岸之聲,所以任其巨浪席捲。這樣佈局,倒也渾然天成, 這也是創作的魅力了。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閒時不關179x32cmx2

相對而言,那批行草大軸條幅,更是雁君的本色當行,與原來的書風來路明瞭,細微處而又有了新的變化,狂放處更放,精緻處更精,徐渭、老蓮、楊鐵崖等鄉賢的痕跡,也時可尋覓, 卻又化得天衣無縫,為己所用。如宏範《寧波道中》, 戴表元《湖州》,特別是“紹興篇”中劉長卿、樓穎、李白等四條屏,寫得更是狂放,有點長槍大戟、亂服披頭的味道, 如同鄉前輩楊維楨的書法,看似東倒西歪、雜亂無章, 實際骨力雄健、汪洋恣肆,自有大將班師的雄壯在焉。而那些小字行草作品似又見趙氏面貌之基點:源於二王書風的滋乳。

通過這批作品的賞析, 當然更得益於近年來對他的瞭解, 我對上述提到的“ 兩個不解”,有了新的理解。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祥符禮備180x48cmx2

一 是 他 之 所 以把大量時間都用於書協工作和社會公益活動上, 是因為他的書法人文理想,始終把“大我”放在第一位,“小我”則從屬於“大我”。這一點,是難能可貴的。大凡古今文人、書家,有兩大類型,一類是懷有“濟滄海”“濟蒼生”的理想,一類是“採菊東籬下”或“歸隱林泉”,兩者都有許多成功的例子。雁君兄無疑選擇了前者,他要把他的書法事業和社會前進的步伐緊密結合起來。所以,他每年都要策劃實施那麼多書法活動,可以不誇張地說,他的腳步遍及全省各地。現在,他帶有省書協領導和省文聯領導“雙重身份”,以這樣的姿態投身於書法事業,確實也是職責使命所在,當然更是他的志向和理想所在。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一峰46x34cm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一峰46x34cm

這次的創作,是一次特色鮮明的主題性創作活動,立足於全省的名山大川、名勝古蹟的歷代名家詩篇,來謳歌時代,謳歌美麗浙江“勇立潮頭”“潮湧浙江”的時代精神。一句話:突出主題,重在內容。在這一前提之下,把創作發揮得淋漓盡致。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煙雨風雲364x41cmx2

二是對書法創作本身,其實他有著很高的藝術追求與很強的自我把控能力,他知道自己該怎樣做,他有著自己的步伐節奏。一個書法家如果只強調“主題”,而缺乏長袖善舞的表現能力,那麼最好的“主題”也得不到很好的發揮。而雁君則始終致力於對古法的探求與疏理、對風格的完善與超越,努力做到內容和形式、形式與風格的有機統一。這批作品就證明了這一點。當然,他不會滿足於現狀,誠如他自己說的“不想過早地程式化”,憑藉著他的秉性與稟賦,要說這就是趙雁君今後的“書法面貌”,還為時尚早。雁君兄有著很大的藝術“成長空間”,他是“績優股”,也是“潛力股”,成長性很強。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黝性黃琮90x28cmx2

我對雁君兄充滿期待,期待再過十年看他的新作,看他的新書風、新成就。我已經為十年後的雁君想好了一句話,這就是:畢竟“代表”,畢竟“雁跡”。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越王-180x61cm

最後我還想“篇末點題”,覺得“山水雁跡”這個書名取得非常好。“山水”與“雁跡” 皆語含雙關,“山水”既指這次雁君創作的內容大都是古人詠浙江名山大川、名勝古蹟的詩文辭賦,又指“山水精神”。“山水精神”是中國美學的重要範疇,蘊含著深邃的人文理想和哲學意蘊。“雁跡”,一方面指書法,中國從來都有雁字傳書之說,既象徵書信,也常用於比喻書法,當然又指趙雁君的書法創作。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鐘鳴僧臥86x24cmx2

為“山水雁跡”所觸動,我在寫作過程中得七絕五首,一併附錄,權作有詩為證吧—— 題閒藤居《山水雁跡書法集》

其一 : 閒藤居里不虛閒,狂筆縱橫氣若山。勝景詩書留雁跡,凌雲已過萬重關。其二 : 山水風和催暖律,枝頭春色已三分。拈毫我欲覓佳句,雁跡留痕說雁君。其三 : 雁行留跡水雲闊,海運扶搖萬里遙。大翼垂天成羽翰,隨風落筆亦瀟瀟。其四 : 飽含墨韻寫詩韻,筆底波瀾意味長。我欲隨君同一醉,龍蛇騰霧下錢塘。其五 : 門對錢江一雁秋,排雲羽客待何由。長空舒捲如宣紙,賴有書君信筆遊。

2019 年 3 月 25 日於旅次

斯舜威:書法家、評論家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8-46×34cm

氣象與格局

趙雁君書法的雙重意義

文/胡小罕

雁君道兄的書法,我覺得要看到它兩個層面的意義。第一個層面,即一名書法家在藝術領域的創造意義,他的傳承脈絡、創新理念、探索路徑和藝術風格。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12-44×16cm×2

二十來年前,雁君已經以其勃發的創作能力、鮮明的風格語言活躍於書壇,他幾乎囊括了全國各大重要書法專業獎項,他還參與了《中國書法全集》等一些重大學術編纂活動,很快成為全國書壇矚目的青年書家翹楚。在這樣一種勢頭之下,個人創作探索如何往前走,對他來講無疑是一個大的挑戰。按照常規思路,書家此時可能會選擇理性收縮策略,在業已開拓的風格領域中精耕細作、鞏固完善,日積月累地把風格提煉得更加精熟。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18-178×96cm

然而雁君兄並沒有走這樣的常規路數,而是依然奮力向外開掘、向前拓進。儘管這樣探索的風險更大,但更是他個性的寫照。關於他的藝術風格話題可以有很多,我略摭二例以說明他在創新上的大膽與精勤。比如,靈動與氣勢的兼而得之。在他今天的創作中我們可以更加明顯地感受到,峰迴路轉、百折千回的靈巧使轉,與長風浩蕩、恣肆汪洋的奔放筆勢,都有了各自的強化。在他的創作呈現中,兩者卻交織得更加茂密、渾然一體。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小憩 22x64cm

就像一場曲折縈迂的颱風在向前行進過程中,又裹挾著異常複雜的氣象要素,它給地面萬物帶來的影響,要比長驅直入、所向披靡的凌厲寒風,更加詭譎多變、出人意料。把它轉化成審美意象,就是雁君書法中的疾徐有致、節奏多變、不可端倪。又比如, 水墨效果與金石韻味的兼而得之。他以往的創作尤以筆墨效果見長,這幾乎成為他的標誌性手法。在最近一批創作中, 他有系統地吸取了北碑意韻,與他此前的創作拉開了很大的形式距離。除了明顯地借鑑北碑質樸的構形以營造奇肆古拙的結字效果之外,更加讓人回味無窮的是,他捨棄了刻意描摹刻石容易產生的嶙峋、燥澀、造作的習氣,通過張揚率性而沉雄的筆法,實現書法金石氣息由內而外的呈現,加之他水墨控制的擅長,臻造了線條形質上“屋漏痕”的理想境界和渾厚華滋的意象。這一點,還可以看出他從徐渭風神籠罩中進行突圍與的跡象。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太湖22x63cm​

靈動與氣勢、淋漓與雄渾,創作中兼而有之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雁君兄憑藉其紮實的法度功底和氣勢奪人的創新勇氣,不斷提升書法藝術跌宕迴旋、元氣淋漓的生命活力。這也是他這些年來不安守望、不吃老本,勇於擴張的底氣之所在。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越溪 22x63cmx2

第二個層面,即雁君道兄作為一位書法工作者、作為文化藝術建設領域的一位骨幹精英,我們還應該看到他對待書法事業的態度,以及他在改善書法生態、促進社會書法進步方面的建樹。一名書法家的藝術成就,與一名有成就的書法藝術家,是可以析而言之的。後者更多指向以他的書法造詣、藝術影響力和社會活動能力,為社會書法事業所起的推進作用。藝術家與藝術工作者,這兩重身份重疊在一個人身上,既可以相得益彰,也容易相互消磨。雁君兄無疑是前者的楷模。他之所以能成為楷模,能避免兩相消磨,全賴於他超凡的傾注與付出。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佛地22x63cm

對於他早年的情況我瞭解不多,最近十多年以來,他以書法家的專業立場, 又以浙江省博物館、浙江省書協,今天又以浙江省文聯的事業立場,主事了大量的書法活動,他能夠把他的業務專長,與單位的事業要求、社會成效,最大程度地統一起來,從而保持與提升了浙江的書法實力,引領了全國的書法風氣,這些都是有目共睹的。成就一位藝術家不難,通過一位藝術家的智慧、才華,成就一種風氣,推進一個階段、一個區域的藝術進步,那就難能可貴了。近現代以來, 浙江藝術史上有一批前輩大師,如蔡元培、經亨頤、沈尹默、潘天壽、沙孟海等等,他們既是藝術家,同時又是藝術傳播者、實施者、促進者。當今社會藝術發展,更加需要有這樣的擔當者。雁君兄無疑是受到過吾浙這些前輩感召的,他既有強烈的主見,又有忘我的境界,忠實地踐履著一位書法家應有的社會責任與時代擔當。

山水雁跡——趙雁君書法藝術品藻

天目吟22cmx63cm

此次參與出版《山水雁跡》書法作品集的過程,讓我更加真切地體悟到雁君道兄書法這兩重價值的可貴。我們真誠期待他藝術探索的氣象更加博大,推動事業的格局更加開闊。

2019 年 5 月 28 日於藝文類聚金石書畫館

胡小罕書法篆刻家、出版人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