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書協楷書委員、培訓中心教授李明積數十年之功,窮究經典技法

書法 藝術 蘭亭 趙孟頫 陳天哲 陳天哲 2017-09-27

名 家 風 採

中書協楷書委員、培訓中心教授李明積數十年之功,窮究經典技法

李 明

李明,中國國家畫院研究員,中國書法家協會楷書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書協培訓中心教授、導師工作室導師。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特聘教授、北京林業大學MBA國學藝術中心藝委會副祕書長。全國第十屆文代會代表,中央數字電視臺書畫頻道《名家臨碑帖》節目主講老師,曾主講趙孟頫行書《洛神賦》32講。2007年結業於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書法院碩士研究生班,中國國家畫院沈鵬書法課題班、精英班成員,國書會副會長,沈門七子之一。

作品曾獲全國第十一屆書法篆刻展優秀獎(最高獎);第五屆書法蘭亭獎佳作獎二等獎;首屆中國書法院獎;全國第二屆青年書法篆刻展二等獎:紀念老子誕辰2578週年全國書法展一等獎等。

名 家 集 評

李明其書,源清脈正,盡得二王法帖之精髓,諸體兼備,廣採眾長,自成一家,已然成為青年書家之榜樣。苦心修煉,持之以恆,必獲正果。李明先後獲得中國書法最高獎蘭亭獎以及眾多獎項,專輯疊出,文論發表亦豐,可謂水到渠成。李明主張道藝契合,既重形美又重內美,心性通明。契則通,悟則得,藝既精,理自明。故為藝精理明耳!

曾來德《藝精理明》

三十餘年間,在書壇的潮汐摩擦中產生了一批年輕的書家群,這是一件極為可喜的事。李明當屬這批書家群中的一員。這個群體,機遇、幸運,共渡彼岸的舟楫,似乎沒有太大的差異。但我所瞭解的李明,可能在時間的軌道上滑行更久,駐足野外泥土陷入更深,於古典的堅守更苦。有鑑於此,一經步入主流,便可能更有獨立思考的餘地,選擇的空間或會更廣闊。其生存方式,也可能會引起別樣關注。

楊士林《地域與書藝閒話》

近年來李明做的一項基本工作,便是“以古為徒”—以前代大師的法帖為範本,一個細節一個細節地領悟,一筆一畫地學習,以近乎苛刻的技法訓練增強自己的筆墨基本功。其枯燥與艱澀,是我們可以想象的。當今中國,許多人稱之為“迴歸傳統”的時代,而我更願將其呼為“複習傳統”的時代。因為要回歸,便要諸多的底子和依託,這當然是指精神上。

然而經歷了多數的文化的、社會的與政治的革命,我們的精神已了無依託,於是,我們第一步要做的工作,便是“複習”。就像書法界,自進入21世紀,大家不約而同地來“複習”起以魏晉書風為代表的經典書法傳統。無疑,李明是“複習”經典書法傳統的受益者。

馬嘯《李明的精微和廣大》

李明如何能有這樣的成績?我想首先得益於他學書的理念。我和李明曾有過多次深入的交流,在很多學書的理念上,我們幾乎一拍即合。比如在對待字內功與字外功的態度上,李明堅定地堅持了以字內功為主,以字外功為輔,字內功同樣是一生的課程的路線。他相信“藝術首先是精到的技術”,積數十年之功,窮究經典技法。還比如在對待什麼是經典上,他深諳取法乎上的內含,義無反顧地拋棄了苦學多年的明清宋元,一心撲在魏晉經典上苦學深挖。

王厚祥《李明理應有名》

李明作為一名青年書家,目前已經在展覽文化的洗禮下取得了令人稱羨的藝術成績,展覽上的摘金奪銀並沒有讓他忘乎所以,而是使其更加冷靜清醒,理智地看待所取得的一切榮譽。他鐘情翰墨,陶然其間,朝斯夕斯,筆耕不輟,用一管毛錐自信而灑脫地書寫著自己的人生理想,我雖不能說,他已經獲得了極大的書法藝術的真諦,甚至可以說,他還需要不斷調整,需要進一步加強各方面的修煉。但我堅信,以他這種內外兼修的學書方式和謙虛低調的為人品格,將來一定會獲得更大的真實意義上的成功。

傅德鋒《陶然其間,獨抒性靈》

佳 作 欣 賞

李 明

李明,中國國家畫院研究員,中國書法家協會楷書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書協培訓中心教授、導師工作室導師。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特聘教授、北京林業大學MBA國學藝術中心藝委會副祕書長。全國第十屆文代會代表,中央數字電視臺書畫頻道《名家臨碑帖》節目主講老師,曾主講趙孟頫行書《洛神賦》32講。2007年結業於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書法院碩士研究生班,中國國家畫院沈鵬書法課題班、精英班成員,國書會副會長,沈門七子之一。

作品曾獲全國第十一屆書法篆刻展優秀獎(最高獎);第五屆書法蘭亭獎佳作獎二等獎;首屆中國書法院獎;全國第二屆青年書法篆刻展二等獎:紀念老子誕辰2578週年全國書法展一等獎等。

名 家 集 評

李明其書,源清脈正,盡得二王法帖之精髓,諸體兼備,廣採眾長,自成一家,已然成為青年書家之榜樣。苦心修煉,持之以恆,必獲正果。李明先後獲得中國書法最高獎蘭亭獎以及眾多獎項,專輯疊出,文論發表亦豐,可謂水到渠成。李明主張道藝契合,既重形美又重內美,心性通明。契則通,悟則得,藝既精,理自明。故為藝精理明耳!

曾來德《藝精理明》

三十餘年間,在書壇的潮汐摩擦中產生了一批年輕的書家群,這是一件極為可喜的事。李明當屬這批書家群中的一員。這個群體,機遇、幸運,共渡彼岸的舟楫,似乎沒有太大的差異。但我所瞭解的李明,可能在時間的軌道上滑行更久,駐足野外泥土陷入更深,於古典的堅守更苦。有鑑於此,一經步入主流,便可能更有獨立思考的餘地,選擇的空間或會更廣闊。其生存方式,也可能會引起別樣關注。

楊士林《地域與書藝閒話》

近年來李明做的一項基本工作,便是“以古為徒”—以前代大師的法帖為範本,一個細節一個細節地領悟,一筆一畫地學習,以近乎苛刻的技法訓練增強自己的筆墨基本功。其枯燥與艱澀,是我們可以想象的。當今中國,許多人稱之為“迴歸傳統”的時代,而我更願將其呼為“複習傳統”的時代。因為要回歸,便要諸多的底子和依託,這當然是指精神上。

然而經歷了多數的文化的、社會的與政治的革命,我們的精神已了無依託,於是,我們第一步要做的工作,便是“複習”。就像書法界,自進入21世紀,大家不約而同地來“複習”起以魏晉書風為代表的經典書法傳統。無疑,李明是“複習”經典書法傳統的受益者。

馬嘯《李明的精微和廣大》

李明如何能有這樣的成績?我想首先得益於他學書的理念。我和李明曾有過多次深入的交流,在很多學書的理念上,我們幾乎一拍即合。比如在對待字內功與字外功的態度上,李明堅定地堅持了以字內功為主,以字外功為輔,字內功同樣是一生的課程的路線。他相信“藝術首先是精到的技術”,積數十年之功,窮究經典技法。還比如在對待什麼是經典上,他深諳取法乎上的內含,義無反顧地拋棄了苦學多年的明清宋元,一心撲在魏晉經典上苦學深挖。

王厚祥《李明理應有名》

李明作為一名青年書家,目前已經在展覽文化的洗禮下取得了令人稱羨的藝術成績,展覽上的摘金奪銀並沒有讓他忘乎所以,而是使其更加冷靜清醒,理智地看待所取得的一切榮譽。他鐘情翰墨,陶然其間,朝斯夕斯,筆耕不輟,用一管毛錐自信而灑脫地書寫著自己的人生理想,我雖不能說,他已經獲得了極大的書法藝術的真諦,甚至可以說,他還需要不斷調整,需要進一步加強各方面的修煉。但我堅信,以他這種內外兼修的學書方式和謙虛低調的為人品格,將來一定會獲得更大的真實意義上的成功。

傅德鋒《陶然其間,獨抒性靈》

佳 作 欣 賞

中書協楷書委員、培訓中心教授李明積數十年之功,窮究經典技法

中書協楷書委員、培訓中心教授李明積數十年之功,窮究經典技法

中書協楷書委員、培訓中心教授李明積數十年之功,窮究經典技法

中書協楷書委員、培訓中心教授李明積數十年之功,窮究經典技法

中書協楷書委員、培訓中心教授李明積數十年之功,窮究經典技法

中書協楷書委員、培訓中心教授李明積數十年之功,窮究經典技法

中書協楷書委員、培訓中心教授李明積數十年之功,窮究經典技法

中書協楷書委員、培訓中心教授李明積數十年之功,窮究經典技法

中書協楷書委員、培訓中心教授李明積數十年之功,窮究經典技法

中書協楷書委員、培訓中心教授李明積數十年之功,窮究經典技法

中書協楷書委員、培訓中心教授李明積數十年之功,窮究經典技法

中書協楷書委員、培訓中心教授李明積數十年之功,窮究經典技法

中書協楷書委員、培訓中心教授李明積數十年之功,窮究經典技法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