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旭楷書《嚴仁墓誌》運筆雄健倜儻不羈

書法 張旭 藝術 張彥遠 莫客 2017-06-25

楷書《嚴仁墓誌》,唐張旭書。嚴仁墓誌於1992年元月發現於河南省洛陽市邙山腳下偃師縣磷肥廠擴建改造工地發掘的一處唐墓。志文楷書,共21行,滿行21字,共計430字。此碑與《郎官石柱記》書寫時間僅相隔一年,雖不如《郎官石柱記》渾厚,但字形方整,氣息相通,也應系張旭所書。唐人張彥遠著的《歷代名畫記》述說:“只如張顛以善草得名,楷隸未必為人所寶,餘曾見小楷《樂毅》,虞、褚之流。”可見,唐時人們對於張旭的書法是隻注重他的草書。

張旭楷書《嚴仁墓誌》運筆雄健倜儻不羈

《嚴仁墓誌》全篇文字的精氣神是一致的,通篇渾然一體,整體看上去有著一種痛快淋漓的行筆氣勢。《嚴仁墓誌》石上雖然刻有界格,但格子中寫的字大小有著差異,書丹只是基本上守著界格,運筆雄健,可以看出書寫時每一點劃的行筆感覺。字的點劃,有的飽滿,有的卻瘦硬,並不一律,字形結構的變化出入明顯,甚至有的字形出現了不穩定感。《嚴仁墓誌》的書法運筆爽利,點劃之間有一種倜儻不羈的意態,這極符合張旭其人的性格。墓誌上寫的字,有一種下筆既成,不屑多加布擺的態勢,所以只見全篇書法的字跡神完氣足,其間並無臨仿者那種膽怯的扭捏之態。《嚴仁墓誌》的志石上原題“唐故絳州龍門縣尉嚴府君墓誌銘並序”,石上有方形界格。志銘後部署“前鄧川內鄉縣令吳郡張萬頃撰吳郡張旭書”。

張旭楷書《嚴仁墓誌》運筆雄健倜儻不羈

歷史上著名的大書家寫出的所有的字,未必全都會令人滿意,誰也不能保證唐人張旭寫的字就不會有敗筆或錯別字。《嚴仁墓誌》完全可能因為書丹者張旭懶得多次移動身位,而墓誌石又是不容易搬動的重物,就那麼一路寫下來又寫過去,很快寫完全篇銘文,所以便出現志石上特殊部位的字形結構失衡的問題。《嚴仁墓誌》的書法,有兩個明顯之處,即存在著錯別字和簡化字。這兩點在傳世的書法作品《郎官石記序》中也是都有的,如果特別從寫錯別字這點來著眼的話,也許可以為辨識張旭的楷書,從另一個側面提供了信息。從張旭寫字的率意性上去考慮,在字的點劃上多寫或少寫一筆卻成了張旭楷書的一種另類風格了。因為《嚴仁墓誌》上有的字書寫的並不完美,所以有文章指出:“《嚴仁墓誌》從總體上看,具有典型的唐人書風,具體的分析,有很多字也確實書刻精當,與《郎官石柱記》的風貌不遠。”

洛陽曾是張旭生平中幾度前往活動的地方,洛陽地區也是唐時官吏、文人們活動的重點所在。張旭應“吳郡張萬頃”約請來為“餘杭郡人”嚴仁的墓誌書丹,一是出於與志文撰稿人的熟稔,二是出於撰稿人、書丹人與墓主屬吳越大同鄉的關係。由於人情與郡望的關係,張旭為《嚴仁墓誌》書丹,完全是人之常情而又順理成章的事。墓誌作為陪葬品,在唐代是大行其道的,墓誌文字的撰稿和書丹者,一般都是與墓主生前有過關係,或者是墓主家屬所矚意的人。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