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書法家張秀18歲時為黃鶴樓等名勝古蹟書寫碑文,天資聰穎!

書法 藝術 黃鶴樓 編鐘 遲未未 2017-06-09

上世紀60年代,張秀出生於湖北武漢,秀麗的東湖之濱。

她幼承家學,其父是中學歷史教師,喜歡畫畫,正所謂書畫同源,業餘時間便跟隨父親寫字畫畫,逐漸浸染著藝術的薰陶。慢慢的走上了藝術的道路。五六歲時,隨父親上街,在他勾勒出的字框裡,塗抹著紅顏料。開始,覺得好玩,久而久之,就著了迷。



女書法家張秀18歲時為黃鶴樓等名勝古蹟書寫碑文,天資聰穎!也許從父親那裡得了“安靜”的遺傳,歲不滿十的張秀寫起字來,可以坐一整天不出門。“冬天寫字,腳在地爐裡取暖,棉鞋被燒了個洞都不知道;夏天為了防蚊子叮咬,就在腳上套個塑料袋……”

自18歲起,她即為武當山古建築磨針井題字,為湖北秭歸屈原紀念館題寫山門匾額和為屈原衣冠冢題寫對聯,併為東湖等名勝古蹟書寫碑文;1989年,中華書局出版《曾侯乙墓編鐘銘文》皆由其從出土編鐘上精心臨寫下來;出版的作品有國家教材“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小學課本”——《寫字》等毛鋼筆書法教材和字帖60餘種。張秀已被載入《當代中國書畫家辭典》。

女書法家張秀18歲時為黃鶴樓等名勝古蹟書寫碑文,天資聰穎!1980年,張秀以一筆娟秀楷書被特招進湖北省博物館,從事展覽陳列和書畫研究工作。因此,有機會與大書法家陳上岷先生共事。“陳先生現在90歲了,可是全國數得上的寫小楷的大家,從來低調不張揚。所謂求其上者得其中,看陳先生寫楷書,真是受益多多。我很幸運,學書法沒走彎路。”

學者張中行先生無意中見到張秀“閨秀小楷”,欣慰不已,託人求字,在其《負喧三話》中也不忘作文感慨:過去值得珍重的種種,並沒有都逝者如斯。

女書法家張秀18歲時為黃鶴樓等名勝古蹟書寫碑文,天資聰穎!現代社會,對於一個拿毛筆寫小楷的女性來說,往往易讓人想到傳統、沉靜和柔婉。然而在工作和藝術上,張秀卻不乏活力與才情,工作中她多次參與博物館、文物局的一些圖書編輯工作。在書店,我們也不時會看到張秀編寫的最新鋼筆字帖。張秀拿出了一本藝術成果文件夾,記者看到她整理的字帖與專著目錄,足足有60餘種,她不僅寫字帖,還做一些理論研究,《書法報》、《中國書法》曾刊登了她一系列關於楊守敬書法地位探討的論文。

現實生活中,張秀也不乏活潑與時尚,她的身上時時洋溢著青春的活力。在武漢的一些公共場合,我們偶爾也可以見到張秀的身影,她往往穿著精緻的中式服裝,熱熱鬧鬧地與身邊人談笑,雖至中年,卻風采不減。就在採訪前,記者也曾和張秀有過一次酒會,賓主坐定,而對滿滿一杯白酒,她絲毫沒有怯意,舉杯往來之間談笑風生,其爽快與活力,讓人不禁追思青年風采。

女書法家張秀18歲時為黃鶴樓等名勝古蹟書寫碑文,天資聰穎!

業餘,張秀最大的愛好是旅遊,而其中最值得她回味的是雲南那一次特別旅行。1997年冬,張秀一家三口隨團至昆明,巨大的氣候反差讓張秀興奮不已,她提議不隨團行走,從昆明至香格里拉整整走了半月,每到一處景點,騎著自行車細賞風土人情。講到此處,張秀一個勁地鼓動記者: “你們年輕人結婚旅遊,我建議就去雲南,而且冬天去,回武漢這邊下著雪,你穿著短袖回來都不覺得冷,那熱意彷彿幾天都消不去!”

女書法家張秀18歲時為黃鶴樓等名勝古蹟書寫碑文,天資聰穎!藝術需要一份這樣的浪漫,而浪漫是需要一份環境培養的。張秀的愛人張建偉先生系大學德語教授,對書法和豆芽菜文字有著同樣的興趣,女兒張白渺今年高二,不僅作文寫得好,一手小楷字也絲毫不遜於當年的張秀。談到書法教育,張秀從女兒書房拿出了一堆手工製作的卡片,雖不精緻卻也情趣盎然。記者見到一張白渺為爸爸生日製做的卡片,正面是立體剪紙的爸爸頭像,誇張而形象,背面卻是女兒工整、娟秀的楷書建議和賀詞。

看著這些充滿生活與藝術情趣的卡片,記者似有所悟,張秀的藝術已是一種生活,而生活中的女人最美麗,這樣的女人誰不願意親近?

這幅硬筆字帖應該是早年的女書法家張秀18歲時為黃鶴樓等名勝古蹟書寫碑文,天資聰穎!

我們再來看看她的毛筆書法

《臥虎藏龍》女書法家張秀18歲時為黃鶴樓等名勝古蹟書寫碑文,天資聰穎!

《赤壁賦》女書法家張秀18歲時為黃鶴樓等名勝古蹟書寫碑文,天資聰穎!

《縱橫灑脫》女書法家張秀18歲時為黃鶴樓等名勝古蹟書寫碑文,天資聰穎!

《硬筆行楷》女書法家張秀18歲時為黃鶴樓等名勝古蹟書寫碑文,天資聰穎!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