渾厚古拙,格高韻勝——讀高建群先生書法

書法 高建群 藝術 文學 東方今典 2017-06-07

文/孟雲飛

在大學時,因為學文學的緣故,我常讀高建群先生的小說,他的作品對我影響很大。後來因為專業的改變,所以陌生了作為著名作家的高建群,但是卻熟悉了作為著名書家的高建群。

渾厚古拙,格高韻勝——讀高建群先生書法

他的書法作品整體氣勢雄強,用筆老辣、渾厚,結體以魏碑為基調,融篆隸於一爐,而又不失行草的靈動。高先生的書法作品給人的視覺衝擊力極強,讀之令人震撼。

對於一個成熟的書家來說,其書法風格的形成是有多種原因的,既有主觀的、也有客觀的因素。書法風格的形成是主、客觀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但是,客觀因素也是通過主觀因素起作用的。高建群先生書法風格的形成在主觀方面與其性格、氣質和能力有著十分重要的關係。這裡我僅從能力方面對高先生的書法風格做一些簡單的闡釋。

所謂“先天的能力”對於書法家來說也就是 “天資”,又稱“天分”、“天性”、“天然”、“筆性”、“稟賦”等等,主要指書法家在審美創造方面優越的先天自然稟賦。它主要體現在書法家心靈方面敏銳的觀察力、豐富的想象力、天才的創造方面,這是一種偏於內在的、先天的才能。而這些對於高建群先生來說都是具備的。因此他之所以在書法上能達到這樣高的藝術境界,除了靠良好的筆墨功夫外,還憑藉內在的天賦才能。

對書法家來說,或以天資居勝,或以功夫見長,這是書家才能的不同特點,但是如果單憑“天資”,或者只靠後天“功夫”,或者一方面過於弱的話,他便不能取得更高的藝術成就,只有把二者結合起來,兩者兼備,使功力化為天性,又寓天性於功力之中,才能真正體現藝術創作的自由精神。高建群先生“天資既高,積學深至”,又十分勤奮,二十餘年來長期臨池不輟。取法乎上,臨帖從魏碑入手,先習以方筆為主的《張猛龍》,繼而又習以圓筆為主的《張黑女》;後來又酷愛明清浪漫派的書家徐渭、鄭燮等人;如今又鍾情於秦漢的簡帛書。所以他在書法上能“心手相應,變態無窮”,以致卓然成家。

對於一個書法家來說,後天的能力體現在形式表現技巧、人格修養和知識修養等幾個方面。

渾厚古拙,格高韻勝——讀高建群先生書法

表現技巧是書法風格的表現手法,而書法風格往往又是通過不同的形式來表現的。從筆法上來說,高建群先生的書法以中鋒運筆為主、中側並用;以圓筆為主、方圓兼備。以老辣、遲澀之筆表現出一種沉著凝練的風度。就墨法而言,高先生的書法乾枯燥潤都處理的恰到好處,不僅具有神腴之態,亦不乏氣清質實之度。以章法結構而言,高先生以魏、隸為基調,兼以大篆的高古和行草的靈動。實踐證明,一個書家其功力越深、技巧越高,表現的風格越成熟,筆調愈靈,手法愈多,習氣的流露就愈稀少。書法的風格通過技法表現出來,但書法具有審美價值的風格,卻不僅是形式的設計。重要的是運用技法的精神修養、氣骨、格調等。阿布羅夫在《藝術的審美特徵》中說道:“藝術家就是必須有所謂高度的技藝,這種技藝可以作為高度本領的標準,即技藝的標準。”“藝術家必須真正具有技藝即高度的工藝熟練程度。但是由此可以得出結論說,任何一個藝術家應當是匠師,而絕不是所有的匠師都是藝術家。”對於書法來說,倘若要做書法家,先得做一個出色的“寫字匠”,得有良好的形式表現技巧,只有在此基礎上才能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筆墨等形式技巧的獲得,大概有師承、立意、審美趣尚等方面的因素,而這些於高建群先生來說都具有常人所不具備的優勢。

藝術風格取決於創作個性,正因為風格是創作個性在藝術作品中的表達和體現,所以說風格與人格之間是一種血緣的、密不可分的關係。對藝術家來說,要使自己的作品有好的風格,就必須陶冶性情,鍛鍊人格,所以成功的藝術家們都很注意偉大人格的培養。此誠如羅丹說:“在做藝術家之前,先要做一個人!”高建群先生的高尚人格也對他書法風格的形成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渾厚古拙,格高韻勝——讀高建群先生書法

書法本於寫字,寫字者必須識字讀書。書法是漢字書寫的藝術,不但講求將字寫得合乎規範,而且要帶有藝術色彩,若要成家的話,還要有自己的風格。書法藝術的這些特點決定了書法家必須有較高的知識修養。對於高建群先生來說,他在形成自己個人風格的過程中,由於性格而產生的定向選擇就會使他在組織自己的知識結構時具有個人的獨特性。他的知識結構包括對社會生活、客觀事物的感悟;對書法本體、書法歷史的研讀;對文學、宗教、美學、心理學等的瞭解;對繪畫的涉獵等等。而他是用自己的獨特的知識結構來形成自己獨特的個人風格的。所有這些學養融合起來對高建群先生的書法風格的形成有巨大的作用。

書法是被附著於文字書寫這一行為之上的,這就使得書法先天地就與學問、修養、文化、品味格調等產生了密切的關係:在其中擔任牽連作用的,是文學——從文字書寫到文學作品創作;再由文學到學問、修養,是一個在文化立場上看最為親近、順暢的溝通渠道。在高建群先生這裡以文字為起點和基礎的文學與以文字為載體和行為對象的書法獲得了珠聯璧合式的綴合。由於高先生良好的學問修養,這就大大增強了其書法藝術的想象力、表現力和創造力,因此他的作品也才會由於自己深厚的學養而具有令人欽羨的獨特風格。

渾厚古拙,格高韻勝——讀高建群先生書法

高建群,男,漢族,1954年1月出生,祖籍西安市臨潼區。新時期重要的西部小說家,國家一級作家、陝西省文聯副主席、陝西省作家協會副主席享受政府特殊津貼有突出貢獻專家,國務院跨世紀三五人才。高建群被譽為浪漫派文學“最後的騎士”。 代表作有中篇小說等19部,長篇小說《最後一個匈奴》、《六六鎮》、《古道天機》、《愁容騎士》、《白房》5部,散文集《新千字散文》、《東方金薔薇》、《匈奴和匈奴以外》、《我在北方收割思想》、《穿越絕地》、《驚鴻一瞥》、《西地平線》、《胡馬北風大漠傳》等8部。其中,長篇小說《最後一個匈奴》產生重要影響,被稱為陝北史詩、新時期長篇小說創作的重要收穫,該書並在臺灣地區以繁體字豎排版分別重版。另外長篇小說《愁容騎士》在臺灣再版。作者新近出版的《胡馬北風大漠傳》,亦被認為是一部重要著作。批評家認為,高建群的創作,具有古典精神和史詩風格,是中國文壇罕見的一位具有崇高感和理想主義色彩的寫作者。他的《最後一個匈奴》與陳忠實的《白鹿原》、賈平凹《廢都》等陝西作家的作品引發了“陝軍東征”現象,震動了中國文壇。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