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中國書法的大軍非常多,但是80%都是傳統經典的繼承者

書法 王羲之 王鐸 藝術 王獻之 書法微評 2018-12-10

中國書法的傳統經典派,特點是對古代的經典碑帖集繼承弘揚,講求筆法、筆意、筆勢。

其實中國書法的大軍非常多,但是80%都是傳統經典的繼承者

名震天下的《蘭亭序》摹本神龍本,表達出來的內容和形式的完美結合,確實非常精道——用筆神駿,鐵畫銀鉤,八面出風,性情張揚,而筆法則是內斂的。最初寫得還比較端莊:“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當寫到中間部分:“群賢畢至,少長鹹集。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心情豁然開朗。但是寫到最後:“古人云: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每覽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嘗不臨文嗟悼,不能喻之於懷。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後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悲夫!故列敘時人,錄其所述,雖世殊事異……”,真可謂前欣後悲,悲欣交集。

其實中國書法的大軍非常多,但是80%都是傳統經典的繼承者

就書法而言也呈現出前鬆——心情寬博,前楷規範;而後緊——行距加緊,墨塗加多,筆勢轉快,更近乎一種心書,把王羲之那難以慰藉人生喪亂之痛表達出來,將魏晉人“生年不滿百、常懷千歲憂”的痛苦表達出來。

其實中國書法的大軍非常多,但是80%都是傳統經典的繼承者

王羲之寫《蘭亭序》是公元353年,才50歲,已然思慮到天命、死亡的問題,表現出王羲之精神世界的高邁對書法世界高邁的不可分性。王羲之在唐代還存在幾千張作品,起碼根據我收集的資料看有兩千多幅作品,但到現在一幅不存。因為時間已經離今天一千六百多年,紙壽千年也早就過了。王羲之《初月》帖唐摹本,此帖書寫神駿,筆法豐富。王羲之《喪亂帖》裡還殘存了部分章草筆法,但是像後面的“奈何奈何”,已經寫得非常爽勁流動。王羲之《寒切帖》,撲朔迷離,氣象朴茂。

其實中國書法的大軍非常多,但是80%都是傳統經典的繼承者

唐代孫過庭的《書譜》在中國書法史上地位很重要,今天很多人喜歡學明清的作品,明清的作品也有大家,如明末清初的王鐸,還有傅山,但是也有很多有點像今天的一些邊緣書法家,他們名氣大過他們的書法,不少人的書法存在問題不少,不宜多練。

其實中國書法的大軍非常多,但是80%都是傳統經典的繼承者

在我看來,王羲之以來的中國經典草書的正脈必得關注“三王一孫”——王羲之、王獻之、王鐸、孫過庭。當然,張旭、懷素、米芾、傅山也值得關注。就我個人偏好而言,我認為王羲之是天才般的,而王獻之同樣是天才,但是與他的父親相比整體上弱些,沒有那種天縱之神。如果說王羲之字字獨立而有神駿,那麼王獻之把幾個字串起來書寫的“一筆書”成為他的亮點。

其實中國書法的大軍非常多,但是80%都是傳統經典的繼承者

有一種不正確說法——尊碑貶帖。碑當然可以練,但是不能神話碑。可給大家描述歷史的演進:距今天兩千多年的漢代,某書家寫了一方碑,請幾個匠人將帖放大,在放大過程中結構走形是必然的。一群石匠刻完碑後,比照原稿必然有所走形。再經過兩千年風吹日晒,變得斑斑駁駁。今人用拓片拓下來,讓人用毛筆按照這斑斑駁駁的字去描,你說你描的還是當年書寫的《碑》嗎?非也。

其實中國書法的大軍非常多,但是80%都是傳統經典的繼承者

而王羲之、孫過庭、張旭、懷素的法書真跡歷千年而紋絲不改,猶如剛剛書寫完畢,為什麼人們舍真帖而摹碑?為什麼要排斥帖而進入已經變形、天作之合的碑呢?如果說古代見到真跡很難,重視碑刻尚情有可原,而今天書店裡歷代書法名篇原跡複製印刷品全有,非常容易獲得,而仍然重碑,則由其他觀念上之原因——主要原因在於清末康有為之所為,他把揚碑抑帖,隨意以開新守舊同書法加以比附——以守舊黨開新黨之爭來比附當時帖學碑學之爭,武斷地將所謂開新者視為碑學,而將守舊者看成帖學,進而從乾嘉時的金石學的路徑走入民間書法,在北碑之後,從墓誌書法、西北簡牘(包括樓蘭殘紙)中汲取營養,這本來無可厚非。

其實中國書法的大軍非常多,但是80%都是傳統經典的繼承者

但是過分人為地將中國書法正脈——帖學加以斷然否定,即使象趙之謙這樣以帖寫碑的人都逃脫不了抨擊,其偏激的學術眼光造成了對帖學的不公正和對碑學的過分吹捧,實在是問題很多。從此,中國20世紀碑帖恩怨糾葛不清。

其實中國書法的大軍非常多,但是80%都是傳統經典的繼承者

但是二十世紀,沈尹默先生、于右任先生,兩位都是深諳碑文的帖學大家,他們堅持以帖為主,以碑為輔。故而二十世紀上半葉,不管康有為的碑風吹得多麼厲害,連徐悲鴻寫字也是以碑為主,但是大部分書法家還是以帖為主。但沈尹默、于右任兩位老人先後去世,中國再也沒有與碑學抗衡的帖學大家,只有啟功先生等仍堅持帖學本源。當年用碑學罵沈尹默帖學“其俗在骨”的是陳獨秀,其實書法與沈尹默差距甚大,我把陳獨秀的字與沈尹默的字做比較,發現陳獨秀的字倒可謂“其俗在骨”。

其實中國書法的大軍非常多,但是80%都是傳統經典的繼承者

歷史經常開玩笑,王羲之死後的二三百年,在唐太宗以前,書法家們都標舉王獻之,忽略王羲之的成就。從唐太宗為王羲之寫傳並翻案以後,才從根本上奠定了王羲之書聖的地位。而王鐸因為做了二臣,人格有虧,國人不太喜歡,所以相當一段時間是重視與王鐸差不多同時代的傅山。

其實中國書法的大軍非常多,但是80%都是傳統經典的繼承者

但是自從前些年河南書風標舉王鐸以後,王鐸的書法才慢慢重新受到書法界的重視。王鐸草書寫得確實非常高妙,值得重新評價。孫過庭不僅是書法理論家,更是草書大家。他寫《書譜》不僅內容精警,而且書法頗精,八面出鋒、陰陽向背、不可端倪,實為草書規範。張旭、懷素也有其特點,張旭筆法取橫式,懷素筆法取圓式,常一筆數字,隔行之間氣勢不斷;筆勢連綿迴繞,酣暢淋漓;運筆如驟雨旋風,飛動圓轉;筆致出神入化,而法度具備。他們在草書中追求“孤蓬自振,驚沙坐飛”的險絕美,充分顯示出唐代書法的鮮明特色。唯獨米芾《論書帖》評價很低:“草書若不入晉入格,輒徒成下品。張顛俗子變亂古法,驚諸凡夫,自有識者。懷素少平淡,稍到天成,而時代壓之,不能高古。高閒而下,但可懸之酒肆。”

其實中國書法的大軍非常多,但是80%都是傳統經典的繼承者

顏真卿《祭侄稿》,字字挺拔,筆筆奔放,圓勁激越,詭異飛動,鋒芒咄咄逼人,渴筆和縈帶歷歷在目。書作意境渾穆,情溢辭切。全篇以悲思忠膽為骨而以真率意情勝,表現出書家的鮮明個性、精神品格和藝術魅力,被稱之為“天下第二行書”。

其實中國書法的大軍非常多,但是80%都是傳統經典的繼承者

蘇東坡《寒食帖》讓我震驚:“空庖煮寒菜,破灶燒溼葦。那知是寒食,但見烏銜紙。君門深九重,墳墓在萬里。也擬哭途窮,死灰吹不起”。蘇東坡被流放到黃州,心情苦悶,揭不開鍋。破灶燒溼蘆葦,根本點不著,那知是寒食節不能開鍋。“但見烏銜紙”,那些烏鴉銜著紙到處飛,可以想象場景和心境非常悽慘。但是,你讀這幾行書法看蘇東坡寫得多麼神駿,尤其是“但見烏銜紙”,寫得從容鎮定,灑脫高邁。可見蘇東坡處變不驚,泰山崩於前,而面不改色,能在人生艱難面前保持超越性和優雅的風度。不像今天有的書家平時一味“為賦新詩強說愁”,而面對一點點挫折就拿書法撒氣,狂怪鬥狠,黑雲壓城,還美其名有個性!

其實中國書法的大軍非常多,但是80%都是傳統經典的繼承者

中國書法大軍非常多,但是80%都是傳統經典的繼承者。大體上說,傳統派重視筆畫和字之間的勾連去表現出書法飛動的氣勢,展現線條空間的變化。這種空間變化不僅僅是毛筆和宣紙之間的位置變化,而且還是作為精神主體對宣紙操控產生的墨色空間變化,是精神之舞的時間性跡化。因此,毛筆和宣紙之間的每一次遇合都是書法主體在與生命大地相摩蕩,提筆而立,面對素箋猶如站在茫茫大地,胸中有萬千意緒,噴薄欲出,只在筆墨須臾之間,便呈現點畫形質於紙上。

其實中國書法的大軍非常多,但是80%都是傳統經典的繼承者

這裡與其說是精細的布算認為,還不如說是書法自身的時間性綻出,是一個主體精神的跡化過程。走向經典書法的關鍵美學原則是:書法不能“俗”。“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使人瘦,無竹使人俗”。一旦書法沾上俗,這個人的字就無可救藥。傳統書法崇尚的精神高地是“雅”。

其實中國書法的大軍非常多,但是80%都是傳統經典的繼承者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