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印度神作《摔跤吧,爸爸》的背後,是無數家庭關心的教育問題

摔跤 美國 阿米爾·罕 創業 太傻留學 2017-05-15

這部印度神作《摔跤吧,爸爸》的背後,是無數家庭關心的教育問題

小傻說

■ ■■

近日,一部來自印度的電影《摔跤吧,爸爸》以炸裂的口碑刷爆了朋友圈。

這部印度神作《摔跤吧,爸爸》的背後,是無數家庭關心的教育問題

而在豆瓣上更是取得了逆天的9.2分

這部印度神作《摔跤吧,爸爸》的背後,是無數家庭關心的教育問題

在很多觀眾的印象裡,印度的電影總是一言不合就歌舞

譬如這樣的▼

這部印度神作《摔跤吧,爸爸》的背後,是無數家庭關心的教育問題

或者是這樣的▼

這部印度神作《摔跤吧,爸爸》的背後,是無數家庭關心的教育問題

那麼,這部電影憑什麼能夠徹底征服中國觀眾呢?

帶著這些疑惑,小傻走進電影院觀看了這部影片

然後......果斷就被圈粉了啊!!!!!

這部印度神作《摔跤吧,爸爸》的背後,是無數家庭關心的教育問題

這部電影的主演兼製片人是阿米爾·汗,這是一個神奇的人,他主演的每一部影片都堪稱爆款。

這部印度神作《摔跤吧,爸爸》的背後,是無數家庭關心的教育問題

在《三傻大鬧寶萊塢》裡,他飾演的是印度一個富人家的已故園丁的孩子Rancho

這部印度神作《摔跤吧,爸爸》的背後,是無數家庭關心的教育問題

而在《我滴個神啊》裡,他飾演了一個外星人學者P.K

這部印度神作《摔跤吧,爸爸》的背後,是無數家庭關心的教育問題

可以說,阿米爾·汗的作品已經成為了電影品質的代表!

同樣的,這一次,阿米爾·汗主演的這部由真人真事改編《摔跤吧,爸爸》同樣沒有讓人失望。

電影裡,阿米爾·汗飾演了一位曾經的印度國家摔跤冠軍馬哈維亞·辛格·珀尕,由於生活所迫,無奈放棄了自己鍾愛的運動——摔跤。他人生最大的夢想是代表印度在國際摔跤比賽中贏得一塊金牌。於是,他把夢想都寄託在自己的兒子身上。命運和他開了個玩笑,妻子生了四個孩子,全都是女兒

這部印度神作《摔跤吧,爸爸》的背後,是無數家庭關心的教育問題

直到有一天,他意外發現女兒在摔跤上有天賦後,要將女兒培養成出色的摔跤選手,登上世界冠軍的舞臺!

故事從這裡展開,馬哈維亞訓練女兒的過程並不順利,既有來自世俗的冷嘲熱諷,更有來自女兒的反抗。

這部印度神作《摔跤吧,爸爸》的背後,是無數家庭關心的教育問題

當父親開始對女兒進行高強度的體能訓練,逼迫女兒們和男孩進行摔跤訓練時,女兒們不甘於屈服,想出了各種各樣的方式來反抗她們的父親。然而,反抗沒有任何作用,父親繼續對她們進行地獄式的訓練。

很多觀眾看到這裡認為父親的決定粗暴,充滿了“父權”的傲慢。但是,當女兒們利用參加婚禮來逃避訓練時,向14歲的小新娘埋怨自己父親時,小新娘說了這麼一段意味深長的話:

“我倒是希望能有這樣的父親,能為我的未來著想,而不是從小就只讓我做家務和燒飯,當我一滿14歲就匆匆將我嫁給從未見過面的男人,彷彿我從來沒有存在過一樣,接下來我就要過一輩子與掃帚與爐灶相依為命的生活。”

這部印度神作《摔跤吧,爸爸》的背後,是無數家庭關心的教育問題

女兒們自此恍然:摔跤不但寄託著父親的大夢想,也是自己改變命運的方式。於是,她們回去後主動開始練習摔跤。

這裡就出現了第一個問題:

在子女的成長過程中,父母要不要介入進來,幫其做出決定?對於子女的教育,是要圈養?還是要散養?

這部印度神作《摔跤吧,爸爸》的背後,是無數家庭關心的教育問題

圈養VS散養

我們傳統的教育模式可以稱之為“圈養”,即對孩子的衣食住行進行包辦,橫向干涉其成長,對其諸多限制,告訴他們該幹什麼,不該幹什麼,“填鴨式”地灌輸各種觀念和價值觀,替孩子做出很多的決定。

和“圈養”相對的,是歐美國家比較盛行的“散養”式教育,不約束孩子,不干涉孩子,給孩子極大的自由,讓他們快樂地成長。很多中國家長也頗為推崇這種教育方式,認為對待孩子就要放手,給其最大的自由,不要讓自己的孩子做“失去童年的一代”,還有部分家長甚至上升到對孩子的錯誤的行為不管不顧,孩子搞破壞了,說孩子有“創造力”;孩子調皮搗蛋了,說孩子“天真活潑”……

對此,小傻只想說:這絕非是正確的教育方式,對於孩子將來的成長,也絕對是弊大於利!西方“散養式”的教育,並不意味著對孩子的放縱,而是鼓勵、引導孩子做出正確的決定。孩子做了錯事,或者做出某個錯誤的決定,父母將孩子置於平等的人格和地位上,會通過討論和爭辯等方式,對孩子進行言傳身教,直到孩子認識到自己的錯誤,糾正自己的決定。溝通和交流,其實才是散養的真諦。如果不管不顧,什麼事都順著孩子,那其實並不是一種正確的教育方式。

再說回我們傳統的“圈養”教育。這種教育模式忽視了孩子的感受,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是不利於孩子成長的。但其出發點是對孩子的愛。父母對子女的愛是無私的,是一種舐犢情深的天性,父母告誡子女不可以做什麼,是要他們懂得規避風險;幫孩子做決定,是怕孩子走在錯誤的道路上。

譬如,電影中父親看似霸道地選擇了讓女兒從事摔跤這項運動,實則蘊含著深沉的父愛。他太清楚了,在當地女孩是多麼的沒有地位,一些女孩子還未成年就早早步入婚姻,過上了繁雜而艱苦的家庭主婦生活,淪為家庭的附屬品。如果要改變這種命運,體育競技行業成為他們眼前唯一的一條路。摔跤只是一個小小的舞臺,而通過摔跤,女兒們收穫的卻是人生的大舞臺。

這部印度神作《摔跤吧,爸爸》的背後,是無數家庭關心的教育問題

“圈養”和“散養”,那種教育方式更好?這是一個很難回答的問題。不過,可以肯定的是:無論是東方式的“圈養”,還是西方式的“散養”,其出發點卻是殊途同歸的,都是為了讓孩子成長為更好的個體。

在父親的嚴格訓練下,女兒飛速成長,成為了印度出色的職業摔跤選手,並且有機會上印度最大體育學校進行摔跤專業的摔跤訓練。但是,體校的教學方法和父親的教學方法完全不一樣,女兒忘掉了父親所教的方法,學習的新方法,結果導致在全國摔跤賽場接二連三地敗北。最後,在父親的幫助下,女兒重新拾起父親的技巧和方式,從而贏得比賽。

這部印度神作《摔跤吧,爸爸》的背後,是無數家庭關心的教育問題

這裡就出現了第二個問題:

在學校教育中,應該重視對學生知識、理論的灌輸呢?還是應該注重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

這部印度神作《摔跤吧,爸爸》的背後,是無數家庭關心的教育問題

實踐主義VS教條主義

中國目前的教育模式基本上還是非常傳統的講授型教育方式,很重視對學生知識、理論的灌輸,卻輕視了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舉個例子,現在不少的大學都開設有創業課程,但授課的講師卻基本上沒有創業的經驗。這並不是說,知識、理論的傳輸就不重要了,恰恰相反,非常重要,但是知識、理論最終仍然是要用之於實踐中去的。所以,學校的教育如果只是偏重於說教,是不利於學生在現實中解決問題的,也不利於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

正如電影中,父親訓練女兒摔跤的方式看似粗鄙,和學院的教育方式格格不入,但是父親的教育方式是來自千百次賽場上摔跤的實踐,實戰性很強,所以能夠在之前、之後的比賽中幫助女兒們贏得了一場又一場的比賽。

這部印度神作《摔跤吧,爸爸》的背後,是無數家庭關心的教育問題

歐美國家的教育更強調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著力培養學生對知識和權威的質疑、批判精神以及動手和實踐能力。美國教育家杜威提倡“從做中學”,就是鼓勵現代教育要在實踐中汲取知識,再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而不是對知識的死記硬背。

美國的課堂,沒有太多的條條框框,非常靈活,很多時候教學甚至都不是在教室中進行的。比如講授歷史的課程,很可能學生的課堂就是在博物館裡;講授環境的課程,學生的課堂可能就在郊外,就在各種排放了大量汙水、廢氣,對環境造成汙染的工廠裡。很多學校還會把課外實踐活動計入學生的學分裡。以賓夕法尼亞大學為例,該校便特意設計了一些課程,要求學生能夠把知識運用在所學的領域,鍛鍊自己的實踐能力。學校還要求學生參加社區服務,並設置了專門的社區服務學分。歐美學校對於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也使得他們在畢業後能夠更好地滿足企業的需求,因而在就業中,更具競爭力。

在影片的後半段,決賽前夕,女兒問爸爸:我明天要怎麼做才能贏呢?這一次父親沒有直接教給她技巧,而是意味深長地對她說:

“如果你明天贏了,勝利不僅屬於你,勝利還屬於數千萬個被認為不及男生的女孩,屬於那些被禁錮在家務,相夫教子的女孩,你的對手不僅是那個澳大利亞選手,還有那些歧視女性的人,你的勝利還屬於千千萬萬被誤解,被歧視的女孩。”

這部印度神作《摔跤吧,爸爸》的背後,是無數家庭關心的教育問題

在印度重很多地方女孩子是沒有地位的,年紀輕輕就嫁人生子,淪為生活的奴僕。父親在這裡告訴女兒,如果明天摔跤的勝利,這不僅是個人的勝利,也是對印度長期以來重男輕女的世俗觀念的勝利。父親深知,女兒成功,將作為一種榜樣,其實的事蹟將激勵千千萬萬的印度普通女孩子一起站起來,為自己的命運而奮鬥!

這裡就出現了第三個問題:

在教育中,榜樣的力量能否激勵一個人取得成功?是要向榜樣學習?還是要成為榜樣?

這部印度神作《摔跤吧,爸爸》的背後,是無數家庭關心的教育問題

榜樣的力量VS成為榜樣

我們在教育中多強調榜樣的作用,在家裡,家長告誡孩子們要向鄰居家的孩子學習;在學校,老師告訴孩子們要向學習好的學霸學習。可是,每個孩子都是不同的個體,有些人擅長體育,偏偏在文化課上一塌糊塗;有些人理科學得好,卻在文科上慘不忍睹……教育如果千人一面,大同小異,未必就是好事。因材施教,要給孩子更大的選擇空間,盲目地給孩子樹立榜樣,有時候會起適得其反的效果

美國教育不會強調榜樣的作用,而是重視學生個性的培養,使每個學生都得到充分的發展。在美國的課堂上不會有“好生”和“差生”的區別,也不會“重點班”和“普通班”的區別,所有的學生都一視同仁。成績亮紅燈的學生,也不是老師眼裡的“差生”,而是“需要幫助的學生”。老師不會告訴他們,該向XX學習,而是儘可能地去鼓勵,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以實際行動幫助他們解決問題。美國曆史上最偉大的籃球運動員喬丹上學時,非常淘氣,成績也很差,但就是這個眾人眼裡的“壞孩子”在學校裡憑藉自己的籃球天賦,成為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榜樣。試想一下,如果學校早早地收走了喬丹的籃球,告訴他:“你的榜樣是林肯,是霍桑,是朗費羅。”那麼,也就未必有今天的“籃球之神”了。

教育的目的本就是為了培養人才。對於學校而言,培育孩子“成為榜樣”才是終極的目的。

本文為太傻留學原創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