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人類影響,每天有75個物種滅絕,那麼有沒有新的物種誕生呢?'

"
"
受人類影響,每天有75個物種滅絕,那麼有沒有新的物種誕生呢?

動物和植物一直生存得比較艱難,曾經生活在地球上的動植物至少有三分之二已經滅絕。一般情況下,生物之間的資源競爭和環境變化是導致滅絕的主要原因。

然而,今年六月份左右你可能被地球正式進入“人類世”的報道刷屏過,不管地質年代表怎麼排,不可否認的是,現在的地球正在受人類活動的的影響。

據統計,現在地球上每天都約有75個物種滅絕,科學家們不停的發出警告,我們正走向第六次大規模滅絕。

當然,物種的滅絕是一個自然發生的過程,但這次大滅絕絕對少不了人類的功勞。

我們很容易看到因為人類而導致某種生物滅絕的新聞,但有證據表明,反過來(新物種誕生)的情況也在發生,而且同樣劇烈。

"
受人類影響,每天有75個物種滅絕,那麼有沒有新的物種誕生呢?

動物和植物一直生存得比較艱難,曾經生活在地球上的動植物至少有三分之二已經滅絕。一般情況下,生物之間的資源競爭和環境變化是導致滅絕的主要原因。

然而,今年六月份左右你可能被地球正式進入“人類世”的報道刷屏過,不管地質年代表怎麼排,不可否認的是,現在的地球正在受人類活動的的影響。

據統計,現在地球上每天都約有75個物種滅絕,科學家們不停的發出警告,我們正走向第六次大規模滅絕。

當然,物種的滅絕是一個自然發生的過程,但這次大滅絕絕對少不了人類的功勞。

我們很容易看到因為人類而導致某種生物滅絕的新聞,但有證據表明,反過來(新物種誕生)的情況也在發生,而且同樣劇烈。

受人類影響,每天有75個物種滅絕,那麼有沒有新的物種誕生呢?

考慮到變異是一代代的積累過程,壽命越短的生物越容易進化出新的物種,這也是為什麼我們經常聽到各種新的病毒和微生物的原因。

但我們在這裡要討論的可不是病毒和微生物,而是新的昆蟲,或者更高階的哺乳動物誕生。

歐洲老鼠和倫敦地下蚊子

雖然新物種的誕生是個緩慢的進化過程,可能需要數千年或數百萬年的時間,但也有更快的過程在我們的見證下發生。

在適當的條件下,哺乳動物有時也可以進化得非常快。大約600年前在馬德拉島上生活的少量歐洲老鼠現在已經進化成至少6種不同的物種。

島上有很多岩石,老鼠被隔離在不同的壁龕裡,最初的物種有40條染色體,但是新的種群有22-30條染色體。

"
受人類影響,每天有75個物種滅絕,那麼有沒有新的物種誕生呢?

動物和植物一直生存得比較艱難,曾經生活在地球上的動植物至少有三分之二已經滅絕。一般情況下,生物之間的資源競爭和環境變化是導致滅絕的主要原因。

然而,今年六月份左右你可能被地球正式進入“人類世”的報道刷屏過,不管地質年代表怎麼排,不可否認的是,現在的地球正在受人類活動的的影響。

據統計,現在地球上每天都約有75個物種滅絕,科學家們不停的發出警告,我們正走向第六次大規模滅絕。

當然,物種的滅絕是一個自然發生的過程,但這次大滅絕絕對少不了人類的功勞。

我們很容易看到因為人類而導致某種生物滅絕的新聞,但有證據表明,反過來(新物種誕生)的情況也在發生,而且同樣劇烈。

受人類影響,每天有75個物種滅絕,那麼有沒有新的物種誕生呢?

考慮到變異是一代代的積累過程,壽命越短的生物越容易進化出新的物種,這也是為什麼我們經常聽到各種新的病毒和微生物的原因。

但我們在這裡要討論的可不是病毒和微生物,而是新的昆蟲,或者更高階的哺乳動物誕生。

歐洲老鼠和倫敦地下蚊子

雖然新物種的誕生是個緩慢的進化過程,可能需要數千年或數百萬年的時間,但也有更快的過程在我們的見證下發生。

在適當的條件下,哺乳動物有時也可以進化得非常快。大約600年前在馬德拉島上生活的少量歐洲老鼠現在已經進化成至少6種不同的物種。

島上有很多岩石,老鼠被隔離在不同的壁龕裡,最初的物種有40條染色體,但是新的種群有22-30條染色體。

受人類影響,每天有75個物種滅絕,那麼有沒有新的物種誕生呢?

它們沒有丟失DNA,而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一些染色體融合在一起,所以現在這些老鼠只能與染色體數量相同的其他老鼠交配,也就是說每一組老鼠都是一個獨立的物種。

新老鼠誕生的驅動力是自然條件,下面這個蚊子老兄絕對是人為造成的。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倫敦的許多人躲在地下隧道里躲避空襲,和他們一起去到地下的還有蚊子。

在隧道里,蚊子找到了一種新的生存方式,在死水中繁殖,以人類為食,而不是它們通常捕食的鳥類。

這些黑暗的混凝土隧道為人類提供了躲避襲擊的場所,並將地表上的蚊子與地表下的蚊子隔離開來。

"
受人類影響,每天有75個物種滅絕,那麼有沒有新的物種誕生呢?

動物和植物一直生存得比較艱難,曾經生活在地球上的動植物至少有三分之二已經滅絕。一般情況下,生物之間的資源競爭和環境變化是導致滅絕的主要原因。

然而,今年六月份左右你可能被地球正式進入“人類世”的報道刷屏過,不管地質年代表怎麼排,不可否認的是,現在的地球正在受人類活動的的影響。

據統計,現在地球上每天都約有75個物種滅絕,科學家們不停的發出警告,我們正走向第六次大規模滅絕。

當然,物種的滅絕是一個自然發生的過程,但這次大滅絕絕對少不了人類的功勞。

我們很容易看到因為人類而導致某種生物滅絕的新聞,但有證據表明,反過來(新物種誕生)的情況也在發生,而且同樣劇烈。

受人類影響,每天有75個物種滅絕,那麼有沒有新的物種誕生呢?

考慮到變異是一代代的積累過程,壽命越短的生物越容易進化出新的物種,這也是為什麼我們經常聽到各種新的病毒和微生物的原因。

但我們在這裡要討論的可不是病毒和微生物,而是新的昆蟲,或者更高階的哺乳動物誕生。

歐洲老鼠和倫敦地下蚊子

雖然新物種的誕生是個緩慢的進化過程,可能需要數千年或數百萬年的時間,但也有更快的過程在我們的見證下發生。

在適當的條件下,哺乳動物有時也可以進化得非常快。大約600年前在馬德拉島上生活的少量歐洲老鼠現在已經進化成至少6種不同的物種。

島上有很多岩石,老鼠被隔離在不同的壁龕裡,最初的物種有40條染色體,但是新的種群有22-30條染色體。

受人類影響,每天有75個物種滅絕,那麼有沒有新的物種誕生呢?

它們沒有丟失DNA,而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一些染色體融合在一起,所以現在這些老鼠只能與染色體數量相同的其他老鼠交配,也就是說每一組老鼠都是一個獨立的物種。

新老鼠誕生的驅動力是自然條件,下面這個蚊子老兄絕對是人為造成的。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倫敦的許多人躲在地下隧道里躲避空襲,和他們一起去到地下的還有蚊子。

在隧道里,蚊子找到了一種新的生存方式,在死水中繁殖,以人類為食,而不是它們通常捕食的鳥類。

這些黑暗的混凝土隧道為人類提供了躲避襲擊的場所,並將地表上的蚊子與地表下的蚊子隔離開來。

受人類影響,每天有75個物種滅絕,那麼有沒有新的物種誕生呢?

結果是蚊子最終適應了地下環境,它們形成了一個地下種群,不能再與它們地表上的親戚繁殖,一個新物種誕生了。

這就是著名的在人類見證下被人類影響而出現的新物種——倫敦地下蚊子。

人類活動一直在誕生新物種

幾千年來,人類的腳步邁向了全世界,定居在最遙遠的地方,而人口遷移意味著物種在遷移的過程中也被帶到新的生態系統中。

這種遷移雖然會威脅到一個地區的生物多樣性,但也可以作為新物種形成的一種機制。

一些被重新安置的物種可以經歷快速進化,從而使它們能夠建立自己的基因身份,併成為獨立的個體種群。

在澳大利亞,70%被研究的引進植物在150年的時間裡至少改變了一種形態特徵(如株高)。

同時,馴養和狩獵也起到了關鍵作用。在過去的11000年裡,人類在全球範圍內馴化了474種動物和269種植物,這也導致新物種的出現。

"
受人類影響,每天有75個物種滅絕,那麼有沒有新的物種誕生呢?

動物和植物一直生存得比較艱難,曾經生活在地球上的動植物至少有三分之二已經滅絕。一般情況下,生物之間的資源競爭和環境變化是導致滅絕的主要原因。

然而,今年六月份左右你可能被地球正式進入“人類世”的報道刷屏過,不管地質年代表怎麼排,不可否認的是,現在的地球正在受人類活動的的影響。

據統計,現在地球上每天都約有75個物種滅絕,科學家們不停的發出警告,我們正走向第六次大規模滅絕。

當然,物種的滅絕是一個自然發生的過程,但這次大滅絕絕對少不了人類的功勞。

我們很容易看到因為人類而導致某種生物滅絕的新聞,但有證據表明,反過來(新物種誕生)的情況也在發生,而且同樣劇烈。

受人類影響,每天有75個物種滅絕,那麼有沒有新的物種誕生呢?

考慮到變異是一代代的積累過程,壽命越短的生物越容易進化出新的物種,這也是為什麼我們經常聽到各種新的病毒和微生物的原因。

但我們在這裡要討論的可不是病毒和微生物,而是新的昆蟲,或者更高階的哺乳動物誕生。

歐洲老鼠和倫敦地下蚊子

雖然新物種的誕生是個緩慢的進化過程,可能需要數千年或數百萬年的時間,但也有更快的過程在我們的見證下發生。

在適當的條件下,哺乳動物有時也可以進化得非常快。大約600年前在馬德拉島上生活的少量歐洲老鼠現在已經進化成至少6種不同的物種。

島上有很多岩石,老鼠被隔離在不同的壁龕裡,最初的物種有40條染色體,但是新的種群有22-30條染色體。

受人類影響,每天有75個物種滅絕,那麼有沒有新的物種誕生呢?

它們沒有丟失DNA,而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一些染色體融合在一起,所以現在這些老鼠只能與染色體數量相同的其他老鼠交配,也就是說每一組老鼠都是一個獨立的物種。

新老鼠誕生的驅動力是自然條件,下面這個蚊子老兄絕對是人為造成的。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倫敦的許多人躲在地下隧道里躲避空襲,和他們一起去到地下的還有蚊子。

在隧道里,蚊子找到了一種新的生存方式,在死水中繁殖,以人類為食,而不是它們通常捕食的鳥類。

這些黑暗的混凝土隧道為人類提供了躲避襲擊的場所,並將地表上的蚊子與地表下的蚊子隔離開來。

受人類影響,每天有75個物種滅絕,那麼有沒有新的物種誕生呢?

結果是蚊子最終適應了地下環境,它們形成了一個地下種群,不能再與它們地表上的親戚繁殖,一個新物種誕生了。

這就是著名的在人類見證下被人類影響而出現的新物種——倫敦地下蚊子。

人類活動一直在誕生新物種

幾千年來,人類的腳步邁向了全世界,定居在最遙遠的地方,而人口遷移意味著物種在遷移的過程中也被帶到新的生態系統中。

這種遷移雖然會威脅到一個地區的生物多樣性,但也可以作為新物種形成的一種機制。

一些被重新安置的物種可以經歷快速進化,從而使它們能夠建立自己的基因身份,併成為獨立的個體種群。

在澳大利亞,70%被研究的引進植物在150年的時間裡至少改變了一種形態特徵(如株高)。

同時,馴養和狩獵也起到了關鍵作用。在過去的11000年裡,人類在全球範圍內馴化了474種動物和269種植物,這也導致新物種的出現。

受人類影響,每天有75個物種滅絕,那麼有沒有新的物種誕生呢?

遷移、馴化、狩獵都是人類幾千年來所做的事情。但隨著新技術塑造我們的環境,人類主導的物種形成並沒有放緩的跡象。

DNA編輯工具CRISPR在遺傳學上的發展,以及轉基因生物(它們本身並不是新物種)的繼續培育,也可能出現新物種。

人類活動驅動了新特性發展,可能是適應、生存和自然選擇目的的結果,但不管怎麼樣,人類導致物種滅絕的同時也誕生了新物種。

最後

一個特定物種的特徵通常是相當穩定的發展,但如果把環境推到正常變異(不是直接死亡)之外時,就釋放所謂的“隱性”遺傳變異。打開以前不活躍的基因,積累通常隱藏的遺傳變異,為快速進化提供素材。

由於各種原因,我們很難準確地繪製新物種形成率的圖表,就像很難準確測量滅絕率一樣,但新物種誕生也在每天發生!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