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壽縣歷史沿革

壽縣位於安徽省中部,淮河中游南岸,地理座標為東經116°27′-117°04′、北緯31°54′-32°40′。東鄰長豐縣,北與淮南市、鳳臺縣毗鄰,西靠霍邱縣,南與六安市、肥西縣相連。總面積2986平方千米。總人口137.71萬人(2013年末)。全縣轄22個鎮、3個鄉(其中1個民族鄉):壽春鎮、雙橋鎮、澗溝鎮、豐莊鎮、正陽關鎮、迎河鎮、板橋鎮、安豐塘鎮、堰口鎮、保義鎮、隱賢鎮、安豐鎮、眾興鎮、茶庵鎮、三覺鎮、炎劉鎮、劉崗鎮、雙廟集鎮、小甸鎮、瓦埠鎮、大順鎮、窯口鎮、八公山鄉、張李鄉、陶店回族鄉;壽西湖農場、正陽關農場、保義農場。縣政府駐壽春鎮。

地處江淮丘陵與淮北平原之間,地勢南高北低。淠河流經壽縣、霍邱兩縣之間,在正陽併入淮河,東淝河經瓦埠湖至八公山入淮河;還有淠東、瓦西、瓦東等乾渠、支渠構成的灌溉網。湖泊水庫有瓦埠湖、安豐塘等。屬季風亞熱帶半溼潤氣候。特產有壽霍黑豬、皖西白鵝、淮王魚、銀魚、瓦蝦,八公山豆腐、酥梨、水蜜桃、廷龍瓜子、壽州香草等。是國務院1986年公佈的全國62座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名勝古蹟有八公山國家森林公園,宋嘉定時期的古城牆,我國古代四大水利工程之一的安豐塘(芍陂),蔡侯墓、廉頗墓、楚王墓、淮南王劉安墓、宓子墓,報恩寺、清真寺、孫公祠、文廟,陳玉成囚室、狀元府、淮王丹井,八蜡廟、鬥雞臺、團城等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

古稱壽春、壽陽、壽州。一說據《新唐書》:“鄭、汴,陳、蔡、穎為壽星分”。因系壽星分野,故曰壽縣。一說據“長壽”意命名。戰國時為壽春邑,楚考烈王二十二年(公元前241)遷都於此。秦置壽春縣。晉武帝時以避鄭後諱改為壽陽縣。隋開皇九年(589年)置壽州。明初並壽春、安豐二縣入壽州。1912年改壽縣。1949年1月17日壽春解放。先後屬六安專區、六安地區、六安市。2015年12月3日,國務院(國函[2015]206號)批覆同意將六安市壽縣劃歸淮南市管轄。

1996年,壽縣面積2986平方千米,人口約120.9萬人,轄18鎮14鄉:壽春鎮、正陽鎮、保義鎮、雙橋鎮、迎河鎮、板橋鎮、堰口鎮、隱賢鎮、石集鎮、眾興鎮、三覺鎮、炎劉鎮、小甸鎮、瓦埠鎮、豐莊鎮、澗溝鎮、劉崗鎮、雙廟集鎮、九龍鄉、建設鄉、張李鄉、開荒鄉、窯口鄉、荊塘鄉、瓦房鄉、廣巖鄉、李山鄉、大順鄉、茶庵鄉、八公山鄉、安豐塘鄉、陶店回族鄉。縣政府駐壽春鎮。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壽縣常住總人口1112569人,其中(22個鎮、10個鄉),壽春鎮70777人,雙橋鎮49963人,澗溝鎮41937人,豐莊鎮33005人,正陽鎮16161人,迎河鎮58771人,板橋鎮55901人,安豐塘鎮37554人,堰口鎮37850人,保義鎮25904人,隱賢鎮38176人,楊仙鎮33562人,安豐鎮31558人,眾興鎮41483人,茶庵鎮26064人,三覺鎮26844人,炎劉鎮33465人,劉崗鎮37448人,雙廟集鎮27031人,小甸鎮31740人,瓦埠鎮26024人,大順鎮35515人,八公山鄉22173人,九龍鄉37079人,建設鄉37541人,張李鄉42850人,開荒鄉37916人,窯口鄉28498人,陶店回族鄉10804人,瓦房鄉22039人,廣巖鄉23452人,李山鄉25689人,壽西湖農場7795人。

2004年,壽縣將32個鄉鎮撤併為25個鄉鎮(21個鎮、4個鄉),鄉鎮平均面積由原來的85.22平方千米擴大到109.08平方千米,平均人口由原來的4.01萬人增加到5.13萬人。撤銷九龍、建設、開荒、楊仙、瓦房、廣巖和李山等7個鄉鎮。將九龍鄉整建制併入壽春鎮,鎮政府駐壽春鎮;將正陽鎮更名為正陽關鎮,建設鄉整建制併入,鎮政府駐新街;將開荒鄉的江黃居委會和蔡崗、廟莊、馬廠、塘拐、江黃、紅橋。許寺、九槐、八溝、半店等11個村委會併入堰口鎮,鎮政府駐堰口鎮;將開荒鄉的大郢、後樓、安東、油坊、橋灣、開荒、董郢、張羅、老莊、朱崗、東樓、謝崗、蘆橋、老套等14個村委會併入保義鎮,鎮政府駐保義集;將楊仙鎮整建制併入安豐鎮,鎮政府駐安豐路;將瓦房鄉整建制併入三覺鎮,鎮政府駐三覺寺;將廣巖鄉整建制併入炎劉鎮,鎮政府駐炎劉廟。保留雙橋等17個鄉鎮。

2007年11月,為確保合肥新橋國際機場建設順利進行,經安徽省政府批准,將六安市壽縣劉崗鎮的紅塘、柳塘、四衝3個行政村劃歸合肥市肥西縣。這3個村總面積為17.53平方千米、人口4033人。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壽縣常住總人口1008116人,其中,壽春鎮117893人,雙橋鎮41138人,澗溝鎮33115人,豐莊鎮24754人,正陽關鎮43143人,迎河鎮47898人,板橋鎮40572人,安豐塘鎮32283人,堰口鎮45125人,保義鎮48033人,隱賢鎮41168人,安豐鎮63295人,眾興鎮42507人,茶庵鎮25236人,三覺鎮48094人,炎劉鎮55368人,劉崗鎮28711人,雙廟集鎮22552人,小甸鎮49564人,瓦埠鎮24099人,大順鎮31612人,八公山鄉17761人,張李鄉35025人,窯口鄉27620人,陶店回族鄉10330人,壽西湖農場8816人,正陽關農場2404人。

2013年,撤銷窯口鄉,設立窯口鎮(民地字[2013]196號)。

壽縣在唐虞時屬揚州,禹因唐虞,建六國於淮南。封皋陶之後於英六。據《通典》記載,壽縣安豐為春秋六國,系皋陶所封之地。周為州來國地。春秋楚邑。公元前529年,吳滅州來,成為吳季札的封地。公元前493年,楚昭王伐蔡,蔡昭侯求救於吳,為便於馳援,吳王建議昭侯遷都於吳地州來(今鳳臺縣),遂為蔡侯重邑。公元前447年,楚惠王乘吳越爭霸無暇助蔡之機而滅蔡,又復屬楚。《史記·楚世家》記載,考烈王二十二年(前241年)“楚東徙都壽春,命曰郢”。這是史書最早出現“壽春”名稱。秦統一六國,置壽春縣,屬九江郡,郡治設壽春。

劉邦封英布為淮南王,都壽春(《史記·漢興以來諸侯王年表》),但不久即以謀反罪將其處死。繼封自己的小兒子劉長為淮南王,仍都壽春。漢武帝元狩元年(前122年)淮南國除,屬九江郡,壽春為郡治。元封五年(前106年),置十三州刺史部,壽春屬揚州部。東漢,屬揚州九江郡,轄壽春、下蔡兩縣。揚州刺史袁術治所設壽春。後袁術稱帝,亦於壽春建都。三國時,曹操擊敗袁術,壽春屬魏之九江郡,治所設壽春。

晉時歷為揚州和淮南郡、豫州之壽春郡治所。孝武帝為避鄭太后(阿春)諱,改壽春為壽陽。《宋書·武帝紀》記載,劉裕做宋王時曾以此地為王都。南朝宋,一度改壽陽縣,置睢陽縣,為豫州治所。這一時期,境界來去無常,誠如《舊唐書·地理志序》所說:“南北分爭,何暇疆理,三百年間,廢置不一。”

隋開皇八年(588年)為伐陳軍事需要於壽春置淮南行臺省,翌年平陳後撤行臺省,置壽州總管府。唐時屬淮南道,武德三年(620年)改為壽州,州治設壽春,初轄壽春、安豐兩縣,後增轄霍邱、霍山、盛唐(今六安)三縣。五代十國時,吳國以壽縣為忠正軍,南唐以壽州為清淮軍。顯德四年(957年)三月,後周攻克南唐所屬壽州,周世宗以其難克,遂徙城下蔡為治所,而復其軍為忠正軍。宋高宗南渡重又恢復舊治。

宋時歷屬淮南路、淮南西路。政和六年(1116年)以後,同時為壽春府治和安豐軍治。金朝時屬南京路【本站注:有網友指出“北宋時期,壽縣並不是壽春府治所,壽春府治所在淮河以北的下蔡縣。南宋時期,壽縣在淮河南岸,屬於南宋,不屬於金朝。金朝南京路境內也有個壽州,但駐地在下蔡縣,而不是壽縣。”求確證】。

元時屬河南江北等處行中書省,後屬安豐路總管府,治壽春。明初置壽春府,屬江南行省,不久改為壽州,屬江南行省臨濠府,繼之先後直隸中書省、隸中立府、隸鳳陽府,均稱壽州。清初依明制。康熙六年(1667年)分置鳳臺縣,縣治初設壽州城內,同治四年(1865年)六月縣治移於下蔡鎮,“城外東門以北及北門外皆以城濠為界,內屬州,外屬縣”(清光緒《鳳臺縣志》)。

1912年改壽州為壽縣,先後屬安徽省淮泗道、皖北道。1928年廢道直屬安徽省。1932年劃屬省第四行政督察區,專員公署和保安司令部均設此。1938年改屬第七行政督察區,同年七月被日軍侵佔,縣政府遷往城南保義集,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縣政府返回縣城,沿襲至今。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