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家隊工資不如當體育老師:“手球媽媽”馳騁賽場背後的無奈

手球 全運會 體育 文匯網 文匯網 2017-09-09
在國家隊工資不如當體育老師:“手球媽媽”馳騁賽場背後的無奈

34歲的“手球媽媽”沈萍(右二)奮戰全運賽場(陳龍/攝)

開往賽場的媒體班車只有一位乘客,混合採訪區空空蕩蕩,場邊志願者討論最多的是比賽時長……就算在全運會這個國內最高規格比賽的舞臺上,手球運動也“毫無意外”地受到了冷落。

天津師範大學體育館裡,43歲“高齡”的朱莉珍依然在為撲出每一個球而拼盡全力。與守門員朱莉珍並肩戰鬥的,有1980年出生的李兵、1983年出生的沈萍、王嬋嬋等其他五位安徽女子手球隊隊員,這群平均年齡34歲的選手有一個共同的身份——孩子的母親。

比起其他運動員,“手球媽媽”的備戰之旅更顯艱辛。為備戰全運會,王嬋嬋在孩子不滿六個月時就強制斷奶,打預防針或生病時也不能陪伴在孩子左右。“手球已經融入我的血液,為了夢想,這些犧牲不算什麼。”王嬋嬋說。

六位媽媽為追逐夢想而堅持奮戰在全運會賽場,這看似美好的故事背後,其實是中國手球后備人才依舊匱乏的真實寫照。“實現夢想是(高齡參賽的)部分原因,完成使命是更主要的因素。”退役兩次又復出兩次的朱莉珍坦言道。2002年,28歲的朱莉珍退役後到安徽省體校擔任青少年手球教練。十年後,為備戰2013年全運會,她又在教練的召喚下重披戰袍,幫助安徽隊奪得全運會冠軍。上屆全運會後,朱莉珍再次退役,一年前為了今年全運會又一次火線復出。

面對空蕩蕩的球館,作為國家體育總局手曲棒壘球運動管理中心手球部部長,楊超並不避諱手球人才在中國青黃不接的現狀。事實上,參加全運會女子手球預賽的12支隊伍,就是中國女子手球的全部家底。而這其中,本身沒有女子手球隊的東道主天津隊和山東隊,均是以“借殼生蛋”的方式組隊參賽,參賽人員均由安徽引進。有人調侃道,“全運會手球比賽其實就是安徽隊的省內對決”。

“中國手球想受到關注,必須要有好的成績。”楊超坦言,沒有成績、沒有市場,“人家憑什麼來關注我們?”在他看來,手球運動走普及的道路並不現實,取得好成績是冷門項目的唯一出路。“只有像女曲一樣,把成績搞上去了,人家才會關注你。很可惜,中國手球還沒有這樣的條件。”

中國曲棍球也曾面臨類似的困局,但在2008年韓籍主教練金昶伯帶領中國女曲奪得北京奧運會銀牌後,中國曲棍球項目的人口基數有了較大提升。如今,全國註冊的曲棍球運動員已從不到1000人增至3000多人。

成績的提高離不開後備人才的培養與資金的投入。作為冷門項目,手球運動員的生存現狀並不理想,運動員的艱苦付出與回報不成正比。“國家隊球員的工資不如普通學校的體育老師。”楊超直言,正因為看不到希望,大多數手球運動員在24歲、25歲時就早早選擇了退役。

從奧運戰略出發,手球長期以來處於弱勢項目的位置,獲得的投入不及優勢項目的零頭,甚至連一年舉辦兩次比賽都捉襟見肘。國內比賽機會寥寥,赴國外參賽的費用更是無力承擔,對於中國手球而言,全運會幾乎成為推動這項運動發展唯一的槓桿。

不過,隨著國家體育總局對於集體球類項目的重視,楊超從同為冷門項目的壘球項目上看到了曙光。今年6月初至8月中旬,以中國女壘為班底的北京首鋼金鷹女壘遠赴美國參加美國職業壘球聯賽,“這般投入放在過去是根本無法想象的”。全運會後,新一屆中國國家女子手球隊將完成組建,赴歐洲進行訓練比賽。“爭取在東京奧運會上出現中國女手的身影。”楊超說。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