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壽南到壽北,“壽光模式”創新提升的火熱實踐

“壽光模式”是伴隨著40年波瀾壯闊的改革開放歷程探索形成的。去年以來,經過全市範圍的大討論,壽光確定了以生產標準化、農業園區化、蔬菜品牌化、農民職業化、鄉村宜居化、公共服務均等化為抓手,為“壽光模式”賦予新的時代內涵。清和四月初,早晚天氣尚寒,但記者跟隨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壽光)主題採訪團從壽南的田柳鎮走到壽北的營裡鎮,看到的是“壽光模式”創新提升中火熱的基層實踐。

“去年才加入進來的第一批租種戶張進水,170米的大棚,僅一季黃瓜,就買了36萬,而一年需要支付的土地租賃費不到4萬。”田柳鎮黨委書記王桂芝上來先跟記者介紹了這個好消息。歷史上,鎮區往北,土質不好,大棚一直比較少,老百姓的觀念也相對落後,如何引導這4萬畝土地上的種植戶自然而然走上品質農業的路子?當地採取了建設現代農業創新創業示範園區的模式。

具體來說,藉助這樣一種模式,種植戶實現了“拎包入園用大棚”。建設上,引進社會資本,由壽光市金投農業科技發展集團有限公司投資建設,大棚全部配置水肥一體化等智慧農業設備,並高標準配套完善道路系統、給排水系統、網絡系統及農資超市、檢測中心、培訓中心、蔬菜交易市場等設施;運營方面,從種苗培育到銷售,全部由壽光市恆蔬無疆農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實行專業一體化運營。只要服從技術指導,農戶就可以租種大棚,一年僅需支付不足4萬元的土地租賃成本,而且由於園區項目與“魯擔惠農貸”產品實現了嫁接,租種戶貸款利率不足5%。每20個大棚,由政府給予每人每年10萬元的補貼,專業公司還會聘請一名技術員提供“上門”服務,隨時幫助農戶解決種植技術難題。

從壽南到壽北,“壽光模式”創新提升的火熱實踐

利益最大化、風險最小化,同時又能直接“拎包入駐”,就這樣,靠著去年首批106個高標準溫室大棚的示範引領,第二批33個大棚還沒建起來,就已被種植戶們預訂一空。“蔬菜品牌化就在這個過程中成為農戶們的自覺行動。”王桂芝表示。

壽南有張進水,壽北則有楊飛。在營裡鎮壽光市出口蔬菜生產基地的大棚裡,記者見到了這個84年的小夥子:皮膚黝黑的他正一身籃球服打扮,在辣椒地裡忙著疏苗。去年以前,楊飛還是壽光某車廂廠的一名員工,月工資在7000元左右,而這一年多以來,陸陸續續已有十來個像他這樣外出的青壯勞力選擇回鄉“玩棚”創業。

轉變來自當地調整農業結構發展思路,規模發展蔬菜大棚園區。營裡鎮副鎮長徐金鳳告訴記者,長期以來,在壽光蔬菜產業整體提升的過程中,壽北土地寬廣,卻一直是塊未被開發的處女地。近年來,隨著“秸稈還田”技術的應用和推廣,壽北土地鹽鹼性得到很大改善,2017年下半年,鎮政府頂著懷疑和反對的壓力,率先在孫河南、孫家莊2個村莊分別集中流轉土地600畝,做出發展蔬菜大棚園區的決定。一年間,種植大棚農民從畝產收入不到1000元,到畝產收入50000元,徹底打破了壽北地區不能種植蔬菜大棚的傳說。

之後,為更好鼓勵農民和吸引企業落戶園區,營裡鎮黨委政府相繼出臺土地流轉補貼、低息貸款、強化基礎設施配套等一系列優惠政策,並針對農民種植大棚資金欠缺、技術和經驗不足、市場缺乏的實際情況,協商企業按照“聯產計酬、合作分成”方式與村民合作種棚。這既解決了村民在種棚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同時也提升了蔬菜的品質化。也是在這種模式的帶動下,幹企業的、幹工程的、跑海的……不少年輕人開始主動放下老行當,加入到合作種棚的行列。目前,佔地2萬多畝的“現代農業產業園”已引入11個農業項目並開工建設,同時吸引了10個工商資本下鄉。

“實際上就是髒點累點,可上稱一過,錢一收,心裡還是很樂的,比過去給人打工踏實多了。”聽楊飛講,今年辣椒的價格不錯,能賣到5元一斤,而且行情呈上漲趨勢;幾個回來玩棚的年輕人之間,現在已經熟練掌握各種農業方面的手機軟件,還經常在一起交流、鑽研種植技術,“總有一天,我們也會變成種大棚的大前輩。”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