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利奇馬”致山東壽光部分鄉鎮蔬菜大棚再遭重創'

"

記者 | 牛其昌

受颱風“利奇馬”影響,中國“蔬菜之鄉”——山東壽光正遭遇1959年有氣象記錄以來的最強降雨過程。截至2019年8月12日20時,根據中央氣象臺發佈的實時颱風路徑圖顯示,“利奇馬”颱風的中心仍然在壽光北部近海與東營東部沿海交界處“徘徊”。

界面新聞記者從壽光市政府召開的新聞發佈會上獲悉,受颱風“利奇馬”影響,8月10日9時至11日22時,壽光市平均降雨287.4毫米,摺合降水量6.32億立方米,分別比去年“溫比亞”全市平均降雨量、摺合降水量多57.9毫米和1.27億立方米。

據壽光市委常委馬煥軍介紹,由於本次強暴雨持續時間長、強度高,據初步統計,壽光市低窪易澇區1.8萬個大棚進水,農田受災面積13萬畝,沿河部分村莊9.3萬群眾撤離,造成直接經濟損失近10億元。

8月12日,界面新聞記者在壽光當地走訪發現,儘管雨勢和風力較前一日有所減弱,但一直沒有停止,境內兩大河流——彌河和丹河水勢依舊迅猛。其中,8月12日凌晨,彌河東岸南北截河村附近出現漫堤現象,部分道路和橋樑被迫封閉,周邊群眾被緊急轉移,部分農田果園被洪水淹沒。

記者從壽光市區出發,驅車經羊田路沿彌河一路向北,堤壩另一端湍急的洪流不時吸引著路人警惕的目光。當汽車行至羊田路與省道309線交界處,遠遠的可以看到前方的道路已被洪水淹沒。而在羊田路靠近南北截河村的一側,大片的蘋果園被溢出的洪水浸泡,彌河對岸的防護林也已被洪水漫到樹冠位置。

據附近值班民警介紹,這一區域地處彌河的分流區域,也是洪水最為湍急的區域之一,前方路段自今天凌晨就已被淹沒,目前處於封閉狀態。

界面新聞記者注意到,彌河干流的洪水途經此地分為西北和東北兩大支流,其中東北支流向北奔流入海,而西北支流常年處於乾涸狀態。由於地勢相對較高,此次被淹沒的羊田路段平日一直起著“漫水橋”的作用。

此時,一輛來自壽光市中醫院的急救車途經“漫水橋”無法繼續向前,司機無奈下車查看。據隨行醫護人員介紹,他們剛剛接到急救熱線,稱北部濱海區有一位孕婦待產急需救助。鑑於情況緊急車輛無法繼續通行,即使繞行其他路線也有可能耽誤救治,醫護人員不得不緊急聯絡濱海當地的醫療機構進行救治。

彌河河道蜿蜒曲折,歷史上就曾因洪水而多次改道,沿岸的村鎮因此多次受災,上口鎮口子村便是其中之一。去年因“溫比亞”颱風過境,距離彌河僅200米之遙的口子村遭遇洪水漫灌,一些村民家中的積水深達近1米。

不過,界面新聞記者在口子村走訪發現,該村並未出現明顯積水,一些村民已經陸續從安置地點返回家中開始災後的清理工作。

據上口鎮總支書記趙新法介紹,自去年口子村遭遇洪水以來,當地政府投入資金加固加高了彌河大壩,特別針對過路涵洞設置了專門的閘門,並且疏通了村內的排水管網。得益於此,今年村裡尤其是村民住宅並未出現明顯積水現象。

“今年5月份,彌河壽光段按照50年一遇防洪標準進行治理,已高標準通過驗收。”壽光市水利局相關負責人對界面新聞記者表示,自去年壽光遭遇洪災以來,壽光針對彌河治理共實施了5項修復工程,包括修復堤防決口550米;在彌河分流蝦場路缺口新建堤防1300米,與北側堤防方向順直;修復改建沿岸過水涵閘26座;維修沿岸涵洞15座;對河道受損的堤頂、堤坡段進行修復,共計30公里。

作為壽光大棚蔬菜的主要種植基地,界面新聞記者注意到,紀臺鎮、稻田鎮大棚此次受災較為嚴重,而該地去年剛剛遭受過一次洪水的侵襲,致使經濟損失再度加重。

“還沒緩過去年受災的勁兒,今年大棚又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據壽光市紀臺鎮蘇秦村村民劉寶磊介紹,他家一共有三個蔬菜大棚,繼去年因洪水倒塌了一個大棚外,今年又有一個大棚出現垮塌,棚內種植的蔬菜也全部死亡。

劉寶磊表示,“去年受災之後,我向銀行貸了15萬元政府貼息的貸款,本打算通過三年的時間收回成本,沒想到又塌了一個。”

"

記者 | 牛其昌

受颱風“利奇馬”影響,中國“蔬菜之鄉”——山東壽光正遭遇1959年有氣象記錄以來的最強降雨過程。截至2019年8月12日20時,根據中央氣象臺發佈的實時颱風路徑圖顯示,“利奇馬”颱風的中心仍然在壽光北部近海與東營東部沿海交界處“徘徊”。

界面新聞記者從壽光市政府召開的新聞發佈會上獲悉,受颱風“利奇馬”影響,8月10日9時至11日22時,壽光市平均降雨287.4毫米,摺合降水量6.32億立方米,分別比去年“溫比亞”全市平均降雨量、摺合降水量多57.9毫米和1.27億立方米。

據壽光市委常委馬煥軍介紹,由於本次強暴雨持續時間長、強度高,據初步統計,壽光市低窪易澇區1.8萬個大棚進水,農田受災面積13萬畝,沿河部分村莊9.3萬群眾撤離,造成直接經濟損失近10億元。

8月12日,界面新聞記者在壽光當地走訪發現,儘管雨勢和風力較前一日有所減弱,但一直沒有停止,境內兩大河流——彌河和丹河水勢依舊迅猛。其中,8月12日凌晨,彌河東岸南北截河村附近出現漫堤現象,部分道路和橋樑被迫封閉,周邊群眾被緊急轉移,部分農田果園被洪水淹沒。

記者從壽光市區出發,驅車經羊田路沿彌河一路向北,堤壩另一端湍急的洪流不時吸引著路人警惕的目光。當汽車行至羊田路與省道309線交界處,遠遠的可以看到前方的道路已被洪水淹沒。而在羊田路靠近南北截河村的一側,大片的蘋果園被溢出的洪水浸泡,彌河對岸的防護林也已被洪水漫到樹冠位置。

據附近值班民警介紹,這一區域地處彌河的分流區域,也是洪水最為湍急的區域之一,前方路段自今天凌晨就已被淹沒,目前處於封閉狀態。

界面新聞記者注意到,彌河干流的洪水途經此地分為西北和東北兩大支流,其中東北支流向北奔流入海,而西北支流常年處於乾涸狀態。由於地勢相對較高,此次被淹沒的羊田路段平日一直起著“漫水橋”的作用。

此時,一輛來自壽光市中醫院的急救車途經“漫水橋”無法繼續向前,司機無奈下車查看。據隨行醫護人員介紹,他們剛剛接到急救熱線,稱北部濱海區有一位孕婦待產急需救助。鑑於情況緊急車輛無法繼續通行,即使繞行其他路線也有可能耽誤救治,醫護人員不得不緊急聯絡濱海當地的醫療機構進行救治。

彌河河道蜿蜒曲折,歷史上就曾因洪水而多次改道,沿岸的村鎮因此多次受災,上口鎮口子村便是其中之一。去年因“溫比亞”颱風過境,距離彌河僅200米之遙的口子村遭遇洪水漫灌,一些村民家中的積水深達近1米。

不過,界面新聞記者在口子村走訪發現,該村並未出現明顯積水,一些村民已經陸續從安置地點返回家中開始災後的清理工作。

據上口鎮總支書記趙新法介紹,自去年口子村遭遇洪水以來,當地政府投入資金加固加高了彌河大壩,特別針對過路涵洞設置了專門的閘門,並且疏通了村內的排水管網。得益於此,今年村裡尤其是村民住宅並未出現明顯積水現象。

“今年5月份,彌河壽光段按照50年一遇防洪標準進行治理,已高標準通過驗收。”壽光市水利局相關負責人對界面新聞記者表示,自去年壽光遭遇洪災以來,壽光針對彌河治理共實施了5項修復工程,包括修復堤防決口550米;在彌河分流蝦場路缺口新建堤防1300米,與北側堤防方向順直;修復改建沿岸過水涵閘26座;維修沿岸涵洞15座;對河道受損的堤頂、堤坡段進行修復,共計30公里。

作為壽光大棚蔬菜的主要種植基地,界面新聞記者注意到,紀臺鎮、稻田鎮大棚此次受災較為嚴重,而該地去年剛剛遭受過一次洪水的侵襲,致使經濟損失再度加重。

“還沒緩過去年受災的勁兒,今年大棚又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據壽光市紀臺鎮蘇秦村村民劉寶磊介紹,他家一共有三個蔬菜大棚,繼去年因洪水倒塌了一個大棚外,今年又有一個大棚出現垮塌,棚內種植的蔬菜也全部死亡。

劉寶磊表示,“去年受災之後,我向銀行貸了15萬元政府貼息的貸款,本打算通過三年的時間收回成本,沒想到又塌了一個。”

「現場」“利奇馬”致山東壽光部分鄉鎮蔬菜大棚再遭重創

類似劉寶磊的情況並非孤例,據蘇秦村村支書劉學明介紹,據初步統計,全村308個蔬菜大棚全部進水,10餘個大棚出現坍塌情況,如果積水無法及時排除,坍塌的數量可能會繼續增加。

對於大棚種植戶來說,大棚垮塌意味著毀滅性的打擊。在劉寶磊看來,只要能保住大棚,育苗和作物的損失還能夠接受。而一旦大棚因積水嚴重倒塌,包括棉被、薄膜、肥料在內,每畝大棚重建的價格高達7、8萬元;即便是修補大棚,人工費也要2萬元每畝。“如果能保住大棚,把水排幹之後緩一兩個月,後期還能繼續種植。這樣一來,損失的不過是育苗的成本。”劉寶磊說道。

為了避免大棚出現垮塌,排水成為了大棚種植戶的當務之急。界面新聞記者注意到,相比去年很多大棚內積水無處可排,造成大面積坍塌的現象,今年農戶可以將積水從大棚內用機器抽出,直接通過輸水帶排入附近溝渠。

劉學明表示,今年5月底,壽光當地政府在各鄉鎮投資建設了水渠,沒想到這麼快就派上了用場。“大棚內的水排入溝渠後,首先匯入308國道的主渠,然後經過主渠排入丹河。而去年受災以後,只能往公路上排,不僅造成道路積水嚴重,還會導致回灌現象,村與村之間為此產生了很多矛盾。”

據上述壽光市水利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去年發生洪災以來,壽光市針對南部大棚區排澇工程投資3.2億元,主要建設了縱橫排水乾溝,鋪設棚間路排水管道,配套橋涵閘建築物和移動式強排泵站。

據介紹,大棚區順棚間路還埋設了砼管道,原則上每50米設一處排水井,項目工程總長度279.1公里,覆蓋大棚區14.5萬畝,其中稻田鎮項目區工程長度83公里,大棚區5.5萬畝;紀臺鎮項目區工程長度173.3公里,大棚區7.5萬畝;洛城街道項目區工程長度22.8公里,大棚區1.5萬畝。

與此同時,據壽光市防汛抗旱指揮部相關負責人介紹,自8月11日2時大棚區開始出現棚外積水和棚內滲水現象以來,紀臺、稻田等鎮街迅速組織群眾啟動自備水泵和市裡調配的450臺排水泵,投入排澇工作。

談及此次洪水對於蔬菜市場的影響,劉學明表示,參照去年的情況來看,洪災對市場有一定影響,但體現在價格上並不明顯。由於6月到9月是壽光蔬菜上市的淡季,而10月到次年5月才是壽光蔬菜集中上市的階段,因此洪災對於當下的蔬菜價格的影響有限。“本輪臺風過後,如果不再出現類似的極端天氣,待土壤恢復1-2個月,農戶可以重新育苗栽種,只是茄子、辣椒等部分蔬菜上市的時間要往後順延。”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