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富田 無法割捨的木匠情結'

手工藝 傢俱 農村 設計 建築 墨斗 梓木 魯班 技術 跳槽那些事兒 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 2019-07-22
"

曾經,木匠不僅是一箇中國老百姓日常生活須臾難離的職業,而且是一類傳統的手工藝人。他們以木頭為材料,用墨盒、刨子、魯班尺等工具,在劈、刨、鑿、刻間,巧用榫卯傳統技藝製作成傢俱或工藝品,詮釋著匠人精神。

而今,隨著時代的發展和變遷,以前從木匠手中製作出來的傢俱,已被現代化工廠的生產線所取代;挑著工具走村串戶的老木匠,也逐漸淡出了人們的視野,但他們代代延續的“工匠精神”卻永不過時。

工匠精神,一語以概之,便是“一生只專注做一件事兒。”

這便是年已70歲的北京市懷柔區渤海鎮六渡河村老木匠王富田對工匠精神的認知和理解,也是他持之以恆以木為友的精神食糧。雖然年過古稀,但王富田身體卻依然硬朗,特別是對老木工手藝的熱愛,從未停歇,亦如那榫和卯結合的傳統木工技藝,伴著他走過了數十載的木道春秋……

"

曾經,木匠不僅是一箇中國老百姓日常生活須臾難離的職業,而且是一類傳統的手工藝人。他們以木頭為材料,用墨盒、刨子、魯班尺等工具,在劈、刨、鑿、刻間,巧用榫卯傳統技藝製作成傢俱或工藝品,詮釋著匠人精神。

而今,隨著時代的發展和變遷,以前從木匠手中製作出來的傢俱,已被現代化工廠的生產線所取代;挑著工具走村串戶的老木匠,也逐漸淡出了人們的視野,但他們代代延續的“工匠精神”卻永不過時。

工匠精神,一語以概之,便是“一生只專注做一件事兒。”

這便是年已70歲的北京市懷柔區渤海鎮六渡河村老木匠王富田對工匠精神的認知和理解,也是他持之以恆以木為友的精神食糧。雖然年過古稀,但王富田身體卻依然硬朗,特別是對老木工手藝的熱愛,從未停歇,亦如那榫和卯結合的傳統木工技藝,伴著他走過了數十載的木道春秋……

王富田 無法割捨的木匠情結

匠人:刨鑿鋸削有溫度

長刨、曲尺、墨斗、鉛筆、手工鋸、木工斧……老木匠王富田的工具箱常年隨身攜帶,裡面的工具數十件,數量雖多,卻井然有序,且打理得乾乾淨淨,一點也沒鏽蝕,反倒油光鋥亮,足見他對這套工具的熱愛。而雙掌佈滿的老繭,則無聲地傾訴著王福田幾十年的漫漫匠人路。

“這都是吃飯的傢伙,跟我的木工生涯一樣,用了幾十年了。”從一名木工小學徒兒,成長為聞名京郊的知名老木匠,王富田整整走了47年。於他而言,最難捨棄的除了木工工具,更是無法割捨的木匠情結,“工具箱裡的每一件工具都是自己設計製作的,自己做的自己用,順手!”

上個世紀的農村,誰家有婚嫁喜事,都會請木匠到家中打幾套嫁妝;誰家缺什麼傢俱,也會請木匠來打桌子、凳子等傢什……總之,農村房屋、傢俱、農具等都離不開木匠。

正是看到了木工職業的美好前景,47年前,剛剛23歲的王富田選擇學門手藝。“比泥瓦匠乾淨,比務農更體面。”當時的王富田認為,木匠是很體面的手藝活,便一腦門子扎進了木器世界。

"

曾經,木匠不僅是一箇中國老百姓日常生活須臾難離的職業,而且是一類傳統的手工藝人。他們以木頭為材料,用墨盒、刨子、魯班尺等工具,在劈、刨、鑿、刻間,巧用榫卯傳統技藝製作成傢俱或工藝品,詮釋著匠人精神。

而今,隨著時代的發展和變遷,以前從木匠手中製作出來的傢俱,已被現代化工廠的生產線所取代;挑著工具走村串戶的老木匠,也逐漸淡出了人們的視野,但他們代代延續的“工匠精神”卻永不過時。

工匠精神,一語以概之,便是“一生只專注做一件事兒。”

這便是年已70歲的北京市懷柔區渤海鎮六渡河村老木匠王富田對工匠精神的認知和理解,也是他持之以恆以木為友的精神食糧。雖然年過古稀,但王富田身體卻依然硬朗,特別是對老木工手藝的熱愛,從未停歇,亦如那榫和卯結合的傳統木工技藝,伴著他走過了數十載的木道春秋……

王富田 無法割捨的木匠情結

匠人:刨鑿鋸削有溫度

長刨、曲尺、墨斗、鉛筆、手工鋸、木工斧……老木匠王富田的工具箱常年隨身攜帶,裡面的工具數十件,數量雖多,卻井然有序,且打理得乾乾淨淨,一點也沒鏽蝕,反倒油光鋥亮,足見他對這套工具的熱愛。而雙掌佈滿的老繭,則無聲地傾訴著王福田幾十年的漫漫匠人路。

“這都是吃飯的傢伙,跟我的木工生涯一樣,用了幾十年了。”從一名木工小學徒兒,成長為聞名京郊的知名老木匠,王富田整整走了47年。於他而言,最難捨棄的除了木工工具,更是無法割捨的木匠情結,“工具箱裡的每一件工具都是自己設計製作的,自己做的自己用,順手!”

上個世紀的農村,誰家有婚嫁喜事,都會請木匠到家中打幾套嫁妝;誰家缺什麼傢俱,也會請木匠來打桌子、凳子等傢什……總之,農村房屋、傢俱、農具等都離不開木匠。

正是看到了木工職業的美好前景,47年前,剛剛23歲的王富田選擇學門手藝。“比泥瓦匠乾淨,比務農更體面。”當時的王富田認為,木匠是很體面的手藝活,便一腦門子扎進了木器世界。

王富田 無法割捨的木匠情結

王富田在自家舊宅改造成的老木匠民宿院裡用老石碾磨豆腐

“我的師父是同村的一位老木匠,在當地十里八村那是‘名人’,手藝精湛。”王富田回憶,那個時候,學木匠一般都是跟師父“學三年、幫三年”才能期滿學成。“許是我天生就是個木匠料兒,最終只學了3年,就出師了。”王富田打趣道,那幾年學徒,每天要搬木方、拉大鋸、刨木板,閒暇之餘還要替師父家幹活打雜,“當學徒相當辛苦,師父要求嚴格,一天下來腰痠背痛。”

“師傅領進門,修行靠自身。”然而,就是這3年辛苦而又枯燥的學徒生涯,為王富田的手藝打下了最紮實的基本功,受用終身。

木作之道和木作之藝,上有魯班,下有師徒。“按當時的行內規矩,學徒是要交學費的,而且一般不發工資。”王富田說,當時師傅實在看我家太窮,不僅免費教他,見他頭腦靈活,手腳麻利,學起鋸木、畫線、鑿眼、雕花等,基本教一遍就會,而且對他特別照顧,還給他發點工資補貼家用。所以,木工生活再苦再累,王富田都不給師傅丟面子,且很快掌握了鋸工、雕花等相關的手藝,出師後很快也擁有了屬於自己的一套木工工具。中間,除了磨損和斷裂的工具需要更換外,他的斧頭、墨斗、鑿子等一大批工具,從23歲就跟隨到現在,對它們有了深深的依賴和感情。

“做木匠,你得自己用心,做的東西才‘有溫度’。自己得不時地在腦子裡撿起來,想想其間的細節。”“出師”之後,王富田四處攬活,剛開始在上下村莊,後來擴大到周邊的鎮村,通過一點一滴的積累提高,手藝日漸增益。

“活到老,學到老。”秉承這一理念,王富田始終緊跟家裝工藝進步,不斷創新傳統木工技術,並日漸成為一位手藝醇熟的木匠師傅,單單看一眼設計圖,便能對用材數量了然於心。然而,在他看來,一個好木匠不能僅僅滿足於現有的手藝,應該緊隨家裝工藝的進步,不斷學習,不斷精進。“幹木工,經年累月生活在木頭碎屑裡,要的就是這樣一份孜孜以求的執著精神。”

匠術:建房不用一根釘

木工,不同於現代化建築的修建,要反覆測算,還要畫圖紙。“都在這裡。”王福田得意地指指自己佈滿銀髮的頭,“我們木匠蓋房子,從來都是用腦子。”

每次動工前,王福田都會先把圖紙“畫”在腦子裡:外觀什麼樣,內部結構如何,細節什麼樣,他都要反覆想很多遍,不斷修改。然後,再根據“圖紙”在心中估算木料的用量和種類。“造屋的木材很有講究,松樹做大梁最好,不會生蟲,不會爛掉;梓木的結構緊密,可以用來做窗戶。”一切在腦子裡演算得差不多了,他才開始上手打製各種傢俱或農具。

“做百家事,吃百家飯,受百家敬。”王富田說,那時手藝好的匠人,在農村大受歡迎,而且日程基本安排不過來,還有的家庭搶先到他家裡搬大鋸等工具,生怕他說話不算數到別家做工。因為做出來的木工活件頂件“呱呱叫”,因此,王福田的活計都是“三五年接牢的”,每年除了春節可以休息四五天,其他時間都在走村串戶。

“打製木頭傢俱,榫卯結構的連接方式是其不斷傳承的精髓所在。在傳統傢俱製作中,榫卯工藝製作的最高代表,就是全榫卯連接並且可隨時拆裝的傢俱。”王福田介紹,無榫卯,不傢俱。榫卯是中國傳統傢俱之魂,榫頭和卯眼緊緊咬合,宛若天成,巧手木匠運用不同的榫卯結構,組裝出各式各樣的傢俱。榫卯萬年牢,整套傢俱甚至整棟房子不用一根鐵釘,卻能使用幾百年甚至上千年。

"

曾經,木匠不僅是一箇中國老百姓日常生活須臾難離的職業,而且是一類傳統的手工藝人。他們以木頭為材料,用墨盒、刨子、魯班尺等工具,在劈、刨、鑿、刻間,巧用榫卯傳統技藝製作成傢俱或工藝品,詮釋著匠人精神。

而今,隨著時代的發展和變遷,以前從木匠手中製作出來的傢俱,已被現代化工廠的生產線所取代;挑著工具走村串戶的老木匠,也逐漸淡出了人們的視野,但他們代代延續的“工匠精神”卻永不過時。

工匠精神,一語以概之,便是“一生只專注做一件事兒。”

這便是年已70歲的北京市懷柔區渤海鎮六渡河村老木匠王富田對工匠精神的認知和理解,也是他持之以恆以木為友的精神食糧。雖然年過古稀,但王富田身體卻依然硬朗,特別是對老木工手藝的熱愛,從未停歇,亦如那榫和卯結合的傳統木工技藝,伴著他走過了數十載的木道春秋……

王富田 無法割捨的木匠情結

匠人:刨鑿鋸削有溫度

長刨、曲尺、墨斗、鉛筆、手工鋸、木工斧……老木匠王富田的工具箱常年隨身攜帶,裡面的工具數十件,數量雖多,卻井然有序,且打理得乾乾淨淨,一點也沒鏽蝕,反倒油光鋥亮,足見他對這套工具的熱愛。而雙掌佈滿的老繭,則無聲地傾訴著王福田幾十年的漫漫匠人路。

“這都是吃飯的傢伙,跟我的木工生涯一樣,用了幾十年了。”從一名木工小學徒兒,成長為聞名京郊的知名老木匠,王富田整整走了47年。於他而言,最難捨棄的除了木工工具,更是無法割捨的木匠情結,“工具箱裡的每一件工具都是自己設計製作的,自己做的自己用,順手!”

上個世紀的農村,誰家有婚嫁喜事,都會請木匠到家中打幾套嫁妝;誰家缺什麼傢俱,也會請木匠來打桌子、凳子等傢什……總之,農村房屋、傢俱、農具等都離不開木匠。

正是看到了木工職業的美好前景,47年前,剛剛23歲的王富田選擇學門手藝。“比泥瓦匠乾淨,比務農更體面。”當時的王富田認為,木匠是很體面的手藝活,便一腦門子扎進了木器世界。

王富田 無法割捨的木匠情結

王富田在自家舊宅改造成的老木匠民宿院裡用老石碾磨豆腐

“我的師父是同村的一位老木匠,在當地十里八村那是‘名人’,手藝精湛。”王富田回憶,那個時候,學木匠一般都是跟師父“學三年、幫三年”才能期滿學成。“許是我天生就是個木匠料兒,最終只學了3年,就出師了。”王富田打趣道,那幾年學徒,每天要搬木方、拉大鋸、刨木板,閒暇之餘還要替師父家幹活打雜,“當學徒相當辛苦,師父要求嚴格,一天下來腰痠背痛。”

“師傅領進門,修行靠自身。”然而,就是這3年辛苦而又枯燥的學徒生涯,為王富田的手藝打下了最紮實的基本功,受用終身。

木作之道和木作之藝,上有魯班,下有師徒。“按當時的行內規矩,學徒是要交學費的,而且一般不發工資。”王富田說,當時師傅實在看我家太窮,不僅免費教他,見他頭腦靈活,手腳麻利,學起鋸木、畫線、鑿眼、雕花等,基本教一遍就會,而且對他特別照顧,還給他發點工資補貼家用。所以,木工生活再苦再累,王富田都不給師傅丟面子,且很快掌握了鋸工、雕花等相關的手藝,出師後很快也擁有了屬於自己的一套木工工具。中間,除了磨損和斷裂的工具需要更換外,他的斧頭、墨斗、鑿子等一大批工具,從23歲就跟隨到現在,對它們有了深深的依賴和感情。

“做木匠,你得自己用心,做的東西才‘有溫度’。自己得不時地在腦子裡撿起來,想想其間的細節。”“出師”之後,王富田四處攬活,剛開始在上下村莊,後來擴大到周邊的鎮村,通過一點一滴的積累提高,手藝日漸增益。

“活到老,學到老。”秉承這一理念,王富田始終緊跟家裝工藝進步,不斷創新傳統木工技術,並日漸成為一位手藝醇熟的木匠師傅,單單看一眼設計圖,便能對用材數量了然於心。然而,在他看來,一個好木匠不能僅僅滿足於現有的手藝,應該緊隨家裝工藝的進步,不斷學習,不斷精進。“幹木工,經年累月生活在木頭碎屑裡,要的就是這樣一份孜孜以求的執著精神。”

匠術:建房不用一根釘

木工,不同於現代化建築的修建,要反覆測算,還要畫圖紙。“都在這裡。”王福田得意地指指自己佈滿銀髮的頭,“我們木匠蓋房子,從來都是用腦子。”

每次動工前,王福田都會先把圖紙“畫”在腦子裡:外觀什麼樣,內部結構如何,細節什麼樣,他都要反覆想很多遍,不斷修改。然後,再根據“圖紙”在心中估算木料的用量和種類。“造屋的木材很有講究,松樹做大梁最好,不會生蟲,不會爛掉;梓木的結構緊密,可以用來做窗戶。”一切在腦子裡演算得差不多了,他才開始上手打製各種傢俱或農具。

“做百家事,吃百家飯,受百家敬。”王富田說,那時手藝好的匠人,在農村大受歡迎,而且日程基本安排不過來,還有的家庭搶先到他家裡搬大鋸等工具,生怕他說話不算數到別家做工。因為做出來的木工活件頂件“呱呱叫”,因此,王福田的活計都是“三五年接牢的”,每年除了春節可以休息四五天,其他時間都在走村串戶。

“打製木頭傢俱,榫卯結構的連接方式是其不斷傳承的精髓所在。在傳統傢俱製作中,榫卯工藝製作的最高代表,就是全榫卯連接並且可隨時拆裝的傢俱。”王福田介紹,無榫卯,不傢俱。榫卯是中國傳統傢俱之魂,榫頭和卯眼緊緊咬合,宛若天成,巧手木匠運用不同的榫卯結構,組裝出各式各樣的傢俱。榫卯萬年牢,整套傢俱甚至整棟房子不用一根鐵釘,卻能使用幾百年甚至上千年。

王富田 無法割捨的木匠情結

老木匠民宿的客廳

傳統的家用器具不用鐵釘和膠水,全靠榫頭與卯眼相連,一個凸出,一個凹進,榫穿進卯,輕輕一拍,即可契合。但凡到過王福田製作現場的,見過他形形式式的斧鋸刨鑿的,目睹過他榫卯聯結過程的,無不豎起大拇指,發出嘖嘖的讚歎!

榫卯結構已成為一種文化遺產,需要更多的木匠一代接一代地傳承下去,才能讓它繼續綻放異彩。正是出於對榫卯結構的迷戀,王福田每天對著圖紙研究,一點一點地琢磨。現在他會用三十多種榫卯,抱肩榫、燕尾榫、棕角榫、夾頭榫、攢邊等等,現在是信手拈來,一看圖紙,就知道這塊木料該用哪種榫卯結構,該從哪裡下手。他拿起兩塊打鑿好的木構件,把榫頭和卯眼對起來,嚴絲合縫,“木頭不像鐵釘,時間長了會生鏽鬆動,影響傢俱的壽命,榫和卯連在一起,時間長了,兩塊木頭渾然一體,用上百十年都沒問題。”

“以前好的木匠,建木房可以不用一個鐵釘。”王富田說,人們從前都是住木房,這對木工師傅的技術要求很高。現在只要有可能,他仍然堅持使用傳統的建築木工手藝,“這樣雖然耗時費力,但蓋出來的房子更加堅固耐用。”

說起建築木藝,王富田興致很高,“木房子要以樑、柱、檁、椽搭扣,採用榫結構,利用木材自身的伸縮力,通過榫頭銜接,彼此牽連,結為整體,這樣房子就能穩如磐石。”王福田直言,尤其是手工製作的桌子、凳子、大床、花窗等,沒兩把“刷子”,根本做不到。

“我做的傢俱全部是榫子,一點鐵釘沒用,只要不摔不砸、別用火燒,一百年也壞不了。”王福田頗為自豪地介紹,前幾天一位慕名來家訂製傢俱的顧客表示,就歡傳統的傢俱樣式,而現在市場上真堅持傳統手藝的老木匠少之又少,“像老王家這樣的椅子一般人都打不上來。”

而在眾多匠人中,王富田的手藝也比較全面,“六木”中他全會,即“大木”——造房子相關的木工活動;“小木”是做床;“方木”做桌子、凳子;“雕木”就是會雕花……所以,一般家庭打些傢什,他一人就能搞定,村民們都覺得請他做工非常“經濟划算”。

匠心:傳承木道去浮躁

高低櫃、炕桌、高桌、面櫃、書匣子、八仙盒……

隨著社會的發展,這些原本在農村極為常見的傳統木製傢俱,現如今高速運轉的機器和標準化流水線,輕易地將那段屬於傳統木匠的輝煌擊碎,老木工已漸漸從人們的視線中消失。

如今的工匠,不再只是“一盞枯燈一刻刀,一把標尺一把銼”的木工,當代匠人是技能人才,更是我們全體勞動者。“用傳統工藝做出的小件也好,傢俱也罷,甚至是居住的房子,都有著一種‘韻味’,這是我們強調傳統工藝的精髓所在。”王富田認為,越是在當代現代工藝高速發展的今天,木匠人越是彌足珍貴,因為他們除了要打磨技能,還要對抗浮躁的社會。

“拒絕心浮氣躁,用自己的雙手創造價值,專注且堅持地只做好這一件事。”這是王福田對木匠精神的理解,並一直堅守著這種工匠精神。

“每個人的內心都像一塊木頭,想變點兒樣子,須得先用斧頭砍一砍,再用錐子鑿一鑿,然後用刨子刨個光,最後用砂紙打光滑。”王福田說,做人的道理也一樣,只有經過耐心打磨,才可以變得光彩照人。

"

曾經,木匠不僅是一箇中國老百姓日常生活須臾難離的職業,而且是一類傳統的手工藝人。他們以木頭為材料,用墨盒、刨子、魯班尺等工具,在劈、刨、鑿、刻間,巧用榫卯傳統技藝製作成傢俱或工藝品,詮釋著匠人精神。

而今,隨著時代的發展和變遷,以前從木匠手中製作出來的傢俱,已被現代化工廠的生產線所取代;挑著工具走村串戶的老木匠,也逐漸淡出了人們的視野,但他們代代延續的“工匠精神”卻永不過時。

工匠精神,一語以概之,便是“一生只專注做一件事兒。”

這便是年已70歲的北京市懷柔區渤海鎮六渡河村老木匠王富田對工匠精神的認知和理解,也是他持之以恆以木為友的精神食糧。雖然年過古稀,但王富田身體卻依然硬朗,特別是對老木工手藝的熱愛,從未停歇,亦如那榫和卯結合的傳統木工技藝,伴著他走過了數十載的木道春秋……

王富田 無法割捨的木匠情結

匠人:刨鑿鋸削有溫度

長刨、曲尺、墨斗、鉛筆、手工鋸、木工斧……老木匠王富田的工具箱常年隨身攜帶,裡面的工具數十件,數量雖多,卻井然有序,且打理得乾乾淨淨,一點也沒鏽蝕,反倒油光鋥亮,足見他對這套工具的熱愛。而雙掌佈滿的老繭,則無聲地傾訴著王福田幾十年的漫漫匠人路。

“這都是吃飯的傢伙,跟我的木工生涯一樣,用了幾十年了。”從一名木工小學徒兒,成長為聞名京郊的知名老木匠,王富田整整走了47年。於他而言,最難捨棄的除了木工工具,更是無法割捨的木匠情結,“工具箱裡的每一件工具都是自己設計製作的,自己做的自己用,順手!”

上個世紀的農村,誰家有婚嫁喜事,都會請木匠到家中打幾套嫁妝;誰家缺什麼傢俱,也會請木匠來打桌子、凳子等傢什……總之,農村房屋、傢俱、農具等都離不開木匠。

正是看到了木工職業的美好前景,47年前,剛剛23歲的王富田選擇學門手藝。“比泥瓦匠乾淨,比務農更體面。”當時的王富田認為,木匠是很體面的手藝活,便一腦門子扎進了木器世界。

王富田 無法割捨的木匠情結

王富田在自家舊宅改造成的老木匠民宿院裡用老石碾磨豆腐

“我的師父是同村的一位老木匠,在當地十里八村那是‘名人’,手藝精湛。”王富田回憶,那個時候,學木匠一般都是跟師父“學三年、幫三年”才能期滿學成。“許是我天生就是個木匠料兒,最終只學了3年,就出師了。”王富田打趣道,那幾年學徒,每天要搬木方、拉大鋸、刨木板,閒暇之餘還要替師父家幹活打雜,“當學徒相當辛苦,師父要求嚴格,一天下來腰痠背痛。”

“師傅領進門,修行靠自身。”然而,就是這3年辛苦而又枯燥的學徒生涯,為王富田的手藝打下了最紮實的基本功,受用終身。

木作之道和木作之藝,上有魯班,下有師徒。“按當時的行內規矩,學徒是要交學費的,而且一般不發工資。”王富田說,當時師傅實在看我家太窮,不僅免費教他,見他頭腦靈活,手腳麻利,學起鋸木、畫線、鑿眼、雕花等,基本教一遍就會,而且對他特別照顧,還給他發點工資補貼家用。所以,木工生活再苦再累,王富田都不給師傅丟面子,且很快掌握了鋸工、雕花等相關的手藝,出師後很快也擁有了屬於自己的一套木工工具。中間,除了磨損和斷裂的工具需要更換外,他的斧頭、墨斗、鑿子等一大批工具,從23歲就跟隨到現在,對它們有了深深的依賴和感情。

“做木匠,你得自己用心,做的東西才‘有溫度’。自己得不時地在腦子裡撿起來,想想其間的細節。”“出師”之後,王富田四處攬活,剛開始在上下村莊,後來擴大到周邊的鎮村,通過一點一滴的積累提高,手藝日漸增益。

“活到老,學到老。”秉承這一理念,王富田始終緊跟家裝工藝進步,不斷創新傳統木工技術,並日漸成為一位手藝醇熟的木匠師傅,單單看一眼設計圖,便能對用材數量了然於心。然而,在他看來,一個好木匠不能僅僅滿足於現有的手藝,應該緊隨家裝工藝的進步,不斷學習,不斷精進。“幹木工,經年累月生活在木頭碎屑裡,要的就是這樣一份孜孜以求的執著精神。”

匠術:建房不用一根釘

木工,不同於現代化建築的修建,要反覆測算,還要畫圖紙。“都在這裡。”王福田得意地指指自己佈滿銀髮的頭,“我們木匠蓋房子,從來都是用腦子。”

每次動工前,王福田都會先把圖紙“畫”在腦子裡:外觀什麼樣,內部結構如何,細節什麼樣,他都要反覆想很多遍,不斷修改。然後,再根據“圖紙”在心中估算木料的用量和種類。“造屋的木材很有講究,松樹做大梁最好,不會生蟲,不會爛掉;梓木的結構緊密,可以用來做窗戶。”一切在腦子裡演算得差不多了,他才開始上手打製各種傢俱或農具。

“做百家事,吃百家飯,受百家敬。”王富田說,那時手藝好的匠人,在農村大受歡迎,而且日程基本安排不過來,還有的家庭搶先到他家裡搬大鋸等工具,生怕他說話不算數到別家做工。因為做出來的木工活件頂件“呱呱叫”,因此,王福田的活計都是“三五年接牢的”,每年除了春節可以休息四五天,其他時間都在走村串戶。

“打製木頭傢俱,榫卯結構的連接方式是其不斷傳承的精髓所在。在傳統傢俱製作中,榫卯工藝製作的最高代表,就是全榫卯連接並且可隨時拆裝的傢俱。”王福田介紹,無榫卯,不傢俱。榫卯是中國傳統傢俱之魂,榫頭和卯眼緊緊咬合,宛若天成,巧手木匠運用不同的榫卯結構,組裝出各式各樣的傢俱。榫卯萬年牢,整套傢俱甚至整棟房子不用一根鐵釘,卻能使用幾百年甚至上千年。

王富田 無法割捨的木匠情結

老木匠民宿的客廳

傳統的家用器具不用鐵釘和膠水,全靠榫頭與卯眼相連,一個凸出,一個凹進,榫穿進卯,輕輕一拍,即可契合。但凡到過王福田製作現場的,見過他形形式式的斧鋸刨鑿的,目睹過他榫卯聯結過程的,無不豎起大拇指,發出嘖嘖的讚歎!

榫卯結構已成為一種文化遺產,需要更多的木匠一代接一代地傳承下去,才能讓它繼續綻放異彩。正是出於對榫卯結構的迷戀,王福田每天對著圖紙研究,一點一點地琢磨。現在他會用三十多種榫卯,抱肩榫、燕尾榫、棕角榫、夾頭榫、攢邊等等,現在是信手拈來,一看圖紙,就知道這塊木料該用哪種榫卯結構,該從哪裡下手。他拿起兩塊打鑿好的木構件,把榫頭和卯眼對起來,嚴絲合縫,“木頭不像鐵釘,時間長了會生鏽鬆動,影響傢俱的壽命,榫和卯連在一起,時間長了,兩塊木頭渾然一體,用上百十年都沒問題。”

“以前好的木匠,建木房可以不用一個鐵釘。”王富田說,人們從前都是住木房,這對木工師傅的技術要求很高。現在只要有可能,他仍然堅持使用傳統的建築木工手藝,“這樣雖然耗時費力,但蓋出來的房子更加堅固耐用。”

說起建築木藝,王富田興致很高,“木房子要以樑、柱、檁、椽搭扣,採用榫結構,利用木材自身的伸縮力,通過榫頭銜接,彼此牽連,結為整體,這樣房子就能穩如磐石。”王福田直言,尤其是手工製作的桌子、凳子、大床、花窗等,沒兩把“刷子”,根本做不到。

“我做的傢俱全部是榫子,一點鐵釘沒用,只要不摔不砸、別用火燒,一百年也壞不了。”王福田頗為自豪地介紹,前幾天一位慕名來家訂製傢俱的顧客表示,就歡傳統的傢俱樣式,而現在市場上真堅持傳統手藝的老木匠少之又少,“像老王家這樣的椅子一般人都打不上來。”

而在眾多匠人中,王富田的手藝也比較全面,“六木”中他全會,即“大木”——造房子相關的木工活動;“小木”是做床;“方木”做桌子、凳子;“雕木”就是會雕花……所以,一般家庭打些傢什,他一人就能搞定,村民們都覺得請他做工非常“經濟划算”。

匠心:傳承木道去浮躁

高低櫃、炕桌、高桌、面櫃、書匣子、八仙盒……

隨著社會的發展,這些原本在農村極為常見的傳統木製傢俱,現如今高速運轉的機器和標準化流水線,輕易地將那段屬於傳統木匠的輝煌擊碎,老木工已漸漸從人們的視線中消失。

如今的工匠,不再只是“一盞枯燈一刻刀,一把標尺一把銼”的木工,當代匠人是技能人才,更是我們全體勞動者。“用傳統工藝做出的小件也好,傢俱也罷,甚至是居住的房子,都有著一種‘韻味’,這是我們強調傳統工藝的精髓所在。”王富田認為,越是在當代現代工藝高速發展的今天,木匠人越是彌足珍貴,因為他們除了要打磨技能,還要對抗浮躁的社會。

“拒絕心浮氣躁,用自己的雙手創造價值,專注且堅持地只做好這一件事。”這是王福田對木匠精神的理解,並一直堅守著這種工匠精神。

“每個人的內心都像一塊木頭,想變點兒樣子,須得先用斧頭砍一砍,再用錐子鑿一鑿,然後用刨子刨個光,最後用砂紙打光滑。”王福田說,做人的道理也一樣,只有經過耐心打磨,才可以變得光彩照人。

王富田 無法割捨的木匠情結

王富田向記者介紹老木匠民宿臥室設施。三間臥室所在的北屋保留了原始結構,現代化的設施裡透著鄉土氣息

在傳統與現代進步之間,耄耋之年的老木匠王富田感慨萬千……雖已70歲了,但王富田還是放不下木工活。“我喜歡木頭,喜歡看從刨子裡出來的微卷的木花屑,喜歡聞木料的香味。”王富田說,木工活要靜得下心、耐得住寂寞,沒三五年很難出師,現在想學傳統木工活的年輕人越來越少了,現在最大的心願就是希望自己的手藝能夠傳承下去。

心中有理想,腳下有力量。為了傳承木道技藝和木匠精神,王福田歷時一年多,親手打造了一家“明星”建築——“老木匠”民宿。遠看整個建築似鳥翼雙展,近看房屋錯落有致。青瓦,白牆,富有韻律的木飾組合,給人新穎,極具視覺衝擊。

作為六渡河村第一家民宿,“老木匠”處處體現木匠文化。邁進大門的門檻,迎面看見一列文字:“匠,木工也——《說文》。”從房子頂部天花就能夠看出王福田在蓋房子的時候確實是用心了,所有木料都是老人家提前親自加工。不僅如此,房中一頂老櫃子是當年得意之作,完是榫卯結構,一直引以為豪。

之所以改造“老木匠”民宿,王富田有自己的小算盤兒。“我就想讓孫子後代們看看,我們以前在農村住的房子是什麼樣的,讓他們也瞭解一下這種榫卯建築的文化和手工木藝歷史。”正是基於這個初衷,讓年近古稀的王富田花了一年多打造了這座木頭建築的民宿,一來可以對外出租經營賺點兒生活零花錢,更重要的是傳承木匠精神。與此同時,村裡誰家需要個梯架、模具、老榆木案板等生活用具,王福田都免費幫助加工製作,其中目的不言而喻,“傳承木匠文化和木工技藝。”

"

曾經,木匠不僅是一箇中國老百姓日常生活須臾難離的職業,而且是一類傳統的手工藝人。他們以木頭為材料,用墨盒、刨子、魯班尺等工具,在劈、刨、鑿、刻間,巧用榫卯傳統技藝製作成傢俱或工藝品,詮釋著匠人精神。

而今,隨著時代的發展和變遷,以前從木匠手中製作出來的傢俱,已被現代化工廠的生產線所取代;挑著工具走村串戶的老木匠,也逐漸淡出了人們的視野,但他們代代延續的“工匠精神”卻永不過時。

工匠精神,一語以概之,便是“一生只專注做一件事兒。”

這便是年已70歲的北京市懷柔區渤海鎮六渡河村老木匠王富田對工匠精神的認知和理解,也是他持之以恆以木為友的精神食糧。雖然年過古稀,但王富田身體卻依然硬朗,特別是對老木工手藝的熱愛,從未停歇,亦如那榫和卯結合的傳統木工技藝,伴著他走過了數十載的木道春秋……

王富田 無法割捨的木匠情結

匠人:刨鑿鋸削有溫度

長刨、曲尺、墨斗、鉛筆、手工鋸、木工斧……老木匠王富田的工具箱常年隨身攜帶,裡面的工具數十件,數量雖多,卻井然有序,且打理得乾乾淨淨,一點也沒鏽蝕,反倒油光鋥亮,足見他對這套工具的熱愛。而雙掌佈滿的老繭,則無聲地傾訴著王福田幾十年的漫漫匠人路。

“這都是吃飯的傢伙,跟我的木工生涯一樣,用了幾十年了。”從一名木工小學徒兒,成長為聞名京郊的知名老木匠,王富田整整走了47年。於他而言,最難捨棄的除了木工工具,更是無法割捨的木匠情結,“工具箱裡的每一件工具都是自己設計製作的,自己做的自己用,順手!”

上個世紀的農村,誰家有婚嫁喜事,都會請木匠到家中打幾套嫁妝;誰家缺什麼傢俱,也會請木匠來打桌子、凳子等傢什……總之,農村房屋、傢俱、農具等都離不開木匠。

正是看到了木工職業的美好前景,47年前,剛剛23歲的王富田選擇學門手藝。“比泥瓦匠乾淨,比務農更體面。”當時的王富田認為,木匠是很體面的手藝活,便一腦門子扎進了木器世界。

王富田 無法割捨的木匠情結

王富田在自家舊宅改造成的老木匠民宿院裡用老石碾磨豆腐

“我的師父是同村的一位老木匠,在當地十里八村那是‘名人’,手藝精湛。”王富田回憶,那個時候,學木匠一般都是跟師父“學三年、幫三年”才能期滿學成。“許是我天生就是個木匠料兒,最終只學了3年,就出師了。”王富田打趣道,那幾年學徒,每天要搬木方、拉大鋸、刨木板,閒暇之餘還要替師父家幹活打雜,“當學徒相當辛苦,師父要求嚴格,一天下來腰痠背痛。”

“師傅領進門,修行靠自身。”然而,就是這3年辛苦而又枯燥的學徒生涯,為王富田的手藝打下了最紮實的基本功,受用終身。

木作之道和木作之藝,上有魯班,下有師徒。“按當時的行內規矩,學徒是要交學費的,而且一般不發工資。”王富田說,當時師傅實在看我家太窮,不僅免費教他,見他頭腦靈活,手腳麻利,學起鋸木、畫線、鑿眼、雕花等,基本教一遍就會,而且對他特別照顧,還給他發點工資補貼家用。所以,木工生活再苦再累,王富田都不給師傅丟面子,且很快掌握了鋸工、雕花等相關的手藝,出師後很快也擁有了屬於自己的一套木工工具。中間,除了磨損和斷裂的工具需要更換外,他的斧頭、墨斗、鑿子等一大批工具,從23歲就跟隨到現在,對它們有了深深的依賴和感情。

“做木匠,你得自己用心,做的東西才‘有溫度’。自己得不時地在腦子裡撿起來,想想其間的細節。”“出師”之後,王富田四處攬活,剛開始在上下村莊,後來擴大到周邊的鎮村,通過一點一滴的積累提高,手藝日漸增益。

“活到老,學到老。”秉承這一理念,王富田始終緊跟家裝工藝進步,不斷創新傳統木工技術,並日漸成為一位手藝醇熟的木匠師傅,單單看一眼設計圖,便能對用材數量了然於心。然而,在他看來,一個好木匠不能僅僅滿足於現有的手藝,應該緊隨家裝工藝的進步,不斷學習,不斷精進。“幹木工,經年累月生活在木頭碎屑裡,要的就是這樣一份孜孜以求的執著精神。”

匠術:建房不用一根釘

木工,不同於現代化建築的修建,要反覆測算,還要畫圖紙。“都在這裡。”王福田得意地指指自己佈滿銀髮的頭,“我們木匠蓋房子,從來都是用腦子。”

每次動工前,王福田都會先把圖紙“畫”在腦子裡:外觀什麼樣,內部結構如何,細節什麼樣,他都要反覆想很多遍,不斷修改。然後,再根據“圖紙”在心中估算木料的用量和種類。“造屋的木材很有講究,松樹做大梁最好,不會生蟲,不會爛掉;梓木的結構緊密,可以用來做窗戶。”一切在腦子裡演算得差不多了,他才開始上手打製各種傢俱或農具。

“做百家事,吃百家飯,受百家敬。”王富田說,那時手藝好的匠人,在農村大受歡迎,而且日程基本安排不過來,還有的家庭搶先到他家裡搬大鋸等工具,生怕他說話不算數到別家做工。因為做出來的木工活件頂件“呱呱叫”,因此,王福田的活計都是“三五年接牢的”,每年除了春節可以休息四五天,其他時間都在走村串戶。

“打製木頭傢俱,榫卯結構的連接方式是其不斷傳承的精髓所在。在傳統傢俱製作中,榫卯工藝製作的最高代表,就是全榫卯連接並且可隨時拆裝的傢俱。”王福田介紹,無榫卯,不傢俱。榫卯是中國傳統傢俱之魂,榫頭和卯眼緊緊咬合,宛若天成,巧手木匠運用不同的榫卯結構,組裝出各式各樣的傢俱。榫卯萬年牢,整套傢俱甚至整棟房子不用一根鐵釘,卻能使用幾百年甚至上千年。

王富田 無法割捨的木匠情結

老木匠民宿的客廳

傳統的家用器具不用鐵釘和膠水,全靠榫頭與卯眼相連,一個凸出,一個凹進,榫穿進卯,輕輕一拍,即可契合。但凡到過王福田製作現場的,見過他形形式式的斧鋸刨鑿的,目睹過他榫卯聯結過程的,無不豎起大拇指,發出嘖嘖的讚歎!

榫卯結構已成為一種文化遺產,需要更多的木匠一代接一代地傳承下去,才能讓它繼續綻放異彩。正是出於對榫卯結構的迷戀,王福田每天對著圖紙研究,一點一點地琢磨。現在他會用三十多種榫卯,抱肩榫、燕尾榫、棕角榫、夾頭榫、攢邊等等,現在是信手拈來,一看圖紙,就知道這塊木料該用哪種榫卯結構,該從哪裡下手。他拿起兩塊打鑿好的木構件,把榫頭和卯眼對起來,嚴絲合縫,“木頭不像鐵釘,時間長了會生鏽鬆動,影響傢俱的壽命,榫和卯連在一起,時間長了,兩塊木頭渾然一體,用上百十年都沒問題。”

“以前好的木匠,建木房可以不用一個鐵釘。”王富田說,人們從前都是住木房,這對木工師傅的技術要求很高。現在只要有可能,他仍然堅持使用傳統的建築木工手藝,“這樣雖然耗時費力,但蓋出來的房子更加堅固耐用。”

說起建築木藝,王富田興致很高,“木房子要以樑、柱、檁、椽搭扣,採用榫結構,利用木材自身的伸縮力,通過榫頭銜接,彼此牽連,結為整體,這樣房子就能穩如磐石。”王福田直言,尤其是手工製作的桌子、凳子、大床、花窗等,沒兩把“刷子”,根本做不到。

“我做的傢俱全部是榫子,一點鐵釘沒用,只要不摔不砸、別用火燒,一百年也壞不了。”王福田頗為自豪地介紹,前幾天一位慕名來家訂製傢俱的顧客表示,就歡傳統的傢俱樣式,而現在市場上真堅持傳統手藝的老木匠少之又少,“像老王家這樣的椅子一般人都打不上來。”

而在眾多匠人中,王富田的手藝也比較全面,“六木”中他全會,即“大木”——造房子相關的木工活動;“小木”是做床;“方木”做桌子、凳子;“雕木”就是會雕花……所以,一般家庭打些傢什,他一人就能搞定,村民們都覺得請他做工非常“經濟划算”。

匠心:傳承木道去浮躁

高低櫃、炕桌、高桌、面櫃、書匣子、八仙盒……

隨著社會的發展,這些原本在農村極為常見的傳統木製傢俱,現如今高速運轉的機器和標準化流水線,輕易地將那段屬於傳統木匠的輝煌擊碎,老木工已漸漸從人們的視線中消失。

如今的工匠,不再只是“一盞枯燈一刻刀,一把標尺一把銼”的木工,當代匠人是技能人才,更是我們全體勞動者。“用傳統工藝做出的小件也好,傢俱也罷,甚至是居住的房子,都有著一種‘韻味’,這是我們強調傳統工藝的精髓所在。”王富田認為,越是在當代現代工藝高速發展的今天,木匠人越是彌足珍貴,因為他們除了要打磨技能,還要對抗浮躁的社會。

“拒絕心浮氣躁,用自己的雙手創造價值,專注且堅持地只做好這一件事。”這是王福田對木匠精神的理解,並一直堅守著這種工匠精神。

“每個人的內心都像一塊木頭,想變點兒樣子,須得先用斧頭砍一砍,再用錐子鑿一鑿,然後用刨子刨個光,最後用砂紙打光滑。”王福田說,做人的道理也一樣,只有經過耐心打磨,才可以變得光彩照人。

王富田 無法割捨的木匠情結

王富田向記者介紹老木匠民宿臥室設施。三間臥室所在的北屋保留了原始結構,現代化的設施裡透著鄉土氣息

在傳統與現代進步之間,耄耋之年的老木匠王富田感慨萬千……雖已70歲了,但王富田還是放不下木工活。“我喜歡木頭,喜歡看從刨子裡出來的微卷的木花屑,喜歡聞木料的香味。”王富田說,木工活要靜得下心、耐得住寂寞,沒三五年很難出師,現在想學傳統木工活的年輕人越來越少了,現在最大的心願就是希望自己的手藝能夠傳承下去。

心中有理想,腳下有力量。為了傳承木道技藝和木匠精神,王福田歷時一年多,親手打造了一家“明星”建築——“老木匠”民宿。遠看整個建築似鳥翼雙展,近看房屋錯落有致。青瓦,白牆,富有韻律的木飾組合,給人新穎,極具視覺衝擊。

作為六渡河村第一家民宿,“老木匠”處處體現木匠文化。邁進大門的門檻,迎面看見一列文字:“匠,木工也——《說文》。”從房子頂部天花就能夠看出王福田在蓋房子的時候確實是用心了,所有木料都是老人家提前親自加工。不僅如此,房中一頂老櫃子是當年得意之作,完是榫卯結構,一直引以為豪。

之所以改造“老木匠”民宿,王富田有自己的小算盤兒。“我就想讓孫子後代們看看,我們以前在農村住的房子是什麼樣的,讓他們也瞭解一下這種榫卯建築的文化和手工木藝歷史。”正是基於這個初衷,讓年近古稀的王富田花了一年多打造了這座木頭建築的民宿,一來可以對外出租經營賺點兒生活零花錢,更重要的是傳承木匠精神。與此同時,村裡誰家需要個梯架、模具、老榆木案板等生活用具,王福田都免費幫助加工製作,其中目的不言而喻,“傳承木匠文化和木工技藝。”

王富田 無法割捨的木匠情結

老木匠民宿的臥室

從一個小木匠,做成了老木匠。“老木匠”民宿,很有可能是王福田木匠生涯中最後一棟高架木工作品了。他說自己雖然已經七十歲了,但精神頭依然很好,依然可以做著自己的木工。“建這個木屋,我只是希望,我們手藝人的手藝以後不要消失。”王福田信心滿滿,只要還能做,就會一直做下去,自己喜歡的事做一輩子都不會膩。

時代在變,像王福田一般木工匠人的精神傳承,卻一直不變,永遠在“道”上……(《綠色中國》2019.1B 文/溫來生)

- END -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