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昌平公佈“十三五”規劃綱要任務分解方案,197項任務明確責任單位

經濟 社會 民生......

昌平區“十三五”規劃綱要任務分解方案

197件大事兒

涉及昌平的你,我,他

北京市昌平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

規劃綱要任務分解方案

一、經濟社會發展主要指標

1.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7.5%左右。

牽頭單位:區發展改革委

協辦單位:全區各單位

2.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年均增長7%。

牽頭單位:區財政局

協辦單位:全區各單位

3.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完成3000億元以上。

4.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年均增長7%左右。

牽頭單位:區商務委

協辦單位:區統計局

5.常住人口規模達到北京要求。

6.城鄉建設用地面積達到北京要求。

牽頭單位:市國土局昌平分局

協辦單位:全區各單位

7.用水總量達到北京要求。

牽頭單位:區水務局

協辦單位:區統計局

8.能源消費總量達到北京要求。

9.單位地區生產總值水耗累計下降15%以上。

牽頭單位:區水務局

協辦單位:區經濟信息化委、區統計局

10.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累計下降17%以上。

11.服務業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72%以上。

12.中關村昌平園總收入年均增長10%。

牽頭單位:中關村科技園區昌平園管委會

協辦單位:區統計局、區經濟信息化委

13.技術合同輸出額達75億元以上。

牽頭單位:區科委

協辦單位:中關村科技園區昌平園管委會、區統計局、區經濟信息化委

14.全社會R&D投入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達6.5%左右。

牽頭單位:區科委

協辦單位:區統計局、中關村科技園區昌平園管委會

15.森林覆蓋率達48%以上。

牽頭單位:區園林綠化局

16.人均公共綠地面積達28平方米以上。

牽頭單位:區園林綠化局

17.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100%。

牽頭單位:區市政市容委

18.全區汙水處理率達95%以上。

牽頭單位:區水務局

19.單位地區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北京市要求。

20.PM2.5年均濃度累計下降15%以上。

牽頭單位:區環保局

21.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8%左右。

牽頭單位:區人力社保局

協辦單位:區統計局、國家統計局昌平調查隊

22.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9%左右。

牽頭單位:區農委

協辦單位:區統計局、國家統計局昌平調查隊

23.主幹路網規劃實現率達80%以上。

牽頭單位:區市政市容委

協辦單位:昌平公路分局

24.億元GDP安全生產事故死亡率累計下降12%以上。

牽頭單位:區安全監管局

25.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以下,城鎮新增就業8萬人。

牽頭單位:區人力社保局

協辦單位:區社會保障和就業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各鎮政府(街道辦事處)

26.每千人常住人口醫療衛生機構床位數達6張,執業(助理)醫師數提高至3人。

牽頭單位:區衛計委

27.基層公共文化設施覆蓋率達100%。

牽頭單位:區文化委

協辦單位:各鎮政府(街道辦事處)

28.重點食品安全監測抽檢合格率達98%以上。

牽頭單位:區食品藥品監管局

29.藥品抽驗合格率達99%以上。

牽頭單位:區食品藥品監管局

30.“一刻鐘社區服務圈”覆蓋率達100%。

牽頭單位:區社會辦

協辦單位:各鎮政府(街道辦事處)

二、增強發展動力

(一)內需支撐發展

31.重點推進回龍觀“北四村”、東小口蘭各莊組團等棚改項目建設。積極推動未來科學城、北京科技商務區(TBD)核心區等功能區內部服務配套設施及周邊路網系統建設。著力提高主幹路網規劃實現率,加強供水、排汙、電力、熱力的保障和供應體系建設。重點保障優質教育、醫療、文化體育設施項目的落地。推動中航重機激光成形基地、諾華(中國)新工廠等項目加快建設。

牽頭單位:區住房城鄉建設委、區市政市容委

協辦單位:區經濟信息化委、中關村科技園區昌平園管委會、各重點功能區管委會(建設公司)、各相關鎮政府(街道辦事處)

完成時限:按計劃完成

32.優化土地供應結構,科學安排用地開發計劃,有序推動地塊滾動上市。

牽頭單位:市國土局昌平分局

協辦單位:各重點功能區管委會(建設公司)、各相關鎮政府(街道辦事處)

完成時限:按計劃完成

33.做大做強昌發展公司等投融資平臺,發揮政府投資的引領撬動和催化作用,出臺鼓勵民間投資的各項細化措施,拓展運用企業債、BOT等投融資方式,在基礎設施、公共服務領域推出一批PPP模式試點項目。

牽頭單位:區財政局、區發展改革委

協辦單位:中關村科技園區昌平園管委會

完成時限:按計劃完成

34.以八達嶺奧特萊斯、樂多港假日廣場等大型商業綜合體及明十三陵等旅遊景區為重點,儘快形成一體化的綜合消費模式。加快推進宜家家居項目、未來科學城商業設施建設,完善現有大型商業設施周邊配套功能,形成一批品質高端、功能完善的現代商業服務業聚集區。實施提高生活性服務業品質行動計劃,建成連鎖便利店、早餐示範店等便民網點140家以上,建成區蔬菜零售網店覆蓋率達到80%以上。深化與大型電商企業合作,力爭引入1—2家平臺交易額超億元的大型電商企業,培育15—20家本地電商企業。

牽頭單位:區商務委、區旅遊委

協辦單位:未來城管委會、市工商局昌平分局、各相關鎮政府(街道辦事處)

完成時限:按計劃完成

(二)創新驅動發展

35.強化企業創新主體作用,構建領軍型企業主導的全產業鏈創新網絡,推動企業由產品生產向知識產權創造升級發展。積極引導企業採取購買、合作等方式,引進國內外領先的各類新興源頭技術、重點產業技術、關鍵共性技術,支持具備條件的企業申請認定國家及北京市重點實驗室等各類研發平臺。鼓勵推動企業間的創新合作,加強上下游企業間的信息溝通和技術聯動,促進先進技術向中小企業輻射和轉移。

牽頭單位:區科委、中關村科技園區昌平園管委會

協辦單位:區發展改革委、區經濟信息化委、未來城管委會、沙河高教園區管委會、振邦承基公司、市工商局昌平分局

完成時限:按計劃完成

36.充分發揮首都科技條件服務平臺昌平站等創新服務平臺作用,用好用足區域豐富的研發實驗設備、儀器、人才等資源,推動高校和科研院所向社會開放科研設施,促進科技資源供需對接。鼓勵企業聯合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各類主體,成立標準聯盟、技術聯盟和產業聯盟,在關鍵共性技術開發、重大項目攻關和行業標準制定等方面發揮作用。引入一批國內外知名的管理諮詢、市場營銷、技術評估、知識產權保護等科技中介服務機構,實現創新資源的有效分工與合理銜接。

牽頭單位:區科委、中關村科技園區昌平園管委會

協辦單位:各重點功能區管委會(建設公司)、市工商局昌平分局

完成時限:按計劃完成

37.健全“產學研用金介服”協同創新體系,積極爭取國家實驗室在昌佈局,主動承接和實施一批國家、市級重大科技計劃和項目,實現區域內各大專院校、科研院所研發成果和國家戰略、當地產業發展的對接合作。加快中關村昌平園懷來分園建設,建立利潤分成機制。

牽頭單位:區科委、中關村科技園區昌平園管委會

協辦單位:未來城管委會、沙河高教園區管委會、振邦承基公司

完成時限:按計劃完成

38.積極爭取國家、北京市各類鼓勵研發的專項資金,落實各項稅收優惠政策。強化激勵機制,鼓勵科研院所、科技人員通過科技成果、知識產權等無形資產入股企業。建立健全知識產權服務體系,鼓勵專業服務機構向中小企業提供“專利托管”服務。拓寬政府採購自主創新產品試點範圍,積極爭取將本區企業創新產品列入北京市自主創新產品目錄。

牽頭單位:區科委、中關村科技園區昌平園管委會

協辦單位:區財政局、區國稅局、區地稅局

完成時限:按計劃完成

(三)雙創助力發展

39.出臺鼓勵支持創新創業發展相關意見,從資金扶持、創新服務、平臺載體等方面進行突破,形成完善的政策體系。支持眾創、眾包、眾扶、眾籌發展,探索“孵化平臺+投資基金”模式,按照企業初始期、成長期、成熟期階段要求,帶動建設一批小型化、多功能、高品質的創新創業載體。

牽頭單位:中關村科技園區昌平園管委會

協辦單位:區經濟信息化委、區科委、區商務委、市工商局昌平分局、區財政局、未來城管委會、沙河高教園區管委會、銘嘉公司、各鎮政府(街道辦事處)

完成時限:按計劃完成

40.發揮財政資金的槓桿放大效應,構建以“高精尖”產業為核心的多層次、多類型股權投資基金體系,引導社會資本共同設立天使基金、創投基金、產業基金、併購基金等子基金。完善創業投融資機制。加快以昌平科技園發展有限公司為主體的投融資服務平臺建設,進一步加大對創業企業的信貸支持。合理利用境內外資本市場進行多渠道融資。鼓勵符合條件的中小企業抓住“新三板”擴容的機遇,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掛牌,做大做強“昌平板塊”。積極參加“四板”市場建設。

牽頭單位:區財政局、區發展改革委

協辦單位:中關村科技園區昌平園管委會、市工商局昌平分局

完成時限:按計劃完成

41.鼓勵眾創空間等各類創業服務機構承辦區域性、全國性乃至國際性的創新創業大賽。鼓勵擁有豐富經驗和創業資源的企業家、天使投資人和專家學者擔任創業導師或組成輔導團隊。支持社會力量舉辦創業沙龍、創業大講堂、創業訓練營等培訓活動。培育企業家精神和創客文化,營造鼓勵創新、支持創業、褒揚成功、寬容失敗的社會氛圍。加強對創新創業的新聞宣傳和輿論引導。

牽頭單位:中關村科技園區昌平園管委會

協辦單位:區委宣傳部、區文化委、未來城管委會、沙河高教園區管委會、銘嘉公司、各鎮政府(街道辦事處)

完成時限:按計劃完成

三、彰顯發展魅力

(一)重塑歷史文化名城

42.以明十三陵、居庸關長城、鞏華城為依託,打造明文化綜合體驗區。整合居庸關、白羊城、長峪城等古村落資源,加強南口、流村地區長城修繕和保護利用,展示關城文化的歷史脈絡和文化內涵。加快打造湯泉古鎮。抓住北京打造“三大文化帶”的機遇,加強對文物遺址、皇陵王墓、宗教寺廟、隘口關城等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修繕和整合利用,繼續推動鞏華城、和平寺等文物的修復和整體保護,有效推動昌平歷史文化風貌重塑。加強對“花鈸大鼓、漆園龍鼓、澗頭高蹺”等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挖掘、傳承、利用與發展,採取多種形式廣泛宣傳推介,完成《昌平區志》《明十三陵志》的編纂,全面展示昌平獨特的歷史人文風貌和文化魅力。

牽頭單位:區委宣傳部、區文化委

協辦單位:十三陵特區辦事處、區檔案局

完成時限:2020年12月

(二)打造現代文化高地

43.重點建設未來文化城,集中推進明十三陵門戶區改造提升,力促國家大馬戲院、大明文化城、北京魔術城等項目落地,辦好中國北京國際魔術大會、世界大學生魔術交流大會,持續打造“魔術之都”。加快構建新城東區文化軸,啟動區級綜合性文化藝術中心建設。發揮生態文化優勢,加快溫榆河生態溼地公園、國家登山健身步道、白虎澗景區景觀提升等項目建設,構建東沙河生態文化景觀帶、溫榆綠谷生態文化景觀帶、海鶄落生態文化景觀群。積極發展文化休閒旅遊,以“北京農業嘉年華”為龍頭,持續辦好蘋果文化節、溫泉文化節、昌平藝術節等文化品牌活動,鞏固提升一批集鄉村風貌、特色餐飲、民俗風情於一體的民俗文化品牌。挖掘整合現代軍事文化資源,將坦克博物館、航空博物館、北方國際射擊場打造成全國知名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

牽頭單位:區委宣傳部、區文化委、區旅遊委

協辦單位:區園林綠化局、區水務局

完成時限:2020年12月

(三)壯大文化產業

44.以中關村昌平園、回龍觀“雙創”社區等為載體,加快文化與科技的融合,大力推動軟件、網絡等優勢產業發展壯大,促進設計創意、文化藝術、新聞出版等產業快速崛起。以“明十三陵—八達嶺”黃金旅遊線路為依託,加快推進明十三陵歷史文化創意產業集聚區建設。以國家大馬戲院、北京魔術城等項目為龍頭,鼓勵引進國內外高水準的演出團體和優秀劇目,積極推動雜技、馬戲、魔術、滑稽四位一體的特色文化娛樂產業發展。支持一批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發展建設,促進創意設計、影視動漫等產業發展壯大。積極培育新型文化業態,探索“互聯網+文化產業”的新模式。

牽頭單位:區委宣傳部、區文化委、區旅遊委

協辦單位:中關村科技園區昌平園管委會、區商務委、市工商局昌平分局

完成時限:2020年12月

(四)激發文化創造活力

45.加快文化體制改革。培養髮掘一批文化領域創新型、複合型、外向型的高端人才。加強對文化市場監管,加大文化產權保護力度。鼓勵有利於區域品牌塑造、形象價值提升的文化藝術創作。

四、推動產業轉型升級

(一)突出產業發展重點

46.著力提升科技服務業、信息服務業、金融服務業發展水平,形成高端生產性服務業集群發展態勢。圍繞拓展提升城市服務功能,以文化旅遊、商務休閒領域為重點,引導生活性服務業品牌化、特色化、規模化發展。力爭到2020年服務業佔GDP比重達到72%以上,生產性服務業對GDP的增長貢獻率達60%以上。

牽頭單位:區發展改革委

協辦單位:區科委、區經濟信息化委、區商務委、區旅遊委、市工商局昌平分局

完成時限:2020年12月

47.充分發揮昌平高校、科研院所資源豐富優勢,圍繞未來科學城、創新基地、北京科技商務區(TBD)核心區等重點區域,大力吸引國內外研發機構、科技創新型企業聚集,加快發展研發服務、創業孵化服務、科技諮詢服務、知識產權服務、技術轉移服務、檢驗檢測服務。

牽頭單位:區科委

協辦單位:區發展改革委、中關村科技園區昌平園管委會、市工商局昌平分局、未來城管委會、未來城公司、沙河高教園區管委會

完成時限:2020年12月

48.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質量發展綱要(2011—2020年)》和市政府《關於貫徹國務院質量發展綱要(2011—2020年)的實施意見》,全面推進“全國質量強區示範城區”創建工作。

牽頭單位:區質監局

協辦單位:各相關單位

完成時限:2020年12月

49.立足中國電信北京信息科技創新中心、中國電子信息技術基地、中國移動國際信息港、華為雲服務平臺等重點項目,積極承接中心城區信息產業外溢,推動大數據應用、信息安全、雲計算、移動互聯網、物聯網、衛星導航等信息技術的發展壯大。

牽頭單位:區經濟信息化委

50.加快科技金融集聚區、基金總部基地建設,積極發展股權投資、風險投資、天使投資,設立產業融合創新基金,促進科技金融、互聯網金融、普惠金融、綠色金融等新興業態。

51.加快傳統能源環保企業轉型升級,提升研發創新能力,發展能源互聯網、新能源汽車、高效節能裝備等產業,重點支持新能源開發利用、水處理、大氣汙染治理、再生資源利用、環保監控檢測等領域的關鍵技術與產品研發。

牽頭單位:中關村科技園區昌平園管委會

協辦單位:區科委

完成時限:2020年12月

52.依託生命科學園和大健康產業聯盟,支持重點新藥物技術的產業化,推動新型疫苗、基因藥物、生物芯片、幹細胞組織工程等特色領域的發展。

53.推動三一重工、北汽福田等傳統企業轉型升級,以智能製造為主體發展方向,推動通用航空產業園建設,支持人工智能、虛擬現實等新興企業快速發展,聚焦航天航空、3D打印、機器人、無人駕駛飛機為代表的產業領域。

牽頭單位:區經濟信息化委

協辦單位:中關村科技園區昌平園管委會、區科委

完成時限:2020年12月

54.把握好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先進技術與傳統產業深度融合,製造業與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的發展趨勢,發揮互聯網在生產要素配置中的優化和集成作用,推動“互聯網醫療”“互聯網農業”“互聯網環保”“互聯網金融”等產業發展。

55.加快建設國家現代農業科技城昌平園,推動都市型現代農業與文化、旅遊、休閒、健康等產業深度融合。

牽頭單位:國家現代農業科技城昌平園

協辦單位:區農委

完成時限:2020年12月

56.以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為契機,探索“互聯網旅遊”模式,發展壯大旅遊發展集團,整合風景名勝、歷史人文、鄉村民俗、軍旅文化、魔術馬戲等旅遊資源,抓好旅遊線路、設施、環境、品牌的整體設計和標準化管理,提升昌平旅遊業發展水平。

牽頭單位:區旅遊委

協辦單位:區文化委、各鎮政府(街道辦事處)

完成時限:2020年12月

(二)壯大產業發展主體

57.鼓勵現有科技型、成長型中小企業加大品牌建設、差異化發展,加快小微企業“專精特新”發展,支持微型企業上數量、中小型企業上規模。做實做大做強成長性好的優勢企業。進一步加大區屬國有企業整合和重組力度,支持鼓勵未來城公司、昌發展公司等有條件的企業實行集團化發展,形成更有競爭力和影響力的區域國有資本運營公司,推動國有資產向優勢產業、企業集中。加強對三一重工、北汽福田等大企業的對接服務,推動企業在昌平培育新產品、新業務。挖掘央企板塊的新生潛力,加大央地戰略合作協議實施力度,支持和引導符合產業准入標準的央企二級公司總部落戶昌平。引導傳統企業進行技術改造和產品升級,或通過兼併、重組等方式,加強資源整合,增強企業發展活力。承接一批外來優質企業。

牽頭單位:中關村科技園區昌平園管委會、區國資委、區經濟信息化委

協辦單位:區投資促進局、市工商局昌平分局

完成時限:2020年12月

五、強化園區示範作用

58.統籌中關村科技園區昌平園管委會、區投資促進局、各重點功能區管委會(建設公司)和各鎮(街道)招商工作,搭建統一招商平臺,完善招商政策,實現項目信息共享,統一產業准入標準,優化和規範項目入駐流程,合力促成一批“高精尖”項目落戶昌平。

牽頭單位:中關村科技園區昌平園管委會、區投資促進局

協辦單位:區發展改革委、區經濟信息化委

完成時限:按計劃完成

59.建立中小企業服務平臺,完善工商、稅務等行政服務內容,提供開放式、共享式的服務組合。發揮中關村生命科學聯合創新服務北平臺作用,探索海關、檢驗檢疫聯合監管的創新模式。建好用好“人人實驗”、知識產權公共服務等科技條件平臺,支持一批產業技術聯盟的設立發展,推動產業主體深入交流、資源共享、合作共贏。

牽頭單位:區科委

協辦單位:區經濟信息化委、中關村科技園區昌平園管委會

完成時限:2020年12月

60.重點優化科技園區內主幹交通路網和微循環體系。適度超前佈局建設變電站、供排水管網等基礎設施,加強輸氣管線、垃圾站等設施配套。全面推廣物聯網應用,建設高水準、大容量、廣覆蓋的現代信息基礎設施體系。

牽頭單位:區市政市容委

協辦單位:區經濟信息化委、中關村科技園區昌平園管委會、區水務局、供電公司

完成時限:2020年12月

61.落實好“千人計劃”等各類重大人才計劃,實施高層次創新人才“昌聚工程”,支持全球擁有學術研究、應用科技成果及創新商業模式的人才或團隊在昌創業,對符合條件的人才在項目申報、醫療保障、子女入學、房租補貼、培訓交流等方面給予全面服務。

六、加強產業空間統籌

(一)著力提升一批重點功能區

62.搞活未來科學城,實現未來科學城由建設央企創新基地到建設國家科技創新中心主平臺,由服務央企人才創新到服務各類主體協同創新,由單一功能區建設到多點支撐、全域聯動、產城人文融合發展三大轉變。抓緊編制實施未來科學城發展規劃(2018—2030)和三年行動計劃,集聚一批高水平企業研發中心,建設重大共性技術研發創新平臺,打造全球領先的技術創新高地。

牽頭單位:未來城管委會、未來城公司

協辦單位:區科委、區發展改革委、市規劃委昌平分局

完成時限:2020年12月

63.高標準建設新城東區,加快公共服務設施規劃建設,主幹路網基本形成,徵地拆遷全部完成,大力推動文化創意新區建設,完成六期等土地上市工作,成為昌平經濟社會發展新的支撐點。

牽頭單位:銘嘉公司、興昌公司

協辦單位:各相關鎮政府(街道辦事處)

完成時限:2020年12月

64.加快北京科技商務區(TBD)核心區開發,支持國家計量科技創新園和賽迪智能製造中心建設,形成專利導航、標準認證、檢驗檢測等領域先發優勢,打造北京科技服務新高地。

牽頭單位:未來城公司

65.沙河高教園區市政道路基本完成,配套服務設施基本完善。外交學院、中央財經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行政辦公和重點學科整體遷入,中國礦業大學及北京師範大學新校區啟用,努力建設成為產學城研一體化融合發展示範區。

牽頭單位:沙河高教園區管委會、未來城公司

66.進一步提升中關村昌平園中心區供電、汙水等基礎設施承載能力,強化科技支撐和創新驅動的核心功能,打造興業生物醫藥產業園、樂華仕健康產業園等一批專業孵化園區,力爭成為首都建設全國創新中心的前沿陣地。

67.創新基地全部道路及市政管線工程實現貫通,服務配套和整體環境進一步優化,中石油科技創新基地、中移動國際信息港、北科大國家材料服役安全科學中心項目全面完工運營,建成具有較強影響力和帶動力的國家級工程技術研發中心和企業研發中心集群。

牽頭單位:振邦承基公司

(二)推動發展一批專業園區

68.以生命科學園三期開發建設為重點,積極引入國內外高端生物醫藥品牌企業,著力打造大健康生態產業鏈,力爭將生命科學園打造成優勢產業集聚發展示範區。

69.加快國家知識產權園建設,推動國家知識產權運營服務平臺落戶,為各類企業提供知識產權申請和保護、專利導航、標準認證、檢驗檢測等服務。

70.大力推動通用航空產業園建設,以3D打印技術應用為突破口,重點發展通用航空器總體設計集成等尖端技術。

71.提升國家現代農業科技城昌平園發展水平,力爭儘快建成集研發與交流、創新與服務、生態與觀光、示範與培訓四位一體的“國家現代農業科技城先導示範園”。

72.依託西部綠色發展先行區建設,高效整合利用閱兵村遺產資源,集中發展能源環保、智能製造等相關產業,促進軍事技術民用化、產業化,打造軍民融合深度發展的先行區。

牽頭單位:區武裝部、區發展改革委

協辦單位:中關村科技園區昌平園管委會、區科委、區民政局、陽坊鎮政府

完成時限:2020年12月

(三)改造升級一批產業地塊

73.加快對存量土地較多、發展基礎較好的南口、馬池口等產業基地的升級改造,進一步提升供電、排汙、信息基礎設施等的承載能力。依託智能硬件、“互聯網+”,挖掘利用低端企業騰退空間和工業遺產,打造一批集“創意、創新、創業”於一體的“夢想實驗室”。推動三一重工、北汽福田等製造企業向企業總部、設計研發中心、結算中心和營銷中心轉型升級,引導生產環節向京津冀合作園區轉移,推動製造基地的“騰籠換鳥”,打造一批符合區域發展方向的先進園區。

牽頭單位:中關村科技園區昌平園管委會、區經濟信息化委

協辦單位:市規劃委昌平分局、市國土局昌平分局、區發展改革委、區市政市容委、南口鎮政府、馬池口鎮政府

完成時限:2020年12月

(四)大力發展一批重點社群

74.以騰訊創業示範基地、創客100孵化平臺為抓手,重點打造回龍觀、天通苑等“雙創”社區,加快發展信息技術、數字新媒體、科技金融、人工智能、基因技術、腦科學等新興產業,打造相關產業高端集聚區。重點佈局昌平新城、北七家等地區,大力發展一批市場化、專業化、網絡化的眾創空間。

牽頭單位:中關村科技園區昌平園管委會、未來城管委會、昌發展公司

協辦單位:回龍觀鎮政府、天通苑南街道辦事處、天通苑北街道辦事處、北七家鎮政府、興昌公司

完成時限:2020年12月

75.依託未來科學城公共服務區,建設高端人才創新創業社群。有效釋放區域內豐富的高校資源,在空間、政策、資金等方面加強大學科技園的支持力度,探索建立大學生創客空間、孵化基地。

牽頭單位:未來城管委會

(五)加快打造一批特色樓宇

76.重點建設回龍觀商業金融辦公樓、未來科學城總部辦公地塊等區域,著力佈局一批大體量、高層次的商務樓宇項目,重點打造天通苑回龍觀職住一體,加快形成高端城市經濟聚集區。

牽頭單位:中關村科技園區昌平園管委會、未來城公司、昌發展公司

協辦單位:區投資促進局、未來城管委會、回龍觀鎮政府、天通苑南街道辦事處、天通苑北街道辦事處

完成時限:2020年12月

(六)加快建設京外功能區分園

77.深化區域協同機制,做好中關村昌平園懷來分園建設,重點承接能源環保、生物醫藥、裝備製造、新材料等產業的加工、製造、物流配送等環節,拓展區域產業轉移疏解的承載空間。

牽頭單位:中關村科技園區昌平園管委會、區發展改革委

協辦單位:各相關單位

完成時限:2020年12月

七、提高人口服務水平

(一)調控人口規模

78.加強人口倒掛村綜合整治,全面實施水電總量控制、垃圾汙水處理費徵收、房屋租賃稅收徵繳等政策措施。將科技監控和查處問責相結合,以“零容忍”態度推進“拆違控違”。加大非住宅用地流轉回租力度,建立土地騰退與項目對接機制。規範整頓農村出租房、租賃市場。探索推進農村勞動力產業安置用房統一經營、農民回遷富餘房源集中躉租等模式,促進集體經濟壯大升級。強化集體經濟合同清查、農村產權交易、村章託管等基礎工作,從源頭防止違規簽訂集體經濟合同亂象。嚴厲打擊非法經商、無照經營等行為,依法取締各類非法辦學機構、非法勞動力市場。加快低端業態調整退出和改造升級,提高生活性服務業品質,提升製造業生產環節智能化水平,促進產業疏解和勞動力轉移同步。

牽頭單位:區發展改革委

協辦單位:各相關單位、各鎮政府(街道辦事處)

完成時限:2020年12月

(二)優化人口布局

79.加強空間、產業、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等規劃對區內人口分佈的引導。統籌城鄉一體化進程,多層次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合理引導城鄉人口布局。

牽頭單位:區發展改革委

協辦單位:市規劃局昌平分局、區市政市容委、區住房城鄉建設委、區農委、中關村科技園區昌平園管委會、各重點功能區管委會(建設公司)

完成時限:按計劃完成

(三)提升人口素質

80.加快各級各類教育發展,構建多元化人才培養模式和更健全的人才公共服務體系,培養一批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專業技術人才和農村實用人才,聚集一批高端人才和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的科研創業團隊。

牽頭單位:區教委

協辦單位:區科委、區人力社保局、中關村科技園區昌平園管委會

完成時限:按計劃完成

81.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廣泛開展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深入推進思想道德素質和誠信體系建設,全面普及科學文明的生產生活方式,進一步提升全民素養。

牽頭單位:區文明辦

82.更加註重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協調學校、家庭、社會共同做好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新增勞動力平均受教育年限達到15年以上,有高等教育學歷人口在就業者中比例達到全市先進水平。

牽頭單位:區教委

協辦單位:區人力社保局、區婦兒工委

完成時限:按計劃完成

(四)完善服務管理

83.加快建立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新機制,落實好一對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政策,提高相應的醫療衛生保障能力和公共服務水平。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完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服務。維護婦女、兒童、未成年人合法權益,加強殘疾人服務保障體系建設。

牽頭單位:區衛生計生委

協辦單位:區民政局、區統計局、區婦兒工委、區殘聯

完成時限:按計劃完成

八、優化區域發展環境

(一)推動非首都功能疏解

84.系統實施“疏解整治促提升”專項行動。完善落實《昌平區產業准入特別管理措施》,同步研究制定非產業類功能准入標準。完善功能疏解政策支撐體系,設立產業轉移清退引導專項資金,編制實施待疏解退出項目清單,逐一制定退出方案,明確主體、標準和節點。完成全區剩餘汙染企業和全部鎮村工業大院清理改造。加快退出一般性產業特別是高消耗產業,推動一般製造業和比較優勢不突出的高端製造業生產加工環節疏解外遷,全面清退小散物流基地、養殖基地等低端業態。引導退出區域性專業市場等部分第三產業,完成回龍觀城北交易市場等30家以上生產生活資料類批發市場清理改造。加大培訓機構監管力度,壓縮中等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規模,鼓勵扶持在昌高校新增需求通過與河北、天津共建特色學科、建設分校區等方式轉移。鼓勵有實力的養老服務機構輸出服務品牌和管理經驗,引導大型商業養老需求向京外疏解。

牽頭單位:區發展改革委、區疏解整治促提升專項辦

協辦單位:區查違辦、中關村科技園區昌平園管委會、區經濟信息化委、區商務委、區教委、區民政局、市工商局昌平分局

完成時限:2020年12月

(二)促進土地節約集約利用

85.加快編制昌平新城規劃,以資源環境承載力為硬約束,進一步優化城市空間佈局和形態功能,切實守住人口總量上限、生態控制線和城市開發邊界三條紅線,堅決做到人口規模、建設規模雙控。統籌生產、生活、生態,壓縮生產空間規模,實行城鄉建設用地總量和強度雙控行動,堅持新增建設用地和現狀低效用地盤活減量掛鉤,大幅削減全區集中建設區外現狀集體建設用地,建設用地地均產值比2010年翻一番。制定“兩線三區”管控措施,完善規劃實施機制,強化土地用途管制。控制六環路以北城鄉建設用地開發強度,探索六環路以南城鄉結合部建設改造模式。

牽頭單位:市規劃委昌平分局、市國土局昌平分局

完成時限:2020年12月

86.加強功能區建設用地統籌規劃,全面整理盤活城中村、棚戶區、工業大院、國有企業用地等低效土地資源,因地制宜推進騰退空間綜合利用,加快騰籠換鳥、補齊短板,增加生態綠地和生活服務用地,盡最大努力留白增綠、見縫插綠,提高土地集約利用效率,增強城市綜合承載能力。

牽頭單位:市國土局昌平分局、區國資委

協辦單位:區住房城鄉建設委、區經濟信息化委、區農委、各重點功能區管委會(建設公司)

完成時限:按計劃完成

87.創新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鎮級統籌、區域平衡、農民參與和收益的模式,按照功能互補的原則,引導農村產業用房合理佈局,轉變農村建設用地無序擴張、粗放利用的狀況。

牽頭單位:市國土局昌平分局、區農委

協辦單位:市規劃委昌平分局、區經管站、各相關鎮政府(街道辦事處)

完成時限:按計劃完成

88.加強土地利用各環節進行的全程監督,建立預防監督為主的違法用地管理長效機制。全面加強土地巡查管控,開展綜合執法力量下沉鎮(街道)的工作試點,嚴格執行問責制度和加大督查力度,確保新生違法建設“零增長”。

牽頭單位:區查違辦、市國土局昌平分局

協辦單位:市規劃委昌平分局、區城管執法監察局、區住房城鄉建設委、各鎮政府(街道辦事處)

完成時限:2020年12月

九、提升城市發展品質

(一)打造優質承接環境

89.緊抓首都城市內部功能重組和服務保障2022年冬奧會的有利契機,推進路網及水電氣熱等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加快打通與海淀、朝陽、順義、懷柔、延慶等周邊各區的小聯通,與“張承”地區的區域大聯通。

90.重點完善未來科學城、北京科技商務區(TBD)核心區、創新基地、回龍觀“雙創”社區等區域設施配套,加快開發進度,使之成為與中心城區合作的重要平臺、承接首都功能和資源的重要載體。

牽頭單位:中關村科技園區昌平園管委會、未來城管委會、未來城公司、振邦承基公司

協辦單位:區投資促進局

完成時限:2020年12月

(二)積極承接優質資源

91.積極承接五環內向外轉移的優質醫療機構和新設分支。

牽頭單位:區投資促進局、區衛生計生委

完成時限:2020年12月

92.聚焦科教資源,通過聯合辦學、開辦分校等方式,承接中心城區的優質教育資源,積極吸引中心城區外遷的科研院所。

牽頭單位:區教委

協辦單位:區科委、區投資促進局

完成時限:2020年12月

93.立足現有產業基礎,加強對接央企總部及新增業務資源,積極承接科技服務、金融服務等優勢產業。

牽頭單位:區投資促進局、未來城管委會

十、加強生態環境治理

(一)改善大氣環境質量

94.落實京津冀三地大氣汙染防治協作機制,嚴格執行大氣汙染防治條例,深入實施清潔空氣行動計劃和“壓減燃煤、控車減油、治汙減排、清潔降塵”四大減排工程。繼續實施燃煤設施清潔能源改造和城鄉結合部及農村地區散煤治理,大幅削減燃煤用量,在平原地區基本實現無煤化。嚴格機動車排放標準和尾氣治理,加快老舊機動車及高耗能運輸車輛的淘汰更新,積極推廣新能源汽車,倡導綠色出行。嚴格控制工業廢氣汙染,對新增產業項目堅持實施主要汙染物總量前置審批制度。確保餐飲行業淨化設施正常有效運行,擴大禁止露天燒烤範圍,減少“街頭汙染”。加強施工揚塵和裸地揚塵綜合整治,強化道路真空清掃力度,有效抑制揚塵汙染。完善空氣重汙染應急響應聯動機制,嚴格落實各項預警應急措施。

牽頭單位:區環保局

辦單位:區市政市容委、區經濟信息化委、區新農辦、區交通局、市工商局昌平分局

完成時限:2020年12月

(二)加強綠網體系建設

95.啟動京津風沙源治理二期工程,完成各類造林營林10.4萬畝,封山育林14萬畝。努力打造大楊山、沙河、北山—十三陵水庫—蟒山、延壽寺—大黑山、白虎澗、大嶺溝、雙龍山等一批森林公園,積極融入環首都森林圈建設。加強森林保育、古樹保護等工作,完善跨區域森林防火、有害生物防治等聯防聯控。逐步恢復溼地的生態調節功能,沿翠湖—溫榆河溼地帶,實施沙河溼地公園、溫榆河溼地公園、西部綠色發展先行區溼地群、清河入河口溼地建設等一批項目,新建和恢復溼地1000公頃以上。

牽頭單位:區園林綠化局、區水務局

協辦單位:流村鎮政府、南口鎮政府、十三陵鎮政府、延壽鎮政府、沙河鎮政府等

完成時限:2020年12月

(三)加強水環境治理

96.嚴格落實國家水汙染防治行動計劃和北京市水土保持條例,構建水源管理、水資源利用、汙水排放、再生水利用的全過程管理服務體系。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加強全區水資源管理調配,嚴格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和自備井管理,加強非法採水用水的執法打擊力度。加快城鄉供水統籌,推動昌平、興壽地表水廠等南水北調配套工程實施,實現地表和地下水聯網聯調、地下水採補平衡。努力創建高效節水發展示範區,普及推廣節水和水循環利用技術,發展高效農業節水灌溉,狠抓重點行業節水,萬元GDP水耗較“十二五”末下降15%以上。完成第二個汙水處理行動計劃,全面推行排汙許可,做大做強水務投融資平臺,建成小湯山、TBD、昌平二期等一批再生水廠,鋪設汙水收集管網100公里以上,基本實現城區和鎮中心區汙水管網全覆蓋和雨汙分流,加強農村汙水處理設施及管網建設利用,實現農村汙水處理全覆蓋,全區汙水處理率達到95%以上。加強河湖水系聯通,開展沙河水庫、溫榆河等重點區域水環境綜合治理,加大南水北調來水及再生水向河湖水系生態補水力度。

牽頭單位:區水務局

協辦單位:區環保局、各鎮政府(街道辦事處)

完成時限:2020年12月

97.繼續推進中小河道治理,確保水環境補償考核斷面出境水質全部合格,到2017年,城市建成區河道基本消除黑臭水體。

完成時限:2017年12月

十一、提升生態宜居品質

(一)多層次構建生態體系

98.在山區進一步強化生態屏障重要職能,將森林系統納入生態紅線。在平原地區建設一批郊野公園、濱水公園、森林公園和溼地公園,打通城市通風廊道。因地制宜恢復和拓展水域面積,加厚加寬綠化帶,形成水系聯通、林水相依的濱水生態廊道。在新城東區、回龍觀、沙河等區域,利用代徵綠地、拆遷騰退用地、邊角地等建設一批“小微綠地”,為市民營造更充足、更便捷的綠色休憩空間。逐步健全生態補償機制,制定具體的生態補償辦法,明確補償對象、補償方式、補償標準,實現生態環境保護與各領域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牽頭單位:區園林綠化局

協辦單位:區水務局

完成時限:2020年12月

(二)大尺度打造城市景觀

99.實施城鄉風貌和大地景觀規劃。在平原地區,以構建“一楔三廊”為抓手,建設貫通連片的城市森林,完成沙河溼地公園、東小口城市休閒公園等項目建設,打造京新高速、興延高速等重要道路兩側重點景觀廊道,平原地區森林覆蓋率達到30%以上。有序推進“一鎮一園”公園建設。全面構建市、區綠道體系,打通溫榆河、清河、京密引水渠三大濱水綠道。構建“山水城融合”的城市景觀,將城市景觀水系與大規模綠色植被融為一體,進一步提升新城濱河森林公園和未來科學城濱水公園的品質,改善重點河湖水系斷流乾涸、水質不達標的狀況,全力將溫榆河水系建設成為水循環利用示範工程。

牽頭單位:區園林綠化局、區水務局

協辦單位:區發展改革委、市規劃委昌平分局、市國土局昌平分局、區環保局

完成時限:2020年12月

(三)高品質建設西部綠色發展先行區

100.設立西部綠色發展先行區建設專項資金,建立“1+1+4”規劃實施體系。加快實施淺山區路網、南澗路、化工大學規劃三路和四路、舊西路等一批道路工程,完善西部地區路網結構。精心打造延壽、流村、南口三大生態服務型溝域,對溝域的內外聯絡線、騎行道、登山步道、節點綠化、水生態修復、停車場等進行整體提升,以傳統村落恢復為抓手,塑造農村發展新風貌。加強生態清潔小流域綜合治理,高標準完成北小營、西馬坊、漆園等13條、105平方公里治理任務。對西湖湖門、慈悲峪等一批具備一定基礎的村莊,開展山水林田路、農村環境、農房及院落風貌的系統提升工程,打造一批各具特色的美麗村莊。

牽頭單位:區發展改革委、區農委

協辦單位:市規劃局昌平分局、區市政市容委、區旅遊委、區新農辦、區水務局、區園林綠化局、各相關鎮政府

完成時限:2020年12月

十二、倡導綠色生產生活

(一)全面推進節能減排

101.嚴格落實節能低碳目標責任制,完善支持政策。深入推進壓減燃煤和清潔能源建設工作,完成燃煤鍋爐清潔能源改造工程,消減平房民用燃煤,加快推進以“煤改電”和“煤改氣”為主、熱泵和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為輔的農村煤改清潔能源工作。構建低碳型產業體系,抓好工業、建築業、交通運輸業等重點行業、領域耗能大戶的節能減排降碳。加快節能先進技術推廣應用,引導企業加大節能減排技術研發投入,推行企業循環式生產、產業循環式組合、園區循環式改造,減少單位產出消耗。繼續實施公共設施節能改造,加大老舊小區和農村地區建築節能改造工作力度。積極推行市場化節能減排機制,引導生產、購買、使用高效節能產品。萬元地區生產總值能耗比“十二五”末下降17%以上。

牽頭單位:區發展改革委、區環保局

協辦單位:區新農辦、區經濟信息化委、區農委、中關村科技園區昌平園管委會、區住房城鄉建設委、區交通局、區市政市容委

完成時限:2020年12月

(二)完善垃圾處理體系

102.建立健全垃圾分類收集、再生利用、無害化處理的全過程管理體系。提高垃圾分類投放達標率,在社區設立可再生資源回收站點,在農村地區完善垃圾“戶分類、村收集、鎮運輸、區處理”處理機制,在社會單位、公園、街道等人口密集區域建設垃圾分類投放點,加強對醫療垃圾、飛灰等危險廢物的分類管理和安全處置。改善垃圾儲運形式,提高垃圾分類運輸率。逐步建成可再生資源智能回收體系,開展綠色回收進社區、園區、政府、校園活動。加快推進阿蘇衛循環經濟產業園建設,抓好垃圾焚燒廠、有機質生態處理站、汙泥處理廠等項目建設,提升各類垃圾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處置水平。

牽頭單位:區市政市容委

協辦單位:區商務委、區農委、區民政局、區教委、區衛生計生委

完成時限:2020年12月

(三)提高新能源利用率

103.建設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因地制宜推動太陽能、地熱能、空氣能等新能源的綜合發展,健全多元化能源保障體系。大力支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供熱利用,適度推進熱電聯供,著力構建以天然氣為主,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為有效補充的供熱體系,在有條件的農村探索利用新能源集中供暖和供氣。逐步推廣分佈式太陽能光伏發電應用,實施光伏併網發電示範工程。推廣新能源汽車,做好充電站(樁)等配套設施建設。

牽頭單位:區發展改革委

協辦單位:區新農辦、昌平供電公司、區交通局

完成時限:按計劃完成

十三、協同平衡發展

(一)優化區域空間佈局

104.根據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發展基礎和未來需求,優化“兩軸兩帶、三城兩區”的區域空間佈局。以實現南北均衡、東西協調為重點,打造功能完備、聯動發展、充滿活力的現代化新城。

牽頭單位:市規劃局昌平分局

協辦單位:市國土局昌平分局、區發展改革委、中關村科技園區昌平園管委會

完成時限:2020年12月

(二)提升城市現代化水平

105.加大回龍觀、天通苑南、天通苑北、霍營等城市中心區配套設施的投入,擴大優質公共服務資源覆蓋面,形成與人口相匹配的公共服務設施供給體系。

牽頭單位:區市政市容委、區教委、區衛生計生委、區文化委

協辦單位:回龍觀鎮政府、天通苑南街道辦事處、天通苑北街道辦事處、霍營街道辦事處

完成時限:2020年12月

106.加大城鄉結合部改造力度,繼續深化重點村後續工作,加快推進賀村中灘組團、馬連店組團等回遷安置工作,重點推動回龍觀“北四村”、東小口蘭各莊組團棚戶區改造,切實解決好農民市民化問題,同步實現人口疏解、產業升級、環境改善、農民受益等綜合目標,實現回龍觀、東小口地區全面城市化。

牽頭單位:區農委、區新農辦、區住房城鄉建設委

協辦單位:回龍觀鎮政府、東小口鎮政府

完成時限:2020年12月

107.以化莊、昌平老城區等棚戶區改造項目為抓手,加快推進老舊基礎設施更新完善,提升城南、城北地區的整體環境品質。

牽頭單位:區住房城鄉建設委、區市政市容委

協辦單位:城南街道辦事處、城北街道辦事處

完成時限:2020年12月

(三)推進城市化進程

108.落實未來科學城“一城帶兩鎮”戰略,加快推進八仙莊、曹碾村棚戶區改造,推動區域產業轉型升級和配套設施建設,將北七家鎮打造成產業優化、功能齊備、和諧宜居的新型城鎮。

牽頭單位:北七家鎮政府

協辦單位:未來城管委會

完成時限:2020年12月

109.依託北京科技商務區(TBD)核心區、沙河高教園區建設,加快推進,滿井、小沙河棚戶區改造,以“高精尖”產業帶動居民就地城鎮化,妥善解決好農民安置、轉非、就業等相關問題,儘快形成“產城融合”新局面。

牽頭單位:沙河鎮政府

協辦單位:沙河高教園區管委會

完成時限:2020年12月

110.以建設新型城鎮職住區為契機,以優化佈局結構、完善配套設施、提升基本公共服務為重點,打造和諧宜居的綠色百善。

牽頭單位:百善鎮政府

111.以新城東區建設為抓手,有序推進拆遷工作,統籌規劃城鄉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佈局,營造優美的城市環境,加快形成南邵地區城市風貌。

牽頭單位:南邵鎮政府

協辦單位:銘嘉公司

完成時限:2020年12月

(四)加快功能性小城鎮建設

112.打造小湯山休閒康療主題特色小鎮。

牽頭單位:小湯山鎮政府

113.打造十三陵明文化主題特色小鎮。

牽頭單位:十三陵鎮政府

114.打造崔村和興壽農業主題特色小鎮。

牽頭單位:崔村鎮政府、興壽鎮政府

115.打造延壽、流村溝域主題特色小鎮。

牽頭單位:延壽鎮政府、流村鎮政府

116.打造馬池口新型產業和綠色宜居特色小鎮。

牽頭單位:馬池口鎮政府

117.打造陽坊民族風情和軍事文化特色小鎮、南口新型產業和關城文化特色小鎮。加快小城鎮中心區建設,推進陽坊、南口中心區等一批棚戶區改造和環境整治項目。

牽頭單位:陽坊鎮政府、南口鎮政府

協辦單位:區住房城鄉建設委、區市政市容委

完成時限:2020年12月

(五)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

118.完善農村基礎設施規劃,加大對西部和北部發展薄弱地區的傾斜力度。統籌推進農村道路、供水、汙水、垃圾等基礎設施建設,加大鎮級水廠的改擴建力度,加強骨幹輸配水管網的鋪設,優先考慮與市政管網對接。大力實施農村電網改造和清潔能源改造,基本完成農宅抗震節能改造。加強農村公廁標準化和信息惠民工程建設。鼓勵和吸引社會資本參與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養護和管理,逐步建立健全農村基礎設施長效管護機制。

牽頭單位:區農委、區新農辦

協辦單位:區發展改革委、區市政市容委、區住房城鄉建設委、區經濟信息化委、區水務局、昌平供電公司、各相關鎮政府(街道辦事處)

完成時限:2020年12月

(六)提高農業現代化水平

119.打造集循環農業、創意農業、農事體驗於一體的田園綜合體。進一步提升“北京農業嘉年華”知名度,打造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都市型現代農業體系,逐步發展功能多樣化、設施現代化、經營標準化、田園景觀化的現代農業體系,融合發展高品質的生態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服務業。支持農民專業合作社等多種形式的生產經營服務。

牽頭單位:區農委

協辦單位:小湯山農業園、區農業服務中心、區經管站

完成時限:2020年12月

120.著力構建“互聯網+農業”新模式,打造一批農村電商龍頭品牌。完善農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體系。發揮農業技術推廣機構作用,為都市型現代農業發展提供科技支撐。

牽頭單位:區農委、區商務委

協辦單位:區農業局、區農業服務中心

完成時限:2020年12月

(七)提升農民生活品質

121.以農村“新三起來”為核心,提高農村土地產出率、資產收益率、勞動生產率。

牽頭單位:區農委

協辦單位:區經管站、區新農辦

完成時限:2020年12月

122.加強對農民的技術培訓,促進農村勞動力多渠道、多形式、跨地區就業和轉移就業。加快城鄉社會保障體系的銜接,積極拓寬農民參加城鎮社會保險渠道,加快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向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並軌,努力實現城鄉社會保障一體化。加大對農村地區公共服務設施的投入,優化教育、衛生、文體等公共服務資源佈局,加快實現城鄉居民公共服務均等化。

牽頭單位:區農委、區人力社保局

協辦單位:區教委、區衛生計生委、區文化委、區體育局

完成時限:2020年12月

(八)激發山區富民增收的內生力

123.以傳統村落、民俗旅遊、生態休閒等資源為基礎,精心打造康陵、麻峪房等一批特色旅遊村。

牽頭單位:區旅遊委

協辦單位:區農委、流村鎮政府、十三陵鎮政府、南口鎮政府、延壽鎮政府、陽坊鎮政府、馬池口鎮政府

完成時限:2020年12月

124.依託山區果品種植業,落實促進綠色就業扶持政策。推進農村股份合作經濟發展,引導集體經濟組織吸納山區勞動力穩定就業。探索試點山區農民閒置房屋使用權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統一經營的做法。穩妥推進延壽“村級整體流轉委託+區鎮重點租賃”工作,探索農民增收、農村土地經營權流轉新路徑。加大山區轉移支付力度,落實綠化管護和生態林管護政策,增加山區鎮級財政支出規模。確保到2020年,實現山區村農民人均純收入比2014年翻一番。加強對低收入村和低收入戶的精準幫扶、定點幫扶,建立網格化、檔案式的幫扶機制,確保幫扶工作到戶到人、長期管用。安排專項資金用於精準幫扶和山區發展,動員全區各界力量,全面落實“八個一批”幫扶措施,做到幫扶對象、項目安排、資金使用、措施到戶、因村派人、幫扶成效“六個精準”,確保山區低收入村低收入戶全部脫貧。

牽頭單位:區農委、區經管站

協辦單位:區人力社保局、區財政局、延壽鎮政府等

完成時限:2020年12月

(九)提高山區公共服務供給水平

125.確保每個山區鎮都有1所達標的中心小學和幼兒園,提高山區教師補助,擴大山區學校與昌平名校之間的合作與交流。

牽頭單位:區教委

協辦單位:區農委、各相關鎮政府

完成時限:2020年12月

126.提高山區衛生服務站點密度,力爭每個山區行政村出行30分鐘以內可及醫療衛生服務,推進山區村衛生室納入新農合報銷範圍。

127.引導有條件的山區農村靈活就業人員進入城鎮職工社會保險體系,提高山區農村低保標準。

(十)增強山區環境的吸引力

128.統籌推進京津風沙源治理和生態修復等工程,不斷提高山區生態涵養能力,山區村美麗鄉村建設達標率達到60%。嚴厲打擊山區非法生產經營建設行為,全面禁止對山體亂採亂挖,關停清退所有未經審批的砂石加工廠。

牽頭單位:區園林綠化局

協辦單位:區農委、區新農辦、區查違辦、各相關鎮政府

完成時限:2020年12月

129.將山區地質災害易發區及生存條件惡劣地區農民搬遷工程與發展鄉村民俗旅遊相結合,重點推進果莊、大嶺溝、禾子澗等整村搬遷項目。

牽頭單位:區農委

協辦單位:延壽鎮政府、流村鎮政府

完成時限:2020年12月

130.完成山前旅遊聯絡路、望百路、望湖路等重點道路建設。

牽頭單位:區市政市容委、昌平公路分局

協辦單位:各相關鎮政府

完成時限:2020年12月

131.推進電信、網絡和廣播電視以“光纖入戶”為基礎的一體化建設,提高山區信息化服務水平。

(十一)構建便捷高效的公共交通網絡

132.推進軌道交通與地面公交一體化,構建覆蓋城鄉、方便快捷、暢通有序的公共交通客運網絡。完善昌平線二期站點周邊公共配套設施建設,做好地鐵17號線建設、昌平線與9號線接駁的服務保障工作,爭取5號線北延至北七家、小湯山地區。積極對接全市公交運營體制改革,優化公交線網結構和場站設施佈局,進一步擴充“村村通”和“小路支線”公交線路,加強未來科學城南區、沙河高教園區、創新基地等重點區域公交場站建設,合理施劃公交專用道路,提高公交出行效率。

牽頭單位:區交通局

協辦單位:區市政市容委、公路分局交通支隊

完成時限:2020年12月

(十二)提高路網規劃實現率

133.完善“六縱八橫十一聯絡”的主幹路網體系,全面提速十三條重點道路建設,做大做強市政投融資平臺,確保重點功能區路網基本成型,主幹路網規劃實現率達到80%以上。打通回昌東路、定泗路—順於路等大動脈及北苑東路、何營東路等一批斷頭路,儘快完成南豐路、林萃路及北延等一批關鍵項目,提高道路暢通率。著力推進太平莊北街、北環路等瓶頸路段建設,加強區內重要組團之間交通聯繫。加快推進秦北路、北郊農場橋、京藏高速輔路等改擴建項目,努力緩解交通擁堵。重點推進京密引水渠北路、溫榆河北濱河路等工程,加快完善北部山區聯絡線建設。加強與周邊區縣交通線路的銜接。

牽頭單位:區市政市容委、昌平公路分局

協辦單位:區發展改革委、市規劃委昌平分局、市國土局昌平分局、各鎮政府(街道辦事處)

完成時限:2020年12月

(十三)加強交通管理與服務引導

134.針對商圈、醫院、學校、地鐵口周邊等一批重點擁堵節點制定實施專項治堵方案,提升道路通行效率。優化回龍觀、天通苑、昌平城區等重點區域交通管理服務體系,規範重點大街、重點路口行車秩序,優化交通信號配時,加強公交調度,為市民提供更加準確、及時的交通信息服務。構建有序、協調、高效的停車管理體系,加強立體化停車設施建設,利用公交場站立體空間和道路橋下資源增設停車場,規範停車收費,嚴厲整治違法停車行為。改善慢行交通出行條件,大力發展公租自行車系統,實施道路使用空間向步行和自行車傾斜政策,嚴格治理佔用非機動車道行為。

牽頭單位:區市政市容委、昌平交通支隊

協辦單位:區交通局

完成時限:2020年12月

(十四)強化城市資源供應保障

135.合理使用外調水資源,實現全區水資源統籌調配。推進昌平地表水廠、興壽地表水廠等項目建設。完善供水管網和二次供水設施建設,對全區老舊小區供水管網進行改造。以掛賬村、棚戶區改造及老舊小區整治為重點,加強排水、調蓄等設施建設,發揮城市綠地、道路、水系等對雨水吸納、蓄滲和緩釋作用,大力建設“海綿城市”。

牽頭單位:區水務局

協辦單位:區自來水公司、區市政市容委、區住房城鄉建設委

完成時限:2020年12月

136.加強區域電網建設,新建嶺上、中灘、七家莊、信息港、東坨等一批變電站。

牽頭單位:昌平供電公司

完成時限:2020年12月

137.統籌燃氣資源配置,加快完成市政燃氣管線敷設及接通工作,新建天然氣站24座,提高管道天然氣覆蓋率。積極推進西北山區壓縮天然氣、液化天然氣的使用,做好送氣下鄉工作。

牽頭單位:區市政市容委

協辦單位:區新農辦

完成時限:2020年12月

138.優化供熱市場發展環境,合理引導社會資本進入供熱行業,加快供熱資源整合。通過供熱計量改造、技術設備更新等手段,強化供熱節能管理。實施老舊供熱管網改造,確保供熱系統安全穩定。

139.合理佈局城鄉管線,統籌安排現有供水、汙水、燃氣、熱力、電力、通信等地下管線數據資源。在有條件的地區試點建設地下綜合管廊,促進市政管網集約利用。深入開展城市地下管線普查和老舊管線維護工作,消除安全隱患。

牽頭單位:區市政市容委

協辦單位:區水務局、區經濟信息化委、昌平供電公司

完成時限:2020年12月

(十五)實現安全高效的城市運行

140.完善和落實企業安全生產責任和管理制度,增強科技創安能力,推動安全生產社會化進程,加強對安全隱患的源頭治理,堅決遏制重特大生產安全事故發生。

牽頭單位:區安監局

141.完善衛生應急組織體系,確保重點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病例能夠妥善處置。

142.進一步細化完善防火、防震、防洪、防空、國防動員應急預案,建設佈局合理、功能完善的應急避難場所,提高宣傳動員、監測預報、災害救助和恢復重建等應變能力。

牽頭單位:昌平消防支隊、區地震局、區水務局、區民防局、區武裝部

143.進一步細化完善氣象災害應急預案,提高氣象監測、預報預警、決策服務保障、人工影響天氣、科普宣傳等工作能力水平。

牽頭單位:區氣象局

(十六)加強城市環境秩序治理

144.加快城市管理體制改革,組建城市管理指揮中心,推進綜合執法、錯峰執法常態化、制度化。加強多部門的聯合執法,規範管理行為,建立長效管理機制,消滅管理盲區。

牽頭單位:區編辦、區市政市容委、區城管執法監察局

協辦單位:各相關部門

完成時限:按計劃完成

145.抓好街巷長制和小巷管家,對接網格化管理體系,徹底治理開牆打洞、遊商攤販等痼疾頑症,全面改善人居環境。集中開展以治髒、治汙、綠化、淨化為重點的市容市貌整治行動,持續加強老城區、城鄉結合部等區域背街小巷環境整治。鞏固提高市容衛生管理水平。

牽頭單位:區文明辦、區市政市容委

協辦單位:區城管執法監察局、市工商局昌平分局

完成時限:2020年12月

146.加強城市建築物色彩規劃設計和夜景照明管理,建設一批融合傳統與現代的特色街區和建築群,完成老城區景觀提級改造,打造具有文化底蘊、時代特徵、地域特色的城市整體風貌。

牽頭單位:市規劃委昌平分局、區市政市容委

協辦單位:區文化委、區住房城鄉建設委、城北街道辦事處、城南街道辦事處

完成時限:2020年12月

(十七)推進智慧城市建設

147.深入推進網絡基礎設施光纖化改造,促進城鄉寬帶普及提速。鼓勵支持電信運營商和企業設立熱點區域免費WiFi。開展高清交互數字電視網絡升級改造工作,推動互聯網、電信網、廣電網“三網融合”。推動政務信息網絡升級,完善網絡協同辦公系統和視頻會議系統,實現政務移動辦公。健全政務信息資源數據庫,推進各部門動態信息和決策服務信息的接入整合,提升檔案信息化管理水平。加強網絡安全保障建設,完善基礎網絡安全監測預警和應急處理機制。推廣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移動互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在城市經濟社會各領域的運用。推動重點區域全路網智能監控體系建設,實現全天候實時發佈出行動態信息。推廣使用公交車輛智能定位設備和公交電子站牌,實現公交車輛的智能調度和運營信息實時發佈。建設區域衛生醫療信息平臺,深化電子健康檔案和電子病歷建設,推進健康信息在公共衛生機構、醫療機構、居民之間共享利用。發展旅遊電子商務服務,為遊客提供旅遊線路規劃和交通、住宿、門票預訂購買等一站式服務。深化文化資源共享工程,加快文化資源數字化進程。推廣自助繳費、信息屏等便民終端。以獨居老人、殘障人士等特殊人群為重點,推動政府公共服務和商業服務結合,促進遠程健康監護、居家安防等應用。

牽頭單位:區經濟信息化委

協辦單位:區綜合行政服務中心、區檔案局、區交通局、區衛生計生委、區旅遊委、區文化委、區民政局

完成時限:2020年12月

十四、共建共享發展

(一)建設首都教育發展新興區

148.深入推進基礎教育綜合改革,繼續實施新一輪學前教育、中小學建設行動計劃。結合總體規劃、人口變化和生育政策調整,統籌規劃學校佈局。更加註重提升人口聚集區、重點功能區、農村地區基礎教育水平,擴大普惠性幼兒園覆蓋面,建成5所鎮中心幼兒園、11所小區配套幼兒園、17所村辦幼兒園。以流村中心小學、新城東區完全中學、北七家學校等項目為抓手,加快重點地區中小學建設步伐。探索建立區域學區制、名校辦分校、跨學段拉手校等新型校際發展聯盟,通過資源整合、抱團發展,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完善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制度,進一步縮小城鄉、校際間教育差距,有效緩解擇校問題。

149.繼續實施“名師名校”工程,引進培育名園名校達到28所以上。積極承接中心城區優質教育資源,建成新城東區清華附中昌平學校、北京師範大學昌平附屬學校(高中部)等項目。充分激發本土教育潛能和活力,發揮昌平一中、二中2所市級示範高中校以及6所市級示範幼兒園的示範輻射作用,重點打造一批“北京知名、國內有影響”的名園名校。引進、培養和構建一支精良的名師隊伍,培養10名左右全市知名校長,30名左右區域骨幹校長,骨幹以上教師佔專任教師比例達到30%,特級教師人數達到40人。

150.以沙河高教園區建設為載體,努力匯聚一批具有一流大學文化精神、一流人才和一流成果的高校及科研院所。統籌北京航空航天、北京郵電、中央財經、中國政法、華北電力等大學資源,支持一批重點學科建設,形成理工類、文法類、財經類等多學科有特色的辦學結構,逐步形成高校間全面合作、優勢互補的良好互動局面。推進高校與科研院所、企業共建工程中心、工程實驗室和技術中心,合作搭建成果轉化平臺,實現與區域經濟發展的有效對接。組織大學資源為普教發展服務,建立和完善高校參與小學特色發展以及高校辦附中、附小等項目的合作運行機制,將現有的15所高校附中、附小和“高參小”特色小學,辦成優質特色品牌校,力爭再新增6所優質高校附屬學校。

牽頭單位:沙河高教園區管委會、區教委

151.深化職業教育綜合改革,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促進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相融通,打造具有昌平特色的職業教育品牌。鼓勵學校、科研院所、企業等開展繼續教育,加強移動終端資源建設,大力推進教育信息化,完善遠程教育體系。積極扶持特殊教育,重視支持民族教育,繼續開展校外教育。深入開展學習型組織、學習型社區創建活動,完善昌平終身學習網絡平臺建設。加快科普基地網絡和功能建設,建成100個科普示範教育基地、100個村(社區)科普畫廊、10個社區科普體驗廳、10個特色科普示範校,全面提高居民科學素質。

牽頭單位:區教委

協辦單位:區人力社保局、區科委

完成時限:2020年12月

152.通過項目合作,引進境外優質教育品牌,抓好未來科學城國際學校等項目建設。支持有條件的民辦學校辦好各類中外合作辦學項目。統籌區域國際教育資源,引進國際課程項目,拓寬師資培訓渠道,建設一批具有接受境外學生資質、促進中外學生共同學習的基礎教育學校,努力開創更多的國際教育合作領域。

(二)實施健康昌平工程

153.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實現基本醫療和公共衛生服務全覆蓋,不斷提高居民健康水平。集中解決定向安置房地區、邊遠山區醫療資源不足問題,積極推進清華長庚醫院二期、中醫醫院遷址工程建設,完成區醫院改擴建、中西醫結合醫院住院樓項目建設,整合南口地區醫療資源,打造一家二級甲等綜合醫院,帶動西部醫療資源整體水平提升。積極吸引中心城區優質醫療資源向昌平轉移,加快人民醫院北院區等醫療項目建設進度,實現全區三級以上醫院達14家以上。依託區域醫療中心、積水潭醫院、清華長庚醫院、北京大學國際醫院等醫療資源,加強外引內聯,打造京北地區門類齊全、功能完善的區域醫療聯合體。鼓勵社會力量開辦專科醫院、康復醫院、護理醫院等緊缺醫療機構。

154.著力完善基層社區衛生服務網絡,加快推進沙河、南邵、崔村、延壽等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項目建設。出臺政府購買社區衛生服務相關政策。繼續推進家庭醫生式服務全科診療模式,實現預約就診、定向分診、診前服務、一對一接診特色服務。加強以全科醫生為重點的基層醫療衛生隊伍建設,推進醫師多點執業,鼓勵優秀醫療人員到基層工作,切實提高鄉村醫生的福利待遇。擴大社區醫院醫保報銷比例,逐步形成“社區首診、分級就診、雙向轉診、康復在社區”的有序就醫新格局。

牽頭單位:區衛生計生委

協辦單位:區民政局

完成時限:2020年12月

155.全面提升公共衛生服務能力,完善愛國衛生工作體系,完成公共衛生服務大廈、人口和計劃生育綜合服務中心等重點項目建設。推廣居民健康卡應用,實現公共衛生、醫療服務、醫療保障、計劃生育等信息互聯互通。加強重大傳染病及新發傳染病防控,完善慢性病綜合防控體系。積極應對生育政策調整,加強婦幼健康服務機構建設和技術人員配備。強化社區嚴重精神障礙規範化管理和救治救助,積極推進心理健康教育。加強衛生計生綜合監督和行政執法。

156.完善中醫醫療、預防保健服務體系,優化中醫醫療機構佈局,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注重人才培養,強化中醫診療技術培訓。加強中醫重點專科專病建設,提高中醫優勢病種診療能力,支持中醫藥使用項目研究。推廣中醫藥“治未病”技術,探索實踐中醫藥服務與養老融合發展。推動旅遊與中醫藥相結合,建設中醫藥旅遊基地,推出中醫藥旅遊線路,打造中醫藥健康旅遊特色區。

牽頭單位:區衛生計生委

協辦單位:區旅遊委

完成時限:2020年12月

157.廣泛開展全民健身運動,做好2022年冬季奧運會的服務保障工作,積極推廣普及冰雪運動,完成未來科學城體育中心冰上運動館等設施建設。在城市公園、郊野公園開闢健身休閒場所,推動學校體育設施優惠或免費向群眾開放。以推進公共體育設施投資多元化、運營市場化和管理企業化為方向,鼓勵社會力量參與經營管理活動。以登山、自行車、航空等戶外休閒運動為重點,大力推進體育休閒產業發展。高標準辦好國際航空運動邀請賽、秋季國際長走大會等賽事活動,積極引進國內外知名的體育賽事,打造有影響、有特色的賽事品牌。

牽頭單位:區體育局

協辦單位:區旅遊委、區教委、區園林綠化局

完成時限:2020年12月

(三)創建首都公共文化服務示範區

158.加快“一心五團多支撐”的公共文化設施建設,建立覆蓋區、鎮(街)、村(社區)的三級公共文化服務設施網絡,推動城鄉公共文化服務均衡協調發展。在昌平新城東區建設集文化館、博物館、美術館、演藝中心、文化廣場於一體的區級綜合性文化藝術中心。完成昌平檔案館新館、青少年活動中心等設施建設。加快未來科學城城市客廳、回龍觀、天通苑大型文體中心等項目建設,同步推進十三陵、小湯山、南口、北七家等地區文體活動設施建設。加強村(社區)文化設施建設,實現基層公共文化設施全覆蓋。

牽頭單位:區文化委

協辦單位:區委宣傳部、區檔案局、各相關鎮政府(街道辦事處)

完成時限:2020年12月

159.著力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供給體系。推動文化館、博物館、圖書館等公益性文化設施向社會免費或優惠開放,繼續組織名院、名團、名家面向村(社區)開展公益培訓。積極開展面向老年人、未成年人、殘疾人等特殊群體的文化服務。組織開展群眾性文化活動,引導廣場文化活動健康有序開展。大力推廣文化藝術普及,以星火演出工程等為載體,搭建全區文藝精品巡演平臺。依託“一鎮(街)一品”、“一村(社區)一品”活動,帶動民間藝術精品創作和特色文化活動開展,鼓勵、引導社會力量組織承辦文化活動。鼓勵高校圖書館面向社會開放,完善區、鎮(街)、村(社區)、戶的圖書網絡服務體系,營造全民閱讀的良好社會氛圍。

牽頭單位:區文化委

協辦單位:區委宣傳部、區文化委、區檔案局、各相關鎮政府(街道辦事處)

完成時限:2020年12月

160.提煉昌平創新精神、意志品格和文化特質。廣泛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法治教育、誠信教育等教育實踐活動。加強以文明禮儀、法治思維等內容為重點的思想道德建設。正向引導網上思想文化建設,有效規範傳播秩序。深化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進一步規範完善村規民約,採取廣泛宣傳和適度處罰相結合的方式,大力解決公共場所的不文明行為。組織開展學雷鋒等各類形式的志願服務活動,推動社會志願服務體系常態化。深入開展樹立終身學習理念系列活動,提高人文素養和科學素質。

牽頭單位:區委宣傳部、團區委

協辦單位:區文明辦、區司法局、各相關單位

完成時限:2020年12月

(四)千方百計促進就業

161.抓好市級充分就業區品牌建設,挖掘就業崗位,培育新的就業增長點。打造全區扶持綠色就業示範點,形成“多點崛起”的綠色就業佈局。依託回龍觀“雙創”社區、北京青年創業園等創業平臺,制定實施創業扶持政策,強化推進創業帶動就業。重點解決功能疏解和結構調整帶來的區域性、結構性失業,多渠道促進就業困難群眾就業,保持就業形勢總體穩定。

162.整合全區人力資源市場,推進新城東區綜合性人力資源公共服務中心、南部地區人力資源服務分中心建設。建立“雙向採集、供需聯動、多點宣傳”的數字就業信息管理模式。探索建立職業培訓聯盟。

163.完善勞動關係利益協調機制和權益保障機制,切實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十三五”時期,實現受控企業勞動合同簽訂率保持在95%以上。落實勞動用工備案制度,加強失業預警和勞動關係動態監控,打造“無拖欠昌平”。

牽頭單位:區人力社保局

協辦單位:區法制辦

完成時限:2020年12月

(五)全面提高社會保障

164.構建多層次的住房保障供應體系。加快啟動一批公共租賃住房特別是人才公租房項目,解決高層次人才的後顧之憂。加快沙河高教園區、阿蘇衛循環經濟產業園等拆遷村民定向安置房建設。

牽頭單位:區住房城鄉建設委

165.完成區級養老院建設,鎮(街道)養老照料中心達到9家。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大力發展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構建政府主導、市場運營、社會共治、多元發展的養老服務業發展格局。出臺政府購買養老服務實施辦法,提升社會養老服務設施水平。

牽頭單位:區民政局

協辦單位:區衛生計生委

完成時限:2020年12月

166.推進“網上社保”建設,以農民、城鎮無工作居民和外來務工人員為重點,擴大基本社會保險制度覆蓋範圍。到2020年,養老、醫療、失業、工傷、生育五項保險基金收繳規模達到60億元以上,各項社會保險參保人數達到200萬人次。

(六)更加註重民生託底服務

167.完善低保、大病、助學、住房、救災等專項救助政策,解決因病致貧問題,在學費救助的基礎上增加生活費救助,實施農村困難家庭危房改造工程。完成區級救災物資儲備庫建設。

牽頭單位:區民政局

協辦單位:區人力社保局、區住房城鄉建設委、區教委

完成時限:2020年12月

168. 逐步健全廣覆蓋、多層次適度普惠型社會福利保障體系,重點做好撫老、助殘、救孤、濟困等社會福利保障。採取政府安置、扶持創業、促進就業相結合等多種方式為退役士兵增加就業機會。細化落實北京市“零百千萬”惠民殯葬工程,優惠困難人群。完善慈善募捐和慈善救助機制。

牽頭單位:區民政局

協辦單位:區人力社保局

完成時限:2020年12月

169.保障婦女平等就學就業、享有社會保障和參與社會事務管理的權利。建成區級兒童福利院,提高孤殘兒童養育標準,探索建立殘疾兒童分類津貼和貧困家庭兒童醫療救助基金,逐步將社會散居孤兒納入保障範圍。健全覆蓋城鄉殘疾人的社會保障和服務體系,促進有勞動能力的殘疾人就業,建成區級職業康復中心。

牽頭單位:區民政局

協辦單位:區婦兒工委、區殘聯

完成時限:2020年12月

(七)推進社會治理能力現代化

170.加快構建源頭治理、動態協調和應急處置相互聯繫、相互支持的社會治理機制,形成區、鎮(街道)、村(社區)三級互聯互通的服務治理體系。儘快實現社會服務、城市管理、社會治安“三網”融合、一體化運行,推動網格化管理城鄉全覆蓋。總結推廣社會服務管理創新試點地區經驗,促進社會治理水平全面提升。

171.深化街道、社區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改革,推進管理重心下移、專業職能下沉,做強做實基層綜合服務管理平臺,實現區、鎮(街道)社區服務中心和村(社區)服務站全覆蓋。加強社區規範化建設,重點規範社區黨組織、居委會、服務站職能,強化社區服務功能。加強社區民主自治,推行“參與型”社區協商模式,提升社區信息化水平,加快社區公共服務綜合信息平臺建設,逐步實現社區公共服務事項的一站式受理、全人群覆蓋、全口徑集成和全區域通辦。實現“一刻鐘社區服務圈”全覆蓋。

牽頭單位:區民政局、區社會辦

172.培育和支持多元主體參與基層社會治理,推行社區、社會組織、社會工作專業人才、社區志願者“四社”聯動機制。督促部門做好政府購買服務指導性目錄編制和管理工作,促進社會服務多元供給。進一步完善區、街道兩級社會組織孵化基地建設,重點培育和優先發展商會類、科技類、公益慈善類、城鄉社區服務類社會組織。建成區、街道二級“樞紐型”社會組織工作體系。建立健全社區志願者的管理體系和激勵機制。

牽頭單位:區社會辦、區民政局

協辦單位:區財政局、各鎮政府(街道辦事處)

完成時限:2020年12月

173.加強社會運行監測和分析,落實重大工程項目和重大決策社會穩定風險評估、社會矛盾排查預警和調處化解等制度,全面推進“平安昌平”建設。優化公安派出所佈局,加強派出所基礎設施建設。

牽頭單位:市公安局昌平分局、信訪辦、維穩辦

174.建立食品、藥品安全監督長效機制。

175.推進軍民融合深度發展,繼續開展全國雙擁模範城創建工作。

牽頭單位:區雙擁辦

176.全區各鎮(街道)基本實現市級安全社區創建,扶持1—2個鎮(街道)開展國家級安全社區創建。構建立體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深入推進反恐怖鬥爭,切實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團結穩定。

牽頭單位:區維穩辦

十五、全面深化改革

「聚焦」昌平公佈“十三五”規劃綱要任務分解方案,197項任務明確責任單位「聚焦」昌平公佈“十三五”規劃綱要任務分解方案,197項任務明確責任單位「聚焦」昌平公佈“十三五”規劃綱要任務分解方案,197項任務明確責任單位「聚焦」昌平公佈“十三五”規劃綱要任務分解方案,197項任務明確責任單位「聚焦」昌平公佈“十三五”規劃綱要任務分解方案,197項任務明確責任單位「聚焦」昌平公佈“十三五”規劃綱要任務分解方案,197項任務明確責任單位「聚焦」昌平公佈“十三五”規劃綱要任務分解方案,197項任務明確責任單位「聚焦」昌平公佈“十三五”規劃綱要任務分解方案,197項任務明確責任單位「聚焦」昌平公佈“十三五”規劃綱要任務分解方案,197項任務明確責任單位「聚焦」昌平公佈“十三五”規劃綱要任務分解方案,197項任務明確責任單位「聚焦」昌平公佈“十三五”規劃綱要任務分解方案,197項任務明確責任單位「聚焦」昌平公佈“十三五”規劃綱要任務分解方案,197項任務明確責任單位「聚焦」昌平公佈“十三五”規劃綱要任務分解方案,197項任務明確責任單位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