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德蕉城:老城區的“硬骨頭”啃下了

食品安全 交通 社會 東南網 東南網 2017-09-17

寧德蕉城作為老城區,歷史遺留問題多。今年初以來,蕉城通過多項創新舉措,攻克城區治理的“老大難”問題

東南網9月15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吳旭濤 通訊員 顏湊 鄭雨桐)

以新媒體納民意

近幾月,寧德蕉城區的許多老小區,正悄然發生變化。

幾場大雨過後,蕉北街道繼光社區居民蔡麗娟突然發現,小區的路不再積水了。原來,小區鋪上了地磚,清理了衛生死角,還添置了健身器材……

同樣的,在城南鎮海景綠洲小區門前,多了40個停車位。“以前,小區門前路段生活垃圾隨處可見,雜草叢生。我們蒐集到群眾的意見後,鎮裡投入25萬元進行綠化,並增設停車位。”城南鎮黨委書記蔣孝墩說。

這些“死角”問題能得到迅速整治,離不開蕉城區在“創城”中主動徵集民意。

今年,寧德開展“創文明城、迎省運會”活動。3月,該區擬定事關民生實事、城市管理、環境衛生等15個“創城”項目,希望解決群眾反映最強烈的“老大難”問題。

為此,蕉城設立區領導接訪制,每月15日,區領導輪流帶頭傾聽民聲。此外,新媒體也成為群眾反映心聲的重要渠道。由蕉城區委宣傳部主辦的“大夢蕉城”微信公眾號,是閩東地區最有影響力的政務號之一,蕉城也藉此徵求民意。

“老街巷的電線要整改一下。”“建議對各居民小區內的餐飲業進行整治。”“南門時代百貨門口的地攤影響市容市貌,需要治理。”……微信納民意後,許多難以發現的“死角”問題暴露出來。

目前,這一平臺吸引5萬餘名網友關注並紛紛建言獻策,所提的建議涵蓋交通、綠化、城管等方面。蕉城對這些問題分類彙總,有針對性地開展專項整治活動。

建臺賬治頑疾

3月初,蕉城對轄區內小餐飲店鋪進行整治時發現,這些小店執證率僅有30%左右,執照率70%左右,使用煤球灶、店外店、沿街潑髒水的現象更是屢見不鮮。隨即,小餐飲整治問題被納入“創城”工作議程。

小餐飲涉及小吃店、小炒店、快餐店、熟食品店、飲品店等5類行業,從業人員多,情況複雜,如何有針對性地整治?

“按‘一戶一策’要求,我們為1329戶建立工作臺賬,以主幹道至次幹道、次幹道到背街小巷的順序,逐步推進整改。”蕉城區市場監督管理局食品總監樑世耀說。

有了臺賬,情況再複雜也一目瞭然。接下來,便是針對性地打好組合拳:對基本條件不具備、食品安全設施極差的,動員其“關、停、並、轉”;推行“明廚亮灶”,將部分店鋪的廚房從路邊移到室內,配備隔斷矮牆或玻璃明檔;還製作小餐飲整治整改包乾到戶清單,確保每片區、每條路、每家店都有人負責,負責到底……

經近5個月的整改,蕉城區內符合“創城”標準的小餐飲戶數達總數的80%,執證率93%,小餐飲面貌有了巨大改觀。

目前,建臺賬的工作方式,已在“創城”的各大項目中推廣。

“聯席+會商”明權責

“創城”工作涉及方方面面,各部門明確權責尤其重要。今年初,蕉城成立開展“創文明城、迎省運會”活動工作領導小組。同時,將中心城區劃分為17個網格片區和13個鄉鎮工作片區,實行片區三級責任人制度,形成城市治理大網格。

位於蕉北街道的嘉興農貿市場,曾是典型的“髒亂差”,且多次治理難見成效。

“由於歷史規劃問題,市場容量本身就小,卻需要滿足周邊八九個社區群眾的生活需求。此外,加之沿靠次幹道,很容易造成堵塞。”蕉北街道黨工委書記巫文福介紹。

“創城”背景下,當地下決心,啃下這個“硬骨頭”。

嘉興農貿市場屬於網格化管理中的鶴繼片區,整治工作涉及多個部門。

3月6日起,在掛片區領導的協調下,由蕉城區商務局牽頭,聯合蕉北街道辦事處、市執法局蕉城支隊、交警蕉北中隊、區市場辦、區環衛處和嘉興農貿市場管理單位等力量,對嘉興農貿市場進行聯合整治。

聯合執法組圍繞市場管理薄弱環節,採取規範經營攤位、改造水電系統、定製分類標識牌、清理消防通道等一系列措施。成員單位也結合自身職能,認領任務。由於部門形成聯動,避免了工作互相推諉、扯皮的現象出現。

除了聯席,還有會商制度。每隔一段時間,各部門現場檢查所發現的問題、採取的整治措施、整治效果、業主的執行情況,就下一步需加強的方面進行協商,並羅列出問題清單、制定工作時間表,逐條落實,立行立改。

經各部門共同努力,如今,嘉興農貿市場的商鋪攤位井然有序,周邊交通也變得順暢,市場亂象大大改觀。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