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寫崩後,動視《現代戰爭》迴歸爭議:宣揚誰的正義?

2019可以說是動視的大年,尤其是其代表作之一的《使命召喚》系列。除了前不久與騰訊合作的《使命召喚》手遊,動視暴雪今天剛剛公佈了《使命召喚:現代戰爭(Call of Duty:Modern Warfare,以下簡稱COD)》,並且宣佈將於10月25日發佈到PS4、Xbox One和PC三大平臺,且支持跨平臺玩法。

劇情寫崩後,動視《現代戰爭》迴歸爭議:宣揚誰的正義?

作為COD系列的重磅旗艦品牌之一,《現代戰爭》自2007年首款《使命召喚4:現代戰爭》發佈以來,已經有過三代正統作品,但讓玩家迷茫的是,此次公佈的新作卻並不是《現代戰爭4》,而是重新迴歸到了第一代的名字,“重名問題”今日頗讓玩家和媒體感到混亂和迷茫,而在開發工作室Infinity Ward解釋中,這是一款重製、以及迴歸“COD爭議”之作。

但話說回來,在動視手中的COD,代表著怎樣的戰爭觀呢?美國廠商所開發的遊戲中所描述的正義與邪惡,是否客觀映射了世界的真實一面呢?且看GameLook的報道。

現代戰爭劇情“寫崩了”之後:重製成為大作潮流

據研發團隊Infinity Ward透露,之所以取這麼一個讓很多人傻傻分不清的名字,主要是希望讓遊戲迴歸現代戰爭的本源。

比如在預告片裡出現了現代戰爭主角之一、叼著雪茄的約翰·普萊斯。遊戲劇情總監說,之所以把故事重置,是因為上一代遊戲把劇情“寫崩了”,此前,該系列一直圍繞美俄/蘇關係展開劇情,從蘇聯解體、俄羅斯內亂到反攻美國、核武器消失,團隊實在是寫不下去了,“繼續這個故事意味著和我們如今生活的世界背道而馳,所以不能再繼續了,需要重構劇情”。

劇情寫崩後,動視《現代戰爭》迴歸爭議:宣揚誰的正義?

爭議頗大的“白頭盔”

不過,由於新作宣傳片裡透露的一些細節和真實世界的事件太過於相似,也導致了玩家們之間的爭議,比如出現了毒氣攻擊和白頭盔的橋段,而俄媒曾指美國提到的敘利亞化學武器襲擊平民實際上是“白頭盔”組織擺拍的視頻,至今圍繞“白頭盔”還存在很大爭議。

作為一個FPS遊戲,《使命召喚》除了視覺表現力一流之外,歷代作品還都非常注重劇情,比如二戰、現代戰爭和黑色行動等都有多部續作出現。對於玩家們而言,令人印象深刻的劇情非常有利於增強代入感,而富有爭議的劇情則更便於病毒傳播,這和國內FPS遊戲大多數只注重動作體驗和玩法的做法有很大差別。

劇情寫崩後,動視《現代戰爭》迴歸爭議:宣揚誰的正義?

按照Infinity Ward的原話,新遊戲實際上是對現代戰爭價值觀的迴歸和重製,這似乎成為了近兩年大作流行的趨勢,比如2018年的《黑魂重製版》、《戰神》重製版以及2019年初的時候,《生化危機2重製版》,都取得了不錯的銷量成績,重製版三個字,似乎成為了遊戲大賣的保障。

3A標杆:既考驗FPS動作、也拷問人性與靈魂

COD系列的視覺效果向來是業內頂級的,經常能夠使用最前沿的顯卡技術以實現驚人的真實效果。而據研發團隊公佈的消息來看,《現代戰爭》使用了最新的IW引擎(Infinity Ward自研),並且利用最先進的攝像繪測技術和新PBR貼圖渲染系統,使用了4K HDR用來創造更好的光照效果,還有Direct X光線追蹤和新的GPU幾何管線。

劇情寫崩後,動視《現代戰爭》迴歸爭議:宣揚誰的正義?

在夜視視角和熱成像視角中,還給輻射和紅外線設備提供了光譜渲染等技術,甚至諮詢了美國海軍海豹突擊隊,藝術總監Joel Emslie表示,《現代戰爭》新作的視覺效果更為真實,從實際遊戲畫面截取的宣傳片就可以看出來他所言非虛:

在遊戲體驗方面,Infinity Ward團隊也是盡最大的努力做到了極致,比如重新裝彈的時候,你的眼睛會盯著目標,這是來自海豹突擊隊的諮詢師所描述的真實作戰場景,動畫總監表示,就連子彈飛行和擊中目標的效果也做了非常擬真的還原,“我們的槍就是一個角色,每個角色都需要級的聲音,所以每種槍支的聲音都是不同的,為此團隊用20個不同的耳機捕捉不同武器開火的聲音”。

劇情寫崩後,動視《現代戰爭》迴歸爭議:宣揚誰的正義?

據Gamelook瞭解,該遊戲分為戰役、合作和多人對戰三大部分,而此次的預告片只是公佈了戰役部分的內容。從宣傳片來看,玩家們可以扮演主角、配角和龍套NPC完成一系列的任務。從宣傳片的內容來看,可控角色除了主角,可能還包括與普萊斯故事相關的中東叛軍士兵以及中東小女孩,甚至還加入了倫敦街頭的恐怖襲擊橋段。

而預告片中的劇情,幾乎都可以找到現實世界中曾經發生過的類似事件。

不過,和其他大作的重製版不同,《現代戰爭》新作主要是對遊戲核心價值的迴歸,工作室聯席主管Dave Stohl透露,“這是個很不同的版本,不僅和以往的COD不同,也和之前的現代戰爭不一樣,你可以用開放式的思想、用不同的觀點看待問題”。

和以往大規模戰爭不同,現代戰爭往往都是“手術式”的局部戰鬥,而且戰爭的主題也不再侷限於軍隊和特種兵,“戰場的定義從來沒有如此模糊過,敵人不再是穿制服的士兵,所以這就意味著可能傷及無辜,平民成為了現代戰爭的一部分,這都是遊戲裡的主角需要處理的問題”。

換言之,遊戲裡的劇情很可能會讓玩家遇到一些比較考驗人性的選擇,比如是為了完成任務屠殺平民,還是為了免於道德拷問而放棄任務,這讓遊戲除了動作射擊之外,又增加了更多的思考空間。

爭議的遊戲內容,擺脫不了的“美式意識形態”

從宣傳片裡公佈的信息來看,新作很可能會加入類似“敘利亞化學武器”之類的時政事件,但從片尾那句“我們弄髒自己,是為了淨化世界,這就是任務(we get dirty have the world clean that is the mission)”來看,《現代戰爭》新作仍然沒有擺脫西方世界的意識形態,而是把戰爭當作把當地人民從水深火熱中拯救出來的正義行為。

正義麼?看著混亂的中東,很多人只能呵呵。

劇情寫崩後,動視《現代戰爭》迴歸爭議:宣揚誰的正義?

實際上,現實世界的戰爭早已經不再是非黑即白,而玩家們在遊戲裡所面臨的兩難選擇,也只是遊戲系統強行設定的,這對於很多隻想獲得爽快射擊體驗的玩家而言,無疑是非常苦惱的。

富有哲理、乃至人性考驗的任務設計可以給遊戲帶來話題,但對於不喜歡被強行帶入、以及被“美式正義綁架”的玩家而言,這也是缺陷,比如在《現代戰爭2》當中的卡扎耶夫機場任務,就導致很多人選擇跳過該任務,因為這樣的選擇給玩家們的帶來的情感,太過於沉重。

從遊戲的勢力設定來看,《現代戰爭》系列裡的西方軍隊往往是正義的一方,其他國家則被恐怖分子控制,比如有的玩家說,“整個俄羅斯在現代戰爭遊戲裡就是一個被車臣武裝分子竄了位的國家”,動視採用“張冠李戴”的方式巧妙的把遊戲中的敵人這頂帽子一直扣在俄羅斯頭上,引發俄羅斯玩家不滿是顯然的。

客觀來說,無論在何種遊戲裡,尤其在網遊中,玩家們都不喜歡被遊戲開發商牽著鼻子去玩,比如不少人為了提高遊戲難度,會選擇勢力較弱的一方,也有人會為了爽快感,而選擇無腦突突突,雖然多部《現代戰爭》遊戲裡並未具體指代真實的國際時政,但先入為主的歐美價值觀難免引發一些人對內容的敏感。

戰爭正義與邪惡從來就不是三言兩語能說清楚的,但和平一定是正道。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