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期四川的袍哥是一群怎麼樣的人?

詩經 耿直 歷史 歷史這條大魚 歷史這條大魚 2017-11-01

袍哥是四川、貴州一帶的稱呼,其它地區稱為哥老會。源於明末清初的民間幫會組織,起初宗旨反清復明,純屬漢族反對滿人統治,故又名漢留。至於袍哥之稱,有說出自詩經:與子同袍。凡入會者皆為兄弟,同生共死。

哥老會(袍哥)參與過辛亥革命,對推翻腐敗的滿清王朝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後來因其參加人員參差不齊,大多涉黑成了為禍一方的黑幫組織。抗戰時期,四川袍哥在民族大義的感召下,與全國人民一道英勇地抗擊日寇,保持了民族氣節,還是值得稱讚的。

民國時期四川的袍哥是一群怎麼樣的人?

“袍哥”是四川方言,就是哥老會在四川的別稱,早時稱漢流(留),到了晚清四川官方文件上稱江湖會、孝義會。其他還有袍兒哥、光棍、嗨皮、袍皮等一些在社會上比較流行的稱呼。

民國時期四川的袍哥是一群怎麼樣的人?

袍哥組織在四川存在了100多年,成為一股巨大的社會潛勢力。四川袍哥相當普遍地存在於四川社會各階層,無論城市或鄉村,各行各業,均為袍哥所滲透。據有關部門1949年的統計,全川人口中有袍哥身份者在70%以上,四川袍哥組織勢力之大,人數之多,在當時中國會黨中是少有的。

四川的土匪幾乎都參加了袍哥組織,但是參加了袍哥組織的人並不都是土匪,因為袍哥分“清水”和“渾水”,“渾水”袍哥才是職業土匪,“清水”袍哥則一般不幹違法亂紀的事。

袍哥會組織的名稱各地不一,初期通稱為“公”或“堂”。民國初年《臨時約法》訂有“結社自由”,遂改成為“社”或“公社”。其辦公處所,俗稱“碼頭”。

民國時期四川的袍哥是一群怎麼樣的人?

四川哥老會分五個堂口,即仁、義、禮、智、信。堂口有班輩之分。四川俗話說:“仁字號旗士庶紳商,義字號旗買賣客商,禮字號旗耍刀弄槍。”可見各字號之間,成員的來源、職業和所屬階層有所區別。

袍哥會各個字號之間互爭高下,以致同一地區的袍哥組織常見內鬥。有時,同一地區、不同堂口的有聲望的領頭人會聯合起來,組成大聯合形式的“會口”,又稱“合會”,用以互相聯繫,協調行動,調處糾紛。

四川袍哥會接收新成員加入稱為“開香堂”。申請加入袍哥組織的人,必須要有“引,保,承,恩”四大拜兄認可的手續,才能舉行“開香堂”的儀式。

參加人必須是“身家清白,己事明瞭”,“沒有夾灰卷口”即三代人沒有紅疤黑跡,沒有做任何壞事,為清廷做事的人不得加入。

開香堂是袍哥會的重要儀式,由全公口執事大哥拈香拜把。新入會者向五排以上的拜兄一一行叩拜禮表示謝恩,然後由“恩”字號拜兄賞賜排座。在排位方面,一般新進人員均稱“么大”。

通常,有權有勢有地位的人可破格一步登上大爺或三爺排位。這種情況叫“上山插柳”。入會後,“么大”還要照例給四大拜兄送禮酬謝,同時向公口繳納入會金,再通告本碼頭各公口,經過“仁義禮智信”各堂口人的認可後,這樣才是真正的袍哥成員。

民國時期四川的袍哥是一群怎麼樣的人?

袍哥會的幫派文化及暗語

袍哥會的核心價值觀是“尚義”,其最重要的幫規和章程一般認為沿用了天地會的《金臺山實錄》和《海底》。其對外聯絡的方式有茶陣、口令、隱語(江湖話)、手勢、蘭譜、拜貼等。

袍哥會的主要成員是無業遊民和下層民眾,它只有代表他們的利益和要求,才能出現眾望所歸。

袍哥以封建倫理作為自己的倫理觀,律己律人即以“三綱”即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五常”即以“仁、義、禮、智、信”為群體信條,要求會眾對組織保持絕對的忠信和依賴,對大爺的絕對服從。

袍哥價值觀的實質就是以人身依附形成團伙,把桃園結義作為相互關係的楷模,把關公奉為崇高行為的典範,把江湖義氣作為行為準則。它要求會眾對同胞的困難有無條件援助的義務,同時也有接受援助的權利。

另外,為了標榜“義”,袍哥內部存在著“認盜不認偷”的觀念,即允許搶劫攔道之類的行為,卻不允許偷雞摸狗的行為,對盜匪和竊賊持不同的態度。

民國時期四川的袍哥是一群怎麼樣的人?

四川袍哥文化離不開茶館,作為公共空間的茶館成為袍哥的活動中心,他們在那裡聯絡、聚集和開會,成為袍哥社會網絡的一個重要部分。袍哥們利用茶館進行各種活動,推動了茶館文化的發展,各袍哥碼頭的辦事場所就設在茶館內,有些茶館本身就是袍哥所開。

民國時期四川的袍哥是一群怎麼樣的人?

袍哥大爺們在茶館內處理這些民事糾紛,川西人叫“判公道”,川東人叫“付茶錢”。以上這些對當代四川甚至西南地區的民俗文化、民眾性格、商業文化都產生了重要影響,如今天的四川方言裡面常用的一句口頭禪是:“袍哥人家決不拉稀擺帶”,用於朋友兄弟間,意思就是很耿直,說話算話。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