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上班邊帶著3個娃,半年考上哈佛,會時間管理的人是怎麼樣的

時間管理 哈佛大學 不完美媽媽 減肥 授人以漁啊 2019-05-17

吉田穗波,這個名字肯定很多人都不知道。但如果把她的故事寫成一篇文章,你肯定會毫不猶豫的點進去。因為太勵志。

邊上班邊帶著3個娃,半年考上哈佛,會時間管理的人是怎麼樣的

全職工作,懷著孩子,還考上了哈佛還取得學位以及後期的出版作品,她把很多母親不敢做的事全做遍了。

在她原本就很有限的時間裡,她把自己的能力發揮到極致。而她在自己出版的作品中,也分享出自己的計劃表。

邊上班邊帶著3個娃,半年考上哈佛,會時間管理的人是怎麼樣的

幾乎完全沒有準備留學學習的時間,但偏偏完美的完成了自己的計劃。懂得時間管理技巧的人總是這樣自帶光環。

想要像她一樣,自帶管理時間的光環,我們除了努力之外,還要知道這幾件事。

時間管理的誤區,你中了幾條

誤區一、把時間表排得滿滿的,以為“計劃多”就是好

尤其是現在,很多人都喜歡把自己的時間表排的滿滿當當,毫無空隙。

但效果,也是因人而異。

我就是其中之一,想一蹴而就,迅速完成精英任務。當然,也想發個朋友圈,炫耀一下。但真相是,很累也很沒用。

看著那麼多書,很頭疼;堅持不住,在中途玩了會手機;椅子太硬,坐久了腰難受。

達成結局:堅持1周,全盤皆輸。

而總有人,能夠堅持一天都坐在椅子上,認認真真的看書。

堅持的關鍵在於毅力高低?

的確是其中之一,但能否堅持的關鍵在於,我們是否制定了適合自己的計劃。

學霸有能力利用一天的時間學習,而我卻只能堅持半天,用另一半的時間來走神。即使我也用了一天的時間,但效率卻只有半天。

結局反倒是因為自己堅持的太累,才不得已放棄計劃。

計劃定不好,風險就在這裡。

邊上班邊帶著3個娃,半年考上哈佛,會時間管理的人是怎麼樣的

誤區二、事情安排沒有重點,一鍋燉

“這週五和下週一都需要你交上一份報告”,你會先準備哪一個?或者說你打算先準備那一份的資料?

答案一定是五花八門。不同性格的人會有不同的選擇,完成效果也肯定不一樣。

同事曾經就因為這件事,遭受到了冷遇。因為過於注重下週一的報告,而把本週五的報告做的慘不忍睹。

不知道重點在哪裡,就盲目的為自己安排時間。

很多人的管理計劃都敗在這一條上,盲目專注幾件事,而讓自己在其他重要事件上摔個大跟頭。

時間管理,最重要的要求就是必須強調事件的緊急性。

哪件事比較重要、哪件事對你意義重大。這些都需要我們做出特殊的標記。

但你有沒有在你的計劃本上著重標出你的重要時間呢?

邊上班邊帶著3個娃,半年考上哈佛,會時間管理的人是怎麼樣的

誤區三、不懂得拒絕別人,盲目幫忙浪費時間

很多人,對於成功人士的定義就是做的一定比普通人多。因此,總喜歡全盤接受別人的請求。

但實際上,最會拒絕人的往往就是成功人士。

如果你有機會去找一位成功人士幫忙,他總會關心你是否可以在未來甚至是現在幫助到他。

如果你沒有價值或者是個無底洞,那等待你的或許是一句抱歉。

閨蜜就曾經和我吐槽過這樣一件事。

閨蜜本來計劃去做一件事,但別人臨時請求她去幫忙。閨蜜答應了,結果中途有事,必須要求同事放棄另一邊。結果,兩件事都沒有完成。

閨蜜因此還招來一頓埋怨,責怪她有事還答應她的幫忙。被潑了一盆冷水的閨蜜很是心涼,一直和我感嘆人心叵測。

邊上班邊帶著3個娃,半年考上哈佛,會時間管理的人是怎麼樣的

無意義的忙不要犧牲自己的時間去幫忙,耽誤了別人也耽誤了自己

時間管理的祕訣在這裡

1、先管好你的精力,不要讓你的大腦很累

科學家證實,人每天的精力是有限的,也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消耗。想要高效的時間管理,首先要對精力進行管理。在《精力管理》一書裡,吉姆·洛爾和託尼·施瓦茨告訴我們,儘管我們每一天24小時是固定不變的,在不能擠出額外的時間情況下,我們可以調動更有意義的東西——精力!管理精力,而非時間,是高效、健康與快樂的基礎。

熬夜學習的人,會因為困,不由自主的睡上一覺。第二天,你依舊有一種熬夜學習的錯覺。但實際上,你什麼都沒有學得進去。這就是不注意精力管理導致時間管理失敗的表現。

在精力管理的金字塔模型中,影響精力的有四個層面因素:體能、情緒、注意力和意義感。

邊上班邊帶著3個娃,半年考上哈佛,會時間管理的人是怎麼樣的

如果你想更好地管理你的時間,需要先從精力管理做起。

一、良好的體能:比如早睡早起,工作或學習45分鐘就休息一下,讓體力一直維持在精力旺盛的狀態;

二、正面的情緒:樂觀、興奮……等,諸如此類積極的情緒體驗可以充分帶動你的積極性。畢竟你也不相信一個天天嘆氣的人會完成一份滿滿的任務表吧!既然如此,在想要圓滿完成所有任務前,不妨先給自己打打氣吧。

三、注意力要集中:為自己設置一個高效時間段,要確保你在這段時間裡,不走神。充分利用時間段,保持注意力的高效集中,會讓你的努力更有效果。

四、目標一定要具體化:我要減肥、我要完成這個大任務等等,這些沒有不精細的目標只會讓你更容易失敗。今天我要做多少個減肥項目、今天我要做多少事情可以幫助我完成目標等等,這些精細的目標會讓你更擁有成就感。

2、日常更新的計劃,才有看頭

記得一位人生導師曾分享一份這樣的經歷。

自己的一位諮詢者,一直為自己的脾氣而感到苦惱。這份壞脾氣已經很影響他未來的規劃與社交關係。有多困擾?

他很擔憂他的未來計劃,總是害怕意外比計劃更快來臨。因此,他對自己和別人都非常嚴苛。但這並沒有阻止一些意外的到來。因此,他變得非常焦慮、易怒。原本很容易完成的事情被他的焦慮與易怒搞得烏煙瘴氣。不得已,才求助專業人士幫忙。

所謂心理素質太差,就是這樣。

當自己定的計劃,因為各種意外,導致的沒有完成。會立即感到焦慮,甚至影響下一個任務的進行。結果是自己什麼也沒有做好,情緒也越來越差。

想要做好時間管理這件事,就必須要對於意外事件有所準備。根據新動態制定新計劃,才是打敗臨場焦慮的最佳途徑。

邊上班邊帶著3個娃,半年考上哈佛,會時間管理的人是怎麼樣的

你的救場計劃,會讓你安心,而不是焦慮。

3、明白效率才是第一準則

把時間表排的滿滿當當,但自己又真的做到幾條呢?

時間管你,盲目追求時間,而讓自己既焦慮又沒有效率。你管時間,追求興趣,開心充實。但有很多人為了時間,而刻意壓抑自己這一種情感。把時間管理,變成了度日如年,毫無效率可言。

一位教育專家,分享過這樣一條學習經驗“我能記住多少,我就學多少”。

放到時間管理技巧上就是,“你能做多少,就是你的時間管理計劃”。

如果你總想放棄,不妨就放棄讓計劃管著你的辦法。畢竟讓計劃繼續壓抑你,你也依舊會選擇放棄。當然,完全放棄又沒有必要。那麼我們究竟應該怎麼做呢?

我的建議是,時間可以定少,但效率必須要精。

以30分鐘為例,如果你總用剩下的15分鐘來焦慮,還不如你用剩下的時間換換心情。比起一面玩一面糾結時間,我更希望你好好的讓大腦休息一下,等待下一個時間段的來臨。

邊上班邊帶著3個娃,半年考上哈佛,會時間管理的人是怎麼樣的

比起利用每一分鐘去管理,我更希望你利用時間管理的每一分鐘

為什麼別人是時間管理做得那麼好,而你總是感覺累呢?

很重要原因是,沒有足夠的興趣支撐你把它做好。

一個酷愛健身的人,與因為想減肥而去健身的人,在關於健身問題的時間管理問題上,可能有完全不一樣的表現。即使他們都制定了一樣的時間計劃,當然,結局也會有很大不同。

酷愛健身的人,會提前蒐集關於健身的各種知識與鍛鍊計劃。而運動時,也會充分利用這段時間,鍛鍊自己身體的各個部分。

而普通減肥者,鍛鍊計劃就非常簡單了。彷彿一切都為了時間可以平穩度過,等到任務完成後,一步都不想動。有時還為了時間,而刻意的刷著手機。

即使兩個人同樣都忙著健身,但效果就是不一樣。前者越做越好,而後者總是容易放棄甚至是反彈。時間管理最大的障礙一直都在這。

比起你努力的制定計劃,我更建議你找個時間努力的瞭解自己。抓住自己的規律與愛好,再針對這些部分制定屬於你的高效計劃。

這才是時間管理最大的魅力。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