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遷的《史記》原來曾經是禁書,多虧這兩個人才得以流傳千古'

"
"
司馬遷的《史記》原來曾經是禁書,多虧這兩個人才得以流傳千古

提起“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很多人都知道這指的是《史記》。它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是司馬遷歷時14年完成的。

這部被列為“二十四史”之首的著作,對後世史學和文學的發展都產生了深遠影響。但大家可能想不到的是,由於司馬遷在現實中的不討喜,後世人差點見不到這部驚鴻偉作。《史記》之所以傳世,全憑一個人的堅持和另一個人的寬容。

"
司馬遷的《史記》原來曾經是禁書,多虧這兩個人才得以流傳千古

提起“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很多人都知道這指的是《史記》。它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是司馬遷歷時14年完成的。

這部被列為“二十四史”之首的著作,對後世史學和文學的發展都產生了深遠影響。但大家可能想不到的是,由於司馬遷在現實中的不討喜,後世人差點見不到這部驚鴻偉作。《史記》之所以傳世,全憑一個人的堅持和另一個人的寬容。

司馬遷的《史記》原來曾經是禁書,多虧這兩個人才得以流傳千古

01

不討喜的司馬遷

司馬遷遭遇了很重的刑罰——宮刑。主要原因是李陵兵敗之後投降了匈奴,這讓漢武帝倍感憤怒,於是詢問太史令司馬遷的看法。

太史令是負責記錄當朝歷史的主要官員,他們的態度決定了讓後人看到什麼樣的歷史。而漢武帝在盛怒之下召來記錄歷史的官員而不是一朝宰相,由此可以推斷出皇帝的主要目的是希望歷史記錄,能夠展現出一個讓後人唾棄的李陵。

然而司馬遷非常“不開竅”,他不僅當庭為李陵辯護,還把罪責歸結到李廣利的頭上。李廣利是漢武帝的大舅哥,前者的妹妹正受皇帝愛寵,因此“一人得道”,親戚也跟著升了天。

司馬遷的言語讓漢武帝非常不開心,一則由於為“叛徒”李陵辯護,二則膽敢攻擊皇親國戚,因此漢武帝很快將其下了大獄。

後來經過一系列波折,司馬遷被判處死刑。如果不想死也有辦法,或是交50萬錢的贖金,或是遭受宮刑。可是司馬遷家裡世代為史官,根本沒有多餘的錢財,所以他只能被迫進行了無法選擇的選擇。

此時,《史記》已經進行了一部分。司馬遷忍受著精神和肉體上的折磨堅持完成了這部著作。可是他又對《史記》能否流傳於世非常擔心。

未雨綢繆之下,司馬遷讓當時尚在身邊的女兒司馬英將《史記》手稿另抄一份。抄寫的副本留在京師長安,等待呈送給漢武帝審查。而原稿則被祕密送往司馬英的婆家——華山腳下的楊家珍藏。

事情果然不出司馬遷的預料。進呈給皇帝的副本後來不知所終,司馬遷至死都沒有等到《史記》流傳的那一天。

其實也很好理解,司馬遷主要生活在漢武帝一朝,漢武帝雖然前半段文治武功,可是後段的窮兵黷武讓國家經濟凋敝。這些都被司馬遷如實地記錄下來。

對待李陵的事情都敢跟皇帝唱反調,更何況是一部史書了。有傳言說漢武帝對裡面描寫自己國政的內容非常不滿,於是下令焚燬了《史記》。

"
司馬遷的《史記》原來曾經是禁書,多虧這兩個人才得以流傳千古

提起“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很多人都知道這指的是《史記》。它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是司馬遷歷時14年完成的。

這部被列為“二十四史”之首的著作,對後世史學和文學的發展都產生了深遠影響。但大家可能想不到的是,由於司馬遷在現實中的不討喜,後世人差點見不到這部驚鴻偉作。《史記》之所以傳世,全憑一個人的堅持和另一個人的寬容。

司馬遷的《史記》原來曾經是禁書,多虧這兩個人才得以流傳千古

01

不討喜的司馬遷

司馬遷遭遇了很重的刑罰——宮刑。主要原因是李陵兵敗之後投降了匈奴,這讓漢武帝倍感憤怒,於是詢問太史令司馬遷的看法。

太史令是負責記錄當朝歷史的主要官員,他們的態度決定了讓後人看到什麼樣的歷史。而漢武帝在盛怒之下召來記錄歷史的官員而不是一朝宰相,由此可以推斷出皇帝的主要目的是希望歷史記錄,能夠展現出一個讓後人唾棄的李陵。

然而司馬遷非常“不開竅”,他不僅當庭為李陵辯護,還把罪責歸結到李廣利的頭上。李廣利是漢武帝的大舅哥,前者的妹妹正受皇帝愛寵,因此“一人得道”,親戚也跟著升了天。

司馬遷的言語讓漢武帝非常不開心,一則由於為“叛徒”李陵辯護,二則膽敢攻擊皇親國戚,因此漢武帝很快將其下了大獄。

後來經過一系列波折,司馬遷被判處死刑。如果不想死也有辦法,或是交50萬錢的贖金,或是遭受宮刑。可是司馬遷家裡世代為史官,根本沒有多餘的錢財,所以他只能被迫進行了無法選擇的選擇。

此時,《史記》已經進行了一部分。司馬遷忍受著精神和肉體上的折磨堅持完成了這部著作。可是他又對《史記》能否流傳於世非常擔心。

未雨綢繆之下,司馬遷讓當時尚在身邊的女兒司馬英將《史記》手稿另抄一份。抄寫的副本留在京師長安,等待呈送給漢武帝審查。而原稿則被祕密送往司馬英的婆家——華山腳下的楊家珍藏。

事情果然不出司馬遷的預料。進呈給皇帝的副本後來不知所終,司馬遷至死都沒有等到《史記》流傳的那一天。

其實也很好理解,司馬遷主要生活在漢武帝一朝,漢武帝雖然前半段文治武功,可是後段的窮兵黷武讓國家經濟凋敝。這些都被司馬遷如實地記錄下來。

對待李陵的事情都敢跟皇帝唱反調,更何況是一部史書了。有傳言說漢武帝對裡面描寫自己國政的內容非常不滿,於是下令焚燬了《史記》。

司馬遷的《史記》原來曾經是禁書,多虧這兩個人才得以流傳千古

02

司馬遷的外孫子

而我們現在看到的《史記》,就是司馬遷事先藏匿於親家家中的那部正本。讓這部著作重建天日的,正是司馬英的兒子,司馬遷的外孫——楊惲。

楊惲自幼聰慧,從小便跟隨母親熟讀外公的《史記》文稿。司馬遷洋洋灑灑、愛憎分明的敘述風格,深深影響了外孫子的精神世界。

司馬英去世之後,楊惲的父親又續娶了一位後母。後母無子,楊惲像侍奉親母一樣侍奉後母。他這位後媽也是貴門之後,死後留下了價值數百萬錢的資產,臨終前她表示錢財全由楊惲繼承。但是他卻選擇把後媽的錢還給了後媽家族的幾個近親。

對錢財不是很看重的楊惲一生曾經將上千萬的錢財慷慨予人,全部用來接濟那些經濟狀況不好的宗親。可以看出,司馬英對他的教育非常成功,裡面有外祖父司馬遷“義為大義”的精神風貌。

楊惲的人生轉折,緣於一次對好朋友的告密。

漢武帝臨死前選擇霍光作為託孤大臣。霍光是霍去病的親弟弟,相貌英俊、身材魁梧但不學無術。掌權之後,霍光很快架空了劉家王朝的統治,不是皇帝卻勝似皇帝。

霍光的兒子更是變本加厲,連裝都懶得裝,想直接當皇帝。在意圖發動謀反的時候,楊惲勇敢站出來告密,讓一場即將撼動天下的叛亂消失於萌芽狀態。要知道楊惲的父親楊敞與霍光是親密好友,楊惲與霍光的兒子是從小玩到大的發小。

不過在國家大義面前,楊惲背叛了自己的朋友,但是行為並不可恥。

"
司馬遷的《史記》原來曾經是禁書,多虧這兩個人才得以流傳千古

提起“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很多人都知道這指的是《史記》。它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是司馬遷歷時14年完成的。

這部被列為“二十四史”之首的著作,對後世史學和文學的發展都產生了深遠影響。但大家可能想不到的是,由於司馬遷在現實中的不討喜,後世人差點見不到這部驚鴻偉作。《史記》之所以傳世,全憑一個人的堅持和另一個人的寬容。

司馬遷的《史記》原來曾經是禁書,多虧這兩個人才得以流傳千古

01

不討喜的司馬遷

司馬遷遭遇了很重的刑罰——宮刑。主要原因是李陵兵敗之後投降了匈奴,這讓漢武帝倍感憤怒,於是詢問太史令司馬遷的看法。

太史令是負責記錄當朝歷史的主要官員,他們的態度決定了讓後人看到什麼樣的歷史。而漢武帝在盛怒之下召來記錄歷史的官員而不是一朝宰相,由此可以推斷出皇帝的主要目的是希望歷史記錄,能夠展現出一個讓後人唾棄的李陵。

然而司馬遷非常“不開竅”,他不僅當庭為李陵辯護,還把罪責歸結到李廣利的頭上。李廣利是漢武帝的大舅哥,前者的妹妹正受皇帝愛寵,因此“一人得道”,親戚也跟著升了天。

司馬遷的言語讓漢武帝非常不開心,一則由於為“叛徒”李陵辯護,二則膽敢攻擊皇親國戚,因此漢武帝很快將其下了大獄。

後來經過一系列波折,司馬遷被判處死刑。如果不想死也有辦法,或是交50萬錢的贖金,或是遭受宮刑。可是司馬遷家裡世代為史官,根本沒有多餘的錢財,所以他只能被迫進行了無法選擇的選擇。

此時,《史記》已經進行了一部分。司馬遷忍受著精神和肉體上的折磨堅持完成了這部著作。可是他又對《史記》能否流傳於世非常擔心。

未雨綢繆之下,司馬遷讓當時尚在身邊的女兒司馬英將《史記》手稿另抄一份。抄寫的副本留在京師長安,等待呈送給漢武帝審查。而原稿則被祕密送往司馬英的婆家——華山腳下的楊家珍藏。

事情果然不出司馬遷的預料。進呈給皇帝的副本後來不知所終,司馬遷至死都沒有等到《史記》流傳的那一天。

其實也很好理解,司馬遷主要生活在漢武帝一朝,漢武帝雖然前半段文治武功,可是後段的窮兵黷武讓國家經濟凋敝。這些都被司馬遷如實地記錄下來。

對待李陵的事情都敢跟皇帝唱反調,更何況是一部史書了。有傳言說漢武帝對裡面描寫自己國政的內容非常不滿,於是下令焚燬了《史記》。

司馬遷的《史記》原來曾經是禁書,多虧這兩個人才得以流傳千古

02

司馬遷的外孫子

而我們現在看到的《史記》,就是司馬遷事先藏匿於親家家中的那部正本。讓這部著作重建天日的,正是司馬英的兒子,司馬遷的外孫——楊惲。

楊惲自幼聰慧,從小便跟隨母親熟讀外公的《史記》文稿。司馬遷洋洋灑灑、愛憎分明的敘述風格,深深影響了外孫子的精神世界。

司馬英去世之後,楊惲的父親又續娶了一位後母。後母無子,楊惲像侍奉親母一樣侍奉後母。他這位後媽也是貴門之後,死後留下了價值數百萬錢的資產,臨終前她表示錢財全由楊惲繼承。但是他卻選擇把後媽的錢還給了後媽家族的幾個近親。

對錢財不是很看重的楊惲一生曾經將上千萬的錢財慷慨予人,全部用來接濟那些經濟狀況不好的宗親。可以看出,司馬英對他的教育非常成功,裡面有外祖父司馬遷“義為大義”的精神風貌。

楊惲的人生轉折,緣於一次對好朋友的告密。

漢武帝臨死前選擇霍光作為託孤大臣。霍光是霍去病的親弟弟,相貌英俊、身材魁梧但不學無術。掌權之後,霍光很快架空了劉家王朝的統治,不是皇帝卻勝似皇帝。

霍光的兒子更是變本加厲,連裝都懶得裝,想直接當皇帝。在意圖發動謀反的時候,楊惲勇敢站出來告密,讓一場即將撼動天下的叛亂消失於萌芽狀態。要知道楊惲的父親楊敞與霍光是親密好友,楊惲與霍光的兒子是從小玩到大的發小。

不過在國家大義面前,楊惲背叛了自己的朋友,但是行為並不可恥。

司馬遷的《史記》原來曾經是禁書,多虧這兩個人才得以流傳千古

03

漢武帝的後代

由於告密有功,楊惲得到了皇帝的封賞。趁著自己風光無量的時候,楊惲牢記著外祖父的心願,將《史記》呈給了當時的皇帝漢宣帝,此時司馬遷已經去世20多年了。

看到了司馬遷的著作,漢宣帝想起了太爺爺漢武帝。儘管裡面有些章節對當時的事情表述得確實很凌厲,但漢宣帝並沒有因為先祖的反對而反對,只是刪除了其中幾篇比較直白的文章,便很爽快地允許《史記》公開了,從此天下人才得以共讀這部偉大的史著。

更波折的事情在後面,楊惲由於拿皇帝開玩笑犯下了大不敬,被憤怒的皇帝下了監獄。但是很快漢宣帝又將其釋放,只不過廢為了老百姓。反正楊家家底豐厚,不當官了也可以當一個富家翁。

可是楊惲的心中充滿了怨恨,朋友寫信勸他低調、好好反省自己。他不僅不聽,還寫信辱罵攻擊皇帝。很快,這件事被人捅到了皇帝那裡。

大怒的漢宣帝,將楊惲腰斬,其妻兒老小被流放到酒泉郡。楊惲由告密發家,又以告密身敗。可謂成也告密,敗也告密。

而漢宣帝也表現出了一個皇帝的大度,按照以往皇帝的作風,如果要打倒一個權臣,就要將其徹底抹殺。當初楊惲趁著功勞將《史記》推出,那麼被處腰斬了,漢宣帝完全可以下令全天下追繳焚燬已經刊印的《史記》,可是皇帝沒有。

"
司馬遷的《史記》原來曾經是禁書,多虧這兩個人才得以流傳千古

提起“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很多人都知道這指的是《史記》。它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是司馬遷歷時14年完成的。

這部被列為“二十四史”之首的著作,對後世史學和文學的發展都產生了深遠影響。但大家可能想不到的是,由於司馬遷在現實中的不討喜,後世人差點見不到這部驚鴻偉作。《史記》之所以傳世,全憑一個人的堅持和另一個人的寬容。

司馬遷的《史記》原來曾經是禁書,多虧這兩個人才得以流傳千古

01

不討喜的司馬遷

司馬遷遭遇了很重的刑罰——宮刑。主要原因是李陵兵敗之後投降了匈奴,這讓漢武帝倍感憤怒,於是詢問太史令司馬遷的看法。

太史令是負責記錄當朝歷史的主要官員,他們的態度決定了讓後人看到什麼樣的歷史。而漢武帝在盛怒之下召來記錄歷史的官員而不是一朝宰相,由此可以推斷出皇帝的主要目的是希望歷史記錄,能夠展現出一個讓後人唾棄的李陵。

然而司馬遷非常“不開竅”,他不僅當庭為李陵辯護,還把罪責歸結到李廣利的頭上。李廣利是漢武帝的大舅哥,前者的妹妹正受皇帝愛寵,因此“一人得道”,親戚也跟著升了天。

司馬遷的言語讓漢武帝非常不開心,一則由於為“叛徒”李陵辯護,二則膽敢攻擊皇親國戚,因此漢武帝很快將其下了大獄。

後來經過一系列波折,司馬遷被判處死刑。如果不想死也有辦法,或是交50萬錢的贖金,或是遭受宮刑。可是司馬遷家裡世代為史官,根本沒有多餘的錢財,所以他只能被迫進行了無法選擇的選擇。

此時,《史記》已經進行了一部分。司馬遷忍受著精神和肉體上的折磨堅持完成了這部著作。可是他又對《史記》能否流傳於世非常擔心。

未雨綢繆之下,司馬遷讓當時尚在身邊的女兒司馬英將《史記》手稿另抄一份。抄寫的副本留在京師長安,等待呈送給漢武帝審查。而原稿則被祕密送往司馬英的婆家——華山腳下的楊家珍藏。

事情果然不出司馬遷的預料。進呈給皇帝的副本後來不知所終,司馬遷至死都沒有等到《史記》流傳的那一天。

其實也很好理解,司馬遷主要生活在漢武帝一朝,漢武帝雖然前半段文治武功,可是後段的窮兵黷武讓國家經濟凋敝。這些都被司馬遷如實地記錄下來。

對待李陵的事情都敢跟皇帝唱反調,更何況是一部史書了。有傳言說漢武帝對裡面描寫自己國政的內容非常不滿,於是下令焚燬了《史記》。

司馬遷的《史記》原來曾經是禁書,多虧這兩個人才得以流傳千古

02

司馬遷的外孫子

而我們現在看到的《史記》,就是司馬遷事先藏匿於親家家中的那部正本。讓這部著作重建天日的,正是司馬英的兒子,司馬遷的外孫——楊惲。

楊惲自幼聰慧,從小便跟隨母親熟讀外公的《史記》文稿。司馬遷洋洋灑灑、愛憎分明的敘述風格,深深影響了外孫子的精神世界。

司馬英去世之後,楊惲的父親又續娶了一位後母。後母無子,楊惲像侍奉親母一樣侍奉後母。他這位後媽也是貴門之後,死後留下了價值數百萬錢的資產,臨終前她表示錢財全由楊惲繼承。但是他卻選擇把後媽的錢還給了後媽家族的幾個近親。

對錢財不是很看重的楊惲一生曾經將上千萬的錢財慷慨予人,全部用來接濟那些經濟狀況不好的宗親。可以看出,司馬英對他的教育非常成功,裡面有外祖父司馬遷“義為大義”的精神風貌。

楊惲的人生轉折,緣於一次對好朋友的告密。

漢武帝臨死前選擇霍光作為託孤大臣。霍光是霍去病的親弟弟,相貌英俊、身材魁梧但不學無術。掌權之後,霍光很快架空了劉家王朝的統治,不是皇帝卻勝似皇帝。

霍光的兒子更是變本加厲,連裝都懶得裝,想直接當皇帝。在意圖發動謀反的時候,楊惲勇敢站出來告密,讓一場即將撼動天下的叛亂消失於萌芽狀態。要知道楊惲的父親楊敞與霍光是親密好友,楊惲與霍光的兒子是從小玩到大的發小。

不過在國家大義面前,楊惲背叛了自己的朋友,但是行為並不可恥。

司馬遷的《史記》原來曾經是禁書,多虧這兩個人才得以流傳千古

03

漢武帝的後代

由於告密有功,楊惲得到了皇帝的封賞。趁著自己風光無量的時候,楊惲牢記著外祖父的心願,將《史記》呈給了當時的皇帝漢宣帝,此時司馬遷已經去世20多年了。

看到了司馬遷的著作,漢宣帝想起了太爺爺漢武帝。儘管裡面有些章節對當時的事情表述得確實很凌厲,但漢宣帝並沒有因為先祖的反對而反對,只是刪除了其中幾篇比較直白的文章,便很爽快地允許《史記》公開了,從此天下人才得以共讀這部偉大的史著。

更波折的事情在後面,楊惲由於拿皇帝開玩笑犯下了大不敬,被憤怒的皇帝下了監獄。但是很快漢宣帝又將其釋放,只不過廢為了老百姓。反正楊家家底豐厚,不當官了也可以當一個富家翁。

可是楊惲的心中充滿了怨恨,朋友寫信勸他低調、好好反省自己。他不僅不聽,還寫信辱罵攻擊皇帝。很快,這件事被人捅到了皇帝那裡。

大怒的漢宣帝,將楊惲腰斬,其妻兒老小被流放到酒泉郡。楊惲由告密發家,又以告密身敗。可謂成也告密,敗也告密。

而漢宣帝也表現出了一個皇帝的大度,按照以往皇帝的作風,如果要打倒一個權臣,就要將其徹底抹殺。當初楊惲趁著功勞將《史記》推出,那麼被處腰斬了,漢宣帝完全可以下令全天下追繳焚燬已經刊印的《史記》,可是皇帝沒有。

司馬遷的《史記》原來曾經是禁書,多虧這兩個人才得以流傳千古

況且漢武帝是明確反對司馬遷和司馬遷的作品,漢宣帝為了《史記》寧可違反先祖的意願,由此可見皇帝的心胸,況且裡邊的文章有些並不合統治者的心思。比如司馬遷崇拜老劉家的對手項羽,或者直白描述漢武帝的失政。

《史記》由司馬遷寫得,由司馬英抄寫,最後得益於楊惲的堅持和漢宣帝的寬容。不管怎樣,歷史充滿了偶然性,缺少任何一人,後世都有可能看不到這部改變歷史的歷史著作。

策劃:魚羊史記 監製:魚公子

撰文:李金鍚 製作:吃硬盤吧、發達蚊

本文由「魚羊史記」獨家制作,並享有版權。未經授權,禁止任何形式的轉載,違者追究法律責任。歡迎轉發朋友圈。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