邳州這個農民不得了!20年創作發表古體詩詞800多首

在農村的傳統觀念裡

農民去寫詩弄畫往往不被人理解

甚至被一些愚昧的人稱為“不務正業”

邳州這個農民不得了!20年創作發表古體詩詞800多首

在鐵富鎮的育才村就有這樣一位村民

他堅持寫古詩詞20餘年

不光自己加入了中華詩詞學會

還帶動當地不少村民學習古詩詞

一起來看看吧~

邳州這個農民不得了!20年創作發表古體詩詞800多首

村民馮凱軍每週都要和村裡幾個文學愛好者探討古詩詞。說起和古詩詞的淵源,還要從他在鐵富鎮文化站工作的那段經歷說起,“在鐵富鎮文化站工作的那段時間,我把《唐詩三百首》看了不知道有多少遍了。”

邳州這個農民不得了!20年創作發表古體詩詞800多首

古詩讀多了,馮凱軍就產生了創作的衝動,“我以前是寫書法的,經常寫別人的古詩,後來我一想不如自己寫詩,何樂而不為?”馮凱軍說道。無論在家裡還是在地裡,都是他創作的場所。“有時候鋤地的時候,突然想到一句詩詞,我立即把紙拿出來,記下來。後來有手機的時候,我在幹活的時候,腦子裡來靈感了,在手機上趕緊寫出來,然後繼續幹活。”

邳州這個農民不得了!20年創作發表古體詩詞800多首

初期,馮凱軍創作古詩詞並不懂得格律,到90年代,網絡開始興起,馮凱軍便自己在詩詞網站上學習古詩詞,並擔任國內幾個大型詩詞論壇的編輯。如今,在馮凱軍的帶動下,有不少村民也開始寫詩,大家經常在一起切磋技藝。

邳州這個農民不得了!20年創作發表古體詩詞800多首

如今,馮凱軍已經在國家、省、市報刊上發表古體詩詞800餘首,散文和小說50餘篇,他不僅是中華詩詞學會會員,還擔任徐州詩詞協會理事長。在馮凱軍的帶動下,村民學習詩詞書畫的熱情十分高漲。鑑於此,鐵富鎮育才村村部成立了新鄉賢文化工作室,由馮凱軍擔任管理員,附近的村民都可以來到這裡學寫書法、練習畫畫、切磋技藝,目前工作室內展覽的村民作品達100餘幅。

邳州這個農民不得了!20年創作發表古體詩詞800多首

馮凱軍和詩友們在銀杏湖採風時,現場寫下了幾首詩。

七絕·黃石公授賢

圯橋棄履復三番,為授天書暗訪賢。

識得張良成霸業,沛公帳下使兵權。

七律·授賢新貌

十里長街古授賢,沂河渡口泊商船。

南航北駕皆流賈,利往名來共迭肩。

市井繁華興貿易,鄉風淳樸樂漁畋。

而今光景猶勝昔,銀杏新湖一鏡天。

江城子·銀杏湖攬勝

迢迢沂水過邳州,歷春秋,自空流。

銀杏林樊,十里臥沙丘。

誰向資源翻巧手?舒望眼,看宏猷。

橡膠壩截小瀛洲,白雲浮,若輕舟。

浩渺煙波,極目兩三鷗。

懸索玻橋爭詠歎,心曠朗,一湖收。

“邳州銀杏甲天下”享譽中外,這帶給馮凱軍許多創作靈感。

遮鴣天·石壩銀杏黃金古道

銀杏陰陰列兩行,株株筆挺箇中強。

時交春夏遮天翠,節至霜秋閃眼黃。

崇禮地,尚文鄉,仲尼七十二賢郎。

當年植下留思樹,不忘儒家講學堂。

七絕·銀杏

鴨腳浮輕不是禽,歊陽澍雨綠成蔭。

西風動盪繁霜惡,且看邱園一樹金。

菩薩蠻·聚焦鐵富

時光隧道遮雲日,擁來千里煙塵客。

美景在姚莊,天秋鴨腳黃。

人文新鐵富,遍地揺錢樹。

生態旅遊村,休閒又裕民。

浣溪沙·時光隧道初冬即景

道上人隨彩蝶翩,貼黃覆粉戲嬋娟。紅裙素氅試新寒。

兩片鶯脣銜杏葉, 一番美拍照冰顏。屏中屏外兩相看。

這些詩你感覺怎麼樣?

要不要也即興一首

邳州這個農民不得了!20年創作發表古體詩詞800多首

編輯:王思琪 融媒體記者:林威 攝像:張威

老闆說了你點個好看

小編工資就漲5毛

邳州這個農民不得了!20年創作發表古體詩詞800多首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