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甸縣搭建扶貧車間平臺——實現搬遷戶就近就地就業

施甸縣搭建扶貧車間平臺——實現搬遷戶就近就地就業

【導語】在易地扶貧搬遷縣城安置區建設項目中,我縣積極搭建開發扶貧車間平臺,千方百計引進勞動密集型企業,為搬遷戶就近就地提供就業崗位,讓搬遷戶,搬得來、留得住、能致富。

【解說】6月3日上午,記者在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辦公室看到,保山大華海瀚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員正忙得是不亦樂乎,他們一邊在忙著介紹公司概況、招工情況,一邊在引導前來應聘的人員填寫公司人員入職登記表。原來,這是保山大華海瀚科技有限公司入駐我縣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後,首次在搬遷戶中的公開招聘員工。

【同期聲】 保山大華海瀚公司行政主管 王亞敏

我們公司大約要招聘,前期的話要招100名左右,後期可達200人。這個報酬的話,我們發計件工資,一個月下來就是2000到4000之間。

【解說】應聘就業人員被錄用後,將集中在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地下車庫上班,目前,公司扶貧車間正在進行裝修和改造工作,屆時將建成電子元器件加工生產線一條,可提供就業崗位近200個。在招聘報名現場,我們看到,前來應聘就業的人都是搬遷的建檔立卡戶,他們當中大多是一家人約著來,有的是約著親戚朋友來,有極少數是一個人來。他們一邊填表報名,一邊詢問公司招聘人員工種、技術培訓、作息時間、勞務報酬等大家普遍關心的問題。

施甸縣搭建扶貧車間平臺——實現搬遷戶就近就地就業

【解說】眼前這個正在填寫報名登記表的應聘就業人員名叫楊紹國,他家原是酒房鄉舊寨村人,是這次的搬遷戶,他和妻子李華芹一起來報名應聘。

【同期聲】搬遷戶 楊紹國

既然來這裡施甸這個小高層住,家裡這些田以後是不夠挖了,鄉政府就打我們電話,叫我們來這裡報名,說現在來這裡住小高層這些農戶是要進廠呢,不進廠是不容易生活,苦點錢麼才容易生活。

【解說】當楊紹國夫婦瞭解了這次招聘公司的基本情況、上班車間情況及勞務報酬情況後,搬來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生活的心也就踏實了。

【同期聲】搬遷戶楊紹國

搬下來進這個廠做這些活路,我瞭解了一下,一個人一個月要達到2500元左右,一年算下來我家兩個人進這個廠做工麼也達到5、6萬元的收入了,對比一下在家裡面挖田挖地是好呢。在家裡面挖田挖地是收入太低了,一年到頭攢得起一萬多元的收入,不夠生活開支。

施甸縣搭建扶貧車間平臺——實現搬遷戶就近就地就業

【解說】楊紹國還告訴記者,他們家抽到的安置房是7幢1單元401號,他和妻子多次來看過房子,心裡比較滿意,一家5口人可以直接拎包入住,不需要再花其他費用,更讓他們高興的是政府還積極幫助他們就近就地就業。

【同期聲】搬遷戶 楊紹國

現在政策好呢,政府家還下心下意來幫我們找一份工作,搬來小高層,對政策來說是相當的支持我們,找這份工作也達到我們心滿意足。

【解說】 除了讓搬遷戶就地就近就業外,下一步,我縣還將藉助滬滇勞務協作機制,引入雲南大表哥人力資源公司,通過市場化模式積極開發外出務工崗位,為有意願外出務工的搬遷群眾提供就業信息和崗位。同時,積極開發縣域內重大項目建設及各類用人單位就業崗位,盡力拓寬搬遷群眾的就業渠道。

施甸縣搭建扶貧車間平臺——實現搬遷戶就近就地就業

【解說】據介紹,我縣易地扶貧搬遷縣城安置區建設項目位於甸陽鎮善洲大道東側,文化路北側,是我縣集教育、醫療、商業、服務業為一體的“黃金地段”,區域優勢明顯。該安置點是我縣最大的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也是保山市範圍內的最大的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佔地面積65.07畝,規劃建設安置房10棟890套(建築面積150㎡102 套、125㎡238 套、 100㎡352 套、75㎡132 套、50㎡66 套),總建築面積 122300 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築面積 93550平方米(住宅面積 93090 平方米、 配套用房 460 平方米),地下建築面積 28750 平方米;容積2.16%,綠地率39.8%,建築密度17.5%;規劃機動車位680 個。項目於2018年8月26日開工建設,2019年1月11日主體工程全部封頂,目前,所有安置房已具備入住條件。共安置建檔立卡搬遷戶885戶3804人。

記者 林元 楊磊 紹章 婧婷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