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外的唯美光斑,是這樣拍出來的

攝影 相機 咔嚓攝影 咔嚓攝影 2017-09-15

許多看起來普普通通的景物,放到焦平面以外,卻會呈現出別樣的美感。

一串普通的小燈泡,跑到焦平面外,卻會變成這樣:

焦外的唯美光斑,是這樣拍出來的

用澆花小噴壺製造出的水霧,在焦平面以外,會變成這個樣子:

焦外的唯美光斑,是這樣拍出來的

這些彌散的柔和小光斑就是焦外散景,它能輕易地為畫面製造迷離、奇幻的小清新風格,是把平淡場景拍出文藝範兒的利器。

今天要為您介紹的,正是製造、利用焦外散景的具體方法和拍攝注意事項。想讓您的照片又漂亮又有格調嗎?那就往下看吧~

1. “製作”方法

焦外散景的“製作”方法其實很簡單,選擇一些接近點狀的光源或高對比景物作為背景,再開大光圈,讓這些點光源位於焦平面外就可以了。

一般來說,光圈越大,景深越淺,背景景物失焦的程度就越深,點光源就越發散,散景的效果就越明顯。

焦外的唯美光斑,是這樣拍出來的

但在實際應用中,並不是光圈值越大就越好。

誠然,光圈值越大,散景光斑的“個頭”就越大,但如果背景處的點光源數量多而分佈密集,過大的光圈會讓散景光斑相互堆疊,不太好看:

焦外的唯美光斑,是這樣拍出來的

f/1.8,光斑大幅虛化且連成一片

在這種情況下,稍微調小些光圈,讓光斑之間相互分離,輪廓清晰些,數量多些,亮度高些,效果可能反而更好:

焦外的唯美光斑,是這樣拍出來的

調小至f/3.5,看起來好多了吧~

在動手拍攝時,你可以調整多個光圈值來觀察散景的實際效果。利用相機的實時取景功能,並用 LCD 屏放大觀察,你一定能調出最想要的散景。

“老溼,光圈不夠大怎麼辦?”如果光圈實在不夠大,景深不淺,那就控制好對焦距離吧。

總所周知,對焦距離越近景深越小,對焦距離越遠景深越大,對焦無窮遠處則畫面處於泛焦狀態,整體處於清晰範圍內。

如下圖,對焦無窮遠時,把光圈開到 f/3.5,畫面也完全沒有出現虛化,更沒有散景。

焦外的唯美光斑,是這樣拍出來的

對焦無窮遠,光圈再大也不會有散景

正是基於這一原理,如果你的光圈不是特別大,那就讓主體靠近鏡頭些,同時控制一下背景到主體的距離,這個距離越大散景就越明顯。

如下圖,光圈並不是很大,只有 f/5.6,但由於主體很近而背景很遠,散景依舊十分明顯。

焦外的唯美光斑,是這樣拍出來的

2. 鏡頭選擇

首先儘量用定焦頭,畢竟在各項成像能力的指標上,定焦頭都甩同焦距的變焦頭半條街;然後,你就該考慮焦距了。

鏡頭的焦距越長,景深往往也越淺,虛化效果越好,也就更容易拍出焦外散景。一般來說,拍攝這類題材需要使用 50mm 焦距以上的鏡頭。

短焦距鏡頭要拍攝這一題材,必須保證主體和背景之間有相當的距離,才能實現對背景的虛化;即使成功虛化了背景,散景往往也不太明顯。

如下圖,使用 24mm 廣角頭拍攝,把光圈開到 f/1.4,虛化和散景仍然不太明顯。

焦外的唯美光斑,是這樣拍出來的

鏡頭的二線性,也是值得我們考慮的因素。

具體解釋這個概念可能會比較麻煩,直接上例子吧。我們先來看一張二線性明顯的例子。

焦外的唯美光斑,是這樣拍出來的

可以看見,焦外散景的邊緣比較銳利,感覺就像是一個個的小圈圈,具有相當的存在感。

再換個二線性不明顯的鏡頭來拍同一場景試試:

焦外的唯美光斑,是這樣拍出來的

焦外散景的邊緣過度均勻而柔和,“如奶油般化開”,存在感較低。

二線性是衡量鏡頭成像能力的重要指標,一般認為二線性越明顯焦外成像能力越差。越好的鏡頭,二線性往往也越不明顯。

但具體到拍攝焦外散景這一題材,還真不能就簡單地認為“要用二線性不明顯的好鏡頭來拍”,關鍵在於你對散景的定位。

如果你拍的是人像,當然不希望散景的存在感太強,對主體形成干擾,所以要用二線性不明顯的鏡頭,讓散景低調而自然地充當美麗的點綴:

焦外的唯美光斑,是這樣拍出來的

人像鏡頭的二線性一般都不明顯

而如果你拍攝是風光、靜物,要用散景來為畫面創造趣味性和小清新的感覺,甚至是以散景為主要看點,用二線性強的鏡頭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焦外的唯美光斑,是這樣拍出來的

3. 拍攝場景

理論上,只要條件符合,所有場景都能拍攝焦外散景,但最適合的還是以下幾個拍攝場景:

人造光源最為接近點光源形態,以人造光源為主的拍攝場景(如夜景、室內),非常適合拍攝散景。

與自然光源相比,人造光源最大的好處在於可控。你可以通過改變燈的數量和顏色,調整散景的效果。

焦外的唯美光斑,是這樣拍出來的

LED 燈形成的散景

樹叢縫隙中透出的點點陽光,密集、微小而常見,是白天最常見的散景拍攝主題。

以樹縫光線拍攝散景,最大的好處是在白晝的光照環境下,前景景物的表現力更強,選擇範圍也更廣——花花草草和帥哥美女都很不錯唷~

焦外的唯美光斑,是這樣拍出來的

樹縫透光形成的散景

遇上雨雪天氣時,配合高速快門,你能將空中的雨滴凝固成焦外散景,畫面非常有意境。

遇不到雨天,你可以自己拿噴霧器噴噴水。需要使用足夠快的快門,並注意防水。

在逆光下,水珠被光線照亮,更適合拍攝這類照片。

焦外的唯美光斑,是這樣拍出來的

以空氣中的水滴為對象拍攝散景

焦外的唯美光斑,是這樣拍出來的

草叢中懸掛的露珠,拍攝手法也和雨滴相似

大量重複的、對比度高的小景物,如綠草叢中的鮮花,藍天下枝頭上的花朵,也都可以通過技術手段處理成散景。

不過,正如前文所說,這種玩法對鏡頭有一定要求。如果你只是想把散景當陪襯,突出主體,你可能得用高檔一些的牛頭才行。

焦外的唯美光斑,是這樣拍出來的

高對比、大數量小景物拍散景

4. DIY 自定義散景

不同的鏡頭,散景形狀也有略微差別。有標準的圓形,有整體接近圓形而略有稜角的多邊形,有微扁的橢圓形,還有很扁的魚鱗形......

不少攝影發燒友正是因為沉迷於這些不同形狀散景的魅力,才陷入了買買買的剁手狂潮而無法自拔。

焦外的唯美光斑,是這樣拍出來的

魚鱗形散景

不過再怎麼說,散景的形狀總體上還是接近圓形的,原因也很簡單:

散景的形狀是由相機光圈開孔形狀所決定的,而出於光學成像原理和結構效能,光圈開孔的形狀總是趨於圓形,而不可能非常不規則。

如果光圈的形狀十分奇怪,極度不規則(比如說,弄個特朗普側臉的形狀),且不說是否影響成像,廠商估計先得吐血三升吧...

焦外的唯美光斑,是這樣拍出來的

“不對啊老溼,你不是說散景都是接近圓形的嗎?我怎麼看見別人家的散景形狀很多樣化,一點兒也不圓呢?這是怎麼弄出來的?”

焦外的唯美光斑,是這樣拍出來的

五邊形和星形散景

焦外的唯美光斑,是這樣拍出來的

桃心型散景

這些各種各樣形狀的散景到底是怎麼弄出來的呢?很簡單,做一個自定義形狀鏡頭蓋不就行了嘛!

你需要的材料很簡單,一張紙質稍硬的黑紙就足矣,再遵循以下步驟,就可以做出你想要的自定義形狀焦外散景了:

首先,準備一張黑紙,將鏡頭壓在紙上,畫個和鏡頭同樣大小的圈。然後,沿著圈的形狀剪下黑紙,最好稍大些,確保這個鏡頭蓋能完全蓋住鏡頭。

最後,對摺黑紙,在黑紙中央剪出你想要的圖案。這樣,就大功告成了~

焦外的唯美光斑,是這樣拍出來的

中央裁剪形狀的大小和形狀,決定了你焦外散景的大小和形狀。個人建議,稍微剪小一些,散景光斑的“塑形”效果更好。

把做好的紙蓋平鋪在鏡頭上,用膠帶固定,你就可以拍出想要的自定義形狀焦外散景了!

紙蓋遵循“寧大勿小”原則,務必要蓋滿整個鏡頭,還要記得用膠帶把邊緣全貼上,千萬不要留下縫隙,不然你這一通功夫就白忙活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