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頭攝影的全部技巧都在這裡!

攝影 卡蒂埃 藝術 美國 中國青年攝影網 2017-06-04

街道是活力的舞臺,社會的窗口,街道的瞬息萬變,就是我們始終沸騰、一刻也不能停止的生活。“拋掉書本上街去”,街道成就了無數的攝影大師,也讓更多的青年人鍾情於那擦肩而過的相遇。

你是像荒木經惟一樣喜歡和人搭訕,還是像森山大道那樣羞澀地去拍女人的頭髮背影?你是喜歡像馬克?科恩一樣暴力襲擊,還是像薇薇安?邁爾一樣既記錄歷史也隱祕地記錄自我?

下面,20位街拍大師的街拍原理,將告訴你街頭攝影的全部祕密。

街頭攝影的全部技巧都在這裡!

主觀紀實巨匠-東鬆照明:巧克力和口香糖,1960年

原理1:主觀構圖,時代印象

日本戰後巨匠東鬆照明,其作品既有瑪格南佈列鬆、卡帕新聞攝影的精髓,又有克萊因、弗蘭克主觀紀實的批判意識。森山大道說:“我剛開始攝影時,就被他吸引,我尊敬他、崇拜他、模仿他,我眼中沒有其他攝影家。”那種強烈的主觀構圖色彩,滲透著殖民地反叛心理的印記,既富個性又具有濃烈的時代色彩。

街頭攝影的全部技巧都在這裡!

暴力街拍大師-馬克·科恩:拍照時被人揮拳,1970年代

原理2:劈頭蓋臉,猛然襲擊一張,揚長而去

馬克?科恩,美國盲拍大師,其方法是暴力街拍。從他的紀錄片中可以看到,在街頭,他會先調好鏡頭,走近行人,然後突然舉起相機,劈頭蓋臉拍下人物的面部或肢體的局部。

當路人還未反應過來,他已拍完,揚長而去。關於他自己的方式,他形容為“侵犯”。“這些不是簡單的照片。所以我想它們是我拍的。”

街頭攝影的全部技巧都在這裡!

都市偷拍女王-薇薇安·邁爾:紐約,1960年代

原理3:零距離偷拍,祕密記錄他人與自我

薇薇安·邁爾,一個已被過分商業化的攝影傳奇。作為保姆,她在工作之餘走上街頭,用自己的祿來雙反祕密記錄城市中的萬千景象,形形色色的人物。薇薇安幾乎被認為顛覆了以往所有的街拍大師,因為她獨有的零距離的街頭人物抓拍,史上從未有過。

這裡彷彿沒有技巧,直接、逼真,非常打動人心。她的影像極為生活化,極具親和力,今天,她已經感召、影響了世界上無數的街拍攝影師。

街頭攝影的全部技巧都在這裡!

極致畫卷大師-何藩:香港,建築,1957年

原理4:經典意識,光影如畫的社會涵義

香港電影人何藩,在我看來是唯一一位兼顧紀實的莊嚴與藝術的完美的中國大師。他的作品構圖開闊,凝練至極,具有東方畫卷的意蘊,同時又有著強烈的現代意識,尤其對光影的極致運用,很多國外攝影大師也望塵莫及。

街頭攝影的全部技巧都在這裡!

永遠斜拍的大師-維諾格蘭德:美國退伍軍人大會,1964年

原理5:斜拍,戲劇性,多重意象,歧義叢生

蓋瑞?維諾格蘭德,他的照片水平線似乎永遠是歪的,構圖始終隨意輕鬆,很多作品都能見證其斜拍、戲劇性、意義混沌不定的風格。 他說攝影代表了一種“能量、自大、好奇心、無知和幼稚的街頭智慧的無紀律的混合”。他在職業生涯中拍攝的照片多達500萬張。紀錄片中,在街頭的他始終在動,在交流,在拍照。關於攝影的祕訣,偉大的攝影家告訴我們的只有一條,那就是:多拍。

街頭攝影的全部技巧都在這裡!

紀實攝影鼻祖-尤金·阿杰特:巴黎,1925年

原理6:純然客觀記錄,現實而超現實

尤金·阿杰特的作品以非藝術的客觀性著稱,這一方面取決於他使用過時笨重的相機拍攝,以及舊的蛋白工藝製作方法,另一方面在於他秉承的“給藝術家的材料”( documents for artists)的平實性。

本雅明說阿杰特“扯掉自己的面具繼而尋找剝去偽裝的真實”,安塞爾?亞當斯說“他的作品是他周圍最簡單事物外貌的簡明揭示”。由於他冷峻客觀的視覺,拍攝的城市風景往往闃無一人,有一種超越現實的零度意義,同時,他的老式相機曝光需要很長時間,畫面中產生了一些抽象、變形的人物影像等等,他因此也被尊為超現實主義攝影的先驅。

街頭攝影的全部技巧都在這裡!

無意識街拍大師-Leon Levinstein:紐約,1960年代

原理7:動態,混沌,瑣細無比的人類無意識

利昂·萊文斯坦,這個名字在中文網頁中幾乎查找不到,是因為國內還不太知道這位始終未紅起來的街拍巨匠。自1946年,萊文斯坦不斷在紐約街頭抓拍陌生人,足足35年。他拍攝的人物甚至比克萊因、弗蘭克的更為入骨傳神:克萊因是動態的非決定性瞬間,什麼也讓你看不清,重在攻擊性;弗蘭克是憂鬱的詩人攝影,給出印象,映射時代;萊文斯坦則結結實實記錄了街頭一個個極為渺小的瞬間。“一張好照片,會證明給觀者我們的眼睛所能看到的微乎其微。大多數人只看到他們一向看到和期望看到的。如果一個攝影師足夠好,他將看到一切。”35年默默無聞的紐約街拍,僅僅因為有個人收藏捐獻,2010年大都會博物館才為其舉辦了小型個展。詩人于堅在參觀過這個展覽之後的一篇隨筆中說:“他拍下的那些瞬間已經進入無意識的層面……比佈列鬆的東西更深刻。不是架起腳架等來的,不知道有什麼意義,但魅力無窮……看看那個邊走邊扣領釦的青年,蘭波不就是這樣走過巴黎街頭去寫詩嗎?”

街頭攝影的全部技巧都在這裡!

美國街拍鼻祖-比爾·坎寧漢:紐約,1960年代

原理8:專注街頭時尚,

數十年如一日騎自行車拍照,書寫都市時尚史

被譽為美國“街拍鼻祖”的比爾?坎寧漢,自1960年代於紐約街頭沉迷街拍,半個多世紀風雨無阻。現年86的比爾至今是《紐約時報》的資深攝影師。比爾認為時尚是更寬泛的東西,“時尚是讓你免於世俗生活的一種保護”。

他心目中的時尚沒有高低貴賤,無論上流社會還是普通人,比爾都會拍下他們富有個性的衣著。在街頭他行動迅速,不斷抓拍;晚宴上他拒絕任何服務,不進餐,水都不喝,只管拍照。他不接受任何額外的待遇酬勞,他認為只要沾了錢你就得受人控制。

就這樣,比爾用他手中的老式尼康相機,記錄下了50多年的紐約時尚史。2008年比爾獲頒法國文化部法蘭西藝術及文學騎士勳章,頒獎典禮上他居然也一直在拍照!

街頭攝影的全部技巧都在這裡!

日常美學大師-安德烈·柯特茲:盲人音樂家,1921年

原理9:自然、溫情,毫無雕琢的人性藝術

安德烈·柯特茲,一個深刻影響了佈列鬆、卡帕、布拉塞、比爾·布蘭特等大師的一代宗師。他的大多數照片都能夠見出其攝影的簡潔與從容,細看之下構圖極為精緻,富有真情和深意。

“柯特茲有著偉大攝影家必不可少的兩個資質,即對這個世界、人與生命的不倦的好奇心,和精緻的造型感覺。”(布拉塞)柯特茲影響了半個世紀的現代攝影,奇怪的是,他的“理論”沒那麼複雜,由單純的源頭流溢而出的反倒更多。“

柯特茲的照片簡單得像是在騙人;它們缺乏奢侈性、過度性和經營性。而令人咋舌的是,他從一開始拍就是這個樣子。”(基斯馬克)他的攝影是溫情精緻的人生藝術,其技巧已化於無形。佈列鬆說:那時柯特茲怎麼拍,我們就怎麼拍。

街頭攝影的全部技巧都在這裡!

錯覺幽默大師-Rene Maltete:巴黎,1960年代

原理10:視覺錯位,現實的荒謬與真實

勒內?瑪爾泰特,又一個在中文世界尋找不到的名字,而他的攝影已經隨處可見。Rene Maltete的作品,充滿了奇特的視覺對應、錯位和分解構成關係,這種機智而敏銳的攝影手法,帶給人無限歡樂,又催人思考,琢磨。就技術而言,這是雅克?亨利?拉蒂格、佈列鬆等法國大師創造的瞬間抓拍風格,但其內涵罕見,畫面極難捕捉。他拍攝了歡樂,卻是讓人有所領悟的歡樂;他拍攝下荒謬,卻是日常、溫情的荒謬。因“錯誤”而幽默,因幽默而“真實”,這是Rene Maltete攝影的精髓。他以他的智慧,記錄了輕逸、多變、錯誤、真實而又好笑的人類生活。

街頭攝影的全部技巧都在這裡!

都市風景大師-李·弗裡德蘭德,紐約,1966年

中國青年攝影網致力於推廣最新鮮、最專業、最有價值的攝影資訊!喜歡我們,就關注我們吧!

版權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西安攝影論壇,僅供欣賞、學習、交流,版權為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敬請告知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或支付您稿費,謝謝! 賜稿、推廣宣傳、商業合作請遞:[email protected]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