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格南70週年特別項目“Live Lab”結合的攝影工作坊

馬格南70週年特別項目“Live Lab”結合的攝影工作坊

,羅伯特•卡帕影像回顧展©Ray Xuan / Daken Art

瑪格南70週年活動之一

這周,深圳迎來了國內首個羅伯特·卡帕(Robert Capa)影像回顧展。

卡帕攝影的偉大,不僅體現在他極盡所能的靠近戰場,從而捕捉到戰爭的本質,而且卡帕相信人道精神最終能戰勝最可怕的苦難。

1947年,卡帕把這份對攝影的追求,注入到了他和佈列鬆、大衛·西蒙等攝影師創建的瑪格南圖片社——歷史上第一個獨立的攝影師合作機構。

新一代瑪格南攝影師

如今70年過去了,被譽為攝影聖殿的瑪格南湧現出一位又一位新一代戰地攝影師,他們不僅繼承卡帕的人文精神,而且走出戰地攝影,建構自己獨特的視覺語言和風格。

馬格南70週年特別項目“Live Lab”結合的攝影工作坊

克里斯托弗·安德森(Christopher Anderson)©Kathy Ryan

比如在本次展覽紀錄片《羅伯特·卡帕:戰地攝影記者的傳奇一生》中,出現的克里斯托弗·安德森(Christopher Anderson),他獲得羅伯特·卡帕金獎(Robert Capa Gold Medal)的一組作品,就是他在瀕臨死亡時所拍攝的,當時安德森與44位海地難民登上了一艘名為“信仰上帝號(Believe In God)”的手製木船,打算偷渡到美國,結果船半途沉沒了。

馬格南70週年特別項目“Live Lab”結合的攝影工作坊

©Christopher Anderson/ Magnum Photos

這段經歷標誌著安德森“體驗式紀實”的攝影理念和風格開始形成,並讓他進入到攝影職業生涯的新階段:持續10年擔任《新聞週刊》和《國家地理》雜誌的簽約攝影師,2011年成為《紐約雜誌》的第一位常駐攝影記者。

馬格南70週年特別項目“Live Lab”結合的攝影工作坊

©Christopher Anderson/ Magnum Photos

對安德森來說,“相片唯一有趣的地方是情感,除此之外,它只不過是一個花招。”

馬格南70週年特別項目“Live Lab”結合的攝影工作坊

©Christopher Anderson/ Magnum Photos

在不同題材的作品中,他力圖用個人真實情感說話,而不是用事實:《Capitolio》,以自身進入動亂的委瑞內拉首都加拉加斯,主觀性記錄該國政治中心的暴亂;《Son》,以兒子誕生和父親生病為契機,記錄親密的家庭生活以及思考親人之間的關係;《Stump》用極近的距離和肖像的方式,評論性的反映出美國複雜的政治舞臺等。

另一方面,因為孩子的誕生,在2010年左右,安德森告別戰地攝影,轉而拍攝名人肖像、時尚、運動等題材,以及創作紀錄片。

如果說安德森的影像語言是表達自己擁抱世界的美好,那麼瑪格南另外一位同輩攝影師亞歷克斯·馬約利(Alex Majoli)的作品,則關注的是人類的精神境況以及日常生活中的劇場場景。

馬格南70週年特別項目“Live Lab”結合的攝影工作坊

亞歷克斯·馬約利 (Alex Majoli)

作為2016年古根海姆獎(John Simon Guggenheim Fellowship)的獲得者,馬約利從20歲時就開始記錄了世界動盪地區的社會變遷,包括90年代初的南斯拉夫、科索沃和阿爾巴尼亞,2001年阿富汗塔利班政權的倒臺,2003年美國入侵伊拉克,2015年的歐洲難民潮等,作品持續刊登在《新聞週刊》,《紐約時報》,《格蘭塔》和《國家地理》。

馬格南70週年特別項目“Live Lab”結合的攝影工作坊

©Alex Majoli / Magnum Photos

他職業生涯的起步,源於對現代理論探討人類心理健康的興趣,進而拍攝一家位於希臘萊羅斯島上臭名狼藉的精神病院,最後作品形成他第一本攝影書《Leros》,也因精神病護理引發他的好奇,他開始針對巴西複雜和多層的社會關係,持續拍攝了長達20年週期的《Tudo Bom》項目。

馬格南70週年特別項目“Live Lab”結合的攝影工作坊

©Alex Majoli / Magnum Photos

多年的攝影記者工作,讓馬約利越來越明白“生活中,我們都是演員”。在他看來,日常的生活環境,是一個個電影的場景,或是劇場的舞臺,而我們是演員,表演的是一個個不同的自己。為了讓這個觀念視覺化,他讓助理手持人造光源,把光打在被攝者和被攝環境,讓相片中空間和人抽離出來,從而形成一個類似劇場舞臺的畫面空間。

馬格南70週年特別項目“Live Lab”結合的攝影工作坊

©Alex Majoli / Magnum Photos

另一方面,馬約利也有很多成功的商業作品,比如用一組《One Jump》致敬菲利普·哈爾斯曼經典的奧黛麗·赫本跳起來的瞬間。

此外,在2004年,他曾和瑪格南現任主席托馬斯·德沃扎克(Thomas Dworzak)等三位攝影師,共同舉辦了一次非常成功的裝置藝術結合的綜合性展覽,《Off Broadway》。

這樣迥異的視覺語言和創作理念,讓安德森和馬約利的作品擁有獨特的個人風格和高度的識別性。

作品的識別性,在今天這個圖片氾濫的手機攝影時代,可以說是攝影師在創作上最重要的品質之一。

那麼,如何去建立這種識別性?這就是“不一樣的視界”瑪格南攝影實踐工作坊所要倡導的。

回顧瑪格南工作坊

上一期的瑪格南攝影實踐工作坊,集結了26位來自全世界的攝影師,共同探索關於自己關於深圳的不一樣視界。

大家歡聚深圳,聆聽瑪格南導師布魯斯·吉爾登(Bruce Gilden)和馬特·斯圖爾特(Matt Stuart)的指導。

以下兩個視頻分別紀錄了布魯斯和斯圖爾特在深圳,與工作坊成員一起探討攝影創作。

《 Magnum Workshop in Shenzhen:Bruce Gilden 》

大乾藝術與瑪格南出品

《 Magnum Workshop in Shenzhen:Matt Stuart 》

大乾藝術與瑪格南出品

第二期瑪格南工作坊 : 建構不一樣的視界

10月9日至13日,大乾藝術與瑪格南再次攜手在深圳舉辦為期5天的攝影工作坊,安德森和馬約利將擔任工作坊的導師,這也是安德森首次開設瑪格南工作坊。

馬格南70週年特別項目“Live Lab”結合的攝影工作坊

課程要點

• 創作理念、拍攝經驗的分享

• 題材選擇和實戰拍攝的指導

• 作品的編輯與呈現

• 如何構思、執行一個拍攝項目

• 建立自己獨特的視覺語言和風格

• 定義個人的影像結構和願景發現自身可能的攝影突破點

亞洲唯一一期與“Live Lab”結合

本期工作坊是亞洲唯一一期與瑪格南70週年特別項目“Live Lab”駐地實驗室相結合。工作坊成員不僅能與導師肩並肩拍攝,而且還可能首次解密瑪格南攝影師的創作過程。

馬格南70週年特別項目“Live Lab”結合的攝影工作坊

10月16日至29日,安德森和馬約利兩位瑪格南導師將在深圳進行為期14天的駐地創作,並在駐地實驗室中進行作品的製作、編輯和展示。

深圳是瑪格南“Live Lab”項目在亞洲唯一舉辦的城市,並與倫敦、巴黎、紐約一起,共同慶祝瑪格南70週年。

本期工作坊學員將優先獲得“Live Lab”的預約參觀名額。

報名須知

導師:Christopher Anderson、Alex Majoli

授課時間:10月9日-13日

學.費:13,800元(1600英鎊)

報名截止日期:9月18日

主辦方:瑪格南圖片社 大乾藝術機構

戰略合作:騰訊圖片 影像視覺 攝影之友

特別支持:福田區宣傳文化體育事業發展專項資金

學術支持:國際城區影像節(IUIF)

• 工作坊全程以英語授課,並配備專業的翻譯人員。

• 瑪格南工作坊將向畢業學員頒發畢業證書。

• 優秀成員作品將有機會登上瑪格南官方網站。

• 優秀作品將獲得2017年國際城區影像節參展機會。

• 工作坊優秀作品展將在深圳舉行,展覽免費向公眾開放。

• 兩位導師將在工作坊期間分別舉辦一場講座,工作坊成員將優先獲得講座席位。

工作坊專題介紹

瑪格南官網:

馬格南70週年特別項目“Live Lab”結合的攝影工作坊

官網:https://www.magnumphotos.com/

馬格南70週年特別項目“Live Lab”結合的攝影工作坊

本期瑪格南攝影實踐工作坊,是2017年國際城區影像節攝影單元的一部分。

今年影像節分為攝影單元、主題單元、公眾單元,不僅有大乾與瑪格南一系列合作的活動,如:瑪格南工作坊、瑪格南大師講座、羅伯特·卡帕影像回顧展、瑪格南“Live Lab”駐地實驗室等,還要邀請了國內外眾多藝術家和攝影師,舉行展覽、論壇、在地等活動貫穿全年。

進入官方報名網站(國際城區影像節 WWW.IUIF.ASIA),http://www.iuif.asia/8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