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部潛逃4年被抓:原以為出逃是解脫,沒想到如此煎熬

深圳 泰國 廣東 陸豐 發現佩奇 新華網客戶端 2019-04-17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

取保候審期間出逃國外,後又偷偷潛回國內;整日疑神疑鬼,出門必戴口罩;原本想一走了之逃脫刑罰,結果惶惶數年後再次被看押……前不久,潛逃4年多的陳丹霞被抓獲,她也成為今年以來,廣東省深圳市追回的第4名反腐敗國際追逃追贓案件在逃人員。

終審判決後外逃

2006年11月,深圳市路燈管理處招待所停止經營,向該市原地稅局第一稽查分局申請註銷稅務登記,時任深圳市羅湖區原地稅局管理科科員的陳丹霞主辦此事。核查中,她發現招待所尚有未繳清的稅款,遂告知需補交幾百萬的欠稅,否則無法辦理註銷登記。為讓陳丹霞幫忙儘快辦理註銷手續,招待所負責人陳某華送給陳丹霞15萬元人民幣。事後,陳丹霞也“默契”地沒對招待所欠稅一事進行追查,併為其辦理了註銷手續。

2011年7月,陳某華因擔心送錢一事被查,向陳丹霞追要當年所送錢款,陳丹霞也予以退還。但事後案發,陳丹霞被檢察機關依法逮捕,後被取保候審。2014年2月,羅湖區人民法院以受賄罪判處陳丹霞有期徒刑10年。陳丹霞不服,提起上訴,當年9月,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裁定維持原判。得知終審判決結果後,陳丹霞隨即在取保候審期間出逃泰國。

2018年11月,深圳市對外逃人員進行大起底。陳丹霞案轉由深圳市追逃辦接手主辦,並被列為2019年重點案件,一張追查陳丹霞的法網就此鋪開。

惶惶終日出門必戴口罩

出逃至今已4年多,陳丹霞是否仍在泰國?雖然總會留下蛛絲馬跡,但突破口在哪裡?

順著“出逃泰國”這一僅有的線索,專案組每天收集信息,推演案情,開始了調查。隨著調查的深入,一個細節引起了專案組的注意,陳丹霞的家人近年來既未去過泰國也未與泰國方面進行過聯繫。

陳丹霞會不會不在泰國?順著這一思路,專案組經過進一步調查判定,其藏在泰國的可能性不大,很可能已經潛逃回國。

作為一個看重傳統習俗的陸豐人,已離異的陳丹霞今年有沒有可能在春節前夕與家人團聚?為此,專案組放棄假期,兵分兩路,一路到陳丹霞父母家,另一路到其子女處。然而,連續蹲守多日,卻未見其露面。

於是,專案組加大對信息的收集和分析力度。這時,一處住所進入了專案組的視野。經過勘查,專案組發現,此處有一名與陳丹霞年齡相仿的女子,除了帶小孩下樓玩耍,幾乎不出家門,而且出門必戴口罩。在一次偵查中,辦案人員正好與這名戴口罩的女子和一名男子迎面相遇,而這名男子就是陳丹霞前夫。幾乎可以確認這名女子就是陳丹霞,至此,專案組決定收網了。

4年後再落法網

3月4日,抓捕行動開始。陳丹霞以往習慣下樓的時間已過,人卻沒有出現,正當專案組擔心是否打草驚蛇時,發現她再次出現在了陽臺,隨即定下進家抓捕的方案。午飯後,陳丹霞的前夫回到住處,專案組在其進門前將其控制。

見到辦案人員時,陳丹霞卻十分釋然,像是終於等到了另一隻靴子落地,反覆地說自己“好累啊”“好可憐”。據她交代,潛逃這4年多,自己成天拜神,祈求有一個平安的晚年,祈求能像常人一般享受天倫之樂;自己常感到害怕,經常要去醫院看醫生;因為擔心被人認出來,帶小孩下樓去玩,中途發現沒戴口罩,就會一陣緊張,馬上回家戴好才敢下樓;即使半夜三更,只要在外面,口罩都不敢摘。“如果當年服刑,如今可能刑期已經近半了,現在卻只能回來重新接受刑罰,原以為出逃是解脫,沒想到出逃後會如此煎熬。”陳丹霞說。

據悉,目前,陳丹霞已被依法收監。對她而言,接受法律制裁,結束口罩蒙面的逃亡,或許是真正的解脫。(本報記者 王保紅)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