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觀高速:深圳首條自建高速公路'

深圳 交通 經濟 深圳新聞網 2019-09-01
"

晶報2019年8月30日訊 從道路的變遷歷程,可以看見一個城市的發展方向。

深圳經濟特區創辦之初,道路交通條件非常差。因此,深圳提出“加快速度,提高等級”的公路建設發展戰略。1992年,深圳更進一步提出要在2000年前修建6條高等級公路,梅觀高速“打頭陣”,成為深圳自籌資金建設的第一條高速公路。

開建之時,梅觀高速沿途除了野草就是荒山,還可見民治一些村子的農民房散佈其間。同步建設的梅林關口原本是條山溝,有二三十米深。當時整個梅觀高速分為8個項目段,最早開工同時也最為重要的是梅林關口至清湖立交段,全長約10公里。

儘管現在龍華區與福田區僅一山之隔,但在梅觀高速開通之前,從龍華進入市中心區,必須步行通過特區管理線。若要開車的話,就需繞道龍崗區、原二線布吉關,“出門難”成為制約龍華髮展的瓶頸。那時候原二線梅林關關口的皇崗路還沒有,修梅觀高速的工程車都是走原二線布吉關,繞布龍路開到施工工地。

1995年5月6日,梅觀高速公路暨皇崗北路建成通車。梅觀高速起點位於深圳龍華梅林收費站,終點位於深圳觀瀾街道黎光村(現為黎光社區),北接莞深高速公路,南接深圳皇崗路,經過民治、龍華、阪田等街道,在中部清湖立交橋與機荷高速公路十字交叉相連,全長19.3公里。其中南段雙向六車道,北段雙向四車道,為國家高速G94珠三角環線高速的一部分。這條高速成為深圳重要的南北向快速幹道。

2014年4月1日,梅觀高速梅林至觀瀾段取消收費(深莞邊界至觀瀾主線里程5.4公里仍需收取通行費),是全國首條運營期內通過政府回購方式取消收費的高速公路,對於推進特區一體化進程起到了重要作用。而根據今年8月初深圳市交通公用設施建設中心發佈的公告,梅觀高速清湖南段亦將展開市政化改造,未來將成為中軸線快速交通走廊。

如今,梅觀高速兩側早已不復當年的荒涼景象,兩邊廠房林立,配套完善的小區簇擁路邊,華為、富士康等大企業都大大受益於這條高速。梅觀高速開通後,使原二線關關外的龍華和龍崗阪田片區與深圳市中心區、香港之間有了快速通道,使沿線區域能夠更多地承接原特區內和境外資金、技術的輻射,迅速形成新的經濟增長帶,這條高速也成為深圳的一條“黃金帶”。

晶報記者羅俊傑來源:晶報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