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1917:一場世紀葬禮,一個時代落幕'

"

1917年11月18日,民國規模最大的葬禮,在上海舉行。

已經去世一年半的大清皇族內閣郵傳部大臣盛宣懷(1844—1916),走得風風光光。為了這場葬禮,盛氏家族斥資30萬大洋,出殯儀仗隊長達2500多米,用了64名槓夫抬棺。

盛宣懷去世後,他的夫人莊氏決定為老頭子舉辦一場世紀葬禮。莊氏說,老頭子一輩子為朝廷和家族做了許多事情,自己卻沒過過一天安生日子,是被活活累死的。她提了兩個要點:第一,老頭子一生為大清累死累活,要讓皇帝的抬棺班子,來為他抬棺;第二,老頭子大半生在上海度過,出殯隊伍一定要走全上海最繁華的南京路。

錢不是問題,就是要把葬禮做大,做出不是國葬、勝似國葬的效果。

當天,整個上海幾乎傾城出動,爭睹這場世紀葬禮。出殯隊伍所經馬路,兩旁的商鋪全部停業,紛紛搭棚設座,收取座位票,盈利是平時的三倍還不止。

盛宣懷大出喪,成為上海富豪身後財力比拼的一個標杆。1920年代,“上海灘地皮大王”周扶九出喪,媒體有的說場面勝於盛宣懷,有的說不如。1930年代,永安公司總經理郭標出喪,上海市民普遍評價,遠不及盛宣懷那次。

時代在變化,但葬禮作為一個“大人物”最後高光時刻的表現形式,從未改變。

儘管早在民國成立後(確切地說,是在四川保路運動發生後),被後世譽為“中國實業之父”“中國商父”的盛宣懷,政治生命已經終結了,新的商業鉅子早已崛起。但他們所走的道路,跟這名前輩相比,似同非同。

盛宣懷的葬禮,就像是一個時代的隱喻。中國近代實業發展的一段旅程,在表面風光中落幕了,接下來的路,會怎樣呢?

"

1917年11月18日,民國規模最大的葬禮,在上海舉行。

已經去世一年半的大清皇族內閣郵傳部大臣盛宣懷(1844—1916),走得風風光光。為了這場葬禮,盛氏家族斥資30萬大洋,出殯儀仗隊長達2500多米,用了64名槓夫抬棺。

盛宣懷去世後,他的夫人莊氏決定為老頭子舉辦一場世紀葬禮。莊氏說,老頭子一輩子為朝廷和家族做了許多事情,自己卻沒過過一天安生日子,是被活活累死的。她提了兩個要點:第一,老頭子一生為大清累死累活,要讓皇帝的抬棺班子,來為他抬棺;第二,老頭子大半生在上海度過,出殯隊伍一定要走全上海最繁華的南京路。

錢不是問題,就是要把葬禮做大,做出不是國葬、勝似國葬的效果。

當天,整個上海幾乎傾城出動,爭睹這場世紀葬禮。出殯隊伍所經馬路,兩旁的商鋪全部停業,紛紛搭棚設座,收取座位票,盈利是平時的三倍還不止。

盛宣懷大出喪,成為上海富豪身後財力比拼的一個標杆。1920年代,“上海灘地皮大王”周扶九出喪,媒體有的說場面勝於盛宣懷,有的說不如。1930年代,永安公司總經理郭標出喪,上海市民普遍評價,遠不及盛宣懷那次。

時代在變化,但葬禮作為一個“大人物”最後高光時刻的表現形式,從未改變。

儘管早在民國成立後(確切地說,是在四川保路運動發生後),被後世譽為“中國實業之父”“中國商父”的盛宣懷,政治生命已經終結了,新的商業鉅子早已崛起。但他們所走的道路,跟這名前輩相比,似同非同。

盛宣懷的葬禮,就像是一個時代的隱喻。中國近代實業發展的一段旅程,在表面風光中落幕了,接下來的路,會怎樣呢?

上海1917:一場世紀葬禮,一個時代落幕

盛宣懷的葬禮

1

中國的近代工業化之路,發端於1860年代的洋務運動。與“先輕後重”的工業化路徑迥異,中國是從興辦一批軍事工業開始的。

以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等洋務派高官為代表,晚清在“自強”的口號下,自上而下對西方軍事技術進行了大規模移植。這批移植過來的軍事企業,可以看作是中國最早推行的以重工業為主導的工業發展模式

但是,這批軍事企業辦著辦著,變成了財政的無底洞。

政府強力推進的重工業發展模式,本質是傳統官僚體制與近代工業技術結合的怪胎,其生產運營完全與市場無關。當財政變得日益困窘的時候,軍工企業資本投入不足,主導的洋務派這才想到工業化、資本與市場的聯繫。

於是,洋務派提出“求富”的口號,創辦了最早的一批近代民用工業,以官辦、官督商辦和官商合辦等形式,賦予這些民用工業企業各種壟斷特權。中國的工業化,由此進入最早的起飛階段。

李鴻章被認為是中國工業化的關鍵人物,但實際上,他在經濟事業上的成就,全賴他的幕僚盛宣懷。

晚清有一批實幹家,並非由傳統的科舉出身,而是在外交、洋務、商戰等實踐的摔打中成長起來。

1870年,26歲的秀才盛宣懷在三次鄉試落榜後,進了父親的同榜進士、北洋大臣李鴻章的幕府。他不是紈絝子弟,很快就顯露出才幹和膽識。他在中國最早提出官督商辦的辦企業形式,以及企業應以盈利為主的經營原則。

28歲時,盛宣懷參與創辦中國第一家大型民用航運企業——輪船招商局。此後,他得到李鴻章的好評,年輕人的腦子就是好使。作為李鴻章的經濟事業操盤手,兩人緊密合作,直至1901年李鴻章去世。

在隨後的30年間,盛宣懷成長為大清帝國的商業巨擘。他先後興辦、創造了10餘個“中國第一”的企業,做了無數篳路藍縷的開山工作,這其中包括:

第一個民用股份制企業——輪船招商局;第一個電報局——中國電報總局;第一個內河小火輪公司——山東內河小火輪航運公司;第一家國人自辦的銀行——中國通商銀行;第一條鐵路幹線——京漢鐵路;第一個鋼鐵聯合企業——漢冶萍公司……

正因為這些成就,盛宣懷在後來贏得了“中國實業之父”“中國商父”的美譽。但他不是一個純粹的實業家,就像李鴻章所說的,盛宣懷“欲辦大事,兼作高官”。終其一生,盛宣懷基本上是沿著以“辦大事”作資本,從而達到“做高官”的目的的道路往前走的。

我們可以看到,盛宣懷創辦的企業,在立足之初,可以憑藉國家津貼的底氣,與外商同類企業進行價格戰,並取得勝利,實現盈利。而必要的時候,他又可以與外國合作,以“聯夷制夷”的名義,實現企業的良性發展,以及個人的仕途升遷。

1900年,當清廷向帝國主義宣戰的時候,亦官亦商的盛宣懷卻沒有響應最高統治者的號召,不惜一切代價投入戰爭之中;而是作為樞紐人物,串聯起李鴻章、張之洞、袁世凱等地方督撫,與列強締結了“東南互保”的和平條約。

就大清的權力中樞而言,這無疑是一種“叛國”行為。儘管事後迫於列強的壓力,盛宣懷不僅未被治罪,還獲得清廷獎賞,但是,不能因此高估盛宣懷主導“東南互保”的公心。因為東南戰事一啟,他在長江沿岸苦心經營了二三十年的實業,勢必毀於一旦;而這些實業,不僅關乎他的身家,更關乎他的仕途,是他藉以步入帝國政壇高官序列的資本。

東南互保的成功,從大的方面講,是帝國離心力強大到足以消解中央權威的結果;從小的方面講,則是盛宣懷等帝國官商群體為了保持個人利益、不願作出犧牲的反映。

結果恰如盛宣懷所謀劃的,由於他基本上控制了所有重要的工業企業,在經濟上成為支持清王朝的有力柱石,是慈禧太后口中的“不可少之人”,因此在大清的最後十年,他的的官階扶搖直上。從大理寺少卿、會辦商務大臣、工部左侍郎,到1911年升任郵傳部尚書。清皇族內閣成立,他又以郵傳部大臣領國務院之銜。

清朝最終“死”於鐵路建設,這是盛宣懷預料不到的。在他權位的最高峰時,他掌管了全國的鐵路權。

中國本應在1860年代有自己的第一條鐵路,當時有外商擬在中國修築鐵路,時任江蘇巡撫的李鴻章拒絕了:“如果在中國領土上要有一條鐵路的話,它必須是屬於中國的,而不是外國的企業。”這一非正式表態,很長時間內上升為大清的國家政策。但是,清政府無力自建,也不讓外資進入,致使中國的工業基礎設施長時期建立不起來。

盛宣懷跟李鴻章還是有所不同。1911年,他領導的郵傳部發起鐵路幹線國有政策,得到清廷批准。官方的理由是,川漢、粵漢鐵路原由商民集資籌建,由於資金遲遲不到位,導致修路進展緩慢,嚴重影響國家的工業化進程,清廷不得已決定收回商民股權,改由政府向外國銀行貸款修建。

可以看出來,這是盛宣懷“聯夷制夷”、為我所用的習慣性招數。宣佈鐵路國有政策之後,他隨即與英德法美銀行簽訂了600萬英鎊的鐵路借款合同。然而,這一次,因為針對商民的股權賠償計劃遲遲未出臺,“賣國”的謠言不脛而走,保路運動一發不可收拾,連帶催生了武昌起義。

盛宣懷的政治生涯,至此畫上句號。他被清廷推出來作為替罪羊,褫奪了官職,還要絞殺他,嚇得他逃亡日本。

到1912年底回國,民國政府才把大部分不動產還給了他。

在生命的最後三四年,坐擁1100多萬兩白銀資產的鉅富盛宣懷,除了錢,什麼都沒有。在遺囑裡,他將全部資產均分為兩半,一半用於社會公益,一半分給子孫。

臨死前,他對兒子們說,他有幾個遺憾,一個是不能像其祖父和父親一樣考取功名,另一個是一生辦洋務,卻未曾去過歐美。

就在盛宣懷去世與風光大葬的時候,中國的工業化進入了教科書所說的“黃金時代”。據學者估計,1912—1920年間,中國工業年增長率高達13.4%。

"

1917年11月18日,民國規模最大的葬禮,在上海舉行。

已經去世一年半的大清皇族內閣郵傳部大臣盛宣懷(1844—1916),走得風風光光。為了這場葬禮,盛氏家族斥資30萬大洋,出殯儀仗隊長達2500多米,用了64名槓夫抬棺。

盛宣懷去世後,他的夫人莊氏決定為老頭子舉辦一場世紀葬禮。莊氏說,老頭子一輩子為朝廷和家族做了許多事情,自己卻沒過過一天安生日子,是被活活累死的。她提了兩個要點:第一,老頭子一生為大清累死累活,要讓皇帝的抬棺班子,來為他抬棺;第二,老頭子大半生在上海度過,出殯隊伍一定要走全上海最繁華的南京路。

錢不是問題,就是要把葬禮做大,做出不是國葬、勝似國葬的效果。

當天,整個上海幾乎傾城出動,爭睹這場世紀葬禮。出殯隊伍所經馬路,兩旁的商鋪全部停業,紛紛搭棚設座,收取座位票,盈利是平時的三倍還不止。

盛宣懷大出喪,成為上海富豪身後財力比拼的一個標杆。1920年代,“上海灘地皮大王”周扶九出喪,媒體有的說場面勝於盛宣懷,有的說不如。1930年代,永安公司總經理郭標出喪,上海市民普遍評價,遠不及盛宣懷那次。

時代在變化,但葬禮作為一個“大人物”最後高光時刻的表現形式,從未改變。

儘管早在民國成立後(確切地說,是在四川保路運動發生後),被後世譽為“中國實業之父”“中國商父”的盛宣懷,政治生命已經終結了,新的商業鉅子早已崛起。但他們所走的道路,跟這名前輩相比,似同非同。

盛宣懷的葬禮,就像是一個時代的隱喻。中國近代實業發展的一段旅程,在表面風光中落幕了,接下來的路,會怎樣呢?

上海1917:一場世紀葬禮,一個時代落幕

盛宣懷的葬禮

1

中國的近代工業化之路,發端於1860年代的洋務運動。與“先輕後重”的工業化路徑迥異,中國是從興辦一批軍事工業開始的。

以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等洋務派高官為代表,晚清在“自強”的口號下,自上而下對西方軍事技術進行了大規模移植。這批移植過來的軍事企業,可以看作是中國最早推行的以重工業為主導的工業發展模式

但是,這批軍事企業辦著辦著,變成了財政的無底洞。

政府強力推進的重工業發展模式,本質是傳統官僚體制與近代工業技術結合的怪胎,其生產運營完全與市場無關。當財政變得日益困窘的時候,軍工企業資本投入不足,主導的洋務派這才想到工業化、資本與市場的聯繫。

於是,洋務派提出“求富”的口號,創辦了最早的一批近代民用工業,以官辦、官督商辦和官商合辦等形式,賦予這些民用工業企業各種壟斷特權。中國的工業化,由此進入最早的起飛階段。

李鴻章被認為是中國工業化的關鍵人物,但實際上,他在經濟事業上的成就,全賴他的幕僚盛宣懷。

晚清有一批實幹家,並非由傳統的科舉出身,而是在外交、洋務、商戰等實踐的摔打中成長起來。

1870年,26歲的秀才盛宣懷在三次鄉試落榜後,進了父親的同榜進士、北洋大臣李鴻章的幕府。他不是紈絝子弟,很快就顯露出才幹和膽識。他在中國最早提出官督商辦的辦企業形式,以及企業應以盈利為主的經營原則。

28歲時,盛宣懷參與創辦中國第一家大型民用航運企業——輪船招商局。此後,他得到李鴻章的好評,年輕人的腦子就是好使。作為李鴻章的經濟事業操盤手,兩人緊密合作,直至1901年李鴻章去世。

在隨後的30年間,盛宣懷成長為大清帝國的商業巨擘。他先後興辦、創造了10餘個“中國第一”的企業,做了無數篳路藍縷的開山工作,這其中包括:

第一個民用股份制企業——輪船招商局;第一個電報局——中國電報總局;第一個內河小火輪公司——山東內河小火輪航運公司;第一家國人自辦的銀行——中國通商銀行;第一條鐵路幹線——京漢鐵路;第一個鋼鐵聯合企業——漢冶萍公司……

正因為這些成就,盛宣懷在後來贏得了“中國實業之父”“中國商父”的美譽。但他不是一個純粹的實業家,就像李鴻章所說的,盛宣懷“欲辦大事,兼作高官”。終其一生,盛宣懷基本上是沿著以“辦大事”作資本,從而達到“做高官”的目的的道路往前走的。

我們可以看到,盛宣懷創辦的企業,在立足之初,可以憑藉國家津貼的底氣,與外商同類企業進行價格戰,並取得勝利,實現盈利。而必要的時候,他又可以與外國合作,以“聯夷制夷”的名義,實現企業的良性發展,以及個人的仕途升遷。

1900年,當清廷向帝國主義宣戰的時候,亦官亦商的盛宣懷卻沒有響應最高統治者的號召,不惜一切代價投入戰爭之中;而是作為樞紐人物,串聯起李鴻章、張之洞、袁世凱等地方督撫,與列強締結了“東南互保”的和平條約。

就大清的權力中樞而言,這無疑是一種“叛國”行為。儘管事後迫於列強的壓力,盛宣懷不僅未被治罪,還獲得清廷獎賞,但是,不能因此高估盛宣懷主導“東南互保”的公心。因為東南戰事一啟,他在長江沿岸苦心經營了二三十年的實業,勢必毀於一旦;而這些實業,不僅關乎他的身家,更關乎他的仕途,是他藉以步入帝國政壇高官序列的資本。

東南互保的成功,從大的方面講,是帝國離心力強大到足以消解中央權威的結果;從小的方面講,則是盛宣懷等帝國官商群體為了保持個人利益、不願作出犧牲的反映。

結果恰如盛宣懷所謀劃的,由於他基本上控制了所有重要的工業企業,在經濟上成為支持清王朝的有力柱石,是慈禧太后口中的“不可少之人”,因此在大清的最後十年,他的的官階扶搖直上。從大理寺少卿、會辦商務大臣、工部左侍郎,到1911年升任郵傳部尚書。清皇族內閣成立,他又以郵傳部大臣領國務院之銜。

清朝最終“死”於鐵路建設,這是盛宣懷預料不到的。在他權位的最高峰時,他掌管了全國的鐵路權。

中國本應在1860年代有自己的第一條鐵路,當時有外商擬在中國修築鐵路,時任江蘇巡撫的李鴻章拒絕了:“如果在中國領土上要有一條鐵路的話,它必須是屬於中國的,而不是外國的企業。”這一非正式表態,很長時間內上升為大清的國家政策。但是,清政府無力自建,也不讓外資進入,致使中國的工業基礎設施長時期建立不起來。

盛宣懷跟李鴻章還是有所不同。1911年,他領導的郵傳部發起鐵路幹線國有政策,得到清廷批准。官方的理由是,川漢、粵漢鐵路原由商民集資籌建,由於資金遲遲不到位,導致修路進展緩慢,嚴重影響國家的工業化進程,清廷不得已決定收回商民股權,改由政府向外國銀行貸款修建。

可以看出來,這是盛宣懷“聯夷制夷”、為我所用的習慣性招數。宣佈鐵路國有政策之後,他隨即與英德法美銀行簽訂了600萬英鎊的鐵路借款合同。然而,這一次,因為針對商民的股權賠償計劃遲遲未出臺,“賣國”的謠言不脛而走,保路運動一發不可收拾,連帶催生了武昌起義。

盛宣懷的政治生涯,至此畫上句號。他被清廷推出來作為替罪羊,褫奪了官職,還要絞殺他,嚇得他逃亡日本。

到1912年底回國,民國政府才把大部分不動產還給了他。

在生命的最後三四年,坐擁1100多萬兩白銀資產的鉅富盛宣懷,除了錢,什麼都沒有。在遺囑裡,他將全部資產均分為兩半,一半用於社會公益,一半分給子孫。

臨死前,他對兒子們說,他有幾個遺憾,一個是不能像其祖父和父親一樣考取功名,另一個是一生辦洋務,卻未曾去過歐美。

就在盛宣懷去世與風光大葬的時候,中國的工業化進入了教科書所說的“黃金時代”。據學者估計,1912—1920年間,中國工業年增長率高達13.4%。

上海1917:一場世紀葬禮,一個時代落幕

盛宣懷著西裝像(1912年攝於日本)

2

盛宣懷在世時,對他的評價就出現了明顯的撕裂。狀元實業家張謇的評語頗不客氣:“盛宣懷的為人,雖稍有才具,但不顧大局,全無國家觀念。”

辦實業,如果只是追求個人升遷和企業利潤,這種格局,張謇是看不上的。

1894年,41歲的張謇迎來人生轉折點。這年,甲午戰爭爆發,也是慈禧六十大壽,特設恩科會試,張謇考取了狀元,成為翰林院編修。這個南通貧寒子弟,人到中年,終於實現了階層躍升。

但他很快就發現了整個帝國潰爛的祕密。

慈禧從頤和園回紫禁城,適逢大暴雨,文武百官跪在一二尺深的積水裡迎接太后,一個個被淋成落湯雞,連七八十歲的老臣都在水裡接駕。可是,太后坐在轎子裡,連頭都不回。張謇看後,整個人很難過,他問自己:“這種官,是有志氣的人應該做的麼?”

中日兩國正在開戰賭國運,而帝國高官匍匐在權力腳下,毫無尊嚴。難怪我們會打輸?人都沒有尊嚴,國家怎麼有尊嚴?

張謇果斷棄官,走上實業救國的道路。

"

1917年11月18日,民國規模最大的葬禮,在上海舉行。

已經去世一年半的大清皇族內閣郵傳部大臣盛宣懷(1844—1916),走得風風光光。為了這場葬禮,盛氏家族斥資30萬大洋,出殯儀仗隊長達2500多米,用了64名槓夫抬棺。

盛宣懷去世後,他的夫人莊氏決定為老頭子舉辦一場世紀葬禮。莊氏說,老頭子一輩子為朝廷和家族做了許多事情,自己卻沒過過一天安生日子,是被活活累死的。她提了兩個要點:第一,老頭子一生為大清累死累活,要讓皇帝的抬棺班子,來為他抬棺;第二,老頭子大半生在上海度過,出殯隊伍一定要走全上海最繁華的南京路。

錢不是問題,就是要把葬禮做大,做出不是國葬、勝似國葬的效果。

當天,整個上海幾乎傾城出動,爭睹這場世紀葬禮。出殯隊伍所經馬路,兩旁的商鋪全部停業,紛紛搭棚設座,收取座位票,盈利是平時的三倍還不止。

盛宣懷大出喪,成為上海富豪身後財力比拼的一個標杆。1920年代,“上海灘地皮大王”周扶九出喪,媒體有的說場面勝於盛宣懷,有的說不如。1930年代,永安公司總經理郭標出喪,上海市民普遍評價,遠不及盛宣懷那次。

時代在變化,但葬禮作為一個“大人物”最後高光時刻的表現形式,從未改變。

儘管早在民國成立後(確切地說,是在四川保路運動發生後),被後世譽為“中國實業之父”“中國商父”的盛宣懷,政治生命已經終結了,新的商業鉅子早已崛起。但他們所走的道路,跟這名前輩相比,似同非同。

盛宣懷的葬禮,就像是一個時代的隱喻。中國近代實業發展的一段旅程,在表面風光中落幕了,接下來的路,會怎樣呢?

上海1917:一場世紀葬禮,一個時代落幕

盛宣懷的葬禮

1

中國的近代工業化之路,發端於1860年代的洋務運動。與“先輕後重”的工業化路徑迥異,中國是從興辦一批軍事工業開始的。

以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等洋務派高官為代表,晚清在“自強”的口號下,自上而下對西方軍事技術進行了大規模移植。這批移植過來的軍事企業,可以看作是中國最早推行的以重工業為主導的工業發展模式

但是,這批軍事企業辦著辦著,變成了財政的無底洞。

政府強力推進的重工業發展模式,本質是傳統官僚體制與近代工業技術結合的怪胎,其生產運營完全與市場無關。當財政變得日益困窘的時候,軍工企業資本投入不足,主導的洋務派這才想到工業化、資本與市場的聯繫。

於是,洋務派提出“求富”的口號,創辦了最早的一批近代民用工業,以官辦、官督商辦和官商合辦等形式,賦予這些民用工業企業各種壟斷特權。中國的工業化,由此進入最早的起飛階段。

李鴻章被認為是中國工業化的關鍵人物,但實際上,他在經濟事業上的成就,全賴他的幕僚盛宣懷。

晚清有一批實幹家,並非由傳統的科舉出身,而是在外交、洋務、商戰等實踐的摔打中成長起來。

1870年,26歲的秀才盛宣懷在三次鄉試落榜後,進了父親的同榜進士、北洋大臣李鴻章的幕府。他不是紈絝子弟,很快就顯露出才幹和膽識。他在中國最早提出官督商辦的辦企業形式,以及企業應以盈利為主的經營原則。

28歲時,盛宣懷參與創辦中國第一家大型民用航運企業——輪船招商局。此後,他得到李鴻章的好評,年輕人的腦子就是好使。作為李鴻章的經濟事業操盤手,兩人緊密合作,直至1901年李鴻章去世。

在隨後的30年間,盛宣懷成長為大清帝國的商業巨擘。他先後興辦、創造了10餘個“中國第一”的企業,做了無數篳路藍縷的開山工作,這其中包括:

第一個民用股份制企業——輪船招商局;第一個電報局——中國電報總局;第一個內河小火輪公司——山東內河小火輪航運公司;第一家國人自辦的銀行——中國通商銀行;第一條鐵路幹線——京漢鐵路;第一個鋼鐵聯合企業——漢冶萍公司……

正因為這些成就,盛宣懷在後來贏得了“中國實業之父”“中國商父”的美譽。但他不是一個純粹的實業家,就像李鴻章所說的,盛宣懷“欲辦大事,兼作高官”。終其一生,盛宣懷基本上是沿著以“辦大事”作資本,從而達到“做高官”的目的的道路往前走的。

我們可以看到,盛宣懷創辦的企業,在立足之初,可以憑藉國家津貼的底氣,與外商同類企業進行價格戰,並取得勝利,實現盈利。而必要的時候,他又可以與外國合作,以“聯夷制夷”的名義,實現企業的良性發展,以及個人的仕途升遷。

1900年,當清廷向帝國主義宣戰的時候,亦官亦商的盛宣懷卻沒有響應最高統治者的號召,不惜一切代價投入戰爭之中;而是作為樞紐人物,串聯起李鴻章、張之洞、袁世凱等地方督撫,與列強締結了“東南互保”的和平條約。

就大清的權力中樞而言,這無疑是一種“叛國”行為。儘管事後迫於列強的壓力,盛宣懷不僅未被治罪,還獲得清廷獎賞,但是,不能因此高估盛宣懷主導“東南互保”的公心。因為東南戰事一啟,他在長江沿岸苦心經營了二三十年的實業,勢必毀於一旦;而這些實業,不僅關乎他的身家,更關乎他的仕途,是他藉以步入帝國政壇高官序列的資本。

東南互保的成功,從大的方面講,是帝國離心力強大到足以消解中央權威的結果;從小的方面講,則是盛宣懷等帝國官商群體為了保持個人利益、不願作出犧牲的反映。

結果恰如盛宣懷所謀劃的,由於他基本上控制了所有重要的工業企業,在經濟上成為支持清王朝的有力柱石,是慈禧太后口中的“不可少之人”,因此在大清的最後十年,他的的官階扶搖直上。從大理寺少卿、會辦商務大臣、工部左侍郎,到1911年升任郵傳部尚書。清皇族內閣成立,他又以郵傳部大臣領國務院之銜。

清朝最終“死”於鐵路建設,這是盛宣懷預料不到的。在他權位的最高峰時,他掌管了全國的鐵路權。

中國本應在1860年代有自己的第一條鐵路,當時有外商擬在中國修築鐵路,時任江蘇巡撫的李鴻章拒絕了:“如果在中國領土上要有一條鐵路的話,它必須是屬於中國的,而不是外國的企業。”這一非正式表態,很長時間內上升為大清的國家政策。但是,清政府無力自建,也不讓外資進入,致使中國的工業基礎設施長時期建立不起來。

盛宣懷跟李鴻章還是有所不同。1911年,他領導的郵傳部發起鐵路幹線國有政策,得到清廷批准。官方的理由是,川漢、粵漢鐵路原由商民集資籌建,由於資金遲遲不到位,導致修路進展緩慢,嚴重影響國家的工業化進程,清廷不得已決定收回商民股權,改由政府向外國銀行貸款修建。

可以看出來,這是盛宣懷“聯夷制夷”、為我所用的習慣性招數。宣佈鐵路國有政策之後,他隨即與英德法美銀行簽訂了600萬英鎊的鐵路借款合同。然而,這一次,因為針對商民的股權賠償計劃遲遲未出臺,“賣國”的謠言不脛而走,保路運動一發不可收拾,連帶催生了武昌起義。

盛宣懷的政治生涯,至此畫上句號。他被清廷推出來作為替罪羊,褫奪了官職,還要絞殺他,嚇得他逃亡日本。

到1912年底回國,民國政府才把大部分不動產還給了他。

在生命的最後三四年,坐擁1100多萬兩白銀資產的鉅富盛宣懷,除了錢,什麼都沒有。在遺囑裡,他將全部資產均分為兩半,一半用於社會公益,一半分給子孫。

臨死前,他對兒子們說,他有幾個遺憾,一個是不能像其祖父和父親一樣考取功名,另一個是一生辦洋務,卻未曾去過歐美。

就在盛宣懷去世與風光大葬的時候,中國的工業化進入了教科書所說的“黃金時代”。據學者估計,1912—1920年間,中國工業年增長率高達13.4%。

上海1917:一場世紀葬禮,一個時代落幕

盛宣懷著西裝像(1912年攝於日本)

2

盛宣懷在世時,對他的評價就出現了明顯的撕裂。狀元實業家張謇的評語頗不客氣:“盛宣懷的為人,雖稍有才具,但不顧大局,全無國家觀念。”

辦實業,如果只是追求個人升遷和企業利潤,這種格局,張謇是看不上的。

1894年,41歲的張謇迎來人生轉折點。這年,甲午戰爭爆發,也是慈禧六十大壽,特設恩科會試,張謇考取了狀元,成為翰林院編修。這個南通貧寒子弟,人到中年,終於實現了階層躍升。

但他很快就發現了整個帝國潰爛的祕密。

慈禧從頤和園回紫禁城,適逢大暴雨,文武百官跪在一二尺深的積水裡迎接太后,一個個被淋成落湯雞,連七八十歲的老臣都在水裡接駕。可是,太后坐在轎子裡,連頭都不回。張謇看後,整個人很難過,他問自己:“這種官,是有志氣的人應該做的麼?”

中日兩國正在開戰賭國運,而帝國高官匍匐在權力腳下,毫無尊嚴。難怪我們會打輸?人都沒有尊嚴,國家怎麼有尊嚴?

張謇果斷棄官,走上實業救國的道路。

上海1917:一場世紀葬禮,一個時代落幕

張謇

當時流行“商戰”,中國人辦企業就是要和列強展開經濟戰,這是國家之間的隱形戰爭

1895年,張謇在家鄉籌辦大生紗廠。過程並不順利,招股融資極為困難,逼得他只能上街賣字籌錢。最後不得已,求助於張之洞、劉坤一等地方大員集資,歷時4年,直到1899年才正式投產。

大生紗廠雖然引入官股,但官方只取官利,不參與工廠經營管理。這是張謇獨創的企業模式,叫做“紳領商辦”,區別於盛宣懷的“官商合辦”模式。

隨後的15年間,大生紗廠獲淨利約540萬兩,是一戰前華資紗廠中唯一成功的大型紗廠。

作為企業家,張謇成功了,但他的理想並非辦廠賺錢。他奮鬥的目標是“實業救國”,希望以自己的實踐,搭建起中國的工業生產體系,更希望以自己的努力,改造中國的社會基本面貌。

用他的話說,這是他畢生信奉的兩個主義:經濟上的“棉鐵主義”,以及政治上的“村落主義”。

他的產業鏈條無限延伸:

為了增加棉花來源,1900年辦了通海墾牧公司;為了解決棉籽出路,1902年辦了廣生油廠;為了解決原料和產品的運輸問題,1904年辦了上海大達外江輪步公司和天生港輪步公司;為了維修和製造機器設備,1906年辦了資生鐵冶廠……


他立志要把南通建設成為工業、農業、商業、交通運輸業以及文化教育等全面發展的典型工業區,作為全國可以效仿建設的樣板。

他又像重視實業一樣,重視教育,辦起了從幼稚園到高等院校的完整教育序列。他還先後辦起了許多在當時中國是“第一家”或“第一次”的企業和事業,興辦了圖書館、博物館、俱樂部、氣象臺、醫院、公園……他真的以一己之力,造就了一個近代化的南通。

一個理想主義的愛國實業家,終因承擔了過重的社會責任,使得他的企業被拖垮。1925年,大生集團債臺高築,債務達906萬兩,被債權人上海財團全面接管。

第二年,1926年8月,73歲的張謇一病不起。彌留之際,他的三哥俯身對他耳語:“你來有所自,去有所歸,我看時機已到,你要把定神志,好好地歸去罷。”張謇聽後,微微頷首,閉目離世。

張謇雖然最後失敗了,歷史還是銘記住這位偉大的失敗的英雄。正如胡適所說:“張季直先生在近代中國史上是一個很偉大的失敗的英雄,這是誰都不能否認的。他獨立開闢了無數新路,做了三十年的開路先鋒,養活了幾萬人,造福於一方,而影響及於全國。”

"

1917年11月18日,民國規模最大的葬禮,在上海舉行。

已經去世一年半的大清皇族內閣郵傳部大臣盛宣懷(1844—1916),走得風風光光。為了這場葬禮,盛氏家族斥資30萬大洋,出殯儀仗隊長達2500多米,用了64名槓夫抬棺。

盛宣懷去世後,他的夫人莊氏決定為老頭子舉辦一場世紀葬禮。莊氏說,老頭子一輩子為朝廷和家族做了許多事情,自己卻沒過過一天安生日子,是被活活累死的。她提了兩個要點:第一,老頭子一生為大清累死累活,要讓皇帝的抬棺班子,來為他抬棺;第二,老頭子大半生在上海度過,出殯隊伍一定要走全上海最繁華的南京路。

錢不是問題,就是要把葬禮做大,做出不是國葬、勝似國葬的效果。

當天,整個上海幾乎傾城出動,爭睹這場世紀葬禮。出殯隊伍所經馬路,兩旁的商鋪全部停業,紛紛搭棚設座,收取座位票,盈利是平時的三倍還不止。

盛宣懷大出喪,成為上海富豪身後財力比拼的一個標杆。1920年代,“上海灘地皮大王”周扶九出喪,媒體有的說場面勝於盛宣懷,有的說不如。1930年代,永安公司總經理郭標出喪,上海市民普遍評價,遠不及盛宣懷那次。

時代在變化,但葬禮作為一個“大人物”最後高光時刻的表現形式,從未改變。

儘管早在民國成立後(確切地說,是在四川保路運動發生後),被後世譽為“中國實業之父”“中國商父”的盛宣懷,政治生命已經終結了,新的商業鉅子早已崛起。但他們所走的道路,跟這名前輩相比,似同非同。

盛宣懷的葬禮,就像是一個時代的隱喻。中國近代實業發展的一段旅程,在表面風光中落幕了,接下來的路,會怎樣呢?

上海1917:一場世紀葬禮,一個時代落幕

盛宣懷的葬禮

1

中國的近代工業化之路,發端於1860年代的洋務運動。與“先輕後重”的工業化路徑迥異,中國是從興辦一批軍事工業開始的。

以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等洋務派高官為代表,晚清在“自強”的口號下,自上而下對西方軍事技術進行了大規模移植。這批移植過來的軍事企業,可以看作是中國最早推行的以重工業為主導的工業發展模式

但是,這批軍事企業辦著辦著,變成了財政的無底洞。

政府強力推進的重工業發展模式,本質是傳統官僚體制與近代工業技術結合的怪胎,其生產運營完全與市場無關。當財政變得日益困窘的時候,軍工企業資本投入不足,主導的洋務派這才想到工業化、資本與市場的聯繫。

於是,洋務派提出“求富”的口號,創辦了最早的一批近代民用工業,以官辦、官督商辦和官商合辦等形式,賦予這些民用工業企業各種壟斷特權。中國的工業化,由此進入最早的起飛階段。

李鴻章被認為是中國工業化的關鍵人物,但實際上,他在經濟事業上的成就,全賴他的幕僚盛宣懷。

晚清有一批實幹家,並非由傳統的科舉出身,而是在外交、洋務、商戰等實踐的摔打中成長起來。

1870年,26歲的秀才盛宣懷在三次鄉試落榜後,進了父親的同榜進士、北洋大臣李鴻章的幕府。他不是紈絝子弟,很快就顯露出才幹和膽識。他在中國最早提出官督商辦的辦企業形式,以及企業應以盈利為主的經營原則。

28歲時,盛宣懷參與創辦中國第一家大型民用航運企業——輪船招商局。此後,他得到李鴻章的好評,年輕人的腦子就是好使。作為李鴻章的經濟事業操盤手,兩人緊密合作,直至1901年李鴻章去世。

在隨後的30年間,盛宣懷成長為大清帝國的商業巨擘。他先後興辦、創造了10餘個“中國第一”的企業,做了無數篳路藍縷的開山工作,這其中包括:

第一個民用股份制企業——輪船招商局;第一個電報局——中國電報總局;第一個內河小火輪公司——山東內河小火輪航運公司;第一家國人自辦的銀行——中國通商銀行;第一條鐵路幹線——京漢鐵路;第一個鋼鐵聯合企業——漢冶萍公司……

正因為這些成就,盛宣懷在後來贏得了“中國實業之父”“中國商父”的美譽。但他不是一個純粹的實業家,就像李鴻章所說的,盛宣懷“欲辦大事,兼作高官”。終其一生,盛宣懷基本上是沿著以“辦大事”作資本,從而達到“做高官”的目的的道路往前走的。

我們可以看到,盛宣懷創辦的企業,在立足之初,可以憑藉國家津貼的底氣,與外商同類企業進行價格戰,並取得勝利,實現盈利。而必要的時候,他又可以與外國合作,以“聯夷制夷”的名義,實現企業的良性發展,以及個人的仕途升遷。

1900年,當清廷向帝國主義宣戰的時候,亦官亦商的盛宣懷卻沒有響應最高統治者的號召,不惜一切代價投入戰爭之中;而是作為樞紐人物,串聯起李鴻章、張之洞、袁世凱等地方督撫,與列強締結了“東南互保”的和平條約。

就大清的權力中樞而言,這無疑是一種“叛國”行為。儘管事後迫於列強的壓力,盛宣懷不僅未被治罪,還獲得清廷獎賞,但是,不能因此高估盛宣懷主導“東南互保”的公心。因為東南戰事一啟,他在長江沿岸苦心經營了二三十年的實業,勢必毀於一旦;而這些實業,不僅關乎他的身家,更關乎他的仕途,是他藉以步入帝國政壇高官序列的資本。

東南互保的成功,從大的方面講,是帝國離心力強大到足以消解中央權威的結果;從小的方面講,則是盛宣懷等帝國官商群體為了保持個人利益、不願作出犧牲的反映。

結果恰如盛宣懷所謀劃的,由於他基本上控制了所有重要的工業企業,在經濟上成為支持清王朝的有力柱石,是慈禧太后口中的“不可少之人”,因此在大清的最後十年,他的的官階扶搖直上。從大理寺少卿、會辦商務大臣、工部左侍郎,到1911年升任郵傳部尚書。清皇族內閣成立,他又以郵傳部大臣領國務院之銜。

清朝最終“死”於鐵路建設,這是盛宣懷預料不到的。在他權位的最高峰時,他掌管了全國的鐵路權。

中國本應在1860年代有自己的第一條鐵路,當時有外商擬在中國修築鐵路,時任江蘇巡撫的李鴻章拒絕了:“如果在中國領土上要有一條鐵路的話,它必須是屬於中國的,而不是外國的企業。”這一非正式表態,很長時間內上升為大清的國家政策。但是,清政府無力自建,也不讓外資進入,致使中國的工業基礎設施長時期建立不起來。

盛宣懷跟李鴻章還是有所不同。1911年,他領導的郵傳部發起鐵路幹線國有政策,得到清廷批准。官方的理由是,川漢、粵漢鐵路原由商民集資籌建,由於資金遲遲不到位,導致修路進展緩慢,嚴重影響國家的工業化進程,清廷不得已決定收回商民股權,改由政府向外國銀行貸款修建。

可以看出來,這是盛宣懷“聯夷制夷”、為我所用的習慣性招數。宣佈鐵路國有政策之後,他隨即與英德法美銀行簽訂了600萬英鎊的鐵路借款合同。然而,這一次,因為針對商民的股權賠償計劃遲遲未出臺,“賣國”的謠言不脛而走,保路運動一發不可收拾,連帶催生了武昌起義。

盛宣懷的政治生涯,至此畫上句號。他被清廷推出來作為替罪羊,褫奪了官職,還要絞殺他,嚇得他逃亡日本。

到1912年底回國,民國政府才把大部分不動產還給了他。

在生命的最後三四年,坐擁1100多萬兩白銀資產的鉅富盛宣懷,除了錢,什麼都沒有。在遺囑裡,他將全部資產均分為兩半,一半用於社會公益,一半分給子孫。

臨死前,他對兒子們說,他有幾個遺憾,一個是不能像其祖父和父親一樣考取功名,另一個是一生辦洋務,卻未曾去過歐美。

就在盛宣懷去世與風光大葬的時候,中國的工業化進入了教科書所說的“黃金時代”。據學者估計,1912—1920年間,中國工業年增長率高達13.4%。

上海1917:一場世紀葬禮,一個時代落幕

盛宣懷著西裝像(1912年攝於日本)

2

盛宣懷在世時,對他的評價就出現了明顯的撕裂。狀元實業家張謇的評語頗不客氣:“盛宣懷的為人,雖稍有才具,但不顧大局,全無國家觀念。”

辦實業,如果只是追求個人升遷和企業利潤,這種格局,張謇是看不上的。

1894年,41歲的張謇迎來人生轉折點。這年,甲午戰爭爆發,也是慈禧六十大壽,特設恩科會試,張謇考取了狀元,成為翰林院編修。這個南通貧寒子弟,人到中年,終於實現了階層躍升。

但他很快就發現了整個帝國潰爛的祕密。

慈禧從頤和園回紫禁城,適逢大暴雨,文武百官跪在一二尺深的積水裡迎接太后,一個個被淋成落湯雞,連七八十歲的老臣都在水裡接駕。可是,太后坐在轎子裡,連頭都不回。張謇看後,整個人很難過,他問自己:“這種官,是有志氣的人應該做的麼?”

中日兩國正在開戰賭國運,而帝國高官匍匐在權力腳下,毫無尊嚴。難怪我們會打輸?人都沒有尊嚴,國家怎麼有尊嚴?

張謇果斷棄官,走上實業救國的道路。

上海1917:一場世紀葬禮,一個時代落幕

張謇

當時流行“商戰”,中國人辦企業就是要和列強展開經濟戰,這是國家之間的隱形戰爭

1895年,張謇在家鄉籌辦大生紗廠。過程並不順利,招股融資極為困難,逼得他只能上街賣字籌錢。最後不得已,求助於張之洞、劉坤一等地方大員集資,歷時4年,直到1899年才正式投產。

大生紗廠雖然引入官股,但官方只取官利,不參與工廠經營管理。這是張謇獨創的企業模式,叫做“紳領商辦”,區別於盛宣懷的“官商合辦”模式。

隨後的15年間,大生紗廠獲淨利約540萬兩,是一戰前華資紗廠中唯一成功的大型紗廠。

作為企業家,張謇成功了,但他的理想並非辦廠賺錢。他奮鬥的目標是“實業救國”,希望以自己的實踐,搭建起中國的工業生產體系,更希望以自己的努力,改造中國的社會基本面貌。

用他的話說,這是他畢生信奉的兩個主義:經濟上的“棉鐵主義”,以及政治上的“村落主義”。

他的產業鏈條無限延伸:

為了增加棉花來源,1900年辦了通海墾牧公司;為了解決棉籽出路,1902年辦了廣生油廠;為了解決原料和產品的運輸問題,1904年辦了上海大達外江輪步公司和天生港輪步公司;為了維修和製造機器設備,1906年辦了資生鐵冶廠……


他立志要把南通建設成為工業、農業、商業、交通運輸業以及文化教育等全面發展的典型工業區,作為全國可以效仿建設的樣板。

他又像重視實業一樣,重視教育,辦起了從幼稚園到高等院校的完整教育序列。他還先後辦起了許多在當時中國是“第一家”或“第一次”的企業和事業,興辦了圖書館、博物館、俱樂部、氣象臺、醫院、公園……他真的以一己之力,造就了一個近代化的南通。

一個理想主義的愛國實業家,終因承擔了過重的社會責任,使得他的企業被拖垮。1925年,大生集團債臺高築,債務達906萬兩,被債權人上海財團全面接管。

第二年,1926年8月,73歲的張謇一病不起。彌留之際,他的三哥俯身對他耳語:“你來有所自,去有所歸,我看時機已到,你要把定神志,好好地歸去罷。”張謇聽後,微微頷首,閉目離世。

張謇雖然最後失敗了,歷史還是銘記住這位偉大的失敗的英雄。正如胡適所說:“張季直先生在近代中國史上是一個很偉大的失敗的英雄,這是誰都不能否認的。他獨立開闢了無數新路,做了三十年的開路先鋒,養活了幾萬人,造福於一方,而影響及於全國。”

上海1917:一場世紀葬禮,一個時代落幕

張謇的產業之一:大生紗廠和碼頭

張謇考中狀元那年,28歲的周學熙,在安徽省鄉試中考了個舉人,分配到浙江當個小官。日後,周學熙成為中國北方實業崛起的扛把子,與張謇一起,被人譽為“南張北周”

不過,兩人出身截然不同。張謇來自世代務農的貧寒之家,而周學熙是典型的“官二代”,其父乃後來官至兩江總督兼南洋通商大臣的周馥。

1897年,周學熙在父親的幫助下,開始涉足實業,當上了開平礦務局董事及駐上海分局的監察,負責監督推銷開平煤炭。他後來投入袁世凱幕下,一個主要原因也是,其父與袁世凱關係很好。

1902年,袁世凱升任直隸總督,把周學熙調到天津,督辦直隸銀元局。周學熙帶領團隊日夜加班加點,只用了70天就讓造幣廠開工生產,穩定了庚子事變後紛亂的金融局勢。袁世凱大為讚賞,稱他為“當代奇才”,從此一切工業建設都委託給他辦理。

周學熙由此成為袁世凱經濟事業的操盤手,如同當年盛宣懷成為李鴻章的操盤手。

"

1917年11月18日,民國規模最大的葬禮,在上海舉行。

已經去世一年半的大清皇族內閣郵傳部大臣盛宣懷(1844—1916),走得風風光光。為了這場葬禮,盛氏家族斥資30萬大洋,出殯儀仗隊長達2500多米,用了64名槓夫抬棺。

盛宣懷去世後,他的夫人莊氏決定為老頭子舉辦一場世紀葬禮。莊氏說,老頭子一輩子為朝廷和家族做了許多事情,自己卻沒過過一天安生日子,是被活活累死的。她提了兩個要點:第一,老頭子一生為大清累死累活,要讓皇帝的抬棺班子,來為他抬棺;第二,老頭子大半生在上海度過,出殯隊伍一定要走全上海最繁華的南京路。

錢不是問題,就是要把葬禮做大,做出不是國葬、勝似國葬的效果。

當天,整個上海幾乎傾城出動,爭睹這場世紀葬禮。出殯隊伍所經馬路,兩旁的商鋪全部停業,紛紛搭棚設座,收取座位票,盈利是平時的三倍還不止。

盛宣懷大出喪,成為上海富豪身後財力比拼的一個標杆。1920年代,“上海灘地皮大王”周扶九出喪,媒體有的說場面勝於盛宣懷,有的說不如。1930年代,永安公司總經理郭標出喪,上海市民普遍評價,遠不及盛宣懷那次。

時代在變化,但葬禮作為一個“大人物”最後高光時刻的表現形式,從未改變。

儘管早在民國成立後(確切地說,是在四川保路運動發生後),被後世譽為“中國實業之父”“中國商父”的盛宣懷,政治生命已經終結了,新的商業鉅子早已崛起。但他們所走的道路,跟這名前輩相比,似同非同。

盛宣懷的葬禮,就像是一個時代的隱喻。中國近代實業發展的一段旅程,在表面風光中落幕了,接下來的路,會怎樣呢?

上海1917:一場世紀葬禮,一個時代落幕

盛宣懷的葬禮

1

中國的近代工業化之路,發端於1860年代的洋務運動。與“先輕後重”的工業化路徑迥異,中國是從興辦一批軍事工業開始的。

以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等洋務派高官為代表,晚清在“自強”的口號下,自上而下對西方軍事技術進行了大規模移植。這批移植過來的軍事企業,可以看作是中國最早推行的以重工業為主導的工業發展模式

但是,這批軍事企業辦著辦著,變成了財政的無底洞。

政府強力推進的重工業發展模式,本質是傳統官僚體制與近代工業技術結合的怪胎,其生產運營完全與市場無關。當財政變得日益困窘的時候,軍工企業資本投入不足,主導的洋務派這才想到工業化、資本與市場的聯繫。

於是,洋務派提出“求富”的口號,創辦了最早的一批近代民用工業,以官辦、官督商辦和官商合辦等形式,賦予這些民用工業企業各種壟斷特權。中國的工業化,由此進入最早的起飛階段。

李鴻章被認為是中國工業化的關鍵人物,但實際上,他在經濟事業上的成就,全賴他的幕僚盛宣懷。

晚清有一批實幹家,並非由傳統的科舉出身,而是在外交、洋務、商戰等實踐的摔打中成長起來。

1870年,26歲的秀才盛宣懷在三次鄉試落榜後,進了父親的同榜進士、北洋大臣李鴻章的幕府。他不是紈絝子弟,很快就顯露出才幹和膽識。他在中國最早提出官督商辦的辦企業形式,以及企業應以盈利為主的經營原則。

28歲時,盛宣懷參與創辦中國第一家大型民用航運企業——輪船招商局。此後,他得到李鴻章的好評,年輕人的腦子就是好使。作為李鴻章的經濟事業操盤手,兩人緊密合作,直至1901年李鴻章去世。

在隨後的30年間,盛宣懷成長為大清帝國的商業巨擘。他先後興辦、創造了10餘個“中國第一”的企業,做了無數篳路藍縷的開山工作,這其中包括:

第一個民用股份制企業——輪船招商局;第一個電報局——中國電報總局;第一個內河小火輪公司——山東內河小火輪航運公司;第一家國人自辦的銀行——中國通商銀行;第一條鐵路幹線——京漢鐵路;第一個鋼鐵聯合企業——漢冶萍公司……

正因為這些成就,盛宣懷在後來贏得了“中國實業之父”“中國商父”的美譽。但他不是一個純粹的實業家,就像李鴻章所說的,盛宣懷“欲辦大事,兼作高官”。終其一生,盛宣懷基本上是沿著以“辦大事”作資本,從而達到“做高官”的目的的道路往前走的。

我們可以看到,盛宣懷創辦的企業,在立足之初,可以憑藉國家津貼的底氣,與外商同類企業進行價格戰,並取得勝利,實現盈利。而必要的時候,他又可以與外國合作,以“聯夷制夷”的名義,實現企業的良性發展,以及個人的仕途升遷。

1900年,當清廷向帝國主義宣戰的時候,亦官亦商的盛宣懷卻沒有響應最高統治者的號召,不惜一切代價投入戰爭之中;而是作為樞紐人物,串聯起李鴻章、張之洞、袁世凱等地方督撫,與列強締結了“東南互保”的和平條約。

就大清的權力中樞而言,這無疑是一種“叛國”行為。儘管事後迫於列強的壓力,盛宣懷不僅未被治罪,還獲得清廷獎賞,但是,不能因此高估盛宣懷主導“東南互保”的公心。因為東南戰事一啟,他在長江沿岸苦心經營了二三十年的實業,勢必毀於一旦;而這些實業,不僅關乎他的身家,更關乎他的仕途,是他藉以步入帝國政壇高官序列的資本。

東南互保的成功,從大的方面講,是帝國離心力強大到足以消解中央權威的結果;從小的方面講,則是盛宣懷等帝國官商群體為了保持個人利益、不願作出犧牲的反映。

結果恰如盛宣懷所謀劃的,由於他基本上控制了所有重要的工業企業,在經濟上成為支持清王朝的有力柱石,是慈禧太后口中的“不可少之人”,因此在大清的最後十年,他的的官階扶搖直上。從大理寺少卿、會辦商務大臣、工部左侍郎,到1911年升任郵傳部尚書。清皇族內閣成立,他又以郵傳部大臣領國務院之銜。

清朝最終“死”於鐵路建設,這是盛宣懷預料不到的。在他權位的最高峰時,他掌管了全國的鐵路權。

中國本應在1860年代有自己的第一條鐵路,當時有外商擬在中國修築鐵路,時任江蘇巡撫的李鴻章拒絕了:“如果在中國領土上要有一條鐵路的話,它必須是屬於中國的,而不是外國的企業。”這一非正式表態,很長時間內上升為大清的國家政策。但是,清政府無力自建,也不讓外資進入,致使中國的工業基礎設施長時期建立不起來。

盛宣懷跟李鴻章還是有所不同。1911年,他領導的郵傳部發起鐵路幹線國有政策,得到清廷批准。官方的理由是,川漢、粵漢鐵路原由商民集資籌建,由於資金遲遲不到位,導致修路進展緩慢,嚴重影響國家的工業化進程,清廷不得已決定收回商民股權,改由政府向外國銀行貸款修建。

可以看出來,這是盛宣懷“聯夷制夷”、為我所用的習慣性招數。宣佈鐵路國有政策之後,他隨即與英德法美銀行簽訂了600萬英鎊的鐵路借款合同。然而,這一次,因為針對商民的股權賠償計劃遲遲未出臺,“賣國”的謠言不脛而走,保路運動一發不可收拾,連帶催生了武昌起義。

盛宣懷的政治生涯,至此畫上句號。他被清廷推出來作為替罪羊,褫奪了官職,還要絞殺他,嚇得他逃亡日本。

到1912年底回國,民國政府才把大部分不動產還給了他。

在生命的最後三四年,坐擁1100多萬兩白銀資產的鉅富盛宣懷,除了錢,什麼都沒有。在遺囑裡,他將全部資產均分為兩半,一半用於社會公益,一半分給子孫。

臨死前,他對兒子們說,他有幾個遺憾,一個是不能像其祖父和父親一樣考取功名,另一個是一生辦洋務,卻未曾去過歐美。

就在盛宣懷去世與風光大葬的時候,中國的工業化進入了教科書所說的“黃金時代”。據學者估計,1912—1920年間,中國工業年增長率高達13.4%。

上海1917:一場世紀葬禮,一個時代落幕

盛宣懷著西裝像(1912年攝於日本)

2

盛宣懷在世時,對他的評價就出現了明顯的撕裂。狀元實業家張謇的評語頗不客氣:“盛宣懷的為人,雖稍有才具,但不顧大局,全無國家觀念。”

辦實業,如果只是追求個人升遷和企業利潤,這種格局,張謇是看不上的。

1894年,41歲的張謇迎來人生轉折點。這年,甲午戰爭爆發,也是慈禧六十大壽,特設恩科會試,張謇考取了狀元,成為翰林院編修。這個南通貧寒子弟,人到中年,終於實現了階層躍升。

但他很快就發現了整個帝國潰爛的祕密。

慈禧從頤和園回紫禁城,適逢大暴雨,文武百官跪在一二尺深的積水裡迎接太后,一個個被淋成落湯雞,連七八十歲的老臣都在水裡接駕。可是,太后坐在轎子裡,連頭都不回。張謇看後,整個人很難過,他問自己:“這種官,是有志氣的人應該做的麼?”

中日兩國正在開戰賭國運,而帝國高官匍匐在權力腳下,毫無尊嚴。難怪我們會打輸?人都沒有尊嚴,國家怎麼有尊嚴?

張謇果斷棄官,走上實業救國的道路。

上海1917:一場世紀葬禮,一個時代落幕

張謇

當時流行“商戰”,中國人辦企業就是要和列強展開經濟戰,這是國家之間的隱形戰爭

1895年,張謇在家鄉籌辦大生紗廠。過程並不順利,招股融資極為困難,逼得他只能上街賣字籌錢。最後不得已,求助於張之洞、劉坤一等地方大員集資,歷時4年,直到1899年才正式投產。

大生紗廠雖然引入官股,但官方只取官利,不參與工廠經營管理。這是張謇獨創的企業模式,叫做“紳領商辦”,區別於盛宣懷的“官商合辦”模式。

隨後的15年間,大生紗廠獲淨利約540萬兩,是一戰前華資紗廠中唯一成功的大型紗廠。

作為企業家,張謇成功了,但他的理想並非辦廠賺錢。他奮鬥的目標是“實業救國”,希望以自己的實踐,搭建起中國的工業生產體系,更希望以自己的努力,改造中國的社會基本面貌。

用他的話說,這是他畢生信奉的兩個主義:經濟上的“棉鐵主義”,以及政治上的“村落主義”。

他的產業鏈條無限延伸:

為了增加棉花來源,1900年辦了通海墾牧公司;為了解決棉籽出路,1902年辦了廣生油廠;為了解決原料和產品的運輸問題,1904年辦了上海大達外江輪步公司和天生港輪步公司;為了維修和製造機器設備,1906年辦了資生鐵冶廠……


他立志要把南通建設成為工業、農業、商業、交通運輸業以及文化教育等全面發展的典型工業區,作為全國可以效仿建設的樣板。

他又像重視實業一樣,重視教育,辦起了從幼稚園到高等院校的完整教育序列。他還先後辦起了許多在當時中國是“第一家”或“第一次”的企業和事業,興辦了圖書館、博物館、俱樂部、氣象臺、醫院、公園……他真的以一己之力,造就了一個近代化的南通。

一個理想主義的愛國實業家,終因承擔了過重的社會責任,使得他的企業被拖垮。1925年,大生集團債臺高築,債務達906萬兩,被債權人上海財團全面接管。

第二年,1926年8月,73歲的張謇一病不起。彌留之際,他的三哥俯身對他耳語:“你來有所自,去有所歸,我看時機已到,你要把定神志,好好地歸去罷。”張謇聽後,微微頷首,閉目離世。

張謇雖然最後失敗了,歷史還是銘記住這位偉大的失敗的英雄。正如胡適所說:“張季直先生在近代中國史上是一個很偉大的失敗的英雄,這是誰都不能否認的。他獨立開闢了無數新路,做了三十年的開路先鋒,養活了幾萬人,造福於一方,而影響及於全國。”

上海1917:一場世紀葬禮,一個時代落幕

張謇的產業之一:大生紗廠和碼頭

張謇考中狀元那年,28歲的周學熙,在安徽省鄉試中考了個舉人,分配到浙江當個小官。日後,周學熙成為中國北方實業崛起的扛把子,與張謇一起,被人譽為“南張北周”

不過,兩人出身截然不同。張謇來自世代務農的貧寒之家,而周學熙是典型的“官二代”,其父乃後來官至兩江總督兼南洋通商大臣的周馥。

1897年,周學熙在父親的幫助下,開始涉足實業,當上了開平礦務局董事及駐上海分局的監察,負責監督推銷開平煤炭。他後來投入袁世凱幕下,一個主要原因也是,其父與袁世凱關係很好。

1902年,袁世凱升任直隸總督,把周學熙調到天津,督辦直隸銀元局。周學熙帶領團隊日夜加班加點,只用了70天就讓造幣廠開工生產,穩定了庚子事變後紛亂的金融局勢。袁世凱大為讚賞,稱他為“當代奇才”,從此一切工業建設都委託給他辦理。

周學熙由此成為袁世凱經濟事業的操盤手,如同當年盛宣懷成為李鴻章的操盤手。

上海1917:一場世紀葬禮,一個時代落幕

周學熙

周學熙應時而動,創辦了周氏資本集團的龍頭企業——啟新洋灰公司灤州煤礦。以此為起點,京師自來水公司、華新紗廠、中國實業銀行、耀華玻璃公司相繼成立,短短20年,他的企業已形成了一個包括重工業、輕紡工業、民用企事業及金融銀行業等20餘個門類的企業集團。

1912年後,周學熙更是兩度出任袁世凱北洋政府的財政總長。期間,他提出“振興實業”計劃,著手保護工商產業,希望從9億元的國家預算中劃撥1億元,作為資助10種新興事業的專款。他確信,這個計劃能夠實行,中國的富強就有希望。

可惜,因為政局突變,他的“振興實業”計劃未能實行。

形勢比人強,這是他第二次強烈感受到個人在歷史進程中的無力。

上一次,是在清末。八國聯軍侵華後,英國人趁機攫取了開平煤礦的產權,周學熙十分憤慨,發誓要將之收回。在袁世凱的支持下,他實施了“以灤制開”策略,在開平煤礦附近,再開辦一個規模大10倍的灤州煤礦,想通過價格戰拖垮開平,最終達到收回的目的。

開平與灤州,兩座煤礦的纏鬥,是清末轟動中外的一個“商戰”案例。洋務運動以後,中國知識階層已意識到國家間的經濟戰爭關乎國之存亡,但真刀真槍與洋商正面剛,並且不落下風的,周學熙算是第一人。他因此被譽為“商戰先鋒”。

就在英商快要扛不住,同意將開平煤礦交還中方,而周學熙把“贖款”從270萬英鎊砍到178萬英鎊的時候,辛亥革命爆發,局勢逆轉。灤州煤礦的股東害怕股權被革命奪走,竟然反過來由英商做主,將灤州煤礦併入開平煤礦,管理權盡入英人之手。

周學熙功虧一簣,只得痛苦地接受了商戰失敗的結局。當股東們一致推舉他擔任合併後成立的開灤礦務局總局督辦時,他堅決地推辭了。

國不強,商不立。這是開灤商戰的慘痛教訓。終其一生,周學熙未能實現收回開平煤礦的心願。

1948年,唐山解放,開灤礦務局從英商手中收歸國有,周學熙卻於此前一年逝世了。

"

1917年11月18日,民國規模最大的葬禮,在上海舉行。

已經去世一年半的大清皇族內閣郵傳部大臣盛宣懷(1844—1916),走得風風光光。為了這場葬禮,盛氏家族斥資30萬大洋,出殯儀仗隊長達2500多米,用了64名槓夫抬棺。

盛宣懷去世後,他的夫人莊氏決定為老頭子舉辦一場世紀葬禮。莊氏說,老頭子一輩子為朝廷和家族做了許多事情,自己卻沒過過一天安生日子,是被活活累死的。她提了兩個要點:第一,老頭子一生為大清累死累活,要讓皇帝的抬棺班子,來為他抬棺;第二,老頭子大半生在上海度過,出殯隊伍一定要走全上海最繁華的南京路。

錢不是問題,就是要把葬禮做大,做出不是國葬、勝似國葬的效果。

當天,整個上海幾乎傾城出動,爭睹這場世紀葬禮。出殯隊伍所經馬路,兩旁的商鋪全部停業,紛紛搭棚設座,收取座位票,盈利是平時的三倍還不止。

盛宣懷大出喪,成為上海富豪身後財力比拼的一個標杆。1920年代,“上海灘地皮大王”周扶九出喪,媒體有的說場面勝於盛宣懷,有的說不如。1930年代,永安公司總經理郭標出喪,上海市民普遍評價,遠不及盛宣懷那次。

時代在變化,但葬禮作為一個“大人物”最後高光時刻的表現形式,從未改變。

儘管早在民國成立後(確切地說,是在四川保路運動發生後),被後世譽為“中國實業之父”“中國商父”的盛宣懷,政治生命已經終結了,新的商業鉅子早已崛起。但他們所走的道路,跟這名前輩相比,似同非同。

盛宣懷的葬禮,就像是一個時代的隱喻。中國近代實業發展的一段旅程,在表面風光中落幕了,接下來的路,會怎樣呢?

上海1917:一場世紀葬禮,一個時代落幕

盛宣懷的葬禮

1

中國的近代工業化之路,發端於1860年代的洋務運動。與“先輕後重”的工業化路徑迥異,中國是從興辦一批軍事工業開始的。

以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等洋務派高官為代表,晚清在“自強”的口號下,自上而下對西方軍事技術進行了大規模移植。這批移植過來的軍事企業,可以看作是中國最早推行的以重工業為主導的工業發展模式

但是,這批軍事企業辦著辦著,變成了財政的無底洞。

政府強力推進的重工業發展模式,本質是傳統官僚體制與近代工業技術結合的怪胎,其生產運營完全與市場無關。當財政變得日益困窘的時候,軍工企業資本投入不足,主導的洋務派這才想到工業化、資本與市場的聯繫。

於是,洋務派提出“求富”的口號,創辦了最早的一批近代民用工業,以官辦、官督商辦和官商合辦等形式,賦予這些民用工業企業各種壟斷特權。中國的工業化,由此進入最早的起飛階段。

李鴻章被認為是中國工業化的關鍵人物,但實際上,他在經濟事業上的成就,全賴他的幕僚盛宣懷。

晚清有一批實幹家,並非由傳統的科舉出身,而是在外交、洋務、商戰等實踐的摔打中成長起來。

1870年,26歲的秀才盛宣懷在三次鄉試落榜後,進了父親的同榜進士、北洋大臣李鴻章的幕府。他不是紈絝子弟,很快就顯露出才幹和膽識。他在中國最早提出官督商辦的辦企業形式,以及企業應以盈利為主的經營原則。

28歲時,盛宣懷參與創辦中國第一家大型民用航運企業——輪船招商局。此後,他得到李鴻章的好評,年輕人的腦子就是好使。作為李鴻章的經濟事業操盤手,兩人緊密合作,直至1901年李鴻章去世。

在隨後的30年間,盛宣懷成長為大清帝國的商業巨擘。他先後興辦、創造了10餘個“中國第一”的企業,做了無數篳路藍縷的開山工作,這其中包括:

第一個民用股份制企業——輪船招商局;第一個電報局——中國電報總局;第一個內河小火輪公司——山東內河小火輪航運公司;第一家國人自辦的銀行——中國通商銀行;第一條鐵路幹線——京漢鐵路;第一個鋼鐵聯合企業——漢冶萍公司……

正因為這些成就,盛宣懷在後來贏得了“中國實業之父”“中國商父”的美譽。但他不是一個純粹的實業家,就像李鴻章所說的,盛宣懷“欲辦大事,兼作高官”。終其一生,盛宣懷基本上是沿著以“辦大事”作資本,從而達到“做高官”的目的的道路往前走的。

我們可以看到,盛宣懷創辦的企業,在立足之初,可以憑藉國家津貼的底氣,與外商同類企業進行價格戰,並取得勝利,實現盈利。而必要的時候,他又可以與外國合作,以“聯夷制夷”的名義,實現企業的良性發展,以及個人的仕途升遷。

1900年,當清廷向帝國主義宣戰的時候,亦官亦商的盛宣懷卻沒有響應最高統治者的號召,不惜一切代價投入戰爭之中;而是作為樞紐人物,串聯起李鴻章、張之洞、袁世凱等地方督撫,與列強締結了“東南互保”的和平條約。

就大清的權力中樞而言,這無疑是一種“叛國”行為。儘管事後迫於列強的壓力,盛宣懷不僅未被治罪,還獲得清廷獎賞,但是,不能因此高估盛宣懷主導“東南互保”的公心。因為東南戰事一啟,他在長江沿岸苦心經營了二三十年的實業,勢必毀於一旦;而這些實業,不僅關乎他的身家,更關乎他的仕途,是他藉以步入帝國政壇高官序列的資本。

東南互保的成功,從大的方面講,是帝國離心力強大到足以消解中央權威的結果;從小的方面講,則是盛宣懷等帝國官商群體為了保持個人利益、不願作出犧牲的反映。

結果恰如盛宣懷所謀劃的,由於他基本上控制了所有重要的工業企業,在經濟上成為支持清王朝的有力柱石,是慈禧太后口中的“不可少之人”,因此在大清的最後十年,他的的官階扶搖直上。從大理寺少卿、會辦商務大臣、工部左侍郎,到1911年升任郵傳部尚書。清皇族內閣成立,他又以郵傳部大臣領國務院之銜。

清朝最終“死”於鐵路建設,這是盛宣懷預料不到的。在他權位的最高峰時,他掌管了全國的鐵路權。

中國本應在1860年代有自己的第一條鐵路,當時有外商擬在中國修築鐵路,時任江蘇巡撫的李鴻章拒絕了:“如果在中國領土上要有一條鐵路的話,它必須是屬於中國的,而不是外國的企業。”這一非正式表態,很長時間內上升為大清的國家政策。但是,清政府無力自建,也不讓外資進入,致使中國的工業基礎設施長時期建立不起來。

盛宣懷跟李鴻章還是有所不同。1911年,他領導的郵傳部發起鐵路幹線國有政策,得到清廷批准。官方的理由是,川漢、粵漢鐵路原由商民集資籌建,由於資金遲遲不到位,導致修路進展緩慢,嚴重影響國家的工業化進程,清廷不得已決定收回商民股權,改由政府向外國銀行貸款修建。

可以看出來,這是盛宣懷“聯夷制夷”、為我所用的習慣性招數。宣佈鐵路國有政策之後,他隨即與英德法美銀行簽訂了600萬英鎊的鐵路借款合同。然而,這一次,因為針對商民的股權賠償計劃遲遲未出臺,“賣國”的謠言不脛而走,保路運動一發不可收拾,連帶催生了武昌起義。

盛宣懷的政治生涯,至此畫上句號。他被清廷推出來作為替罪羊,褫奪了官職,還要絞殺他,嚇得他逃亡日本。

到1912年底回國,民國政府才把大部分不動產還給了他。

在生命的最後三四年,坐擁1100多萬兩白銀資產的鉅富盛宣懷,除了錢,什麼都沒有。在遺囑裡,他將全部資產均分為兩半,一半用於社會公益,一半分給子孫。

臨死前,他對兒子們說,他有幾個遺憾,一個是不能像其祖父和父親一樣考取功名,另一個是一生辦洋務,卻未曾去過歐美。

就在盛宣懷去世與風光大葬的時候,中國的工業化進入了教科書所說的“黃金時代”。據學者估計,1912—1920年間,中國工業年增長率高達13.4%。

上海1917:一場世紀葬禮,一個時代落幕

盛宣懷著西裝像(1912年攝於日本)

2

盛宣懷在世時,對他的評價就出現了明顯的撕裂。狀元實業家張謇的評語頗不客氣:“盛宣懷的為人,雖稍有才具,但不顧大局,全無國家觀念。”

辦實業,如果只是追求個人升遷和企業利潤,這種格局,張謇是看不上的。

1894年,41歲的張謇迎來人生轉折點。這年,甲午戰爭爆發,也是慈禧六十大壽,特設恩科會試,張謇考取了狀元,成為翰林院編修。這個南通貧寒子弟,人到中年,終於實現了階層躍升。

但他很快就發現了整個帝國潰爛的祕密。

慈禧從頤和園回紫禁城,適逢大暴雨,文武百官跪在一二尺深的積水裡迎接太后,一個個被淋成落湯雞,連七八十歲的老臣都在水裡接駕。可是,太后坐在轎子裡,連頭都不回。張謇看後,整個人很難過,他問自己:“這種官,是有志氣的人應該做的麼?”

中日兩國正在開戰賭國運,而帝國高官匍匐在權力腳下,毫無尊嚴。難怪我們會打輸?人都沒有尊嚴,國家怎麼有尊嚴?

張謇果斷棄官,走上實業救國的道路。

上海1917:一場世紀葬禮,一個時代落幕

張謇

當時流行“商戰”,中國人辦企業就是要和列強展開經濟戰,這是國家之間的隱形戰爭

1895年,張謇在家鄉籌辦大生紗廠。過程並不順利,招股融資極為困難,逼得他只能上街賣字籌錢。最後不得已,求助於張之洞、劉坤一等地方大員集資,歷時4年,直到1899年才正式投產。

大生紗廠雖然引入官股,但官方只取官利,不參與工廠經營管理。這是張謇獨創的企業模式,叫做“紳領商辦”,區別於盛宣懷的“官商合辦”模式。

隨後的15年間,大生紗廠獲淨利約540萬兩,是一戰前華資紗廠中唯一成功的大型紗廠。

作為企業家,張謇成功了,但他的理想並非辦廠賺錢。他奮鬥的目標是“實業救國”,希望以自己的實踐,搭建起中國的工業生產體系,更希望以自己的努力,改造中國的社會基本面貌。

用他的話說,這是他畢生信奉的兩個主義:經濟上的“棉鐵主義”,以及政治上的“村落主義”。

他的產業鏈條無限延伸:

為了增加棉花來源,1900年辦了通海墾牧公司;為了解決棉籽出路,1902年辦了廣生油廠;為了解決原料和產品的運輸問題,1904年辦了上海大達外江輪步公司和天生港輪步公司;為了維修和製造機器設備,1906年辦了資生鐵冶廠……


他立志要把南通建設成為工業、農業、商業、交通運輸業以及文化教育等全面發展的典型工業區,作為全國可以效仿建設的樣板。

他又像重視實業一樣,重視教育,辦起了從幼稚園到高等院校的完整教育序列。他還先後辦起了許多在當時中國是“第一家”或“第一次”的企業和事業,興辦了圖書館、博物館、俱樂部、氣象臺、醫院、公園……他真的以一己之力,造就了一個近代化的南通。

一個理想主義的愛國實業家,終因承擔了過重的社會責任,使得他的企業被拖垮。1925年,大生集團債臺高築,債務達906萬兩,被債權人上海財團全面接管。

第二年,1926年8月,73歲的張謇一病不起。彌留之際,他的三哥俯身對他耳語:“你來有所自,去有所歸,我看時機已到,你要把定神志,好好地歸去罷。”張謇聽後,微微頷首,閉目離世。

張謇雖然最後失敗了,歷史還是銘記住這位偉大的失敗的英雄。正如胡適所說:“張季直先生在近代中國史上是一個很偉大的失敗的英雄,這是誰都不能否認的。他獨立開闢了無數新路,做了三十年的開路先鋒,養活了幾萬人,造福於一方,而影響及於全國。”

上海1917:一場世紀葬禮,一個時代落幕

張謇的產業之一:大生紗廠和碼頭

張謇考中狀元那年,28歲的周學熙,在安徽省鄉試中考了個舉人,分配到浙江當個小官。日後,周學熙成為中國北方實業崛起的扛把子,與張謇一起,被人譽為“南張北周”

不過,兩人出身截然不同。張謇來自世代務農的貧寒之家,而周學熙是典型的“官二代”,其父乃後來官至兩江總督兼南洋通商大臣的周馥。

1897年,周學熙在父親的幫助下,開始涉足實業,當上了開平礦務局董事及駐上海分局的監察,負責監督推銷開平煤炭。他後來投入袁世凱幕下,一個主要原因也是,其父與袁世凱關係很好。

1902年,袁世凱升任直隸總督,把周學熙調到天津,督辦直隸銀元局。周學熙帶領團隊日夜加班加點,只用了70天就讓造幣廠開工生產,穩定了庚子事變後紛亂的金融局勢。袁世凱大為讚賞,稱他為“當代奇才”,從此一切工業建設都委託給他辦理。

周學熙由此成為袁世凱經濟事業的操盤手,如同當年盛宣懷成為李鴻章的操盤手。

上海1917:一場世紀葬禮,一個時代落幕

周學熙

周學熙應時而動,創辦了周氏資本集團的龍頭企業——啟新洋灰公司灤州煤礦。以此為起點,京師自來水公司、華新紗廠、中國實業銀行、耀華玻璃公司相繼成立,短短20年,他的企業已形成了一個包括重工業、輕紡工業、民用企事業及金融銀行業等20餘個門類的企業集團。

1912年後,周學熙更是兩度出任袁世凱北洋政府的財政總長。期間,他提出“振興實業”計劃,著手保護工商產業,希望從9億元的國家預算中劃撥1億元,作為資助10種新興事業的專款。他確信,這個計劃能夠實行,中國的富強就有希望。

可惜,因為政局突變,他的“振興實業”計劃未能實行。

形勢比人強,這是他第二次強烈感受到個人在歷史進程中的無力。

上一次,是在清末。八國聯軍侵華後,英國人趁機攫取了開平煤礦的產權,周學熙十分憤慨,發誓要將之收回。在袁世凱的支持下,他實施了“以灤制開”策略,在開平煤礦附近,再開辦一個規模大10倍的灤州煤礦,想通過價格戰拖垮開平,最終達到收回的目的。

開平與灤州,兩座煤礦的纏鬥,是清末轟動中外的一個“商戰”案例。洋務運動以後,中國知識階層已意識到國家間的經濟戰爭關乎國之存亡,但真刀真槍與洋商正面剛,並且不落下風的,周學熙算是第一人。他因此被譽為“商戰先鋒”。

就在英商快要扛不住,同意將開平煤礦交還中方,而周學熙把“贖款”從270萬英鎊砍到178萬英鎊的時候,辛亥革命爆發,局勢逆轉。灤州煤礦的股東害怕股權被革命奪走,竟然反過來由英商做主,將灤州煤礦併入開平煤礦,管理權盡入英人之手。

周學熙功虧一簣,只得痛苦地接受了商戰失敗的結局。當股東們一致推舉他擔任合併後成立的開灤礦務局總局督辦時,他堅決地推辭了。

國不強,商不立。這是開灤商戰的慘痛教訓。終其一生,周學熙未能實現收回開平煤礦的心願。

1948年,唐山解放,開灤礦務局從英商手中收歸國有,周學熙卻於此前一年逝世了。

上海1917:一場世紀葬禮,一個時代落幕

灤州煤礦

3

1883年,當盛宣懷在中國實業界叱吒風雲的時候,在湖南長沙,一個名叫範旭東的男娃才來到人間。範旭東的哥哥範源濂,參與了1898年的戊戌變法,失敗後曾流亡日本,順便把弟弟帶過去留學。

從京都帝國大學化學系畢業後,範旭東隨即回國,立志於發展中國化學工業。

自1860年代洋務運動起,中國在輕重工業的所有領域,都處於學習、追趕和填補空白的階段。大到一艘輪船,小到一根火柴,從無到有,都希望生產出“民族工業替代品”,與洋貨相抗衡。每當民族主義運動高漲,抵制洋貨、支持國貨的呼聲就特別強烈,這成為那幾代實業家的壓力與機遇。

範旭東構建中國的化學工業體系,是從一個生產精鹽的公司做起的。1914年,他在天津創辦久大精鹽公司,很快就研製成功,生產出中國製造的第一批精鹽。在此之前,中國許多地方產鹽,氯化鈉含量連50%都達不到,被西方人譏笑為“食土”。精鹽市場則被外商壟斷。

久大公司的精鹽,純度高達90%以上,一推出來,卻遭到內外商的聯合圍剿。中國的鹽業市場,向來實行專營制度,範旭東的入場,被龐大的利益集團視為攪局者。為此,地方軍閥一度綁架了範旭東,在他當教育總長的哥哥範源濂的四處斡旋下,才被放回來。

無奈之下,久大公司通過湖南人楊度,給袁世凱送了兩瓶精鹽。袁世凱嘗過後,說不錯,直接給了久大公司5個口岸的銷售權。久大精鹽這才順利進入長江流域市場。銷量年年激增,從1萬擔,直到1936年,達到50萬擔的頂峰。

精鹽市場獲得成功後,範旭東進入制鹼業。他曾到當時壟斷中國純鹼市場的英國卜內門公司參觀,英國人嘲弄他說,你們看不懂制鹼工藝,還是看看鍋爐房就好了。

1917年,範旭東創建永利制鹼公司,陸續聘請了中國首個化學碩士陳調甫、哥倫比亞化學博士侯德榜等科學精英,歷時將近十年,終於在1926年生產出質量合格的純鹼。期間,他用久大公司的利潤,去補貼永利公司的研發,差點拖垮了久大公司,但他不後悔。英國卜內門公司一度出高價,要把永利公司收購了,範旭東很生氣地說:“我搞不成鹼,寧可自殺,也不出賣靈魂。”

永利純鹼研發成功後,在美國費城舉行的萬國博覽會上榮膺金質獎章,被大會公認為“中國工業進步的象徵”。

範旭東的下一步,是建設中國的硫酸產業。經過數年奔波,終於在1937年初建成南京硫酸銨廠,並生產出第一批國產硫酸銨。

從範旭東的產業佈局,不難看出,他的每一步都死磕西方的技術壟斷行業,並通過自主研發,打破了這種壟斷局面。當第一批國產硫酸銨被生產出來時,他興奮地在日記中說:“列強爭雄之合成氨高壓工業,在中華於焉實現矣。我國先有純鹼、燒鹼,這隻能說有了一翼;現在又有合成氨、硫酸、硝酸,才算有了另一翼。有了兩翼,我國化學工業就可以展翅騰飛了。”

這種心情,如今落力研發國產芯片的科學家,以後當能體會到。

"

1917年11月18日,民國規模最大的葬禮,在上海舉行。

已經去世一年半的大清皇族內閣郵傳部大臣盛宣懷(1844—1916),走得風風光光。為了這場葬禮,盛氏家族斥資30萬大洋,出殯儀仗隊長達2500多米,用了64名槓夫抬棺。

盛宣懷去世後,他的夫人莊氏決定為老頭子舉辦一場世紀葬禮。莊氏說,老頭子一輩子為朝廷和家族做了許多事情,自己卻沒過過一天安生日子,是被活活累死的。她提了兩個要點:第一,老頭子一生為大清累死累活,要讓皇帝的抬棺班子,來為他抬棺;第二,老頭子大半生在上海度過,出殯隊伍一定要走全上海最繁華的南京路。

錢不是問題,就是要把葬禮做大,做出不是國葬、勝似國葬的效果。

當天,整個上海幾乎傾城出動,爭睹這場世紀葬禮。出殯隊伍所經馬路,兩旁的商鋪全部停業,紛紛搭棚設座,收取座位票,盈利是平時的三倍還不止。

盛宣懷大出喪,成為上海富豪身後財力比拼的一個標杆。1920年代,“上海灘地皮大王”周扶九出喪,媒體有的說場面勝於盛宣懷,有的說不如。1930年代,永安公司總經理郭標出喪,上海市民普遍評價,遠不及盛宣懷那次。

時代在變化,但葬禮作為一個“大人物”最後高光時刻的表現形式,從未改變。

儘管早在民國成立後(確切地說,是在四川保路運動發生後),被後世譽為“中國實業之父”“中國商父”的盛宣懷,政治生命已經終結了,新的商業鉅子早已崛起。但他們所走的道路,跟這名前輩相比,似同非同。

盛宣懷的葬禮,就像是一個時代的隱喻。中國近代實業發展的一段旅程,在表面風光中落幕了,接下來的路,會怎樣呢?

上海1917:一場世紀葬禮,一個時代落幕

盛宣懷的葬禮

1

中國的近代工業化之路,發端於1860年代的洋務運動。與“先輕後重”的工業化路徑迥異,中國是從興辦一批軍事工業開始的。

以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等洋務派高官為代表,晚清在“自強”的口號下,自上而下對西方軍事技術進行了大規模移植。這批移植過來的軍事企業,可以看作是中國最早推行的以重工業為主導的工業發展模式

但是,這批軍事企業辦著辦著,變成了財政的無底洞。

政府強力推進的重工業發展模式,本質是傳統官僚體制與近代工業技術結合的怪胎,其生產運營完全與市場無關。當財政變得日益困窘的時候,軍工企業資本投入不足,主導的洋務派這才想到工業化、資本與市場的聯繫。

於是,洋務派提出“求富”的口號,創辦了最早的一批近代民用工業,以官辦、官督商辦和官商合辦等形式,賦予這些民用工業企業各種壟斷特權。中國的工業化,由此進入最早的起飛階段。

李鴻章被認為是中國工業化的關鍵人物,但實際上,他在經濟事業上的成就,全賴他的幕僚盛宣懷。

晚清有一批實幹家,並非由傳統的科舉出身,而是在外交、洋務、商戰等實踐的摔打中成長起來。

1870年,26歲的秀才盛宣懷在三次鄉試落榜後,進了父親的同榜進士、北洋大臣李鴻章的幕府。他不是紈絝子弟,很快就顯露出才幹和膽識。他在中國最早提出官督商辦的辦企業形式,以及企業應以盈利為主的經營原則。

28歲時,盛宣懷參與創辦中國第一家大型民用航運企業——輪船招商局。此後,他得到李鴻章的好評,年輕人的腦子就是好使。作為李鴻章的經濟事業操盤手,兩人緊密合作,直至1901年李鴻章去世。

在隨後的30年間,盛宣懷成長為大清帝國的商業巨擘。他先後興辦、創造了10餘個“中國第一”的企業,做了無數篳路藍縷的開山工作,這其中包括:

第一個民用股份制企業——輪船招商局;第一個電報局——中國電報總局;第一個內河小火輪公司——山東內河小火輪航運公司;第一家國人自辦的銀行——中國通商銀行;第一條鐵路幹線——京漢鐵路;第一個鋼鐵聯合企業——漢冶萍公司……

正因為這些成就,盛宣懷在後來贏得了“中國實業之父”“中國商父”的美譽。但他不是一個純粹的實業家,就像李鴻章所說的,盛宣懷“欲辦大事,兼作高官”。終其一生,盛宣懷基本上是沿著以“辦大事”作資本,從而達到“做高官”的目的的道路往前走的。

我們可以看到,盛宣懷創辦的企業,在立足之初,可以憑藉國家津貼的底氣,與外商同類企業進行價格戰,並取得勝利,實現盈利。而必要的時候,他又可以與外國合作,以“聯夷制夷”的名義,實現企業的良性發展,以及個人的仕途升遷。

1900年,當清廷向帝國主義宣戰的時候,亦官亦商的盛宣懷卻沒有響應最高統治者的號召,不惜一切代價投入戰爭之中;而是作為樞紐人物,串聯起李鴻章、張之洞、袁世凱等地方督撫,與列強締結了“東南互保”的和平條約。

就大清的權力中樞而言,這無疑是一種“叛國”行為。儘管事後迫於列強的壓力,盛宣懷不僅未被治罪,還獲得清廷獎賞,但是,不能因此高估盛宣懷主導“東南互保”的公心。因為東南戰事一啟,他在長江沿岸苦心經營了二三十年的實業,勢必毀於一旦;而這些實業,不僅關乎他的身家,更關乎他的仕途,是他藉以步入帝國政壇高官序列的資本。

東南互保的成功,從大的方面講,是帝國離心力強大到足以消解中央權威的結果;從小的方面講,則是盛宣懷等帝國官商群體為了保持個人利益、不願作出犧牲的反映。

結果恰如盛宣懷所謀劃的,由於他基本上控制了所有重要的工業企業,在經濟上成為支持清王朝的有力柱石,是慈禧太后口中的“不可少之人”,因此在大清的最後十年,他的的官階扶搖直上。從大理寺少卿、會辦商務大臣、工部左侍郎,到1911年升任郵傳部尚書。清皇族內閣成立,他又以郵傳部大臣領國務院之銜。

清朝最終“死”於鐵路建設,這是盛宣懷預料不到的。在他權位的最高峰時,他掌管了全國的鐵路權。

中國本應在1860年代有自己的第一條鐵路,當時有外商擬在中國修築鐵路,時任江蘇巡撫的李鴻章拒絕了:“如果在中國領土上要有一條鐵路的話,它必須是屬於中國的,而不是外國的企業。”這一非正式表態,很長時間內上升為大清的國家政策。但是,清政府無力自建,也不讓外資進入,致使中國的工業基礎設施長時期建立不起來。

盛宣懷跟李鴻章還是有所不同。1911年,他領導的郵傳部發起鐵路幹線國有政策,得到清廷批准。官方的理由是,川漢、粵漢鐵路原由商民集資籌建,由於資金遲遲不到位,導致修路進展緩慢,嚴重影響國家的工業化進程,清廷不得已決定收回商民股權,改由政府向外國銀行貸款修建。

可以看出來,這是盛宣懷“聯夷制夷”、為我所用的習慣性招數。宣佈鐵路國有政策之後,他隨即與英德法美銀行簽訂了600萬英鎊的鐵路借款合同。然而,這一次,因為針對商民的股權賠償計劃遲遲未出臺,“賣國”的謠言不脛而走,保路運動一發不可收拾,連帶催生了武昌起義。

盛宣懷的政治生涯,至此畫上句號。他被清廷推出來作為替罪羊,褫奪了官職,還要絞殺他,嚇得他逃亡日本。

到1912年底回國,民國政府才把大部分不動產還給了他。

在生命的最後三四年,坐擁1100多萬兩白銀資產的鉅富盛宣懷,除了錢,什麼都沒有。在遺囑裡,他將全部資產均分為兩半,一半用於社會公益,一半分給子孫。

臨死前,他對兒子們說,他有幾個遺憾,一個是不能像其祖父和父親一樣考取功名,另一個是一生辦洋務,卻未曾去過歐美。

就在盛宣懷去世與風光大葬的時候,中國的工業化進入了教科書所說的“黃金時代”。據學者估計,1912—1920年間,中國工業年增長率高達13.4%。

上海1917:一場世紀葬禮,一個時代落幕

盛宣懷著西裝像(1912年攝於日本)

2

盛宣懷在世時,對他的評價就出現了明顯的撕裂。狀元實業家張謇的評語頗不客氣:“盛宣懷的為人,雖稍有才具,但不顧大局,全無國家觀念。”

辦實業,如果只是追求個人升遷和企業利潤,這種格局,張謇是看不上的。

1894年,41歲的張謇迎來人生轉折點。這年,甲午戰爭爆發,也是慈禧六十大壽,特設恩科會試,張謇考取了狀元,成為翰林院編修。這個南通貧寒子弟,人到中年,終於實現了階層躍升。

但他很快就發現了整個帝國潰爛的祕密。

慈禧從頤和園回紫禁城,適逢大暴雨,文武百官跪在一二尺深的積水裡迎接太后,一個個被淋成落湯雞,連七八十歲的老臣都在水裡接駕。可是,太后坐在轎子裡,連頭都不回。張謇看後,整個人很難過,他問自己:“這種官,是有志氣的人應該做的麼?”

中日兩國正在開戰賭國運,而帝國高官匍匐在權力腳下,毫無尊嚴。難怪我們會打輸?人都沒有尊嚴,國家怎麼有尊嚴?

張謇果斷棄官,走上實業救國的道路。

上海1917:一場世紀葬禮,一個時代落幕

張謇

當時流行“商戰”,中國人辦企業就是要和列強展開經濟戰,這是國家之間的隱形戰爭

1895年,張謇在家鄉籌辦大生紗廠。過程並不順利,招股融資極為困難,逼得他只能上街賣字籌錢。最後不得已,求助於張之洞、劉坤一等地方大員集資,歷時4年,直到1899年才正式投產。

大生紗廠雖然引入官股,但官方只取官利,不參與工廠經營管理。這是張謇獨創的企業模式,叫做“紳領商辦”,區別於盛宣懷的“官商合辦”模式。

隨後的15年間,大生紗廠獲淨利約540萬兩,是一戰前華資紗廠中唯一成功的大型紗廠。

作為企業家,張謇成功了,但他的理想並非辦廠賺錢。他奮鬥的目標是“實業救國”,希望以自己的實踐,搭建起中國的工業生產體系,更希望以自己的努力,改造中國的社會基本面貌。

用他的話說,這是他畢生信奉的兩個主義:經濟上的“棉鐵主義”,以及政治上的“村落主義”。

他的產業鏈條無限延伸:

為了增加棉花來源,1900年辦了通海墾牧公司;為了解決棉籽出路,1902年辦了廣生油廠;為了解決原料和產品的運輸問題,1904年辦了上海大達外江輪步公司和天生港輪步公司;為了維修和製造機器設備,1906年辦了資生鐵冶廠……


他立志要把南通建設成為工業、農業、商業、交通運輸業以及文化教育等全面發展的典型工業區,作為全國可以效仿建設的樣板。

他又像重視實業一樣,重視教育,辦起了從幼稚園到高等院校的完整教育序列。他還先後辦起了許多在當時中國是“第一家”或“第一次”的企業和事業,興辦了圖書館、博物館、俱樂部、氣象臺、醫院、公園……他真的以一己之力,造就了一個近代化的南通。

一個理想主義的愛國實業家,終因承擔了過重的社會責任,使得他的企業被拖垮。1925年,大生集團債臺高築,債務達906萬兩,被債權人上海財團全面接管。

第二年,1926年8月,73歲的張謇一病不起。彌留之際,他的三哥俯身對他耳語:“你來有所自,去有所歸,我看時機已到,你要把定神志,好好地歸去罷。”張謇聽後,微微頷首,閉目離世。

張謇雖然最後失敗了,歷史還是銘記住這位偉大的失敗的英雄。正如胡適所說:“張季直先生在近代中國史上是一個很偉大的失敗的英雄,這是誰都不能否認的。他獨立開闢了無數新路,做了三十年的開路先鋒,養活了幾萬人,造福於一方,而影響及於全國。”

上海1917:一場世紀葬禮,一個時代落幕

張謇的產業之一:大生紗廠和碼頭

張謇考中狀元那年,28歲的周學熙,在安徽省鄉試中考了個舉人,分配到浙江當個小官。日後,周學熙成為中國北方實業崛起的扛把子,與張謇一起,被人譽為“南張北周”

不過,兩人出身截然不同。張謇來自世代務農的貧寒之家,而周學熙是典型的“官二代”,其父乃後來官至兩江總督兼南洋通商大臣的周馥。

1897年,周學熙在父親的幫助下,開始涉足實業,當上了開平礦務局董事及駐上海分局的監察,負責監督推銷開平煤炭。他後來投入袁世凱幕下,一個主要原因也是,其父與袁世凱關係很好。

1902年,袁世凱升任直隸總督,把周學熙調到天津,督辦直隸銀元局。周學熙帶領團隊日夜加班加點,只用了70天就讓造幣廠開工生產,穩定了庚子事變後紛亂的金融局勢。袁世凱大為讚賞,稱他為“當代奇才”,從此一切工業建設都委託給他辦理。

周學熙由此成為袁世凱經濟事業的操盤手,如同當年盛宣懷成為李鴻章的操盤手。

上海1917:一場世紀葬禮,一個時代落幕

周學熙

周學熙應時而動,創辦了周氏資本集團的龍頭企業——啟新洋灰公司灤州煤礦。以此為起點,京師自來水公司、華新紗廠、中國實業銀行、耀華玻璃公司相繼成立,短短20年,他的企業已形成了一個包括重工業、輕紡工業、民用企事業及金融銀行業等20餘個門類的企業集團。

1912年後,周學熙更是兩度出任袁世凱北洋政府的財政總長。期間,他提出“振興實業”計劃,著手保護工商產業,希望從9億元的國家預算中劃撥1億元,作為資助10種新興事業的專款。他確信,這個計劃能夠實行,中國的富強就有希望。

可惜,因為政局突變,他的“振興實業”計劃未能實行。

形勢比人強,這是他第二次強烈感受到個人在歷史進程中的無力。

上一次,是在清末。八國聯軍侵華後,英國人趁機攫取了開平煤礦的產權,周學熙十分憤慨,發誓要將之收回。在袁世凱的支持下,他實施了“以灤制開”策略,在開平煤礦附近,再開辦一個規模大10倍的灤州煤礦,想通過價格戰拖垮開平,最終達到收回的目的。

開平與灤州,兩座煤礦的纏鬥,是清末轟動中外的一個“商戰”案例。洋務運動以後,中國知識階層已意識到國家間的經濟戰爭關乎國之存亡,但真刀真槍與洋商正面剛,並且不落下風的,周學熙算是第一人。他因此被譽為“商戰先鋒”。

就在英商快要扛不住,同意將開平煤礦交還中方,而周學熙把“贖款”從270萬英鎊砍到178萬英鎊的時候,辛亥革命爆發,局勢逆轉。灤州煤礦的股東害怕股權被革命奪走,竟然反過來由英商做主,將灤州煤礦併入開平煤礦,管理權盡入英人之手。

周學熙功虧一簣,只得痛苦地接受了商戰失敗的結局。當股東們一致推舉他擔任合併後成立的開灤礦務局總局督辦時,他堅決地推辭了。

國不強,商不立。這是開灤商戰的慘痛教訓。終其一生,周學熙未能實現收回開平煤礦的心願。

1948年,唐山解放,開灤礦務局從英商手中收歸國有,周學熙卻於此前一年逝世了。

上海1917:一場世紀葬禮,一個時代落幕

灤州煤礦

3

1883年,當盛宣懷在中國實業界叱吒風雲的時候,在湖南長沙,一個名叫範旭東的男娃才來到人間。範旭東的哥哥範源濂,參與了1898年的戊戌變法,失敗後曾流亡日本,順便把弟弟帶過去留學。

從京都帝國大學化學系畢業後,範旭東隨即回國,立志於發展中國化學工業。

自1860年代洋務運動起,中國在輕重工業的所有領域,都處於學習、追趕和填補空白的階段。大到一艘輪船,小到一根火柴,從無到有,都希望生產出“民族工業替代品”,與洋貨相抗衡。每當民族主義運動高漲,抵制洋貨、支持國貨的呼聲就特別強烈,這成為那幾代實業家的壓力與機遇。

範旭東構建中國的化學工業體系,是從一個生產精鹽的公司做起的。1914年,他在天津創辦久大精鹽公司,很快就研製成功,生產出中國製造的第一批精鹽。在此之前,中國許多地方產鹽,氯化鈉含量連50%都達不到,被西方人譏笑為“食土”。精鹽市場則被外商壟斷。

久大公司的精鹽,純度高達90%以上,一推出來,卻遭到內外商的聯合圍剿。中國的鹽業市場,向來實行專營制度,範旭東的入場,被龐大的利益集團視為攪局者。為此,地方軍閥一度綁架了範旭東,在他當教育總長的哥哥範源濂的四處斡旋下,才被放回來。

無奈之下,久大公司通過湖南人楊度,給袁世凱送了兩瓶精鹽。袁世凱嘗過後,說不錯,直接給了久大公司5個口岸的銷售權。久大精鹽這才順利進入長江流域市場。銷量年年激增,從1萬擔,直到1936年,達到50萬擔的頂峰。

精鹽市場獲得成功後,範旭東進入制鹼業。他曾到當時壟斷中國純鹼市場的英國卜內門公司參觀,英國人嘲弄他說,你們看不懂制鹼工藝,還是看看鍋爐房就好了。

1917年,範旭東創建永利制鹼公司,陸續聘請了中國首個化學碩士陳調甫、哥倫比亞化學博士侯德榜等科學精英,歷時將近十年,終於在1926年生產出質量合格的純鹼。期間,他用久大公司的利潤,去補貼永利公司的研發,差點拖垮了久大公司,但他不後悔。英國卜內門公司一度出高價,要把永利公司收購了,範旭東很生氣地說:“我搞不成鹼,寧可自殺,也不出賣靈魂。”

永利純鹼研發成功後,在美國費城舉行的萬國博覽會上榮膺金質獎章,被大會公認為“中國工業進步的象徵”。

範旭東的下一步,是建設中國的硫酸產業。經過數年奔波,終於在1937年初建成南京硫酸銨廠,並生產出第一批國產硫酸銨。

從範旭東的產業佈局,不難看出,他的每一步都死磕西方的技術壟斷行業,並通過自主研發,打破了這種壟斷局面。當第一批國產硫酸銨被生產出來時,他興奮地在日記中說:“列強爭雄之合成氨高壓工業,在中華於焉實現矣。我國先有純鹼、燒鹼,這隻能說有了一翼;現在又有合成氨、硫酸、硝酸,才算有了另一翼。有了兩翼,我國化學工業就可以展翅騰飛了。”

這種心情,如今落力研發國產芯片的科學家,以後當能體會到。

上海1917:一場世紀葬禮,一個時代落幕

範旭東

在範旭東身上,“實業救國”理念被他發揮到極致。他創辦和掌管的企業,從不以盈利為唯一目的,相反,他給企業制定了四大信條,無一涉及營收問題,而是以“為社會服務為最大光榮”。

他從不以個人在實業界的成功,去換取金錢和名利。蔣介石在1935年和1942年兩次邀請他出任國民政府的部長,都被他拒絕了:“立志畢生從事實業,決不做官。”熟悉範旭東的人,都說他“非生意人,乃一理想者”。

抗戰全面爆發,範旭東的事業遭遇重大抉擇。他毫不猶豫,將天津、南京等地的設備,能拆的都拆了,轉運到大後方復產,不能運走的,寧可沉江,也不留給日本人。由於永利鹼廠在國際上享有盛名,日本人希望通過合法手續,與範旭東達成合作,範旭東斬釘截鐵地說:“廠子我不賣,你要能拿走,就拿走好了。”

對於這些凝聚了自己二十餘年心血的產業,範旭東的態度卻絲毫不含糊:“寧舉喪,不受奠儀。”

跟範旭東一樣,面臨國難,盧作孚也做出了毀家紓難的決定。

重慶合川人盧作孚,與張之洞、張謇、範旭東一起,曾被毛澤東譽為舊中國實業界“四個不能忘記”的人物。這四人中,盧作孚的起點最低,他出身極其貧寒,以至於小學畢業後被迫輟學,以後都是通過自學成才、成功。

1926年,盧作孚創辦的民生公司,以一條70.6噸小火輪起家,僅用10年時間便壟斷了川江(長江宜昌至重慶段)航運,運輸實力接近經營了半個多世紀的、官辦的輪船招商局,成為民國最著名的“船王”

這個以愛國為己任的實業大亨,生前卻幾乎一文不名。他身兼許多實業的董事長,生活卻極其簡樸,曾被人當面說“你的跟班都比你穿得漂亮”。他只取民生公司一份工資,其餘收入一概捐贈給教育和社會公益事業。

他自己在民生公司沒有股份,後來還是友人湊了5000塊錢,替他入股,才成為小小的股東,佔股0.05%。住房是借的銀行宿舍,傢俱是借民生公司的,以至於在自殺前留給妻子的遺書是:“把傢俱還給民生公司,好好跟孩子們過。”

他從來沒有因為別人介紹而在公司安排進人員,無論是至親好友還是什麼人物,他都一律寫上“苦無機會”加以拒絕。他的妻子到重慶市區去賣針線活兒,補貼家用,都要自己坐小輪和乘馬車過去。

1937年,淞滬會戰開始後,長江下游的工廠、高校、研究機構必須內遷。盧作孚臨危受命,指揮民生公司的輪船加入搶運。特別是在宜昌大撤退中,參加搶運的船隻共24艘,民生公司佔了22艘,他就此制定了一個40天內完成搶運任務的計劃,使得運輸工作有序地進行。後來,晏陽初稱這次大撤退為“中國實業上的敦刻爾克”,保住了戰時中國的工業基礎。

而盧作孚的民生公司,則付出了巨大的代價。整個宜昌大撤退期間,民生公司9艘輪船被炸沉,6艘被炸壞,117人犧牲,76人傷殘。

盧作孚和範旭東,是民國一代企業家的縮影。他們創辦企業,以國家利益為上,不為個人謀取功名利祿,必要時,不惜犧牲自己的產業帝國。兩人因為共同的追求,而惺惺相惜。

盧作孚常對人說,中國的真正人才,範旭東先生要算一個。1937年8月,盧作孚赴南京出席國防會議,期間沒住賓館,而是住在範旭東家。當時人在天津的範旭東,把自己在南京的房子借給了盧作孚。

抗戰後期,這兩個實業鉅子,不約而同在考慮戰後中國的經濟建設問題。範旭東提出戰後建設中國十大化工企業,蔣介石批示“原則可行”。盧作孚撰寫《戰後中國究應如何建設》,指出經濟要現代化、工業化,並提出“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具體思路。蔣介石與盧作孚面談後,稱他的經貿建議“頗有可採之處”。

然而,1945年10月,抗戰勝利後不久,範旭東突發急病在重慶去世,終年62歲。1950年6月,盧作孚從香港返回北京。一年多後,在“三反”的狂潮中,他不堪莫須有的指摘,服藥自殺,終年59歲。

一個時代結束了。

"

1917年11月18日,民國規模最大的葬禮,在上海舉行。

已經去世一年半的大清皇族內閣郵傳部大臣盛宣懷(1844—1916),走得風風光光。為了這場葬禮,盛氏家族斥資30萬大洋,出殯儀仗隊長達2500多米,用了64名槓夫抬棺。

盛宣懷去世後,他的夫人莊氏決定為老頭子舉辦一場世紀葬禮。莊氏說,老頭子一輩子為朝廷和家族做了許多事情,自己卻沒過過一天安生日子,是被活活累死的。她提了兩個要點:第一,老頭子一生為大清累死累活,要讓皇帝的抬棺班子,來為他抬棺;第二,老頭子大半生在上海度過,出殯隊伍一定要走全上海最繁華的南京路。

錢不是問題,就是要把葬禮做大,做出不是國葬、勝似國葬的效果。

當天,整個上海幾乎傾城出動,爭睹這場世紀葬禮。出殯隊伍所經馬路,兩旁的商鋪全部停業,紛紛搭棚設座,收取座位票,盈利是平時的三倍還不止。

盛宣懷大出喪,成為上海富豪身後財力比拼的一個標杆。1920年代,“上海灘地皮大王”周扶九出喪,媒體有的說場面勝於盛宣懷,有的說不如。1930年代,永安公司總經理郭標出喪,上海市民普遍評價,遠不及盛宣懷那次。

時代在變化,但葬禮作為一個“大人物”最後高光時刻的表現形式,從未改變。

儘管早在民國成立後(確切地說,是在四川保路運動發生後),被後世譽為“中國實業之父”“中國商父”的盛宣懷,政治生命已經終結了,新的商業鉅子早已崛起。但他們所走的道路,跟這名前輩相比,似同非同。

盛宣懷的葬禮,就像是一個時代的隱喻。中國近代實業發展的一段旅程,在表面風光中落幕了,接下來的路,會怎樣呢?

上海1917:一場世紀葬禮,一個時代落幕

盛宣懷的葬禮

1

中國的近代工業化之路,發端於1860年代的洋務運動。與“先輕後重”的工業化路徑迥異,中國是從興辦一批軍事工業開始的。

以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等洋務派高官為代表,晚清在“自強”的口號下,自上而下對西方軍事技術進行了大規模移植。這批移植過來的軍事企業,可以看作是中國最早推行的以重工業為主導的工業發展模式

但是,這批軍事企業辦著辦著,變成了財政的無底洞。

政府強力推進的重工業發展模式,本質是傳統官僚體制與近代工業技術結合的怪胎,其生產運營完全與市場無關。當財政變得日益困窘的時候,軍工企業資本投入不足,主導的洋務派這才想到工業化、資本與市場的聯繫。

於是,洋務派提出“求富”的口號,創辦了最早的一批近代民用工業,以官辦、官督商辦和官商合辦等形式,賦予這些民用工業企業各種壟斷特權。中國的工業化,由此進入最早的起飛階段。

李鴻章被認為是中國工業化的關鍵人物,但實際上,他在經濟事業上的成就,全賴他的幕僚盛宣懷。

晚清有一批實幹家,並非由傳統的科舉出身,而是在外交、洋務、商戰等實踐的摔打中成長起來。

1870年,26歲的秀才盛宣懷在三次鄉試落榜後,進了父親的同榜進士、北洋大臣李鴻章的幕府。他不是紈絝子弟,很快就顯露出才幹和膽識。他在中國最早提出官督商辦的辦企業形式,以及企業應以盈利為主的經營原則。

28歲時,盛宣懷參與創辦中國第一家大型民用航運企業——輪船招商局。此後,他得到李鴻章的好評,年輕人的腦子就是好使。作為李鴻章的經濟事業操盤手,兩人緊密合作,直至1901年李鴻章去世。

在隨後的30年間,盛宣懷成長為大清帝國的商業巨擘。他先後興辦、創造了10餘個“中國第一”的企業,做了無數篳路藍縷的開山工作,這其中包括:

第一個民用股份制企業——輪船招商局;第一個電報局——中國電報總局;第一個內河小火輪公司——山東內河小火輪航運公司;第一家國人自辦的銀行——中國通商銀行;第一條鐵路幹線——京漢鐵路;第一個鋼鐵聯合企業——漢冶萍公司……

正因為這些成就,盛宣懷在後來贏得了“中國實業之父”“中國商父”的美譽。但他不是一個純粹的實業家,就像李鴻章所說的,盛宣懷“欲辦大事,兼作高官”。終其一生,盛宣懷基本上是沿著以“辦大事”作資本,從而達到“做高官”的目的的道路往前走的。

我們可以看到,盛宣懷創辦的企業,在立足之初,可以憑藉國家津貼的底氣,與外商同類企業進行價格戰,並取得勝利,實現盈利。而必要的時候,他又可以與外國合作,以“聯夷制夷”的名義,實現企業的良性發展,以及個人的仕途升遷。

1900年,當清廷向帝國主義宣戰的時候,亦官亦商的盛宣懷卻沒有響應最高統治者的號召,不惜一切代價投入戰爭之中;而是作為樞紐人物,串聯起李鴻章、張之洞、袁世凱等地方督撫,與列強締結了“東南互保”的和平條約。

就大清的權力中樞而言,這無疑是一種“叛國”行為。儘管事後迫於列強的壓力,盛宣懷不僅未被治罪,還獲得清廷獎賞,但是,不能因此高估盛宣懷主導“東南互保”的公心。因為東南戰事一啟,他在長江沿岸苦心經營了二三十年的實業,勢必毀於一旦;而這些實業,不僅關乎他的身家,更關乎他的仕途,是他藉以步入帝國政壇高官序列的資本。

東南互保的成功,從大的方面講,是帝國離心力強大到足以消解中央權威的結果;從小的方面講,則是盛宣懷等帝國官商群體為了保持個人利益、不願作出犧牲的反映。

結果恰如盛宣懷所謀劃的,由於他基本上控制了所有重要的工業企業,在經濟上成為支持清王朝的有力柱石,是慈禧太后口中的“不可少之人”,因此在大清的最後十年,他的的官階扶搖直上。從大理寺少卿、會辦商務大臣、工部左侍郎,到1911年升任郵傳部尚書。清皇族內閣成立,他又以郵傳部大臣領國務院之銜。

清朝最終“死”於鐵路建設,這是盛宣懷預料不到的。在他權位的最高峰時,他掌管了全國的鐵路權。

中國本應在1860年代有自己的第一條鐵路,當時有外商擬在中國修築鐵路,時任江蘇巡撫的李鴻章拒絕了:“如果在中國領土上要有一條鐵路的話,它必須是屬於中國的,而不是外國的企業。”這一非正式表態,很長時間內上升為大清的國家政策。但是,清政府無力自建,也不讓外資進入,致使中國的工業基礎設施長時期建立不起來。

盛宣懷跟李鴻章還是有所不同。1911年,他領導的郵傳部發起鐵路幹線國有政策,得到清廷批准。官方的理由是,川漢、粵漢鐵路原由商民集資籌建,由於資金遲遲不到位,導致修路進展緩慢,嚴重影響國家的工業化進程,清廷不得已決定收回商民股權,改由政府向外國銀行貸款修建。

可以看出來,這是盛宣懷“聯夷制夷”、為我所用的習慣性招數。宣佈鐵路國有政策之後,他隨即與英德法美銀行簽訂了600萬英鎊的鐵路借款合同。然而,這一次,因為針對商民的股權賠償計劃遲遲未出臺,“賣國”的謠言不脛而走,保路運動一發不可收拾,連帶催生了武昌起義。

盛宣懷的政治生涯,至此畫上句號。他被清廷推出來作為替罪羊,褫奪了官職,還要絞殺他,嚇得他逃亡日本。

到1912年底回國,民國政府才把大部分不動產還給了他。

在生命的最後三四年,坐擁1100多萬兩白銀資產的鉅富盛宣懷,除了錢,什麼都沒有。在遺囑裡,他將全部資產均分為兩半,一半用於社會公益,一半分給子孫。

臨死前,他對兒子們說,他有幾個遺憾,一個是不能像其祖父和父親一樣考取功名,另一個是一生辦洋務,卻未曾去過歐美。

就在盛宣懷去世與風光大葬的時候,中國的工業化進入了教科書所說的“黃金時代”。據學者估計,1912—1920年間,中國工業年增長率高達13.4%。

上海1917:一場世紀葬禮,一個時代落幕

盛宣懷著西裝像(1912年攝於日本)

2

盛宣懷在世時,對他的評價就出現了明顯的撕裂。狀元實業家張謇的評語頗不客氣:“盛宣懷的為人,雖稍有才具,但不顧大局,全無國家觀念。”

辦實業,如果只是追求個人升遷和企業利潤,這種格局,張謇是看不上的。

1894年,41歲的張謇迎來人生轉折點。這年,甲午戰爭爆發,也是慈禧六十大壽,特設恩科會試,張謇考取了狀元,成為翰林院編修。這個南通貧寒子弟,人到中年,終於實現了階層躍升。

但他很快就發現了整個帝國潰爛的祕密。

慈禧從頤和園回紫禁城,適逢大暴雨,文武百官跪在一二尺深的積水裡迎接太后,一個個被淋成落湯雞,連七八十歲的老臣都在水裡接駕。可是,太后坐在轎子裡,連頭都不回。張謇看後,整個人很難過,他問自己:“這種官,是有志氣的人應該做的麼?”

中日兩國正在開戰賭國運,而帝國高官匍匐在權力腳下,毫無尊嚴。難怪我們會打輸?人都沒有尊嚴,國家怎麼有尊嚴?

張謇果斷棄官,走上實業救國的道路。

上海1917:一場世紀葬禮,一個時代落幕

張謇

當時流行“商戰”,中國人辦企業就是要和列強展開經濟戰,這是國家之間的隱形戰爭

1895年,張謇在家鄉籌辦大生紗廠。過程並不順利,招股融資極為困難,逼得他只能上街賣字籌錢。最後不得已,求助於張之洞、劉坤一等地方大員集資,歷時4年,直到1899年才正式投產。

大生紗廠雖然引入官股,但官方只取官利,不參與工廠經營管理。這是張謇獨創的企業模式,叫做“紳領商辦”,區別於盛宣懷的“官商合辦”模式。

隨後的15年間,大生紗廠獲淨利約540萬兩,是一戰前華資紗廠中唯一成功的大型紗廠。

作為企業家,張謇成功了,但他的理想並非辦廠賺錢。他奮鬥的目標是“實業救國”,希望以自己的實踐,搭建起中國的工業生產體系,更希望以自己的努力,改造中國的社會基本面貌。

用他的話說,這是他畢生信奉的兩個主義:經濟上的“棉鐵主義”,以及政治上的“村落主義”。

他的產業鏈條無限延伸:

為了增加棉花來源,1900年辦了通海墾牧公司;為了解決棉籽出路,1902年辦了廣生油廠;為了解決原料和產品的運輸問題,1904年辦了上海大達外江輪步公司和天生港輪步公司;為了維修和製造機器設備,1906年辦了資生鐵冶廠……


他立志要把南通建設成為工業、農業、商業、交通運輸業以及文化教育等全面發展的典型工業區,作為全國可以效仿建設的樣板。

他又像重視實業一樣,重視教育,辦起了從幼稚園到高等院校的完整教育序列。他還先後辦起了許多在當時中國是“第一家”或“第一次”的企業和事業,興辦了圖書館、博物館、俱樂部、氣象臺、醫院、公園……他真的以一己之力,造就了一個近代化的南通。

一個理想主義的愛國實業家,終因承擔了過重的社會責任,使得他的企業被拖垮。1925年,大生集團債臺高築,債務達906萬兩,被債權人上海財團全面接管。

第二年,1926年8月,73歲的張謇一病不起。彌留之際,他的三哥俯身對他耳語:“你來有所自,去有所歸,我看時機已到,你要把定神志,好好地歸去罷。”張謇聽後,微微頷首,閉目離世。

張謇雖然最後失敗了,歷史還是銘記住這位偉大的失敗的英雄。正如胡適所說:“張季直先生在近代中國史上是一個很偉大的失敗的英雄,這是誰都不能否認的。他獨立開闢了無數新路,做了三十年的開路先鋒,養活了幾萬人,造福於一方,而影響及於全國。”

上海1917:一場世紀葬禮,一個時代落幕

張謇的產業之一:大生紗廠和碼頭

張謇考中狀元那年,28歲的周學熙,在安徽省鄉試中考了個舉人,分配到浙江當個小官。日後,周學熙成為中國北方實業崛起的扛把子,與張謇一起,被人譽為“南張北周”

不過,兩人出身截然不同。張謇來自世代務農的貧寒之家,而周學熙是典型的“官二代”,其父乃後來官至兩江總督兼南洋通商大臣的周馥。

1897年,周學熙在父親的幫助下,開始涉足實業,當上了開平礦務局董事及駐上海分局的監察,負責監督推銷開平煤炭。他後來投入袁世凱幕下,一個主要原因也是,其父與袁世凱關係很好。

1902年,袁世凱升任直隸總督,把周學熙調到天津,督辦直隸銀元局。周學熙帶領團隊日夜加班加點,只用了70天就讓造幣廠開工生產,穩定了庚子事變後紛亂的金融局勢。袁世凱大為讚賞,稱他為“當代奇才”,從此一切工業建設都委託給他辦理。

周學熙由此成為袁世凱經濟事業的操盤手,如同當年盛宣懷成為李鴻章的操盤手。

上海1917:一場世紀葬禮,一個時代落幕

周學熙

周學熙應時而動,創辦了周氏資本集團的龍頭企業——啟新洋灰公司灤州煤礦。以此為起點,京師自來水公司、華新紗廠、中國實業銀行、耀華玻璃公司相繼成立,短短20年,他的企業已形成了一個包括重工業、輕紡工業、民用企事業及金融銀行業等20餘個門類的企業集團。

1912年後,周學熙更是兩度出任袁世凱北洋政府的財政總長。期間,他提出“振興實業”計劃,著手保護工商產業,希望從9億元的國家預算中劃撥1億元,作為資助10種新興事業的專款。他確信,這個計劃能夠實行,中國的富強就有希望。

可惜,因為政局突變,他的“振興實業”計劃未能實行。

形勢比人強,這是他第二次強烈感受到個人在歷史進程中的無力。

上一次,是在清末。八國聯軍侵華後,英國人趁機攫取了開平煤礦的產權,周學熙十分憤慨,發誓要將之收回。在袁世凱的支持下,他實施了“以灤制開”策略,在開平煤礦附近,再開辦一個規模大10倍的灤州煤礦,想通過價格戰拖垮開平,最終達到收回的目的。

開平與灤州,兩座煤礦的纏鬥,是清末轟動中外的一個“商戰”案例。洋務運動以後,中國知識階層已意識到國家間的經濟戰爭關乎國之存亡,但真刀真槍與洋商正面剛,並且不落下風的,周學熙算是第一人。他因此被譽為“商戰先鋒”。

就在英商快要扛不住,同意將開平煤礦交還中方,而周學熙把“贖款”從270萬英鎊砍到178萬英鎊的時候,辛亥革命爆發,局勢逆轉。灤州煤礦的股東害怕股權被革命奪走,竟然反過來由英商做主,將灤州煤礦併入開平煤礦,管理權盡入英人之手。

周學熙功虧一簣,只得痛苦地接受了商戰失敗的結局。當股東們一致推舉他擔任合併後成立的開灤礦務局總局督辦時,他堅決地推辭了。

國不強,商不立。這是開灤商戰的慘痛教訓。終其一生,周學熙未能實現收回開平煤礦的心願。

1948年,唐山解放,開灤礦務局從英商手中收歸國有,周學熙卻於此前一年逝世了。

上海1917:一場世紀葬禮,一個時代落幕

灤州煤礦

3

1883年,當盛宣懷在中國實業界叱吒風雲的時候,在湖南長沙,一個名叫範旭東的男娃才來到人間。範旭東的哥哥範源濂,參與了1898年的戊戌變法,失敗後曾流亡日本,順便把弟弟帶過去留學。

從京都帝國大學化學系畢業後,範旭東隨即回國,立志於發展中國化學工業。

自1860年代洋務運動起,中國在輕重工業的所有領域,都處於學習、追趕和填補空白的階段。大到一艘輪船,小到一根火柴,從無到有,都希望生產出“民族工業替代品”,與洋貨相抗衡。每當民族主義運動高漲,抵制洋貨、支持國貨的呼聲就特別強烈,這成為那幾代實業家的壓力與機遇。

範旭東構建中國的化學工業體系,是從一個生產精鹽的公司做起的。1914年,他在天津創辦久大精鹽公司,很快就研製成功,生產出中國製造的第一批精鹽。在此之前,中國許多地方產鹽,氯化鈉含量連50%都達不到,被西方人譏笑為“食土”。精鹽市場則被外商壟斷。

久大公司的精鹽,純度高達90%以上,一推出來,卻遭到內外商的聯合圍剿。中國的鹽業市場,向來實行專營制度,範旭東的入場,被龐大的利益集團視為攪局者。為此,地方軍閥一度綁架了範旭東,在他當教育總長的哥哥範源濂的四處斡旋下,才被放回來。

無奈之下,久大公司通過湖南人楊度,給袁世凱送了兩瓶精鹽。袁世凱嘗過後,說不錯,直接給了久大公司5個口岸的銷售權。久大精鹽這才順利進入長江流域市場。銷量年年激增,從1萬擔,直到1936年,達到50萬擔的頂峰。

精鹽市場獲得成功後,範旭東進入制鹼業。他曾到當時壟斷中國純鹼市場的英國卜內門公司參觀,英國人嘲弄他說,你們看不懂制鹼工藝,還是看看鍋爐房就好了。

1917年,範旭東創建永利制鹼公司,陸續聘請了中國首個化學碩士陳調甫、哥倫比亞化學博士侯德榜等科學精英,歷時將近十年,終於在1926年生產出質量合格的純鹼。期間,他用久大公司的利潤,去補貼永利公司的研發,差點拖垮了久大公司,但他不後悔。英國卜內門公司一度出高價,要把永利公司收購了,範旭東很生氣地說:“我搞不成鹼,寧可自殺,也不出賣靈魂。”

永利純鹼研發成功後,在美國費城舉行的萬國博覽會上榮膺金質獎章,被大會公認為“中國工業進步的象徵”。

範旭東的下一步,是建設中國的硫酸產業。經過數年奔波,終於在1937年初建成南京硫酸銨廠,並生產出第一批國產硫酸銨。

從範旭東的產業佈局,不難看出,他的每一步都死磕西方的技術壟斷行業,並通過自主研發,打破了這種壟斷局面。當第一批國產硫酸銨被生產出來時,他興奮地在日記中說:“列強爭雄之合成氨高壓工業,在中華於焉實現矣。我國先有純鹼、燒鹼,這隻能說有了一翼;現在又有合成氨、硫酸、硝酸,才算有了另一翼。有了兩翼,我國化學工業就可以展翅騰飛了。”

這種心情,如今落力研發國產芯片的科學家,以後當能體會到。

上海1917:一場世紀葬禮,一個時代落幕

範旭東

在範旭東身上,“實業救國”理念被他發揮到極致。他創辦和掌管的企業,從不以盈利為唯一目的,相反,他給企業制定了四大信條,無一涉及營收問題,而是以“為社會服務為最大光榮”。

他從不以個人在實業界的成功,去換取金錢和名利。蔣介石在1935年和1942年兩次邀請他出任國民政府的部長,都被他拒絕了:“立志畢生從事實業,決不做官。”熟悉範旭東的人,都說他“非生意人,乃一理想者”。

抗戰全面爆發,範旭東的事業遭遇重大抉擇。他毫不猶豫,將天津、南京等地的設備,能拆的都拆了,轉運到大後方復產,不能運走的,寧可沉江,也不留給日本人。由於永利鹼廠在國際上享有盛名,日本人希望通過合法手續,與範旭東達成合作,範旭東斬釘截鐵地說:“廠子我不賣,你要能拿走,就拿走好了。”

對於這些凝聚了自己二十餘年心血的產業,範旭東的態度卻絲毫不含糊:“寧舉喪,不受奠儀。”

跟範旭東一樣,面臨國難,盧作孚也做出了毀家紓難的決定。

重慶合川人盧作孚,與張之洞、張謇、範旭東一起,曾被毛澤東譽為舊中國實業界“四個不能忘記”的人物。這四人中,盧作孚的起點最低,他出身極其貧寒,以至於小學畢業後被迫輟學,以後都是通過自學成才、成功。

1926年,盧作孚創辦的民生公司,以一條70.6噸小火輪起家,僅用10年時間便壟斷了川江(長江宜昌至重慶段)航運,運輸實力接近經營了半個多世紀的、官辦的輪船招商局,成為民國最著名的“船王”

這個以愛國為己任的實業大亨,生前卻幾乎一文不名。他身兼許多實業的董事長,生活卻極其簡樸,曾被人當面說“你的跟班都比你穿得漂亮”。他只取民生公司一份工資,其餘收入一概捐贈給教育和社會公益事業。

他自己在民生公司沒有股份,後來還是友人湊了5000塊錢,替他入股,才成為小小的股東,佔股0.05%。住房是借的銀行宿舍,傢俱是借民生公司的,以至於在自殺前留給妻子的遺書是:“把傢俱還給民生公司,好好跟孩子們過。”

他從來沒有因為別人介紹而在公司安排進人員,無論是至親好友還是什麼人物,他都一律寫上“苦無機會”加以拒絕。他的妻子到重慶市區去賣針線活兒,補貼家用,都要自己坐小輪和乘馬車過去。

1937年,淞滬會戰開始後,長江下游的工廠、高校、研究機構必須內遷。盧作孚臨危受命,指揮民生公司的輪船加入搶運。特別是在宜昌大撤退中,參加搶運的船隻共24艘,民生公司佔了22艘,他就此制定了一個40天內完成搶運任務的計劃,使得運輸工作有序地進行。後來,晏陽初稱這次大撤退為“中國實業上的敦刻爾克”,保住了戰時中國的工業基礎。

而盧作孚的民生公司,則付出了巨大的代價。整個宜昌大撤退期間,民生公司9艘輪船被炸沉,6艘被炸壞,117人犧牲,76人傷殘。

盧作孚和範旭東,是民國一代企業家的縮影。他們創辦企業,以國家利益為上,不為個人謀取功名利祿,必要時,不惜犧牲自己的產業帝國。兩人因為共同的追求,而惺惺相惜。

盧作孚常對人說,中國的真正人才,範旭東先生要算一個。1937年8月,盧作孚赴南京出席國防會議,期間沒住賓館,而是住在範旭東家。當時人在天津的範旭東,把自己在南京的房子借給了盧作孚。

抗戰後期,這兩個實業鉅子,不約而同在考慮戰後中國的經濟建設問題。範旭東提出戰後建設中國十大化工企業,蔣介石批示“原則可行”。盧作孚撰寫《戰後中國究應如何建設》,指出經濟要現代化、工業化,並提出“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具體思路。蔣介石與盧作孚面談後,稱他的經貿建議“頗有可採之處”。

然而,1945年10月,抗戰勝利後不久,範旭東突發急病在重慶去世,終年62歲。1950年6月,盧作孚從香港返回北京。一年多後,在“三反”的狂潮中,他不堪莫須有的指摘,服藥自殺,終年59歲。

一個時代結束了。

上海1917:一場世紀葬禮,一個時代落幕

盧作孚

4

中國近代企業家群體,有幾種類型,但最典型的,不過以上所述的三類:

第一類,以盛宣懷為代表,奠定了中國工業化的基礎。但他所創辦的企業,無論何種形式,都屬於官辦企業。他的身份,官大於商。在他的衡量中,手中的實業,更多是其實現官場升遷的工具。他的個人資本,主要是投資到土地、房產、當鋪等安全的傳統行業,而不是帶有一定冒險性的工業企業當中。

儘管有這樣那樣的缺點,但必須肯定,如果沒有盛宣懷一代的工業化開拓工作,就沒有後來那些走得更遠的實業家出現。

第二類,以“南張北周”為代表,一般擁有科舉功名、官場背景,屬於地方上的頭面士紳,通常被稱作“紳商型實業家”。他們與盛宣懷一代最大的不同在於,盛宣懷一生主要在追求當官,辦企業僅是當官的階梯;而“南張北周”的實業理想更純粹,個人資產和盈利,也能投入到企業的擴大再生產中。

當然,他們有更遠大的社會抱負——改造國家,讓名下的企業承受了不能承受之重,功敗垂成。

第三類,以範旭東、盧作孚為代表的知識型實業家。根據傅國湧《大商人》一書的描述,這類實業家或是留學美日的“海歸”,或自學起家,共同之處就是創業之前沒有官場背景,沒有從商經歷,沒有雄厚資本,但他們有見地、有魄力、有能力,他們的企業不是家族企業,往往一開始就是股份制企業,在近代企業家階層中他們最具創造性和現代精神。他們從來沒有把利潤最大化看作第一追求,而是有著更高的目標。

而他們的時代悲劇,是在企業的輝煌期,遭遇了戰爭與國難。他們為國家打贏漫長的戰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也作出了巨大的犧牲。

著名歷史學家章開沅說,中國第一代企業家不同於西歐早期的資本家,他們創辦企業不單純是由於利益的刺激,其中有些人甚至主要不是由於利益的刺激,而反抗外來侵略的愛國思想與民族情緒也具有明顯的刺激作用。因此,,中國初期民族近代工業的興辦,從動機到集資、興建、經營,都有明顯的政治因素在起作用,單純從經濟規律的角度很難給予合理的解釋

這一點,恰是這些企業家最終名垂青史的根本原因。任何時代都不缺成功的企業家,但以救國為目標、不曾在國家困難時撤資跑路的企業家,才真正值得致敬。

資本可以沒有國籍,但企業家有自己的祖國。在這個維度上觀照,盛宣懷與範旭東、盧作孚之間,精神的價值,高下立判。

不同於以往對民國經濟凋敝的認識,根據著名的經濟史學者吳承明的估算,1913—1920年間,中國民營工業資本增長率高達11.9%;1920—1936年間,民營工業資本增長率維持在9.37%的高位,同期國營工業資本增長率也高達10.64%。

這是什麼概念?橫向對比一下:

美國在1912一1937年間,工業增長速度僅有2.6%,在其歷史上發展最快的1874一1890年間,工業增長率也只有5.2%;英國在1921一1937年間,工業年增長率為2.2%,歷史上發展最快的1851一1873年間增長率為3.3%;德國工業發展史上,增長速度最快的1921一1929年,年均增長率為7.1%。

可見,民國工業增長速度,不輸於西方國家最好的工業發展時代。

假設再給當時的中國,20—30年的和平穩定發展時間,中國與西方國家的工業代差應該可以填平。但歷史的殘酷,如同今日的現實,當世界陷入經濟大衰退的背景裡,國家之間只能在存量的世界中爭奪優勢地位,邊緣者最早會成為被狩獵的對象。

二戰的爆發,從根本上看,是1929—1933年世界經濟大蕭條的惡果。走出經濟危機的美國,可以充當維護世界和平的角色,上升為全球新霸主。而身陷危機無法自拔的德、意、日等國,則走上了戰爭掠奪的道路。中國不幸淪為戰爭裹挾的對象,高速的工業化進程因此被打斷。

如今覆盤歷史,當然備感惋惜,但世界的規則就是這樣,強者為王,你得自己去反抗,沒有人會讓著你。

從戰爭的結果看,中國的企業家是爭氣的。從盛宣懷的避戰互保,到範旭東、盧作孚的毀家紓難,企業家培養出強烈的國家主義認同感,僅用了三四十年時間。

商之大者,為國為民。

任何時代,一群成功企業家的志向,就可以決定這個時代的高度。

而我始終相信:實業救國,永不過時!

參考文獻:

汪敬虞主編:《中國近代經濟史》,人民出版社,2000年

[美]費維愷:《中國早期工業化》,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年

龔會蓮:《變遷中的民國工業史(1912—1936)》,西北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7年

傅國湧:《大商人:影響中國的近代實業家們》,中信出版社,2008年

虞和平主編:《張謇:中國早期現代化的前驅》,吉林文史出版社,2004年

周學熙:《周學熙自述》,安徽文藝出版社,2013年

吳承明:《近代中國工業化的道路》,《文史哲》,1991年第6期

劉重來:《盧作孚與範旭東何以成為患難之交》,《紅巖春秋》,2015年第1期

方書生:《近代中國工業體系的萌芽與演化》,《上海經濟研究》,2018年第11期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