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一座有活力的創新之城

上海,一座有活力的創新之城

張江跨境科創監管服務中心已建設落成,即將投入使用。目前,中心正抓緊聯網調試,今後在此可完成檢驗檢疫和報關一 體化辦公,做到“一次申報、一次查驗、一次放行”,方便落戶自貿區和張江園區的企業報關和檢驗(攝:趙立榮)

報告摘要:創新之城充滿活力、更有朝氣。全球創新企業、創新機構密集,國際科技精英和各類人才雲集,世界創新資源、要素和資本聚集,創新智慧無處不在,創新創造活力競相迸發。科創中心建設加快推進,全社會研發經費支出相當於全市生產總值比例4%以上,主要勞動年齡人口受過高等教育的比例40%以上。以張江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為核心,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集群、重要研發與轉化功能型平臺為支撐,重要承載區為依託的科創中心構架體系基本建成,科創中心的核心功能顯著增強。

張江開啟跨境研發“綠色通道”

走進丹桂路上的張江跨境科創監管服務中心,關檢聯合申報大廳裡,左邊是國檢,右邊就是海關。在這裡,針對張江研發企業貨物特點和特殊服務需求,一條跨境研發“綠色通道”正在開啟。勃林格殷格翰(中國)投資有限公司供應鏈總監叢徵宇說:“這意味著在家門口就能一次把事情辦成了,效率提高很多。”

今年3月,張江跨境科創監管服務中心正式通過海關監管場所的驗收,成為上海首家也是唯一機場區域外的空運貨物海關監管場所,直接將機場貨棧功能延伸至張江,實現了空運進口貨物直達張江。

張江企業的空運進口貨物特別是研發用材料具有批次頻、價值高、產品結構特殊、貿易背景複雜等特點,對通關時限、貨物查驗、存放條件等都有較高要求。過去,它們需要往返於海關、國檢的機場查驗點,一旦不能及時通關,生物醫藥研發類公司進口實驗用材料很可能受損,造成實驗進程滯後,從而錯失與全球同步的研發競爭機會。

在此背景下,海關、國檢、上海機場集團會同張江管委會,共同醞釀成立張江跨境科創中心,探索“關檢聯合辦公”、創新審批方式和流程,針對張江研發企業貨物特點和特殊服務需求,為張江科創的通關模式走出一條創新之路。

目前,海關在上海自貿試驗區的31項創新制度,已有80%在張江、金橋等地區複製推廣,受益企業超過300家。國檢在張江跨境科創監管服務中心率先試行進境生物材料檢驗檢疫權責清單、進出境生物材料檢驗檢疫正面清單和免於核查輸出國或地區動植物檢疫證書清單,積極推進機場貨站的相關功能向張江跨境科創監管服務中心延伸。

為了建立全方位管理服務體系,海關在張江跨境科創中心設立綜合性海關辦事機構,提供報關、徵稅、查驗、放行等“一站式”監管;國檢成立了上海檢驗檢疫局張江辦事處併入駐中心,可為張江地區進出口企業提供檢驗檢疫審批受理、查驗、監管等“一門式”服務。

上海自貿試驗區管委會副主任、浦東新區副區長王靖表示,“雙自聯動”帶來的制度創新已在張江落地並取得實效,“隨著張江跨境科創監管服務中心的運營,關檢聯合查驗、進出境生物材料檢驗檢疫正面清單等率先試點,張江地區的科創企業可以享受到跨境監管的高效便利,降低成本釋放效能。”(唐瑋婕)

上海,一座有活力的創新之城

創新,未來上海最鮮明的氣質

五年為期,市十一次黨代會報告勾勒出城市願景。創新,將是未來上海最鮮明的氣質。

談創新,張江是排頭兵中的排頭兵。黨代會開幕當日,《張江科學城建設規劃(徵求意見稿)》向社會公示,將用近兩週時間聽取公眾意見。規劃提出,張江科學城總面積94平方公里,將圍繞“上海具有全球影響力科技創新中心核心承載區”和“上海張江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目標戰略,在張江高科技園區的基礎上,轉型發展成為中國乃至全球新知識新技術的創造之地、新產業的培育之地。

來自浦東新區的代表紛紛表示,將把自貿試驗區和科技創新中心主戰場建設作為重中之重,加強制度創新系統集成,深化張江科學城、“四個中心”建設以及各項改革的聯動,持續放大自貿試驗區溢出效應和輻射效應,提高科技創新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度。

報告定位今後五年的奮鬥目標,緊隨“經濟平穩健康發展”之後的就是“科創中心建設加快推進”。科技創新之於經濟社會發展的意義,在今天的上海已經成為城市共識,正如上海航天局科技委常委、載人空間站工程載人飛船系統和空間實驗室系統副總設計師張崇峰代表所言,“過去我們在一定程度上走的是規模擴張型道路,但在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面前,必須自主創新,加強核心技術研發。上海已經到了沒有改革創新就不能前進的階段。”

李巖、謝少榮、王建宇、孫博等科技領域的代表則不無興奮地提及一個數字,“今後五年……全社會研發經費支出相當於全市生產總值比例4%以上”———也就是說,五年內這一數字要從3.8%增加到4%。

報告還提出,加快科技創新中心建設,要完善以企業為主體的產學研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構建市場導向的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機制,實施激發市場創新動力的收益分配製度,推動形成跨境融合的開放合作新局面。

列席黨代會的李安民建議,科創中心建設參與者眾多,不同參與方的任務和方向應該各有側重:“上海在基礎科學研究上有自己的長處,高校多、企業多,利於大兵團作戰,應該聚焦自身優勢領域,走差異化創新發展之路;建議加大科技創新的考核比重,讓企業在科技創新方面發揮主體作用;建議打通產學研用之間的隔閡,改變原來財政撥款的模式,把創業投資的模式和理念直接嵌入產學研用全過程。”

很多奮戰在科技領域的黨代表都描繪了各自單位的“科創座標”。華東理工大學黨委書記杜慧芳代表建議規劃建設更多科創中心承載區,充分發揮“環高校”的作用;上海電機學院中德智能製造學院中方常務副院長李曉軍代表透露,臨港提出建設國際智能製造中心,對應用型人才需求巨大,有些企業招人困難,地處臨港的上海電機學院將加強與國外高校企業的合作,建設應用型人才的培養體系,為“中國製造2025”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撐;上海科技館黨委書記、副館長王蓮華代表介紹,上海科技館將主動對接服務科創中心建設,把科技館建設成為具有科普資源整合力、創新發展支撐力、國際創業引領力的科學技術博物館集群,發揮好助推器的作用。(錢蓓)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