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確調試話筒錄出好聲音?

這篇文章來聊聊,如何正確調試話筒錄出好聲音?

話筒

話筒也叫傳聲器,工作原理是當傳聲器接受聲波時,聲波產生的力量作用在振膜上,引起振膜振動,帶動音圈作相應振動,音圈在磁鋼中運動,產生電動勢,聲音信號轉變成電信號。

錄音室常見的錄音話筒分為動圈話筒和電容話筒兩種。

電容話筒的特點是非常靈敏,頻率響應比較寬廣,能夠捕捉到更多聲音細節,在錄音棚中使用率較高,對錄音環境的要求也比較高。高檔電容話筒非常嬌貴,怕摔怕受潮,不錄音的時候要放到防潮櫃儲存。

如何正確調試話筒錄出好聲音?

動圈話筒的特點,是對環境適應能力強。動圈話筒構造相對簡單,經濟耐用,能承受極高的聲壓,且幾乎不受極端溫度或溼度的影響。

如何正確調試話筒錄出好聲音?

從聲學性能比較,一般來講,電容話筒在靈敏度和頻率響應方面要優於動圈話筒。這跟電容話筒需要先將聲音信號轉換成電流的工作原理有關。通常電容話筒的振膜都非常薄,很容易受到聲壓影響而發生震動,從而引起振膜與振膜艙後背板之間電壓的相應改變。

一般的入門級聲卡,話放能力有限,對於動圈話筒的支持並不好,常見的情況就是推力不夠,所以我還是建議用電容話筒錄音。

話筒放大器

話筒放大器簡稱“話放”,是對話筒輸入的信號進行放大的設備。話筒的信號非常微弱,必須要經過話筒放大器放大以後才能被處理。

一般專業聲卡都帶有話筒放大器,可以應付一般的話筒,聲卡上的增益控制旋鈕(Gain)就是用來調整話放增益的。

高檔話筒(1000美金以上)必須要配合話筒放大器(通常在1500美金以上)才能發揮最大效果,因此會配備獨立的話筒放大器,

話筒調試

當我們在調試話筒時,通常會關注這幾個方面:

* 電平

* 話筒距離

* 話筒的角度

電平表

在錄音製作中,有一些可以用儀表來量化的技術標準,比如說話筒錄音的最佳電平,音樂最終輸出的響度標準。很多時候我們並不能光憑耳朵來判斷,而儀表提供了一個通用的,可視化的參考。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個最常用的儀表,叫電平表。電平表用來顯示聲音的峰值電平(Peak Leve)和平均電平(RMS Livel)。

電平表的單位是dB(分貝),dB是一個比值,是一個純計數方法,由於它在不同領域有著不同的名稱,因此它也代表不同的實際意義,所以不能將不同情境下的dB拿來比較。

比如說物理中來描述聲音的響度的分貝,是以人耳的聽力來定義的。

如何正確調試話筒錄出好聲音?

在數字音頻系統中使用的是另外一套計量標準,叫做dBFS,dBFS是數字音頻信號電平單位,全稱是decibel full scale。以0dB作為聲音最大值的。超過0dB就會出現削波失真。所以我們在數字音頻系統中看到的各種表,一般都是dBFS,數值為負數。

如何正確調試話筒錄出好聲音?

峰值電平(Peak Level)

峰值電平是指一段音頻信號中的最大值,是系統能承載的最大範圍,峰值電平超過0dB,就會出現削波失真,也被稱為破音。

如何正確調試話筒錄出好聲音?

平均電平(RMS Level)

一段時間內的電平均值。平均電平用來描述響度,平均高電平影響我們聽到的響度。

如何正確調試話筒錄出好聲音?

回到電平表上,我們來看看各部分的含義。

如何正確調試話筒錄出好聲音?

軟件調音臺上默認的電平顯示,是峰值電平。如果要同時查看峰值電平和平均電平,可以在軌道上加載一個電平表插件。例如WAVES插件中的PAZ METER ,或者Logic Pro X自帶的電平表Level Meter等。

人聲錄音的最佳電平

錄音的電平大小是有一個技術標準的:峰值電平不超過-3dB,平均電平控制在-12dB到-18dB。錄音時關注峰值表,是為了確保不錄破。關注平均電平,是因為他反映了聲音的平均響度。

為什麼是這樣一個數值呢?這是經過科學計算以後,數字錄音中最理想的電平狀態,能夠最大程度保留動態範圍,並且利於後期處理的電平範圍。

一個bit大概能記錄6dB的動態範圍,24bit的錄音,最大動態範圍是144dB。留出3個bit的餘量,實際使用21個bit,還有126個bit,能夠發揮話筒和AD轉換器最大動態範圍。

只有正確設置電平,才能錄出最好的狀態。

視覺比聲音更顯而易見,我舉個例子,錄音跟攝影類似,拍照有一個基本的要求,要確保曝光正常。而具體如何曝光,是根據你要拍攝的主體以及畫面本身綜合考慮的。一張照片只有在曝光正常的情況下,色彩,直觀才能最好的展現出來。

如何正確調試話筒錄出好聲音?

曝光不足的照片,通過後期提升亮度,噪點增加會很明顯。

曝光過度的照片,即使將亮度降整體降低,已經丟失的信息也無法彌補。

我們在錄音的時候也是一樣。錄音只有在健康信號質量下才能記錄到最佳的聲音效果。這個電平範圍內,一般不會出現大幅的音量衰減和提升,能保證聲音本身的精度不收影響。

話筒放大器,對話筒信號的放大是電路放大,而軟件對聲音的放大是差值計算,因此,在軟件中將電平較小的信號進行較大幅度的提升,效果並不理想,在提升的同時會發現噪音變大,聲音發毛。就如同將一張照片曝光不足強行提亮一樣。同理,將一個已經出現削波的聲音進行音量衰減,破音也不會得以消除,因為那部分信息已經丟失了。

在實際錄音中,由於部分歌曲動態較大,家庭工作室中並沒有硬件的壓縮器對動態進行控制,大音量的地方容易錄破,平均電平的要求可適當放寬到 -18到-24dB之間。

電平數值。可以通過電平表插件進行測量,我們來看兩端波形。

如何正確調試話筒錄出好聲音?

這是一個電平比較正常的人聲,主歌部分RMS -24dB左右,副歌部分RMS -18到 -12dB之間。

如何正確調試話筒錄出好聲音?

這是一條整體電平偏小的人聲,PEAK -22dB、RMS -24 to -30dB,還有12-16dB的提升空間。一般我會建議打回去重錄。

瞭解了有關電平的基礎知識,我們來繼續講錄音項目的電平管理。

相信許多人都有類似的疑惑:

* 人聲電平錄多大合適?

* 聲卡上的話放增益(Gain)如何調整?

我們以翻唱為例,翻唱項目中有伴奏軌和人聲兩條主要軌道。

伴奏的電平大小,是以話筒軌道為參照來確定的。把話筒軌道按之前提到的電平標準設置好,再將伴奏軌道的音量調到一個聽起來合適的比例,唱起來不費力的狀態。根據電平表把話筒電平設定好之後,伴奏音量降低之後,如果覺得音量偏小,只需要整體提升監聽音量即可。

話筒的電平是通過聲卡(話放)上的增益旋鈕(Gain)來進行設定的。話放的增益旋鈕設置為多大,沒有固定值,需要根據具體的歌曲情況,參考電平表來調整,影響錄音電平的因素有許多,例如話筒距離,歌手本人的音量,作品本身的音量起伏等,這些因素需要綜合考慮。

因為成品音樂及伴奏是做過母帶處理的, 響度比較大,因此導入到音頻軟件中一般都需要衰減6-12dB,才能與話筒電平匹配。一個常見的錯誤做法是,總覺得話筒音量不夠大,拼命提升話筒電平,直到話筒出現失真也仍然不夠大,原因是把伴奏導入到工程中不做電平降低。

話筒距離及角度

話筒的擺放就跟攝影師講機位一樣。並不是隨隨便便一放就好,而是要進行細緻調整,距離,角度上的偏差都會影響到你收錄到的聲音。

教科書上,技術文章上寫的話筒距離,只是一個參考值。具體要以實際來進行調整。話筒擺放的距離是可以識別並進行模仿的,在擺話筒,找想要的音色時,也可以找一首歌曲參考曲目進行模仿。

話筒的擺放距離,和攝影中的景別類似。如果景別太近,整個畫面中就只能看到臉,如果處理不當就會產生壓迫感,如果景別太遠,背景太多,人物被拍的很小,也不合適。

如何正確調試話筒錄出好聲音?

錄製主唱時候,較為合適的距離感,就像拍一張人像胸部以上到面部特寫之間的一個感覺。有一些話筒距離擺放過於近的歌曲,人聲就像貼著聽眾的鼻子演唱,會讓人感到不適。

話筒擺放過近會引起近講效應。近講效應會得到一個類似於低頻很猛,很溫暖,很貼耳的聲音。但實際上這種聲音使用不當,會對耳朵造成很明顯的壓迫感,而很很難通過後期處理把聲音距離感往後退。在使用話筒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不要覺得這個溫暖感很好聽,就太近距離的使用話筒。

許多人都會出現把話筒擺的太近的情況,話筒擺的太近,你會聽到響度也增加了,低頻也變多了,你可能會誤認為這是一個好的音色。但是如果你去參考成品的唱片,你會發現,很多時候並不是這樣。

話筒擺放的角度,也會對音色產生一些細微的影響。不一定要完全正對著,嘴巴。有時也可以進行一些角度上的調整和傾斜,左右或者上下。都會帶來一些細微的音色變化,另外將話筒適當傾斜一點,也可以避免某些字的氣流太強打在話筒上造成噴麥,特別是當想要近距離的拳路是一個比較溫暖的聲音的時候。這個方法很有效。

關於話筒的擺放,需要在實踐中積累經驗,找一個曲目作為參考進行模仿,通常不至於跑偏。進一步的錄音優化,歡迎各位關注後續文章。

如何正確調試話筒錄出好聲音?合作投稿微信號:jiang13911458766(←長按複製)

關注中國音響網微信號:chinaaudio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