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F4”親臨“合作共同體”

深度學習 小興安嶺 教育 北安市和平小學 2017-06-11

走進“F4”親臨“合作共同體”

從黑龍江小興安嶺腳下的北安和平小學到福州教育學院附屬第四小學(簡稱F4)遙遙數千裡,千里之外是和平人課改的期待,彰顯和平人課改的決心和信心。兩天的學習,兩天的參觀,兩天的參與,兩天的聆聽,兩天的近距離接觸,感受到四附小校長、老師們對創建“學習共同體”的執著,對課改的那份堅持,更是對孩子們迴歸學習本真的一種不懈的追求。

走進“F4”親臨“合作共同體”

一、感動源於內心的真實

在學習過程中聽到的最多的一個詞就是“感動”。這份感動是每一個與會專家、教師、學生一致的心聲,更是活動中那一幕幕感人場景的真實寫照。四附小校長林莘對課改的執著、對“學習共同體”的摯愛,吳志誠老師做課過程中蹲下身來與學生交流,那種人文關懷鼓勵的語言“你說的真好啊!”“老師都沒有想到”。75歲高齡的歐用生教授讚譽這是多麼美好的畫面,這是一種無為而治的最高境界!滿頭華髮的成尚榮教授站著講座近兩小時,靜靜博士那眼含淚水的分享,這一幕幕真實的畫面體現的是學習共同體的魅力,帶給我們的是內心的震撼,是一份源於內心的最真實的感動!

走進“F4”親臨“合作共同體”

二、傾聽是不可或缺的修養

教師和學生,學生和學生彼此地傾聽,是實現師生、生生雙邊活動的基礎,是深度思考的基石,是分析、思考和延續對話的前提,是實現教學有效性的最基本的策略,是一個人不可或缺的修養。在小組協同學習的過程中,教師與學生的交流,學生之間的交流,實現教學回歸本真,體現課堂的真實,都源於認真地傾聽。四附小的課堂是安靜的,學生在小組交流時彼此認真傾聽,表達自己的觀點,在互學過程中學生的核心素養得以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得以提升。活動中所有的展課都體現了傾聽的重要性,展示了教師和學生相互傾聽,彼此互動的過程。

走進“F4”親臨“合作共同體”

三、分享是一種思想的深度

學習共同體三個原則是“傾聽記錄、勇敢的說出我不會、熱情分享”。學習共同體下的學生都在安靜地傾聽,獨立地思考、自由地表達,展現的是師生之間的平等,學生互動,彼此包容、接納,構建的是和諧和美的課堂氛圍,學生是安靜的、安定的、安心的。

觀課環節看到的是學生之間的真誠分享,看到的是唯美的課堂教學,而最大的收穫還是來自於專家們的思想上的深度分享。秋田教授高屋建瓴的講座,林文生校長、魯炳寰老師的課後分享,陳靜靜博士真實的故事,褚清源主持的校長沙龍讓我從思想和認知上對學習共同體有了重新認識的過程。“學習共同體”是正在形成的學習社群,是一種更適合孩子成長的學習環境,它所強調的是平等的對待每一位學生,關注的是學生之間的互學,學生學會傾聽記錄,熱情分享,真實的學習,學會學習,迴歸教育的本真。

走進“F4”親臨“合作共同體”

課改的路上我們一直在前行,“堅持、堅韌、堅定、堅守”是所有龍江和平人課改的信念,我們有理由相信和平小學本土創新的“三部九步”教學模式與“學習共同體”深度融合,在美麗的小興安嶺腳下一定會開出絢麗多彩的課改之花,一定會花開紅遍地,碩果枝滿

走進“F4”親臨“合作共同體”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