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美國的“2毫米工程,探訪中國的“1毫米之路”'

"

回顧美國的“2毫米工程”

在汽車製造領域,有一個津津樂道的名詞,叫“2毫米工程”。從字面上來看,似乎指的是將車身接縫寬度控制在2毫米以內。這種說法正確嗎?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回顧一下“2毫米工程”背後精彩的歷史故事。

20世紀90年代初,美國市場上本土汽車份額被日本與歐洲產品不斷侵蝕。除了動力總成、底盤上的技術差異之外,影響消費者決策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美國汽車白車身的尺寸方差高達5-6mm,非常影響觀感,而同期的日本與歐洲汽車則分別小於2mm與2.5mm

"

回顧美國的“2毫米工程”

在汽車製造領域,有一個津津樂道的名詞,叫“2毫米工程”。從字面上來看,似乎指的是將車身接縫寬度控制在2毫米以內。這種說法正確嗎?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回顧一下“2毫米工程”背後精彩的歷史故事。

20世紀90年代初,美國市場上本土汽車份額被日本與歐洲產品不斷侵蝕。除了動力總成、底盤上的技術差異之外,影響消費者決策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美國汽車白車身的尺寸方差高達5-6mm,非常影響觀感,而同期的日本與歐洲汽車則分別小於2mm與2.5mm

回顧美國的“2毫米工程,探訪中國的“1毫米之路”

『糙、快、猛到噴火的柴油發動機』

這個其實很符合國人的樸素認知:美國車的特點就是馬力大、油耗高,正好符合美國人粗獷的性格,那尺寸方差偏大一些,不也很正常嗎

美國消費者再奔放,也不會這樣想。尺寸方差大帶來的產品劣勢是全方面的:

  • 在觀感上給人一種品質低劣的感覺
  • 還會影響到內飾、儀表、動力總成的裝配,可能引發噪聲大、漏水等嚴重的質量問題[1]。J.D Power曾在1997年表示:41%的汽車品質問題由車身製造尺寸偏差造成的[2]。除此之外
  • 還有反直覺的一點: 美國車的尺寸偏差大,製造成本反而還更高!

美國心想,我們是車輪上的國家,長此以往,國將不國啊!於是在美國密歇根大學華裔教授吳賢名和倪軍的倡導下,聯合多家車企與政府部門,發起了赫赫有名的“2毫米工程”(2mm Project),目標是將美國的白車身尺寸誤差達到日本水準。

說起來,“2毫米工程”就是美國汽車業的“師夷長技以自強”。但與洋務運動不同的是,“2毫米工程”並沒有把原因歸結於美國工人粗心懶惰(民族性),也沒有歸結於製造設備落後(洋人船堅炮利),而是直指問題本質——科學的質量管理方法(體制)

"

回顧美國的“2毫米工程”

在汽車製造領域,有一個津津樂道的名詞,叫“2毫米工程”。從字面上來看,似乎指的是將車身接縫寬度控制在2毫米以內。這種說法正確嗎?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回顧一下“2毫米工程”背後精彩的歷史故事。

20世紀90年代初,美國市場上本土汽車份額被日本與歐洲產品不斷侵蝕。除了動力總成、底盤上的技術差異之外,影響消費者決策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美國汽車白車身的尺寸方差高達5-6mm,非常影響觀感,而同期的日本與歐洲汽車則分別小於2mm與2.5mm

回顧美國的“2毫米工程,探訪中國的“1毫米之路”

『糙、快、猛到噴火的柴油發動機』

這個其實很符合國人的樸素認知:美國車的特點就是馬力大、油耗高,正好符合美國人粗獷的性格,那尺寸方差偏大一些,不也很正常嗎

美國消費者再奔放,也不會這樣想。尺寸方差大帶來的產品劣勢是全方面的:

  • 在觀感上給人一種品質低劣的感覺
  • 還會影響到內飾、儀表、動力總成的裝配,可能引發噪聲大、漏水等嚴重的質量問題[1]。J.D Power曾在1997年表示:41%的汽車品質問題由車身製造尺寸偏差造成的[2]。除此之外
  • 還有反直覺的一點: 美國車的尺寸偏差大,製造成本反而還更高!

美國心想,我們是車輪上的國家,長此以往,國將不國啊!於是在美國密歇根大學華裔教授吳賢名和倪軍的倡導下,聯合多家車企與政府部門,發起了赫赫有名的“2毫米工程”(2mm Project),目標是將美國的白車身尺寸誤差達到日本水準。

說起來,“2毫米工程”就是美國汽車業的“師夷長技以自強”。但與洋務運動不同的是,“2毫米工程”並沒有把原因歸結於美國工人粗心懶惰(民族性),也沒有歸結於製造設備落後(洋人船堅炮利),而是直指問題本質——科學的質量管理方法(體制)

回顧美國的“2毫米工程,探訪中國的“1毫米之路”

“2毫米工程”基於過程統計測量、以車身製造綜合誤差指數CII(Continuous Improvement Indicator)為核心指標,結合生產系統知識,形成誤差源的推理方法,形成數據驅動的質量持續改進方法。

簡單概括一下就是:測量→基於模型的推理→找到原因→持續改進

所謂2mm,是指所有關鍵測點的六倍均方差6σ小於2mm。這是一個綜合指標,而並不是指任何一個接縫的寬度小於2mm。當然,二者也並不是毫不相關:若尺寸誤差小,工程師在設計階段就不必留過多的冗餘,就可以設計更小的接縫。

自1992年啟動,歷經3年努力的“2毫米工程”很快顯現出了效果,參與其中的兩大主機廠(GM與Chrysler)將尺寸誤差指標成功地控制在了2mm以內,提高了產品質量、降低了成本,可以說是成績斐然。白車身並不是汽車質量的全部,但“2毫米工程”的意義在於:它不僅僅是帶來了白車身工程技術,更重要的是在施行過程中,形成了質量至上的製造思想和科學的質量管理方法,間接地帶來了美國汽車質量的持續整體提升

“2毫米工程”真的難嗎?

最初聽到“2毫米工程”的時候,我有點疑惑:現在普通車床的精度都能達到1個絲(0.01mm)了,白車身怎麼搞個200絲的精度還如此之難

當大概瞭解白車身的製造流程之後,我才明白“2毫米工程”到底有多難:

  • 空間上的誤差累積:白車身是由數百個複雜曲線的衝壓件焊接而成,定位點與焊點高達數千個[3].

首先,衝壓件本身就有誤差,不嚴謹地說,幾百個拼一起就幾毫米誤差了;其次,兩個衝壓件在焊接時需要工裝夾具來固定,而工裝夾具本身可能就有誤差。總之,單個衝壓件達到車床精度也許不難,但成百上千個件要拼成一個白車身,空間上的誤差累積就大了!

"

回顧美國的“2毫米工程”

在汽車製造領域,有一個津津樂道的名詞,叫“2毫米工程”。從字面上來看,似乎指的是將車身接縫寬度控制在2毫米以內。這種說法正確嗎?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回顧一下“2毫米工程”背後精彩的歷史故事。

20世紀90年代初,美國市場上本土汽車份額被日本與歐洲產品不斷侵蝕。除了動力總成、底盤上的技術差異之外,影響消費者決策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美國汽車白車身的尺寸方差高達5-6mm,非常影響觀感,而同期的日本與歐洲汽車則分別小於2mm與2.5mm

回顧美國的“2毫米工程,探訪中國的“1毫米之路”

『糙、快、猛到噴火的柴油發動機』

這個其實很符合國人的樸素認知:美國車的特點就是馬力大、油耗高,正好符合美國人粗獷的性格,那尺寸方差偏大一些,不也很正常嗎

美國消費者再奔放,也不會這樣想。尺寸方差大帶來的產品劣勢是全方面的:

  • 在觀感上給人一種品質低劣的感覺
  • 還會影響到內飾、儀表、動力總成的裝配,可能引發噪聲大、漏水等嚴重的質量問題[1]。J.D Power曾在1997年表示:41%的汽車品質問題由車身製造尺寸偏差造成的[2]。除此之外
  • 還有反直覺的一點: 美國車的尺寸偏差大,製造成本反而還更高!

美國心想,我們是車輪上的國家,長此以往,國將不國啊!於是在美國密歇根大學華裔教授吳賢名和倪軍的倡導下,聯合多家車企與政府部門,發起了赫赫有名的“2毫米工程”(2mm Project),目標是將美國的白車身尺寸誤差達到日本水準。

說起來,“2毫米工程”就是美國汽車業的“師夷長技以自強”。但與洋務運動不同的是,“2毫米工程”並沒有把原因歸結於美國工人粗心懶惰(民族性),也沒有歸結於製造設備落後(洋人船堅炮利),而是直指問題本質——科學的質量管理方法(體制)

回顧美國的“2毫米工程,探訪中國的“1毫米之路”

“2毫米工程”基於過程統計測量、以車身製造綜合誤差指數CII(Continuous Improvement Indicator)為核心指標,結合生產系統知識,形成誤差源的推理方法,形成數據驅動的質量持續改進方法。

簡單概括一下就是:測量→基於模型的推理→找到原因→持續改進

所謂2mm,是指所有關鍵測點的六倍均方差6σ小於2mm。這是一個綜合指標,而並不是指任何一個接縫的寬度小於2mm。當然,二者也並不是毫不相關:若尺寸誤差小,工程師在設計階段就不必留過多的冗餘,就可以設計更小的接縫。

自1992年啟動,歷經3年努力的“2毫米工程”很快顯現出了效果,參與其中的兩大主機廠(GM與Chrysler)將尺寸誤差指標成功地控制在了2mm以內,提高了產品質量、降低了成本,可以說是成績斐然。白車身並不是汽車質量的全部,但“2毫米工程”的意義在於:它不僅僅是帶來了白車身工程技術,更重要的是在施行過程中,形成了質量至上的製造思想和科學的質量管理方法,間接地帶來了美國汽車質量的持續整體提升

“2毫米工程”真的難嗎?

最初聽到“2毫米工程”的時候,我有點疑惑:現在普通車床的精度都能達到1個絲(0.01mm)了,白車身怎麼搞個200絲的精度還如此之難

當大概瞭解白車身的製造流程之後,我才明白“2毫米工程”到底有多難:

  • 空間上的誤差累積:白車身是由數百個複雜曲線的衝壓件焊接而成,定位點與焊點高達數千個[3].

首先,衝壓件本身就有誤差,不嚴謹地說,幾百個拼一起就幾毫米誤差了;其次,兩個衝壓件在焊接時需要工裝夾具來固定,而工裝夾具本身可能就有誤差。總之,單個衝壓件達到車床精度也許不難,但成百上千個件要拼成一個白車身,空間上的誤差累積就大了!

回顧美國的“2毫米工程,探訪中國的“1毫米之路”

側圍焊裝,衝壓件由工裝夾具固定


  • 工序上的累積誤差:衝壓件有幾百個,雖然數量很多,但如果能像玩拼圖遊戲一樣,把所有衝壓件擺在一個工位上焊接,以一道工序就完成所有焊接工作,那尺寸精度控制起來,感覺也不太難。

可惜實際情況並非如此,白車身焊接工作是由數百道工序完成了,假定我們在成品階段檢測出誤差超標了,那麼問題來了:是哪道工序出問題了呢?如果這個問題回答不了,怎麼能解決問題呢? 別笑,在“2毫米工程”之前,真實情況就是如此。

  • 設備磨損與誤操作:假定有一個完美的開始,生產線上的白車身符合精度要求。但隨著時間推移,工裝夾具磨損了呢?涉及人工的環節懈怠了產生錯誤操作了呢? 如何高效檢測、實時定位問題根源,又成了一個難題。
  • 設計水平與裝備水平:衝壓、焊接的設計不同,會直接影響到精度。舉個例子,鈑金件的焊接分為對接(buck joint)和搭接(lab joint)兩種,搭接可以提供一個誤差消除面,更容易控制精度[4]。當然,設計是依託於製造裝備的工藝,隨著技術進步設計思想也會迭代,為實現相同水平設計難度也會降低。
"

回顧美國的“2毫米工程”

在汽車製造領域,有一個津津樂道的名詞,叫“2毫米工程”。從字面上來看,似乎指的是將車身接縫寬度控制在2毫米以內。這種說法正確嗎?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回顧一下“2毫米工程”背後精彩的歷史故事。

20世紀90年代初,美國市場上本土汽車份額被日本與歐洲產品不斷侵蝕。除了動力總成、底盤上的技術差異之外,影響消費者決策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美國汽車白車身的尺寸方差高達5-6mm,非常影響觀感,而同期的日本與歐洲汽車則分別小於2mm與2.5mm

回顧美國的“2毫米工程,探訪中國的“1毫米之路”

『糙、快、猛到噴火的柴油發動機』

這個其實很符合國人的樸素認知:美國車的特點就是馬力大、油耗高,正好符合美國人粗獷的性格,那尺寸方差偏大一些,不也很正常嗎

美國消費者再奔放,也不會這樣想。尺寸方差大帶來的產品劣勢是全方面的:

  • 在觀感上給人一種品質低劣的感覺
  • 還會影響到內飾、儀表、動力總成的裝配,可能引發噪聲大、漏水等嚴重的質量問題[1]。J.D Power曾在1997年表示:41%的汽車品質問題由車身製造尺寸偏差造成的[2]。除此之外
  • 還有反直覺的一點: 美國車的尺寸偏差大,製造成本反而還更高!

美國心想,我們是車輪上的國家,長此以往,國將不國啊!於是在美國密歇根大學華裔教授吳賢名和倪軍的倡導下,聯合多家車企與政府部門,發起了赫赫有名的“2毫米工程”(2mm Project),目標是將美國的白車身尺寸誤差達到日本水準。

說起來,“2毫米工程”就是美國汽車業的“師夷長技以自強”。但與洋務運動不同的是,“2毫米工程”並沒有把原因歸結於美國工人粗心懶惰(民族性),也沒有歸結於製造設備落後(洋人船堅炮利),而是直指問題本質——科學的質量管理方法(體制)

回顧美國的“2毫米工程,探訪中國的“1毫米之路”

“2毫米工程”基於過程統計測量、以車身製造綜合誤差指數CII(Continuous Improvement Indicator)為核心指標,結合生產系統知識,形成誤差源的推理方法,形成數據驅動的質量持續改進方法。

簡單概括一下就是:測量→基於模型的推理→找到原因→持續改進

所謂2mm,是指所有關鍵測點的六倍均方差6σ小於2mm。這是一個綜合指標,而並不是指任何一個接縫的寬度小於2mm。當然,二者也並不是毫不相關:若尺寸誤差小,工程師在設計階段就不必留過多的冗餘,就可以設計更小的接縫。

自1992年啟動,歷經3年努力的“2毫米工程”很快顯現出了效果,參與其中的兩大主機廠(GM與Chrysler)將尺寸誤差指標成功地控制在了2mm以內,提高了產品質量、降低了成本,可以說是成績斐然。白車身並不是汽車質量的全部,但“2毫米工程”的意義在於:它不僅僅是帶來了白車身工程技術,更重要的是在施行過程中,形成了質量至上的製造思想和科學的質量管理方法,間接地帶來了美國汽車質量的持續整體提升

“2毫米工程”真的難嗎?

最初聽到“2毫米工程”的時候,我有點疑惑:現在普通車床的精度都能達到1個絲(0.01mm)了,白車身怎麼搞個200絲的精度還如此之難

當大概瞭解白車身的製造流程之後,我才明白“2毫米工程”到底有多難:

  • 空間上的誤差累積:白車身是由數百個複雜曲線的衝壓件焊接而成,定位點與焊點高達數千個[3].

首先,衝壓件本身就有誤差,不嚴謹地說,幾百個拼一起就幾毫米誤差了;其次,兩個衝壓件在焊接時需要工裝夾具來固定,而工裝夾具本身可能就有誤差。總之,單個衝壓件達到車床精度也許不難,但成百上千個件要拼成一個白車身,空間上的誤差累積就大了!

回顧美國的“2毫米工程,探訪中國的“1毫米之路”

側圍焊裝,衝壓件由工裝夾具固定


  • 工序上的累積誤差:衝壓件有幾百個,雖然數量很多,但如果能像玩拼圖遊戲一樣,把所有衝壓件擺在一個工位上焊接,以一道工序就完成所有焊接工作,那尺寸精度控制起來,感覺也不太難。

可惜實際情況並非如此,白車身焊接工作是由數百道工序完成了,假定我們在成品階段檢測出誤差超標了,那麼問題來了:是哪道工序出問題了呢?如果這個問題回答不了,怎麼能解決問題呢? 別笑,在“2毫米工程”之前,真實情況就是如此。

  • 設備磨損與誤操作:假定有一個完美的開始,生產線上的白車身符合精度要求。但隨著時間推移,工裝夾具磨損了呢?涉及人工的環節懈怠了產生錯誤操作了呢? 如何高效檢測、實時定位問題根源,又成了一個難題。
  • 設計水平與裝備水平:衝壓、焊接的設計不同,會直接影響到精度。舉個例子,鈑金件的焊接分為對接(buck joint)和搭接(lab joint)兩種,搭接可以提供一個誤差消除面,更容易控制精度[4]。當然,設計是依託於製造裝備的工藝,隨著技術進步設計思想也會迭代,為實現相同水平設計難度也會降低。
回顧美國的“2毫米工程,探訪中國的“1毫米之路”

上面講的還都是比較通俗易懂的因素,工程實踐中要複雜的多。關於尺寸精度的影響因素,有一個特別經典的魚刺圖:

"

回顧美國的“2毫米工程”

在汽車製造領域,有一個津津樂道的名詞,叫“2毫米工程”。從字面上來看,似乎指的是將車身接縫寬度控制在2毫米以內。這種說法正確嗎?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回顧一下“2毫米工程”背後精彩的歷史故事。

20世紀90年代初,美國市場上本土汽車份額被日本與歐洲產品不斷侵蝕。除了動力總成、底盤上的技術差異之外,影響消費者決策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美國汽車白車身的尺寸方差高達5-6mm,非常影響觀感,而同期的日本與歐洲汽車則分別小於2mm與2.5mm

回顧美國的“2毫米工程,探訪中國的“1毫米之路”

『糙、快、猛到噴火的柴油發動機』

這個其實很符合國人的樸素認知:美國車的特點就是馬力大、油耗高,正好符合美國人粗獷的性格,那尺寸方差偏大一些,不也很正常嗎

美國消費者再奔放,也不會這樣想。尺寸方差大帶來的產品劣勢是全方面的:

  • 在觀感上給人一種品質低劣的感覺
  • 還會影響到內飾、儀表、動力總成的裝配,可能引發噪聲大、漏水等嚴重的質量問題[1]。J.D Power曾在1997年表示:41%的汽車品質問題由車身製造尺寸偏差造成的[2]。除此之外
  • 還有反直覺的一點: 美國車的尺寸偏差大,製造成本反而還更高!

美國心想,我們是車輪上的國家,長此以往,國將不國啊!於是在美國密歇根大學華裔教授吳賢名和倪軍的倡導下,聯合多家車企與政府部門,發起了赫赫有名的“2毫米工程”(2mm Project),目標是將美國的白車身尺寸誤差達到日本水準。

說起來,“2毫米工程”就是美國汽車業的“師夷長技以自強”。但與洋務運動不同的是,“2毫米工程”並沒有把原因歸結於美國工人粗心懶惰(民族性),也沒有歸結於製造設備落後(洋人船堅炮利),而是直指問題本質——科學的質量管理方法(體制)

回顧美國的“2毫米工程,探訪中國的“1毫米之路”

“2毫米工程”基於過程統計測量、以車身製造綜合誤差指數CII(Continuous Improvement Indicator)為核心指標,結合生產系統知識,形成誤差源的推理方法,形成數據驅動的質量持續改進方法。

簡單概括一下就是:測量→基於模型的推理→找到原因→持續改進

所謂2mm,是指所有關鍵測點的六倍均方差6σ小於2mm。這是一個綜合指標,而並不是指任何一個接縫的寬度小於2mm。當然,二者也並不是毫不相關:若尺寸誤差小,工程師在設計階段就不必留過多的冗餘,就可以設計更小的接縫。

自1992年啟動,歷經3年努力的“2毫米工程”很快顯現出了效果,參與其中的兩大主機廠(GM與Chrysler)將尺寸誤差指標成功地控制在了2mm以內,提高了產品質量、降低了成本,可以說是成績斐然。白車身並不是汽車質量的全部,但“2毫米工程”的意義在於:它不僅僅是帶來了白車身工程技術,更重要的是在施行過程中,形成了質量至上的製造思想和科學的質量管理方法,間接地帶來了美國汽車質量的持續整體提升

“2毫米工程”真的難嗎?

最初聽到“2毫米工程”的時候,我有點疑惑:現在普通車床的精度都能達到1個絲(0.01mm)了,白車身怎麼搞個200絲的精度還如此之難

當大概瞭解白車身的製造流程之後,我才明白“2毫米工程”到底有多難:

  • 空間上的誤差累積:白車身是由數百個複雜曲線的衝壓件焊接而成,定位點與焊點高達數千個[3].

首先,衝壓件本身就有誤差,不嚴謹地說,幾百個拼一起就幾毫米誤差了;其次,兩個衝壓件在焊接時需要工裝夾具來固定,而工裝夾具本身可能就有誤差。總之,單個衝壓件達到車床精度也許不難,但成百上千個件要拼成一個白車身,空間上的誤差累積就大了!

回顧美國的“2毫米工程,探訪中國的“1毫米之路”

側圍焊裝,衝壓件由工裝夾具固定


  • 工序上的累積誤差:衝壓件有幾百個,雖然數量很多,但如果能像玩拼圖遊戲一樣,把所有衝壓件擺在一個工位上焊接,以一道工序就完成所有焊接工作,那尺寸精度控制起來,感覺也不太難。

可惜實際情況並非如此,白車身焊接工作是由數百道工序完成了,假定我們在成品階段檢測出誤差超標了,那麼問題來了:是哪道工序出問題了呢?如果這個問題回答不了,怎麼能解決問題呢? 別笑,在“2毫米工程”之前,真實情況就是如此。

  • 設備磨損與誤操作:假定有一個完美的開始,生產線上的白車身符合精度要求。但隨著時間推移,工裝夾具磨損了呢?涉及人工的環節懈怠了產生錯誤操作了呢? 如何高效檢測、實時定位問題根源,又成了一個難題。
  • 設計水平與裝備水平:衝壓、焊接的設計不同,會直接影響到精度。舉個例子,鈑金件的焊接分為對接(buck joint)和搭接(lab joint)兩種,搭接可以提供一個誤差消除面,更容易控制精度[4]。當然,設計是依託於製造裝備的工藝,隨著技術進步設計思想也會迭代,為實現相同水平設計難度也會降低。
回顧美國的“2毫米工程,探訪中國的“1毫米之路”

上面講的還都是比較通俗易懂的因素,工程實踐中要複雜的多。關於尺寸精度的影響因素,有一個特別經典的魚刺圖:

回顧美國的“2毫米工程,探訪中國的“1毫米之路”

如何實現“2毫米工程”?

在瞭解控制尺寸精度的難度之後,咱們設想一個問題:如果讓你回到1992年,擔任“2毫米工程”的總工程師,你開展工作有什麼思路呢

可以確認的一點是,整天號召工人要有奉獻精神、施行996工作制是不行的,甚至漲工資也不行,這不是解決問題之道。在此,我分享一下自己的思路

  • 合理的測量體系:最簡單的思路,只需要在最後加一道高精度的檢測工序,凡是不符合2mm標準的統統回爐重造!如此一來,就可以保證到達消費者手裡的,全是符合2mm標準的產品了 —— 人們常說,解決最複雜的問題往往用最簡單的方法,誠不我欺,我真是天才啊!

然而,這存在一個問題:如下圖的龍門式三座標測量儀精度是最高的,但是測量速度很慢,每天只能檢測兩臺。若每輛車都檢測,就會遇到質量與產量的矛盾關係,而產量低就意味著成本升高,車子賣不出去。所以,高精度測量只能是抽檢,這就涉及到統計方法;高精度抽檢與普通精度的100%全檢,要實現數據融合,形成全面的測量體系。

"

回顧美國的“2毫米工程”

在汽車製造領域,有一個津津樂道的名詞,叫“2毫米工程”。從字面上來看,似乎指的是將車身接縫寬度控制在2毫米以內。這種說法正確嗎?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回顧一下“2毫米工程”背後精彩的歷史故事。

20世紀90年代初,美國市場上本土汽車份額被日本與歐洲產品不斷侵蝕。除了動力總成、底盤上的技術差異之外,影響消費者決策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美國汽車白車身的尺寸方差高達5-6mm,非常影響觀感,而同期的日本與歐洲汽車則分別小於2mm與2.5mm

回顧美國的“2毫米工程,探訪中國的“1毫米之路”

『糙、快、猛到噴火的柴油發動機』

這個其實很符合國人的樸素認知:美國車的特點就是馬力大、油耗高,正好符合美國人粗獷的性格,那尺寸方差偏大一些,不也很正常嗎

美國消費者再奔放,也不會這樣想。尺寸方差大帶來的產品劣勢是全方面的:

  • 在觀感上給人一種品質低劣的感覺
  • 還會影響到內飾、儀表、動力總成的裝配,可能引發噪聲大、漏水等嚴重的質量問題[1]。J.D Power曾在1997年表示:41%的汽車品質問題由車身製造尺寸偏差造成的[2]。除此之外
  • 還有反直覺的一點: 美國車的尺寸偏差大,製造成本反而還更高!

美國心想,我們是車輪上的國家,長此以往,國將不國啊!於是在美國密歇根大學華裔教授吳賢名和倪軍的倡導下,聯合多家車企與政府部門,發起了赫赫有名的“2毫米工程”(2mm Project),目標是將美國的白車身尺寸誤差達到日本水準。

說起來,“2毫米工程”就是美國汽車業的“師夷長技以自強”。但與洋務運動不同的是,“2毫米工程”並沒有把原因歸結於美國工人粗心懶惰(民族性),也沒有歸結於製造設備落後(洋人船堅炮利),而是直指問題本質——科學的質量管理方法(體制)

回顧美國的“2毫米工程,探訪中國的“1毫米之路”

“2毫米工程”基於過程統計測量、以車身製造綜合誤差指數CII(Continuous Improvement Indicator)為核心指標,結合生產系統知識,形成誤差源的推理方法,形成數據驅動的質量持續改進方法。

簡單概括一下就是:測量→基於模型的推理→找到原因→持續改進

所謂2mm,是指所有關鍵測點的六倍均方差6σ小於2mm。這是一個綜合指標,而並不是指任何一個接縫的寬度小於2mm。當然,二者也並不是毫不相關:若尺寸誤差小,工程師在設計階段就不必留過多的冗餘,就可以設計更小的接縫。

自1992年啟動,歷經3年努力的“2毫米工程”很快顯現出了效果,參與其中的兩大主機廠(GM與Chrysler)將尺寸誤差指標成功地控制在了2mm以內,提高了產品質量、降低了成本,可以說是成績斐然。白車身並不是汽車質量的全部,但“2毫米工程”的意義在於:它不僅僅是帶來了白車身工程技術,更重要的是在施行過程中,形成了質量至上的製造思想和科學的質量管理方法,間接地帶來了美國汽車質量的持續整體提升

“2毫米工程”真的難嗎?

最初聽到“2毫米工程”的時候,我有點疑惑:現在普通車床的精度都能達到1個絲(0.01mm)了,白車身怎麼搞個200絲的精度還如此之難

當大概瞭解白車身的製造流程之後,我才明白“2毫米工程”到底有多難:

  • 空間上的誤差累積:白車身是由數百個複雜曲線的衝壓件焊接而成,定位點與焊點高達數千個[3].

首先,衝壓件本身就有誤差,不嚴謹地說,幾百個拼一起就幾毫米誤差了;其次,兩個衝壓件在焊接時需要工裝夾具來固定,而工裝夾具本身可能就有誤差。總之,單個衝壓件達到車床精度也許不難,但成百上千個件要拼成一個白車身,空間上的誤差累積就大了!

回顧美國的“2毫米工程,探訪中國的“1毫米之路”

側圍焊裝,衝壓件由工裝夾具固定


  • 工序上的累積誤差:衝壓件有幾百個,雖然數量很多,但如果能像玩拼圖遊戲一樣,把所有衝壓件擺在一個工位上焊接,以一道工序就完成所有焊接工作,那尺寸精度控制起來,感覺也不太難。

可惜實際情況並非如此,白車身焊接工作是由數百道工序完成了,假定我們在成品階段檢測出誤差超標了,那麼問題來了:是哪道工序出問題了呢?如果這個問題回答不了,怎麼能解決問題呢? 別笑,在“2毫米工程”之前,真實情況就是如此。

  • 設備磨損與誤操作:假定有一個完美的開始,生產線上的白車身符合精度要求。但隨著時間推移,工裝夾具磨損了呢?涉及人工的環節懈怠了產生錯誤操作了呢? 如何高效檢測、實時定位問題根源,又成了一個難題。
  • 設計水平與裝備水平:衝壓、焊接的設計不同,會直接影響到精度。舉個例子,鈑金件的焊接分為對接(buck joint)和搭接(lab joint)兩種,搭接可以提供一個誤差消除面,更容易控制精度[4]。當然,設計是依託於製造裝備的工藝,隨著技術進步設計思想也會迭代,為實現相同水平設計難度也會降低。
回顧美國的“2毫米工程,探訪中國的“1毫米之路”

上面講的還都是比較通俗易懂的因素,工程實踐中要複雜的多。關於尺寸精度的影響因素,有一個特別經典的魚刺圖:

回顧美國的“2毫米工程,探訪中國的“1毫米之路”

如何實現“2毫米工程”?

在瞭解控制尺寸精度的難度之後,咱們設想一個問題:如果讓你回到1992年,擔任“2毫米工程”的總工程師,你開展工作有什麼思路呢

可以確認的一點是,整天號召工人要有奉獻精神、施行996工作制是不行的,甚至漲工資也不行,這不是解決問題之道。在此,我分享一下自己的思路

  • 合理的測量體系:最簡單的思路,只需要在最後加一道高精度的檢測工序,凡是不符合2mm標準的統統回爐重造!如此一來,就可以保證到達消費者手裡的,全是符合2mm標準的產品了 —— 人們常說,解決最複雜的問題往往用最簡單的方法,誠不我欺,我真是天才啊!

然而,這存在一個問題:如下圖的龍門式三座標測量儀精度是最高的,但是測量速度很慢,每天只能檢測兩臺。若每輛車都檢測,就會遇到質量與產量的矛盾關係,而產量低就意味著成本升高,車子賣不出去。所以,高精度測量只能是抽檢,這就涉及到統計方法;高精度抽檢與普通精度的100%全檢,要實現數據融合,形成全面的測量體系。

回顧美國的“2毫米工程,探訪中國的“1毫米之路”

龍門式三座標測量儀

  • 基於生產系統知識的統計推斷:另外一個難題是,若最後檢測工序發現一輛車是不合格的,怎麼辦?把這輛車報廢扔掉?那成本就會成本升高,導致車子賣不出去。這時候,就需要基於生產系統知識進行統計推斷,根據測量的統計數據特徵來找到誤差源,進行進行改進。

舉個例子,若發現一段時間內的方差增大,但均值不變,那就要從工裝損傷(定位面、定位銷)、焊點丟失、來料變化等角度尋找誤差源;若一段時間內的均值變化,但方差不變,那就要從工裝磨損、工裝偏移等角度尋找誤差源。

  • 提高製造裝備的水平:這一點最好理解,更好的衝壓裝備、更高精度的磨具、更佳性能的原料、更高的焊接效率,都會直接提高製造質量。有意思的是,製造裝備的水平能發揮作用,是依賴於全面測量+生產知識+統計推斷的體系的。換句話說,提高製造裝備的水平固然必要,但這種“船堅炮利”式的因素反而是相對次要的。

探訪路虎的“1毫米工程”

那麼路虎的“1毫米工程”是怎麼實現的呢?

"

回顧美國的“2毫米工程”

在汽車製造領域,有一個津津樂道的名詞,叫“2毫米工程”。從字面上來看,似乎指的是將車身接縫寬度控制在2毫米以內。這種說法正確嗎?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回顧一下“2毫米工程”背後精彩的歷史故事。

20世紀90年代初,美國市場上本土汽車份額被日本與歐洲產品不斷侵蝕。除了動力總成、底盤上的技術差異之外,影響消費者決策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美國汽車白車身的尺寸方差高達5-6mm,非常影響觀感,而同期的日本與歐洲汽車則分別小於2mm與2.5mm

回顧美國的“2毫米工程,探訪中國的“1毫米之路”

『糙、快、猛到噴火的柴油發動機』

這個其實很符合國人的樸素認知:美國車的特點就是馬力大、油耗高,正好符合美國人粗獷的性格,那尺寸方差偏大一些,不也很正常嗎

美國消費者再奔放,也不會這樣想。尺寸方差大帶來的產品劣勢是全方面的:

  • 在觀感上給人一種品質低劣的感覺
  • 還會影響到內飾、儀表、動力總成的裝配,可能引發噪聲大、漏水等嚴重的質量問題[1]。J.D Power曾在1997年表示:41%的汽車品質問題由車身製造尺寸偏差造成的[2]。除此之外
  • 還有反直覺的一點: 美國車的尺寸偏差大,製造成本反而還更高!

美國心想,我們是車輪上的國家,長此以往,國將不國啊!於是在美國密歇根大學華裔教授吳賢名和倪軍的倡導下,聯合多家車企與政府部門,發起了赫赫有名的“2毫米工程”(2mm Project),目標是將美國的白車身尺寸誤差達到日本水準。

說起來,“2毫米工程”就是美國汽車業的“師夷長技以自強”。但與洋務運動不同的是,“2毫米工程”並沒有把原因歸結於美國工人粗心懶惰(民族性),也沒有歸結於製造設備落後(洋人船堅炮利),而是直指問題本質——科學的質量管理方法(體制)

回顧美國的“2毫米工程,探訪中國的“1毫米之路”

“2毫米工程”基於過程統計測量、以車身製造綜合誤差指數CII(Continuous Improvement Indicator)為核心指標,結合生產系統知識,形成誤差源的推理方法,形成數據驅動的質量持續改進方法。

簡單概括一下就是:測量→基於模型的推理→找到原因→持續改進

所謂2mm,是指所有關鍵測點的六倍均方差6σ小於2mm。這是一個綜合指標,而並不是指任何一個接縫的寬度小於2mm。當然,二者也並不是毫不相關:若尺寸誤差小,工程師在設計階段就不必留過多的冗餘,就可以設計更小的接縫。

自1992年啟動,歷經3年努力的“2毫米工程”很快顯現出了效果,參與其中的兩大主機廠(GM與Chrysler)將尺寸誤差指標成功地控制在了2mm以內,提高了產品質量、降低了成本,可以說是成績斐然。白車身並不是汽車質量的全部,但“2毫米工程”的意義在於:它不僅僅是帶來了白車身工程技術,更重要的是在施行過程中,形成了質量至上的製造思想和科學的質量管理方法,間接地帶來了美國汽車質量的持續整體提升

“2毫米工程”真的難嗎?

最初聽到“2毫米工程”的時候,我有點疑惑:現在普通車床的精度都能達到1個絲(0.01mm)了,白車身怎麼搞個200絲的精度還如此之難

當大概瞭解白車身的製造流程之後,我才明白“2毫米工程”到底有多難:

  • 空間上的誤差累積:白車身是由數百個複雜曲線的衝壓件焊接而成,定位點與焊點高達數千個[3].

首先,衝壓件本身就有誤差,不嚴謹地說,幾百個拼一起就幾毫米誤差了;其次,兩個衝壓件在焊接時需要工裝夾具來固定,而工裝夾具本身可能就有誤差。總之,單個衝壓件達到車床精度也許不難,但成百上千個件要拼成一個白車身,空間上的誤差累積就大了!

回顧美國的“2毫米工程,探訪中國的“1毫米之路”

側圍焊裝,衝壓件由工裝夾具固定


  • 工序上的累積誤差:衝壓件有幾百個,雖然數量很多,但如果能像玩拼圖遊戲一樣,把所有衝壓件擺在一個工位上焊接,以一道工序就完成所有焊接工作,那尺寸精度控制起來,感覺也不太難。

可惜實際情況並非如此,白車身焊接工作是由數百道工序完成了,假定我們在成品階段檢測出誤差超標了,那麼問題來了:是哪道工序出問題了呢?如果這個問題回答不了,怎麼能解決問題呢? 別笑,在“2毫米工程”之前,真實情況就是如此。

  • 設備磨損與誤操作:假定有一個完美的開始,生產線上的白車身符合精度要求。但隨著時間推移,工裝夾具磨損了呢?涉及人工的環節懈怠了產生錯誤操作了呢? 如何高效檢測、實時定位問題根源,又成了一個難題。
  • 設計水平與裝備水平:衝壓、焊接的設計不同,會直接影響到精度。舉個例子,鈑金件的焊接分為對接(buck joint)和搭接(lab joint)兩種,搭接可以提供一個誤差消除面,更容易控制精度[4]。當然,設計是依託於製造裝備的工藝,隨著技術進步設計思想也會迭代,為實現相同水平設計難度也會降低。
回顧美國的“2毫米工程,探訪中國的“1毫米之路”

上面講的還都是比較通俗易懂的因素,工程實踐中要複雜的多。關於尺寸精度的影響因素,有一個特別經典的魚刺圖:

回顧美國的“2毫米工程,探訪中國的“1毫米之路”

如何實現“2毫米工程”?

在瞭解控制尺寸精度的難度之後,咱們設想一個問題:如果讓你回到1992年,擔任“2毫米工程”的總工程師,你開展工作有什麼思路呢

可以確認的一點是,整天號召工人要有奉獻精神、施行996工作制是不行的,甚至漲工資也不行,這不是解決問題之道。在此,我分享一下自己的思路

  • 合理的測量體系:最簡單的思路,只需要在最後加一道高精度的檢測工序,凡是不符合2mm標準的統統回爐重造!如此一來,就可以保證到達消費者手裡的,全是符合2mm標準的產品了 —— 人們常說,解決最複雜的問題往往用最簡單的方法,誠不我欺,我真是天才啊!

然而,這存在一個問題:如下圖的龍門式三座標測量儀精度是最高的,但是測量速度很慢,每天只能檢測兩臺。若每輛車都檢測,就會遇到質量與產量的矛盾關係,而產量低就意味著成本升高,車子賣不出去。所以,高精度測量只能是抽檢,這就涉及到統計方法;高精度抽檢與普通精度的100%全檢,要實現數據融合,形成全面的測量體系。

回顧美國的“2毫米工程,探訪中國的“1毫米之路”

龍門式三座標測量儀

  • 基於生產系統知識的統計推斷:另外一個難題是,若最後檢測工序發現一輛車是不合格的,怎麼辦?把這輛車報廢扔掉?那成本就會成本升高,導致車子賣不出去。這時候,就需要基於生產系統知識進行統計推斷,根據測量的統計數據特徵來找到誤差源,進行進行改進。

舉個例子,若發現一段時間內的方差增大,但均值不變,那就要從工裝損傷(定位面、定位銷)、焊點丟失、來料變化等角度尋找誤差源;若一段時間內的均值變化,但方差不變,那就要從工裝磨損、工裝偏移等角度尋找誤差源。

  • 提高製造裝備的水平:這一點最好理解,更好的衝壓裝備、更高精度的磨具、更佳性能的原料、更高的焊接效率,都會直接提高製造質量。有意思的是,製造裝備的水平能發揮作用,是依賴於全面測量+生產知識+統計推斷的體系的。換句話說,提高製造裝備的水平固然必要,但這種“船堅炮利”式的因素反而是相對次要的。

探訪路虎的“1毫米工程”

那麼路虎的“1毫米工程”是怎麼實現的呢?

回顧美國的“2毫米工程,探訪中國的“1毫米之路”

江蘇常熟的奇瑞路虎捷豹工廠

7月5日,正是帶著這樣的疑問,參觀了位於江蘇常熟的奇瑞路虎捷豹工廠。

工廠成立於2012年,由奇瑞和捷豹路虎按50:50股比合建,面積84萬平米,一期年產能13萬輛,二期7萬輛。值得一提的是,這是捷豹路虎品牌在英國本土之外的首個生產基地,在中國本土化發展的決心可見一斑。路虎極光、捷豹XFL等車型均出自此工廠。

對我來說,此行主要關注的是“1毫米工程“。為了達到世界級的外觀水平,由內至外地提高產品質量,路虎自2015年啟動“1毫米工程“,至2018年基本落成差不多也是3年,與美國曆史上的“2毫米工程”實施時間長度差不多。

“1毫米工程“的目標是為客戶傳遞更高的感知質量和視覺一體化,除了所有外觀可視區域關鍵測點要達到尺寸誤差小於1mm之外,在門縫等關鍵位置甚至要挑戰±0.5mm的“半毫米”目標

前文已提到,要實現“2毫米工程”或“1毫米工程”,要在測量體系、數據驅動、製造工藝3個角度努力。

"

回顧美國的“2毫米工程”

在汽車製造領域,有一個津津樂道的名詞,叫“2毫米工程”。從字面上來看,似乎指的是將車身接縫寬度控制在2毫米以內。這種說法正確嗎?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回顧一下“2毫米工程”背後精彩的歷史故事。

20世紀90年代初,美國市場上本土汽車份額被日本與歐洲產品不斷侵蝕。除了動力總成、底盤上的技術差異之外,影響消費者決策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美國汽車白車身的尺寸方差高達5-6mm,非常影響觀感,而同期的日本與歐洲汽車則分別小於2mm與2.5mm

回顧美國的“2毫米工程,探訪中國的“1毫米之路”

『糙、快、猛到噴火的柴油發動機』

這個其實很符合國人的樸素認知:美國車的特點就是馬力大、油耗高,正好符合美國人粗獷的性格,那尺寸方差偏大一些,不也很正常嗎

美國消費者再奔放,也不會這樣想。尺寸方差大帶來的產品劣勢是全方面的:

  • 在觀感上給人一種品質低劣的感覺
  • 還會影響到內飾、儀表、動力總成的裝配,可能引發噪聲大、漏水等嚴重的質量問題[1]。J.D Power曾在1997年表示:41%的汽車品質問題由車身製造尺寸偏差造成的[2]。除此之外
  • 還有反直覺的一點: 美國車的尺寸偏差大,製造成本反而還更高!

美國心想,我們是車輪上的國家,長此以往,國將不國啊!於是在美國密歇根大學華裔教授吳賢名和倪軍的倡導下,聯合多家車企與政府部門,發起了赫赫有名的“2毫米工程”(2mm Project),目標是將美國的白車身尺寸誤差達到日本水準。

說起來,“2毫米工程”就是美國汽車業的“師夷長技以自強”。但與洋務運動不同的是,“2毫米工程”並沒有把原因歸結於美國工人粗心懶惰(民族性),也沒有歸結於製造設備落後(洋人船堅炮利),而是直指問題本質——科學的質量管理方法(體制)

回顧美國的“2毫米工程,探訪中國的“1毫米之路”

“2毫米工程”基於過程統計測量、以車身製造綜合誤差指數CII(Continuous Improvement Indicator)為核心指標,結合生產系統知識,形成誤差源的推理方法,形成數據驅動的質量持續改進方法。

簡單概括一下就是:測量→基於模型的推理→找到原因→持續改進

所謂2mm,是指所有關鍵測點的六倍均方差6σ小於2mm。這是一個綜合指標,而並不是指任何一個接縫的寬度小於2mm。當然,二者也並不是毫不相關:若尺寸誤差小,工程師在設計階段就不必留過多的冗餘,就可以設計更小的接縫。

自1992年啟動,歷經3年努力的“2毫米工程”很快顯現出了效果,參與其中的兩大主機廠(GM與Chrysler)將尺寸誤差指標成功地控制在了2mm以內,提高了產品質量、降低了成本,可以說是成績斐然。白車身並不是汽車質量的全部,但“2毫米工程”的意義在於:它不僅僅是帶來了白車身工程技術,更重要的是在施行過程中,形成了質量至上的製造思想和科學的質量管理方法,間接地帶來了美國汽車質量的持續整體提升

“2毫米工程”真的難嗎?

最初聽到“2毫米工程”的時候,我有點疑惑:現在普通車床的精度都能達到1個絲(0.01mm)了,白車身怎麼搞個200絲的精度還如此之難

當大概瞭解白車身的製造流程之後,我才明白“2毫米工程”到底有多難:

  • 空間上的誤差累積:白車身是由數百個複雜曲線的衝壓件焊接而成,定位點與焊點高達數千個[3].

首先,衝壓件本身就有誤差,不嚴謹地說,幾百個拼一起就幾毫米誤差了;其次,兩個衝壓件在焊接時需要工裝夾具來固定,而工裝夾具本身可能就有誤差。總之,單個衝壓件達到車床精度也許不難,但成百上千個件要拼成一個白車身,空間上的誤差累積就大了!

回顧美國的“2毫米工程,探訪中國的“1毫米之路”

側圍焊裝,衝壓件由工裝夾具固定


  • 工序上的累積誤差:衝壓件有幾百個,雖然數量很多,但如果能像玩拼圖遊戲一樣,把所有衝壓件擺在一個工位上焊接,以一道工序就完成所有焊接工作,那尺寸精度控制起來,感覺也不太難。

可惜實際情況並非如此,白車身焊接工作是由數百道工序完成了,假定我們在成品階段檢測出誤差超標了,那麼問題來了:是哪道工序出問題了呢?如果這個問題回答不了,怎麼能解決問題呢? 別笑,在“2毫米工程”之前,真實情況就是如此。

  • 設備磨損與誤操作:假定有一個完美的開始,生產線上的白車身符合精度要求。但隨著時間推移,工裝夾具磨損了呢?涉及人工的環節懈怠了產生錯誤操作了呢? 如何高效檢測、實時定位問題根源,又成了一個難題。
  • 設計水平與裝備水平:衝壓、焊接的設計不同,會直接影響到精度。舉個例子,鈑金件的焊接分為對接(buck joint)和搭接(lab joint)兩種,搭接可以提供一個誤差消除面,更容易控制精度[4]。當然,設計是依託於製造裝備的工藝,隨著技術進步設計思想也會迭代,為實現相同水平設計難度也會降低。
回顧美國的“2毫米工程,探訪中國的“1毫米之路”

上面講的還都是比較通俗易懂的因素,工程實踐中要複雜的多。關於尺寸精度的影響因素,有一個特別經典的魚刺圖:

回顧美國的“2毫米工程,探訪中國的“1毫米之路”

如何實現“2毫米工程”?

在瞭解控制尺寸精度的難度之後,咱們設想一個問題:如果讓你回到1992年,擔任“2毫米工程”的總工程師,你開展工作有什麼思路呢

可以確認的一點是,整天號召工人要有奉獻精神、施行996工作制是不行的,甚至漲工資也不行,這不是解決問題之道。在此,我分享一下自己的思路

  • 合理的測量體系:最簡單的思路,只需要在最後加一道高精度的檢測工序,凡是不符合2mm標準的統統回爐重造!如此一來,就可以保證到達消費者手裡的,全是符合2mm標準的產品了 —— 人們常說,解決最複雜的問題往往用最簡單的方法,誠不我欺,我真是天才啊!

然而,這存在一個問題:如下圖的龍門式三座標測量儀精度是最高的,但是測量速度很慢,每天只能檢測兩臺。若每輛車都檢測,就會遇到質量與產量的矛盾關係,而產量低就意味著成本升高,車子賣不出去。所以,高精度測量只能是抽檢,這就涉及到統計方法;高精度抽檢與普通精度的100%全檢,要實現數據融合,形成全面的測量體系。

回顧美國的“2毫米工程,探訪中國的“1毫米之路”

龍門式三座標測量儀

  • 基於生產系統知識的統計推斷:另外一個難題是,若最後檢測工序發現一輛車是不合格的,怎麼辦?把這輛車報廢扔掉?那成本就會成本升高,導致車子賣不出去。這時候,就需要基於生產系統知識進行統計推斷,根據測量的統計數據特徵來找到誤差源,進行進行改進。

舉個例子,若發現一段時間內的方差增大,但均值不變,那就要從工裝損傷(定位面、定位銷)、焊點丟失、來料變化等角度尋找誤差源;若一段時間內的均值變化,但方差不變,那就要從工裝磨損、工裝偏移等角度尋找誤差源。

  • 提高製造裝備的水平:這一點最好理解,更好的衝壓裝備、更高精度的磨具、更佳性能的原料、更高的焊接效率,都會直接提高製造質量。有意思的是,製造裝備的水平能發揮作用,是依賴於全面測量+生產知識+統計推斷的體系的。換句話說,提高製造裝備的水平固然必要,但這種“船堅炮利”式的因素反而是相對次要的。

探訪路虎的“1毫米工程”

那麼路虎的“1毫米工程”是怎麼實現的呢?

回顧美國的“2毫米工程,探訪中國的“1毫米之路”

江蘇常熟的奇瑞路虎捷豹工廠

7月5日,正是帶著這樣的疑問,參觀了位於江蘇常熟的奇瑞路虎捷豹工廠。

工廠成立於2012年,由奇瑞和捷豹路虎按50:50股比合建,面積84萬平米,一期年產能13萬輛,二期7萬輛。值得一提的是,這是捷豹路虎品牌在英國本土之外的首個生產基地,在中國本土化發展的決心可見一斑。路虎極光、捷豹XFL等車型均出自此工廠。

對我來說,此行主要關注的是“1毫米工程“。為了達到世界級的外觀水平,由內至外地提高產品質量,路虎自2015年啟動“1毫米工程“,至2018年基本落成差不多也是3年,與美國曆史上的“2毫米工程”實施時間長度差不多。

“1毫米工程“的目標是為客戶傳遞更高的感知質量和視覺一體化,除了所有外觀可視區域關鍵測點要達到尺寸誤差小於1mm之外,在門縫等關鍵位置甚至要挑戰±0.5mm的“半毫米”目標

前文已提到,要實現“2毫米工程”或“1毫米工程”,要在測量體系、數據驅動、製造工藝3個角度努力。

回顧美國的“2毫米工程,探訪中國的“1毫米之路”

首先看測量體系。工廠在測量體系方面的建設,可以說是“武裝到了牙齒”,光我看到的就包括:常規檢具、三座標測量、激光在線測量、激光雷達自動測量、Calipri間隙段差檢測等等。術語很多,但別怕,我們可做一個分類(根據個人理解的分類,並非學術專業分類):

  • 高精度抽檢:包括常規檢具測量、三座標測量等,精度高但速度慢(通常需要人工操作),主要用於抽檢。
  • 自動化全檢: 包括100%激光在線測量、激光雷達測量等。這種測量方式通常是非接觸式的,測量精度要低於三座標測量,但優勢是可以全自動化測量、速度非常快,而且不知疲倦、不會犯低級錯誤。
  • 特種測量: 像門縫這種影響消費者質量感知的關鍵點,豪華品牌自然要特別照顧,採用Calipri間隙段差檢測裝置來重點對待。下面有個視頻,大家可以直觀感受一下。
"

回顧美國的“2毫米工程”

在汽車製造領域,有一個津津樂道的名詞,叫“2毫米工程”。從字面上來看,似乎指的是將車身接縫寬度控制在2毫米以內。這種說法正確嗎?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回顧一下“2毫米工程”背後精彩的歷史故事。

20世紀90年代初,美國市場上本土汽車份額被日本與歐洲產品不斷侵蝕。除了動力總成、底盤上的技術差異之外,影響消費者決策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美國汽車白車身的尺寸方差高達5-6mm,非常影響觀感,而同期的日本與歐洲汽車則分別小於2mm與2.5mm

回顧美國的“2毫米工程,探訪中國的“1毫米之路”

『糙、快、猛到噴火的柴油發動機』

這個其實很符合國人的樸素認知:美國車的特點就是馬力大、油耗高,正好符合美國人粗獷的性格,那尺寸方差偏大一些,不也很正常嗎

美國消費者再奔放,也不會這樣想。尺寸方差大帶來的產品劣勢是全方面的:

  • 在觀感上給人一種品質低劣的感覺
  • 還會影響到內飾、儀表、動力總成的裝配,可能引發噪聲大、漏水等嚴重的質量問題[1]。J.D Power曾在1997年表示:41%的汽車品質問題由車身製造尺寸偏差造成的[2]。除此之外
  • 還有反直覺的一點: 美國車的尺寸偏差大,製造成本反而還更高!

美國心想,我們是車輪上的國家,長此以往,國將不國啊!於是在美國密歇根大學華裔教授吳賢名和倪軍的倡導下,聯合多家車企與政府部門,發起了赫赫有名的“2毫米工程”(2mm Project),目標是將美國的白車身尺寸誤差達到日本水準。

說起來,“2毫米工程”就是美國汽車業的“師夷長技以自強”。但與洋務運動不同的是,“2毫米工程”並沒有把原因歸結於美國工人粗心懶惰(民族性),也沒有歸結於製造設備落後(洋人船堅炮利),而是直指問題本質——科學的質量管理方法(體制)

回顧美國的“2毫米工程,探訪中國的“1毫米之路”

“2毫米工程”基於過程統計測量、以車身製造綜合誤差指數CII(Continuous Improvement Indicator)為核心指標,結合生產系統知識,形成誤差源的推理方法,形成數據驅動的質量持續改進方法。

簡單概括一下就是:測量→基於模型的推理→找到原因→持續改進

所謂2mm,是指所有關鍵測點的六倍均方差6σ小於2mm。這是一個綜合指標,而並不是指任何一個接縫的寬度小於2mm。當然,二者也並不是毫不相關:若尺寸誤差小,工程師在設計階段就不必留過多的冗餘,就可以設計更小的接縫。

自1992年啟動,歷經3年努力的“2毫米工程”很快顯現出了效果,參與其中的兩大主機廠(GM與Chrysler)將尺寸誤差指標成功地控制在了2mm以內,提高了產品質量、降低了成本,可以說是成績斐然。白車身並不是汽車質量的全部,但“2毫米工程”的意義在於:它不僅僅是帶來了白車身工程技術,更重要的是在施行過程中,形成了質量至上的製造思想和科學的質量管理方法,間接地帶來了美國汽車質量的持續整體提升

“2毫米工程”真的難嗎?

最初聽到“2毫米工程”的時候,我有點疑惑:現在普通車床的精度都能達到1個絲(0.01mm)了,白車身怎麼搞個200絲的精度還如此之難

當大概瞭解白車身的製造流程之後,我才明白“2毫米工程”到底有多難:

  • 空間上的誤差累積:白車身是由數百個複雜曲線的衝壓件焊接而成,定位點與焊點高達數千個[3].

首先,衝壓件本身就有誤差,不嚴謹地說,幾百個拼一起就幾毫米誤差了;其次,兩個衝壓件在焊接時需要工裝夾具來固定,而工裝夾具本身可能就有誤差。總之,單個衝壓件達到車床精度也許不難,但成百上千個件要拼成一個白車身,空間上的誤差累積就大了!

回顧美國的“2毫米工程,探訪中國的“1毫米之路”

側圍焊裝,衝壓件由工裝夾具固定


  • 工序上的累積誤差:衝壓件有幾百個,雖然數量很多,但如果能像玩拼圖遊戲一樣,把所有衝壓件擺在一個工位上焊接,以一道工序就完成所有焊接工作,那尺寸精度控制起來,感覺也不太難。

可惜實際情況並非如此,白車身焊接工作是由數百道工序完成了,假定我們在成品階段檢測出誤差超標了,那麼問題來了:是哪道工序出問題了呢?如果這個問題回答不了,怎麼能解決問題呢? 別笑,在“2毫米工程”之前,真實情況就是如此。

  • 設備磨損與誤操作:假定有一個完美的開始,生產線上的白車身符合精度要求。但隨著時間推移,工裝夾具磨損了呢?涉及人工的環節懈怠了產生錯誤操作了呢? 如何高效檢測、實時定位問題根源,又成了一個難題。
  • 設計水平與裝備水平:衝壓、焊接的設計不同,會直接影響到精度。舉個例子,鈑金件的焊接分為對接(buck joint)和搭接(lab joint)兩種,搭接可以提供一個誤差消除面,更容易控制精度[4]。當然,設計是依託於製造裝備的工藝,隨著技術進步設計思想也會迭代,為實現相同水平設計難度也會降低。
回顧美國的“2毫米工程,探訪中國的“1毫米之路”

上面講的還都是比較通俗易懂的因素,工程實踐中要複雜的多。關於尺寸精度的影響因素,有一個特別經典的魚刺圖:

回顧美國的“2毫米工程,探訪中國的“1毫米之路”

如何實現“2毫米工程”?

在瞭解控制尺寸精度的難度之後,咱們設想一個問題:如果讓你回到1992年,擔任“2毫米工程”的總工程師,你開展工作有什麼思路呢

可以確認的一點是,整天號召工人要有奉獻精神、施行996工作制是不行的,甚至漲工資也不行,這不是解決問題之道。在此,我分享一下自己的思路

  • 合理的測量體系:最簡單的思路,只需要在最後加一道高精度的檢測工序,凡是不符合2mm標準的統統回爐重造!如此一來,就可以保證到達消費者手裡的,全是符合2mm標準的產品了 —— 人們常說,解決最複雜的問題往往用最簡單的方法,誠不我欺,我真是天才啊!

然而,這存在一個問題:如下圖的龍門式三座標測量儀精度是最高的,但是測量速度很慢,每天只能檢測兩臺。若每輛車都檢測,就會遇到質量與產量的矛盾關係,而產量低就意味著成本升高,車子賣不出去。所以,高精度測量只能是抽檢,這就涉及到統計方法;高精度抽檢與普通精度的100%全檢,要實現數據融合,形成全面的測量體系。

回顧美國的“2毫米工程,探訪中國的“1毫米之路”

龍門式三座標測量儀

  • 基於生產系統知識的統計推斷:另外一個難題是,若最後檢測工序發現一輛車是不合格的,怎麼辦?把這輛車報廢扔掉?那成本就會成本升高,導致車子賣不出去。這時候,就需要基於生產系統知識進行統計推斷,根據測量的統計數據特徵來找到誤差源,進行進行改進。

舉個例子,若發現一段時間內的方差增大,但均值不變,那就要從工裝損傷(定位面、定位銷)、焊點丟失、來料變化等角度尋找誤差源;若一段時間內的均值變化,但方差不變,那就要從工裝磨損、工裝偏移等角度尋找誤差源。

  • 提高製造裝備的水平:這一點最好理解,更好的衝壓裝備、更高精度的磨具、更佳性能的原料、更高的焊接效率,都會直接提高製造質量。有意思的是,製造裝備的水平能發揮作用,是依賴於全面測量+生產知識+統計推斷的體系的。換句話說,提高製造裝備的水平固然必要,但這種“船堅炮利”式的因素反而是相對次要的。

探訪路虎的“1毫米工程”

那麼路虎的“1毫米工程”是怎麼實現的呢?

回顧美國的“2毫米工程,探訪中國的“1毫米之路”

江蘇常熟的奇瑞路虎捷豹工廠

7月5日,正是帶著這樣的疑問,參觀了位於江蘇常熟的奇瑞路虎捷豹工廠。

工廠成立於2012年,由奇瑞和捷豹路虎按50:50股比合建,面積84萬平米,一期年產能13萬輛,二期7萬輛。值得一提的是,這是捷豹路虎品牌在英國本土之外的首個生產基地,在中國本土化發展的決心可見一斑。路虎極光、捷豹XFL等車型均出自此工廠。

對我來說,此行主要關注的是“1毫米工程“。為了達到世界級的外觀水平,由內至外地提高產品質量,路虎自2015年啟動“1毫米工程“,至2018年基本落成差不多也是3年,與美國曆史上的“2毫米工程”實施時間長度差不多。

“1毫米工程“的目標是為客戶傳遞更高的感知質量和視覺一體化,除了所有外觀可視區域關鍵測點要達到尺寸誤差小於1mm之外,在門縫等關鍵位置甚至要挑戰±0.5mm的“半毫米”目標

前文已提到,要實現“2毫米工程”或“1毫米工程”,要在測量體系、數據驅動、製造工藝3個角度努力。

回顧美國的“2毫米工程,探訪中國的“1毫米之路”

首先看測量體系。工廠在測量體系方面的建設,可以說是“武裝到了牙齒”,光我看到的就包括:常規檢具、三座標測量、激光在線測量、激光雷達自動測量、Calipri間隙段差檢測等等。術語很多,但別怕,我們可做一個分類(根據個人理解的分類,並非學術專業分類):

  • 高精度抽檢:包括常規檢具測量、三座標測量等,精度高但速度慢(通常需要人工操作),主要用於抽檢。
  • 自動化全檢: 包括100%激光在線測量、激光雷達測量等。這種測量方式通常是非接觸式的,測量精度要低於三座標測量,但優勢是可以全自動化測量、速度非常快,而且不知疲倦、不會犯低級錯誤。
  • 特種測量: 像門縫這種影響消費者質量感知的關鍵點,豪華品牌自然要特別照顧,採用Calipri間隙段差檢測裝置來重點對待。下面有個視頻,大家可以直觀感受一下。
回顧美國的“2毫米工程,探訪中國的“1毫米之路”

高精度抽檢:三座標儀

"

回顧美國的“2毫米工程”

在汽車製造領域,有一個津津樂道的名詞,叫“2毫米工程”。從字面上來看,似乎指的是將車身接縫寬度控制在2毫米以內。這種說法正確嗎?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回顧一下“2毫米工程”背後精彩的歷史故事。

20世紀90年代初,美國市場上本土汽車份額被日本與歐洲產品不斷侵蝕。除了動力總成、底盤上的技術差異之外,影響消費者決策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美國汽車白車身的尺寸方差高達5-6mm,非常影響觀感,而同期的日本與歐洲汽車則分別小於2mm與2.5mm

回顧美國的“2毫米工程,探訪中國的“1毫米之路”

『糙、快、猛到噴火的柴油發動機』

這個其實很符合國人的樸素認知:美國車的特點就是馬力大、油耗高,正好符合美國人粗獷的性格,那尺寸方差偏大一些,不也很正常嗎

美國消費者再奔放,也不會這樣想。尺寸方差大帶來的產品劣勢是全方面的:

  • 在觀感上給人一種品質低劣的感覺
  • 還會影響到內飾、儀表、動力總成的裝配,可能引發噪聲大、漏水等嚴重的質量問題[1]。J.D Power曾在1997年表示:41%的汽車品質問題由車身製造尺寸偏差造成的[2]。除此之外
  • 還有反直覺的一點: 美國車的尺寸偏差大,製造成本反而還更高!

美國心想,我們是車輪上的國家,長此以往,國將不國啊!於是在美國密歇根大學華裔教授吳賢名和倪軍的倡導下,聯合多家車企與政府部門,發起了赫赫有名的“2毫米工程”(2mm Project),目標是將美國的白車身尺寸誤差達到日本水準。

說起來,“2毫米工程”就是美國汽車業的“師夷長技以自強”。但與洋務運動不同的是,“2毫米工程”並沒有把原因歸結於美國工人粗心懶惰(民族性),也沒有歸結於製造設備落後(洋人船堅炮利),而是直指問題本質——科學的質量管理方法(體制)

回顧美國的“2毫米工程,探訪中國的“1毫米之路”

“2毫米工程”基於過程統計測量、以車身製造綜合誤差指數CII(Continuous Improvement Indicator)為核心指標,結合生產系統知識,形成誤差源的推理方法,形成數據驅動的質量持續改進方法。

簡單概括一下就是:測量→基於模型的推理→找到原因→持續改進

所謂2mm,是指所有關鍵測點的六倍均方差6σ小於2mm。這是一個綜合指標,而並不是指任何一個接縫的寬度小於2mm。當然,二者也並不是毫不相關:若尺寸誤差小,工程師在設計階段就不必留過多的冗餘,就可以設計更小的接縫。

自1992年啟動,歷經3年努力的“2毫米工程”很快顯現出了效果,參與其中的兩大主機廠(GM與Chrysler)將尺寸誤差指標成功地控制在了2mm以內,提高了產品質量、降低了成本,可以說是成績斐然。白車身並不是汽車質量的全部,但“2毫米工程”的意義在於:它不僅僅是帶來了白車身工程技術,更重要的是在施行過程中,形成了質量至上的製造思想和科學的質量管理方法,間接地帶來了美國汽車質量的持續整體提升

“2毫米工程”真的難嗎?

最初聽到“2毫米工程”的時候,我有點疑惑:現在普通車床的精度都能達到1個絲(0.01mm)了,白車身怎麼搞個200絲的精度還如此之難

當大概瞭解白車身的製造流程之後,我才明白“2毫米工程”到底有多難:

  • 空間上的誤差累積:白車身是由數百個複雜曲線的衝壓件焊接而成,定位點與焊點高達數千個[3].

首先,衝壓件本身就有誤差,不嚴謹地說,幾百個拼一起就幾毫米誤差了;其次,兩個衝壓件在焊接時需要工裝夾具來固定,而工裝夾具本身可能就有誤差。總之,單個衝壓件達到車床精度也許不難,但成百上千個件要拼成一個白車身,空間上的誤差累積就大了!

回顧美國的“2毫米工程,探訪中國的“1毫米之路”

側圍焊裝,衝壓件由工裝夾具固定


  • 工序上的累積誤差:衝壓件有幾百個,雖然數量很多,但如果能像玩拼圖遊戲一樣,把所有衝壓件擺在一個工位上焊接,以一道工序就完成所有焊接工作,那尺寸精度控制起來,感覺也不太難。

可惜實際情況並非如此,白車身焊接工作是由數百道工序完成了,假定我們在成品階段檢測出誤差超標了,那麼問題來了:是哪道工序出問題了呢?如果這個問題回答不了,怎麼能解決問題呢? 別笑,在“2毫米工程”之前,真實情況就是如此。

  • 設備磨損與誤操作:假定有一個完美的開始,生產線上的白車身符合精度要求。但隨著時間推移,工裝夾具磨損了呢?涉及人工的環節懈怠了產生錯誤操作了呢? 如何高效檢測、實時定位問題根源,又成了一個難題。
  • 設計水平與裝備水平:衝壓、焊接的設計不同,會直接影響到精度。舉個例子,鈑金件的焊接分為對接(buck joint)和搭接(lab joint)兩種,搭接可以提供一個誤差消除面,更容易控制精度[4]。當然,設計是依託於製造裝備的工藝,隨著技術進步設計思想也會迭代,為實現相同水平設計難度也會降低。
回顧美國的“2毫米工程,探訪中國的“1毫米之路”

上面講的還都是比較通俗易懂的因素,工程實踐中要複雜的多。關於尺寸精度的影響因素,有一個特別經典的魚刺圖:

回顧美國的“2毫米工程,探訪中國的“1毫米之路”

如何實現“2毫米工程”?

在瞭解控制尺寸精度的難度之後,咱們設想一個問題:如果讓你回到1992年,擔任“2毫米工程”的總工程師,你開展工作有什麼思路呢

可以確認的一點是,整天號召工人要有奉獻精神、施行996工作制是不行的,甚至漲工資也不行,這不是解決問題之道。在此,我分享一下自己的思路

  • 合理的測量體系:最簡單的思路,只需要在最後加一道高精度的檢測工序,凡是不符合2mm標準的統統回爐重造!如此一來,就可以保證到達消費者手裡的,全是符合2mm標準的產品了 —— 人們常說,解決最複雜的問題往往用最簡單的方法,誠不我欺,我真是天才啊!

然而,這存在一個問題:如下圖的龍門式三座標測量儀精度是最高的,但是測量速度很慢,每天只能檢測兩臺。若每輛車都檢測,就會遇到質量與產量的矛盾關係,而產量低就意味著成本升高,車子賣不出去。所以,高精度測量只能是抽檢,這就涉及到統計方法;高精度抽檢與普通精度的100%全檢,要實現數據融合,形成全面的測量體系。

回顧美國的“2毫米工程,探訪中國的“1毫米之路”

龍門式三座標測量儀

  • 基於生產系統知識的統計推斷:另外一個難題是,若最後檢測工序發現一輛車是不合格的,怎麼辦?把這輛車報廢扔掉?那成本就會成本升高,導致車子賣不出去。這時候,就需要基於生產系統知識進行統計推斷,根據測量的統計數據特徵來找到誤差源,進行進行改進。

舉個例子,若發現一段時間內的方差增大,但均值不變,那就要從工裝損傷(定位面、定位銷)、焊點丟失、來料變化等角度尋找誤差源;若一段時間內的均值變化,但方差不變,那就要從工裝磨損、工裝偏移等角度尋找誤差源。

  • 提高製造裝備的水平:這一點最好理解,更好的衝壓裝備、更高精度的磨具、更佳性能的原料、更高的焊接效率,都會直接提高製造質量。有意思的是,製造裝備的水平能發揮作用,是依賴於全面測量+生產知識+統計推斷的體系的。換句話說,提高製造裝備的水平固然必要,但這種“船堅炮利”式的因素反而是相對次要的。

探訪路虎的“1毫米工程”

那麼路虎的“1毫米工程”是怎麼實現的呢?

回顧美國的“2毫米工程,探訪中國的“1毫米之路”

江蘇常熟的奇瑞路虎捷豹工廠

7月5日,正是帶著這樣的疑問,參觀了位於江蘇常熟的奇瑞路虎捷豹工廠。

工廠成立於2012年,由奇瑞和捷豹路虎按50:50股比合建,面積84萬平米,一期年產能13萬輛,二期7萬輛。值得一提的是,這是捷豹路虎品牌在英國本土之外的首個生產基地,在中國本土化發展的決心可見一斑。路虎極光、捷豹XFL等車型均出自此工廠。

對我來說,此行主要關注的是“1毫米工程“。為了達到世界級的外觀水平,由內至外地提高產品質量,路虎自2015年啟動“1毫米工程“,至2018年基本落成差不多也是3年,與美國曆史上的“2毫米工程”實施時間長度差不多。

“1毫米工程“的目標是為客戶傳遞更高的感知質量和視覺一體化,除了所有外觀可視區域關鍵測點要達到尺寸誤差小於1mm之外,在門縫等關鍵位置甚至要挑戰±0.5mm的“半毫米”目標

前文已提到,要實現“2毫米工程”或“1毫米工程”,要在測量體系、數據驅動、製造工藝3個角度努力。

回顧美國的“2毫米工程,探訪中國的“1毫米之路”

首先看測量體系。工廠在測量體系方面的建設,可以說是“武裝到了牙齒”,光我看到的就包括:常規檢具、三座標測量、激光在線測量、激光雷達自動測量、Calipri間隙段差檢測等等。術語很多,但別怕,我們可做一個分類(根據個人理解的分類,並非學術專業分類):

  • 高精度抽檢:包括常規檢具測量、三座標測量等,精度高但速度慢(通常需要人工操作),主要用於抽檢。
  • 自動化全檢: 包括100%激光在線測量、激光雷達測量等。這種測量方式通常是非接觸式的,測量精度要低於三座標測量,但優勢是可以全自動化測量、速度非常快,而且不知疲倦、不會犯低級錯誤。
  • 特種測量: 像門縫這種影響消費者質量感知的關鍵點,豪華品牌自然要特別照顧,採用Calipri間隙段差檢測裝置來重點對待。下面有個視頻,大家可以直觀感受一下。
回顧美國的“2毫米工程,探訪中國的“1毫米之路”

高精度抽檢:三座標儀

回顧美國的“2毫米工程,探訪中國的“1毫米之路”

自動化全檢 左:激光100%在線 右:激光雷達

"

回顧美國的“2毫米工程”

在汽車製造領域,有一個津津樂道的名詞,叫“2毫米工程”。從字面上來看,似乎指的是將車身接縫寬度控制在2毫米以內。這種說法正確嗎?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回顧一下“2毫米工程”背後精彩的歷史故事。

20世紀90年代初,美國市場上本土汽車份額被日本與歐洲產品不斷侵蝕。除了動力總成、底盤上的技術差異之外,影響消費者決策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美國汽車白車身的尺寸方差高達5-6mm,非常影響觀感,而同期的日本與歐洲汽車則分別小於2mm與2.5mm

回顧美國的“2毫米工程,探訪中國的“1毫米之路”

『糙、快、猛到噴火的柴油發動機』

這個其實很符合國人的樸素認知:美國車的特點就是馬力大、油耗高,正好符合美國人粗獷的性格,那尺寸方差偏大一些,不也很正常嗎

美國消費者再奔放,也不會這樣想。尺寸方差大帶來的產品劣勢是全方面的:

  • 在觀感上給人一種品質低劣的感覺
  • 還會影響到內飾、儀表、動力總成的裝配,可能引發噪聲大、漏水等嚴重的質量問題[1]。J.D Power曾在1997年表示:41%的汽車品質問題由車身製造尺寸偏差造成的[2]。除此之外
  • 還有反直覺的一點: 美國車的尺寸偏差大,製造成本反而還更高!

美國心想,我們是車輪上的國家,長此以往,國將不國啊!於是在美國密歇根大學華裔教授吳賢名和倪軍的倡導下,聯合多家車企與政府部門,發起了赫赫有名的“2毫米工程”(2mm Project),目標是將美國的白車身尺寸誤差達到日本水準。

說起來,“2毫米工程”就是美國汽車業的“師夷長技以自強”。但與洋務運動不同的是,“2毫米工程”並沒有把原因歸結於美國工人粗心懶惰(民族性),也沒有歸結於製造設備落後(洋人船堅炮利),而是直指問題本質——科學的質量管理方法(體制)

回顧美國的“2毫米工程,探訪中國的“1毫米之路”

“2毫米工程”基於過程統計測量、以車身製造綜合誤差指數CII(Continuous Improvement Indicator)為核心指標,結合生產系統知識,形成誤差源的推理方法,形成數據驅動的質量持續改進方法。

簡單概括一下就是:測量→基於模型的推理→找到原因→持續改進

所謂2mm,是指所有關鍵測點的六倍均方差6σ小於2mm。這是一個綜合指標,而並不是指任何一個接縫的寬度小於2mm。當然,二者也並不是毫不相關:若尺寸誤差小,工程師在設計階段就不必留過多的冗餘,就可以設計更小的接縫。

自1992年啟動,歷經3年努力的“2毫米工程”很快顯現出了效果,參與其中的兩大主機廠(GM與Chrysler)將尺寸誤差指標成功地控制在了2mm以內,提高了產品質量、降低了成本,可以說是成績斐然。白車身並不是汽車質量的全部,但“2毫米工程”的意義在於:它不僅僅是帶來了白車身工程技術,更重要的是在施行過程中,形成了質量至上的製造思想和科學的質量管理方法,間接地帶來了美國汽車質量的持續整體提升

“2毫米工程”真的難嗎?

最初聽到“2毫米工程”的時候,我有點疑惑:現在普通車床的精度都能達到1個絲(0.01mm)了,白車身怎麼搞個200絲的精度還如此之難

當大概瞭解白車身的製造流程之後,我才明白“2毫米工程”到底有多難:

  • 空間上的誤差累積:白車身是由數百個複雜曲線的衝壓件焊接而成,定位點與焊點高達數千個[3].

首先,衝壓件本身就有誤差,不嚴謹地說,幾百個拼一起就幾毫米誤差了;其次,兩個衝壓件在焊接時需要工裝夾具來固定,而工裝夾具本身可能就有誤差。總之,單個衝壓件達到車床精度也許不難,但成百上千個件要拼成一個白車身,空間上的誤差累積就大了!

回顧美國的“2毫米工程,探訪中國的“1毫米之路”

側圍焊裝,衝壓件由工裝夾具固定


  • 工序上的累積誤差:衝壓件有幾百個,雖然數量很多,但如果能像玩拼圖遊戲一樣,把所有衝壓件擺在一個工位上焊接,以一道工序就完成所有焊接工作,那尺寸精度控制起來,感覺也不太難。

可惜實際情況並非如此,白車身焊接工作是由數百道工序完成了,假定我們在成品階段檢測出誤差超標了,那麼問題來了:是哪道工序出問題了呢?如果這個問題回答不了,怎麼能解決問題呢? 別笑,在“2毫米工程”之前,真實情況就是如此。

  • 設備磨損與誤操作:假定有一個完美的開始,生產線上的白車身符合精度要求。但隨著時間推移,工裝夾具磨損了呢?涉及人工的環節懈怠了產生錯誤操作了呢? 如何高效檢測、實時定位問題根源,又成了一個難題。
  • 設計水平與裝備水平:衝壓、焊接的設計不同,會直接影響到精度。舉個例子,鈑金件的焊接分為對接(buck joint)和搭接(lab joint)兩種,搭接可以提供一個誤差消除面,更容易控制精度[4]。當然,設計是依託於製造裝備的工藝,隨著技術進步設計思想也會迭代,為實現相同水平設計難度也會降低。
回顧美國的“2毫米工程,探訪中國的“1毫米之路”

上面講的還都是比較通俗易懂的因素,工程實踐中要複雜的多。關於尺寸精度的影響因素,有一個特別經典的魚刺圖:

回顧美國的“2毫米工程,探訪中國的“1毫米之路”

如何實現“2毫米工程”?

在瞭解控制尺寸精度的難度之後,咱們設想一個問題:如果讓你回到1992年,擔任“2毫米工程”的總工程師,你開展工作有什麼思路呢

可以確認的一點是,整天號召工人要有奉獻精神、施行996工作制是不行的,甚至漲工資也不行,這不是解決問題之道。在此,我分享一下自己的思路

  • 合理的測量體系:最簡單的思路,只需要在最後加一道高精度的檢測工序,凡是不符合2mm標準的統統回爐重造!如此一來,就可以保證到達消費者手裡的,全是符合2mm標準的產品了 —— 人們常說,解決最複雜的問題往往用最簡單的方法,誠不我欺,我真是天才啊!

然而,這存在一個問題:如下圖的龍門式三座標測量儀精度是最高的,但是測量速度很慢,每天只能檢測兩臺。若每輛車都檢測,就會遇到質量與產量的矛盾關係,而產量低就意味著成本升高,車子賣不出去。所以,高精度測量只能是抽檢,這就涉及到統計方法;高精度抽檢與普通精度的100%全檢,要實現數據融合,形成全面的測量體系。

回顧美國的“2毫米工程,探訪中國的“1毫米之路”

龍門式三座標測量儀

  • 基於生產系統知識的統計推斷:另外一個難題是,若最後檢測工序發現一輛車是不合格的,怎麼辦?把這輛車報廢扔掉?那成本就會成本升高,導致車子賣不出去。這時候,就需要基於生產系統知識進行統計推斷,根據測量的統計數據特徵來找到誤差源,進行進行改進。

舉個例子,若發現一段時間內的方差增大,但均值不變,那就要從工裝損傷(定位面、定位銷)、焊點丟失、來料變化等角度尋找誤差源;若一段時間內的均值變化,但方差不變,那就要從工裝磨損、工裝偏移等角度尋找誤差源。

  • 提高製造裝備的水平:這一點最好理解,更好的衝壓裝備、更高精度的磨具、更佳性能的原料、更高的焊接效率,都會直接提高製造質量。有意思的是,製造裝備的水平能發揮作用,是依賴於全面測量+生產知識+統計推斷的體系的。換句話說,提高製造裝備的水平固然必要,但這種“船堅炮利”式的因素反而是相對次要的。

探訪路虎的“1毫米工程”

那麼路虎的“1毫米工程”是怎麼實現的呢?

回顧美國的“2毫米工程,探訪中國的“1毫米之路”

江蘇常熟的奇瑞路虎捷豹工廠

7月5日,正是帶著這樣的疑問,參觀了位於江蘇常熟的奇瑞路虎捷豹工廠。

工廠成立於2012年,由奇瑞和捷豹路虎按50:50股比合建,面積84萬平米,一期年產能13萬輛,二期7萬輛。值得一提的是,這是捷豹路虎品牌在英國本土之外的首個生產基地,在中國本土化發展的決心可見一斑。路虎極光、捷豹XFL等車型均出自此工廠。

對我來說,此行主要關注的是“1毫米工程“。為了達到世界級的外觀水平,由內至外地提高產品質量,路虎自2015年啟動“1毫米工程“,至2018年基本落成差不多也是3年,與美國曆史上的“2毫米工程”實施時間長度差不多。

“1毫米工程“的目標是為客戶傳遞更高的感知質量和視覺一體化,除了所有外觀可視區域關鍵測點要達到尺寸誤差小於1mm之外,在門縫等關鍵位置甚至要挑戰±0.5mm的“半毫米”目標

前文已提到,要實現“2毫米工程”或“1毫米工程”,要在測量體系、數據驅動、製造工藝3個角度努力。

回顧美國的“2毫米工程,探訪中國的“1毫米之路”

首先看測量體系。工廠在測量體系方面的建設,可以說是“武裝到了牙齒”,光我看到的就包括:常規檢具、三座標測量、激光在線測量、激光雷達自動測量、Calipri間隙段差檢測等等。術語很多,但別怕,我們可做一個分類(根據個人理解的分類,並非學術專業分類):

  • 高精度抽檢:包括常規檢具測量、三座標測量等,精度高但速度慢(通常需要人工操作),主要用於抽檢。
  • 自動化全檢: 包括100%激光在線測量、激光雷達測量等。這種測量方式通常是非接觸式的,測量精度要低於三座標測量,但優勢是可以全自動化測量、速度非常快,而且不知疲倦、不會犯低級錯誤。
  • 特種測量: 像門縫這種影響消費者質量感知的關鍵點,豪華品牌自然要特別照顧,採用Calipri間隙段差檢測裝置來重點對待。下面有個視頻,大家可以直觀感受一下。
回顧美國的“2毫米工程,探訪中國的“1毫米之路”

高精度抽檢:三座標儀

回顧美國的“2毫米工程,探訪中國的“1毫米之路”

自動化全檢 左:激光100%在線 右:激光雷達

回顧美國的“2毫米工程,探訪中國的“1毫米之路”

特種測量: Calipri間隙段差檢測

製造工藝方面,既然捷豹路虎定位於豪華品牌,那裝備自然是能用好的就用好的了。以衝壓為例,衝壓一線使用的是世界先進水平的日本會田AIDA公司的伺服衝壓機,最大噸位達2500噸,再輔以合理的檢測工序,可以在製造的源頭保證尺寸精度。

至於基於生產系統知識的統計推斷方法,這屬於是質量管理的內功,在走馬觀花式的參觀行程中,是無法探知的。但有一個細節,可以讓我們感受到捷豹路虎在提高質量方面的決心:除了傳統四大車間之外,還有一個質量中心定期抽檢,進行數據分析、制定改進方案、持續提高質量。據現場介紹人員說,質量中心位於傳統的衝壓、焊裝、塗裝、總裝四大車間的正中間,就是為了強調以質量為中心的工廠文化。

"

回顧美國的“2毫米工程”

在汽車製造領域,有一個津津樂道的名詞,叫“2毫米工程”。從字面上來看,似乎指的是將車身接縫寬度控制在2毫米以內。這種說法正確嗎?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回顧一下“2毫米工程”背後精彩的歷史故事。

20世紀90年代初,美國市場上本土汽車份額被日本與歐洲產品不斷侵蝕。除了動力總成、底盤上的技術差異之外,影響消費者決策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美國汽車白車身的尺寸方差高達5-6mm,非常影響觀感,而同期的日本與歐洲汽車則分別小於2mm與2.5mm

回顧美國的“2毫米工程,探訪中國的“1毫米之路”

『糙、快、猛到噴火的柴油發動機』

這個其實很符合國人的樸素認知:美國車的特點就是馬力大、油耗高,正好符合美國人粗獷的性格,那尺寸方差偏大一些,不也很正常嗎

美國消費者再奔放,也不會這樣想。尺寸方差大帶來的產品劣勢是全方面的:

  • 在觀感上給人一種品質低劣的感覺
  • 還會影響到內飾、儀表、動力總成的裝配,可能引發噪聲大、漏水等嚴重的質量問題[1]。J.D Power曾在1997年表示:41%的汽車品質問題由車身製造尺寸偏差造成的[2]。除此之外
  • 還有反直覺的一點: 美國車的尺寸偏差大,製造成本反而還更高!

美國心想,我們是車輪上的國家,長此以往,國將不國啊!於是在美國密歇根大學華裔教授吳賢名和倪軍的倡導下,聯合多家車企與政府部門,發起了赫赫有名的“2毫米工程”(2mm Project),目標是將美國的白車身尺寸誤差達到日本水準。

說起來,“2毫米工程”就是美國汽車業的“師夷長技以自強”。但與洋務運動不同的是,“2毫米工程”並沒有把原因歸結於美國工人粗心懶惰(民族性),也沒有歸結於製造設備落後(洋人船堅炮利),而是直指問題本質——科學的質量管理方法(體制)

回顧美國的“2毫米工程,探訪中國的“1毫米之路”

“2毫米工程”基於過程統計測量、以車身製造綜合誤差指數CII(Continuous Improvement Indicator)為核心指標,結合生產系統知識,形成誤差源的推理方法,形成數據驅動的質量持續改進方法。

簡單概括一下就是:測量→基於模型的推理→找到原因→持續改進

所謂2mm,是指所有關鍵測點的六倍均方差6σ小於2mm。這是一個綜合指標,而並不是指任何一個接縫的寬度小於2mm。當然,二者也並不是毫不相關:若尺寸誤差小,工程師在設計階段就不必留過多的冗餘,就可以設計更小的接縫。

自1992年啟動,歷經3年努力的“2毫米工程”很快顯現出了效果,參與其中的兩大主機廠(GM與Chrysler)將尺寸誤差指標成功地控制在了2mm以內,提高了產品質量、降低了成本,可以說是成績斐然。白車身並不是汽車質量的全部,但“2毫米工程”的意義在於:它不僅僅是帶來了白車身工程技術,更重要的是在施行過程中,形成了質量至上的製造思想和科學的質量管理方法,間接地帶來了美國汽車質量的持續整體提升

“2毫米工程”真的難嗎?

最初聽到“2毫米工程”的時候,我有點疑惑:現在普通車床的精度都能達到1個絲(0.01mm)了,白車身怎麼搞個200絲的精度還如此之難

當大概瞭解白車身的製造流程之後,我才明白“2毫米工程”到底有多難:

  • 空間上的誤差累積:白車身是由數百個複雜曲線的衝壓件焊接而成,定位點與焊點高達數千個[3].

首先,衝壓件本身就有誤差,不嚴謹地說,幾百個拼一起就幾毫米誤差了;其次,兩個衝壓件在焊接時需要工裝夾具來固定,而工裝夾具本身可能就有誤差。總之,單個衝壓件達到車床精度也許不難,但成百上千個件要拼成一個白車身,空間上的誤差累積就大了!

回顧美國的“2毫米工程,探訪中國的“1毫米之路”

側圍焊裝,衝壓件由工裝夾具固定


  • 工序上的累積誤差:衝壓件有幾百個,雖然數量很多,但如果能像玩拼圖遊戲一樣,把所有衝壓件擺在一個工位上焊接,以一道工序就完成所有焊接工作,那尺寸精度控制起來,感覺也不太難。

可惜實際情況並非如此,白車身焊接工作是由數百道工序完成了,假定我們在成品階段檢測出誤差超標了,那麼問題來了:是哪道工序出問題了呢?如果這個問題回答不了,怎麼能解決問題呢? 別笑,在“2毫米工程”之前,真實情況就是如此。

  • 設備磨損與誤操作:假定有一個完美的開始,生產線上的白車身符合精度要求。但隨著時間推移,工裝夾具磨損了呢?涉及人工的環節懈怠了產生錯誤操作了呢? 如何高效檢測、實時定位問題根源,又成了一個難題。
  • 設計水平與裝備水平:衝壓、焊接的設計不同,會直接影響到精度。舉個例子,鈑金件的焊接分為對接(buck joint)和搭接(lab joint)兩種,搭接可以提供一個誤差消除面,更容易控制精度[4]。當然,設計是依託於製造裝備的工藝,隨著技術進步設計思想也會迭代,為實現相同水平設計難度也會降低。
回顧美國的“2毫米工程,探訪中國的“1毫米之路”

上面講的還都是比較通俗易懂的因素,工程實踐中要複雜的多。關於尺寸精度的影響因素,有一個特別經典的魚刺圖:

回顧美國的“2毫米工程,探訪中國的“1毫米之路”

如何實現“2毫米工程”?

在瞭解控制尺寸精度的難度之後,咱們設想一個問題:如果讓你回到1992年,擔任“2毫米工程”的總工程師,你開展工作有什麼思路呢

可以確認的一點是,整天號召工人要有奉獻精神、施行996工作制是不行的,甚至漲工資也不行,這不是解決問題之道。在此,我分享一下自己的思路

  • 合理的測量體系:最簡單的思路,只需要在最後加一道高精度的檢測工序,凡是不符合2mm標準的統統回爐重造!如此一來,就可以保證到達消費者手裡的,全是符合2mm標準的產品了 —— 人們常說,解決最複雜的問題往往用最簡單的方法,誠不我欺,我真是天才啊!

然而,這存在一個問題:如下圖的龍門式三座標測量儀精度是最高的,但是測量速度很慢,每天只能檢測兩臺。若每輛車都檢測,就會遇到質量與產量的矛盾關係,而產量低就意味著成本升高,車子賣不出去。所以,高精度測量只能是抽檢,這就涉及到統計方法;高精度抽檢與普通精度的100%全檢,要實現數據融合,形成全面的測量體系。

回顧美國的“2毫米工程,探訪中國的“1毫米之路”

龍門式三座標測量儀

  • 基於生產系統知識的統計推斷:另外一個難題是,若最後檢測工序發現一輛車是不合格的,怎麼辦?把這輛車報廢扔掉?那成本就會成本升高,導致車子賣不出去。這時候,就需要基於生產系統知識進行統計推斷,根據測量的統計數據特徵來找到誤差源,進行進行改進。

舉個例子,若發現一段時間內的方差增大,但均值不變,那就要從工裝損傷(定位面、定位銷)、焊點丟失、來料變化等角度尋找誤差源;若一段時間內的均值變化,但方差不變,那就要從工裝磨損、工裝偏移等角度尋找誤差源。

  • 提高製造裝備的水平:這一點最好理解,更好的衝壓裝備、更高精度的磨具、更佳性能的原料、更高的焊接效率,都會直接提高製造質量。有意思的是,製造裝備的水平能發揮作用,是依賴於全面測量+生產知識+統計推斷的體系的。換句話說,提高製造裝備的水平固然必要,但這種“船堅炮利”式的因素反而是相對次要的。

探訪路虎的“1毫米工程”

那麼路虎的“1毫米工程”是怎麼實現的呢?

回顧美國的“2毫米工程,探訪中國的“1毫米之路”

江蘇常熟的奇瑞路虎捷豹工廠

7月5日,正是帶著這樣的疑問,參觀了位於江蘇常熟的奇瑞路虎捷豹工廠。

工廠成立於2012年,由奇瑞和捷豹路虎按50:50股比合建,面積84萬平米,一期年產能13萬輛,二期7萬輛。值得一提的是,這是捷豹路虎品牌在英國本土之外的首個生產基地,在中國本土化發展的決心可見一斑。路虎極光、捷豹XFL等車型均出自此工廠。

對我來說,此行主要關注的是“1毫米工程“。為了達到世界級的外觀水平,由內至外地提高產品質量,路虎自2015年啟動“1毫米工程“,至2018年基本落成差不多也是3年,與美國曆史上的“2毫米工程”實施時間長度差不多。

“1毫米工程“的目標是為客戶傳遞更高的感知質量和視覺一體化,除了所有外觀可視區域關鍵測點要達到尺寸誤差小於1mm之外,在門縫等關鍵位置甚至要挑戰±0.5mm的“半毫米”目標

前文已提到,要實現“2毫米工程”或“1毫米工程”,要在測量體系、數據驅動、製造工藝3個角度努力。

回顧美國的“2毫米工程,探訪中國的“1毫米之路”

首先看測量體系。工廠在測量體系方面的建設,可以說是“武裝到了牙齒”,光我看到的就包括:常規檢具、三座標測量、激光在線測量、激光雷達自動測量、Calipri間隙段差檢測等等。術語很多,但別怕,我們可做一個分類(根據個人理解的分類,並非學術專業分類):

  • 高精度抽檢:包括常規檢具測量、三座標測量等,精度高但速度慢(通常需要人工操作),主要用於抽檢。
  • 自動化全檢: 包括100%激光在線測量、激光雷達測量等。這種測量方式通常是非接觸式的,測量精度要低於三座標測量,但優勢是可以全自動化測量、速度非常快,而且不知疲倦、不會犯低級錯誤。
  • 特種測量: 像門縫這種影響消費者質量感知的關鍵點,豪華品牌自然要特別照顧,採用Calipri間隙段差檢測裝置來重點對待。下面有個視頻,大家可以直觀感受一下。
回顧美國的“2毫米工程,探訪中國的“1毫米之路”

高精度抽檢:三座標儀

回顧美國的“2毫米工程,探訪中國的“1毫米之路”

自動化全檢 左:激光100%在線 右:激光雷達

回顧美國的“2毫米工程,探訪中國的“1毫米之路”

特種測量: Calipri間隙段差檢測

製造工藝方面,既然捷豹路虎定位於豪華品牌,那裝備自然是能用好的就用好的了。以衝壓為例,衝壓一線使用的是世界先進水平的日本會田AIDA公司的伺服衝壓機,最大噸位達2500噸,再輔以合理的檢測工序,可以在製造的源頭保證尺寸精度。

至於基於生產系統知識的統計推斷方法,這屬於是質量管理的內功,在走馬觀花式的參觀行程中,是無法探知的。但有一個細節,可以讓我們感受到捷豹路虎在提高質量方面的決心:除了傳統四大車間之外,還有一個質量中心定期抽檢,進行數據分析、制定改進方案、持續提高質量。據現場介紹人員說,質量中心位於傳統的衝壓、焊裝、塗裝、總裝四大車間的正中間,就是為了強調以質量為中心的工廠文化。

回顧美國的“2毫米工程,探訪中國的“1毫米之路”

紅框內為質量中心的位置

總之,捷豹路虎作為純正英華血統的豪華品牌,將首個本土之外的世界樣板工廠放在中國傾心打造,可以看出對中國市場的重視程度。

若在日益強大的中國製造下,將產品質量提高一個檔次,那麼捷豹路虎與對標的BBA的豪華品牌之路上的博弈將愈演愈烈,最終受益的還是消費者,讓我們拭目以待。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