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啟動醫聯體試點 基層診療量佔比等將納入考核

社會保險 計劃生育 民生 時政 每日經濟新聞 2017-04-16

每經記者 周程程 每經編輯 陳 星

4月12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會議要求,破除行政區劃、財政投入、醫保支付、人事管理等方面存在的壁壘,全面啟動多種形式的醫聯體建設試點。

值得注意的是,醫聯體一詞此前已被納入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全面啟動多種形式的醫療聯合體建設試點,三級公立醫院要全部參與併發揮引領作用。

國家衛生計生委主任李斌在今年全國兩會期間表示,醫聯體是建立分級診療制度的重要抓手,也是一種制度創新,通過醫聯體建設,使大的醫院能夠捨得放,基層機構能夠接得住,老百姓能夠願意到基層去看病。

在各地積極探索醫聯體試點的同時,《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有地區存在轉診數不及預期,遠程醫療服務設備閒置等問題。此次會議也明確,將基層診療量佔比等指標納入績效考核。

加強不同醫聯體合作

除政府工作報告中已作明確要求外,醫聯體也已被納入國家衛計委發佈的《2017年衛生計生工作要點》中,再次印證今年將大力推進建設。

據瞭解,目前醫聯體主要有四種組織模式,包括醫聯體(醫療聯合體)、醫共體(即醫療共同體)、專科聯盟、遠程醫療協作網。

其中,醫療聯合體是城市開展醫聯體建設的主要模式,以1家三級醫院為牽頭單位,聯合若干城市二級醫院、康復醫院、護理院以及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構建“1+X”醫聯體。

而醫共體則是農村開展醫聯體建設的主要模式,重點探索以“縣醫院為龍頭,鄉鎮衛生院為樞紐,村衛生室為基礎”的縣鄉一體化管理。

專科聯盟指的是醫療機構之間以專科協作為紐帶形成的聯合體,遠程醫療協作網則是由牽頭單位與基層、偏遠和欠發達地區醫療機構建立遠程醫療服務網絡。

實際上,許多地方也早已展開醫聯體探索。如遼寧省自2012年試點醫聯體就醫模式以來,已建立各類醫聯體200多個,覆蓋1000餘家醫療機構。

北京市大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一位醫生曾對記者表示,大屯社區服務中心屬於安貞醫院牽頭的北部醫聯體。目前社區醫院開設了安貞醫院第二門診,並開闢了綠色通道。上述醫生表示,前往大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就診的患者,在急危重症的情況下可以實現綠色通道“向上轉診”。並且也可以接受上級醫院向下轉診的病人。

除患者在醫聯體中流動對分級診療有重要促進作用外,優質醫療資源也能夠通過醫聯體更好地下沉到基層醫院。

此次會議也要求,推動優質醫療資源共享和下沉基層,通過派遣專家、專科共建、業務指導等提升基層醫療水平。在醫聯體內實現健康檔案、病歷等互聯互通,實行檢查結果互認、處方流動、藥品共享。建立醫學影像、檢查檢驗等中心,在醫聯體內提供一體化服務。不同醫聯體之間也要加強合作。

探索分配激勵機制

儘管各地都在大力推進醫聯體建設,但是一個值得注意的問題是,醫聯體的轉診實際情況如何?

去年北京市社科院發佈的《北京社會發展報告(2015~2016)》(以下簡稱報告)顯示,2013~2015年間,通過醫聯體轉診的只佔全市門急診總量的約1/3000。

報告指出,政府部門主要考核的是體現醫聯體個數的“簽約率”,對於首診率、轉診率等體現醫聯體實際運行程度的具體指標未提出考核要求。

另一個問題是,大力推進面向基層、偏遠和欠發達地區的遠程醫療服務設備卻遭遇閒置的尷尬。一位醫療領域從業者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在很多地方調研時發現,有些醫院院長對於遠程會診設備的使用頗感頭疼。

“有些醫院院長和我說,為基層投放了遠程會診的設備,但是基層不會用。”上述人士說,即使是安裝了輸送專家診療內容的遠程會診系統,基層用的比例也非常低。

對於這一情況,業內也發出呼籲,“醫聯體”,不光聯體還要“連心”。

對此,此次會議也明確,要將基層診療量佔比、雙向轉診比例、居民健康改善等指標納入績效考核。

會議還表示,要加大政策支持。探索有利於醫療資源上下貫通的分配激勵機制。對縱向合作的醫聯體實行醫保總額付費等多種付費方式。醫務人員在醫聯體內流動執業一般不需辦理相關手續。以改革創新更好滿足群眾疾病預防、方便就醫和護理康復等需求。

相關推薦

推薦中...